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含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共三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诗歌传情达意有两大基本手段,即音韵节奏和意象形象。
诗的音韵节奏作用于人们的听觉感受和内在的节奏感受,而意象、形象则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想象和知解力。
要完美地鉴赏、理解一首诗,必须充分调动人们的这两大类感觉能力。
任何一类感觉能力的缺乏,都会导致对诗歌理解的障碍。
当我们仅专注于意象的显现和内涵时,往往就会对音韵节奏的表现作用“听而不闻”,甚至把它当作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
尤其面对那些没有什么意象,而主要诉诸音韵节奏的诗时,我们就会显得木然无知,处于一种所谓的“失语”状态。
这种能力的缺乏还容易导致出现另一个毛病。
由于对音韵节奏的感悟本是一种关系性的、整体性的感悟,这种能力的缺乏就会带来对诗歌的整体感受、把握能力的缺失。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诗歌解读现象,往往在一些局部(通常都是意象或所谓象征)大加穿凿,大加发挥。
在诗歌的理解中经常出现的那种“阐释过度”的毛病,就常常是由这一原因引起的。
与音韵节奏感悟能力缺乏的毛病相对,在诗歌理解中出现的另一个毛病就是对意象的领悟能力欠缺。
一旦诗有一些稍深厚复杂的意象或象征,就感到不知所措。
尤其是当一些诗主要并不依赖于音韵节奏而主要借助意象的新颖深厚以及意境来表现时,他们就基本失去了领悟诗歌的意旨及其巧妙之处的兴趣。
这样一种对待诗歌的态度对于理解诗歌,尤其是理解新诗往往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这样对待诗,对待那些缺乏音韵节奏的诗,实则也是偏颇的。
因为诗,本来就是音乐因素与造型艺术因素的混合物。
它有时这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有时那个方面的因素重一点,对诗而言都属于正常现象。
当一首诗主要诉诸意象等因素时,我们就应当主要从意象、形象的角度去欣赏它,而不要再计较于它的音韵节奏是否优美。
当然,我们也希望,诗能够在音韵节奏和意象两方面总是能和谐统一,但我们也要知道,诗作为一门混合型的艺术,它有时候的确能够做到如此,但有时候的确会有所偏重。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2023年北京高考的难度将比往年可能会简单一些。
相较于其他的省份来说,北京市的高考难度是很小的。
以下是小编汇总关于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认知与身体的关系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最初,符号加工模式在认知心理学中居于主流地位。
该模式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如果把大脑比作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认知就是运行在这个“硬件”上的“程序”。
认知功能是相对独立的,不依赖于身体,就像程序在功能上是独立于硬件的,这就是所谓的“离身认知”。
离身认知观把人比作机器,把认知过程看成计算,认为人只能接受指令算法。
如果把某个人收到的刺激信号输入到另外一个人的大脑中,可以得到同样的感觉体验。
可是,现实情况是,不同的人对世界的感知千差万别。
面对同一事物可能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惬意,也可能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惆怅。
其后,联结主义模式进入认知心理学家的视野。
大脑是由神经元相互联结构成的复杂信息处理系统,联结主义建构了“人工神经网络”,力图找寻认知是如何在复杂的大脑神经元联结和并行分布加工中得以涌现的。
然而,联结主义模式与符号加工模式在“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认知在功能上的独立性、离身性构成了两种理论的基础。
目前,具身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
该理论主张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身体的。
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了身体,认知和心智根本就不存在。
身体的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
如果我们拥有蝙蝠的生理结构,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就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
有些认知内容是身体提供的,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初始概念。
高中语文2023高考最新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
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
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
”这句话何其爽直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菲尔、伦伯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的悲剧与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
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
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可以想见其线纹的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
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
然而北齐时(550-577)曹国(属土耳其斯坦)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有如希腊出浴女像。
此为中国线画之受外域影响者。
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
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
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
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解析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40年前,提起红枣,还只有“桑枣人家近”的山东大枣。
现在提起红枣,食客们可选择的还有新疆和田枣、陕西狗头枣、山西板枣、甘肃临泽小枣;2018年,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98万亩、265万亩,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8.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广东省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有望到2020年建成3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旨在用差异化推广、全域化部署打造高质量产业品牌,形成发展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
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网文)材料二:罗霄山脉脚下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自明代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粮仓”。
如今,“北盛仓”农事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水稻播种就像用印刷机“印刷”;病虫害防治,专业防治公司用无人机“飞虎队”统防统治;水田里不光种水稻,还养鱼、养鳖、养青蛙……北盛镇党委书记李斌说,现在,种的粮食更好了,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2月23日网文)材料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
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到2050年可能超过70%。
2023高考语文(四卷合一)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系列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Ⅰ)真题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Ⅰ)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及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考古资料得以大量积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多学科合作日益深入,各种专题研究广泛展开。
“考古写史”在中国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获得诸多具有突破性和填补空白意义的成绩,中国考古学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上古史构建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
从考古发现来看,考古学提供了传统历史学不可想象的新发现、新材料,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古代物质文化面貌、古人日常生产生活状态以及各地的文明化进程等,如不同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遗址、大型公共建筑、大型墓葬、水利设施、手工业作坊,以及象征王权、神权、军权和复杂礼制出现的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从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看,20世纪70—80年代,夏鼐、苏秉琦等系统地构建了新石器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时空框架体系。
苏秉琦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基础上提出“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和“古国-方国-帝国”等关于中国上古史的历史叙述体系。
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在承认多区域文化共存的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强调中原文化区“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
张光直认为各地区文化多元发展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形成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
从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到殷墟考古学文化、周代考古学文化,考古学不仅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文献记载的这一时期文化、科技、礼制等众多方面从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脉络,而且填补了诸多传统历史学的空白,如四川的三星堆——金沙文化、江西的吴城文化、两周时期的曾国与中山国历史,等等。
这些成果证明考古学完全有能力担当重写中国上古史的重任,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上古史叙述与解释体系,超越了传统的具有传说性质的三皇五帝体系和存在争议的夏商周三代古史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2023年高考全国卷Ⅰ卷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
2023 年高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患病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制造、哲学社会科学争论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生疏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乐观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气。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很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生疏和表现力气。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看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敏现地描绘诞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简洁的构造,理解隐蔽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确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很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斗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斗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日,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雄伟现实是人民制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制造者。
只有生疏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尽力气,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生疏沸腾的现实。
生疏人民制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受革命与战斗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 年月那批经受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依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格外深切的情感关系。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联合检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联合检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晚清至五四时期的文化潮汐隐含了古典社会与现代性之间的激烈冲突。
一系列观念的剧烈震荡造就初具规模的现代文化,包括现代“文学”概念的建构与完成。
先秦至晚清,尽管诗、词、文、赋、传奇、小说、杂剧陆续登场,但是,概括性的总称迟迟未曾出现——古代汉语的“文学”一词泛指各种博杂的人文知识,而不是描述某个独立的学科。
置身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新闻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文学”的诞生来自复杂的理论运作,现代知识的重组、教育体系的改变与新型传媒体系的崛起构成不可或缺的文化条件。
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特征,叙事文类进入文化舞台中心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均是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无论是现代“文学”概念的确立还是文学形式的转型,这种状况不仅呼应了美学意识的急剧裂变,同时为未来的美学意识敞开广阔的空间。
如果说,儒、释、道的各种观念曾经在中国古典美学意识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那么,如同许多人指出的那样,启蒙与革命促成了现代“文学”美学意识的重大转折。
从梁启超对于小说寄予的厚望,陈独秀、胡适发起的“文学革命”,鲁迅“铁屋子”里的“呐喊”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一系列革命文学主张,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迥异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意识愈来愈强大。
古典美学意识对于审美愉悦的关注完整地承传至五四新文学。
不论是孔子的“兴、观、群、怨”之说、《毛诗序》的“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还是梁启超阐述小说与“群治”关系时提出的“熏”“浸”“刺”“提”,中国古代思想家曾经从不同的维度描述审美愉悦的意义。
显然,五四新文学接受并且重新阐释了这些论断——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之中表示:“文学是用美妙的形式,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表达出来,使看的人能因而得到愉快的一种东西。
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含答案)
专题27 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交叉研究”成为呼声很高的热词,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得到了大力提倡,学界甚至将这种“交叉研究”视为提升学术创新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
实际上,“交叉研究”并不一定是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
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同样存在着“交叉研究”的可能。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张卫东研究员的《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以下简称“张著”)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交叉研究”特色的学术新作。
首先,张著体现了学术热点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
尽管铁路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但自从交通史研究于近代诞生以来,铁路史研究便一直是这一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交通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则因铁路是牵动社会方方面面的事物。
在如今中国的高铁建设已然成为国家一张靓丽名片的背景下,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势必进一步高涨和持续。
“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其选题属区域史范畴自是不争,而区域史的研究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始终是历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至今未曾稍歇。
张著的两个核心语汇,一为“粤汉铁路”,一为“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皆在学术热点领域范围之内。
其次,张著体现了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多方向的学术“交叉研究”。
仍以张著的两个核心词语来论,无论“粤汉铁路”,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都不止单纯的经济史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特定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
于粤汉铁路而言,其在打通广东沿海与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之间经济交流沟通的脉络上,确实具有经济方面的重大价值。
但是铁路的贯通,所打通的又岂止是经济呢?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沟通与往还,也因此而更加顺畅。
以“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而论,近代湖南在铁路贯通之后,所发生的变化何止经济、社会两项,它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变迁。
大到军事、政治、文化,小到普通居民的衣食住行,又有哪一方面不受到影响?第三,张著体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本文将对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题目和答案进行解析。
第一节阅读理解
本节共有两篇文章,分别为小说《荷马史诗》选段和社科类文章《人生自古谁无死》。
第一篇小说选段讲述了阿喀琉斯的故事,是一篇以战争为背景的史诗小说;第二篇社科类文章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两篇文章的难度都比较大,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第二节语言运用
本节分为五个小题,具体内容包括词语释义、句子改错、填空选词、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
其中,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是比较常见的题型,考生需要熟悉相关语法和写作技巧。
第三节作文
本节为命题作文,主题为“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
此题要求考生联系当前时代背景,展开议论,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考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深入挖掘主题内涵,积极展开思考,把握要领,写出有思想性、有文采的作文。
以上是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时评(含答案)
专题26 论述类文本阅读——时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剧场里,欣赏传统戏曲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校园里,相声、戏曲等学生社团广受欢迎;电视和网络上,《国乐大典》《角儿来了》《青春京剧社》等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手机APP 上,“我要笑出‘国粹范’”“谁说曲艺不抖音”等活动吸引数亿人点赞……近年来,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正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时尚............。
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有着穿越时空的感染力。
传统艺术包含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密码,并以高度审美化的方式呈现,这成为吸引当代年轻人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一些戏曲在年轻人中特别“火”,比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等,原因之一在于这些剧种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积淀。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师”,有600多年的历史;梨园戏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历史长达800多年。
其剧种审美之精致曼妙、表演手段之丰富完善,年轻人一旦了解便容易沉醉其中。
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密码和艺术魅力超越时代,盛续传承,于此可见一斑。
当然,传统艺术也需要当代表达才能彰显其魅力。
创作上,不再一味复古守旧,而是在坚守艺术本体的前提下,符合当代审美趋势与价值观。
传播上,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和流行文化元素,用年轻人的“语言”与他们沟通,一些艺术团体也正在进行尝试。
比如,京剧名家尚长荣的代表作之一《曹操与杨修》,突破固有的标签化形象,塑造了一个既有宏图大志、又有人性弱点的曹操,后来还拍成3D电影。
以电影的形式传播京剧,很受年轻人欢迎。
中国民乐开辟网络秀场,通过演奏流行乐曲以及电影、游戏主题曲等方式,在年轻人心中留下“时尚”“酷”的印象,进而引导他们走进音乐会现场,领略民族乐器演奏技艺之精、音色之美。
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知名艺术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某种意义上,戏曲、中国民乐、曲艺等艺术,都是“角儿”的艺术,名家、名角充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广泛参与活动。
比如,琵琶大师方锦龙参加《国乐大典》《经典咏流传》《邻家诗话》、青年京剧演员王珮瑜参加《朗读者》《开学第一课》《跨界歌王》等节目,都推动了传统艺术的“破圈”。
2023年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3年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局部,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工程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活力与活力,但仍有一些工程面临着不容无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阔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____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桔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展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施行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那么,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方,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展“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展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根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施行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施行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立颇具规模,民间搜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开展问题。
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版)_全国甲卷
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版)_全国甲卷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版)_全国甲卷距离高考只剩四十多天了。
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要知道,多练练习,才能让他们更快更有效率的完成题目。
以下是关于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版)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版)绝密启用前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或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金银器》是第一部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囊括了器皿与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与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
本书的研究旨趣,不在金银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而在与社会生活史密切相关的造型、纹饰、风格的演变史,也可以说,它不是穷尽式的历史资料汇编,也不是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器物分型、分式以划分时代,而是以目验实物为前提,从名物学入手,通过定名,以器物描述的方法,来展示工艺美术史与社会生活史中的金银器。
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是伴随现代考古学而生的一门新兴学问。
传世文献展示的金银器史和出土文物呈现出来的金银器史,是不一样的。
前者显示了数量颇多的名目和使用甚巨的数目,但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很少。
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术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
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
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溶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contents
目录
•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 •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技巧 • 论述类文本的解题策略 • 论述类文本阅读实例分析
01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论述类文本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 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等为主要 内容,以说服他人接受某种观点或思想为 目的的一类文本。
理解语境含义
关注上下文
通过分析上下文,理解文中词汇和句子的深层含义和隐含意义。
把握转折
注意文章中出现的前后转折和对比,这往往意味着作者观点的变化或者是对立观点的提出。
推断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推断能力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和上下文,推断出作 者未明确表达的含义和隐含观点。
VS
想象能力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 对文章中未提及的内容进行合理推测和补 充。
梳理文段的论证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及其论 据之间的关系。
3
论点与论据的关联
分析作者使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及论点与 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评价推断题
01
02
03
观点评价
推断评价
论证评价
对作者在文段中表达的观点进行 评价,判断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分析作者在文段中的推断是否合 理,是否符合逻辑。
对作者在文段中的论证进行评价 ,判断其论证的严密性、有效性 等。
探究文本意义
01
思考文本的社会意义
论述类文本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阅读时需要思考文本对于社会、文 化等方面的意义和影响。
02
分析文本的局限性
任何文本都有其局限性,阅读时需要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局限性,并思考如 何克服这些局限性。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篇+课件51张
解析:根据原文,航天员在太空中能够做到的是“向任何方向运 动”,而选项将其夸大为“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就犯 了夸大事实的错误。属于夸大事实。
陷 阱 五:混 淆 时 态
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故意 把先期说成后期,把已然说成未然,把或然说成必然。 “已然”是已经发生的情况,“或然”是可能发生的情况 ,“未然”是还未出现的情况。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一般包括事实论据和 理论添论加据标两种题 :
分类
阐释
事实 论据
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 实论据在议论文中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的事实, 凸显道理,突出论点。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
理论 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等。引用理论论 论据 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
陷 阱 九:答非所问
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设错方式:常见的题干问法有:“下列不属于……的原因的 一项是”“下列不能说明(没有体现)……的一项是”等。 识别方法:要注意审明题干要求,看清题干问的是什么问题, 选项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原文】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悲剧成 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 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选项】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 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 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参考答案】 “甲午海战”是历史事件,不是文学艺术。 所以此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答非所问。
2023新课标2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新课标2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新课标2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总体来说,2023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是一道靓丽风景,为选才提供很好的样板。
今天小编整理了2023新课标2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2023新课标2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84分。
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分值: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
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
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
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2023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书评(解析版)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书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修撰的一部卷帙浩繁的编年体史学名著。
自《史记》《汉书》以后,断代纪传体史书越来越流行,也逐渐确立了其作为“正史”的地位。
我们通常所谓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等“正史”,无一例外都是纪传体,而且除了《史记》之外,其他“正史”都是断代史。
但在纪传体之外,编年体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体裁,先秦时期的《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等编年体史书可以说奠定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
但秦汉以后,编年体史书逐渐消沉,难以与纪传体正史争锋。
直到北宋时期,《资治通鉴》才重新举起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和“通史”这两面大旗。
不得不说,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之所以能与纪传体并峙成为两座高峰,悠久深厚的“通史”传统之所以能够形成,《资治通鉴》功不可没。
若要明白《资治通鉴》的历史观,那么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而编撰此书,是不可不知的。
知道了撰写此书的目的,那么此书的基本观念就可知晓了。
如上所述,司马光之所以编撰《资治通鉴》,最核心、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帝王阅读,给帝王提供一个了解前代历史的优秀读本,从而起到“以史为鉴”的效果,司马光也因此成为读书人里的“帝王师”。
这样看来,《资治通鉴》最为根本的历史观,还是秉持了中国史学的悠久传统,把历史当成是前代善恶行迹的汇总,后人可从中找到各种成败善恶的范例,并且阅读之,领会之,运用之,从而学习古人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蹈古人的覆辙。
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实用的“以史为鉴”的历史观。
如果我们往更深一层思考,就会发现《资治通鉴》蕴含着司马光等史学家更为理想化的一种历史观。
《资治通鉴》编年起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
虽说是为了上接《左传》,但并没有和《左传》完全接续起来。
那么,司马光为何要以三家分晋作为此书的起点呢?他自己就有很清楚的说明: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何谓礼?纪纲是也。
23年高考语文乙卷 -回复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腿就要先停一停,踏在地上;否则,我们的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文学史框架建立在相对确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要据这个价值体系分出优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两个方面,在一定时期,首先确定的是文学批评的共同标准,这就是那时所建立的文学史框架的要求,文学史框架要有统一性,不能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各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就不要一天一改。
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是有他们自己的文学感受和理解做根据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别人一有异议就要改弦易辙的,文学史有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学史教材,文学史教材因其编写者大多是学科里有权威性的专家和学者,而有着更广泛的可信度,能够让更广大的文学史阅读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人们首先通过文学史建立起对这个学科范围内的作家与作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印象,一旦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就不必担心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因为这些与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观点,充其量只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罢了。
它们对文学史框架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对现行文学史有局部的充实和微调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那些在文学史上已经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家和作品的认识,人们不会从认识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而至于认识不到杜甫诗的文学价值。
与此同时,文学批评是个人化的,多样化的,自然有不同意见的发生,现行文学史的编写者和同意现行文学史观点的研究者同样会以个人身份参加到文学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态与持有不同意见的批评者进行讨论,总之,文学史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像一道堤坝一样阻挡着文学批评的潮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并在这种冲击中发生着渐进性的变化,但文学史永远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不可能穷尽对所有作家和所有文学作品的认识;它是被文学史家精心挑选和组织起来的文学知识和思想,而不是这个学科的文学知识和思想的全部,更不是这个学科研究活动的终结形式。
2023届全国高三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题(答案详解版)(全国卷)
绝密★启用前2023届全国高三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题(答案详解版)(全国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屡仆而屡兴、愈挫而愈勇,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千百年来锤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密不可分。
②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具有丰富内涵。
其中,包含了反思“时艰”的深沉忧患意识。
从《周易》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包含了“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归于一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爱国主义“根”之深、“蒂”之固息息相关。
包含了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气节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民族奋进、矢志报效祖国。
包含了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在变革中前进的历史。
③中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政治、经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各民族共同铸就了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的历史。
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7 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交叉研究”成为呼声很高的热词,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得到了大力提倡,学界甚至将这种“交叉研究”视为提升学术创新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
实际上,“交叉研究”并不一定是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
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同样存在着“交叉研究”的可能。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张卫东研究员的《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以下简称“张著”)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交叉研究”特色的学术新作。
首先,张著体现了学术热点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
尽管铁路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但自从交通史研究于近代诞生以来,铁路史研究便一直是这一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交通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则因铁路是牵动社会方方面面的事物。
在如今中国的高铁建设已然成为国家一张靓丽名片的背景下,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势必进一步高涨和持续。
“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其选题属区域史范畴自是不争,而区域史的研究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始终是历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至今未曾稍歇。
张著的两个核心语汇,一为“粤汉铁路”,一为“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皆在学术热点领域范围之内。
其次,张著体现了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多方向的学术“交叉研究”。
仍以张著的两个核心词语来论,无论“粤汉铁路”,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都不止单纯的经济史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特定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
于粤汉铁路而言,其在打通广东沿海与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之间经济交流沟通的脉络上,确实具有经济方面的重大价值。
但是铁路的贯通,所打通的又岂止是经济呢?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沟通与往还,也因此而更加顺畅。
以“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而论,近代湖南在铁路贯通之后,所发生的变化何止经济、社会两项,它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变迁。
大到军事、政治、文化,小到普通居民的衣食住行,又有哪一方面不受到影响?第三,张著体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
所谓宏观研究,是指其将研究论题置于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
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象,张著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
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象,张著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宏大时代背景下进行观察和剖析的。
所谓微观研究,则指其通过对具体的事件、人物进行细致的剖析,通过两者的交叉融合,从而将整个研究落于实处。
仅举“湘米销粤”为例,便可清晰地看到其宏观思考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学术思路和研究途径,一方面“湘米销粤”在宏观层面上反映出湘、粤两省的经济形态差异之一斑,另一方面又从微观上考察了“湘米运粤”的细节性问题,如“湖南全省稻作面积产量及亩产比较”“1914—1938年湖南稻米产量”“1904—1933年湖南海关谷米出口情况”等诸多统计表格中的数据,更是细致而微,从中让我们了解这个时段湖南的稻作面积、亩产量、稻米总产量、谷米出口数量等具体情况,从而获得湖南省在这个时期中粮食生产乃至经济运行的情况。
(摘编自李文才《评〈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和同一学科、同―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存在的“交叉研究”完全不同。
B.铁路史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一是因为交通史研究的深化,一是因为铁路是牵动中国社会面的重要事物。
C.“粤汉铁路”打通沿海与内陆,体现出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多方向的学术“交叉研究”。
D.将物质性的“粤汉铁路”与抽象性的“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交叉融合,让整个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紧扣张著中体现的“交叉研究”特征,先总体概括,再从三个角度分条列述,思路清晰。
B.文章在分析张著中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特征时,既有抽象的概括,也有具体的阐释。
C.文章最后一段列举具体数据,让读者了解了湖南在具体时段中粮食生产乃至经济运行的情况。
D.文章在评论张著时,对书中具体内容的直接引用并不算多,更多的是向读者评述其宏观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文学现象的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进行交叉融合,是人们并不陌生的“交叉研究”形式。
B.当下高铁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一张靓丽名片,这就意味着新一轮中国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已经到来。
C.人们对于粤汉铁路,更为明确的是它能带来经济价值,但其政治、文化、军事价值也不容忽视。
D.张著对书中核心词语的讨论没有脱离历史变迁的大背景,可以窥见作家进行研究时的客观态度。
【答案】1.C2.C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内容的能力。
A.“完全不同”无中生有。
原文只是说“实际上,‘交叉研究’并不一定是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
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同样存在着‘交叉研究’的可能”,也就是说只是提及两者都有可能存在“交叉研究”,并没有说明其相同还是不同。
B.“交通史研究的深化”说法有误。
原文是说“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交通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选项张冠李戴,将“拓展”误认为“深化”。
D.“让整个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说法有误。
原文只是说“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象,张著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宏大时代背景下进行观察和剖析的”,并没有说明其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列举具体数据”说法有误。
原文第四段末尾“如‘湖南全省稻作面积产量及亩产比较’‘1914—1938年湖南稻米产量’‘1904—1933年湖南海关谷米出口情况’等诸多统计表格中的数据,更是细致而微”中,出现的数字只是引用文件的名称,并非作者直接列举数据。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已经到来”说法有误。
原文是说“在如今中国的高铁建设已然成为国家一张靓丽名片的背景下,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势必进一步高涨和持续”,并非“到来”,而是在“到来”的基础上“进一步高涨和持续”。
故选B。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给孩子一个适合的诗词读本钟锦①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出版后反响极好,出版社很快又推出一个“讲诵版”,并且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先生自己的吟诵和讲解。
这些讲诵有人在微信圈里转,我顺手点开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一首,一听之下即为叫绝。
急忙买回,用了两天时间通读一遍,引起了我对“给孩子”的思考。
②“孩子”的年龄段最好先确定一下。
宽泛些说,十八岁以下都算孩子,能够读诗总得到六七岁吧。
六七岁前的孩子,其实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我认识一个朋友,据说四岁就能背诵《长恨歌》,但现在记忆的诗词并不多,理解尤其不深入。
而从六七岁到十八岁,起码有两个阶段,就以小学毕业的十二岁为界,前后的领悟能力实在是截然不同的。
假如“给孩子”是给六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这个选择尤其应该慎重。
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虽佳,领悟力却未成熟。
除了罕见的天才,很少有可能真正领会那些精妙深微的诗词作品。
叶先生自己就曾写下她读诗时的真实感受:“我想人的心灵大概也和肉体一样,是可以因摩擦日久而生胝起茧....的。
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
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
”如果家长并不只是想让孩子知道一些诗词,而是希望孩子能够从诗词中有所得,必须选择好给孩子的读物。
④选择不能只看名气。
要说名气,《唐诗三百首》自然远远大过叶先生的选本。
但那实在不是一个给孩子的好选本。
《唐诗三百首》基本是从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中选出的,沈氏眼界极高,尽管编者孙洙尽了最大的努力选择众口流传的名篇,但对孩子来说,很多还是显得过于沉重了。
那些寓意深刻的作品,不仅不能使他们理解,甚至会直接扼杀他们对诗词的兴趣。
给孩子的诗词,应该考虑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领悟力,这一点无疑是重要的。
然而,自《唐诗三百首》流行以来,如此朴素的道理似乎都被大家遗忘了。
大家首先考虑的反倒是。
⑤我想,先生的这个选本在出版后反响极好,也许不经意间唤醒了家长对这个朴素道理的注意。
她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序言里明确指出:“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从具体选目来看,不少算不上名篇的东西都入选了。
比如杨万里,选的和李白、杜甫一样多,都是17首。
先生特别说明:“像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深意可讲,就是将眼前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适合小孩子读,所以本书选了很多首杨万里的诗。
”过于精妙深微的不便选择,是否就该刻意选些通俗,甚至庸俗的?所以给孩子选择诗词真的不容易。
倘使孩子从小习惯了低俗的审美情趣,也许又使得他们终生不悟高致。
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本有其高远的一面,就是为了避免低俗,而要取代之前的《千家诗》。
可惜矫枉过正,陷入失误的另外一端。
先生对于这一点,似乎没有明确意识到,但出于她天赋良好的鉴赏力,其选择丝毫不曾低俗。
⑥这个选本也许是当前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了,然而,我觉得仍可以再改进。
先生的高龄使她疏忽了选本的真正定位:究竟是给孩子一个进入中国诗词的读本,还是给孩子一个了解中国诗词的读本。
前者必须小心翼翼,防止任何可能损害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因素,以使他们逐渐将诗词内化进自己的生命。
后者却只需要将基本适合孩子接受力的名篇,逐次向他们推送。
叶先生无疑想提供前者,却向后者让了步。
因此,理想中最佳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仍需痛下狠手,对更多的名篇进一步删汰。
当然,我们不该再苛求一位已经为诗词教育奉献了一生的高龄学者,更该做的,是沿着她指出的道路继续前行。
(节选自 2017年2月7日《文汇报·笔会》)1.第③段“生胝起茧”在文中的含义。
2.对文章所用材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提到叶嘉莹先生选编的新书反响极好,说明家长对诗词兴趣浓厚。
B.第②段朋友幼年背诗的例子说明年幼的孩子大多对诗词的领悟力不成熟。
C.第④段以《唐诗三百首》为例说明编选诗歌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参考诗集。
D.第⑤段以《唐诗三百首》的失误为例,说明为孩子选择诗词应避免低俗。
3.把第④段结尾的句子补充完整: 。
4.依据文意,概括“给孩子”选择古诗词的原则和方法。
5.第⑤段写道:“像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深意可讲,就是将眼前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适合小孩子读,所以本书选了很多首杨万里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