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表扬与批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的表扬与批评艺术
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把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上进心,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表扬与批评的方式方法,对于现在这些见识广、思维活跃、个性强的独生子女来说,不仅会失去这一方法应有的积极作用,甚至还会产生许多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任何人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效仿的一面。为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充满自信,都能够挺起胸、抬起头来做人,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在“表扬”学生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学期末的每一次家长会之前,她都让每一个学生找出自己比别人优秀的一面,发动全班学生为其它每一个学生找值得学习的优点。她把学生本人认可、全体学生肯定的优点,作为学期末颁奖的“理由”,认真准备颁奖词,在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的期末班级会议上,郑重其事地为每一个学生颁奖。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未必在其他的方面没有缺陷;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未必将来就没有好的发展前途。如此隆重、大张旗鼓的颁奖式,其实是在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教育学生不应该自高自大,而应该虚心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这是一种奇妙招式,表扬中隐藏了批评、批评中包含了表扬,人人都能心悦诚服接受。
对学生的教育多一些表扬鼓励是应该的,但我们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讲究表扬的方式方法。
第一,值得表扬的时候才表扬。不要随意给学生廉价的表扬,这样往往会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如果形成习惯,还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爱慕虚荣。
第二,表扬要中肯、得体,切忌说过头话。要让学生从内心里感觉老师是在真诚地肯定、鼓励自己。
第三,肯定的不一定是结果,可以是过程。学生虽然未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圆满做好某件事,但他积极对待、尽心尽力去做了,对做的过程中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方法的肯定,会激励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努力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圆满一些。
第四,表扬要讲求时效。当学生取得值得肯定的成绩时,我们要立即给予鼓励,过后再表扬会减弱强化促进的作用。
第五,表扬最好在大庭广众面前。这样,可以使受表扬者脸上更有光彩,从而促使自己在其它方面、在别人面前做得更好,也有利于激发不及受表扬者做得好的其他人努力上进。
第六,表扬与批评分开。有时学生在同一件事情中,有做得好的一面,又有做得欠妥甚至错误的一面,我们必须分别对待,如此,既能提高他明辨是非的能力,又不至于在批评当中抹杀其正确的动机或灵感。
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曾指出,没有体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里所说的“体罚”,我个人更钟情于用“批评”一词取代。我认为,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可思议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当年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次,一个女学生在参加数学考试中,一道题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数学老师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这个女学生偷偷地把少写的小数点添上,然后到数学老师的办公室来“补分”。当时,数学老师不在,却恰巧碰到了陶行知先生。女学生说明来意后,陶先生接过了女学生递上的试卷。在仔细地审视了试卷后,陶先生虽然从钢笔的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他并没有“挑明”,而是认真地改正了卷面分数,满足了女同学“补分”的愿望。不过,陶先生在那个被“添上”的小数点上重重地画了一个红圈。女学生心领神会,惭愧不已。许多年过去了,女学生已经成人成才。但每当想起当年“补分”的事,她仍然激动异常。她说,当时他是抱着忐忑的心情去找老师的,生怕老师看出破绽。然而,当陶先生看出“问题”却没让她丢面子时,她的心被震撼了,她从陶先生身上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她说,那件事情过后,她不仅下决心用功学习,而且发誓要永远做一个诚实的人。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霍懋征老师的班上有个爱下象棋的孩子,经常逃课去找人下棋、与人比高低。一天,霍老师对他说:“听说你爱下象棋,放学后下一盘好吗?”他惊讶地说:“你行吗?”霍老师说:“不如你的话,就向你学呀。”第一盘霍老师故意输了,那个爱下象棋、常逃课的学生特高兴。霍老师说:“我不服气,再来一盘。”第二盘爱下象棋的学生输了,他很不服气,但第三盘、第四盘、第五盘都输了。他终于很佩服地对霍老师说:“老师,您真棒啊!”霍老师趁机说:“我虽然下得比你好,但你看到我到处找人下棋了吗?我不能因为爱下
棋就不上课呀。以后我们在课下交流,互相提高怎么样?”从此,这个孩子开始好好学习,再也不逃课了。
批评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没有明显效果或者事与愿违的批评,是应该竭力避免的,所以,要善于洞察学生心理,从学生心理入手,讲究批评的艺术。
第一,要就事论事。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犯错误都不过是由于缺乏自控力、意志力等。教师一定就事论事,不能翻老账,不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以前的所作所为耿耿于怀。
第二,要注意场合,要给学生留“面子”。不分场合、不留情面的公开、严厉、点名批评,看似公平合理,实则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甚至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等不良结果。有专家研究发现,多数人都会永远感念那些总是“在大庭广众面前大张旗鼓表扬和在密室里暴风骤雨般训斥”过自己的人。
第三,要注意语气、态度。态度刚柔并济,语气严中有爱,更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愿意同老师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第四,要抓住问题的重点。教师批评要批到“点子”上,抓住问题的根本,直奔主题,不能泛泛而谈,使学生不得要领;同时,是非观点一定要明确、中肯,使学生心服口服。
第五,要注意频率。不论学生所犯错误的大小、严重程度如何,教师都大发雷霆,严厉批评,学生就会习以为常。因此,教师在运用批评手段时,尤其是严厉的批评,必须注意频率。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可偶而为之,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使其更好地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第六,批评之后要跟踪“温暖”。批评了学生之后,把被批评的学生置于脑后不再理睬,是教师的一大忌。精明而又爱心的教师,会对受过他批评的学生更加亲近,使学生在老师的爱心中静心反省自己、更快进步,也由此与老师建立永久的情谊。
表扬与批评要因人而异、因地因时而异,作为以教育为职业的教师,我们要从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潜心研究表扬与批评的艺术,使之发挥应有的效应,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