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极管教案
三极管 教案

三极管教案教案标题:三极管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三极管的常见应用领域;3. 学习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电路配置;4. 掌握三极管的各项参数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5.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三极管的性能和使用特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供展示;2. 三极管相关的教学资料、绘图工具等;3. 实验电路板、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器件。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示意图或实例,引发学生对三极管的兴趣,介绍三极管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广泛应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包括发射极、基极、集电极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b. 详细讲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正向放大、反向截止和饱和等工作状态;c. 介绍三极管的电路配置,包括共发射极、共集极和共基极电路。
3. 参数讲解(15分钟)a. 解释各项三极管参数的意义和单位,如放大倍数(β)、饱和电流(Ic)、截止电流(Ie)等;b. 分析这些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如放大性能、开关速度和稳定性等。
4. 实验演示(20分钟)a. 展示三极管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通过示波器观察并比较放大前后的信号波形;b. 示范使用三极管作为开关,控制LED等外围设备的亮灭;c. 通过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和验证三极管的性能和使用特性。
5. 拓展应用(10分钟)分析三极管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如放大器、振荡器、计时器等,激发学生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思考。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三极管相关知识点,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三极管相关的实验设计和研究项目;2.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三极管参数的优化和调节方法;3. 提供更多有关三极管的相关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站和视频等。
教学评估:1. 针对课堂讲解和实验演示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是否掌握三极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收集学生在拓展应用环节中的思考和问题,评估他们对三极管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3. 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三极管参数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使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安装和检测电子元器件。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电阻教学内容:电阻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阻值检测方法。
2. 第二节:电容教学内容:电容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容值检测方法。
3. 第三节:电感教学内容:电感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感值检测方法。
4. 第四节:二极管教学内容:二极管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正向和反向电阻检测方法。
5. 第五节:三极管教学内容:三极管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放大作用及检测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操作和检测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电子元器件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电子元器件实物,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准备检测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3. 准备实验器材,如电路板、导线、焊锡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电子元器件的符号和简单电路图。
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使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节: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教学内容:场效应晶体管的种类(N沟道、P沟道)、结构、主要特性、导通和截止条件及检测方法。
7. 第七节:晶闸管教学内容:晶闸管的种类(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结构、主要特性、触发和关闭条件及检测方法。
8. 第八节:光电器件教学内容:光电器件的种类(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结构、主要特性及应用。
9. 第九节:Integrated Circuits(集成电路)教学内容:集成电路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和应用,以及如何阅读集成电路的封装和引脚识别。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章节一:三极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符号。
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定义: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电信号的功能。
2. 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由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组成。
3.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通过基极控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
4. 三极管的类型:NPN型和PNP型。
5. 三极管的符号:NPN型三极管符号为“N”,PNP型三极管符号为“P”。
教学活动:1. 讲解三极管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展示三极管的实物图和符号图。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章节二:放大电路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电路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教学内容:1. 放大电路的定义:放大电路是一种通过反馈作用放大电信号的电路。
2. 放大电路的作用:放大微弱的信号,使其具有足够的功率驱动负载。
3.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三极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反馈电阻。
4. 放大电路的原理:通过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实现电信号的放大。
教学活动:1. 讲解放大电路的定义、作用和基本组成。
2. 展示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和实际电路图。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章节三:三极管的放大特性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2. 掌握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放大特性:三极管的放大能力与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之间的关系。
2. 三极管的放大原理:通过基极电流的控制,实现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电流的放大。
教学活动:1. 讲解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和放大原理。
2. 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章节四: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2. 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根据输入和输出信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三极管、电阻等元件,设计合适的电路。
三极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三极管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
2. 让学生掌握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电子元件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教学PPT。
2. 准备三极管实物、电路图、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三极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三极管有什么了解?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三极管的结构和原理,通过PPT展示电路图,让学生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2. 教师讲解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包括电流放大作用和电压放大作用。
3.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放大过程。
三、动手实验(15分钟)1. 教师发放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三极管放大特性实验。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极管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放大信号、开关控制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5分钟)2. 学生领取作业,认真完成,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掌握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及其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案内容拓展教学内容:1. 介绍三极管的种类和命名规则。
2. 讲解三极管的工作区域及其特性曲线。
3. 探讨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过程:六、知识拓展(10分钟)1. 教师讲解三极管的种类,包括NPN型和PNP型三极管,并介绍它们的命名规则。
2. 教师通过PPT展示三极管的特性曲线,讲解其工作区域,包括放大区、饱和区和截止区。
电工学教案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电工学教案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常见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特性参数;3.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相关的电路问题;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常见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参数和应用;3.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4.常见三极管的特性参数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通过介绍电子元器件中的两种重要器件,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引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兴趣。
2.课堂讲解2.1半导体二极管2.1.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包括P-N结和其注入。
详细介绍半导体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
2.1.2特性参数和应用介绍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参数,包括导通压降、最大反向电压和最大正向电流等。
介绍半导体二极管的应用,包括整流、波形修整等。
2.2三极管2.2.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包括三个区域的P-N结和掺杂工艺。
详细介绍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包括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的基本工作模式。
2.2.2特性参数和应用介绍三极管的特性参数,包括放大系数、最大耗散功率和最大反向电压等。
介绍三极管的应用,包括放大、开关等。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搭建电路,观察和验证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4.小结反思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践通过讲解和实验结合,加深学生对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设置课堂小测验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能力。
三极管教案

三极管教案课题:半导体三极管知识目标】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符号、分类及命名方法;2.理解并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3.掌握使用万用表识别半导体三极管的各管脚及类型的方法。
能力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包括:1.通过使用万用表识别半导体三极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包括:1.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学好专业的信心,端正学风;2.进一步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研究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1.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2.应用万用表检测半导体三极管的各管脚及类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MF-47型万用表、各类型号半导体三极管、晶闸管、双向二极管等。
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扩音器的放大电路。
扩音器是我们常见的电器设备,用来放大声音信号。
它的原理示意图为:话筒将声音信号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变成大功率的电信号,推动扬声器,再还原为较强的声音信号。
放大电路又称为放大器,能把微弱的电信号转变为较强的电信号,其核心元件主要是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半导体三极管。
2.新课内容2-1半导体三极管一、三极管的结构、符号和类型半导体三极管犹如两个反向串联的二极管,其内部结构特点需要引出。
半导体三极管的图形符号中,箭头方向表示发射结正向偏置时发射极电流的方向,箭头朝外的是NPN型三极管,箭头朝内的是PNP型三极管。
二、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是利用了PN结的正反偏置特性。
当发射结正向偏置时,少数载流子注入基区,形成较大的扩散电流,进而控制集电区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电流放大的作用。
三、应用万用表检测半导体三极管的各管脚及类型使用MF-47型万用表检测半导体三极管的各管脚及类型的方法需要掌握。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结构、种类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条件。
3. 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4. 让学生能够分析判断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二、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结构和种类教学要点:三极管由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组成,分为NPN型和PNP型。
2. 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条件教学要点:三极管导通需要基极-发射极电压大于一定值,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小于一定值;截止则相反。
3. 放大电路的原理教学要点:放大电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
4. 放大电路的应用教学要点: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音频放大、信号放大等。
5.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教学要点:分析判断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包括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工作状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实物图片和电路图,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3.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放大电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三极管实物和放大电路演示电路。
3. 实验器材和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判断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知识点掌握。
4. 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对三极管及放大电路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6. 放大电路的类型教学要点:放大电路分为三种类型: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其中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应用最广泛。
7.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要点:静态工作点是指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在直流工作状态下,各极的电位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对于放大电路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8.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教学要点:动态分析是指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参数的变化。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功能。
2. 掌握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3. 能够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并运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电子制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作用被动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主动元件: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2. 电阻认识电阻的符号、单位(欧姆、千欧、兆欧)了解电阻的种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热敏电阻等)学习电阻的测量方法3. 电容认识电容的符号、单位(法拉、微法拉、皮法拉)了解电容的种类(固定电容、可变电容、电解电容等)学习电容的测量方法4. 电感认识电感的符号、单位(亨利、毫亨利、微亨利)了解电感的种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线圈等)学习电感的测量方法5. 二极管认识二极管的符号、结构及特性了解二极管的分类(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学习二极管的测量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作用、特性及测量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元器件。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实际电子元器件,加深对元器件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电子元器件实物样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 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五、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作用,展示实物样品。
2. 讲解电阻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3. 讲解电容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4. 讲解电感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5. 讲解二极管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量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6. 三极管认识三极管的符号、结构及特性了解三极管的分类(NPN型、PNP型等)学习三极管的测量方法7. 常用传感器认识常见传感器的种类(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学习传感器的连接和简单编程8. 集成电路认识集成电路的符号、分类及特点了解常用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定时器等)学习集成电路的识别和应用9. 电源电路了解电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学习直流稳压电源、开关电源的设计及应用掌握电源电路的检测和故障排查方法10. 电子制作实例学习简单电子制作项目(如收音机、充电器等)的原理图设计了解电子制作的步骤、工艺及注意事项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制作项目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三极管、传感器、集成电路、电源电路及电子制作实例的相关知识。
三极管基础知识教案

三极管基础知识教案教案名称:三极管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特性;3. 能够分析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三极管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三、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层叠而成,分别是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其中,发射区和集电区是P型半导体,基区是N型半导体。
(2)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极管是一种受控电流源,通过控制输入端的电流来控制输出端的电流。
当在基极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发射结和基结之间的电压将变得很小,使得发射结极易导通,此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当在基极施加反向偏置电压时,发射结和基结之间的电压将变得很大,使得发射结极难导通,此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2. 三极管的基本参数和特性(1)三极管的放大系数三极管的放大系数β是指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值,通常在数据手册中给出。
(2)三极管的最大耗散功率三极管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其最大耗散功率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三极管能够耗散的最大功率。
(3)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电压三极管在工作时会有一定的电压放大效应,其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电压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三极管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3.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点(1)饱和状态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和基结之间的电压足够小,使得发射结极易导通,此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此时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较小,输出电流较大。
(2)截止状态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和基结之间的电压足够大,使得发射结极难导通,此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此时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较大,输出电流较小。
(3)工作点三极管的工作点是指在输入特定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状态。
在实际电路中,需要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来确定三极管的工作点,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点;3.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极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三极管检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三极管检测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三极管基础知识1.1 三极管的定义与作用1.2 三极管的类型及结构1.3 三极管的参数及符号第二章: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1 放大原理2.2 开关原理2.3 稳压原理第三章:三极管的检测方法3.1 基极检测3.2 发射极检测3.3 集电极检测第四章:三极管检测仪器与工具4.1 晶体管测试仪4.2 多功能电表4.3 示波器第五章:三极管检测实践操作5.1 检测材料准备5.2 实践操作步骤5.3 检测结果分析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基础知识,掌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检测仪器与工具,并能够进行三极管的检测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极管检测的相关知识。
第六章:三极管好坏判断标准6.1 结构完整性判断6.2 电参数判断6.3 性能稳定性判断第七章:常见三极管故障分析7.1 开路故障7.2 短路故障7.3 性能下降故障第八章:三极管检测技巧与注意事项8.1 检测技巧8.2 安全注意事项8.3 检测环境要求第九章:三极管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案例9.1 放大电路中的应用9.2 开关电路中的应用9.3 稳压电路中的应用第十章:总结与复习10.1 复习重点知识10.2 学员提问与解答10.3 课程总结与展望在后续的章节中,我们将重点讲解三极管好坏判断标准、常见故障分析、检测技巧与注意事项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在掌握三极管检测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电路维修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本课程还将强调安全操作,确保学生在实践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三极管基础知识补充说明:详细解析各种类型三极管的结构特点,以及各个参数的定义和作用,如电流放大倍数、截止频率等。
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补充说明:通过实际电路图和示例,深入剖析三极管在放大、开关和稳压电路中的工作过程。
三极管教案

集电极的作用:收集载流子;发射极的作用:发射载流子2)符号发射极的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文字符号用“V”表示。
PNP型和NPN型在符号上的区别?箭头表示什么?2.三极管的放大作用1)三极管的工作电压(1)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的条件:①发射结加正向电压(P接正,N接负)②集电结加反向电压(P接负,N接正)(2)注意:①电源极性:两种晶体管外接电源的正、负极相反。
②基、射极之间的正向电压(偏压):a.0.6~0.7(硅管)b.0.1~0.3(锗管)③集射极间反向电压为几伏至十几伏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共同回忆提问课堂练习:一、选择1.测得三极管IB=30μA时IC=2.4mA, IB=40μA时IC=3mA,则该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 )A、80B、60C、75D、1002. 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电级1, 2, 3的电位各为V1=2V , V2=6V , V3=2.7V, 则( )A、1为e 2 为b 3为cB、1为e 2 为c 3为bC、1为b 2 为e 3为cD、1为b 2 为c 3为e3.某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等于1mA,基极电流等于20μA,则它的发射极电流等于( )mA.A、0.98B、1.02C、0.8D、1.24. 为了使三极管可靠地截止,电路必须满足()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C、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D、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反偏5. 对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进行测量,各极对地电压分别为U B=2.7V,U E=2V,U C=6V,则该管工作在()A、放大区B、饱和区C、截止区D、无法确定6.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A.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反偏;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C. 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二、判断1.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的晶体三极管,其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2.半导体三极管为电压控制型器件。
()3.三极管并不是两个PN结的简单组合,它不能用两个二极管代替,但发射极和集电极可以对调使用()4.三极管无论工作在何种状态,电流I E=I C+I B总是成立()5. 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的区别是不但其结构不同,而且它们的工作原理也不同。
教案2(三极管)

以上分析了三极管中载流子运动的主要过程。此外,因为集电结反向偏置,所以集电区中的少子空穴和基区中的少子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还将进行漂移运动而形成反向电流,这个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用 表示。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Yi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课程名称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主题
三极管
授课级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1班(09机电)
授课时间
第2次
第2周周二3--4节
授课地点
1501
教学目标:
1.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符号。
2.知道三极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
职业技能教学点:
通常将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的变化量之比定义为三极管的共射电流放大系数,用 表示,即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Yi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教学内容与板书
备注
三、三极管的特性(难点)
1.输入特性
当 不变时,输入回路中的电流 与电压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输入特性,可用以下表达式来表示:
先来研究 时的输入特性曲线。当 时,从三极管的输入回路看,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两个PN结并联,所以,当b、e之间加上正向电压时,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应为两个二极管并联后的正向伏安特性
当 时,这个电压的极性将有利于将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收集到集电极。如果 ,则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此时发射区发射的电子只有一小部分在基区与空穴复合,成为 ,大部分将被集电极收集,成为 。所以,与 时相比,在同样的 之下,基极电流 将大大减小,结果输入特性将右移,见图中右边一条特性。
半导体三极管教案

教师环视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
学生回答
教师叙述
10分钟
15分钟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时间
讲授新课
小 结
作业:
课后回顾
输出特性曲线把三极管分为三个区域: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
1)截止区:
条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特点:IB=0,IC≈ICE0≈0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时间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考勤,教师组织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课前教育:
1.三极管的结构、符号
2.三极管放大的实质是什么?
3.三极管进行电流放大的外部条件
在实际中使用三极管要了解它的特性,用什么来反映三极管的特性呢?
§2-1三极管
三、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输入特性:UCE保持一定时,加在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BE和基极电流IB之间的关系。
3)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1、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2、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3、三极管的极性、材料、类型的识别
习题册1-3部分习题
教师板书,学生听述并记录笔记
学生听述并思考
15分钟
5分钟
课题名称第二章晶体三极管
§2-1晶体三极管
教学目的1、认识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2、知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3、会识别三极管的极性、材料、类型
教学重点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教学难点三极管的极性、材料、类型的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小结→作业
2)放大区:
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三极管教学案

【教材分析】【教材重组】【教学方法】本节内容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类专业通用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第一早第四节的内谷,是本早的重点,也是难点。
1、本节内容可分为二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既包括了二极管的构造、结构特点、图形符号、分类等基本内容,又有各种三极管的识别和测试方法,体现了内容多、面广、理论性和操作实践性强的特点,既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更需要学生的互动,应采取一体化教学的模式。
2、这一部分内容处理好了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努力提高动手能力,这也是学生刚接触电子实践,有较强的刺激效应。
我有机地把本节内容的顺序打乱,经过精心地处理后再重组,再补充相应的课外知识。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符号、类型一普通晶体三极管的识别和简单测试一特殊晶体三极管的检测-在路三极管的检测。
这样编排使得内容更具连贯性,符合教学大纲的同时也提咼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的接受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1、用PN结特性来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晶体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同时对PN结特性具有复习和加深理解的作用。
2、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诱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
3、坚决贯彻“学做合一”或“做、学、做”的双向程序模式,使学和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智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和实操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实验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乐趣和能力,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咼。
4、坚持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大胆地米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行为导向法、大脑风暴法、启发法、演示法、项目法等。
运用知识迁移、组合的规律,积极引导学生自发的去认识、掌握新的知识。
活动项目结构图活动项目看学生了解 基础的情况认识活动过程① 具体体验 ② 分析比较 ③ 归纳整理看学生理解 * 知识的程度运用结论 解决问题智力活动过程 ① 再现能力 ② 发现能力 ③ 创造能力看学生掌握 知识的深度教师活动过程创设情景 L 提出问题引向新知*1重视迁移教师诱导 归纳总结展开讨论 证实结论活动过程活动项目教师讲授教师导入过程、活动项目导入,提出要求及问题:1、活动项目导入2、提出活动要求3、提出重点、难点:重点:三极管的型号、管脚识别和测试。
三极管主要参数与测试教案

三极管主要参数与测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类型。
2. 使学生掌握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
3. 培养学生进行三极管测试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极管的基本概念1.1 三极管的定义1.2 三极管的分类1.3 三极管的作用2. 三极管的结构2.1 发射极2.2 基极2.3 集电极3. 三极管的类型3.1 NPN型三极管3.2 PNP型三极管4.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4.1 电流放大系数(β)4.2 输入阻抗4.3 输出阻抗4.4 工作电压4.5 热稳定性5. 三极管的测试方法5.1 静态测试5.1.1 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测试5.1.2 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测试5.2 动态测试5.2.1 放大倍数测试5.2.2 输入、输出阻抗测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三极管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类型。
2. 采用演示法,展示三极管的测试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三极管测试。
四、教学步骤1. 讲解三极管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类型。
2. 讲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
3. 演示三极管的静态测试过程。
4. 演示三极管的动态测试过程。
5. 让学生动手进行三极管测试,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三极管基本概念、结构和类型的掌握情况。
2. 测试操作:检查学生进行三极管测试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三极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讲解三极管的其他参数:如功耗、频率特性、饱和电压等。
2. 介绍三极管的应用领域:如放大电路、开关电路、振荡电路等。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绘制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2. 请学生列出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并解释其意义。
八、课后作业2. 请学生掌握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及其测试方法。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三极管的基本知识和测试技能。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完整word版)半导体器件基础教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熟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3.了解开关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基本用途。
4.掌握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中的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等概念.5.熟悉三极管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的含义。
6.熟悉对三极管开关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方法.7.熟悉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8.熟悉MOS场效应管的分类及符号.9.熟悉增强型NMOS管的特性曲线.10.了解MOS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三种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即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及MOS场效应管。
重点介绍这些器件的外部特性曲线、主要参数及电路实例。
一、教学内容(一)半导体二极管1.PN 结的伏安特性PN 结的伏安特性描述了PN 结两端电压u 和流过PN 结电流i 之间的关系。
图是PN 结的伏—安特性曲线。
可以看出:(1)当外加正向电压较小(u I <U ON )时,外电场不足以克服PN 结内电场对多子扩散所造成的阻力,电流i 几乎为0,PN 结处于截止状态;(2)当外加正向电压u I 大于U ON 时,正向电流i 随u 的增加按指数规律上升且i 曲线很陡 。
(3)当外加反向电压(u<0)时,反向电流很小, 几乎为0,用I R 表示;(4)当u £ U (BR ) 时,二极管发生电击穿,|u| 稍有增加,|i |急剧增大, u » U BR 。
把PN 结外加正向电压导通、外加反向电压截止的性能称作单向导电特性。
U ON 称作导通电压,也叫开启电压, U (BR) 称作反向击穿电压,I R 称作反向电流。
2.半导体二极管应用举例半导体二极管是将PN 结用外壳封装、加上电极引线构成。
可以用作限幅电路、开关电路等。
(1)用作限幅电路图2.2(a)是二极管电路。
假设输入电压u I 是一周期性矩形脉冲,输入高电平U IH =+5V 、低电平U IL =-5V ,见图(b )。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项目七三极管的认知与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项目七三极管的认知与应用一、教学内容1.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三极管的参数和性能规格。
3.三极管的应用领域和应用电路。
4.三极管的测试与故障排除。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包括三个电极和两个PN结。
2.掌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了解NPN和PNP两种类型的三极管的区别。
3.理解三极管的参数和性能规格,包括最大耗散功率、最大集电电流等。
4.能够熟练运用三极管进行放大、开关和稳压等应用。
5.了解三极管的常见故障现象,能够进行测试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电子设备中,有哪些常见的开关元件?2.理论讲解1)介绍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通过示意图和实物进行说明,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和两个PN结。
2)讲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分别介绍NPN和PNP两种类型的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并使用示意图进行说明。
3)介绍三极管的参数和性能规格。
包括最大耗散功率、最大集电电流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和作用。
3.实验演示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展示三极管的应用,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可以进行以下几个实验:1)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实验。
通过接入电源和信号源,观察输出信号的放大情况,让学生理解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2)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实验。
通过接入电源和开关,观察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开关功能。
3)三极管的稳压特性实验。
通过接入恒流源和负载,观察输出电压的稳定情况,让学生了解三极管的稳压作用。
4.实践训练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些与三极管相关的实践训练,包括:1)根据给定的电路图,计算三极管的参数值,并进行电路仿真,观察输出结果。
2)自己设计一种应用电路,例如音频放大电路或跳变电路,并进行实际的组装和测试。
5.小结与检测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进行相关的检测,例如选择题或简答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极管的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
电子技能
授课日期
第周年月日
授课时数
3学时
授课章节
名称
三极管知识简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三极管的结构和特性
2、能力目标:三极管的极性判别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教学重点:三极管的极性的判别
教学难点: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质量和极性
教具及教学方法
教具:电脑、投影仪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
课堂教学设计
三极管知识简介
复习:
1、入:
任务一、三极管的概述
理论知识:
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
可以说它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
符号的第一部分“3”表示三极管。符号的第二部分表示器件的材料和结构:A——PNP型锗材料;B——NPN型锗材料;C——PNP型硅材料;D——NPN型硅材料。符号的第三部分表示功能:U——光电管;K——开关管;X——低频小功率管;G——高频小功率管;D——低频大功率管;A——高频大功率管。
3.三极管性能的简易测量
(1)用万用表电阻档测ICEO和β
基极开路,万用表黑表笔接NPN管的集电极c、红表笔接发射极e(PNP管相反),此时c、e间电阻值大则表明ICEO小,电阻值小则表明ICEO大。
用手指代替基极电阻Rb,用上法测c、e间电阻,若阻值比基极开路时小得多则表明β值大。
(2)用万用表hFE档测β
实际上,小功率管的基极一般排列在三个管脚的中间,可用上述方法,分别将黑、红表笔接基极,既可测定三极管的两个PN结是否完好(与二极管PN结的测量方法一样),又可确认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理论课教案——适用班级:电气专业
教案9
教案10
二、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
1、(1)具有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
(2)具有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
2、电流放大作用原理
——内部载流子运动规律
教案11
教案12
教案13
a)
ωt
u VT b)
c)
d)
e)
整流前输入电压波形:
(1)、(2)、(5)
反思与改进——真正处理好“主导”、“主体”的师生关系。
动口等活动,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
一、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定量关系 UL=0.9U2 URM =√2 U2
L V I I 2
1
1、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桥式整流电路的定量关系。
3、桥式整流电路的波形图。
P149(3)、(4)
教学后记:
反思与改进——讲述时按照电技书上从最直观的电路形式入手,
稳定电压Uz、稳定电流Iz
最大稳定电流Izmax
动态电阻rz=ΔVz/ΔIz
电容滤波器
电容滤波只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小且基本不变的场合。
稳压原理
↑或RL↑→UL↑→Iz↑→IR↑→UR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