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离子的体内代谢及其药理作用
钙离子生理作用
![钙离子生理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81086f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0.png)
钙离子生理作用
钙离子是机体内重要的离子之一,它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理作用。
钙离子在细胞膜、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影响包括神经传导、肌肉收缩、骨骼形成、血液凝固等多种生理过程。
此外,钙离子还参与了许多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以及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命活动。
在神经传导过程中,钙离子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神经元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在受到神经冲动的刺激后打开,使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细胞内电位的变化,进而释放神经递质,完成神经信号传导。
此外,钙离子还能够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影响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肌肉细胞内的钙离子贮存在肌浆网内,当肌浆网受到神经冲动后,钙离子被释放出来,结合肌肉细胞中的肌球蛋白,促使肌肉收缩。
此外,钙离子还能够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影响血管的张力。
在骨骼形成中,钙离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钙离子是骨骼中的重要成分,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和维护。
此外,钙离子还能够影响骨骼的代谢和重塑,使骨骼保持稳定的生长和发育。
在血液凝固中,钙离子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血液凝固是人体对于外部损伤的一种保护机制。
在血液凝固过程中,钙离子能够参与多种凝血因子的激活和凝血酶的形成,从而促进血液凝固。
总之,钙离子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对于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护健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钙离子在生物学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
![钙离子在生物学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cbb2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6.png)
钙离子在生物学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钙离子(Ca2+)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参与了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包括肌肉收缩、细胞分化、神经信号传导、蛋白质磷酸化等等。
本文将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钙离子的作用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钙离子的生物学意义钙离子是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至关重要。
钙离子是肌肉收缩的信号分子,当钙离子进入肌细胞内部时,它会与肌球蛋白结合,触发肌肉纤维的收缩。
另外,钙离子还参与了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它可以影响细胞膜的电位变化,从而激活神经元。
此外,钙离子还参与了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等众多细胞生物学过程。
二、钙离子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钙离子可以从体内的食物中摄取,也可以通过钙离子泵和钙离子通道等方式进入细胞内。
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其中包括细胞膜的通透性、内质网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的钙离子存储和释放等因素。
在代谢方面,钙离子通过ATPase等酶类进行钙离子泵运输,也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等方式被调控。
三、钙离子与细胞凋亡钙离子在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控着细胞的生死。
在细胞死亡过程中,钙离子可以直接干扰线粒体功能,加速氧化磷酸化的过程,从而影响细胞内氧化途径和膜受体的功能。
此外,钙离子还可以促进内质网的起搏功能,影响细胞生长的过程。
因此,研究钙离子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对于认识相关疾病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钙离子与神经系统钙离子在神经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神经系统中,钙离子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发放脉冲,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此外,钙离子还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分子机制,从而影响细胞膜的电位变化,进而调控神经元的功能。
因此,研究钙离子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五、钙离子与肌肉收缩钙离子在肌肉收缩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神经传递到肌肉纤维时,钙离子会进入肌细胞内部,与肌球蛋白结合,刺激肌肉收缩的过程。
钙离子在细胞中的作用
![钙离子在细胞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73c3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2.png)
钙离子在细胞中的作用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组成了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
在细胞内部,许多基本过程和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离子和分子的参与和调控。
其中,钙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在细胞中起着多种作用。
1. 钙离子的来源钙离子在细胞内来自于两个主要渠道:细胞内储存的钙离子库和细胞外界的环境。
钙离子库是细胞内贮存钙离子的部位,主要位于内质网和线粒体。
当细胞需要时,这些库会释放出储存的钙离子。
此外,在细胞外界,环境中的钙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转运蛋白等途径进入细胞。
2. 钙离子的信号传导细胞内的钙离子活性水平是由钙离子的入流和出流以及细胞内钙离子的储存和释放等过程共同决定的。
钙离子作为一种离子信号分子,能够与细胞中的很多分子相互作用,从而调节各种细胞生理和代谢活动。
钙离子的信号传导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也可以在细胞内核、线粒体等其他细胞结构中发生。
在细胞质中,钙离子的信号传导主要途径是根据离子浓度的变化来调节离子通道和钙离子结合蛋白的活性。
当钙离子浓度升高时,离子通道和结合蛋白的活性通常会发生改变,从而引发下游信号传导。
3. 钙离子在细胞的调控与作用钙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它在细胞中发挥着多种作用。
它与细胞膜上的Na+/Ca2+交换器和Ca2+ATP酶相互作用,可以调节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从而调节细胞的肌肉收缩、骨骼调节等生理活动。
此外,钙离子与许多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着细胞内的多种基本代谢过程和信号传导通路。
例如,许多酶需要钙离子的参与才能够发挥活性,钙离子还能够与肌钙蛋白、钙调蛋白等结合形成蛋白复合物,并参与肌肉收缩等生理和代谢活动。
4. 钙离子与疾病钙离子在细胞内的稳态与许多重要疾病密切相关。
当细胞内钙离子的平衡受到干扰,出现钙离子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时,就会引起一些疾病的产生。
例如,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都与钙离子失衡有关。
总之,钙离子是细胞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分子,它参与调节并调控着许多重要的细胞生理和代谢过程,如肌肉收缩、骨骼调节和代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等等。
生物体内钙离子代谢调节机制的研究
![生物体内钙离子代谢调节机制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e10dc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a.png)
生物体内钙离子代谢调节机制的研究自从上世纪50年代发现钙离子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后,钙离子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钙离子不仅参与了生物体的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神经传递等许多生理过程,而且还与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密切相关。
因此,阐明生物体内钙离子代谢调节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钙离子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源性,通过摄取食物等途径得到,另一种是内源性,钙离子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组织液中。
在细胞内,大部分钙离子被储存在内质网和线粒体中,外泄进入细胞液时,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形成钙离子浓度梯度,进而调节多种生理过程。
细胞内钙离子平衡状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钙离子的转运、释放、再储存和迅速反应等机制。
调节内源性钙离子释放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的调节。
例如肌细胞细胞膜上的L型钙通道是肌肉收缩信号传递的关键。
钙离子与亚细胞结构间的调节也是维持细胞内钙离子平衡状态的重要手段。
线粒体在调节细胞内钙离子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线粒体内含有一系列调节钙离子的分子,能够监测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及时地吸收和释放钙离子,维持细胞内钙离子的平衡。
钙离子代谢调节机制的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心脏细胞的营养代谢需要大量的钙离子参与,而钙离子浓度的异常则显著地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心脏内钙离子浓度的异常可导致心脏出现肥厚、扩张、功能障碍等病理变化,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钙离子调节分子被发现,并且相关的分子机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细胞内可通过激活钙离子感受器或激酶、磷酸酶等蛋白质来参与钙离子调节。
此外,一些非编码RNA也参与了钙离子调节的过程。
随着钙离子相关的分子机制的发现,新一代的精准医学也将为钙离子异常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新思路和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之,钙离子代谢调节机制的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深入探究生物体内钙离子调节机制有利于掌握其功能、性质和应用,对于维护生命的正常状态以及有效地治疗钙离子异常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钙离子的生理作用
![浅析钙离子的生理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7047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9.png)
浅析钙离子的生理作用钙离子是人体内重要的无机离子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参与骨骼的形成、细胞信号传导、神经传递、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多个生理过程。
本文将从骨骼、细胞信号传导、神经传递、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等方面深入探讨钙离子的生理作用。
首先,钙离子对骨骼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约99%的体内钙储存在骨骼中,绝大部分是以钙磷矿物质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中。
钙离子在骨骼中是以钙离子盐的形式沉积在骨基质中,使骨骼变得坚硬而稳定。
此外,钙离子也参与骨骼的形成和维持。
在骨骼形成过程中,钙离子促进骨细胞向骨基质中沉积钙盐,从而使骨骼增加密度和强度。
正常钙离子水平能够维持骨骼的健康,而钙离子缺乏可引发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
其次,钙离子在细胞中的信号传导起着关键作用。
细胞内外的钙浓度差异是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驱动力。
细胞膜上的钙通道负责调控细胞内外钙离子的平衡。
当细胞受到刺激时,钙通道通常会打开,使细胞膜内外的钙离子浓度产生差异。
这种差异可激活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如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等信号分子的活化。
钙离子信号通路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细胞功能,例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
因此,钙离子的平衡和调节对于维持正常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此外,钙离子在神经传递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完成的。
当神经冲动抵达突触末梢时,钙离子通过电压门控钙通道进入突触前细胞。
这些钙离子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结合,促使神经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从而传递信息到下一个神经元。
因此,钙离子的平衡和浓度对于神经传递的正常发生和传导至关重要。
此外,钙离子还参与肌肉收缩。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与肌肉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促使肌肉纤维收缩和放松。
当肌肉受到神经冲动刺激时,钙离子进入肌肉细胞内,与肌钙蛋白结合。
这种反应会导致肌肉纤维收缩。
当神经冲动结束时,钙离子被再次转运回肌肉细胞外,导致肌肉松弛。
因此,钙离子在肌肉收缩和松弛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调节作用。
药理学——钙离子拮抗剂
![药理学——钙离子拮抗剂](https://img.taocdn.com/s3/m/344c7b6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e.png)
⼀、药理作⽤ (⼀)对⼼肌的作⽤ 1.负性肌⼒作⽤ 钙拮抗药阻滞Ca2+内流,降低胞浆内Ca2+浓度,故⼼肌收缩⼒相应减弱⽽呈负性肌⼒作⽤。
由于对动作电位0相没有影响,虽然影响2相坪台,但对整个复极过程⽆明显影响,即在未明显影响兴奋过程(电活动)的情况下已经抑制了⼼肌收缩⼒(机械活动),称为兴奋-收缩脱偶联。
⼼肌收缩⼒减弱时,⼼脏功能降低,⼼肌耗氧会相应减少。
由于扩⾎管降压⽽导致的后负荷降低,也会显著降低⼼脏的氧耗。
2.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 Ca2+内流除构成⼼肌反应细胞动作电位的坪台相外,也为窦房结和房室等慢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形成所必需。
慢反应细胞的0相去极主要是由Ca2+内流所产⽣的,故对钙通道阻滞剂敏感。
因⽽可降低窦房结的⾃律性,减慢⼼率,同时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从⽽消除折返激动,故⽤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动过速。
⼆氢吡啶类药物在整体⽤药时,不表现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 3.对缺⾎⼼肌的保护作⽤ 钙拮抗药能阻滞Ca2+内流,阻⽌钙超负荷,减少ATP的分解,降低异常代谢物质(包括⾃由基)在细胞内的堆积,因此对缺⾎⼼肌有保护作⽤。
动物实验证明本类药物能缩⼩⼼肌梗死的范围并减少梗死时⾎中酶含量的变化。
对⼼肌缺⾎再灌流时出现的⼼律失常,钙通道阻滞剂也有某种程度的预防作⽤。
钙通道阻滞剂对⼼肌缺⾎的保护作⽤除以上原因外,还与它们能减少⼼肌作功、降低氧耗、扩张冠脉增加缺⾎区供⾎及抗⾎⼩板聚集等有关。
(⼆)对⾎管的作⽤ 钙拮抗药通过其阻滞细胞膜上的慢通道⽽减少Ca2+内流,因⽽能促使⾎管平滑肌舒张,对动脉平滑肌的考试⼤,站收集舒张作⽤尤其明显,使外周阻⼒降低,降压作⽤明显。
本类药物对⼤⼩冠脉均有扩张作⽤,并改善侧⽀循环,其增加冠脉流量的作⽤以双氢吡啶类。
尤其当冠脉处于收缩状态时,这种舒张作⽤更为明显。
所以其对以冠脉痉挛为主的变异型⼼绞痛效果尤其良好。
由于本类药物在降低冠脉阻⼒的同时,还能减轻⼼脏的后负荷,及减少⼼脏做功,从⽽改善了⼼肌对氧的供求关系,故对其它类型的⼼绞痛也有效。
生物体内钙离子信号传导途径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生物体内钙离子信号传导途径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3324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e.png)
生物体内钙离子信号传导途径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钙离子是细胞内最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和控制。
它可以被释放进入细胞内质网、线粒体和胞浆,从而引起钙离子信号的传导。
钙离子信号传导途径的失调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内耳毛细胞损伤导致的听力下降、心肌细胞钙离子平衡紊乱导致的心肌病和乳腺癌细胞钙离子异常导致的乳腺癌等。
1. 钙信号传导途径的基本过程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由钙离子通道、钙离子转运蛋白和钙离子结合蛋白等调节。
当外界刺激或内部代谢物质刺激到细胞时,会引起钙离子的释放,促进细胞内钙离子的集中,从而形成钙信号。
钙离子结合到一些特定的蛋白质上,进而触发各种生物活动,如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分化等。
钙离子通过不同的通道和转运蛋白在细胞内迅速传递,达到快速控制和调节细胞生理过程的目的。
2. 钙离子信号传导对疾病的影响2.1 听力下降内耳毛细胞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能转化声波信号为电信号并发送到脑部进行处理。
在内耳毛细胞中,钙离子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调节耳蜗的发射能力和整个听觉系统的发射时间。
然而,当内耳毛细胞受到过度刺激时,会导致细胞内钙离子的超载和聚集,引起听觉细胞的损伤和失去感觉功能,最终导致耳聋和听力下降。
2.2 心肌病心肌细胞的正常收缩需要细胞内钙离子的平衡,而心肌病的发生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平衡的紊乱有关。
研究表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心肌细胞收缩产生不良影响。
过高浓度下,钙离子会引起心肌细胞收缩力度的无意义增加,引起心肌肥大和心衰;过低浓度下,心肌细胞则会停止收缩或减少收缩力度,同时还降低了心肌细胞的再生能力,从而导致心肌损伤和死亡。
2.3 乳腺癌乳腺癌是一种生长快、转移率高的恶性肿瘤,其细胞内含有许多特定的钙离子通道和钙离子结合蛋白。
当这些通道过度激活时,会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快速上升,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侵袭。
与此同时,钙离子还能够激活相关的细胞因子,促进乳腺癌的生长和进一步转移,最终导致乳腺癌的恶化和危及生命。
钙离子在生命体内的作用和调节
![钙离子在生命体内的作用和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447e890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f.png)
钙离子在生命体内的作用和调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命机制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了解。
其中,钙离子在生命体内的作用和调节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钙离子在生命体内的作用和调节,包括钙离子在细胞信号传递中的作用、钙离子对生物体各个系统的调节等方面。
一、钙离子在细胞信号传递中的作用钙离子在细胞信号传递中是至关重要的。
它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结合,进入细胞内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物反应。
比如,钙离子可促进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会大幅度增加,进而激活蛋白酶和肌钙蛋白,从而促进肌肉收缩。
此外,钙离子还通过激活多种酶和蛋白激酶,发挥调控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
例如,钙离子可激活一些重要的蛋白酶,对细胞内的各种物质进行合成、降解、修饰和调节。
钙离子还可通过激活多种酶促进转录过程的发生,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二、钙离子对生物体各个系统的调节钙离子除了对细胞内的信号传递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外,还在人体的各个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心血管系统中,钙离子发挥着控制心脏跳动的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放松过程中,钙离子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当钙离子浓度上升时,心肌细胞会收缩,从而引起心脏的跳动。
在消化系统中,钙离子也扮演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人们摄取食物时,钙离子会刺激肠道的收缩,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在免疫系统中,钙离子也扮演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钙离子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如增加NK细胞活性和T细胞分化等,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钙离子的调节机制作为一种离子,钙离子的浓度不能太高或太低,否则会对生物体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
因此,生物体内存在钙离子调节机制,以确保钙离子浓度的平衡。
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内外的离子泵作用。
通过负责钙离子的主要泵-P还原型Ca2+ATP酶及其他相关的钙泵,使细胞内外环境中钙离子的浓度能够得到精确的维持。
同时,还有细胞内的钙离子缓存系统,比如骨骼和牙齿中的钙离子等,可以帮助稳定细胞内外的钙离子浓度。
钙人体代谢必不可少
![钙人体代谢必不可少](https://img.taocdn.com/s3/m/82eacd9583d049649a66580e.png)
钙离子是机体各项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离子。
它对于维持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位,维持正常的神经传导功能。
维持正常的肌肉伸缩与舒张功能以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还有一些激素的作用机制均通过钙离子表现出来。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均是基于以上的基本细胞功能,主要有一下几点:1.钙离子是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2.参与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收缩过程;3.参与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激素合成与分泌;4.是骨骼构成的重要物质。
细胞内钙离子增加,导致细胞功能异常(减退或衰竭),是机体衰老的进程。
也就是说,人衰老的过程(机体器官功能减退的过程)就是细胞内钙增加的过程。
细胞内为什么钙会增加呢?缺钙是一个主要且重要因素:缺钙——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骨钙溶解释放至血液(可导致骨质疏松)——钙进入细胞——细胞内钙增加——降钙素分泌增加——血钙回至骨骼(导致骨质增生)上述过程是个循环、反馈过程。
细胞内钙增加,平滑肌紧张度增加,在部分人就会出现血压升高——高血压。
从上述循环过程看,血钙不能真实反映机体钙的水平。
因此并不能以血钙水平断定缺钙与否。
所以,适当补钙对延缓衰老、预防疾病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老年人缺钙症状:腰酸,背痛腿抽筋,多梦,失眠,烦躁易怒,手足麻木,行动不便,牙床痛,易掉牙,脱发,肌肉松弛,四肢无力,皮肤病痒;脚后跟疼,骨质疏松,易骨折。
老人补钙吃什么钙片最好?专家指出,补钙剂主要有无机酸钙盐和有机酸钙盐。
老人补钙最好选择含有机酸钙盐成分的钙片,即“有机钙”,因为有机酸钙盐更利于肠胃吸收,适合老年人。
哪些属于有机酸钙盐成分的钙片?看药品的成分: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则是有机酸钙盐,而碳酸钙、磷酸钙、氯化钙都属于无机酸钙盐。
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完全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高三生物钙离子知识点
![高三生物钙离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74e2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f.png)
高三生物钙离子知识点导语:在高三生物学学习中,钙离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本文将从钙离子的来源、功能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钙离子的来源钙离子在生物体内主要来源于食物和代谢。
食物中的钙主要来自奶类、鱼虾等海产品以及一些富含钙的蔬菜,例如芹菜、菜花、小白菜等。
同时,人体还能通过代谢过程产生钙离子,这些钙离子主要来自于骨骼和牙齿中的钙磷盐溶解出来。
二、钙离子的功能钙离子在生物体内有着广泛的功能。
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参与细胞信号传导。
细胞内的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参与到许多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过程中,如神经传递、肌肉收缩和生物钟的调控等。
另外,钙离子还参与到细胞凋亡、细胞黏附以及细胞内的一些代谢反应中。
三、钙离子在骨骼和牙齿中的作用钙离子在骨骼和牙齿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骨骼和牙齿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钙贮存器,通过它们的钙离子可以维持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稳定。
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时,钙离子会沉积到骨骼和牙齿中,起到储存的作用;而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低时,骨骼和牙齿中的钙离子会释放出来,通过调节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来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
四、钙离子的调节机制钙离子的浓度在生物体内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这个范围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两个机制:肠道吸收和肾脏排泄。
首先是肠道吸收。
当人体需要钙离子时,肠道会增加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而当人体钙离子的摄入过多时,肠道会减少对钙离子的吸收,以保持钙离子的稳定浓度。
其次是肾脏排泄。
肾脏是钙离子排泄的关键器官,其通过尿液的形式排除体内多余的钙离子。
当体内钙离子的浓度过高时,肾脏会增加钙离子的排泄量,从而降低体内的钙离子浓度。
五、钙离子在生物体内其他方面的作用除了在骨骼和牙齿中的作用之外,钙离子还在其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钙离子参与到血液凝固过程中,当伤口出现时,血液中的钙离子会激活凝血因子,促使血液凝结,形成血块以止血。
钙离子是什么,钙离子作用(附品质鉴别)
![钙离子是什么,钙离子作用(附品质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30cbe984680203d8ce2f243c.png)
一、钙离子介绍钙离子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及机理:钙离子。
其主要的成份还有钠、镁、铁、铜,锌等人体所需多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
人体中的钙在骨骼和牙齿中约占99%,血液和其他组织中约占1%。
血液中的钙以离子形式(钙离子Ca++)存在约占50%,钙与蛋白质结合型约占40%,以柠檬酸和碳酸氢钙形式约占10%。
血液中的钙是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如对维持神经兴奋与传导,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活化各种酶的活化性,对于心脏与肌肉的收缩与驰缓及参与凝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日前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许琛琦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首次证明:钙离子能够通过改变脂分子功能来帮助T淋巴细胞活化,提高T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所长孙兵研究员认为,这一发现揭示了钙离子调控人体免疫系统工作的精细机制,提示了钙信号通路是多种疾病潜在的药物靶点,对治疗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台湾三十多年,钙离子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具有排毒,中和酸毒,补钙,净化血液,调节血脂,活化酶体,激活细胞,降胆固醇,养颜美容等功效. 估计每天有300万人服用钙离子碱性水.它采用深海较无污染的贝壳,以含钙量较高的天然物质牡蛎壳为原料,并配合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种种微量元素的比例,于高温1700℃真空下使其气化而成离子状态粉末。
钙离子于阴阳五行中,属[阳]和属[金],[阳]亦属碱,[金]在人体五脏六腑中则属肺、大肠,因此钙离子可促进肺、大肠的排毒功能,故有净血和净化人体的作用;因钙离子属于碱性,故方可直接中和现代的种种化学酸毒与人体内的毒素;在五行五色中,[金]属白色,故愈高级的钙离子则颜色愈洁白,且不夹带任何黑点或杂质,遇水即溶,不会漂浮于水面,由于它很活泼,只要轻轻一摇即将与水中的有机物、杂质、农药或其他化学酸毒相结合,而形成许多沉淀物,质地愈佳的钙离子溶水后因愈活性,所以沉淀物也愈多,同时极易和空气中的氧结合成氧化钙,非常活性。
细胞内钙离子的调控和应用
![细胞内钙离子的调控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9caa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4.png)
细胞内钙离子的调控和应用细胞内的钙离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号分子,在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实现了众多的生理过程控制。
本文将探讨细胞内钙离子的调控和应用,以及与钙离子相关的疾病和治疗。
一、钙离子的来源钙离子可以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或者从细胞内储存中释放出来。
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的途径主要包括: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等。
其中,量级最大的是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包括钙离子电位通道、钙离子依赖性钾通道等。
而细胞内储存的钙离子主要包括质粒内钙离子存储和线粒体等。
二、钙离子的调控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水平被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同的细胞类型和不同的生理状态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水平有所不同。
如何实现这种维持?钙离子的调控主要包括:钙离子的进入、钙离子的释放、钙离子的结合、钙离子的泵出等。
1.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钙离子通过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这种通道在细胞膜上广泛存在。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分为高压、低压和T型钙离子通道,具体起作用的类型取决于细胞类型以及生理状态。
2.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神经递质等。
钙离子通过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进入细胞,传递信号并触发下一级过程。
3.质膜转运蛋白:细胞内的钙离子可以通过质膜上钙离子转运蛋白出口泵出细胞。
4.储存粒体:线粒体内部有一类钙离子转运蛋白,可以向线粒体内部泵入或释放钙离子,维持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平衡,对于细胞代谢起重要作用。
钙离子的释放是通过不同的蛋白质信号分子完成的,包括钙离子释放通道、内质网钙离子转运蛋白等可以实现钙离子释放的蛋白质。
三、钙离子的应用1.神经传递神经传递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细胞外的神经递质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触发相应的信号通路,然后被释放出来,与下一级神经元的神经递质相连接,从而实现神经传递过程。
2.细胞凋亡钙离子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细胞存活与死亡之间是由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代谢调节以及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来决定的。
钙的代谢过程
![钙的代谢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76ce0f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1.png)
钙的代谢过程钙是人体中必需的矿物质,它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钙的来源、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钙的来源人体内的钙主要来源于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贝类、蛋类、绿叶蔬菜等。
此外,人体内还有一些储存钙的组织,如骨骼和牙齿中的钙,可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应给身体使用。
二、钙的吸收人体内的钙主要通过肠道吸收。
当我们摄入含钙食物时,钙离子会被胃酸和消化酶分解,进入小肠。
在小肠中,钙离子会与维生素D 结合,形成钙维生素D复合物,这种复合物会被吸收到肠道上皮细胞内。
在肠道上皮细胞内,钙离子会被结合到钙结合蛋白中,然后通过细胞内的转运蛋白运输到血液中。
三、钙的转运血液中的钙离子主要由三种蛋白负责转运,分别是血清白蛋白、钙结合蛋白和骨钙素。
其中,血清白蛋白是最主要的转运蛋白,它可以结合大部分的离子钙,但它的亲和力较低,不能很好地保护钙离子不被其他物质吸附。
钙结合蛋白是一种亲和力较高的蛋白,它可以保护钙离子不被其他物质吸附,但只能结合一部分的离子钙。
骨钙素是一种由骨细胞分泌的蛋白,它可以结合大量的离子钙,但只有在骨骼中需要钙时才会释放出来。
四、钙的利用血液中的钙离子主要用于维持神经、肌肉和心脏等组织的正常功能。
当神经、肌肉和心脏需要钙时,血液中的钙离子会通过转运蛋白进入这些组织中,从而发挥其作用。
此外,钙离子还可以参与骨骼和牙齿的形成和维护。
五、钙的排泄血液中的钙离子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过高时,肾脏会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将多余的钙离子排出体外。
另外,肾脏还可以通过肾小管对钙离子进行重吸收,从而维持血液中钙离子的平衡。
六、钙的代谢失调钙的代谢失调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例如,钙的吸收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血液中钙离子过高或过低会影响神经、肌肉和心脏等组织的正常功能;肾脏功能不良会导致钙的排泄不足,从而导致钙代谢失调。
七、钙的补充对于一些人来说,通过食物摄入足够的钙是困难的,因此需要通过钙的补充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生物体内钙离子信号传递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
![生物体内钙离子信号传递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2eb35f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0.png)
生物体内钙离子信号传递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生物体内钙离子(Ca2+)的信号传递是细胞内最为重要的调节机制之一。
Ca2+在调节细胞内生理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生物体内Ca2+信号传递机制入手,探讨其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
一、Ca2+信号传递的基本机制Ca2+信号传递包括外源性Ca2+通道和内源性Ca2+库,其中外源性Ca2+通道可分为电压门控Ca2+通道、配体门控Ca2+通道以及细胞外Ca2+-EDTA结合物的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等;内源性Ca2+库主要有内质网(ER)和线粒体等细胞内货物。
当外源性Ca2+通道被激活后,Ca2+进入细胞内并与细胞内Ca2+调控蛋白结合,进而触发细胞内的Ca2+信号传递,促进信号分子的转录翻译、酶促反应和细胞代谢等生理和病理过程。
二、Ca2+信号传递的生理学意义Ca2+信号传递在细胞内起着各种生理学功能,如调节神经元、心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大小和形态等。
此外,Ca2+信号还会调节细胞基因表达、细胞分化、肌肉收缩和光合作用等多个生理过程。
比如,高钙离子浓度能够促进肌肉细胞的收缩,Ca2+还参与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等释放。
三、Ca2+信号传递的病理学意义与Ca2+信号传递相关的疾病有很多,如糖尿病、神经性疾病和肌肉疾病等。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Ca2+通道功能降低,导致胰岛素的分泌不足;神经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焦虑症等,都与Ca2+的异常调控有关;而在肌肉疾病中,Ca2+信号的异常调控也是一种主要的病理学原因。
四、结语细胞内的Ca2+信号传递是维持细胞健康和生理代谢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
深入掌握Ca2+信号传递的机制和作用,对于揭示细胞内生理和病理学过程的基础机制以及进一步开发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钙离子知识点总结
![高中钙离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95ac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a.png)
高中钙离子知识点总结一、钙离子的来源钙离子主要来源于食物和饮水,人体对钙的需求主要通过饮食来满足。
富含钙的食物主要有奶类、豆类、鱼虾、鱼类、绿叶蔬菜和柑橘类水果等。
此外,一些含有钙的食品添加剂也可以作为钙的补充来源。
二、钙离子的吸收与代谢人体对钙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主要受到维生素D的调控。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其中维生素D和钙的关系十分密切。
此外,钙的代谢还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素等激素对钙的代谢均有一定的影响。
三、钙离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 细胞信号传导:钙离子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对于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钙离子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参与细胞信号的传导。
2. 骨骼生长:钙离子是骨骼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生长至关重要。
钙离子的缺乏会导致骨骼疾病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3. 肌肉收缩:钙离子是肌肉收缩的重要离子,当肌肉受到刺激时,钙离子会进入肌肉细胞,激活肌肉蛋白的收缩反应,从而使肌肉得以收缩。
4. 血液凝固:钙离子也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因素,它参与了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化过程,从而使血液得以凝固。
5. 神经传导:钙离子对于神经传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了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的兴奋传导过程。
四、钙离子在生理状态下的调控人体对钙离子含量的调节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分别是胃肠道吸收、骨骼代谢和肾脏排泄。
这三种方式能够使人体维持血中钙离子的稳定水平,从而保障细胞功能的正常进行。
五、钙离子与相关疾病1. 钙缺乏症:钙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还会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引起手足抽搐、心脏功能紊乱等问题。
2. 高钙血症:高钙血症是指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可能会引起尿路结石、骨质疏松等问题,并且对心肌、肾脏等器官造成危害。
3.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血钙过高,严重时会引起骨质疏松、肾脏结石等问题。
生物体内钙离子的代谢与调节
![生物体内钙离子的代谢与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676bcfa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7.png)
生物体内钙离子的代谢与调节钙离子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离子之一,它在骨骼形成、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细胞分化等众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生物体内的钙离子浓度需要得到精确调节,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从钙离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钙离子导入的调节、钙离子转运的运转及钙离子释放的调控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生物体内钙离子的代谢和调节。
一、钙离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钙离子是最常见的离子之一,在细胞内外都存在着。
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通常低于细胞外的浓度,较低的钙离子浓度使钙离子的变化更容易对生理过程产生影响。
细胞内外钙离子的浓度差距主要靠钙离子通道来维持,这些通道嵌入在细胞膜上,能够在需要时选择性地通透钙离子,以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的浓度平衡。
此外,细胞内部还有许多其他的钙离子调节机制,例如细胞内储存的钙离子、钙离子绑定蛋白等,都能调节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
当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出现钙信号作用,这时荷尔蒙、神经传导物等因素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影响或调节钙离子的浓度和分布以响应这个信号。
二、钙离子导入的调节钙离子的传入主要通过钙离子通道来实现,其中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配体门控钙离子通道和钙离子敏感性离子通道等。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的打开和关闭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有关。
配体门控钙离子通道中,钙离子通道的打开和关闭受到一些小分子物质的配体结合和解离而产生变化。
而类似钙离子敏感性离子通道,一般不由电位或配体控制,而是由钙离子本身的浓度来调节通道的打开和关闭。
此外,细胞膜的脂质成分也对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的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细胞膜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的膜更容易通透钙离子,因此细胞膜的组成还能影响钙离子通道的特性。
三、钙离子转运的运转除了传入通道和吸收过程外,钙离子还需要通过转运蛋白在细胞中不同区域之间传输,以满足各种细胞功能的需要。
在细胞内,钙离子的运输通常由钙离子转运蛋白来实现。
钙离子运输蛋白既能将钙离子从细胞内浓度较低的区域转移到细胞内浓度较高的区域,也能将钙离子从细胞内浓度较高的区域转移到细胞内浓度较低的区域。
体内钙离子代谢
![体内钙离子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43d229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5.png)
体内钙离子代谢
体内钙离子代谢是指人体体内钙离子的吸收、储存、分布、转运和排泄等过程。
钙离子是维持人体骨骼和牙齿结构稳定、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细胞信号传导等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要离子。
钙离子的吸收主要通过肠道吸收和肾小管重吸收来实现。
大部分钙离子经由维生素D的作用,在肠道上皮细胞内被主动转
运进入血液循环中。
而在肾小管中,通过钙离子离子泵的作用,将过量的钙离子排出体外,以维持血液钙离子浓度的稳定。
体内钙离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
游离态钙离子是指未与其他分子结合的活动的钙离子,它参与了很多生理过程,如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
结合态钙离子则与蛋白质、磷酸盐等形成复合物,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
当体内钙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人体会通过调节激素和骨骼的代谢来维持钙离子平衡。
甲状旁腺素、钙调素等激素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肠道吸收和肾小管重吸收钙离子的速率,以及骨骼释放和吸收钙离子的速率,从而维持钙离子浓度的稳定。
总之,体内钙离子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细胞、组织和激素的协同作用来维持钙离子的平衡。
生物体内钙离子的作用与调控机制
![生物体内钙离子的作用与调控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5e1dc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4.png)
生物体内钙离子的作用与调控机制钙离子(Ca2+)在生物体内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离子,它在细胞的生理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由于钙离子与多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参与了许多细胞功能,因此失调的钙离子平衡往往会引起疾病。
本文将介绍钙离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一、钙离子的作用1.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是细胞信号传导中最重要的物质。
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时,可以激活一些钙依赖性酶,如钙 /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II)、钙调素蛋白激酶(CAMK)、脑钙蛋白(EAP)等。
这些酶可以调节多种细胞生理活动,如肌肉收缩、神经传递、细胞凋亡等。
2. 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钙离子参与了细胞的糖代谢过程。
在胰岛细胞中,当胰岛素分泌受到刺激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会升高,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 肌肉收缩肌肉细胞的收缩过程需要钙离子的参与。
在肌肉细胞中,钙离子可以结合到肌动蛋白上,促进肌纤维的收缩。
4. 细胞生长钙离子也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
在培养的神经元中,钙离子的增加可以促进神经元分化和突触形成,而抑制钙离子的增加则抑制神经元分化和突触形成。
二、钙离子的调控机制1. 钙离子荷载通道细胞膜上的钙离子荷载通道是控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重要机制之一。
这些通道分别是电压门控的钙通道和配体门控的钙通道。
电压门控的钙通道主要参与神经元兴奋和肌肉收缩过程,而配体门控的钙通道主要参与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2. 钙离子清道夫细胞内还存在着一些钙离子清道夫,它们可以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包括钙离子转运蛋白、钙离子结合蛋白和钙离子钩蛋白等。
这些蛋白质可以将细胞内的钙离子运输到细胞外或某些细胞器内,从而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3. 细胞信号通路细胞信号通路也是调控钙离子浓度的重要机制之一。
例如,G蛋白偶联受体可以通过激活腺苷酸酰化酶(AC)或肌醇磷酸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
总之,钙离子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由复杂的机制来调控其浓度。
钙离子的生理功能
![钙离子的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e77c3f2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d.png)
钙离子的生理功能钙离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离子,能够在细胞内发挥许多关键的生理功能。
这篇文章将讨论钙离子的生理功能,包括钙离子的来源、调节和信号转导,以及与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相关性。
钙离子来源和调节钙离子是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之一。
它通常从foods、水和钙离子泵中获取,同时肠道对其吸收和肾脏对其排泄进行了调节。
此外,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和胰岛素等激素也可以影响钙离子水平。
当细胞膜受到刺激时,如光、声音、化学刺激和机械刺激,钙离子会迅速涌入细胞内,通过分子通道(如L-型钙通道、NMDA受体、IP3受体)通道进出细胞。
这会导致细胞内pH的变化、酶的激活、蛋白质的结构变化和分子信号的转导,从而影响细胞的情况。
钙离子的生理功能1.神经元兴奋性调节神经元兴奋性是指神经元处理信息时产生的电信号的频率和强度。
钙离子从神经元内部移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兴奋性调节。
细胞膜中的钙离子通道是神经元兴奋性调节的关键因素。
它们可以增加或减少神经元膜的兴奋性。
当钙离子进入细胞时,它会激活许多钙敏感的酶和离子通道。
在神经元中,钙离子通道的激活会导致神经元中兴奋性相关离子通道(如钠通道)的关闭,从而减少动作电位的形成,并兴奋兴奋后神经元的效应(如促进神经元的突触传递)。
2.心脏肌肉收缩钙离子能够使心肌肌细胞收缩,这种收缩是以钙离子泵的形式控制的。
在心肌收缩过程中,钙离子通道会打开,使得钙离子进入肌细胞内。
在钙离子进入肌细胞内后,它会结合肌肉中的细丝和纤维蛋白,使得肌肉收缩,并在肌肉收缩后通过钙离子泵再次被转移回肌细胞外。
这是心脏肌肉收缩的一个简单过程,而钙离子作为这个过程中关键的中介就成为心脏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3.骨骼形成骨骼是人类结构的基础,钙离子是骨骼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离子。
在骨骼形成过程中,钙离子是肉芽组织的一个主要成分,它可以在骨矩阵中结晶并使骨质更加稳定。
骨骼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信号通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导报
HERALD OF MEDICINE
2000Vol.19No.1P.63
钙离子的体内代谢及其药理作用
程顺峰
关键词钙离子体内代谢药理作用合理应用
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对钙的人均摄入量只有标准供给量的38%~52.5%,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达60%,男性达10%~13%。
造成缺钙的原因与我国的膳食结构有很大关系。
所以应加强对体内钙的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钙剂。
1来源
钙是人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主要储存于骨骼中。
体内钙主要来自于食物。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供给量中钙营养素:初生~6个月为400
mg,7个月~2岁为600 mg,3~9岁为800 mg,10~12岁为1 000 mg,13~15岁为1200 mg,16岁~成人为8 000 mg;孕妇为1 000 mg;哺乳妇女为1 500 mg;老年人为800mg。
我国膳食含钙量偏低,约400 mg/d,故还应从钙剂中补充一部分。
2代谢
体内钙是以钙离子形式被吸收的,许多钙盐溶解度较小,当pH为5~7时,其溶解度较大。
食物中钙以3种形式为肠上皮细胞吸收:①肠腔中钙离子浓度较高时经细胞旁路被动转运;②细胞内吞饮及胞外分泌小体的流动过程;③跨过刷状滤膜直接进入细胞液(钙通道开放),扩散并与CaBP-D9K结合,在基底膜侧通过PMCA和Na+-Ca2+交换泵的作用被送出细胞。
后两者使钙通过细胞被吸收,同时防止了细胞内钙的增加。
体内甲状腺素、维生素D3和降钙素调节钙的吸收排泄,实现正钙的平衡。
钙的动态平衡一直维持约20岁,以后人体要经过一个漫长的丢钙过程,将伴随人生直至生命终止。
3药理作用
3.1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骨组织无机盐结晶体主要为羟磷灰石[Ca10(PO4)6OH],若体内钙磷供应不足或钙代谢障碍,在婴幼儿与儿童期可发生佝偻病,成人则发生骨软化。
3.2参与信息传递钙与cAMP和cGMP一样,起着偶联作用参与细胞活动的调节,通过激活或抑制依赖它的一系列蛋白酶系统而对细胞内广泛反应过程进行调节,一些神经递质在神经末梢释放同样也有受钙离子调节的多种蛋白质参与。
3.3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血钙降低可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当降至6
mg%时,可出现强直性惊厥,降至4 mg%时,则出现昏迷。
而当血钙浓度过高,则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肌无力,甚至意识丧失。
3.4参与激素的分泌钙参与许多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加压素、催乳素及胰岛素等的分泌。
3.5参与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变化及心肌收缩与舒张的过程跨膜动作电位2时相(平台期)是由于进入细胞内的Ca2+-Na+与流出细胞外的K+相互平衡所致。
钙是心肌收缩的“触发”物质,心肌收缩力受钙浓度改变的控制,高浓度的钙可导致心律失常并使心跳停止于收缩期。
此外,钙可增加强心苷的作用和毒性。
3.6参与血液凝固的复杂过程
3.7参与血压的调节钙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
据报道原发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血管钙离子高于正常值,且钙离子浓度与血压呈正相关。
4合理应用
4.1影响钙剂吸收的因素①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②甲状旁腺激素;③降钙素;
④阳离子,如钠、钾、镁等,另有氟、磷酸盐等;⑤一些药物,如抗癫痫药、利尿药等;
⑥一些激素类,如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⑦生理因素等。
另外,体内氨基酸可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促进了钙的吸收。
而植物中草酸等,可与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而抑制钙的吸收。
体内消化道的酸碱度与钙的吸收也密切相关。
据研究表明,在通常膳食情况下,肠净钙的吸收率仅为34%。
4.2目前钙剂的现状目前国内市场有100多种补钙剂,以“活性钙”为主。
从原料来源上可分为3类:①传统沿用的化学钙,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②海洋生物钙,如生牡蛎钙、煅解牡蛎钙、活性钙等,多为CaO及Ca(OH)2的混合物;③其他钙制剂,如骨粉、蛋壳等。
4.3合理应用钙剂补钙应了解钙制剂中钙元素的实际含量,并参考各类人群的补钙剂量。
一般含糖钙剂的含量都较低,如钙糖片及保健钙片的含钙量不足10
mg。
人体吸收1.0 g所需的钙剂剂量为:磷酸钙2.6 g,碳酸钙2.5 g,乳酸钙7.7 g,葡萄糖酸钙11.1 g,海洋生物钙剂2.05 g。
采用随机交叉服含钙的碳酸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醋酸钙和牛奶等,测定各种钙制品中钙净吸收率分别为(39±3)%,(30±3)%,(27±3)%,(32±4)%和(31±3)%,显示出各种钙的净吸收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补钙时若不注意钙剂中钙的含量,则给钙的剂量必然是盲目的。
[作者简介]程顺峰男,33岁,学士,主管药师。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医院(北京100043),专业研究方向是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发表论文17篇。
(1999-04-25收稿1999-05-12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