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概述: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标准。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逐渐演变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

本文将从礼仪的起源、发展过程、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以及现代礼仪的重要性等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礼仪的起源1.1 礼仪的概念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一种规范,它包括了人们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礼貌待人等方面的规定。

1.2 礼仪的起源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当时人们开始以群居的方式生活,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为准则和规范,这就是礼仪的起源。

1.3 礼仪的意义礼仪的存在有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互信和友好关系,它可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礼仪的发展过程2.1 礼仪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逐渐演变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

从最初的简单规范到后来的繁琐仪式,礼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2.2 礼仪的传承礼仪的传承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和家庭的传统,人们能够了解和遵守各种礼仪规范,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2.3 礼仪的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礼仪也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人们在保持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度的改变和调整。

三、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3.1 西方礼仪西方礼仪注重个人自由和尊重,强调个体的权利和平等。

在西方社会,人们注重私人空间和个人隐私,礼仪规范也相对灵活。

3.2 东方礼仪东方礼仪强调家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等级。

在东方社会,人们注重团体的利益和面子,礼仪规范相对严格。

3.3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尊重对方的礼仪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需要适应不同文化的礼仪规范,避免因为不了解而造成误解和冲突。

四、现代礼仪的重要性4.1 社交礼仪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的社交场合对人们的礼仪要求越来越高。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源于人类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追求。

早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原始社会的人们就开始通过一些简单的行为来表达尊重、互助和合作的意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开始逐步建立和规范各种礼仪行为。

二、发展1. 古代礼仪的发展古代文明社会的礼仪体系相对较为完善。

例如,古代中国的礼仪体系主要源于《周礼》和《仪礼》,这些典籍对于官员的举止、言谈举止、服饰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此外,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古国也有自己的礼仪体系,如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古罗马的宴会礼仪等。

2. 中世纪礼仪的发展中世纪的礼仪体系主要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教会在中世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礼仪在宗教仪式、宴会和宫廷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教会规定了婚礼、葬礼等仪式的程序和礼仪,同时也规定了宴会上的行为规范。

3. 现代礼仪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现代礼仪体系逐渐形成。

现代礼仪注重个人尊重、平等和包容。

在商务场合,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和信任度,促进商业合作。

在社交场合,礼仪可以维护人际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

三、礼仪的重要性1. 礼仪的意义礼仪是社会秩序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素质和修养。

遵守礼仪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减少冲突和误解,促进社会和谐。

2. 礼仪的作用礼仪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有重要作用。

在个人层面,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和自信心,增加人际交往的成功率。

在社会层面,礼仪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3. 礼仪的应用礼仪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务、社交、宴会、婚礼等。

在商务场合,遵守商务礼仪可以提升个人的职业形象和信任度,促进商业合作。

在社交场合,遵循社交礼仪可以维护人际关系和增进友谊。

四、礼仪的基本原则1. 尊重原则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包括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尊重对方的权益和个人空间,避免冒犯他人。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中国自古就以交际礼仪之邦着称于世,其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等8个时期。

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1、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

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

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

他们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

而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2、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

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

例如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生活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

墓地中坑位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等,此外,仰韶文化时期的其他遗址及有关资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

而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日趋明确。

3、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中国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金属器的使用,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除消费外有了剩余并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而出现阶级对立,原始社会由此解体。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5 世纪的夏代,开始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向早期奴隶社会过渡。

在此期间,尊神活动升温。

在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不理解一些自然现象。

他们猜想,照耀大地的太阳是神,风有风神,河有河神……因此,他们敬畏“天神”,祭祀“天神”。

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一)礼仪的起源社交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

归纳起来,大体有五种礼仪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乾坤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于俗。

1.天神生礼说这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礼仪的真正起源时的一种信仰说教,是神崇拜的反映,代表了人类田腾崇拜时期对原始礼仪的一种认识。

(左传)有言:“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意思说,礼是用来顺乎天意的,而顺乎天意的礼就合乎“天道”。

“天神生礼说”虽然不科学,但却反映了礼仪起源的某些历史现象。

2.礼是乾坤人统一的体现说这种观点是春秋以后兴起的一股思潮。

它认为,乾坤与人既有制约关系和统一性,又具有高于人事的主宰性。

把礼引进到人际关系中来讨论,比单纯的“天神生礼说”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没有摆脱原始信仰,所以仍是不科学的。

3.礼起源于人性说这是儒家的创见,儒家学派把礼和人性结合起来,以为礼起源于人的天性。

孔于以仁释礼,一方面把“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总则,另一方面把“仁”当做“礼”的心理依据。

克己以爱人,就是“仁”;用仁爱之心正确而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是“礼”。

4.礼是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这一学说的目的,在于解决人和环境的矛盾。

孔子“克己复礼”的观点,就是看到了人和环境的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是“克己”。

人的好恶欲望如不加以节制,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于是圣人制札,节制贪婪。

5.礼生于理,起于俗说这是对礼仪起源的更深入地探讨。

理,是指事物的必然性的道理。

人们为了正常生存和发展,根据面临的生存条件,制定出合乎人类生存发展必然性和道理的行为规范,就是“礼” 。

“礼”是理性认识的结果。

事物的礼落到实处,使之与世故习俗相关,所以又有了礼起源于俗的说法。

荀于说;“礼以顺民心为本……顺人心者皆札也。

”从理和俗上说明礼的起源。

根据上述种种说法,可以认为,“礼”先于“仪”,有了“礼”这个道德规范,才用“仪”这种形式去表现。

“礼”与“仪”往往密不可分。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概述: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涵盖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规范和礼貌表达方式。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礼仪也逐渐成为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将从礼仪的起源、礼仪的发展、礼仪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礼仪的重要性以及礼仪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礼仪的起源1.1 礼仪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初期阶段,当时人们开始形成社会群体,需要一种规范行为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

1.2 礼仪的起源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人们通过礼仪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敬意。

1.3 礼仪的起源还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人们逐渐形成为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

二、礼仪的发展2.1 礼仪在古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逐渐形成为了一套完整的礼仪体系。

2.2 礼仪的发展与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密切相关,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礼仪要求。

2.3 礼仪的发展还受到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体系存在差异。

三、礼仪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3.1 礼仪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2 东方文化中注重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礼仪注重的是尊重他人和维护社会秩序。

3.3 西方文化中注重的是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礼仪注重的是个人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意识。

四、礼仪的重要性4.1 礼仪是社会秩序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4.2 礼仪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使人们更加自信和得体地表达自己。

4.3 礼仪还能够传承和宏扬民族文化,体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软实力和文化魅力。

五、礼仪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5.1 在商务场合中,正确的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和职业素质,增加商业合作的机会。

5.2 在社交活动中,恰当的礼仪可以让人们更加融洽地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3 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仪规范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

中国的礼仪起源和发展中国自古就以交际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其漫长的礼仪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等8个时期。

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1、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

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

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

他们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

而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2、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

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

例如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生活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

墓地中坑位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等,此外,仰韶文化时期的其他遗址及有关资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

而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日趋明确。

3、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中国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金属器的使用,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除消费外有了剩余并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而出现阶级对立,原始社会由此解体。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5 世纪的夏代,开始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向早期奴隶社会过渡。

在此期间,尊神活动升温。

在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不理解一些自然现象。

他们猜想,照耀大地的太阳是神,风有风神,河有河神……因此,他们敬畏“天神”,祭祀“天神”。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 • • • 一、见面礼节 1.握手礼 握手,是人们见面时相互致意的最普遍的方式。握手作为一种礼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①握手的正确姿态。握手要注意姿势,一般在距离对方约一米左右的地方站立,上身略微前倾, 自然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掌心向上或略微偏向左,手掌稍稍用力握住对方的手掌,握 力适度,上下稍许晃动几下后松开。握手时要注视对方,面露笑容,以示真诚和热情,同时讲问候 语或敬语。 ②握手的顺序。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由尊者先行伸手,对方予以响应。 在公务场合,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和婚否。 一般来说,握手的基本顺序是: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抵达时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告辞时由客人先 伸手;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年长者应先伸手;身份、地位不同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 手;女士和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 ③握手的力度。握手的力度要因人而异,把握分寸,既不能有气无力,也不能过分用力,以不轻不 重、适度为好。男士和女士握手一般不能握得太紧,但老朋友可以例外,但也不能握痛对方的手。 ④握手的时间。握手的时间长短应根据双方的身份和关系来定,一般时间约为1~3秒。初次见面 时,应该立刻握住对方伸出的手,稍稍用力一下,即可分开。朋友相逢,握手时间可以延长。但不 管怎样,握手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时间过短,给人以应付、走过场的感觉;时间过长,尤其与异, 性朋友或初次相识者握手时间过长,是失礼的表现。 ⑤握手的禁忌。A.握手时不要将左手插在裤袋里,不要边握手边拍人家的肩头,不要在握手时 眼看着别处或与他人打招呼,无特殊原因不用左手握手,人在一起时避免交叉握手。B.要站着而 不能坐着握手,年老体弱或者有残疾人除外。C.如果戴有手套,要把右手上的手套脱下,妇女有 时可以不脱手套。D.一般情况下不能拒绝别人伸出来的手,拒绝握手是非常失礼的,但如果是因 为感冒或其他疾病,或者你的手脏,也可以谢绝握手。此时可以解释说:“很抱歉,我不能握手。”

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试论学习中国礼仪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的起源社交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

归纳起来,大体有五种礼仪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于俗。

1.天神生礼说这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礼仪的真正起源时的一种信仰说教,是神崇拜的反映,代表了人类田腾崇拜时期对原始礼仪的一种认识。

(左传)有言:“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意思说,礼是用来顺乎天意的,而顺乎天意的礼就合乎“天道”。

“天神生礼说”虽然不科学,但却反映了礼仪起源的某些历史现象。

2.礼是天地人统一的体现说这种观点是春秋以后兴起的一股思潮。

它认为,天地与人既有制约关系和统一性,又具有高于人事的主宰性。

把礼引进到人际关系中来讨论,比单纯的“天神生礼说”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没有摆脱原始信仰,所以仍是不科学的。

3.礼起源于人性说这是儒家的创见,儒家学派把礼和人性结合起来,以为礼起源于人的天性。

孔于以仁释礼,一方面把“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总则,另一方面把“仁”当作“礼”的心理依据。

克己以爱人,就是“仁”;用仁爱之心正确而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是“礼”。

4.礼是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这一学说的目的,在于解决人和环境的矛盾。

孔子“克己复礼”的观点,就是看到了人和环境的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是“克己”。

人的好恶欲望如不加以节制,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于是圣人制札,节制贪欲。

5.礼生于理,起于俗说这是对礼仪起源的更深入地探讨。

理,是指事物的必然性的道理。

人们为了正常生存和发展,根据面临的生存条件,制定出合乎人类生存发展必然性和道理的行为规范,就是“礼”。

“礼”是理性认识的结果。

事物的礼落到实处,使之与世故习俗相关,所以又有了礼起源于俗的说法。

荀于说;“礼以顺民心为本……顺人心者皆札也。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引言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到现代社会,逐步展示礼仪的演变过程。

二、礼仪的起源1. 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礼仪的起源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

人们通过某种仪式或行为来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例如举行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安全。

2. 社会组织的形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逐渐形成,人们开始建立起各种规范和约束。

礼仪作为一种规范行为的表达方式,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作用。

人们开始重视礼仪的规范性和仪式感。

三、礼仪的发展1. 宗教和宗教仪式的影响宗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对礼仪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仪式成为人们表达虔诚和敬意的方式,例如在基督教中的圣餐仪式和佛教中的供养仪式。

2. 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等级制度逐渐形成,人们开始注重礼仪的等级性和尊卑之分。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遵守不同的礼仪规范,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3. 文化交流与融合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加,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礼仪互相影响和融合。

例如中国的传统礼仪对日本和韩国的礼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礼仪体系。

四、现代礼仪的特点1. 多元化和包容性现代社会的礼仪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尊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尊重,礼仪规范也更加灵活和开放。

2. 科技的影响科技的发展对礼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通信技术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交流,礼仪规范也在不断适应这些新的交流方式。

3. 国际交往的需求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加。

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礼仪差异成为人们需要了解和尊重的重要内容,以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

五、结论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到现代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简述礼仪的起源与发展,试论学习中国礼仪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的起源社交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

归纳起来,大体有五种礼仪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于俗。

1.天神生礼说这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礼仪的真正起源时的一种信仰说教,是神崇拜的反映,代表了人类田腾崇拜时期对原始礼仪的一种认识。

(左传)有言:“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意思说,礼是用来顺乎天意的,而顺乎天意的礼就合乎“天道”。

“天神生礼说”虽然不科学,但却反映了礼仪起源的某些历史现象。

2.礼是天地人统一的体现说这种观点是春秋以后兴起的一股思潮。

它认为,天地与人既有制约关系和统一性,又具有高于人事的主宰性。

把礼引进到人际关系中来讨论,比单纯的“天神生礼说”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没有摆脱原始信仰,所以仍是不科学的。

3.礼起源于人性说这是儒家的创见,儒家学派把礼和人性结合起来,以为礼起源于人的天性。

孔于以仁释礼,一方面把“礼”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总则,另一方面把“仁”当作“礼”的心理依据。

克己以爱人,就是“仁”;用仁爱之心正确而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是“礼”4.礼是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这一学说的目的,在于解决人和环境的矛盾。

孔子“克己复礼”的观点,就是看到了人和环境的矛盾,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是“克己”。

人的好恶欲望如不加以节制,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于是圣人制札,节制贪欲。

5.礼生于理,起于俗说这是对礼仪起源的更深入地探讨。

理,是指事物的必然性的道理。

人们为了正常生存和发展,根据面临的生存条件,制定出合乎人类生存发展必然性和道理的行为规范,就是“礼”。

“礼”是理性认识的结果。

事物的礼落到实处,使之与世故习俗相关,所以又有了礼起源于俗的说法。

荀于说;“礼以顺民心为本……顺人心者皆札也。

”从理和俗上说明礼的起源。

根据上述种种说法,可以认为,“礼”先于“仪”,有了“礼”这个道德规范,才用“仪”这种形式去表现。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

在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为了一套行为规范和社会习俗,这就是礼仪的起源。

礼仪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互动的需要: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们为了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而形成的一套规范行为。

2. 宗教信仰的影响:宗教信仰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宗教仪式和礼仪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通过宗教仪式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和敬意,这也促使了礼仪的发展。

3. 社会等级的存在:在古代社会中,社会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礼仪规范。

礼仪的起源也与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密切相关。

二、发展礼仪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同的文化和时代对礼仪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礼仪发展的几个阶段:1. 古代礼仪:在古代社会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例如,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非常繁复,包括了许多仪式和规范,如宴会礼仪、婚礼仪式、祭祀仪式等。

古代礼仪的发展主要受到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2. 中世纪礼仪: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礼仪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封建制度的浮现使得贵族阶层的礼仪规范更加严格,而平民阶层的礼仪规范相对简单。

宴会、宫廷舞会等社交活动成为了当时的主要礼仪形式。

3. 现代礼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礼仪的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社会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礼仪规范相对宽松。

然而,在一些正式场合,如商务会议、国际外交等,仍然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

三、礼仪的重要性礼仪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以下是礼仪的几个重要性:1. 维护社会秩序:礼仪规范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份。

通过遵守礼仪规范,可以使人们的行为更加有序,减少冲突和磨擦。

2. 增强社交能力:礼仪可以匡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遵守礼仪规范可以使人们在社交场合更加自信和得体,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3. 传承文化传统:礼仪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份。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传统礼仪的变革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 想的解放,一些传统的礼仪逐渐 被简化或淘汰,例如裹脚、束胸 等陋习逐渐被废弃。
新文化运动与礼仪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知识分子 和思想家开始倡导新式礼仪,强 调平等、自由和个性,对传统的 礼仪观念产生了冲击。
礼仪在现代的变革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多元文化的 发展,现代礼仪越来越呈现出多 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不同文化 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礼仪发展的
规范性
礼仪文化强调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约 束人们的行为举止,维护社会秩序和
和。
多样性
礼仪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宗教 和历史背景下呈现出多样性,具有丰 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传承性
礼仪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对传统 与现代之间的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礼仪文化的价值
促进交流与沟通
礼仪文化作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 助于人们在社交场合中更好地交流与 沟通。
汉唐时期,礼仪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各种宴会、节庆活动都有严 格的礼仪规定。
明清时期的礼仪高峰
明清时期,礼仪文化达到了高峰,不仅在宫廷中实行严格的礼仪制度,民间也 有许多礼仪习俗。
02
礼仪文化的发展历程
礼仪在古代的发展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
儒家思想与礼仪
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维护部落的稳 定和团结,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仪 式和规矩,这是礼仪的雏形。
西方礼仪文化
起源与形成
西方礼仪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后来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 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主要特点
强调自由、平等、尊重个人权利,注重礼貌、得体和规范,体现了 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现代影响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引言礼仪,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规范和准则,源远流长。

它不仅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文将全面探讨礼仪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

一、起源与早期文明早期人类社会的共享行为模式: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礼仪就已经初见端倪。

为了维系群体的稳定,保证共享资源的公平分配,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仪式。

宗教与礼仪的共生:宗教信仰在礼仪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祭祀仪式不仅是个体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也是凝聚社群的手段。

二、礼仪在古代中国的演变儒家思想与礼仪: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礼仪影响深远。

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家庭和公共场合的礼仪中。

不同朝代的礼仪变革:随着历史的演变,礼仪也发生着变化。

例如,周礼、汉礼、唐礼和宋礼都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三、礼仪在古代欧洲的发展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思想对欧洲礼仪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的公共和私人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为后世的欧洲礼仪打下了基础。

中世纪欧洲的礼仪演变:中世纪的欧洲,骑士文化与教会礼仪并行发展,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礼仪特色。

四、现代礼仪的形成与演变工业革命对礼仪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礼仪逐渐形成。

全球化背景下的礼仪融合: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种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不同国家的礼仪开始相互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礼仪形式。

五、商务礼仪的兴起与发展商业活动的规范: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多,商务礼仪逐渐兴起。

这些规范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商业交流,促进商业合作。

国际商务礼仪的形成:国际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国际商务礼仪的形成,它融合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交往规则。

六、社交礼仪的多样化与普及化社交媒体的兴起: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礼仪应运而生。

这些新的交往方式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礼仪问题。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引言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到现代社会,逐步展示礼仪的演变过程。

二、礼仪的起源1. 早期人类社会的礼仪早期的人类社会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

人们通过特定的仪式和行为来表达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感激,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2. 农耕社会的礼仪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农耕社会阶段。

农耕社会的礼仪与丰收和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通过祭祀仪式来祈求丰收和庇佑,同时也通过礼仪来维系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三、礼仪的发展1. 古代礼仪古代文明的兴起,为礼仪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例如,古埃及文明中的法老和神权,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的宗教仪式和政治仪式,都是古代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世纪礼仪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中,礼仪成为贵族阶层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宫廷礼仪和骑士精神成为中世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现代礼仪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到来,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礼仪也随之发展。

现代礼仪注重个人尊重、平等和多元文化的交流。

例如,商务礼仪、宴会礼仪和婚礼礼仪等都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礼仪形式。

四、礼仪的意义与作用1. 维系社会秩序礼仪作为一种规范行为的方式,有助于维系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遵守礼仪,人们能够建立信任和尊重,减少冲突和误解。

2. 传承文化传统礼仪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的表达方式,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通过礼仪的传承,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3. 增进人际交往良好的礼仪能够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通过礼仪的表达,人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互信和合作。

4. 塑造个人形象良好的礼仪能够塑造个人形象,展示个人素质和修养。

通过遵循礼仪的规范,人们能够展示自己的自律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五、结论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概述: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人们在社交、交往中遵循的一套规范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从礼仪的起源、礼仪的发展、礼仪的作用、礼仪的传承以及现代礼仪的变革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1. 礼仪的起源1.1 礼仪的定义:礼仪是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交往而形成的一套规范和行为准则。

1.2 起源于古代文明: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这些文明中的礼仪规范为后来的礼仪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礼仪的发展2.1 礼仪的演变:礼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所演变,从最初的宗教仪式到后来的宫廷礼仪,再到现代社交礼仪,礼仪的形式和内容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2.2 礼仪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礼仪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东方礼仪强调尊重和谦虚,西方礼仪注重礼貌和礼节,这些地域特色的礼仪规范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

3. 礼仪的作用3.1 维护社会秩序:礼仪规范的遵循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使人们在社交和交往中更加和谐、有序。

3.2 促进人际关系:礼仪的正确运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友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3.3 彰显个人修养:礼仪规范的遵循可以展现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提升个人形象和社会地位。

4. 礼仪的传承4.1 家庭教育:礼仪的传承往往始于家庭教育,父母应该注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4.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应该将礼仪教育纳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和职场礼仪。

4.3 社会传承:社会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传承礼仪,如社交活动、培训课程等,使更多的人了解和遵守礼仪规范。

5. 现代礼仪的变革5.1 社交媒体的影响: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改变,礼仪规范也随之变化,如网络礼仪、手机礼仪等。

5.2 跨文化交流的挑战:全球化的进程使人们面临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不同文化之间的礼仪差异需要更加注重理解和尊重。

第一课-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课-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 2、革创时期: • 新石器时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3、形成时期: 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
前771年)。
特点:礼仪由原先祭祀天地、祖先的形式跨入 了全面制约人的行为的领域。
•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 宾礼、嘉礼)”
祭祀之事为吉礼
丧葬之事为凶礼
宾客之事为宾礼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 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家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5、强化和衰弱时期:
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 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其共同点,礼仪是维护封建社 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
• 3.担负升旗任务的武警军乐队从天安门城楼下向广场行 进时演奏的是哪一支曲子?
• 《歌唱祖国》
• 4.天安门广场每日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 根据北京天文台提供的北京地区太阳出没时间表确定 的。
பைடு நூலகம்
Click to edit company slogan .
特点: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 尊神抑人。
• 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
• 1. 宗教信仰仪式(原始社会礼仪) • 2. 典章制度(如:国家机构设置、官吏考选、
君臣等级) • 3. 礼节仪式(祭祀、冠婚、宾客等) • 4. 道德规范(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什么是“礼仪”?
“礼仪” = 礼 + 仪 “礼”是指礼节和礼貌;(一种态度) “仪”是指仪表、仪容、仪态和仪式。 (一种表现形式)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 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_职场礼仪_

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_职场礼仪_

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

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吧!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关于礼的起源,说法不一。

归纳起来有五种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源于俗。

1、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首先,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的“人伦秩序”的需要。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大自然抗争,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人类的群居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有异,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所有成员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

人类面临着的内部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因此,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就是最初的礼。

其次,起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

人对欲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们在追寻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和,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就需要为“止欲制乱”而制礼。

礼2、从具体的仪式上看,礼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

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都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礼”。

这些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正式形成为祭祀礼仪。

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为礼,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和调节日益复杂的现实关系。

于是,人们将事神致福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从内容和形式扩展到了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从最初的祭祀之礼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礼仪。

(二)中国礼仪的发展礼仪在其传承沿袭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革。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演变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

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

人类在远古时期开始形成社会群体,为了维持群体秩序和相互合作,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为准则,即礼仪。

礼仪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化的原始社会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礼仪也逐渐演化和丰富。

二、发展1. 原始社会的礼仪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主要以部落或氏族为单位生活,礼仪主要体现在对族人的尊重和对外部部落的交往中。

原始社会的礼仪包括祭祀仪式、婚姻仪式、战争仪式等,这些仪式和礼节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族群的凝聚力和社会秩序。

2. 古代文明社会的礼仪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社会阶段,礼仪也得到了更为系统和完善的发展。

古代文明社会的礼仪主要包括宗教仪式、宫廷礼仪、宴会礼仪、婚丧嫁娶等。

例如,古埃及的法老会进行庄严的加冕仪式,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严格的开幕和闭幕仪式等。

3. 中世纪的礼仪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礼仪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更为复杂和繁琐的发展。

贵族阶层和教会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他们通过繁复的礼仪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例如,中世纪的宫廷会有严格的礼仪规定,贵族的婚礼和葬礼也有一整套的仪式和规范。

4. 现代社会的礼仪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礼仪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现代社会的礼仪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例如,现代社交场合的礼仪要求人们彼此尊重,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同时也要遵守一定的社交规范。

三、现代礼仪的重要性礼仪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以下是现代礼仪的几个重要方面:1. 商务礼仪商务礼仪是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商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商务会议、商务谈判、商务宴请等。

遵循商务礼仪可以增加商业合作的信任度和成功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

2.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应该遵守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

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吧!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关于礼的起源,说法不一。

归纳起来有五种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源于俗。

1、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首先,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的“人伦秩序”的需要。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大自然抗争,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人类的群居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有异,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所有成员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

人类面临着的内部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因此,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就是最初的礼。

其次,起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

人对欲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们在追寻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和,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就需要为“止欲制乱”而制礼。

礼2、从具体的仪式上看,礼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

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都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礼”。

这些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正式形成为祭祀礼仪。

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为礼,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和调节日益复杂的现实关系。

于是,人们将事神致福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从内容和形式扩展到了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从最初的祭祀之礼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礼仪。

(二)中国礼仪的发展礼仪在其传承沿袭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革。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演变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

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

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

内容包括:制定了明确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仪;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典仪式;制定一些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和表示恭敬的动作。

2.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

如“五礼”就是一整套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和行为标准。

古代的礼制典籍亦多撰修于这一时期,如周代的《周礼》《仪礼》《礼记》就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

在汉以后2 000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

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孔子对礼仪非常重视,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

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他要求人们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彼此尊重。

孟子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严肃而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并把“礼”看做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

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把“礼”看做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

他认为“礼”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为过程。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管仲把“礼”看做是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家的第一支柱,认为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4.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

这一时期的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

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

5.现代礼仪的发展辛亥革命以后,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礼仪规范、制度,受到强烈冲击。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腐朽、落后的礼教进行了清算,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被继承、完善、流传,那些繁文缛节逐渐被抛弃,同时接受了一些国际上通用的礼仪形式。

新的礼仪标准、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确立以平等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为主要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西方一些先进的礼仪、礼节陆续传入我国,同我国的传统礼仪一道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框架。

许多礼仪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变革,现代礼仪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大量的礼仪书籍相继出版,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礼仪讲座、礼仪培训日趋火红。

人们学习礼仪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

讲文明、讲礼貌蔚然成风。

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礼仪必将得到新的完善和发展。

二、东、西方礼仪的差异东方礼仪主要指中国、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所代表的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

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于欧洲、北美各国的礼仪文化。

1.在对待血缘亲情方面东方人非常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是血缘关系。

西方人独立意识强,相比较而言,不很重视家庭血缘关系,而更看重利益关系。

他们将责任、义务分得很清楚,责任必须尽到,义务则完全取决于实际能力,绝不勉为其难。

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追求个人利益。

2.在表达形式方面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

东方人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

在面对他人夸奖所采取的态度方面,东、西方人不相同。

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面对别人真诚的赞美或赞扬,往往会用“谢谢”来表示接受对方的美意。

3.在礼品馈赠方面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

东方人送礼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时的婚、丧、嫁、娶、生日、提职、加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

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过分客套造作。

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

在送礼形式上也比东方人简单得多。

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却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

同时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

西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并对礼物赞扬一番。

而东方人则不同,中国人及日本人在送礼时也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

东方人在受礼时,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

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惟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或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

4.在对待“老”的态度方面东西方礼仪在对待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龄上也有许多观念和表达上的差异。

东方礼仪一般是老者、尊者优先,凡事讲究论资排辈。

西方礼仪崇尚自由平等,在礼仪中,等级的强调没有东方礼仪那么突出,而且西方人独立意识强,不愿老,不服老,特别忌讳“老”。

5.在时间观念方面西方人时间观念强,做事讲究效率。

出门常带记事本,记录日程和安排,有约必须提前到达,至少要准时,且不应随意改动。

西方人不仅惜时如金,而且常将交往方是否遵守时间当作判断其工作是否负责、是否值得与其合作的重要依据,在他们看来这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形象和素质。

遵守时间秩序,养成了西方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办起事来井井有条。

西方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区别分明,休假时间不打电话谈论工作,甚至在休假期间断绝非生活范畴的交往。

相对来讲,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时间观念比较淡漠。

包括改变原定的时间和先后顺序,中国人开会迟到,老师上课拖堂,开会作报告任意延长时间是经常的事。

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不尊重别人拥有的时间是最大的不敬。

6.在对待隐私权方面西方礼仪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将个人的尊严看得神圣不可侵犯。

在西方,冒犯对方“私人的”所有权利,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因为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权,同样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隐私权。

东方人非常注重共性拥有,强调群体,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邻里间的相互关心,问寒问暖,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表现。

三、礼的概念与内涵(一)礼、礼貌、礼节与礼仪1.礼礼的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

礼的含义比较丰富,它既可以指表示敬意和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也可泛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貌礼节,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还特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在《中国礼仪大辞典》中,礼定义为特定的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和行为方式。

礼的本质是“诚”,有敬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之意。

“礼”是人际间乃至国际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

2.礼貌礼貌: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

它通过仪表及言谈举止来表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

它反映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水准,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

3.礼仪礼仪包括“礼”和“仪”两部分。

“礼”,即礼貌、礼节;“仪”即“仪表”、“仪态”、“仪式”、“仪容”,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

礼仪:人们在各种社会的具体交往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

从广义的角度看,它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交际艺术。

狭义,通常是指在较大或隆重的正式场合,为表示敬意、尊重、重视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