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王安石《次韵答平甫》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高二 语文 语文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
新高二语文语文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宋】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各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①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①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
县斋:县衙斋室。
(1)下来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秋晚寒斋”,点出了词人愁坐的时间、地点,不待言情而情已十分。
B.香篆,一种香,因焚香时所起的烟缕曲折似篆文而得名。
室内燃香,室外薄雾,迷茫之感油然而生。
C.“梦逐芭蕉雨”,芭蕉雨是个愁意象,在梦幻中仿佛觉得淅沥的雨不是滴在叶上,而是敲击着他的心头,增添几许愁绪。
D.词的上阙和下阙,不管描景还是抒情,都围绕着题目中的“愁”而写。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闲愁几许”中“愁”的内涵。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唐] 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
②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③渤澥:渤海的古称。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2023年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一
2023年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一)(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题。
(3分)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①[北宋]王安石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②。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③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释】①本诗是王安石依其弟平甫原诗的韵脚而作。
金山,地名。
②西兴:地名。
③桴(fú):小筏子。
④扶桑:传说中的神树,长在东方日出处。
11、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展现的景象。
(3分)答案:11、月光照进松林,林间斑驳的光影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动江水,朵朵奔涌的浪花犹如白雪纷纷扬扬。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7、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①,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②。
忽闻歌古调③,归思欲沾襟。
【注释】①曙:晓色。
②?(pín):一种生在浅水中的水草。
③古调:指陆丞的《早春游望》。
A.甲诗五、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写景又点明时令,同时蕴含自然理趣。
B.乙诗一、二句直接抒发感慨,只有在外做官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物候现象的更新感到惊奇。
C.两首诗的三、四句用字精妙传神,甲诗用“阔”“悬”描绘出江面开阔、扬帆前行的景象;乙诗用“出”“渡”点明了早春物候变化之“新”。
D.两首诗均为羁旅之作,都描绘出异地美景并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答案:7A(2023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题)5、选出下列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
2023届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不归杜甫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
从弟人皆有,终身恨不平。
数金①怜俊迈,总角爱聪明。
面上②三年土,春风草又生。
【注】①数金,指年幼时就会数钱。
②面上,坟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空城”一词寄寓着诗人感伤时事、痛惜亲人之情,蕴含着家国之悲。
B.颔联写从弟在战乱之中不幸去世,给诗人心中留下终生难以平复的遗憾。
C.颈联追忆从弟幼年时的聪明表现,他数钱时敏捷利索的样子尤其让人怜爱。
D.这首诗叙中有议、议中含情,忧思深广,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一贯风格。
16.请结合全诗,分析概括尾联的作用。
(6分)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沁园春陈人杰予弱冠之年,随牒江东漕闱①,尝与友人暇日命酒层楼。
不惟钟阜、石城之胜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横陈樽俎间。
既而北历淮山,自齐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阳楼,以尽荆州之伟观。
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山川草木,差强人意。
泊回京师,日诣丰乐楼以观西湖。
因诵友为“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句,叹息者久之。
酒酣,大书东壁,以写胸中之勃郁。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酬酒赋诗。
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
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
归来也,对西湖叹息,是梦耶非?诸君傅粉涂脂,问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
玉垒腾烟,珠淮飞浪,万里腥风送鼓辇。
原夫辈②,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③![注释] ①随牒江东漕闱:指参加江东路漕司举办的牒试。
②原夫辈:文墨之士,多用于蔑称。
③毛锥:毛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序叙述诗人自参加膜试到游历江淮山川和历史古迹的经过,并交代了写作本词的原因。
部编高考 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解析
部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①[宋]黄庭坚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②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③谁倚舵楼吹玉笛?斗杓④寒挂屋山头。
注释:①此诗为诗人离京赴太和县任时告别友人之作。
黄十七:黄介,字几复。
②沈:污染。
③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曾记其牧羊成仙事。
叔度:即东汉黄宪,志向高洁,不应官府征辟,时人赞其气度“汪汪若千顷陂”。
④斗杓:指北斗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黄介心情极为烦闷,作者理解其愁虑繁深,因而邀他出游以消心忧。
B.颔联写明月倒映于浑黄的汴河却依然澄明,岸上碧树让人感到秋天的凉意。
C.颈联用典,写黄初平牧羊成仙之事虚诞渺茫,也很难像叔度那般一醉方休。
D.尾联勾画出一幅秋夜图,楼船笛声,北斗高挂,无限情愫融入静夜笛声里。
(2)本诗与《赠别几复》均运用了“月”这一意象,作者在两诗中运用该意象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赠别几复[宋]黄庭坚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
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
①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
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注释:①发药:意为善言劝人以当药石。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愤王令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①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②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蜺:同“霓”,虹的一种。
玉蜺,指白虹。
此句化用曹植诗“慷慨则气成虹蜺”。
②天心:指君主的心意。
“待见天心”含待见明主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容枯槁、面色如冰,但诗人并没有因眼前的处境而失去内心的浩然之气。
B.诗人不甘虚度此生,“未甘”二字表现出他在困窘中渴望有所作为的壮怀。
C.诗人自信才情过人,兴来写诗多有超凡脱俗之句,醉后放歌歌声美妙动人。
古代诗歌赏析王安石《次韵答平甫》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 ~16 题。
次韵答平甫①王安石高蝉抱壳悲声切,新鸟争巢谇语忙。
长树老阴欺夏日,晚花幽艳敌春阳。
云归山去当檐静,风过溪来满坐凉。
物物此时皆可赋,悔予千里不相将。
【注】①平甫∶ 王安国的字,王安国为王安石长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次韵,古人和诗限制最严格的一种方式,作者与弟弟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可见感情亲密。
B.首联运用拟人的手法,"谇语"二字描述争巢之鸟的鸣叫,赋予其人的神貌情态,生动有趣.C.颈联通过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分别写出了黄昏时云归风来的清静和凉爽,景色安宁宜人。
D.本诗既写出作者对当下美好时节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一丝孤独惆怅。
16.王安石的律诗讲究技法,用字工稳。
请任取其中一方面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 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 ”一句顺势点明酬答唱和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面对友人歌声自勉振奋的积极情绪。
(2)同样写禽鸟展翅飞翔,《岳阳楼记》的"_______"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的春和景明,而《登高》的"_______"一句则描画了夔州的秋江景色。
(3)《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清风与明月,不但可听可看,而且“____________,_____ ”,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谁都可以共同享受。
15.C 【解析】C项有误。
颈联前句通过听觉,写日近黄昏,阴云向山后散去,小雨已停,檐前再无滴水之声,表现出环境的安宁幽静;后句则通过触觉,写微风从小溪对面吹来,温润宜人,满座都显得十分清凉。
16.范例一∶讲究技法角度。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高树厚厚的树阴不畏烈日骄阳(1分),欺凌傲视,赋予其人的行为和情态(1分),写出了树阴之大,严严实实遮蔽住阳光的样子(1 分);夏日傍晚的花可以和春景匹敌不落下风,将晚花人格化(1分),写出了花之幽艳,景色之绚美(1分)。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5)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5)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孔巢父①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②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注】①孔巢父,少时苦学,后辞官归隐,与李白、裴准等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②陈琳,归附曹操后,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所作。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释】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
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1)_诗词鉴赏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1)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解析】范成大书扇的原作已佚,姜夔这首次韵却留下了石湖悠然意远的风致。
淳熙十四年(1187)的夏天,姜夔从湖州赴苏州谒见范成大。
范的生日是六月初四,姜夔创作歌曲《石湖仙》为他祝寿:“……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
浮云安在,我自爱、红香绿舞。
”这首书扇次韵,与词意相关,盖即一时所作。
这28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达出笔画难以表现的情韵。
虽然范成大晚年营建的石湖别墅,经过七八百年的桑田沧海,早已化为劫灰,但石湖这片水域和湖堤上的九环洞桥依然存在,诗中的意境多少还可得到点印证。
可以想象,姜夔当年造访石湖,是坐船来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密,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里流出来的浮萍。
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住石湖人不到”。
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对范品格的称颂。
范成大以郎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
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得不到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而退隐石湖。
2022--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10 诗歌鉴赏 (含解析)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0 诗歌鉴赏(含解析)(2023·四川德阳·统考中考真题)离亭燕张昇①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①张昇(992—1077)字杲卿,一生经历了北宋由真宗到神宗国运渐衰的过程,这首词是他辞官退居金陵(南京)后所作。
离亭燕,词牌名。
②低亚:低垂。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怀古词,写作者退居金陵后登高楼所见,由眼前之景引发思考与感慨。
B.首句点明季节,不同于一般诗词写秋的萧瑟,而是写出美丽如画又恣意洒脱的秋景。
C.上阕中“浸”字写出长江水天相接的景致,接着描写了晴空澄澈、江波潋滟的画面。
D.下阕从远望天际到近看酒家,六朝变迁成为“闲话”,含蓄批评世人不关心国事。
2.请赏析“寒日无言西下”一句。
3.(2023·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和晁倅①宋·王安中花时微雨,未减春分数。
占取帘疏花密处,把酒听歌金缕②。
斜风轻度浓香,闲情正与春长。
向晚红灯入坐,尝新青杏催觞③。
【注】①晁倅:晁姓官吏:②金缕:古曲名:③觞: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分时节,尽管小雨纷纷,但在词人眼中,美好的春光并未因此而减损。
B.“斜风”句写微风送来缕缕花香,“浓香”与上片中的“花密”二字形成照应。
C.天色渐晚,词人依然兴致不减,燃灯入坐,继续享受这美好的春日时光。
D.春日因其美好、短暂,更令人珍惜,本词写春光之美,旨在抒发伤春之感。
(2)“闲情”是本词词眼,词人写了哪些“闲事”来表现“闲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回答。
(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2)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岑参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从宏大处开篇,充分展示皇宫的景象。
“寒”“阑”二字暗示了春色将尽的凋零和作者内心略带凄凉之感。
B.颔联以景寓情,蕴藉深沉,“金阙”“玉阶”其辞藻富丽堂皇,写出了一派升平之景,反映了诗人渴望中兴之心境。
C.颈联着力渲染了上朝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繁华的上朝盛况。
“迎”“拂”二字生动形象,描写细腻。
D.本诗以“早朝”为中心,对“早”与“朝”的关系处理得当,既巧妙结合春景,又写出了宫廷气象和上朝的威仪庄严。
(2)诗的尾联落笔不凡,感情复杂深刻。
请结合全诗分析其表现的情感和手法并作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宋)苏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①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在宅邸所筑小楼。
②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
(1)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表现手法。
(2)下阙表达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请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唐)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①这首诗的题目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
(1)颈联以“醉客”对“醒客”,与屈原《渔父》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作品,首句歌颂了“历遍穷通”的伊尹和吕尚,展示了一代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感情。
B.“若使当时身不遇”词人为伊尹和姜子牙感到庆幸,也为没有被知遇的英雄而惋惜。
C.下阕首写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遇合”就会“风虎云龙”,使国家兴盛。
D.本诗用典贴切,借用历史中二位“英雄”,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2)某位评论家说:“二翁合也,均本诗之□□也”,这两个字是本词的词眼。
你知道词眼是什么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花犯·苔梅①王沂孙②古婵娟③,苍鬟素屬,盈盈瞰流水。
断魂十里。
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
故山岁晚谁堪寄。
琅玕④聊自倚。
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罗浮梦⑤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
又唤取、玉奴⑥归去,余香空翠被。
注:①范成大《梅谱》云:“古梅……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
”②王沂孙,宋末元初词人。
本词当作于德佑二年三月宋奉表降元、临安失守后。
③婵娟:形态美好。
④琅玕:翠竹。
⑤罗浮句:罗浮梦,梅花梦。
半蟾,弯月。
幺风,状如凤凰而小,故称幺凤。
⑥玉奴:南朝齐东昏侯妃潘氏小字玉儿,齐亡后义不受辱而死。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描写苔梅苍古清奇的美好形态,苔须如发衬其素色雪容,流水清澈映其盈盈清姿。
B.词人暮年遭家国丧乱,见苔须飘零更觉孤寂,不禁忆起寒浪孤舟,身披绿蓑寻梅的情景。
C.“云卧”表梅之高洁,“蓝衣”写苔丝的形状,“护春憔悴”的悲吟中透露出感伤的心境。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0)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0)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宋]黄庭坚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释】①此诗是黄庭坚贬戎州(今四川宜宾)时为黄斌老送他一幅横竹画而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两句中“吐”表明黄斌老创作动机非凡,故画出的竹气势峥嵘,不同凡响。
B.第三、四句把竹子比作“偃蹇”之卧龙,屈服困顿在雷霆之下,隐喻诗人被贬的遭遇。
C.第五、六句描述黄斌老在晴明的窗下,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横竹图。
D.第七、八句写画上三块石头是防止竹子画好了像龙一样飞去,突出黄斌老画技高超。
(2)黄斌老笔下的竹子为全诗的情感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唐] 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
②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③渤澥:渤海的古称。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律诗B.小令C.古体诗D.曲子词(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里闻雷震”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
潮声巨大如雷鸣,并且震动百里,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
B.“鸣弦暂辍弹”写善理政的县令被江潮吸引而暂停公务前往观潮,从侧面烘托出了江潮的声势巨大。
C.“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一个接一个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
D.最后“惊涛来似雪”,表现惊涛骇浪排空而来;“一坐凛生寒”写观潮人因潮水汹涌而感到阵阵寒冷。
(3)“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两句颇受好评,请对这一联加以赏析。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系统训练二
“古代诗歌阅读”系统训练(二)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黄庭坚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③浅染饱霜兔④。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 ①绍圣二年,黄庭坚因被诬陷而被贬黔州,元符元年迁戎州。
此诗作于黄庭坚初到戎州之时。
②石泓:砚台的别称。
③松煤:用松烟制成的墨。
④霜兔:用雪白的兔毫制成的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既是黄斌老画竹时的感受,也是作者黄庭坚内心情绪的真实再现。
B.“公与此君俱忘形”是指黄斌老和横竹俱屈服于外部的压力,改变了自己的品格。
C.诗的前两联侧重于借画竹表现人物的品质特征,后两联主要咏叹的是黄斌老画技的高超。
D.本诗作者以炼句著名,全诗平仄交替,音韵优美,给人一种挺拔瘦劲之感。
解析:选B B项,“俱屈服于外部的压力,改变了自己的品格”说法错误。
此句承接上句,是指竹不为雷霆所惊,而黄斌老也处变不惊。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从注释①和首联可以看出作者的愤懑之情;从颔联中的“雷不惊”“忘形”可以看出作者的倔强不屈;从颈、尾两联可以看出作者对黄斌老画竹技巧的赞赏。
参考答案:①愤懑,对自己被贬的抑郁不平、愤懑之情;②倔强不屈,借竹子的不屈来表现自己倔强不屈的品格;③赞赏,对黄斌老画技的赞赏。
[白话诗歌]借酒浇愁,但胸中抑郁不能平复,只得吐露出来,化作峥嵘岁月中高昂挺拔的横竹。
横竹像卧龙安卧,不为雷霆所惊;您与横竹融为一体,全都超然忘形。
晴天的窗影落在砚台上,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作画。
在画中安置三块怪石使横竹盘曲,即便如此也担心横竹形神完备后会破壁飞去。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6)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6)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菊[唐] 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野人饷菊有感[明] 张煌言②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③带雨斜。
【注释】①瓦松:寄生在高屋瓦檐上的植物,“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②张煌言:明末抗清英雄,他率众坚持抗清达十九年。
③金心:菊的花朵。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谷诗题为“菊”,虽通篇不着一个“菊”字,却每一句均不离菊花。
B.郑诗第三句的“满”字,形象表现出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绵绵不绝。
C.张诗第二句写居于乡野的百姓出于对诗人品格的敬佩,而赠予他菊花。
D.张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后两句托物言志,全诗既是写菊,又是写人。
(2)同样是写菊,但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各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①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①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
县斋:县衙斋室。
(1)下来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秋晚寒斋”,点出了词人愁坐的时间、地点,不待言情而情已十分。
B.香篆,一种香,因焚香时所起的烟缕曲折似篆文而得名。
室内燃香,室外薄雾,迷茫之感油然而生。
C.“梦逐芭蕉雨”,芭蕉雨是个愁意象,在梦幻中仿佛觉得淅沥的雨不是滴在叶上,而是敲击着他的心头,增添几许愁绪。
D.词的上阙和下阙,不管描景还是抒情,都围绕着题目中的“愁”而写。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闲愁几许”中“愁”的内涵。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辋川别业①王维不到东山②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柒,水上桃花红欲然。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阅读理解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阅读理解嘿呀,要说这“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阅读理解”啊,那可真是有点意思!一开始我看到这长长的题目,心里就犯嘀咕:这是啥玩意儿啊?感觉好高大上,会不会很难搞哦!不过等我真的去读了,嘿,发现也没那么吓人嘛!就像去认识一个新朋友,乍一看觉得有点陌生,但是多聊几句就熟悉啦。
这篇文章就像是一幅画卷,慢慢在我眼前展开。
读的时候啊,我就像是个好奇的小侦探,一字一句地去琢磨。
这里面的词句啊,有的像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眼前蹦跶,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比如说有些描述景色的地方,哇,那简直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站在了金山上,看着那美丽的景色呢!然后我就在想,这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想啥呀?是不是他也跟我一样,看到美景就忍不住想分享给朋友们呢?那可不就跟我发个朋友圈差不多嘛!哈哈!有时候遇到一些不太好理解的地方,就好像遇到了小怪兽,得跟它斗智斗勇。
不过没关系呀,咱不怕,慢慢分析,总能搞明白的。
就像打游戏过关一样,过了这一关,就特有成就感。
理解完了之后,感觉自己好像多了点不一样的知识似的。
这感觉挺棒的,就像给自己的脑袋瓜里又塞了好多宝贝。
不过啊,我也得吐槽一下,有些地方还是挺绕的,读好几遍才能懂。
这时候就有点头疼啦,彷佛脑袋里有一团乱麻。
但咱不能放弃呀,慢慢捋一捋,总能捋顺的。
总的来说呢,做这个“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阅读理解”就像一场有趣的冒险。
有难的地方,也有好玩的地方。
就看咱能不能带着好奇心和耐心去探索啦!希望大家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乐趣,别把它当成一种负担。
就像是跟一位有趣的古人聊天,听听他们的故事,感受感受他们的情感,这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呀!哈哈!。
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古诗词阅读理解
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平甫①金山②会宿寄亲友王安石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③。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①平甫:王安国的字,安国为安石长弟。
②指镇江的金山寺。
③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
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句起笔横空而来,句中“天末”、“海门”、“横”等词营造了宏阔的画面。
B.第二句视线拉近,描写眼前景物,以“沙岸”与“西兴”相比,大大丰富了诗意。
C.第三、四句写夜色中金山的所见所闻,作者在描写中极力表现了市井夜景的凄凉。
D.前六句诗,作者以时间为序,写了由黄昏到初夜再到深夜的过程,章法井然有序。
E.第七、八句运用典故,含蓄抒发了诗人决意抛弃世间一切、遨游于神仙世界的出世想法。
2.这首诗中间两联写景颇为精妙,请简要分析。
【答案】1.CE2.①视听结合。
颔联前句写悠扬的笛声,是写听觉;后句写闪烁的灯光,是写视觉。
有声有色,生动地描绘出江上清丽的夜景。
①巧用比喻或动静结合。
颈联“金破碎”写出松林间斑驳的月光,“雪崩腾”则写江间白浪腾涌,一动一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高旷明丽的山月江水图。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赏析。
C项,夜景的凄凉,错误,是清幽中透着繁华的夜景。
E项,抒发情感错误。
诗人想飘然出世却“恨不能”,此诗是王安石早期作品,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具有积极用世的精神,不会离开现实社会,诗人向亲友表露的就是这种坚毅的政治家的胸怀。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古代诗歌赏析王安石《次韵和甫咏雪》阅读练习及答案(1页)
古代诗歌赏析王安石《次韵和甫咏雪》阅读练习及答案(1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次韵和甫咏雪王安石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注】①此诗写于新法推行之时。
②和甫: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字和甫。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起笔写降雪前的景象,运用拟人写风起云涌,渲染大雪来时阴云密布的场景。
B.诗歌第二句写诗人坐看雪落山丘时雄奇阔大的美景,描写极其细腻,富有韵味。
C.颈联用“便疑”“终欲”两词,诗人想象大雪包裹整个世界,终将带来美好的春天。
D.尾联写寒乡人不感念带来丰年的瑞雪,含蓄表达了百姓对王安石推行新法的不理解。
15.诗歌的颔联有什么含意?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抱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通过写岸边的花草,描绘了洞庭湖明丽的自然风光的两句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表现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时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
(3)《琵琶行》中,白居易先写了浔阳山歌、村笛的难以入耳,接着用“,”两句赞美琵琶女所弹琵琶曲超凡出尘。
14.B(错在描写细腻,富有韵味。
此句写雪着眼于下雪时山垄茫茫一片,从大处着笔,并无细腻的描写,笔锋直露。
)15.(1)大雪清除世界的污秽,功德圆满;大雪滋润焦枯的万物,普济众生。
(2分)(2)托物言志(1分),写雪能够"平治险秽""润泽焦枯",表明诗人有改革现实和惠济苍生的才能(1分),通过对"雪"的赞咏,寄托了诗人治理积弊、改善民生、润泽苍生的伟大抱负。
【名师讲题】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王安石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注】本诗为王安石应和三弟王安国(字平甫)《金山会宿诗寄亲友》之作。
西兴:西兴镇,在今浙江萧山境内,是要津古渡、运河重镇。
扶桑:出自汉东方朔所撰《十洲记》,是虚构中的仙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远处落笔,遥望北固山,像海门横互于天边,朦胧晚烟中的沙岸似西兴。
B.颔联出句写悠扬笛声,对句写闪烁灯火,叙写了诗人夜间宿于金山的所见所闻。
C.本诗前三联都采用了对仗,精严中富于变化,映衬中更具韵味,章法井然有序。
D.尾联写了诗人沉醉于美景,想要去仙界自由遨游而不得,表达了对世俗的愤恨。
16.同为描写北固山一带风光的诗作,本诗与《次北固山下》有何不同?请结合诗作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5.D16.内容不同。
本诗写的是黄昏到夜晚时宏丽阔大的自然景观和市井繁华之状;而《次》诗主要写的是夜晚到旭日东升时恢弘壮阔的自然景观。
手法不同。
除描写外,本诗还采用比喻、视听结合、用典等手法,形象描绘了山如海门、笛声悠扬、灯火闪烁、月如碎金、水如崩雪等景象,并借“乘桴”“扶桑”等典故抒发情志。
《次》诗主要是描写,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融入其中。
情感不同。
本诗表现诗人沉醉美景,想遨游仙界但却不能忘怀世事的感慨;而《次》诗则主要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名师讲题: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对世俗的愤恨”说法有误,诗人表达的只是想要遨游仙界而不得的遗憾。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是个比较阅读知识的掌握能力。
从内容上看,本诗中,从“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等诗句可以看出,诗中描写了北固山就像是大海的门户,横亘天边,晚烟朦胧中的沙岸,犹如杭州的西兴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答平甫①
王安石
高蝉抱壳悲声切,新鸟争巢i卒语忙。
长树老阴欺夏日,晚
花幽艳敌春阳。
云归山去当檐静,风过溪来满坐凉。
物物
此时皆可赋,悔予千里不相将。
【注】①平甫:王安国的字,王安国为王安石长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次韵,古人和诗限制最严格的一种方式,作者与弟弟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可见感情亲密。
B. 首联运用拟人的手法i卒语〃二字描述争巢之鸟的鸣叫,赋予其人的神貌情态,生动有趣.
C. 颈联通过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分别写出了黃昏时云归风来的清静和凉爽,景色安宁宜人。
D. 本诗既写出作者对当下美好时节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一丝孤独惆怅。
16•王安石的律诗讲究技法,用字工稳。
请任取其中一方面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一句顺势点明酬答唱和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面对友人歌声自勉振奋的积极情绪。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写禽鸟展翅飞翔,《岳阳楼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写岀了洞庭湖的
春和景明,而《登高》的" _______ 〃一句则描画了夔州的秋江景色。
(3)《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清风与明月,不但可听可看,而且
“___________ , ____ ”,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谁都可以共同享受。
15.C【解析】C项有误。
颈联前句通过听觉,写日近黄昏,阴云向山后散去,小雨已停,檐前再无滴水之声,表现出环境的安宁幽静;后句则通过触觉,写微风从小溪对面吹来,温润宜人,满座都显得十分清凉。
16•范例一:讲究技法角度。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高树厚厚的树阴不畏烈日骄阳(1分),欺凌傲视,赋予其人的行为和情态(1分),写出了树阴之大,严严实实遮蔽住阳光的样子(1分);夏日傍晚的花可以和春景匹敌不落下风,将晚花人格化(1分),写岀了花之幽艳,景色之绚美(1分)。
范例二:用字工稳角度(即炼字)。
树阴欺压烈日,晚花胜过春花(1分)。
一个"欺"字,一个"敌"字(1分),前者写出树阴铺天盖地的厚实且大(1分),后者写出晚花的幽艳之美无出其右(1分),突出了夏天花木的繁盛清幽,也写出了傍晚景色的生机与美丽(2分)o
(综合分析讲究技法和用字工稳也可据点给分,言之有理阐述到位即可。
此外,按如下作答也可酌情给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夏日傍晚的花比春天的还要幽艳秀美,使意象更鲜明,读者感受更强烈;对仗工整,形式匀称,节奏明快,表意凝炼,互相映衬,前后呼应,抒情酣畅,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句赏析】抱壳之蝉在高树上鸣叫,声音是那样的凄惨。
新来的鸟相互争巢,诘问责骂得正欢。
诗句描述蝉鸣鸟叫之声,用拟人手法写争巢之鸟,说它们互相责骂得正欢,写得生动有趣。
日近黄昏,阴云向山后散去,小雨已停,檐前再无滴水之声。
微风从小溪对面吹来,温润宜人,满座都显得十分清凉。
诗句描写了雨后夏日黄昏的宜人景色。
诗人将夏日黄昏写得清静爽利,令人神往,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舒适环境的向往。
17. (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 沙鸥翔集渚清沙白鸟飞回
(3)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