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离子的体内代谢及其药理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导报

HERALD OF MEDICINE

2000Vol.19No.1P.63

钙离子的体内代谢及其药理作用

程顺峰

关键词钙离子体内代谢药理作用合理应用

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对钙的人均摄入量只有标准供给量的38%~52.5%,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达60%,男性达10%~13%。造成缺钙的原因与我国的膳食结构有很大关系。所以应加强对体内钙的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钙剂。1来源

钙是人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主要储存于骨骼中。体内钙主要来自于食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供给量中钙营养素:初生~6个月为400

mg,7个月~2岁为600 mg,3~9岁为800 mg,10~12岁为1 000 mg,13~15岁为1200 mg,16岁~成人为8 000 mg;孕妇为1 000 mg;哺乳妇女为1 500 mg;老年人为800mg。我国膳食含钙量偏低,约400 mg/d,故还应从钙剂中补充一部分。

2代谢

体内钙是以钙离子形式被吸收的,许多钙盐溶解度较小,当pH为5~7时,其溶解度较大。食物中钙以3种形式为肠上皮细胞吸收:①肠腔中钙离子浓度较高时经细胞旁路被动转运;②细胞内吞饮及胞外分泌小体的流动过程;③跨过刷状滤膜直接进入细胞液(钙通道开放),扩散并与CaBP-D9K结合,在基底膜侧通过PMCA和Na+-Ca2+交换泵的作用被送出细胞。后两者使钙通过细胞被吸收,同时防止了细胞内钙的增加。体内甲状腺素、维生素D3和降钙素调节钙的吸收排泄,实现正钙的平衡。钙的动态平衡一直维持约20岁,以后人体要经过一个漫长的丢钙过程,将伴随人生直至生命终止。3药理作用

3.1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骨组织无机盐结晶体主要为羟磷灰石[Ca10(PO4)6OH],若体内钙磷供应不足或钙代谢障碍,在婴幼儿与儿童期可发生佝偻病,成人则发生骨软化。

3.2参与信息传递钙与cAMP和cGMP一样,起着偶联作用参与细胞活动的调节,通过激活或抑制依赖它的一系列蛋白酶系统而对细胞内广泛反应过程进行调节,一些神经递质在神经末梢释放同样也有受钙离子调节的多种蛋白质参与。

3.3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血钙降低可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当降至6

mg%时,可出现强直性惊厥,降至4 mg%时,则出现昏迷。而当血钙浓度过高,则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肌无力,甚至意识丧失。

3.4参与激素的分泌钙参与许多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加压素、催乳素及胰岛素等的分泌。

3.5参与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变化及心肌收缩与舒张的过程跨膜动作电位2时相(平台期)是由于进入细胞内的Ca2+-Na+与流出细胞外的K+相互平衡所致。钙是心肌收缩的“触发”物质,心肌收缩力受钙浓度改变的控制,高浓度的钙可导致心律失常并使心跳停止于收缩期。此外,钙可增加强心苷的作用和毒性。

3.6参与血液凝固的复杂过程

3.7参与血压的调节钙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据报道原发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血管钙离子高于正常值,且钙离子浓度与血压呈正相关。

4合理应用

4.1影响钙剂吸收的因素①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②甲状旁腺激素;③降钙素;

④阳离子,如钠、钾、镁等,另有氟、磷酸盐等;⑤一些药物,如抗癫痫药、利尿药等;

⑥一些激素类,如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⑦生理因素等。另外,体内氨基酸可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促进了钙的吸收。而植物中草酸等,可与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而抑制钙的吸收。体内消化道的酸碱度与钙的吸收也密切相关。据研究表明,在通常膳食情况下,肠净钙的吸收率仅为34%。

4.2目前钙剂的现状目前国内市场有100多种补钙剂,以“活性钙”为主。从原料来源上可分为3类:①传统沿用的化学钙,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等;②海洋生物钙,如生牡蛎钙、煅解牡蛎钙、活性钙等,多为CaO及Ca(OH)2的混合物;③其他钙制剂,如骨粉、蛋壳等。

4.3合理应用钙剂补钙应了解钙制剂中钙元素的实际含量,并参考各类人群的补钙剂量。一般含糖钙剂的含量都较低,如钙糖片及保健钙片的含钙量不足10

mg。人体吸收1.0 g所需的钙剂剂量为:磷酸钙2.6 g,碳酸钙2.5 g,乳酸钙7.7 g,葡萄糖酸钙11.1 g,海洋生物钙剂2.05 g。采用随机交叉服含钙的碳酸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醋酸钙和牛奶等,测定各种钙制品中钙净吸收率分别为(39±3)%,(30±3)%,(27±3)%,(32±4)%和(31±3)%,显示出各种钙的净吸收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补钙时若不注意钙剂中钙的含量,则给钙的剂量必然是盲目的。

[作者简介]程顺峰男,33岁,学士,主管药师。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医院(北京100043),专业研究方向是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发表论文17篇。

(1999-04-25收稿1999-05-12修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