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本课分析
本课涉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组织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交通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问题。“一五”计划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经济建设并不了解,对于经济问题既不关注也不易理解,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最好能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同时尽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分析
时空观念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一五”计划实施前,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史料实证
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我国工业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历史理解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和特点。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所用的综合教学法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历史解释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和特点(难点)。
家国情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
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并进而让学生感知到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英明领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一五”计划成就》图片、相关史料、PPT课件。
学生方面:影视、图片、资料阅读、家庭内外访问。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设置相
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
同学们,这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可不要小瞧了它们,它们还有一个外号呢,叫作“国家名片”。方寸之间,融入百
年历史风云;沧桑岁月,映出万般英雄情怀。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信息。
方寸空间内,常常展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
“一五”计划邮票宪法邮票
今天我们就跟着一组邮票去看看1953—1957年中国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知道邮票,但是用过邮票的学生非常少,从邮票直观的图片来引入“一五”计划的实施,让
学生产生好奇心,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教师引导】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是一个经济上面临崩溃的中国,一穷二白、千疮百孔。此时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没有合理、完整的工业体系,几乎没有重工业。
【材料展示】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最高水
平的1936年增长20%,平均每年递增率为21.1%;其中工业总产值为349亿元,比1949年增长145.1%,年递
增率为14.1%。
——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提出问题】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央统一的经济管理下,农业上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工业上开展生产改革,所以到了1952年,我国已经胜利地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国内工农业生产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此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工业化水平较低的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与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至少在100年以上,远远落后于美国,也落后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印度。再加上一些西方大国在政治上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经济上进行封锁、禁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当时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
【图表展示】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材料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教师提问】通过与同时期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情况如何?图表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图表和材料说明了要想国家强大就要发展重工业。
【教师讲解】当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图片展示】政府编制和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教师补充】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三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实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目的和基本任务
【提出要求】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一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2)“一五”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分别是什么?
学生归纳:目的是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