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复习要点》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二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

第一节: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第一单元: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

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

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

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

最后,通过在实景中的重复练习,使求助者逐渐从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中脱敏。

一、学习目标

二、工作程序

(一)学习放松技巧

(二)建构焦虑等级

建构焦虑等级表:既是对引发求助者特定焦虑的刺激因素的归纳整理,也是对求助者实施系统脱敏治疗的必要准备。

要求求助者本人把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一个次序,最少焦虑是0,代表完全放松,最大焦虑是100,代表极度焦虑。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及焦虑等级表。

理想的焦虑等级构建,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这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

(三)系统脱敏

首先让求助者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当他确实感到有些焦虑紧张时,令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每次放松后咨询师都要询问求助者有多少焦虑分数,如果分数超过25,就需要继续放松。

三、相关知识

(一)基本原理

20世纪40年代末期,精神病学家沃尔普通过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创建了系统脱敏法。

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是对抗焦虑的作用。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呃刺激,在求助者面前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二)沃尔普的经典案例

四、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冲击疗法

A、冲击疗法:又称满贯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冲击疗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

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焦虑的刺激情境中;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焦虑,但是造成创伤的恐惧的结果并不会发生;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

B、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

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

C、现实冲击疗法: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焦

虑的行为,让焦虑自行降低,是一种被动的放松过程。在现实冲击疗法中焦虑可以得到迅速减轻。

D、想象冲击疗法:基于相似的原理并遵循相同的程序,不同之处是暴露在想象的恐

惧之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想象冲击疗法优于现实冲击疗法的一点是,它对能被治疗的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不限制。想象冲击疗法可以用一种对求助者不会带来消极后果的方式再现创伤情境。

一、学习目标

二、工作程序

(一)筛选确定治疗对象

必须排除以下情况:

一是严重心血管病;

二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三是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四是内分泌疾患;

五是老人、儿童、孕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虚弱者;

六是各种精神病性障碍。

(二)签订治疗协议

(三)治疗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刺激物,它应该是求助者最害怕和最忌讳的事物。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再决定治疗的场地。

为了防止意外,应准备安定、心得安、肾上腺素等应急药品若干。

(四)实施冲击治疗

冲击疗法一般实施2~4此,1日1次或间日1次。

三、相关知识

(一)基本原理

冲击疗法和系统脱敏法的区别:

1、从治疗程序上看:冲击疗法程序简洁,没有繁琐的刺激定量和焦虑等级设计,

而且不需要全身放松这一训练过程。

2、从原理上来看:

A、系统脱敏疗法,是每次设法引起一点微弱的焦虑,然后用全身松弛的方法

去对抗它,即所谓交互抑制,因而总把“危害”自小的刺激物首先呈现。

B、而冲击疗法,则是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

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以任何强化。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

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乃至消除,即所

谓消退性抑制。所以冲击疗法总是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放在第一位。

C、冲击疗法治疗社交恐惧症时的疗效与系统脱敏疗法相近。其优点是,方

法简单、疗程短、收效快。缺点是,冲击疗法完全无视求助者的心理承

受能力,求助者痛苦大、实施难,可能欲速则不达。

(二)咨询案例

四、注意事项

治疗中求助者若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

第一,通气过度综合症。

第二,晕厥或休克。

第三单元: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的概念: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其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

一、学习目标

二、工作程序

(一)确定靶症状:必须首先确定打算弃除的是什么行为,即确定靶症状。

(二)选用厌恶刺激

因为不适行为常常可以给求助者带来某种满足和快意,所以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的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要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

1、电刺激

2、药物刺激

3、想象刺激:即“内隐致敏法”,用语言提示使求助者进入想象,在想象中将不

适行为和厌恶反应联系起来。

4、其他刺激:任何能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只要这种刺激不给

身体带来较大的损害。

(1)憋气。(2)羞辱。

(3)强烈的光线、尖锐的噪音以及针刺等克致疼痛的方式也曾被用来作为厌恶刺激。(三)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但不是每种刺激都能立即产生厌恶体验的,时间要控制准确。

三、相关知识

(一)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

内隐致敏法:改良的厌恶疗法,即当求助者欲实施或正在实施某种不良行为时,在想象中主动地呈现某种可怕或令人厌恶的形象,致使两者形成条件反射,达到控制行为的治疗目的。

(二)咨询案例

第四单元:模仿法

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一、学习目标

二、工作程序

(一)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

除了必须是适应症以外,还要评估求助者的模仿能力。

(二)设计示范行为

(三)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三、相关知识

(一)模仿法具体方式

模仿法是建立在A.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之上的一种咨询治疗方法。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