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历史十讲

合集下载

【地理课件】第十讲第二节水循环

【地理课件】第十讲第二节水循环

总结
水体更新速度快慢的原因分析 (1)从水循环环节分析水体更新的速度 需要考虑的环节有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再结合各环节的影响因 素进行分析,例如:
续上页
(2)从进水量和出水量分析较封闭水体的更新速度。以湖泊为例分析如下:
命题点二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影响因素 2. [2020·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考 1.结合某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考查河流流量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查
2.结合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角 度 3.结合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并推测区域环境特征
[2016·江苏卷] 图10-12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 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 题。
探究点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短缺的两种类型
类型
原因及表现
主要分布地区
资源型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 我国北方大
缺水 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多数地区
水质型 排放的废弃物增多,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可用水资源 我国南方地
缺水 逐渐减少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解决措施
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近 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
图10-5
甲湖和乙湖所在地区气候干 旱,蒸发量大。两湖都是内流湖, 且湖面海拔相近,但甲湖为淡水 湖,乙湖为盐湖。
分析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 的原因。
图10-5
[答案] 甲湖有多条河流汇入,丰水期水位升高;甲湖湖水顺河道流向乙湖,带 走盐分。乙湖只有河流汇入,但无河流流出;湖水蒸发强烈,使盐分积累。
图10-9
1. 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C )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

这一讲主要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谭其骧指出,随着科 技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历史地理学将会在多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 应用和发展。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展望,例如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合 作、深入研究一些热点问题等。
第八讲:编著《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几点体会与使用方法
这一讲主要介绍了编著《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几点体会和使用方法。谭其骧 指出,《中国历史地图集》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更 好地理解历史时期的疆域、政区等地理信息。他还介绍了如何使用《中国历史地 图集》进行研究和教学工作。
谭先生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域和交通情况。他指出,中国历史上的经 济区域主要分为南方、北方和西部三个部分,而交通则主要依靠河流和陆路。谭 先生还强调了经济区域和交通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例如:对于国家的经济和文化 交流、军事策略的制定等方面的影响。
阅读感受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地理著作,作者谭其骧先生 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这本书以讲座的形式,从多个方面 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精髓,对于我这样的历史地理学门外汉来说, 既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又激发了我对历史地理学的浓厚兴趣。
内容摘要
第三讲到第十讲,谭其骧先生分别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十个重要地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 些问题包括:黄河的变迁、长江的源流、海岸的变迁、沙漠的形成、佛教的传播、民族的迁徙、 都市的兴衰、文化的传播、自然环境的变迁等。他对每个问题的研究都深入细致,引用了大量的 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揭示了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 变化规律。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这本书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学著作,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深入的研 究。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重要问题,也可以领 略到谭其骧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卓越成就。这本书对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 可或缺的经典著作。

小学一年级趣味地理(地理拓展训练)课程 第十讲 比远近

小学一年级趣味地理(地理拓展训练)课程 第十讲 比远近

小学一年级趣味地理(地理拓展训练)课程
第十讲比远近
课程概述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和应用地理概念中的“远近”概念。

通过趣味的活动和练,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地点之间的距离差异以及如何比较远近。

研究目标
- 了解“远近”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学会使用地图测量工具和尺子等物品来比较远近
-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远近”的概念,如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规划出行路线等
课程内容
1. 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远近”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比如:离学校最近的商店、离家最近的公园等。

2. 地图测量活动:学生使用尺子或地图测量工具来测量不同地点之间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远近程度。

3. 规划出行路线:学生根据不同目的地的远近程度,规划出行
路线和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4. 练:学生通过练题巩固对“远近”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拓展活动
1. 学生自主制作地图: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一张地图,并在地图
上标出不同地点,通过比较远近来设计出行路线。

2. 视频观看: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与距离和远近相关的教育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进一步加深理解。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地理概念中的“远近”
概念。

他们将学会使用地图测量工具和尺子来比较距离的远近,以
及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种概念,如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等。

地理历史十讲

地理历史十讲

地理历史十讲第一讲: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形状和结构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不是完全的球形,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使得赤道部分稍微膨胀,而极地部分稍微扁平。

地球的结构可以分为五层: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和大气层。

这些层次相互作用,维系着地球的生命和运行。

第二讲: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大陆漂移理论是地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地球上的陆地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不断移动。

板块构造理论是对大陆漂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认为地球上的地壳被分为多个板块,这些板块在构造运动中相互碰撞、分离和滑动,形成了地震、火山和山脉等地质现象。

第三讲:地貌与水文地貌是地壳表面的形态特征,它受到地质构造、气候和水文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上的地貌形态多种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平原、丘陵、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水文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循环、分布和利用的学科,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

水文现象对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讲: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特定地区的气象要素的统计平均值和变化规律。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科学,它包括气温、湿度、风力、降水和云量等要素。

气候和气象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农业、交通和航空等行业的重要参考。

第五讲:资源与环境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是支持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人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舞台,保护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第六讲:城市与乡村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人们居住、工作和交流的中心。

城市具有密集的人口、发达的经济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乡村是城市的补充和延伸,它具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传统的文化。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关系和互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读后感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读后感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读后感以前我对历史地理的概念那是相当模糊的,觉得历史就是历史,地理就是地理,这俩就像两条平行线,互不干扰。

可是谭先生的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把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给打通了。

谭先生讲起历史上的疆域变迁,那真叫一个精彩。

他就像个讲故事的高手,把那些朝代更迭、版图伸缩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

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帝王们在地图上比划着,这儿划一块地,那儿占一座城,而这背后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土地争夺,还涉及到民族迁徙、文化传播等各种各样复杂的因素。

比如说吧,某个少数民族在北方的草原上待不住了,因为气候变了或者被别的部落欺负了,就开始往南迁。

这一迁,可不得了,就像是往平静的湖水里扔了块大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们带来了自己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当地的汉族或者其他民族相互影响,于是文化融合就这么开始了,同时呢,疆域的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还有关于河流的论述也特别有趣。

河流在历史上可不仅仅是流淌着水的通道,它简直就是一条生命线啊。

谭先生讲黄河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黄河那可是相当“调皮”的。

它时不时就改个道,这一改道,沿岸的老百姓可就遭殃了。

原本好好的农田被水淹了,村庄也得搬家,而且这还影响到了政治、经济格局。

那些靠着黄河运输物资、发展贸易的城市,黄河一改道,就像被断了粮道一样,繁荣不再。

但从另一方面看,黄河的改道也让一些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有了生机。

比如说新的河道附近,泥沙淤积,土壤肥沃,慢慢地就有人来开垦土地,建立新的村落。

谭先生在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地名的变迁。

这就像一场大型的“地名连连看”游戏,不过这个游戏可不好玩,因为它太复杂了。

一个地方可能在不同的朝代有好几个名字,而且有的名字听起来还特别古怪。

这让我想起有时候看古装剧,剧里提到的地名我在现代地图上怎么找都找不到,原来是名字都变了呀。

就像一个人改了名字换了身份,要找到他的过去还真得费一番功夫。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都变了。

中国历史地理(十)

中国历史地理(十)

2、信始祖原罪。
基督教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因违反上帝禁令,偷吃“
禁果”,即伊甸园中“知善恶树”的果子,犯下了“原罪”, 所以后世的人一出生就已是罪人,世上一切罪恶和苦难都源于 此。
3、信基督救赎。
基督教认为人是无法自己解救自己的,因此上帝就专门派 圣子耶稣降临人世间。基督为赎世人罪,甘愿受难,用自己的
弟姐妹、同道。
2、宗教仪式(圣事)
( 1 )洗礼: 表示洗净原有的罪恶,接受耶
稣基督为救主,来更新自己的生命。后来有延
伸意:比喻在艰难的磨练和考验后,对生命有
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
洗礼 是基督教入教仪 式。
洗礼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点水礼,即基督教的神 职人员用水蘸洒在受礼者的额头 上,或在受礼者额头上划十字; 二是浸水礼,即受礼者全身
1.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 (1)基督教产生的时代背景
罗马帝国(前27~公元476 年)
中东地图
(2)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创始人叫耶稣。
公元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一 种独立的新宗教。 392年,罗马帝国宣布基督宗教为国教。
六、基督教信仰对象
基督教信仰上帝、耶稣基督、圣母玛莉亚、圣徒、
天使等。
七、基督教的仪式和节日
( 1 )圣诞节: 12 月 25 日。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 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后将此 日改为纪念耶稣诞辰。
(2)复活节:每年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的第
一个礼拜日,纪念耶稣复活。
( 3 )感恩节:北美洲基督教传统节日。 11 月的
(二)基督教二传中国
13世纪,随着成吉思汗大规模的军事远征,欧洲的 基督教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聂斯脱利派建立了联系。 元朝建立以后,元世祖忽必烈托马可·波罗致书罗 马教皇 , 要求派传教士来华传教。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称 为“也里可温教”或“十字教”。 元朝还设立了专门负责宗教事务的机构。随着元朝 的灭亡,该教亦随之衰亡。

历史地理十讲

历史地理十讲

历史地理十讲
1. 文明的起源和演化:探讨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不同地区的文明演化过程。

2. 古代丝绸之路:介绍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贸易和文化交流。

3. 希腊罗马文明:讲解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成就和衰落,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 中世纪欧洲:概述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包括封建制度、教会的影响等。

5. 美洲文明:介绍美洲古代文明,如玛雅文明、阿兹特克帝国等。

6. 东亚文明:探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古代文明和历史发展。

7. 欧洲大航海时代:讲述欧洲国家在15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包括探险家、殖民地和航海技术等。

8. 革命与帝国:介绍18至19世纪的革命运动,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等。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过程和影响。

10.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概述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局势,以及冷战结束后的全球格局变化。

历史城市地理

历史城市地理

城市作为地理现象有两个特征:
(1)位置和分布的特征, (2)城市内部地域差异的特征, 区域内城市分布和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城市体系。 城市规模形态、街道布局、职能组织的配置关系; 建筑景观与历史文化风貌在城市内部的地域差异。 城市社会制度 城市经济和文化的需求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塑造。
第二节 历代城市发展演变脉络与规律
征来下定义。城市被视为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范围并具有某些特征的 社会组织形式。 首先是人口众多,居住密度高,人们的差异比较大; 其次,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性生产,其中一部分属于专业人员; 第三,城市具有市场功能; 第四,城市有部分地制定法规的权力; 第五,城市的居民不是作为完整的个人而彼此相识,换言之,一些 人的相互往来只是由于彼此所起的作用,而不在乎是否相识; 第六,城市要求有一种社会联系,其基础远比家庭和部族更为广泛, 也许还需要法律或传统的制约。
把城市的发生同阶级斗争、财富的占有以及国家联系起来的观点,很容易将 人们的目光导向城市的军事防守功能,而把城墙和市场的有无视为判断某个聚落 是否为城市的标准。目前,被国外学术界判定为人类社会最早的城市,例如:
代表古代西亚文明的乌尔城(Ur)、乌鲁克城(Uruk)和尼尼微城 (Nineveh),代表古代印度文明的哈拉巴城(Harappa),代表古埃及文明的卡 阍城(Kahun),建成的时间都在公元前3000年至1300年之间,确实都被一圈城 墙所环绕。
明中叶包城高潮,县级城市普遍砖石墙替代土 墙,1949年建国后由于经济原因推城墙。
三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结构
1.城市的形状
• 方形,最为典型。魏国安邑城、鲁国曲阜城、楚国丹阳 城、明代北京内城与成都城等等。方形最为典型。
• 长方形。元代大都城、明清西安城、苏州城等等。 • 圆形。上海嘉定、安徽合肥、河南罗山城。 • 不规则形状,主要分布在一些山区和沿江河的城市。如

历史地理导论讲义资料

历史地理导论讲义资料
◆ 3月1日,《禹贡》半月刊创刊,当时的英文名称 是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Geography,稍后改为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亦即“中国历史 地理学”之意。从1934年到1937年,《禹贡》总共 办了7卷82期,为时虽短,最初每期的文字今2~3万 字,但影响却极大。
1、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历史地理学的文献资料
研究方法
——历史文献研究法 ——野外考察法与考古学成果的利用
——地理学方法与技术手段
文献资料
1、以《禹贡》为代表的先秦地理文献 2、正史《地理志》类及后人辑佚研究资料 3、关于自然地理方面的文献资料 4、方志与总志 5、其他文献资料(如诗文等) 6、考古资料 7、今人研究论著
中北 心京 主大 办学 《历 九史 州地 》理 杂研 志究
西北地区历史地理学
沙漠与绿洲——自然地理 都护与州道省区——政区地理 民族与文化——民族地理 丝绸之路——交通地理
徐松《西域水道记》 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 王北辰《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 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研究》 张广达《西域史地丛稿》 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 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瓜沙史地研究》 前田正名《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 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敦煌史地新论》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金钰铭主编《兰州历史地理研究》
黄盛璋《论历史地理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载《地理集刊》第7号,1964年)
也承认在学科分类上是属于地理学,但他又 指出,就其学科性质说,历史地理学是介乎 于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又是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历史自然地理学

第十讲 北方四岛

第十讲 北方四岛
南千岛群岛中,择捉岛(伊土鲁朴岛)最大,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其次是国后岛(库纳施尔岛),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第三大的色丹岛(施科坦岛)面积约250平方公里;齿舞群岛是个小群岛,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二.历史进程
1.战国末,日本开发北海道。18世纪起,日本及俄罗斯先后在此进行开发,1855年,两国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约定得抚岛以南的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日本先后在南千岛群岛设置行政区划。’
图表3北方四岛中的国后岛和色丹岛
(3)“日本方面认为‘北方四岛’是苏联方面非法侵占的,拒绝承认苏联主权,日本渔民仍然按照传统习惯,在该渔场捕鱼作业。苏联方面对于‘侵犯领海’的日本渔船则采取扣押措施,因此不断产生两国之间的渔业纠纷。”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烟稀少,而且目前人口处于下降的趋势。苏联时期,北方四岛人口曾达到1.5 万人,而现在只有8000 多人。当地人主要靠捕鱼种菜为生。前往一次俄罗斯本土,往往要花上10天。
4.面积二等分论:即不以具体的岛屿,而是按照四岛面积平分,主要由于俄罗斯愿意还给日本的齿舞、色丹二岛相对于另外二岛来说面积太小。此意见是由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2006年提出,他也因此遭到群攻。(时代周报)
四.问题的阻碍
其一,从捍卫国家利益角度上,俄罗斯不允许任何国家改变自二战后形成的领土现状。因为苏联及俄罗斯与周边许多国家存在领土边界纠纷问题,担心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同样,日本认为北方领土问题是二战唯一“尚未解决的”遗留领土问题,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不仅意味实现领土完整,而且还意味彻底扭转“战败国”地位,成为真正的“正常国家”标志性问题。
(二).南千岛群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战略要地。
首先,北方四岛和千岛群岛一起构成了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重要门户,它可使俄罗斯自由出入于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之间;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历史上的岭南:地形、交通、行政区划与民系(之一)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十讲历史上的岭南:地形、交通、行政区划与民系(之一)

5
岭南地形
2020/8/2
6பைடு நூலகம்
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韩江三角洲平原(潮汕平 原)。珠江三角洲,包括西江、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 角洲。广义的珠江三角洲,以西江流域的高要、北江 流域的清远、东江流域的惠州为界;一般狭义的珠江 三角洲较小,新会、高明、山水、增城、东莞、深圳 连线以内。
台地:台地以雷州半岛的电白和高州以西,分布最为 普遍。
2020/8/2
8
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往是沿着南岭山地的河 谷进行,这些河谷就是历史上的过岭通道。其中 的大庾岭横浦关道是江西、广东之间最重要的一 条交通线,在秦统一前就存在了,唐玄宗开元四 年(716年,张九龄重修)。
穿越岭南的道路定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年),秦出兵平南越,开“新道”,设南海郡、 桂林和象郡,发卒50万人分作五军,各军驻一地。 “新道”筑成后,从关中经汉水顺流下长江,分 别转赣江和湘江,越过岭南后,可直取番禺。
2020/8/2
10
2、三角洲的开发
宋代以前,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只在边缘的平原、谷地、台 地等地方;三角洲因年年受淹,故称潮田,收成不稳定。 宋代及其以后,三角洲的潮田因建堤保田,使其成为收成 稳定的高产田。
2020/8/2
11
清代的广东
2020/8/2
12
三、岭南的民系
五岭山脉与南海的阻隔使广东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相对封闭的地域形成了岭南独特的民系、生活习俗、语言等。 岭南自两宋以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广府、客家和潮州(福 佬)三大民系。组成三个民系的族群,与北方中原汉族和岭 南土著有着较大的族缘、血缘和文化渊源的关系。历史上, 北方汉族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原生地陆续南迁到广东的不 同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各自保留着十分明显的区 域文化特色的广府、客家和福佬(潮州)三个稳定的居民共 同体。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适用于山东、重庆、河北)历史+第十讲 多样的世界古代文明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适用于山东、重庆、河北)历史+第十讲 多样的世界古代文明

【典例2】 (2021天津卷,9)凯撒执政时期,罗马发行的一些货币上,一面是 凯撒的侧面头像,另一面记载着他的功绩,且内容时有变化,可见罗马货币
() A.兼具了经济政治功能 B.彰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C.显示了铸造工艺高超 D.体现了帝国实力强盛
答案 A 解析货币本身具有经济功能,在罗马货币上刻印凯撒头像及其功绩,起到政 治宣传的作用,显示凯撒的威严,以此来维护统治,故选A项;皇权至高无上 表现为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行政和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与 材料无关,排除B项;“铸造工艺高超”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罗 马货币的功能,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帝国实力强盛,排除D项。
(3)发达的城邦民主制,造就了希腊文化的高度开放性。在人类历史上古希 腊以其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城邦民主制而著称,于今仍为世人称道。高度发 达的城邦民主制对古希腊文化的发展、繁荣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 希腊文化形成高度的开放性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前提,创造了宽松的政治氛 围。正是由于雅典等城邦一贯实行开放政策,希腊人不仅学到外国的先进 文化,而且迎来了许多学者办学、讲学。如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就到雅典 办学和讲学。这就有力地增强了希腊文化的开放性,从而促进了希腊文化 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 克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城邦中 的重要政治事务,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祭司的特权,排除B项;在古代雅 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利,排除C项;津贴制并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排除D项。
【典例3】 (2021湖北卷,11)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 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 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 A.专制主义理念 B.自由主义精神 C.法律至上原则 D.小国寡民情结

历史地理知识点

历史地理知识点

历史地理知识点1. 文明起源之地- 有关人类文明起源的研究表明,人类最早的文明起源于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

- 亚洲的两条河流被认为是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们分别是黄河和印度河。

- 黄河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它产生于距今约5000年前。

- 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现今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是距今约4500年前产生的古代文明。

2.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 尼罗河的洪水为古埃及的农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得古埃及人能够发展农业经济。

- 古埃及的统治者被称为法老,他们在社会、政治和宗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古埃及的金字塔、石像和墓葬是其文明的重要遗产。

3. 古罗马文明- 古罗马文明兴起于古代意大利,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地中海地区。

-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在其最辉煌的时期,罗马帝国统治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 古罗马文明对现代西方文化、法律和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 罗马的建筑、雕塑和文学作品被广泛传承,如斗兽场、帕劳恩神庙和维纳斯的雕像。

4. 文明交汇之地- 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城市成为了文明交汇的中心,如巴格达、开罗和君士坦丁堡。

- 巴格达古名为巴比伦,是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 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古代埃及的首都,被认为是阿拉伯文化的中心。

- 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后来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以上是一些历史地理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更多相关信息,请随时告知。

第十讲西半球的国家-2022年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项课件

第十讲西半球的国家-2022年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项课件

巴西人口分布图
分析工业区布局在东南沿 海的有利条件?
1.பைடு நூலகம்南部矿产资源丰富; 2.人口城市集中,劳动力丰富, 消费市场广阔; 3.开发历史悠久; 4.沿海,海陆交通便利。
考点8.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赤道
亚马孙热带雨林
0 0
0 0
0 0
0 0
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
考点8.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卢拉一家合照
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混血种人数量多
狂欢节
文化特征:多元性
桑巴舞
欧洲
足球
葡萄牙、非洲
英国
考点5.亚马孙河航运价值
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速平稳
流经地区人口稀疏
航运价值低
考点6.巴西农业发展条件
分析巴西种植咖啡的有利自然条件?
咖啡是热带作物,适宜温度介于15℃-25℃之
间,所需年降水量约为1500-2000毫米。需要肥沃
在人类已知的原始物种中,巴西就拥有约十分之一,包括55000种野生植物、 3150种蝴蝶、1622种鸟类以及468种爬行动物,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
考点8.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环境效益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 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1.代表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
2.发展条件
C
科技、人才
3.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美国各产业GDP 美国就业贡献
③ 美国物联网结束应用的领域
世界部分国家2003-2015年生产效率比较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书81页 )

中国边疆问题十讲写作背景

中国边疆问题十讲写作背景

中国边疆问题十讲写作背景中国边疆问题十讲背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袤边疆地区的大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边疆问题。

这些边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发展稳定。

而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确保中国的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围绕中国边疆问题展开,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第一讲:中国边疆问题概述这一讲将对中国边疆问题进行整体概述,介绍中国的边疆地理状况、历史背景以及边疆问题的前因后果。

同时,还会探讨边疆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影响,并提出解决边疆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讲:中国西北边疆问题中国的西北地区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边疆问题之一。

本讲将重点探讨中国西北地区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中国在西北地区面临的主要边疆问题,如新疆的民族问题、边境安全问题等,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讲:中国西南边疆问题中国的西南边疆也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边疆问题之一。

本讲将探讨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背景以及中国在西南地区面临的主要边疆问题,如藏南争议、南海问题等,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讲:中国东北边疆问题中国的东北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边疆地区,同时也是中国面临的边疆问题之一。

本讲将介绍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以及中国在东北地区面临的主要边疆问题,如朝鲜半岛问题、中俄边界问题等,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第五讲:中国南海边疆问题中国的南海地区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边疆问题之一。

本讲将重点探讨中国南海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背景以及中国在南海地区面临的主要边疆问题,如海洋争议、领土主权问题等,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第六讲:中国台湾边疆问题中国的台湾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边疆地区,同时也是中国面临的边疆问题之一。

本讲将介绍中国台湾地区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以及中国在台湾地区面临的主要边疆问题,如台独问题、两岸关系等,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第七讲:中国边境安全问题中国的边境安全问题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

跨学科融合
随着地理学、历史学、环境科学 等多学科的交叉发展,中国历史 地理学将进一步融入相关学科的 研究成果和方法,形成更为综合 的研究视角。
技术驱动的创新
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 术的进步将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提供更多数据支撑和分析手段, 推动研究方法的创新。
全球视野的拓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历史地 理研究将更加关注与世界其他地 区的比较和联系,从全球视角审 视中国历史地理的发展和变迁。
中国的经济版图逐渐扩大。
近现代历史地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近现代中国历史地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领土主权的变更、 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近现代时期,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挑战,如沙俄在清朝 末期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也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如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 约》等不平等条约。然而,在艰难的环境下,中国开始了 现代化进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这些变革对中国 历史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定义
中国
特点
具有时空双重性、人地相关性、动态 演变性。
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性
1 2 3
促进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
通过对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 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现代地理学提供借鉴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为现代地理学提供借鉴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变 化。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通过对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中国的文化遗产,包括古迹、古村落、自然景观 等。
中国历史地理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初步发展
01
中国历史地理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汉唐时期。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一、中国古代地理
中国古代地理,是指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研究,它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
环境、地理空间结构、地理资源分布、地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古代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中国古代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

中国古代地理空间结构,主要是指
中国古代地理空间结构的总体特征,包括地域结构、城市结构、交通
网络结构等。

中国古代地理资源分布,主要是指中国古代地理资源的
总体分布,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

中国古代地理经
济发展,主要是指中国古代地理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等。

二、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是指中国古代历史学的研究,它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
的总体特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政治的总体特征,包括政治制度、
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经济等。

中国古代经济,主要是指中国古
代经济的总体特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等。

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文化的总体特征,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

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的总体特征,包括社会分层、
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等。

中国古代宗教,主要是指中国古代宗教的总
体特征,包括儒家、道家、佛教、伊斯兰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历史十讲
第一讲:地球与人类的起源
地理历史的第一讲是关于地球与人类的起源。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地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

人类的起源则是在地球上的生命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从最早的类人猿演化而来。

人类的进化史是地理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物种迁徙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第二讲:古代文明的发展与衰落
古代文明是地理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从最早的定居生活开始,逐渐发展出了各种形式的文明。

例如,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等,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繁荣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然而,古代文明也有衰落的时候,例如,罗马帝国的衰败、埃及文明的没落等,这些都与地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讲:地理环境与国家的兴衰
地理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有着重要影响。

地理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等。

例如,地处内陆的国家相对较难与外界交流,往往较为封闭;而地处海岸线上的国家则具有较大的海洋
资源和贸易优势。

地理环境还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工业布局等方面。

因此,了解地理环境对于研究国家的兴衰非常重要。

第四讲:地理与战争
地理因素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条件决定了军事行动的可行性和行动的方式。

例如,山脉、河流、海洋等地理要素都会对军事行动产生影响。

此外,地理环境还决定了资源的分布和供给,从而影响了战争的胜负。

历史上有许多战争都与地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拿破仑的俄罗斯战役、德国的“巴巴罗萨行动”等,这些战争的结果都受到了地理因素的影响。

第五讲:地理与探险
地理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探险活动,这些探险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例如,哥伦布的航海、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都是地理探险的重要事件。

通过这些探险,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了解更加深入,也为后来的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六讲:地理与移民
地理因素对移民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类在面临战争、灾难、资源匮乏等情况下,往往会选择迁徙到更好的地理环境中。

例如,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如欧洲人的大航海时代、中国的长征等,都与地理环境的变化有关。

移民对于地理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第七讲:地理与城市发展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地理因素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一些城市因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而成为商业、政治、文化中心。

地理环境还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布局、交通等方面。

因此,地理因素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第八讲:地理与资源利用
地理环境决定了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方式。

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不同,人类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资源利用方式。

例如,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内陆地区利用农业资源等。

地理因素还决定了资源的开发难易程度和经济效益。

因此,地理对于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九讲:地理与环境保护
地理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地理因素与环境的关系密切,例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都与地理因素有关。

保护地理环境、减缓气候变化、防止自然灾害等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

地理因素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十讲:地理与全球化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地理因素对全球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和联系。

全球化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全球贸易、人口流动等都与地理因素有关。

了解地理因素对全球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通过这十讲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地理与历史的紧密联系。

地理因素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文明的兴衰。

地理历史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过去,还可以为我们理解当今世界和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