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种类
![榫卯结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bd00bb0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0.png)
榫卯结构种类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且经典的木工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工艺品制作等领域。
榫头和卯眼的精密搭配,使得结构稳固牢固,承载能力强,同时也美观大方。
根据不同的形状和用途,榫卯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榫卯结构种类。
1.榫榻结构榫榻结构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榫卯连接方式,常用于家具制作中。
榫头和卯眼的形状通常为方形或圆形,榫头插入卯眼后通过木榫或木钉固定,使连接更加牢固。
这种结构简单易操作,适用于桌椅、床等家具的制作。
2.榫卯榫结构榫卯榫结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榫卯连接方式,通过榫头和卯眼的搭配,再加上另一对榫头和卯眼的连接,形成了更加稳固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梁柱连接或横梁与立柱连接,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卯榫结构卯榫结构是一种将卯头直接插入榫眼的连接方式,常用于门窗框架、围栏等结构的制作。
卯头通常为圆柱形,榫眼为圆形或方形,通过卯头的插入使得连接更为紧密,结构更加坚固。
4.榫榫卯结构榫榫卯结构是将两根木材榫头相互嵌合后,再通过卯头连接的方式,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梁柱连接或横梁与立柱连接,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牢固。
5.榫卯榫卯结构榫卯榫卯结构是一种将多个木材通过榫头和卯眼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梁柱连接或横梁与立柱连接,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总的来说,榫卯结构种类繁多,每种连接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无论是简单的榫榻结构还是复杂的榫卯榫卯结构,都体现了木工匠人对于木材的理解和对于结构的把握。
通过精湛的木工技艺和精密的榫卯连接,木材得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创造出优美稳固的建筑和家具。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榫卯结构的应用,传承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木工传统。
榫卯结构家具知识点总结
![榫卯结构家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2c6a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6.png)
榫卯结构家具知识点总结1.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榫卯结构是一种利用榫头和卯子相互嵌合的结构方式。
榫头是一种凸出的部分,通常为方形或圆形,榫卯结构中的榫头通常是由榫子上面冲洞出来的部分。
而卯子则是一种凹陷的部分,其形状一般与榫头相对应,以便于两者的嵌合。
通过榫卯的配合,可以将两块木材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固的结构。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榫头和卯子相互嵌合,通过摩擦和压力使其相互固定。
榫头和卯子的形状和尺寸需要相互协调,以确保两者能够完全嵌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家具的稳固和承重能力。
2. 榫卯结构的优点榫卯结构作为一种古老的家具结构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榫卯结构可以减少使用金属配件,使家具更加环保。
其次,榫卯结构能够增加家具的稳固性和耐用性,使家具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此外,榫卯结构还可以增加家具的美观性,因为榫卯结构可以隐藏在家具的内部,使家具更加整洁美观。
3. 榫卯结构的应用榫卯结构在家具制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中国家具中,榫卯结构的应用尤为常见,如明清家具中的桌椅、柜架等家具,几乎都采用了榫卯结构。
而在现代家具制作中,虽然采用了许多新的工艺和材料,但榫卯结构仍然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仿古家具和古典家具中。
4.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榫卯结构的制作需要经过许多工艺步骤。
首先,需要设计和制作榫头和卯子的形状和尺寸,以确保两者能够完全嵌合在一起。
其次,需要对榫头和卯子进行精准的加工,以确保其尺寸和形状的精准度。
最后,需要进行榫卯的配合和安装,以确保家具的稳固和牢固。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因此制作精良的榫卯结构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在制作榫卯结构时,需要考虑榫头和卯子的形状和尺寸,以确保两者能够完全嵌合在一起。
此外,还需要考虑木材的选择和加工,以确保家具具有良好的稳固性和耐用性。
5. 榫卯结构的维护和保养榫卯结构的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
首先,需要定期检查榫卯的嵌合情况,以确保家具的稳固性。
榫卯结构介绍课件
![榫卯结构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9e88d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d.png)
04
传承:榫卯结构 作为中国传统技 艺,至今仍在现 代建筑和家具制 作中得到应用和 发展
古代建筑中的应用
01
古代宫殿:榫卯结构用于宫殿的梁柱、斗拱等部位,如故宫、天坛等。
02
古代寺庙:榫卯结构用于寺庙的梁柱、斗拱等部位,如少林寺、白马寺等。
03
古代桥梁:榫卯结构用于桥梁的梁柱、斗拱等部位,如赵州桥、卢沟桥等。
加固措施:使用胶水、钉子等辅助材料进
03
行加固,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检查与修复:在组装过程中,定期检查榫
04
卯结构的紧密程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4 榫卯结构的应用领域
古建筑修复与保护
古建筑修复:榫卯结构在 古建筑修复中起到关键作 用,能够保持古建筑的原 貌和结构稳定性。
古建筑研究:榫卯结构在古 建筑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 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古建 筑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特点。
榫卯结构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榫卯结构的历史
02. 榫卯结构的特点
03.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 04. 榫卯结构的应用领域
1 榫卯结构的历史
起源与发展
01
起源:榫卯结构 起源于中国古代 建筑和家具制作
02
发展:从原始社 会的简单榫卯结 构,发展到明清 时期的复杂榫卯 结构
03
应用:榫卯结构 广泛应用于古代 建筑、家具、船 舶等领域
制作方法:首先选择合适 的木材,然后进行切割、 打磨、雕刻等工艺,最后 进行组装
榫卯的优缺点:优点是结 构稳定、坚固耐用,缺点 是制作工艺复杂,需要较 高的技艺水平
榫卯结构的组装与调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组装顺序:按照设计图纸,从下往上,从 里往外进行组装
传统家具的36种基本榫卯结构
![传统家具的36种基本榫卯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732d57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e.png)
传统家具的36种基本榫卯结构1、方材丁字形接合之直肩榫,又称齐肩膀榫。
此种榫卯是最基本的榫卯,被广泛应用。
别的榫卯结构都是根据此种榫卯结构不断演变而来的。
方材丁字形接合方材丁字形接合2、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大格肩虚肩是格肩结构的最佳结构,做成虚肩的目的是使榫头接触面大,达到榫卯牢固的目的。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3、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榫头的肩是弧形的,肩的弧度大小和相交圆材的接触面弧度一致。
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4、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为使两根相交的料受力均匀,而且受力最大化,需要做成大进小出榫。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5、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两个面都不要明榫,还想让两根料受力比较均匀,而且把榫头做到最长,可采用此种结构。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6、圆材丁字接合圆材丁字接合圆材丁字接合7、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8、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这种格角攒边榫结构是最讲究的最牢固的榫卯,是家具制作中最精细的做法。
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9、燕尾格角攒边榫燕尾格角攒边榫燕尾格角攒边榫10、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这种双面格肩榫做成柜门后竖料上下端有横茬露出,待柜门装到柜子上时横茬就不明显了。
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11、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制作烟袋锅榫可以理解为正方形的方材直肩丁字接合,然后倒圆而成。
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12、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13、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14、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15、粽角榫粽角榫因其外形仿佛粽子角而得名。
榫(sǔn)卯(mǎo)十二式,老木匠手艺,巧夺天工!
![榫(sǔn)卯(mǎo)十二式,老木匠手艺,巧夺天工!](https://img.taocdn.com/s3/m/92261a3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f.png)
榫(sǔn)卯(mǎo)十二式,老木匠手艺,巧夺天工!两块木头,用钉子钉在一起,它们只是两块木头。
但是,当木匠把多余的部分凿去,一凸一凹,木头便有了阴阳,有了思想,有了情愫。
它们也有了新的名字——榫(sǔn)卯(mǎo)。
这种千年的技艺,发展进化至今,已多达百种,并广泛应用在包括建筑、造船、家具之中。
格角榫格角榫大都使用在几、案、桌、椅等的面框架部分。
桌案的边框一般分长边和短边,长边称为“大边”,短边叫做“抹头”。
大边做榫头,抹头处则作榫眼,这样就把明榫放在两侧。
在大边和抹头的两端分别做出45°斜边,将没有纹理的木材横断面隐藏起来,而将色泽优美的花纹的纵切面外露,给人以绝好的视觉效果。
格角榫也有明榫与暗榫之别。
古代家具多为明榫,明榫有个好处,可以用楔子填入榫卯接合处的空隙增加连接强度。
而现代用机器加工,可以做的比较精密,通常做暗榫。
方材丁字结合丁字结合广泛运用于横财和竖材的连接。
如桌案或大柜的枨子和腿足的连接,杌(wù)凳横枨以及床围子、桌几花牙子的横竖材攒接,都是方材丁字形接合的例子。
粽角榫粽角榫—明榫三个外露面中有一个面出头的粽角榫,出头部分也常被置于不容易看见的地方,如博古柜的顶部。
粽角榫—暗榫明式方凳、案几等3个面都外露的角,则采用不出头的暗榫。
抱肩榫抱肩榫是用在桌面、腿跟裙板之间连接的榫卯结构。
有束腰的方桌、条桌、方几、长条几多采用。
攒边打槽装板攒边打槽装板是中国木器家具最重要的一个榫卯组合,古典家具中的桌面或凳面最常采用的结构。
薄板拼合加穿带,构成面心板。
面心板装在四根边框组合后预留的空槽内,这种组合称为攒边打槽装板。
这个组合实现了薄板当厚板使用。
同时使木板受气候和干湿影响后的涨缩控制在边框开槽的空间内,不同季节施工,工匠会按照不同的比例预留涨缩缝隙。
这个组合的使用和推广使木材的科学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它不仅解决了木材涨缩所带来的影响,对木材的节约和合理使用也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技术。
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性能与设计进化研究
![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性能与设计进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492e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e.png)
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性能与设计进化研究一、本文概述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古代木工艺的重要代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工艺价值早已被世人所公认。
榫卯结构以其独特的连接方式,不仅赋予了家具卓越的稳固性和耐用性,更在视觉和触感上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和谐美。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传统榫卯结构也面临着性能优化和设计创新的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性能与设计进化。
我们将首先回顾榫卯结构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特点,分析其在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应用及其文化内涵。
随后,我们将从力学角度对榫卯结构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稳固性和耐用性的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及如何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实现榫卯结构的性能优化和设计进化。
本文期望通过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为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传统榫卯结构的魅力,同时也推动其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
二、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与分类榫卯结构,作为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核心技术,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木材之间的凹凸结合,实现无钉无胶的稳固连接。
这种结构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够承受各种方向的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使得家具即使在经历长时间的使用和环境的变迁后,依然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结构和形态。
榫卯结构的分类繁多,根据其连接方式和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直榫:直榫是最基本的榫卯结构,其特点是榫头与榫眼呈直线连接。
直榫的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家具的拼接和连接。
燕尾榫:燕尾榫的榫头呈燕尾状,榫眼则相应地设计为燕尾槽。
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拉结力,常用于桌腿、椅腿等需要承受较大拉力的部位。
楔钉榫:楔钉榫通过在榫卯中加入楔形木钉来增强连接强度。
这种结构既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又方便拆卸和维修。
抱肩榫:抱肩榫是一种特殊的榫卯结构,它通过将榫头部分嵌入到另一块木材的肩部,实现两块木材的紧密连接。
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d69b04c6c85ec3a87c2c59c.png)
(二)趴梁阶梯榫 多用于趴染、抹角染与桁禀半叠交以及短趴染相交的部位.趴梁与桁禀 半叠交时,一般作阶梯榫,阶梯榫的做法
(三)压掌榫 它的形状与人字屋架上弦端点的双槽齿做法很相似.这种榫多用于角梁与由 戗或由戗之间接续相交的节点压掌榫要求接触面充分、严实.不应有实有 虚.
(六)、用于板缝拼接的几种榫卯
二 按榫卯功能,分为六类,
古建大木中一、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 的垂直构件主要是柱.柱子可分为落地柱和悬空柱两类.落地柱即柱脚直 接落在柱顶石上的柱子,如:金柱、中柱、山柱都属此类.悬空柱即指落 脚在梁架上或被其它构件悬空挑起、摔起的柱子.如童柱、瓜柱、雷公柱 等,都是悬空柱.这些垂直构件,不管处于在什么部位,都需要用榫卯来 固定它的位置,于是就产生了用于柱上的各种榫卯.
(三)瓜柱柱脚半榫
与梁架垂直相交的瓜柱(包括金﹑脊瓜柱﹑交金瓜柱等),柱脚亦用管脚 榫.
二﹑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拉结相交使用的榫卯
在石建大木中,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相交的节为很多,最常见的有柱与梁 ﹑柱与枋﹑山柱与排山梁架﹑抱头梁﹑穿插枋及单,双步梁与金柱﹑中柱 相交部位等.由于构件相交的部位与方式不同,榫卯的形状亦有很大区 别.
三 水平构件互交部位常用的榫卯
水平构件互交,在古建大木中,常见于扶脊木与扶脊木、平板 枋与平板枋之间的顺接延续或十字搭交.
(一)大头榫 亦即燕尾榫.做法与枋子上的燕尾榫基本相同,榫头作”乍”,且略作” 溜”,以便安装.也有不作”溜”的.大头榫采用上起下落方法安装,它常 用于正身部位的檐、金、脊禀以及扶脊木等的顺延相交接部位,起拉结作用
9、勾挂榫
• 通常用在霸王枨与腿的结合部位。 霸王枨的一端托着桌面的穿带, 用木销钉固定,下端交带在腿足 中部靠上的位置,榫子下的榫头 向上勾,腿足上的枨眼下大上小, 且向下扣,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 处插入,向上一推便勾住了下面 的空隙,产生倒勾作用,然后用 楔形料填入榫眼的空隙处。
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01585e0524de518964b7dd7.png)
传统家具榫卯工艺结构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将不够宽的薄板加 宽时,就用到了 “龙凤榫加穿带”。 将薄板的一段刨出 断面为半个银锭形 的长榫,再将其相 邻的薄板开出下大 上小的槽口,用推 插的方法将两板拼 合,可不使其从横 的方向拉开。拼合 粘牢之后,在其上 开一个上小下大的 槽口(带口),里 面穿嵌的是一个一 面是梯形长榫的木 条(穿带),穿带 的梯形长榫一面稍 宽一面稍窄,为了 使其穿紧,长榫都 是从宽的一边推向 窄的一边。穿带两 边出头,留做榫子
夹头榫:这类榫 卯结构在案形家 具中最常见,家 具的腿足上端开 口,嵌夹牙条与 牙头,顶端出榫, 与桌案案面的卯 眼结合,结构稳 固,桌案和腿足 角度不易变动, 又可将桌面重量 分担到腿足上来。
夹头榫结构图
插肩榫:也是 案类家具常用 的一种榫卯结 构,虽然外观 与夹头榫不同, 但其结构却与 夹头榫相似。 插肩榫与夹头 榫不同之处是 插肩榫腿足的 上端外侧被削 出斜肩,牙条 与腿足相交处 剔出槽口。
攒边打槽装板
楔钉榫
基本做法:两片 榫头交搭,同时 榫头上的小舌入 槽,使其不能上 下移动。然后在 搭口中部剔凿方 孔,将一枚断面 为方形,一边稍 粗,一边稍细的 楔钉插贯穿过去, 使其也不能左右 移动即可。
抱肩榫是有束腰 家具的腿足与束 腰、牙条相结合 时使用的榫卯。 具体做法:以 有束腰的方桌为 例,腿足在束腰 的部位以下,切 出45度斜肩,并 凿三角形榫眼, 以便与牙条的45 度斜肩及三角形 的榫舌拍合。斜 肩上还留做上小 下大、断面为半 个银锭形的“挂 销”,与开在牙 条背面的槽口挂 套
榫卯结构图与实物图对比
谢谢欣赏
北京工商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产品设计09 胡雅
榫卯结构VS铁钉 尽显三大优势
榫卯结构解析详细
![榫卯结构解析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a4e6ec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c.png)
榫卯结构解析详细1. 榫卯结构简介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而普遍应用的传统建筑结构。
通过将榫卯部件相互嵌合,使建筑结构更牢固稳定。
榫卯结构具有简单、经济、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木结构建筑、家具制作等领域。
2.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榫卯结构基于以下基本原理: - 榫部件:榫是指材料较硬、形状符合卯的凸起零件,如榫眼、榫舌等; - 卯部件:卯是指材料较软、形状符合榫的凹陷零件,如卯眼、卯舌等; - 嵌合方式:榫与卯通过嵌入或嵌入式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连接方式。
3. 榫卯结构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结构特点,榫卯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3.1 简单榫卯结构简单榫卯结构是最基本的榫卯连接方式,仅通过简单的嵌合方式连接榫与卯。
这种结构简单、方便,但连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较低。
3.2 复杂榫卯结构复杂榫卯结构通过增加榫眼、卯舌等连接形式,使榫卯结构更为复杂且稳定。
这种结构适用于对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大型木结构建筑。
3.3 混合榫卯结构混合榫卯结构将其他结构连接方式与榫卯结构相结合,以增加连接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这种结构常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木制家具等。
4. 榫卯结构的优点和局限性榫卯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 简单经济:榫卯结构不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和工具,结构制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 稳定性好:榫卯结构通过榫卯的嵌合方式连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环保可持续:榫卯结构一般采用木材作为材料,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然而,榫卯结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制作难度较大:榫卯结构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加工,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对工匠技术要求较高。
- 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由于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限制,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制作。
5. 榫卯结构的应用示例榫卯结构在建筑、家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5.1 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国传统建筑中广泛使用榫卯结构,如古代的宫殿、寺庙等。
这些建筑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木材,构建出稳定的建筑体系。
榫卯结构整理版
![榫卯结构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61b313ed630b1c59eeb5cc.png)
暗榫结构图
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常用榫卯结构,它把弧形 材截割成上下两片,将这两片的榫头交搭,同时让榫头上 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然后在搭扣中部剔凿方 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 穿过去,使其不能左右移动。圈椅、皇宫椅的扶手一般都 是使用楔钉榫。
楔钉榫结构图
套榫结构图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 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 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 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
燕尾榫:相传为鲁班发明,被后世尊称为“万榫之母”,是明清家具中不 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燕尾榫是指两块平板直角相接时,为了防止受拉力 时脱开,将榫头做成梯台形,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榫”。
榫卯结构—— (木头与木头之间的连接)
简述 榫卯的类型
榫卯结构图与实物图对比 榫卯结构VS铁钉 尽显三大优势
传统家具榫卯工艺结构图 几种常见的榫卯结构图
榫卯,读作sǔn mǎo,榫卯结构是实木家具中 通常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 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
简述: 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卯结构起源非常
榫卯的类型
“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
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 “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 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 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 “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早,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 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就发掘出了大量的结合 完好的多种式样的榫卯结构遗物,可以说是我 国木构技术史上一件伟大的发明!
140种榫卯结构详细图纸(附部份榫卯制作计算公式)
![140种榫卯结构详细图纸(附部份榫卯制作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1403ee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0.png)
140种榫卯结构详细图纸(附部份榫卯制作计算公式)
榫卯--红木家具的灵魂
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
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
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
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
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
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
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
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
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燕尾榫:
半隐燕尾榫:
全隐燕尾榫:
口袋榫:
圆木销:
肩榫接合:
蝴蝶木销拼板:
方形木销贯穿带接合:
方形木销暗带接合:
穿带拼榫:
饼干榫:
斜角拼接:
三角形木销斜角接合:
斜角木销接合:
榫槽边角接合:
木板直角拼接:
木方平接:
木板平拼:
木板榫槽直角接合:
木板榫槽平接:
指接榫:
圆木销榫接:
其它:。
简述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的类型
![简述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27431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b.png)
简述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的类型
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卯榫结构:指一种将凸面部分叫作卯,凹面部分叫作榫的构造形式。
卯榫结构用于连接两个相互垂直的构件,如连接椅腿和椅面板、桌脚和桌面等。
2. 榫卯结构:指一种将凸面部分叫作榫,凹面部分叫作卯的构造形式。
榫卯结构常用于连接两个相互平行的构件,如连接柜体的侧板和底板、上下框架等。
3. 卯卯结构:指两个相互垂直的构件中均使用卯的结构连接方式。
卯卯结构常用于连接方桌的桌腿和横档,也可以用于连接桌腿和椅板。
4. 榫榫结构:指两个相互平行的构件中均使用榫的结构连接方式。
榫榫结构常用于连接柜体的顶板和侧板、底板和侧板等。
总之,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通过凸凹相互配合的方式,实现了构件之间的牢固连接,使家具更加稳固耐用,并且美观大方。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榫卯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榫卯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5fad09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e.png)
榫卯结构的价值
■ 一、榫卯结构历史悠久。研究发现,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 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榫卯了,榫卯结构作为中华民 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式家具之所以被称为传统 家具,榫卯结构就是核心。
■ 二、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链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第一, 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 间的巧妙组合,这种组合可有效限制木件之间各个方向的扭动,而 铁钉连接就做不到
中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 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 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 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 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
■ 五、榫卯品质高。红木木质坚硬,而铁钉是靠挤和钻楔进去的,此 过程易造成木材劈裂。而使用榫卯连接家具,可大大提升家具的内 在品质,这也是传统工艺制作的红木家具具有收藏价值的一个原因
榫卯结构赏析
有趣的榫卯结构
榫卯做的笔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榫卯做的手机支架 榫卯做的小动物
榫卯结构
目 录
一、榫卯的含义 二、榫卯结构的价值 三、榫卯结构赏析
榫卯(sǔn mǎo),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 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 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 fāng )、垫板、桁檩 (héng lǐn ) 、斗拱、椽子(chuán zǐ)、望板等基本构件。这 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在中 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榫卯结构知识
![榫卯结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24ec36cb84ae45c3b358c59.png)
榫卯结构
榫卯,读作sǔn mǎo,榫-剡木入窍也。
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笋头”。
榫卯结构是实木家具中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的一种凹凸处理接合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这种形式在我国传统家具中达到很高的技艺水平,同时也常见于其他木、竹、石制的器物中。
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
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
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几种常见的榫卯结构图:
长短榫
应用部位:脚架与面板间的接合,用双榫加固上部木框的接合,用短榫是为了不伤上框的榫头。
楔钉榫
应用部位:弯料接长,对接后插入木钉卡长。
挂榫
应用部位:脚架,用榫槽卡接斜角结合。
斜角榫
应用部位:木框内嵌装得薄型牙子。
双肩斜面结合。
古代明式家具33种经典榫卯结构图ppt课件
![古代明式家具33种经典榫卯结构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be0337581b6bd97f19ea96.png)
12.圆方结合裹腿
13.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
14.圆香几攒边打槽
15.攒边打槽装板
16.一腿三牙方桌结构
17.抄手榫
18.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
19.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
20.三根直材交叉
21.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
22.插肩榫变形
23.平板明榫角结合
24.柜子底枨
25.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
26.厚板闷榫角结合
27.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
28.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
29.直材交叉结合
30.弧形直材十字交叉
31..弧形面直材角结合
32.走马销
33.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
传递红木文化,分享红木知识。
•
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
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
的复合传承。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人们所淡忘,取而 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阶段中的钉子和胶水,因为成本压缩后所获得的 利益更为诱人。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宣传应传承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 木匠精神,此次我们希望通过这套33种榫卯模型,能使大家(尤其是 红木从业者)拾起已被遗忘的灵魂,一起感受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 统家具文化,与我们共同弘扬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
以下列33种榫卯结构实物实拍动态图展示(涵盖了古代榫卯结构 当中最主要、实用、经典的款式结构):
1.楔钉榫
2.挖烟袋锅榫
3.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4.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
5.扇形插肩榫
6.传统粽角榫
7.双榫粽角榫
8.带板粽角榫
家具中的卯榫结构,什么是卯榫结构,卯榫结构的优点
![家具中的卯榫结构,什么是卯榫结构,卯榫结构的优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a7690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5.png)
家具中的卯榫结构,什么是卯榫结构,卯榫结构的优点
卯榫结构是指木器、石器等器物利用凹凸方式把两个相互独立的器物拼合在一起的结构。
一般通过在木配件上挖孔眼,和在另一个配件中做孔眼大小相同或稍大的榫头,然后拼接在一起。
卯榫结构是中国从古代的建筑就一直沿用的结构,充分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的高深。
卯榫结构的家具与用钉子、螺丝或胶水制成的家具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 卯榫结构的运用,巧妙的使用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通过精确的卯榫形状大小,增大卯榫结构的接触面,从而增大卯榫结构的摩擦力。
卯榫结构通过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有效的限制配件之间的运动。
因此卯榫结构无须使用钉子、螺丝或者胶水等的使用。
2. 卯榫结构做成的家具与用钉子、螺丝或胶水制成的家具相比更坚固耐用。
钉子、螺丝或胶水很容易生锈、腐蚀、脱落,而卯榫结构就可以做到就像原来是连接一体的效果。
3. 卯榫结构更环保,卯榫结构不需要添加使用其他的物质材料,减少胶水等有害物质的使用。
4. 卯榫结构的维修方便,卯榫结构的维修只要拔出要更换的部分更换就可以。
用螺丝的还方便维修,如遇到铁钉、胶水固定的家具要维修就比较麻烦。
5. 卯榫结构的使用本身会保留一定的缝隙以防止由于热胀冷缩带来的损害。
榫卯结构的主要类型
![榫卯结构的主要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ac7e3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c.png)
榫卯结构的主要类型
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和家具中的一种连接方式,是指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榫卯结构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具有结构稳定、易于拆卸和维修等优点。
以下是榫卯结构的主要类型:
1. 燕尾榫:燕尾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榫卯结构,其特点是在两个构件相交处,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榫头,另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榫眼,榫头插入榫眼,从而实现两个构件的连接。
燕尾榫可以有效地防止构件的移动和变形,是古代建筑和家具中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
2. 格角榫:格角榫是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榫卯结构,其特点是在两个构件相交处,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直角,另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斜角,直角插入斜角,从而实现两个构件的连接。
格角榫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是古代建筑和家具中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
3. 穿带榫:穿带榫是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榫卯结构,其特点是在两个构件相交处,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榫头,另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榫眼,榫头插入榫眼,同时在榫眼的两侧设置穿带,穿带穿过榫头,从而实现两个构件的连接。
穿带榫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可以防止木材的变形和开裂,是古代建筑和家具中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
4. 粽角榫:粽角榫是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榫卯结构,其特点是在两个构件相交处,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直角,另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斜角,直角插入斜角,同时在直角的两侧设置粽角,粽角插入另一个构件的内部,从而实现两个构件的连接。
粽角榫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可以增加结构的美观性,是古代建筑。
家具·榫卯结构
![家具·榫卯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b90b859102de2bd9705885e.png)
家具·榫卯结构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中国家具·榫卯结构篇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一、中国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
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
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二、明清家具常用榫卯结构钢筋城市里,大到高架、地铁,小到家中的任意一件家具,都需要铁钉、螺帽来做“关节”。
可这些关节并非铮铮铁骨,温差变化、遇水潮湿,金属容易变形、生锈,造成螺帽松脱,而家具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齐整”了。
中式的传统实木家具就毫无此类后顾之忧。
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便是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不用铁钉,不破坏木质本身生长结构,依靠测量、切割、打磨、安装等纯手工制作,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处理方式,完成一件家具。
古人讲究纯天然、无添加,光用木头打造家具,钉子、胶水一概不考虑,遂也用木头巧夺天工地制成了榫卯。
凸起的榫与凹进的卯,但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更天衣无缝,就这样把一件大家具捣鼓成了一副“七巧板”。
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三、榫卯结构类型榫卯结构从宋代开始愈趋成熟,自宋历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美观与实用并驾。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榫卯结构的用途
![榫卯结构的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4c6bf29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e.png)
榫卯结构的用途一、榫卯结构的基本概念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结构连接方式,它采用凸榫和凹槽的方式将木材连接起来。
凸榫是指在木材上突出的部分,凹槽则是指在木材上挖出的部分。
通过将凸榫和凹槽相互嵌入,可以实现木材的牢固连接。
二、榫卯结构的优点1. 稳定性好:由于采用了凸榫和凹槽的连接方式,使得木材之间紧密相连,从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 承载能力强:由于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连接方式,使得整个结构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在古代建筑中,常常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来建造大型建筑物。
3. 耐久性好:由于使用了天然材料,并且采用了传统的连接方式,所以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在一些古老建筑中,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仍然能够保持完好。
4. 环保健康:由于使用天然材料,并且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物质进行连接,所以这种结构连接方式具有较好的环保健康性。
三、榫卯结构的应用领域1. 建筑领域:在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连接方式。
在现代建筑中,也有一些采用了这种传统的连接方式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和文化气息。
2. 家具领域:榫卯结构在家具制造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其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所以可以用来制造各种类型的家具。
3. 工艺品领域:榫卯结构不仅可以用来制造实用的家具,还可以被运用于工艺品制作中。
通过巧妙地运用凸榫和凹槽的组合方式,可以创造出各种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4. 船舶领域:由于其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榫卯结构也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建造中。
在古代中国,就有很多采用这种传统连接方式来建造船只的例子。
四、榫卯结构的未来发展尽管榫卯结构在古代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这种传统连接方式的运用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拓展。
比如,在现代建筑中,一些设计师通过巧妙地运用榫卯结构,创造出了各种独特的建筑形态;在家具制造中,则有一些设计师将榫卯结构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了更为实用和美观的家具。
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cdff86a856a561253d36f7e.png)
故宫是如何在多次地震中保存下来的?
3 榫卯的应用 家具 榫卯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4 常见的榫卯结构
楔钉榫
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圆棍状又带弧形的家具部件。虽然也是两根圆棍各去一 半、作手掌式的搭接,但每片榫头的前端,都有一个台阶状的小直榫,可 插入另一根上的凹槽中。这样便使连接部不能上下移动。然后在连接部的 中间位置凿一个一端略大的方孔,再做一个与此等大的四棱台形长木楔, 插入后,便能保证两个小直榫不会前后脱出。制作圈椅的扶手、圆形家具 都要用楔钉榫。
榫卯结构,看似简单的木质玩具,仅仅由几组木件构成的一个“结”,外观看是严丝合缝,动动
脑筋可拆解,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木条中间有缺,缺缺相合。需将木块大小不一的卡榫精
榫
准放置才能组合成功,而且只要抽掉一根木条,整个接合的木块也即散架了。鲁班锁延伸,鲁班锁的种类花样越来越多。
4 常见的榫卯结构
粽角榫
“粽角榫”因其外形仿佛像粽子角而得名。在江南民间 木工中也称作“三角齐尖”,多用于四面平家具中。
4 常见的榫卯结构
圆柱丁字结合榫
抄手榫
相传,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
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
玩 具
鲁
班
利用榫卯结构,将不同形状的木质零件组装起来,
立
形成一个中空的立方体。
方
笼
中
凹凸的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打开木笼,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篇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一、中国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二、明清家具常用榫卯结构
钢筋城市里,大到高架、地铁,小到家中的任意一件家具,都需要铁钉、螺帽来做“关节”;可这些关节并非铮铮铁骨,温差变化、遇水潮湿,金属容易变形、生锈,造成螺帽松脱,而家具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齐整”了;
中式的传统实木家具就毫无此类后顾之忧;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便是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不用铁钉,不破坏木质本身生长结构,依靠测量、切割、打磨、安装等纯手工制作,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处理方式,完成一件家具;
古人讲究纯天然、无添加,光用木头打造家具,钉子、胶水一概不考虑,遂也用木头巧夺天工地制成了榫卯;凸起的榫与凹进的卯,但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更天衣无缝,就这样把一件大家具捣鼓成了一副“七巧板”;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三、榫卯结构类型
榫卯结构从宋代开始愈趋成熟,自宋历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美观与实用并驾;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适合用于板与板的结拼合或者大板与边框的结合;
槽口榫燕尾榫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扶手、脚踏、搭脑都需要用到这种结合法,因结合材料的粗细、形状不同,还有多种细分;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半榫榫眼不凿穿”、“通榫”等等;
格角榫圈椅楔钉榫
第三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桌粽角榫
四、明榫与暗榫
明榫是指制作好家具之后在表面能看到榫头,而暗榫是在家具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因为两部件结合后不露榫头,所以也叫闷榫;
明榫与暗榫所用的部位不同,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明式靠椅和扶手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单就直材角结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单闷榫是在横竖材的两头一个做榫舌,一个做榫窝;双闷榫是在两个拼头处同时做榫头和榫窝;两接头的榫头一左一右,榫窝亦一左一右,与榫头相反,这样两侧榫头就可以互相插进对方的槽口;还有一种闷榫结合方法,横竖材都切出45度斜面,在斜面上凿出榫窝,再用一块方木块插入两边的榫窝,用胶粘牢;直材角结合还有不用45度斜面的,它是把横材下面做出榫窝,直材上端做出榫头,将横材压在竖材上,这种做法俗称“挖烟袋锅”;
不同时期明榫与暗榫的使用上也多有不同;明式家具中多使用明榫,包括凳、椅、桌、床、柜等;能用明榫的地方皆用明榫并配以破头楔,以达到坚固并维修方便的目的;
清中期宫廷家具的制作多使用暗榫,不论是广式风格还是苏式风格,都极少见到明榫,这显然是当时主理造办处的官员做了统一规定;但是暗榫的制作难度要远大于明榫,其要求榫卯的结合必须严丝合缝,因为暗榫加明楔是要不得的;暗榫加暗破头楔是绝活儿,永远拆不下来的,除非将其破坏;随着暗榫结构在家庭家具中的使用,清中期的民间硬木家具也有相当一部分使用了暗榫结构;
明榫与暗榫在家具使用及审美上,各有优点及长处;以暗榫相接,不破坏材料的光润感,而明榫能使家具具有自然天成的乡村田野风格;明榫从眼中穿出来与外边平,在外侧面可明显见到榫头,榫头中间还可见到木销的痕迹,其优点是榫头深而实,可在榫头中间加木销,即使木材收缩,榫也不会脱落;弥补了古代加工技术、加工工具和粘合剂的不足;而暗榫比明榫更加美观,可以尽显宫廷家具的高贵和与众不同;缺点是容易产生虚榫,即眼深而榫短,或眼大而榫小,用胶来填塞,影响结合牢度和耐固性;
五、家具榫卯结构的价值
1. 比汉字更早的手工智慧
榫卯的起源始自河姆渡时期,先祖们为了造木房,灵机一动而产生可拆卸的创意,因此,榫卯结构比起汉字发源更早;几千年间,榫卯衍生出千百种花样,但都各有妙处,适用不同的家具,基本形制有近百种,而派生极多;
有一种叫做“霸王枨”的榫卯结构,专用它来衔接八仙桌的桌面和四条腿;正因为能把桌面的承重分摊给四足,有很大的撑托之劲,才得了“霸王”的名字,寓有举臂擎天之意;
燕尾榫在中国古代家具中使用最普遍,如木锅盖、缸盖、房子的木梁相接等;它的形状就像飞燕的尾巴,外小里大;以椅子来说,靠背用的是半燕尾榫卯,上面大、下面小,由上往下插,椅靠背与扶手达到相扣紧;靠座面的榫是直榫,这样使靠背连着扶手,靠背就不会后移,也不会断;又如,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如圈椅的扶手:它把弧形材截割用上下两片出榫嵌接,再在中部插入平行四边形的楔钉,能使连接材上下、左右不错移而紧密地结合连成;
2. 与家具同生共长
因与木制家具是相同材质,榫卯就像是出自于家具身体里的一部分,所以与其有着同样的使用寿命;
比之金属部件,木质榫卯具有极好的弹性,木制构件会通过榫卯传力,均衡地分配给家具其他部件,使得家具站立得稳如泰山;无论南热北冷,还是南湿北干,榫卯都能随机应变,它热胀冷缩的程度与家具的其他零部件相仿,能和整把椅子或整张梳妆台一起“发胖”或“缩水”,保证不会让木板豁开一个口子;
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间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因为长寿至今的明清家具,即便拖着“老胳膊老腿”,大小关节——榫卯,却坚韧非凡;
中国的居家用品历史上留存下无穷丰富的传统手工艺,榫卯无疑是其中最让人为之惊叹的手艺之一;榫卯的技艺无法完全依照书本学习,需要根据不同的材质、形态,计算其比例、重量,而采取不同的榫卯方式,其中分毫,便全凭师傅的经验与判断,再代代相传; 3. 抗氧化、易运输、便于维修的品质
榫卯结构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结实耐用;第一,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其次,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真正的红木家具,可以使用几百年或上千年;如果用铁钉组合,很可能木质完好,但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而使家具散架;
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运输;红木家具是拆装运输的,到了目的地再组合安装起来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铁钉连接家具,虽说可以做成部分的分体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较多的家具,就做不到了;
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无论什么样的家具,使用长久了都会出现问题,都需要维修维护;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拆卸更换就不如榫卯结构家具容易;
由于红木木质坚硬,而铁钉是靠挤和钻劲硬楔进去的,此过程极易造成木材劈裂;使用榫卯连接红木家具比使用铁钉优势更大,能够大大提升红木家具的内在品质;
附录:现代家具榫卯结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