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雨果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宗教观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宗教观“一个圣人的故事——一个男子的故事——一个女子的故事——一个娃娃的故事。
”这便是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它不仅是雨果篇幅最长的小说,也是他写作时间最长、花费精力最多的作品。
这部被誉为渗透灵魂的力作,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穷人为主人公,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
雨果力图以仁爱精神去对抗恶,提倡宗教救赎。
下面让我们走进《悲惨世界》,来看看文学大师雨果的宗教观是一道怎样风景?雨果的宗教观雨果的宗教观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对基督教救赎精神的提倡和对教会制度的批判。
一方面他肯定基督教“救赎”的观念,崇扬宗教仁慈博爱的精神,宣扬宗教神奇的感化力量,由衷赞扬宗教有创造奇迹,改造人类德行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封建教会对人们精神的奴役,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对人性的无情催残和扭曲,撕去了邪恶宗教伪善的外衣,从内部炸毁了为现行制度作辩护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宗教学说,从而对封建教会给予了强有力的抨击。
作品中的体现现在让我们看看雨果的宗教观是如何在作品中得以展现的?他在《悲惨世界》里深刻地揭示了人间的一切不幸,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汀、童年受苦的珂赛特、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有代表性的人物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社会的黑暗与法律不公所造成的。
可贵的是,雨果作为人类命运的思想者,其深刻性正在于他把这些因果放到社会历史进程中去考察,以未来的名义去批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己力量,从而展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矛盾。
悲剧的命运,都是由社会、宗教、自然力造成的。
在《悲惨世界》中,主人公冉·阿让一生的悲剧,就是由于当时社会法律的不公造成的。
他本来是一个善良淳朴的工人,有一年冬天,他失了业,7个外甥嗷嗷待哺,他不得已打破了橱窗想偷面包,结果被抓住并判了5年苦役。
由于一再入狱,他坐了19年的牢。
论雨果小说的人道主义思想
河南大学本科课程论文院系:文学院专业:对外汉语姓名:赵迎迎学号:1116103710课程:外国文学(一)任课教师:王鹏副教授论雨果小说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以《九三年》为例摘要:雨果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戏剧、小说,反映了他所生活的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重大历史变革和下层人民的苦难,人道主义是贯穿其创作的主线。
关键词:雨果人道主义《九三年》雨果是19世纪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人道主义始终贯穿着他一生的创作。
他是“通过想象和19世纪人道主义的三棱镜”来反映世界的。
长篇小说《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步长篇小说。
小说从一八六二年构思到一八七三年问世,可谓是呕心沥血之作。
小说大量阐述了人道主义思想,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法国作家雨果一生的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它被视为“是雨果整个创作的终结”。
①在《九三年》中,雨果把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的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
《九三年》是以法国大革命中一七九三年的革命实时为题材,描写了一场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之间的殊死搏斗。
作品表现了他对资产阶级的肯定和对封建主义的无情抨击,通过作品表达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观点和对暴力革命的看法。
作品描述了当法国的封建王朝统治被革命的洪流冲垮时,共和军平息反革命的旺代叛军的故事。
侯爵朗德纳克在英国的支持下回到了法国旺代,与支持封建统治的叛军汇合,企图推翻共和党人的统治。
国民公会派“比国民公会更走极端,比巴黎公社更走极端,他是属于主教公社的”②——西穆尔登去旺代的红帽子平叛部队当政治委员。
而共和国的的司令官则是朗德纳克的侄孙郭文。
当朗德纳克被共和国的军队包围的时候,他要求以三个孩子作为交换条件,请郭文让他们安全离开拉图尔格城堡。
但郭文拒绝了,在经历一番苦战之后,抵挡不住的朗德纳克决心烧掉古堡。
当他从密道逃脱后,回望燃烧中的堡垒,悲痛欲绝的三个孩子的母亲米歇尔·佛莱莎,惊惶失措而又无能为力的共和国兵士们,这时候,人性在他身上复苏了。
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毕业论文
题目: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风格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良□中□及格□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摘要雨果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也是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倡导者。
(完整版)雨果的人道主义
雨果的人道主义众所周知,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枚璀璨耀眼之星,他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有着首屈一指的浪漫才华。
以宏大的画面,丰富的想象创造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一生见证了法国社会的动荡与大事件,贯穿他作品的则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化解恶性的精神。
所谓人道主义思想,是指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
它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的世界观。
雨果就是一名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叩问人道主义闸门的文学巨匠。
本文就雨果著作《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为例论述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与内涵,从人性的觉醒与社会态度出发探究人道主义的进步意义。
(一)《巴黎圣母院》对人性的揭露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推翻封建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雨果热情赞扬革命。
并在次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小说描写了美丽热情的吉普赛少女艾斯梅拉达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与丑陋善良的敲钟人经历种种,最后受到杀害的故事。
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体现人道主义。
正直淳朴的吉普赛少女是下层人民的代表,她对爱情充满向往,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她受到迫害时仍然保持乐观心态。
她爱慕的男子弗比斯也是外貌英俊,实际却是一个心灵肮脏,虚伪又薄情寡义的人。
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个畸形人,生得奇丑无比,却拥有高尚的心灵。
他对艾斯梅拉达有着难得的真诚与同情,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她渡过难关。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是一个伪善的宗教禁欲主义者。
他想占有美丽的女郎,受到拒绝后还无情地将她送上绞架。
这是他恶的体现。
当曾劫持自己的卡西莫多在烈日曝晒下被施以暴行的时候,艾斯梅拉达把水送至卡西莫多的嘴边;当少女受到副主教残害的时候,敲钟人将抚养他长大的克洛德推下顶楼摔死。
是非善恶,明显揭露。
结局则是卡西莫多在公墓里找到艾斯梅拉达的尸体,并死在她身边。
这样震撼又悲伤弥漫的结局却透露着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雨果表示,人对现实幸福的渴求是出于本性,是自然的。
而社会的错误恰恰就抑制了这些欲望,从而使这些灵魂深处的念想压抑变形,产生消极因素,从而对社会产生破坏。
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人道主义
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摘要:雨果通过《巴黎圣母院》所塑造的人物被异化以及异化的种种可鄙又可恶的行为来反异化,同时也通过对完美人性的热情歌颂和宣扬,表现人道主义的进步性。
雨果本着人道主义的基本理念去批判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
他的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十分突出地反映在他强调文学的人民性立场。
关键词:人道主义;反异化;人的文学;进步性维克多•雨果是法国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
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
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雨果的作品饱含着的伟大、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多少年来强烈地震撼着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读者的心灵,唤醒着人们的良知。
人道主义是雨果全部文学创作的灵魂和标志。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早期代表作品,作者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强烈地揭露宗教对人性的异化,控诉了封建专制的罪恶和残暴,同时热情地赞美了下层劳动人民。
一、人道主义的内涵人道主义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因为人虽是一种动物,却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自觉性和精神生活。
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
人道主义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二、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是许多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所共有的思想武器,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又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他不粉饰现实,不回避矛盾,总是尖锐地挑出资本主义的脓包,无情地予以揭露和批判。
他揭露社会问题的深刻性和尖锐性,远胜于狄更斯等一些作家,在批判的力度上也非一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可比。
其次,他从不否定暴力反抗的必然性。
在他看来,既然社会以不公正对待弱者,那么人民的反抗也在所必然。
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史,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主要思想控制工具。
人道主义要表达的是:人本质的展现,对人的道德价值、地位、个性发展等。
在雨果的作品当中,人道主义思想是博爱,仁慈,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对社会未来的乐观态度,对革命意识的不同看法。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主要是从他的作品当中表现出来,其中《悲惨世界》、《九三年》这两部作品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二、同情人民苦难,控诉社会黑暗在《悲惨世界》中,“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悲惨社会现象,是因为当时黑暗的社会造就了这么一群可悲的人民。
这些事情在雨果的《悲惨世界》里,都有着其思想内涵。
雨果通过作品来描画出生活在死亡线上的人物,以此来代表千千万万的穷人的形象,为这些穷人鸣不平,进而控诉这个社会对下层人民的毒害,揭露这个社会发生的黑暗面。
雨果正是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来表达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让人间变成地狱,目的是为了同情贫苦而善良的人民,《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芳汀……,都是迫于生活的无奈,而做出悲剧的命运来抗争对这个社会的不公。
雨果以人道主义作为武器,对当时社会中不合理的现象作出无情的批判,对弱势人群的穷困潦倒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他坚持用“善与恶”的冲突来解释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现象。
他认为世界是两种原则——善与恶的斗争舞台,并把所有的矛盾都归结为善与恶的对立,而恶终将会被打败,恶会走向善。
雨果的作品中要表现的那些人道主义思想,有很多处都有明显的记录:冉阿让在偷主教的银器被警察抓获,作为主教的米里艾,他不单没有说冉阿让偷了他的东西,反而还送多一个银器给冉阿让,这些都无不体现着主教的仁爱思想,他希望用爱对化解冉阿让身上的罪恶,让他的灵魂从新回归,这正是雨果要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坚持向上乐观的信念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中的乐观向上的信念在他的作品中更是描写得淋漓尽致,雨果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他坚信人类会有光明美好的未来。
浅谈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
浅谈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摘要:正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
他是一位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同时他又撰写了许多闻名于世的文艺评论。
他以独到的艺术理论、美学思想和一生辛勤的文学创作,当之无愧地成为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并且在世界文学史上赢得了令人景仰的声誉。
《悲惨世界》显示了雨果对十九世纪法国劳动人民的同情,对资本主义黑暗社会的抨击,表现出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为人类文化思想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章。
关键词:悲惨世界;雨果;人道主义思想一、引言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文学理论等都在整个法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小说是雨果创作生涯中极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凝聚着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作为一个诗人,拥有着一颗驰骋四野的心灵,探索着人世万物,寻觅着人性奥秘,犹如暴风雨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呼唤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导着人们热爱生活,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悲惨世界》就是雨果在长期探索社会、人性问题的结晶。
史诗般的长篇巨著《悲惨世界》凝结了雨果16年心血和艰辛。
这部辉煌的巨著,不仅有着史诗般的恢宏气势,展示了近半个世纪的丰富历史画卷,还贯穿着雨果博大精深的人道主义思想,对19世纪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品通过对主人公冉阿让悲惨命运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揭露并谴责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残酷罪行,表达了对当时法国广大劳动人民悲惨生活和命运的同情,提出了采用道德感化改造黑暗社会的理想途径,集中地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是雨果渴望和呼唤人间真善美的真实写照,是其表达人道主义思想的真切流露,其艺术魅力和力量至今仍旧活跃在文学舞台上。
二、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三大主题(一)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作为一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雨果用自己的笔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广大劳动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表达了对他们真挚的同情和怜悯,并将他们的悲惨归结于社会的责任,认为社会必须对人民悲惨命运负责,把社会比作是“杀人的监狱”。
浅谈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内容摘要:《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穷人为对象,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
它是一轴辉煌的画卷,是一部雄浑的史诗,是一个人的史诗,但又不限于个人的意义。
这是一个人与上帝的格斗,进或退的抉择,善与恶的竞赛。
在种种不同的悲惨命运中,流淌的是不朽的人道主义精神,跨越了阶级与仇恨,在史诗性的巨擘里写出一个大大的——慈悲。
关键词:人道主义精神爱慈悲在《悲惨世界》一书中,雨果以史诗的雄浑笔力、鲜明色彩和抒情气氛再现了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生活的绚丽画面,芳汀、珂赛特受苦受难,冉阿让挣扎奋斗,为在社会上取得立足之地而历尽坎坷,构成一篇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史诗。
该书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传播,成为经典之作。
而贯穿其中的人道主义主导思想,穿越了两个世纪,依然带给我们新的爱的启示,鲜活的感受。
《悲惨世界》集中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它能够根绝罪恶,唤起良知,进而变革社会,拯救人类;低级的法律是刑罚,它依靠惩治,却只能加深立功。
前者的体现者为米里埃尔主教,他是仁爱的化身。
米里埃尔主教用崇高的道德和博爱去感化和唤醒了让•冉阿让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然后者的代表是警官沙威,则如鹰犬一般跟踪让•冉阿让,优待孤女寡母,好像冷血的动物,最后他面对让•冉阿让的仁慈而无法处置自己违背职责的行为,内心矛盾之极,投河自尽。
表现了现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及它的失败。
让•冉阿让并不是一个笼统的人。
从出身、阅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质量,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
他的全部阅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斗争的悲怆的史诗。
冉阿让注定是个悲苦的人。
他一出场就是遭人唾弃的苦役犯,黄色通行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19年挣的钱没出监狱就被扣了1/3;更让人同情的是,他只是因极度饥饿敲破了玻璃,偷一块面包,就被判了19年徒刑。
外国文学史 中编 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中编论述题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概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
答:德国是浪漫主义运动的诞生地;分三个阶段:1、耶拿派为代表的早期浪漫派;2、以海德堡派为代表的后期浪漫派;3、以海涅为代表的新浪漫派。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于19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
早期浪漫主义重要作家是夏多布里昂和斯达尔夫人。
全欧性文学思潮。
2、试述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
答:以1829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欧文、库柏、布莱恩、爱伦.坡;后期:朗费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
3、《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和”美丑对照原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浪漫主义特色表现:1、故事情节曲折离奇;2、人物形象非凡传奇、极富夸张;3、强烈的对比;4、大胆的虚构与奇特的夸张手法,怪诞、神秘的气氛;5、以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世纪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
“美丑对照原则”的表现:1、生活画卷;2、人物形象。
4、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体现了他什么美学思想?试用他的作品举例说明。
答:1、角色安排的对照;2、不同情境的对照;3、情节对照;4、外在形象和内心品质的对照;5、人物性格内部光明面与阴暗面的对照。
5、从《悲惨世界》看雨果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答:在这部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它既是批判社会罪恶的有力武器,又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救世良方。
人道主义的这种两重性,分别体现了雨果世界观中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1、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尖锐的阶级对立、国家法律的不公正,暴露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压迫劳动群众的反人民本质,并对下层人民的不幸生活寄予深切同情;2、他试图以人道主义解决上述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时,立即暴露出这一思想体系的局限性和消极意义。
6、论述《悲惨世界》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答:思想价值:1、小说通过对冉阿让颠沛流离、艰难困苦的生活经历和芳汀、柯赛特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深刻地批判了造成穷苦人民悲惨处境的社会罪恶,猛烈抨击了法律和司法机构的不公正;2、小说对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社会生活面貌做了出色的描绘。
毕业设计论文—雨果《悲惨世界》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探析
学号:20080101050146密级: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雨果《悲惨世界》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探析学院名称:文学院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杨馨指导教师:朱忠元二○一二年六月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LANZHOU CITY UNIVERSITYCollege :Liberal ArtsSubject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ame :yang xinDirected by :zhu zhongyuanJune 2012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参阅资料真实可靠。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摘要本文主要以《悲惨世界》为例,【关键词】雨果;《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ABSTRACT Keywords:Hugo; Pathetic world; Humanitarianism目录一、引言《悲惨世界》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历三十余年完成。
自完成之日起,在西方的读者和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悲惨世界》的序言中,雨果明确指出:“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这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①我国对雨果人道主义思想及作品的研究,无论从时间和规模上看,还是从广度与深度上看,都可以说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雨果学》。
试论雨果小说中的人道主义
试论雨果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19世纪法国的重要作家,人道主义是雨果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
他真诚地同情贫苦人民,颂赞他们的可贵品格;他鞭挞封建统治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伪善。
但是,他往往企图通过道德感化来消灭社会罪恶,在社会斗争面前表现得软弱无力,在如何解决社会矛盾等问题上,也只能提出带有空想性质的改良主义主张。
下面我就雨果的人道主义试论几点:1.雨果的人道主义来源于他对暴政的反抗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在家庭和社会,特别是在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下逐步确立起来的。
1827年雨果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
《序言》强烈地反映了法国1830年革命前夕新兴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公开决裂,对当时文学艺术的解放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以后,雨果的创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观情感和理想得到强烈的表现,其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雨果从早年的迷惘中醒悟过来,逐渐认识了封建王朝和复辟政权的丑恶,也了解了父亲,思想上发生了变化,转向进步道路。
雨果的人道主义来源于他对暴政的反抗。
小说《巴黎圣母院》和《克洛德·格》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为受压迫的劳动群众鸣不平,控诉了封建势力。
2.雨果人道主义的核心是善必然战胜恶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雨果的人道主义在小说情节的结局中表现为善恶同归于尽,如《克洛德·格》和《巴黎圣母院》。
他在以后的完全成熟和创作繁荣时期的人道主义则发展善必然战胜恶。
如他在1834年创作的《悲惨世界》的前奏曲的中篇小说《穷汉克罗德》中,就描写了一个工人偷了一块面包被关进监狱由于无法忍受折磨,就杀死了监狱长,自己被送上断头台。
这是一个典型的善恶同归于尽的例子。
而他在1848年2月革命以后,则由资产主义转变为共和主义者。
1852年至1870年他在流亡期间创作了一系列重要作品,作品中则突出了他的善必然战胜恶的人道主义。
雨果的人道主义
雨果的人道主义引言维克托·雨果(Victor Hugo)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以他的文学作品和人道主义思想而闻名于世。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深深影响了他的文学作品,并对法国和全世界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关于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他在文学作品中如何体现人道主义价值观。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1. 平等与正义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主张平等和正义,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他反对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尤其是法国19世纪的社会问题。
他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描述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公,试图唤起读者对社会不公的关注。
2. 关注弱势群体雨果特别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包括穷人、妇女和被边缘化的人群。
他用他的作品揭露和批判社会中针对这些群体的不公平待遇,试图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3. 反对死刑雨果坚决反对死刑,并在他的作品中探讨了这个话题。
他认为人的生命是神圣的,无论犯下了多么可怕的罪行,剥夺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不人道的。
他主张用教育和改造来对待罪犯,而不是采取极端的惩罚手段。
4. 爱与宽恕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强调爱与宽恕的力量。
他相信通过爱和宽恕可以改变社会和人的命运,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具有强大爱心和宽容的角色。
他鼓励人们相互关心和体谅,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和温暖的社会。
雨果的人道主义文学作品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贯穿于他的众多文学作品中,以下是几部重要作品的介绍:1. 《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是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人道主义理念的典范。
小说以法国革命和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为背景,通过描写吉恩·瓦尔让等角色的故事,展示了社会不公和人道主义的冲突。
作品中强调了关爱弱者和追求正义的重要性。
2. 《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描述了15世纪巴黎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博谢和埃斯梅拉尔达展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宽容。
雨果通过描绘各种社会阶层人物的命运来呼吁社会的改变和人道主义的实践。
论雨果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爱 斯 梅 哈尔 达
屋外
,
当 老 乞妇 女发 现吉普 赛女 郎就是 当年被吉 普 赛妇女劫 去 的女儿 时 在 女 儿受 刑 时 刻
。
无 法 放女 逃生 了
,
,
老 乞妇扑 在绞 刑 台下心 碎而 死
,
。
。
孚 罗 诺 在 圣母 院
高楼 观 刑
《
被 加 西莫 多推 下跌 死
,
过 了 两年
人 们 发现加西莫 多在绞刑 犯 的 藏 尸 窑 里
的 敲 钟 人 加 西 莫 多临暮去劫 人
便命令 自 己 抚养 成人 的 独 眼
,
驼背
玻足
。
但爱 斯梅 哈尔达 却 被面 貌漂 亮行 为浮薄 的 军 官 法 比 救 出 加西 莫多 被捕 后 受 鞭 痢
,
并
深 深 爱 上 这 个 脸 面 光辉 的 军 官
观 众 恶 毒 的 嘲笑 和 侮辱
,
。
口
渴难 忍 一再 喊 水
( 即 海地 )
黑奴 反 大度
,
,
中心人 物是 名叫布 格
,
为了营 救 同伴
,
不 惜牺 牲生命
,
,
真不 愧是 奴隶 暴 动 中 涌 现 出来 的 高大 光辉 的
,
—
,
雅 加尔 的 黑 奴领 袖
,
他 勇敢
、
但是 他 又 是人性 爱 的 化 身 , 不 杀敌人 任 人处 置
。
俘虏 必 放 , 不 杀情敌 就 自投敌 营
。
孚罗 诺探 监提 出无耻 的营救 条件 骤 袭法场
, , ,
为女郎 拒
。
女 郎在受刑 时刻
加西 莫 多从 圣 母 院缝 绳而 下 他殷 勤 服待
论《悲惨世界》中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题目:论《悲惨世界》中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专业:教育学院班级:学号: 20140201536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日目录摘要 ............................................................................................................................................... I I Abstract......................................................................................................................................... I II 一.前言 . (1)二.“悲惨世界”人性的沉沦 (1)(一)可怜的忏悔者 (1)(二)可恨的罪恶者 (2)三.“幸福世界”雨果的人道主义的思想 (2)(一)《悲惨世界》雨果的人道主义形成 (2)(二)《悲惨世界》雨果人道主义的特征 (3)四.结语 (3)参考文献 (3)论《悲惨世界》中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姓名:郭丹妮学号:20140201536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专业:教育学指导教师:职称:[摘要]:电影《悲惨世界》改编于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代表作,不仅呈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内容,而且作品中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也在西方文学史上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力。
影片中的人物具有鲜明的类型化特征,充分彰显了影片自身的艺术对照原则以及浪漫主义思潮。
影片中的“悲惨世界”与“幸福世界”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对“善”予以歌颂,对“恶”予以压制,影片所塑造的“恶”的形象正是其弘扬的“善”的对立面。
而善与恶存在着循环的转化,在影片中以多重的角度完全呈现。
[关键词]:《悲惨世界》;雨果;人道主义思想;善;恶[Abstract]:Movie "Les Miserables," adapted from the famous writer Victor Hugo's masterpiece of the same name, only presents nearly half a century of historical content, and Hugo thought the humanitarian work also formed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tur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Characters in the film has a distinct type of feature and demonstrates the art of the film itself, and the control principles Romanticism. Movie "Les Miserables" and "Happy World" formed a sharp contrast to the "good" to be a celebration of the "evil" to be pressed, shaped by the film "Evil" is the image of its carry forward the "good" antithesis. And there is good and evil cycle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film at an angle of multiple fully rendered.[Keyword]:"Les Miserables"; Hugo; humanitarian thinking; good; evil一.前言电影《悲惨世界》[1]是根据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从《悲惨世界》中谈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小说里写出"本世纪"的历史之流迂回曲折、起伏跌宕的巨变,并且在全部历史景象与过程的中心,安置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即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
如冉阿让被监禁19年的罪行“只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芳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头,终因贫病交加而死的妓女。
雨果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在他看来,大革命后的半个世纪的不同阶段,下层人民的处境同样都悲惨艰难,并无变化,他以冉阿让、芳汀与珂赛特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
一部雄浑的史诗,是一个人的史诗,但又不限于个人的意义。
雨果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
主人公冉阿让一生的道路是那么坎坷,几乎具有了各种非凡的活力,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传奇性的主人公。
这个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道德精神方面,他的精神历程也像史诗一样可歌可泣。
他本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逐渐成了猛兽",盲目向社会进行报复,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终身悔恨的错事,而这种悔恨却又导致一种更深刻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起点,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
冉阿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
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
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
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慈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让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广施济贫的市长。
如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杀。
作者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理想“冉阿让”。
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同时也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
论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论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笔者前些日子购买李丹、方于夫妇所翻译的法国名著《悲惨世界》一套,阅读起来简直有种被击中的感觉,欲哭而无泪。
好似曾经的自己只是恍恍惚惚低头行走于路上的小孩,突然迎面撞上了上帝,他举起了他手中的光明将我打倒在地,让我从此跟他做一个具有人道精神的人。
今就以本文对书中的人道思想进行分享。
一、《悲惨世界》的名句解析“有思想的人很少用这样的短语;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
这个世界是另一个世界的前厅,这里不存在幸福和人。
人真正的区分方式是:光明中的人和黑暗中的人。
减少黑暗中的人数,增加光明中人的数目,就是目的。
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教育!科学!学会读书就是擦亮了火炬,每个字的音节都散发出火星。
可光明的人不一定快乐,人在光明中依然痛苦,过度的光明会引起燃烧,火焰是翅膀的敌人,燃烧而不终止飞翔,只能是天仙的奇迹。
当你有所爱并有所悟的时候,你还是会痛苦的。
曙光出现,遍地泪光。
光明中的人看见黑暗中的同类,能不垂泪欷嘘。
”以上这段取自书中《黑话》一章的末尾,笔者认为其最能显现本书的思想内涵,整本《悲惨世界》,其实就是卞福汝主教,冉•阿让,珂赛特和马吕思等青年三代人之间人道主义思想的传递。
[1]二、《悲惨世界》人道主义分析冉・阿让,一个穷苦的剪树枝的工人,因其姐姐有五个孩子需要抚养,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孩子挨饿,在寒冷的冬天因试图从面包店偷了一块面包而被捕入狱,那一年他16岁,被判12年监禁,期间他乂多次企图越狱,但一直没有成功,因越狱其监禁年数不断增加,直到48岁他才终于逃出了监狱。
三十多年的苦役生涯让他对这个世界完全绝望,苦大仇深的他决心要报复社会,但命运的安排,让他在流浪的途中遇到了心地极其善良的卞福汝主教。
主教收留他过夜,他却想抢走主教仅有的财物,主教觉察以后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而是告诉冉•阿让:我所有的财物你都可以拿走,因为它们都是上帝的,而现在你比我更需要这些东西。
冉•阿让的心受到了痛击,因为在他的眼中所有人都应该是坏人,他受不了别人对他的好。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浅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悲惨世界》是法国文学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法国革命和巴黎公社为背景,展现了法国社会的黑暗和不平等,但同时也充满了对人道主义的呼唤。
在这部小说中,雨果通过描绘人物命运的起伏,反映出人道主义精神在他的心中的重要性。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命运使人感受到了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感。
其中,主人公贫苦青年让-瓦尔真、女主角菲奥娜、小女孩科赛特等人物形象所呈现的是人的尊严与价值。
这些人物在生活中经历了各种艰辛,但从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他们具有坚强的毅力和无尽的勇气,他们愿意拼搏奋斗,始终在为自己追求的幸福而奋斗,即使是在沉重的打击下,他们依然顽强地存活,积极地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其次,小说通过描绘人自由的意义与价值来表达人道主义精神的思想理念。
在小说中,雨果用许多角色来表达自由思想的重要性,他们追求自由,并为实现自由而不断地挣扎。
例如,让-瓦尔真和菲奥娜的命运显示了自由的重要性,他们不想与自己所不喜欢的人一起生活,因此他们对追求自由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和代价。
此外,让-瓦尔真与议员雅德尔斯之间的对话也强调了个人自由的重要性。
雨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强调,人们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信仰的义务,并要尊重他人的选择,这是一个自由的社会所必需的。
最后,作为反对社会不公,人道主义是小说的重要主题。
通过描绘小说中的不公平现象,雨果强调了要改变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为每个人提供公正,有尊严的生活空间。
在小说中,有许多人物受社会的不公待遇,导致他们的生活变得悲惨和无望。
例如,法国流浪汉和巴黎公安勒斯醉鬼(The Bousset)曾在小镇被拘禁,让-瓦尔真也因贫穷而被迫出卖自己的首饰。
这些情况显示了社会的不公平,以及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幸福的强烈影响。
因此,雨果以小说为平台来呼唤人道主义精神,并呼吁社会必须纠正不公平现象,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
总之,小说《悲惨世界》从不同角度深刻表达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关注和呼唤。
浅议《九三年》中雨果的人道主义
摘要: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拥有人道主义思想最突出的一位作家是雨果,在他的作品里人道主义贯穿始终。
本文结合《九三年》对雨果在小说中表现出的人道主义做了客观的评价,肯定了他对革命与人道主义关系的理解,同时也指出了他脱离社会实际的思想的不足。
关键词:阶级革命人道主义《九三年》(1872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他以法国大革命中1793年的革命史实为题材,描写了一场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生死大搏斗。
其主要情节是写共和军平息反革命的旺岱叛军的叛乱活动。
法国封建王朝在革命洪流的冲击下垮台了。
前侯爵朗德纳克在英国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回到了旺岱地区,纠集了几千农民,企图以“愚昧对真理、正义、法律、理智和解放。
”进行一次愚蠢而又傲慢的长期抵抗。
国民工会决定派遣坚定的革命者,教士西穆尔登到旺岱的一支平叛部队当政治委员。
这支共和军的青年司令部官郭文是个人道主义者,同时也是朗德纳克的侄孙。
最后,朗德纳克的残部被围困在拉•古尔格古堡,他要求以被劫持着的三个孩子做交换,请郭文放他走,却被郭文拒绝了。
于是朗德纳克决定烧掉古堡,烧死三个孩子,而且意外地从地道里逃了出来。
可是当他听到那三个孩子的母亲绝望的呼喊时,人性在他身上觉醒了,他又从地道回到了古堡中救出了三个孩子而自愿落入共和军手中。
郭文被他的人道主义精神所震惊,而从土牢中放走了他,自己却坐在土牢里,甘愿承担全部责任,西穆尔登执行了革命纪律,砍了他的头,然而自己也被郭文的人道主义所折服,而开枪自杀了。
在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中,反映了雨果对人道主义理想与革命的关系的理解。
雨果充分肯定了这场震惊欧洲的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正义性和进步性,也充分“肯定扫荡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暴力”,他认为“善对恶的斗争,不用暴力,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从整体的角度看雨果并没有“放弃革命原则”的意思。
郭文不仅要求革命军事法庭按照革命的法律判处自己死刑,而且平静地接受了这样的宣判。
而那句被看成是暴露了雨果致命弱点的话,在后文中,雨果也做了形象的阐发。
浅析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
浅谈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摘要:雨果博爱、仁慈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悲惨世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冉阿让的人物形象作为人道的化身更是深入人心。
我且从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对贫苦农民的不幸遭遇进行深入刻画,由此发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控诉,但同时坚持会有光明未来的乐观信念;谴责资产阶级法律的同时认为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可以化恶为善;以及对共和党人英勇斗争的歌颂三个方面浅析该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人道主义;乐观信念;化恶为善;革命斗争人道主义是以个人为着眼点的观点,关注人的本质,主张个性发展,尊重个人的平等和自由权利,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
在欧美现代文学史上,人道主义是诸多进步作家的思想基础,如十九世纪的司汤达、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
他们通过作品来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震撼读者的心灵,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雨果也不例外,他博爱、仁慈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悲惨世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冉阿让的人物形象作为人道的化身更是深入人心。
我且从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对贫苦农民的不幸遭遇进行深入刻画,由此发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控诉,但同时坚持会有光明未来的乐观信念;谴责资产阶级法律的同时认为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可以化恶为善;以及对共和党人英勇斗争的歌颂三个方面浅析该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控诉社会黑暗,坚信未来光明雨果在《悲惨世界》深入描写了贫苦人民多舛的命运。
失业的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家人铤而走险去面包店偷了一个面包,而他为此需要付出5年苦役的代价。
他处于对自由的渴望四次越狱,均告失败,五年苦役竟加至19年。
出狱后,他改恶向善,却无法摆脱司法机构的追缉,几度隐姓埋名。
纯洁善良的芳汀被一大学生玩弄抛弃后独立抚养女儿珂赛特,虽然勤劳节俭,但不断受到房东的勒索、包工的剥削、债主的催逼,经济窘迫。
为抚养女儿,她被迫出卖肉体,但最后还是无力摆脱困境,含恨而死。
她的女儿珂赛特从小就饱受德纳第夫妇的残酷虐待。
对于小说描写的巴黎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大众来说,现实社会可谓是地狱,这个从拿破仑帝国后期到七月王朝初期将近半个世纪的法国社会黑暗凄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雨果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雨果的人道主义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不能完美地提供应有的解决
方案。
雨果的主要思想是,人的价值应该基于其仁慈的友好行为和善
良品质。
然而,他完全忽略了人的心理和智力因素,这是一个重要的
短板。
特别是他的追求仁慈的道德主张排除和放弃了其他诸如不确定
性和冲突之类的道德理念,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人道主义最后的追求。
此外,雨果还意识到人类是通过总体利益来实现最佳结果的,但是他
对细节的解释却不够清楚,这种不清楚的描述带来了艰巨的挑战,可
能会影响人们的实际理解和行动。
尽管有缺陷,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仍然非常有进步性。
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承认友好行为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道德选择,根据他的哲学思想,获得满足和幸福的重要密钥在于保持友好关系,而不是屈从自私
和利己至上的倾向。
此外,雨果也提出了友好行为不仅能带来幸福,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维护和促进和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可
以为现代人道主义思想提供重要的有益的信息。
因此,即使有一定的
局限性,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也对现代人道主义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将成为未来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