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7 论述类文本阅读——书评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交叉研究”成为呼声很高的热词,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得到了大力提倡,学界甚至将这种“交叉研究”视为提升学术创新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际上,“交叉研究”并不一定是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同样存在着“交叉研究”的可能。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张卫东研究员的《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以下简称“张著”)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交叉研究”特色的学术新作。

首先,张著体现了学术热点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尽管铁路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但自从交通史研究于近代诞生以来,铁路史研究便一直是这一学术领域的热点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交通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则因铁路是牵动社会方方面面的事物。在如今中国的高铁建设已然成为国家一张靓丽名片的背景下,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势必进一步高涨和持续。“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其选题属区域史范畴自是不争,而区域史的研究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始终是历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至今未曾稍歇。张著的两个核心语汇,一为“粤汉铁路”,一为“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皆在学术热点领域范围之内。

其次,张著体现了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多方向的学术“交叉研究”。仍以张著的两个核心词语来论,无论“粤汉铁路”,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都不止单纯的经济史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特定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于粤汉铁路而言,其在打通广东沿海与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之间经济交流沟通的脉络上,确实具有经济方面的重大价值。但是铁路的贯通,所打通的又岂止是经济呢?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沟通与往还,也因此而更加顺畅。以“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而论,近代湖南在铁路贯通之后,所发生的变化何止经济、社会两项,它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变迁。大到军事、政治、文化,小到普通居民的衣食住行,又有哪一方面不受到影响?

第三,张著体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交叉研究”。所谓宏观研究,是指其将研究论题置于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象,张著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象,张著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宏大时代背景下进行观察和剖析的。所谓微观研究,则指其通过对具体的事件、人物进行细致的剖析,通过两者的交叉融合,从而将整个研究落于实处。仅举“湘米销粤”为例,便可清晰地看到其宏观思考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的学术思路和研究途径,一方面“湘米销粤”在宏观层面上反映出湘、粤两省的经济形态差异之一斑,另一方面又从微观上考察了“湘米运粤”的细节性问题,如“湖南全省稻作面积产量及亩产比较”“1914—1938年湖

南稻米产量”“1904—1933年湖南海关谷米出口情况”等诸多统计表格中的数据,更是细致而微,从中让我们了解这个时段湖南的稻作面积、亩产量、稻米总产量、谷米出口数量等具体情况,从而获得湖南省在这个时期中粮食生产乃至经济运行的情况。

(摘编自李文才《评〈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898—1937)〉》)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和同一学科、同―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存在的“交叉研究”完全不同。

B.铁路史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一是因为交通史研究的深化,一是因为铁路是牵动中国社会面的重要事物。

C.“粤汉铁路”打通沿海与内陆,体现出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多方向的学术“交叉研究”。

D.将物质性的“粤汉铁路”与抽象性的“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交叉融合,让整个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紧扣张著中体现的“交叉研究”特征,先总体概括,再从三个角度分条列述,思路清晰。

B.文章在分析张著中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特征时,既有抽象的概括,也有具体的阐释。

C.文章最后一段列举具体数据,让读者了解了湖南在具体时段中粮食生产乃至经济运行的情况。

D.文章在评论张著时,对书中具体内容的直接引用并不算多,更多的是向读者评述其宏观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文学现象的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进行交叉融合,是人们并不陌生的“交叉研究”形式。

B.当下高铁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一张靓丽名片,这就意味着新一轮中国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已经到来。

C.人们对于粤汉铁路,更为明确的是它能带来经济价值,但其政治、文化、军事价值也不容忽视。

D.张著对书中核心词语的讨论没有脱离历史变迁的大背景,可以窥见作家进行研究时的客观态度。

【答案】1.C

2.C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内容的能力。A.“完全不同”无中生有。原文只

是说“实际上,‘交叉研究’并不一定是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内的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同样存在着‘交叉研究’的可能”,也就是说只是提及两者都有可能存在“交叉研究”,并没有说明其相同还是不同。B.“交通史研究的深化”说法有误。原文是说“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交通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选项张冠李戴,将“拓展”误认为“深化”。D.“让整个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说法有误。原文只是说“无论是‘粤汉铁路’这个物质性的具体物象,还是‘近代湖南经济社会变迁’这个抽象性的文化现象,张著都是将其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宏大时代背景下进行观察和剖析的”,并没有说明其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列举具体数据”说法有误。原文第四段末尾“如‘湖南全省稻作面积产量及亩产比较’‘1914—1938年湖南稻米产量’‘1904—1933年湖南海关谷米出口情况’等诸多统计表格中的数据,更是细致而微”中,出现的数字只是引用文件的名称,并非作者直接列举数据。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已经到来”说法有误。原文是说“在如今中国的高铁建设已然成为国家一张靓丽名片的背景下,铁路史研究的热潮势必进一步高涨和持续”,并非“到来”,而是在“到来”的基础上“进一步高涨和持续”。

故选B。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给孩子一个适合的诗词读本

钟锦

①我的老师叶嘉莹先生选编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这本书出版后反响极好,出版社很快又推出一个“讲诵版”,并且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先生自己的吟诵和讲解。这些讲诵有人在微信圈里转,我顺手点开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一首,一听之下即为叫绝。急忙买回,用了两天时间通读一遍,引起了我对“给孩子”的思考。

②“孩子”的年龄段最好先确定一下。宽泛些说,十八岁以下都算孩子,能够读诗总得到六七岁吧。六七岁前的孩子,其实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我认识一个朋友,据说四岁就能背诵《长恨歌》,但现在记忆的诗词并不多,理解尤其不深入。而从六七岁到十八岁,起码有两个阶段,就以小学毕业的十二岁为界,前后的领悟能力实在是截然不同的。假如“给孩子”是给六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这个选择尤其应该慎重。

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虽佳,领悟力却未成熟。除了罕见的天才,很少有可能真正领会那些精妙深微的诗词作品。叶先生自己就曾写下她读诗时的真实感受:“我想人的心

灵大概也和肉体一样,是可以因摩擦日久而生胝起茧

....的。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如果家长并不只是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