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常规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第六节 非常规油气藏形成和油气藏破坏
• 二、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对油气藏的破坏
• 水动力的作用能使油、气、水界面发生倾斜,水动 力强弱的变化能使圈闭的大小和位置产生变化,甚至致 使原有圈闭消失,油气藏遭受破坏。水流运动的过程中, 在油与水接触带上水可以把石油中比较容易溶解的组分 带走,形成沥青垫,油藏变小,但也可使沥青垫以上的 油藏免遭破坏。
• 2、热变质作用
• 原油的热变质作用是指油 气藏中原油在热力作用下向 降低自由能,具有更高化学 稳定性方向变化的过程。其 结果是使原油中高分子组成 通过聚合形成沥青类矿物, 而较大部分烃类向低碳数烷 烃和甲烷方向演化。这是因 为油气中的烃类热演化与自 然界的物质一样,都是朝着 自由能不断降低稳定性增高 的方向发展。
• 图中,“甜点”是致密 储集层中孔渗物性相对 较好的地方,它往往是 深盆气圈闭带中具工业 开采价值的地区。
二、煤层气藏
• 煤层气藏是腐殖煤在热演化变质过程中的产物,以甲烷 为主,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它主要以吸附状态赋 存于煤的基质表面,在煤层割理和裂隙及煤层水中还存 在有少量的游离气和溶解气。
第五节 非常规油气藏形成
• “非常规”是相对于“常规”而言的。我们把非常规油气 藏简单地理解为其成藏机制不同于一般常规的油气藏, 主要介绍深盆气藏、煤层气藏和甲烷水合物三类非常规 油气藏。
• (一) 深盆气藏
• 一、概念
• 深盆气藏最早于1927年发现于美国的圣胡安盆地,并于 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投入开发。1976年在加拿大西部阿 尔伯达盆地发现艾尔姆华士巨型深盆气藏。 1979.Masters提出了深盆气藏的概念。
• 三、形成条件
• 1.源岩条件—面积大、成熟度高、供气充足。
非常规油气藏分类及特征研究
非常规油气藏分类及特征研究摘要: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工作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很积极。
致密油、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页岩气产量持续增长,煤层气、致密气产量稳定,天然气水合物试产取得重大突破。
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致密气、致密油、页岩气产量快速增长,页岩油勘探开发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藏;特征分类1、开发非常规能源的技术现状那么什么是非常规能源能?是指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勘探开发的另一类能源。
这类能源的开发或存在状态与常规能源极其不同,开发难度系数高,造价高。
种类繁多,有煤层气、页岩气、页岩油和低渗油等资源。
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如果能顺利开发,能立刻解决现在资源紧张的局面。
但正因为这些资源是非常规资源,其开发难度系数高,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就我国而言,非常规能源的开发遇到了阻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我们需要提高技术设备和技术水平,才能跟上发达国家开发非常规能源的步伐。
这样的局面不是一两天形成的。
首先我们在开发非常规能源方面意识不够,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就很全面,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
我们唯有交昂贵的学费,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技术,花巨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要培养自己的可靠的相关技术人员。
核心开采的技术,属于高端机密,因此需要我们组建专业智囊团,来搞技术攻关,只有这样,才能扫清我们前进的阻碍。
2、致密砂岩气藏2.1致密砂岩气成藏基本条件致密砂岩气成藏基本条件之一:气源岩发育、气源充足:北美落基山地区的致密砂岩气藏的气源岩主要是白垩系的煤系地层和富含有机质的泥岩、页岩,然后是侏罗系和第三系的暗色泥岩。
尤以煤层和含煤地层最为重要,煤成气是其主要的气源之一;其次是热成熟气和生物气。
源岩的有机炭含量大于2%,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殖型的III类干酪根,适合生气。
成熟度较高,Ro一般大于0.8。
煤层厚度巨大(一般3-9米)烃源岩厚度大于100米,分布较广。
5.13 非常规油气藏的概念和类型
第五章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5.13 非常规油气藏的概念和类型常规油气藏:油气在圈闭中的聚集符合重力分异原理,油气呈游离状态,形成上气、中油、下水的常规分布。
非常规油气藏:在地下的赋存状态和聚集方式与常规油气藏具有明显差异的油气聚集。
经济角度:经济效益较差的煤层气、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等。
开发角度: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常规技术无法效益开发的油气资源,是通过技术改变岩石渗透率或流体黏度,进而能获得经济产能的资源。
地质角度:主要根据油气藏地质特征、成藏机理,非常规油气为在近源储集体或烃源岩的低孔、低渗储集空间中大面积连续或准连续分布的油气聚集,为非浮力驱动下形成的矿藏,其分布不受构造、地层或岩性圈闭的控制,呈区域性连续分布的形式。
非常规油气藏:油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机理与常规油气藏不同,用传统技术不能获得经济产量,需用新技术改善储层渗透率或流体黏度才能经济开采的连续型或准连续型油气聚集。
含油气盆地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模式示意图目前研究及开发的重要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主要包括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重油、油砂等,它们在含油气盆地中与常规油气藏构成一个完整的油气聚集分布系列。
依据不同的标准,非常规油气资源有不同的划分方案:非常规油气资源分类(据赵靖舟,2012)序号分类依据类种1 相态气态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水溶气液态重油(超重油)、致密油、页岩油固态油砂(沥青砂)、油页岩、气水合物2 储层类型致密层致密砂岩致密砂岩油气致密碳酸盐岩致密碳酸盐岩油气页岩页岩油气、油页岩煤层煤层气3 油气分布连续型煤层气、页岩气、气水合物准连续型大部分致密油气不连续型大部分油砂、重油、少部分致密油气4 源储关系源内型煤层气、页岩油气源外型致密油气5 成因原生煤层气、页岩油气、部分致密油气次生大部分油砂和重油(超重油)、部分致密油气油气性质本身并没有常规与非常规之分,只是油气在地下赋存的方式与地质环境、聚集成藏方式有显著不同,并造成了其经济及开采方面的差异。
石油地质学 第六节 非常规油气藏形成和油气藏破坏
三、生物化学作用、热变质作用对油气性质的改变
1、氧化变质
氧化变质:是指原油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因氧化 和微生物降解,使轻组分大量消耗,重组分不断增加, 成为稠油或沥青类矿物的演化过程。其结果是使油气 藏油质变差,降低工业价值。
氧化作用:主要是游离氧气,溶解氧气和氧化物与 烃类作用使油变质,如油层遭受剥蚀形成沥青塞,水 动力的作用使油水接触带形成沥青垫均属氧化作用, 后者也称水洗作用。
1.气水倒置
即同一储层中,从构造下倾部位的饱和气层向构造上倾方向,通 过气水过渡带渐变为饱和水层——气下水上。 2.异常地层压力 气水到置的关系决定了深盆气藏流体压力多低 于静水压力
3.源——藏相伴生 源岩直接位于致密储层下方。 4.储层物性致密一般<10%—12% 5. 埋藏深度相对偏大 6. 地质储量巨大,甜点区是开发的主要对象
三、形成条件
1.源岩条件—面积大、成熟度高、供气充足。
2.储集条件—低孔、低渗、大面积发育。因只有在物 性差的情况下,天然气才能整体和大面积排驱致密储 层内的水。
3.盖层条件—顶、底封盖层均重要。
顶部盖层可有效地阻止天然气的扩散作用,亦可完全 由储层中气水界面处的力平衡界面来维持,但扩散作 用速率可能要大。底部封隔层是为了阻挡水压力对含 气储层的作用,而导致其运移散失。
一、地质因素引起的油气藏破坏和再分布
地壳运动往往使地层抬升,产生一系列断层,有的还伴随强烈
的岩浆活动,使原有的油气藏圈闭改变或油气藏遭受侵蚀。 1、地壳运动可使储集层不均匀抬升,致使原来的圈闭溢出点
升高,容积变小,使油气藏中的油气溢出向上倾方向运移,散失 或再聚集形成新的油气藏。
2、地壳运动使油气藏整体抬升的结果,一方面造成圈闭盖层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特征及成因浅析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特征及成因浅析首先,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储层类型多样: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主要包括页岩油、致密油、煤层气等多种类型。
其中,页岩油和致密油是最具代表性的非常规油藏类型,具有碎屑岩储层和颗粒细小的孔隙结构,对渗透性和储集性要求较高。
2.储集条件复杂: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的储集条件相对复杂,受到构造、成岩作用、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例如,页岩油的储集主要受到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影响,致密油的储集则取决于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等因素。
3.水力裂缝发育: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中,水力裂缝的发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力裂缝的形成和发育是通过水力压裂技术进行人工刺激,使原本不具备自然产能的非常规油藏获得一定的产能。
其次,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的成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1.有机质丰度和类型: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富含有机质,有机质丰度高且类型多样。
有机质经过一系列的成岩作用,形成了致密油和页岩油非常规油藏。
2.沉积环境和有效母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对其油气成藏具有重要影响。
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发育在低能沉积环境中,有效母质分布广泛,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和储集。
3.地层构造和断裂活动: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北边缘,受到多期构造变形和断裂活动的影响。
地层构造和断裂活动对非常规油藏的形成和成藏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其中断裂活动与水力压裂技术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具有多样的储层类型和复杂的储集条件,水力裂缝的发育成为增加非常规油藏产能的关键因素。
有机质丰度和类型、沉积环境和有效母质、地层构造和断裂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非常规油藏。
对于进一步深化鄂尔多斯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非常规油气藏的基本特征
非常规油气藏的基本特征
非常规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 油气品质较差,流动性差,孔隙度低,无自然产能,现有技术较难开采。
2. 无明确的圈闭界限和盖层,分布在盆地斜坡或向斜部位,发育在非常规储集体系中,油气运聚中浮力作用受限,主要靠渗透和扩散。
3. 无统一油气水界面和压力系统,常规技术较难开采。
4. 主要为连续型油气藏,亦称“非常规油气藏”。
在大范围非常规储集体系中油气连
续分布的非常规圈闭油气聚集。
与传统的单一闭合圈闭油气藏有本质区别。
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分析及评价
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分析及评价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油气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石油勘探和开发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然而,在不断追求更高的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油气储集层的性质。
因此,本文将讨论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分析及评价。
1、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定义传统的油气储集层一般指天然气和石油在沉积岩体中的堆积层,比如砂岩、泥岩等。
而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则指那些在结构上、成分上和地质年龄上与传统储层有所不同的油气储集层。
这些非常规储层中包括页岩气、煤层气、可燃冰等。
2、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分析方法(1)钻井和岩心分析法通过进行实地勘探和钻井,并获取相应的岩心样品来对沉积岩的物理性质、地质特征、有机质含量和有机质类型进行分析评价,这是最常用的非常规油气储层分析方法之一。
钻井和岩心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获取的数据量比较大,同时可以开展较为详细的物理地质分析。
(2)地震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方法是通过声波在地下的传播,获取反射波和折射波的延时,根据波形整理和分析反演油气储集层的结构和油气含量等信息。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精确描绘储层的三维分布和构造,缺点是只能反映油气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对有机质含量和类型等地质特征的反演较不敏感。
3、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评价标准(1)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是非常规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其含量的分析是评价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关键指标之一。
页岩气和煤层气的有机质含量需达到相应的标准才有开采和开发的可能。
(2)有机质类型不同的沥青质和干酪根会影响储层孔隙度和渗透性,因此需要对其中的有机质类型进行分析。
(3)孔隙度和渗透性孔隙度和渗透性是评价油气储集层的另外两个关键指标。
需要进行相应的地质和物理实验,以获取准确的数值。
4、结论本文对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分析和评价进行了探讨,说明了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特点以及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
在开采和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储层特征,以实现节约能源资源并保护环境的目标。
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油基钻井液技术
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油基钻井液技术非常规油气藏是指那些资源储存和开采方式不同于传统油气藏的,包括页岩气、煤层气等。
由于非常规油气藏的特点,传统的钻井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其开采的需求。
因此,开发适合非常规油气藏的钻井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在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过程中,水平井成为了主要的开采方式,而油基钻井液作为水平井钻井的关键因素,其性能和应用效果对于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至关重要。
传统的水平井钻井液通常是以钙基为主,而在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过程中,其钙基的应用效果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因此,开发一种适合非常规油气藏的钻井液技术,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需要。
油基钻井液具有兼具水溶性和油溶性的独特优势,其动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与非常规油气藏的特点相符合,可以在水平井钻井中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
与传统的钙基钻井液相比,油基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泥浆性能、优异的边界稳定性和较长的沉淀时间,可以更好的解决在水平井钻井中产生的难题,例如泥浆过流、漏失、泥浆循环等。
同时,在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过程中,油基钻井液对于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有利于环境和生态的保护。
另一方面,油基钻井液不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可以轻松地实现回收和再利用。
因此,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钻井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如何研发一种性能稳定、环保型、低成本的油基钻井液,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油基钻井液的配方和制备工艺,并加强对钻井液的性能评价和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油基钻井液技术真正成为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非常规油气藏的高效和可持续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钻井液在非常规油气藏开采中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作为钻井润滑油,还要兼顾地层稳定性,保护井筒不被漏失泥浆中的液体、气体和油层中的巨量气体侵入,以免影响完整的有效评价与生产。
钻井液中含有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钻井液功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钻井液在钻井中主要的功能有三个方面:(1)润滑钻头和钻杆;(2)维持井壁稳定;(3)悬浮孔屑、清洗井眼。
非常规油气藏形成机理及开发关键技术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为例
非常规油气藏形成机理
1、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的成 因和基本特征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位于我国四川省西南部,主要包括四川盆地内的多个 坳陷和构造带。这些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事件、盆地构造 演化、沉积环境等因素。上三叠统气藏以生物气为主,其中以四川盆地内的须家 河组、自流井组和龙潭组为主要储层。这些储层具有低渗透、低孔隙度、非均质 性强等特点,是形成非常规油气藏的重要条件。
(3)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对储层的质量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在川西坳陷 上三叠统气藏中,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储层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3、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的形 成规律和基本特点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的形成规律和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非常规油气藏形成于晚三叠世,具有较长的成藏期;
结论本次演示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为例,探讨了非常规油气藏形成机理 及开发关键技术。
参考内容
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性和意 义
非常规油气藏是指那些在传统技术和经济条件下难以开发和利用的石油和天 然气资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非常规油气藏 的开发逐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本次演示将介绍非常规油气藏的形成 机理和开发关键技术,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1)储层低渗透、低孔隙度、非均质性强,导致产能低下和开发难度大;
(2)气藏分布不均一,储量规模小,资源品质差异大; (3)复杂的成藏规律和影响因素增加了预测和评估的难度;
(4)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问题。
2、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的开 发关键技术和策略
针对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开发的难点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关键技术和策 略:
2、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藏的形 成机理和内在因素
非常规油气藏
1.非常规油气藏简介所谓非常规油气藏是指油气藏特征、成藏机理及开采技术有别于常规油气藏的石油天然气矿藏。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种类很多,其中非常规石油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油、页岩油、稠油、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甲烷水合物等。
其中资源潜力最大、分布最广、且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最具有勘探开发价值的是致密油气(包括致密砂岩油气和致密碳酸盐岩油气)、页岩油气(包括页岩气和页岩油)、煤层气等。
据研究,非常规油气藏在全球分布十分广泛,是世界上待发现油气资源潜力最大的油气资源类型。
我国非常规油气藏分布亦十分广泛,无论是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还是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盆地,以及东部的松辽、渤海湾、海域盆地等均有广泛分布,而且资源潜力巨大。
然而,由于非常规油气藏无论是在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方面,还是在勘探评价方法和技术方面,均与常规油气藏明显不同,这就决定了其成藏研究和勘探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研究。
2、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区别目前,世界石油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重发展的时代,而且非常规油气在世界油气新增储量和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世界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
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区别主要是常规油气藏油气运聚动力是浮力,而非常规油气藏的运聚动力主要是膨胀压力或者生烃压力。
常规油气藏的储层主要是中、高渗透率的储层,而非常规油气藏的储层则是低渗透率储层。
非常规油气藏没有油水界面,而常规油气藏有油水界面。
常规油气藏的流体压力主要是常压;而非常规油气藏是有由超压向负压最终到常压的旋回变化,超压是油气向低渗透致密储层中充注运移的主要动力,主要是由邻近的烃源岩在大量生烃期间所产生,并在幕式排烃过程中传递到储层中。
(见附表)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一般认为,非常规油气是一个动态的、主要受开采技术影响的概念。
非常规油气藏
1.非常规油气藏简介所谓非常规油气藏是指油气藏特征、成藏机理及开采技术有别于常规油气藏的石油天然气矿藏。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种类很多,其中非常规石油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油、页岩油、稠油、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甲烷水合物等。
其中资源潜力最大、分布最广、且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最具有勘探开发价值的是致密油气(包括致密砂岩油气和致密碳酸盐岩油气)、页岩油气(包括页岩气和页岩油)、煤层气等。
据研究,非常规油气藏在全球分布十分广泛,是世界上待发现油气资源潜力最大的油气资源类型。
我国非常规油气藏分布亦十分广泛,无论是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还是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盆地,以及东部的松辽、渤海湾、海域盆地等均有广泛分布,而且资源潜力巨大。
然而,由于非常规油气藏无论是在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方面,还是在勘探评价方法和技术方面,均与常规油气藏明显不同,这就决定了其成藏研究和勘探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研究。
2、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区别目前,世界石油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重发展的时代,而且非常规油气在世界油气新增储量和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世界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
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区别主要是常规油气藏油气运聚动力是浮力,而非常规油气藏的运聚动力主要是膨胀压力或者生烃压力。
常规油气藏的储层主要是中、高渗透率的储层,而非常规油气藏的储层则是低渗透率储层。
非常规油气藏没有油水界面,而常规油气藏有油水界面。
常规油气藏的流体压力主要是常压;而非常规油气藏是有由超压向负压最终到常压的旋回变化,超压是油气向低渗透致密储层中充注运移的主要动力,主要是由邻近的烃源岩在大量生烃期间所产生,并在幕式排烃过程中传递到储层中。
(见附表)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一般认为,非常规油气是一个动态的、主要受开采技术影响的概念。
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
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油页岩、页岩油、页岩气和煤层气都是在烃源岩内部形成的油气藏,是没有经过运移形成的油气藏类型,烃源岩即是储集层,因此其源储组合特征都是“源储一体”,其保存条件和烃源岩自身的有机质含量及其热演化程度是油气藏丰度的主要控制因素。
致密油气则是在烃源岩以外的致密储集层中形成的油气藏,是经过初次运移和短距离二次运移后形成的油气藏(相对油页岩’页岩油’页岩气和煤层气而言,致密油气源储组合比较复杂,主要存在2 种类型: 一种是源储叠置的’以纵向大面积运移为主的致密油气藏。
另一种是以横向推进式运移为主的致密油气藏,由于致密储集层孔渗性差,浮力作用不明显,故形成上水下气的“气水倒置”格局。
油气分布特征由于非常规油气的成因类型主要受烃源岩和储集层特征控制,因此不同类型的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在地下空间有序分布(通常,在陆相盆地,从斜坡向盆地内,往往由以砂岩为主的沉积相向以泥岩为主的沉积相演变; 纵向上,随着埋深增大,源岩演化程度增大,由生油期向生气期演化,同时储集层也从常规储集层演化为致密储集层(因此,在同一烃源岩体系中,页岩气’致密气’页岩油’致密油’油页岩在空间上往往自深而浅分布。
勘探方法非常规油气主要分布于前陆盆地坳陷—斜坡、坳陷盆地中心及克拉通向斜部位等负向构造单元中,油气分布多数游离于二级构造单元高部位以外,主体位于盆地中心及斜坡,呈大面积连续型或准连续型分布。
非常规油气勘探,关键是寻找大面积层状储集体,核心工作是突破“甜点区”,确定甜点区的富有机质烃源岩、有利储集体、高含油气饱和度、易于流动的流体、异常超压、发育裂缝、适中的埋藏深度等主要控制因素,确立连续型油气区边界与空间展布。
第一步,按照核心区评价标准,评价优选出核心区,结合储层、局部构造、断裂与微裂缝发育状况,筛选出“甜点区”;第二步,在“甜点区”进行开采试验,力争取得工业生产突破,同时探索适合该区的技术路线;第三步,外甩扩大评价范围,探索连续型含油气边界,确定油气资源潜力。
几种非常规油气藏的概念区分
几种非常规油气藏的概念区分
非常规油气藏主要是指连续分布的油气藏,无明确的圈闭与盖层界限、流体分异差,无统一油气水界面和压力系统,含油气饱和度差异大,油、气、水常常多相共存。
低渗透油藏:具有油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喉道小等特点。
此类油藏按渗透率划分可分为:低渗透油藏、特低渗透油藏、超低渗透油藏。
致密油: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生油岩中,或与生油岩互层、保存在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储集岩中,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石油聚集体。
具备四个特征:大面积分布的致密储层;广覆式分布的成熟优质生油层;连续性分布的致密储层与生油岩紧密接触,无明显的圈闭边界;致密储层内原油油质较轻。
页岩油:页岩油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包括泥页岩孔隙和裂缝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或碎屑岩夹层中的石油资源。
油页岩: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一种高灰分的含可燃有机质的沉积岩,经常与煤形成伴生矿藏。
油页岩经低温干馏可以得到页岩油,页岩油类似原油,可以制成汽油、柴油或作为燃料油。
页岩气: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
页岩气生成之后,在源岩层就近聚集,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
与常规储层气藏不同,页岩既是天然气生成的源岩,也是聚集和保存天然气的储层和盖层。
因此,有机质含量高的黑色页岩、高碳泥岩等常具备最好的页岩气发育条件。
致密气:有效渗透率很低、孔隙度小于10%的天然气气藏称为致密气藏。
国际上对致密气藏的另一个定义是:只有经过水力压裂,或利用水平井或多分支井才能以具有经济价值的产量生产并采出大量天然气的气藏。
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
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油页岩、页岩油、页岩气和煤层气都是在烃源岩内部形成的油气藏,是没有经过运移形成的油气藏类型,烃源岩即是储集层,因此其源储组合特征都是“源储一体”,其保存条件和烃源岩自身的有机质含量及其热演化程度是油气藏丰度的主要控制因素。
致密油气则是在烃源岩以外的致密储集层中形成的油气藏,是经过初次运移和短距离二次运移后形成的油气藏(相对油页岩’页岩油’页岩气和煤层气而言,致密油气源储组合比较复杂,主要存在2 种类型: 一种是源储叠置的’以纵向大面积运移为主的致密油气藏。
另一种是以横向推进式运移为主的致密油气藏,由于致密储集层孔渗性差,浮力作用不明显,故形成上水下气的“气水倒置”格局。
油气分布特征由于非常规油气的成因类型主要受烃源岩和储集层特征控制,因此不同类型的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在地下空间有序分布(通常,在陆相盆地,从斜坡向盆地内,往往由以砂岩为主的沉积相向以泥岩为主的沉积相演变; 纵向上,随着埋深增大,源岩演化程度增大,由生油期向生气期演化,同时储集层也从常规储集层演化为致密储集层(因此,在同一烃源岩体系中,页岩气’致密气’页岩油’致密油’油页岩在空间上往往自深而浅分布。
勘探方法非常规油气主要分布于前陆盆地坳陷—斜坡、坳陷盆地中心及克拉通向斜部位等负向构造单元中,油气分布多数游离于二级构造单元高部位以外,主体位于盆地中心及斜坡,呈大面积连续型或准连续型分布。
非常规油气勘探,关键是寻找大面积层状储集体,核心工作是突破“甜点区”,确定甜点区的富有机质烃源岩、有利储集体、高含油气饱和度、易于流动的流体、异常超压、发育裂缝、适中的埋藏深度等主要控制因素,确立连续型油气区边界与空间展布。
第一步,按照核心区评价标准,评价优选出核心区,结合储层、局部构造、断裂与微裂缝发育状况,筛选出“甜点区”;第二步,在“甜点区”进行开采试验,力争取得工业生产突破,同时探索适合该区的技术路线;第三步,外甩扩大评价范围,探索连续型含油气边界,确定油气资源潜力。
非常规油气藏的名词解释
非常规油气藏的名词解释近年来,随着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逐渐转向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非常规油气藏是指那些储量较小、提取困难或者与传统油气开采方式有较大差异的油气资源。
1.页岩气页岩气是一种储存在页岩岩石中的天然气。
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藏中的天然气无法通过岩石孔隙流动,而是以吸附态存在于岩石中。
因此,开采页岩气需要进行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
水平井指的是在地下水平钻探的井眼,用以增加气体流动的接触面积。
而水力压裂则是通过注入高压水和化学添加剂来破碎岩石,释放出储存在其中的天然气。
2.煤层气煤层气是储存在煤炭岩层中的天然气。
在煤炭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植物残渣和微生物的作用,大量有机质聚集在煤层中,并逐渐转化为天然气。
与页岩气类似,煤层气的开采依赖于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
此外,煤层气开采还需要特殊的排采系统来将从钻探井中抽取的天然气和瓦斯与煤层中的瓦斯分开,以确保工艺安全。
3.致密砂岩油气藏致密砂岩油气藏是指砂岩中存在的储量极低的油气藏。
砂岩是一种吸水性较低的岩石,其孔隙和裂缝较小,很难形成持续的油气运移途径。
因此,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开发需要采用水平井和压裂技术。
但与页岩气和煤层气不同的是,致密砂岩油气藏开采主要是以液态油和天然气的形式存在。
4.油砂油砂是一种由碎石、砂和粘土组成的岩石,其中含有油质颗粒。
这些颗粒中的油质是化石燃料的前体,通过加热和化学处理可以转化为石油。
油砂主要存在于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国家。
由于油砂中的油质颗粒与沙石结合较为紧密,开采困难且成本较高。
目前,主要的油砂开采方式是露天采矿和地下溶解等技术。
虽然油砂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但其巨大的储量使其成为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之一。
5.深海天然气水合物深海天然气水合物是指储存在深海底部的含有甲烷和水分子的冰状物质。
当水合物受到压力和低温的影响时,甲烷分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大陆坡、陆架边缘和海底丘陵等地区。
非常规油气储层开发技术研究
非常规油气储层开发技术研究随着全球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油气储层越来越难以开发,非常规油气储层成为了未来能源领域的关键。
非常规油气储层包括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油砂等等,并且这些储层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将从技术角度探讨非常规油气储层开发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技术现状1、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一种在水平方向上钻探井管,以便能够更好的接触地层裂缝并开采油气资源的方法。
水平井技术不仅优化了储层的完井方式,还采用了操作和采收率优化技术。
通过提高井筒中的液体流量并控制油气的产量,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水平井技术的发展为页岩气和页岩油等类似非常规储层的开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压裂技术压裂技术是一种注入液体和添加压力的方法,以使油气资源在储层中流动并被采出来。
这种技术能够增加储层裂缝面积和连接程度,以减少流体阻力。
压裂技术被用于开发页岩气和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储层。
这种技术主要是对熟悉地质特征和储层性质的工程师来进行的。
3、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能够为世界带来新能源的非常规储层。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深海和大陆边缘沉积物中富含的气体,它们被困在含有大量甲烷的水合物晶体中。
研究人员在寻找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如开采难度,气体分离,开发成本,抗水合物稳定性和自救能力等。
二、发展方向1、智能化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将成为非常规油气储层开采的关键。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分析地质特征和储层性质,从而更好地计划开发方案和优化生产效率。
2、绿色环保技术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开发一直存在环境压力。
对于储层开发,绿色环保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例如,太阳能发电,地热,人工湿地,生物处理等环保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二次采收技术从非常规油气储层中回收更多的油气资源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开发二次采收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采收率。
二次采收技术包括二次压裂和增量采收技术等等。
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技术研究
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技术研究油气资源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能源,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
然而,传统的油气开采方式在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时已经显得逐渐力不从心,而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正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非常规油气藏是指那些无法通过传统方法开采得到的油气储层,比如页岩气、泥页岩油、煤层气等。
而压裂技术,则是一种常用的非常规油气藏开采方法。
传统的压裂技术主要是通过地面井口注入水、沙等材料来使地下岩石断裂或扩展缝隙,从而释放油气。
而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则需要更加先进、高效的压裂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通过不断创新,探索出了多种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技术。
首先,基于纳米技术的压裂技术正在发展。
这种技术采用纳米材料代替传统的压裂液,可以更加精细、准确地控制岩石的断裂程度,从而提高压裂效果。
此外,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还可以使得压裂液在岩石表面形成更加稳定的薄膜层,从而增加了岩石的稳定性。
其次,新型压裂材料也是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新型材料可以更好地适应非常规油气藏的特殊环境,具有更高的压裂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例如,研究者们利用高分子材料制备出了一种新型压裂液,该液体具有更好的粘度和抗剪切能力,可以更好地控制压裂过程。
除此之外,不同的驱油技术也可以应用于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中。
例如,基于微生物的驱油技术可以通过调控地下微生物群落的结构,降低岩石表面张力,从而改善非常规油气藏中的压裂效果。
当然,总的来说,非常规油气藏的压裂技术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将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理论层面上进一步探究非常规油气藏的产气机理,尤其是对于颗粒流状况和液体流量的研究,可使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
其次,提高压裂技术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目前,随着科技进步惯性导航、计算机视觉等应用技术的逐步普及,可以更加精确、实时地监测和控制压裂过程,既能提高开采效率,也能避免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最后,结合全球新能源的趋势,未来压裂技术不仅需要更好地适应传统石油工业,还需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技术,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等。
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利用
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能源资源,它们的采集、加工和利用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日益枯竭,让人们开始了对于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利用的探索和研究。
一、什么是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是指那些储藏和运移方式相对于传统石油和天然气来说不同的油气资源,主要是指页岩气、油砂、油页岩、煤层气、重油、油泥等。
相比传统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的可采储量更大,能以更低的成本采集,还可以减少对于传统油气的依赖,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二、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1. 页岩气的生产页岩气是一种存在于页岩岩石中的油气资源,可以通过压裂技术进行开采。
压裂技术是将高压水和化学品注入井中,然后加入一定数量的石英砂,使岩石中形成微裂缝,从而释放出页岩气。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页岩气的产量,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2. 油砂的生产油砂是一种通过采矿方式得到的非常规油气资源。
油砂是一种沉积岩,主要含有油状物质,可以通过热水往回注入,将油状物质蒸馏出来。
但是,油砂矿的开采对于环境破坏也非常严重,并且生产成本较高,导致油砂的发展一直受到限制。
3. 油页岩的生产油页岩是指含有页岩油的页岩石,可以通过压裂技术获取。
与页岩气不同的是,油页岩开采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但其油气资源更加丰富和稳定,具有相对较高的经济价值。
4. 煤层气的生产煤层气是一种存在于煤炭地层中的天然气,通过水力压裂或瓦斯抽采可以产出相关的能源。
煤层气的采集和生产具有相对较少的环境影响,并且能够解决煤炭产品的二次污染,并提高煤田综合利用效率。
三、非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1. 非常规油气可替代传统油气随着传统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油气需求的不断增长,非常规油气作为传统油气的替代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
非常规油气产量的增加能够提高能源的供应保障,并且减少对于传统油气的依赖,有益于解决能源供需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非常规油气藏黄丹【摘要】在对比非常规油气与常规油气特征差异的基础上,以"连续"与"准连续"概念为线索,通过成藏基础条件和成藏特征分析,认为非常规油气藏是以"孤立式"-"准连续式"-"连续式"的混合状态在盆地中心、斜坡等位置甜点式聚集,连续与否,受孔隙结构及岩石润湿性影响.其主要特征为:源储合一或源外近储;浮力作用受限;初次运移或短距离二次运移;无明确清晰的圈闭边界;流体分异差,无明确的油水界面.分析认为,生烃增压是一个暂态(幕式)过程,其对油水没有分异作用,同时,由于纳米孔隙的存在,地层的非均质性变的更强,毛管力作为阻力更为明显,浮力作用由于孔隙结构的复杂化对油气运移的动力作用受到限制,因此,该类油气藏形成的最本质原因是储层孔隙结构和非均质条件的复杂化.%By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nconventional and conventional petro-leum accumulation,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ncepts of continu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quasi-continu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alysises the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oses that the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oir is"isolated"-"quasi-continuous"-"continuous"state in microcosmic which accumu-lation in sweet spot in the center and slope of the basin. Its main features are source and reservoir in one or source near reservoir.Buoyancy restriction,primary migration or short distance two migration,no clear trap boundary.Fluid without a clear interface. On the above base,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hydrocarbon-generating pressurization is a transient(episodic) process, which does not separation the water and oil.At the same time, with nano-sized diameter ofpore-throats in reservoirs, the formation heterogeneity become stronger, capillary force as the resistance is more pronounced and buoyancy effect the dynamic role which is good for migration of oil and gas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pore structure is constrainted. Therefore,continuous type oil and gas reservoir formation in the essential reason is the complication of pore structure and heterogeneity.【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8(037)003【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非常规油气;甜点式聚集;连续型油气藏;准连续型油气藏【作者】黄丹【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盆地范围内,油气是自烃源岩生成,沿垂向、侧向的路径向盆地上部运移,并在顶部遇到封闭层而聚集成藏的。
由于盆地沉积成岩作用的影响,按照目前对油气常规和非常规的区分,认为在盆地上部以常规油气聚集为多,盆地下部以非常规油气聚集为主[1]。
Law等认为,常规天然气与非常规天然气在地质上存在根本性差异:常规天然气是浮力驱动形成的矿藏,其分布表现为受构造圈闭或岩性圈闭控制的不连续分布形式;而非常规天然气则是非浮力驱动形成的矿藏,其分布表现为不受构造圈闭或岩性圈闭控制的区域性连续分布形式。
但文献调研及分析认为非常规与常规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其本质原因是储层孔隙结构和非均质条件的复杂化所造成的储存条件和储存方式的多样化和非常规化。
总之,常规储层中,油气运移阻力因素相对较少,运移距离长,一般为源外或远源聚集,因此聚集需要明显的圈闭,在构造高点聚集较多。
相反,非常规油气由于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和较强的非均质性使得运移阻力因素复杂,运移距离短,一般造成源内或近源聚集,在盆地向斜或斜坡聚集较多[1-8,11-12,14,16]。
1 “连续型”与“准连续型”油气藏的概念一些学者认为[1]“连续型”油气藏主要强调油气大面积连续或准连续分布在盆地中心、斜坡等位置,且局部聚集;主要发育于低孔渗、特低孔渗和致密等非常规储集体系之中,储集空间大;以自生自储为主,多为初次运移或短距离二次运移,主要靠渗透或扩散方式聚集,运移动力主要是生烃增压和扩散作用力,浮力作用受限(甜点区除外);缺乏明显圈闭界限,无统一油气水界面和压力系统,流体分异差,含油饱和度差异大,油气水常多相共存。
另一些学者认为[2,3],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型油气藏是源内形成的油气藏,以煤层气和页岩油气最为经典。
无论是致密砂岩还是致密碳酸盐岩,其在成藏方面介于不连续型与连续之间,是二者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将这类油气藏称之为准连续油气藏。
认为准连续型油气藏是指油气聚集受许多在横向上彼此相邻、纵向上相互叠置的岩性圈闭控制、油气大面积准连续分布、无明确油气藏边界的致密砂岩油气藏群或油气田。
主要强调油气大面积准连续分布在斜坡等位置;主要发育于横向非均质性强,由众多中小型岩性圈闭组成圈闭之中,以岩性式甜点富集;以自生自储为主,多为初次运移直接成藏,二次运移较弱,主要靠渗透或扩散方式聚集,浮力作用受限;无明确油气藏边界,油气水分布复杂,无显著油/气水倒置。
本文认为,油气的储集层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孔隙结构的非连续型介质[4],相对而言,油气藏本身就是一种被储集介质所分隔的流体聚集单元。
连续与否只是油气藏的宏观表现,宏观上不存在真正的连续流体聚集,因为宏观上地下不存在“油河”[5];但从微观上来讲,无论是毫米级的“管流”、微米级的“渗流”还是纳米级“滞留”储层[6],其成藏的前提必须是储层(孔隙)连通。
从此种意义上说,油气藏应该是“连续”的,但是,油藏连续与否,孔隙连通并不是其充分条件,这是因为流体在储层中的存在方式还与岩石的润湿性有关。
岩石的润湿性是指在岩石-油(气)-水体系中,一种流体在分子的作用力下,自发的驱赶另一种流体的能力[7]。
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油藏流体在岩石孔道内的分布状态[7,8](见图1)。
这种分布状态因岩石矿物成分、黏土含量及产状、流体化学组成、地层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孔隙结构、含水饱和度等因素影响[7,8]。
综上所述,油气藏都应该是“孤立式”-“准连续式”-“连续式”的复杂混合体,这种分布状态对应于所有油气藏。
对于非常规油气藏来说,由于其微观孔隙结构以微米孔和纳米孔为主,这种特殊化和复杂化的储层条件致使其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导致每个微油藏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不连续性,也正是由于复杂的孔隙条件和强的非均质条件,其成藏特征才不同于常规油气藏,主要特征(见表 1)[1]。
表1 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的差异[1]Tab.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nconventional and conventional petroleum accumulation?图1 流体分布状态Fig.1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ing of fluid2 成藏基础条件分析2.1 烃源岩烃源岩是含油气系统和油气成藏的基础,但并非巨厚生油潜力就大,沉积盆地只有发育了有效烃源岩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油气聚集[9]。
高生物产率和缺氧环境是形成有效烃源岩的必要条件[9],因此在沉积盆地斜坡和盆地中心部位有效烃源岩相对来说较为发育。
文献[10]研究发现烃源岩中有机质的赋存状态主要分为顺层富集型、分散型和局部富集型三类。
认为烃源岩中改造型溶蚀孔隙的分布与有机质的赋存状态有很大关系:(1)有机质呈分散型分布时,溶蚀孔隙的分布呈分散状,数量有多有少,但溶蚀的强度都不大,很少见到连片的;(2)有机质呈顺层型分布时,溶蚀孔隙的改造作用,不仅表现为数量多,且规模也较大,往往形成较密集的改造型溶蚀孔隙,主要沿微层理发育;(3)有机质呈局部富集型分布时,改造型溶蚀孔隙主要呈斑状出现。
2.2 储集与盖层储层之所以能储集油气,是由于它们具备相对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盖层之所以能封盖油气,是由于其具备相对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5]。
文献[11]研究认为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油气,不是因其岩性是砂岩或其他岩类,而是因其物性较好、孔隙较大(相对于上方盖层)。
泥岩若发育较大孔隙,也可以成为储集层;砂岩若孔隙欠发育,也可以成为盖层。
某种岩石在地下是盖层还是储集层,不完全取决于岩性,还要看岩石在层序中的位置。
泥岩可以给砂岩作盖层,细砂岩也可以给粗砂岩作盖层。
综上,烃原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储层。
2.3 圈闭圈闭是具备捕获分散烃类形成油气聚集的有效空间。
其包括三个部分:(1)储集层;(2)盖层;(3)遮挡物(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成藏)[5]。
综上所述,盖层与遮挡物无本质区别,完全可以是同一种东西,其作用是阻止油气运移,最终成藏。
可以认为只要具有一定的物性条件,就可以形成物性圈闭[11],进而成藏;或许这也就是所谓的“无形”或“隐形”圈闭[1]。
3 成藏特征分析连续型油气藏的本质特征是发育于非常规储集层体系之中,圈闭界限模糊不明,范围很大;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和压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