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张克辉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是一本深入剖析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中国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深感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系统。
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的家族制度、伦理观念、政治哲学等方面的特点,让我看到了一个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
中国的家族制度强调亲情、孝道和家族的延续,这种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对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国的伦理观念注重集体主义和义务本位,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伦理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梁漱溟先生强调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色,认为中国文化注重人的内心修养和人格完善。
他指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仁”,即关爱和同情他人,这种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这种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价值,与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个体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对于塑造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性。
我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梁漱溟先生在书中分析了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认为中国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同时,他也强调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认为中国文化可以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的精神在于‘伦理本位,互以对方为重’。
”这句话概括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尊重。
这种伦理本位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以道德和伦理为基础,相互关心、理解和尊重。
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共同发展。
“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早熟文化’,亦即其文化在很早时即完成其基型,而一直不变沿袭下来。
读《中国文化要义》心得体会
读《中国文化要义》心得体会阅读本书前了解到,作者梁漱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人士和国学大师代表,对于这样一位处于中国特殊转型期的文化大家,能站在公正的角度用公平而深刻的见解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找出差异根源,实属不易。
读完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即是作者全片围绕的道德与宗教之间的区别以及中国同西方社会在信奉不同文化宗旨之后衍生出的理性与理智的区别,进而指出中国之所以科技不兴盛、社会不发达的的根源就在于,中国相比较于西方,一直处于一种伦理社会,理性战胜了理智,没有意欲向前的冲劲,亦且没有反转向后的抑欲倾向,更多的只是安于现状、知足而乐。
我将从中西文化差异产生原因、由此而导致的结果、进而得出结论三方面来总结我的心得体会。
一、中西文化差异产生原因作者在书中指出中西社会构造的差异始于宗法制度消亡之后,而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西洋以宗教若基督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作中心。
后此两方社会构造演化不同,悉决于此。
”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表现为:中国社会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个人本位,阶级对立。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
而西方确由宗教严格的约束着人的意志与行为,理智的指引着人们不断探求真理、务实己任,在法律出现后,这种宗教化的理智国度内,集团生活更加明显。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思路决定出路”,在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具有极强度的个性,包括独自创发、延绵不断、极强的同化能力和影响能力等等,但其最重要的个性却是“文化早熟”,这也正是秦汉之后两千余年不复有改变与进步的原因。
文化早熟意味着中国文化内部具有高度的妥当性和调和性,这在中西文化不曾遭遇之前毫无问题,中西文明各美其美,无论历史再走过几百年、几千年,在中国亦不会产生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和法治。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在阅读《中国文化要义》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古老而深沉的文化世界。
梁漱溟先生的文字,既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也是对人类心灵的细致洞察。
书中的观点独特,且极具洞察力。
作者强调中国文化中的“伦理本位”和“职业分途”的特点,以及这种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深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也意识到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的一些观点深深吸引。
例如,作者提到中国文化中的“仁”的观念,认为这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
我深以为然,因为“仁”的观念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对于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
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仁”被广泛应用,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种观念强调的是一种和谐、平等和包容的态度,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深入思考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我不禁开始对比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我发现,尽管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也有“仁爱”的观念,这种观念强调的是对于他人的爱和关怀。
此外,中西方文化都强调正义、勇敢、智慧等价值观念。
这些相似之处表明,人类的文化尽管千差万别,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是人类文化的共性,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己的文化背景。
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哪些元素是积极的,哪些元素需要改进。
我更加珍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同时也更加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要义》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也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每一个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建立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建立文化自信标题: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文化自信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是一个民族强大和自信的体现。
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立文化自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还可以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要义是一篇重要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观点和认识。
其中最重要的是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是我们自信的来源。
文章中还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地域特色。
这些不同的特点和特色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已经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也使她能够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形成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
在建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精髓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常态。
我们需要学会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排斥。
只有相互尊重和包容,才能真正建立文化自信。
总结起来,建立文化自信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建立文化自信。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加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对中国文化一直非常感兴趣。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讲述中国文化要义的书籍,使我更深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和核心价值观。
其中,最让我着迷的是中国人重视的“仁义礼智信”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包括对家庭、朋友和社会的尊重和关怀。
中国人注重礼节,善待他人,同时也注重个人修养和智慧的积累。
这一观念对我来说很有启发,我认为这种关注他人和个人修养的平衡非常重要。
此外,我还了解到中国文化中对伦理道德和家庭价值观的高度重视。
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的概念和家庭的影响。
他们重视家族的连续性和传统的延续,认为孝敬父母和照顾家人是最基本的道德责任。
这一观念让我深思,考虑到当今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的多样性,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审视和回归对家庭价值观的关注。
此外,中国文化要义中还提到了包容和谦虚的价值观。
中国人传统上讲求谦逊和不自夸,注重与他人和谐相处。
这一观念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因为在当今社会,夸夸其谈和自我宣传已经成为主流。
中国的价值观提醒了我要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
通过阅读中国文化要义,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让我思考了很多,同时也启发
了我对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反思。
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和了解中国文化,以及如何将其中的宝贵思想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
读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的读后感
读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有感通过一个学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并在课上听老师讲了很多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故事,使我对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冰山一角的了解。
老师多次提及梁漱溟先生,以及多篇梁先生的著作,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这篇听课体会是基于对梁漱溟先生所著《中国文化要义》的略读,简要写出的读后感。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
在书中, 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
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
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先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
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
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
十、道德气氛特重。
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
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
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
梁先生说:“人生态度之不同, 实为其文化不同之根本”。
文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观的问题, 也就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在这点上,梁先生抓住了文化观中最本质的东西。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社会以伦理本位,而西方社会是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深厚的文化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精神价值。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阐释,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首先,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忠孝等价值观念,提倡人伦之道,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这种思想在中国社会中深深扎根,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和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仁爱和礼义之道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其次,道家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随遇而安,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教导人们要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摒弃功利主义和虚浮的欲望。
通过学习道家思想,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心灵的滋养和社会的和谐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此外,佛家思想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家思想强调“舍得”和“菩提”,主张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教导人们要舍得,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解脱,摒弃贪婪和欲望。
通过学习佛家思想,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舍得和追求心灵净化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心灵的滋养和社会的和谐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忠孝、孝道、礼义等传统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和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忠孝、孝道、礼义等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近日拜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两部著作,自觉小有收获,对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遂笔记于此。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分毫没有指责对错之义,只把两种观点对比讨论,此乃宗教所万不能容之事,此其二。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分毫没有指责对错之义,只把两种观点对比讨论,此乃宗教所万不能容之事,此其二。
故经过周孔教化改造,中国文化中虽仍保有原始宗教的部分元素,如祭天、敬祖、崇德报功,但其核心已是非宗教的周孔教化,而这些原始元素已转化为周孔教化中的礼。
故经过周孔教化改造,中国文化中虽仍保有原始宗教的部分元素,如祭天、敬祖、崇德报功,但其核心已是非宗教的周孔教化,而这些原始元素已转化为周孔教化中的礼。
儒家在学术上所作的惟一功夫,便是教人反省自求而已。
儒家在学术上所作的惟一功夫,便是教人反省自求而已。
除了信赖自己的理性,别无它求。
除了信赖自己的理性,别无它求。
这实在是道德,远非宗教。
这实在是道德,远非宗教。
道德为理性之事,存在於个人之自觉自律;宗教为理智之事,寄于教徒之恪守教诫。
道德为理性之事,存在于个人之自觉自律;宗教为理智之事,寄于教徒之恪守教诫。
中国自孔子以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
中国自孔子以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
道德宗教二者,同是教人向善。
道德宗教二者,同是教人向善。
然而宗教速效、力大、不易失坠,道德则难度骤增。
然而宗教速效、力大、不易失坠,道德则难度骤增。
这就为宗教本是个工具方法,而道德则否。
这就为宗教本是个工具方法,而道德则否。
宗教向外借力求善,但这外力实在就是自己,而道德不绕这个弯,径向内部发力发掘自己的善。
宗教向外借力求善,但这外力实在就是自己,而道德不绕这个弯,径向内部发力发掘自己的善。
如此看来道德本应是一迅速跨入理性的通衢,但其矛盾也在於斯。
如此看来道德本应是一迅速跨入理性的通衢,但其矛盾也在于斯。
须知人类历史上,道德远比宗教为后出者,正是因为人类理性较之理智总是发育不足,因而道德广泛实现是一至难之事,理性的通衢反成为文化早熟的歧路。
《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读后感作文
《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读后感作文《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读后感作文近日我读完了由张岱年、方克立两位先生共同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该书是199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该书的核心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认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读后感。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认识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美好未来,挖掘经济价值所以在阅读该书时极度认真,感悟尤多,故而写下这篇读后感与大家分享一下,探讨一下。
我的感悟有以下几条:首先是古人的文化魅力在于坚持与传承是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壮大完善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发扬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最早的中国文化只不过是是二层次: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而后期就是三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再到后期就是四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这是历史和人类不断改革进步的必然体现所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难道不应该更好的发扬和维护这种精神吗?这便是我的第一个感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更好的维护坚持改革创新的文化精神。
接下来是我的二个感悟:制度文化是把双刃剑。
在文化的传承当中少不了制度的功劳,正是因为有好的制度,古人的思想才会开放,才会进取这就好像是科举制度,能为国家网络人才创建文化但制度也有另一方面是不好的消极的',列如:宗法制亦为专制制度也就是说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这样的制度从一定角度来说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取用。
对文化的交流发展给以屏障性,这样的制度就明显没有后期唯才是举的科举制好,当然这些都是没办法和现代比的。
所以说古代制度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学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把好的一面无限扩展,争取用到最大。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第三个感悟文化应有斗争精神这体现在以下三点,我归纳总结为:1.与自然斗争,读后感《《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读后感》。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读《中国文化要义》有感《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得代表作,原书于1949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得经典作品。
本书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
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
经过这么些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却普遍感觉到了迷茫。
很多原来被嗤之为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如今不仅死灰复燃,甚至还为人们竟相效仿。
原本被人推崇的英雄形象现在却被“恶搞”而变得面目全非。
变革中的中国究竟会走向何方?什么才是人们真正追逐的目标呢?这些问题不光拷问着还在追逐着梦想的普通百姓,也许也缠绕在许多尚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中。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搞清楚什么是现时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或者,搞清楚现时中国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申漳,1982)“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的一套持久的信念,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的,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郭莲,2002),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张岱年归纳为四点:即是(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
(张岱年,2000)这四点总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文化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是讲究和谐和睦的。
这样的总结让国人感觉很好,但不能说明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种种现象,比如说环境污染问题,医疗教育费用逐年上涨问题等等。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对中国文化特点的总结为:“(一)自私自利,此指身家念重、不讲公德、一盘散沙、不能合作、缺乏组织能力,对国家及公共团体缺乏责任感,徇私废公及贪私等。
《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要义)书评
《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要义)书评一、成书的背景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中国文化要义》成书于1941到1949年,期间经过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可谓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风起云涌的一段时期。
一方面,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始终处战乱之中,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西方的冲击,知识分子试图突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逡巡不前的状态,极力求变求新;另一方面,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战中,从步步沦陷到全面胜利,民族自尊心得到肯定,民族热情空前高涨;与此同时,国共两党在大陆胜负已分,中国真正的开始走向稳定和统一,在西方民主自由的大潮和苏联红色革命之外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国的发展道路显得尤为棘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梁漱溟在本书中尝试从中国文化的特点出发找到中国文明的核心这种尝试非常具有时代意义。
即使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从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依然没有在文化方面和精神层次找到自己的归宿,这对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殊为不利,所以本书在今天读来,仍然发人深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从作者的角度来讲,梁漱溟是中国近代很有影响力的学者,被称为“最后一位儒家”。
但是梁漱溟却并不是一位在象牙塔中著书立传的书生,正如他自己在本书的序言中写到的:“我便是从感触而发行动,从行动而有心得,积心得而有主见,从主见而更有行动……但读书,只在这里面读书;为学,只在这里面为为学”,他是一个为解决问题而做学问的人,这个问题包含人生的问题,也包含社会的问题。
成书之前,他曾在山东邹平筹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试验自己“乡村自治”的理念;成书的九年中,他组织了“统一建国同志会”,发起“中国民主同盟”并担任秘书长,努力促进两党和谈以共同抗战。
所以说,梁漱溟在书中所说的看法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他自己投身于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中切身体会。
二、几个仍待商榷的问题中国的“变”与“不变”作者在书的绪论中即将社会长期停滞不前作为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并在第十一章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本来这篇文章很可能胎死腹中的,但为了养成读一本好书,写一段文字的习惯,将外化的作者的思想更好地内化成我的想法,不浪费作者的文字,亦不浪费对为了读这本书在时间、金钱等方面所做的消耗,我还是在草草翻完一篇关于建筑冷与热的文章后打开音乐,轻敲这篇文章起来。
《中国文化要义》这本书与我可说有缘,在寒假时就在图书城翻阅到,当时以没有心思在图书城中静静阅读作为理由放弃了;开学了,抱着一种不成熟的对社会学的极度渴求,在豆瓣上确认好这本书的层次后,从亚马逊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可笑的是,当时却已忘记已经见到过这本书了。
梁漱溟在这本书中将中国与西方产生分歧的源头定在这么几个方面:理性与理智的启发;宗教与礼教的区别,他认定了西方人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是正确成熟的,将社会的发展定为三个层次,而中国却跳过了正确的步骤,理性早启而理智不足。
由此,中国的封建制度得不到根本的改变,中国的科学研究被抑制:中国人多研究人事而少研究物事。
中国人在周孔礼教的浸淫下,在社会四个层次(家庭、团体、国家、天下)中更加关注家庭与天下,因此,中国人很少有国家的概念,中国人也很少团结。
而重礼教而轻法律(书中说古代中国除了刑法而无他法,自己估摸着也是,看古装片也没见除了打板子、坐牢、砍头及凌迟等酷刑以外的内涵),也是人们只知义务,而缺少权利意识的重要原因。
这本书写于1949年之前,中共还未能够取得中国的执政地位,其间的说法均是基于古代中国而言,而成书的时间早于新中国的成立,其中的言论应该不像政治课本那样。
像今天阅读到伊东丰雄与中泽新一合写的《反建筑》一书中就用了资本主义社会看来更加客观的英国土地改革一词,而笔者觉得那就是在历史课本上社会主义国家所看待的圈地运动,“圈地”两个字将文字能够表现的那种资本主义的剥削透彻地反映出来。
因此,我对民国学者所写的书更佳偏爱,对这本《中国文化要义》也更怀着尊重的心态去阅读。
也因为成书过早,书中的文字也更佳生涩,民国年代所特有的混合着文言文的简练与白话文的直白的青涩的味道使本书对我来说不比文字的内容难以接受,用硬着头皮看书也很合适。
读书札记——读《中国文化要义》
读《中国文化要义》文/春雨夜泊近来,卒读了一本书——《中国文化要义》,是著名文化大家梁漱溟写的。
写于半个多世纪以前,1949年首次出版,后多次再版。
为什么要读这样一本书呢?这还要源于先前的一个省社科基金课题,是研究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
由大学文化延伸至中国文化,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题结题了,论文也发表了,但对中国文化喜欢的热度不减,故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就多有喜爱。
看到这本《中国文化要义》后,更是喜爱有加,就细读了起来。
说到梁漱溟,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可以说是大名鼎鼎。
他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
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
他24岁以高中毕业的学历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教授,讲授印度哲学,可谓前难说古人,后不见来者。
之后,他投身于乡村建设运动,参与创建民盟和国共谈判,曾为和平建国而努力。
解放后,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也是一路风波。
应该说,他还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
他的家世是蒙古族、元朝宗室的后裔。
其父梁济是清末的四品官员,后也就职于民国。
因不满国情现状而沉潭自尽,留有万言遗书,令梁启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感慨。
他年轻的时候,曾醉心于出家而终未果。
他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出过国,却能上位于北大教授而学贯东西。
他投身乡村建设,以微薄之力却要改造中国。
他潜心学术研究和教育,终生探索人生真谛。
在学术领域,他一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一是人生问题;二是中国问题。
他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让人感到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又被学界尊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却是来自于元朝宗室后裔的一位蒙古族人。
关于《中国文化要义》我不想多说。
因为这样一部博学精深的书,说起来总不免挂一漏万。
我只能说,我对这部书有深深的敬意。
我是几乎是逐句细读下来的。
由于不着急,又断断续续,读了有三年之久,有点研读的意思。
这里,我只谈一些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在我们的世界观里,仿佛只有那么一个独系演进论,大致按照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脉络。
每一个国家或者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个性存在,倘若硬要拘泥于此,就显得有些呆板了,有些不切实际了。
比如说中国,我们有奴隶社会吗?不能只因夏商周时代曾经有过的战俘这一类似的奴隶群体就断言有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类似古罗马和美国算是极突出的了,中国并没有。
再说封建社会,我们提此就必会和专制搭配,弄出个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来,岂不令人啼笑皆非?专制和封建,一合一分,我们却把本来矛盾的事物放在了一起,实在是不该。
我们确实有封建社会存在的,它止于战国。
周王室的衰微才造就了封建社会的诞生,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属于专制主义。
可是地主阶级是纵贯两千年的啊,梁漱溟老先生为什么还要这么讲呢?这就要引出经典的伦理本位的职业分途了。
中国人是伦理本位的,这一点决定了我们注重家庭生活,而不同于西洋的团体本位。
故而我们的团体生活实则是一塌糊涂的,这一点后面还要讲到。
还要说明一下的是,费孝通老先生对于此也有类似的看法,足可见其鞭辟入里之处。
这样一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就有了理论支撑的依据,我们以家庭为单位从事事业,不论是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还是为官,各行各业间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不像中古的欧洲界限之严,你祖上是手艺人,那么祖祖辈辈都别想跑,农民、奴隶、贵族也是一样。
中国则不然,你这代是农民,但是通过你的努力,积累财富和土地,你就能变成地主。
相反,要是你懒惰或者游手好闲,你就可能变回贫农,这一点有赖于政府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政策。
那么当官呢,是要考试的,所以你父亲是官员,你就不一定,虽说官宦家庭确实营造了一个比较良好的环境,但大体上还是公平的,毕竟历史上出了不少寒门官人。
这点有赖于科举制度。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我们连专制主义都算不上。
这又是为何呢?皇帝在中国看似是一言九鼎的,其实不然,这里面有许多约束条件。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乔军玲201041110《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
”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自己人生的问题和中国的问题。
梁先生恰逢生于中国多事之秋,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资产阶级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他为中国问题所困恼自是当然。
对于民族文化的分析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
少年时,在感受中国问题剌激稍后,又曾于人生问题深有感触,反复穷究,不能自己。
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先解释何为中国文化,及国家政治法律制度道德习惯等等均属于内。
接下来总括出中国文化之个性殊强之七大特点:自主性,差异性,传承性,包容性,历史悠久范围广,成熟,影响大。
然后讲出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其一广土众民;其二多民族同化融合;其三历史长久其四力量伟大;其五社会经久不变,文化停滞不前;其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其七家庭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有经验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中国的学术也不是向着科学发展的,这是第八大特征。
其九学术没有科学,政治上没有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更不见法制。
其十古代中国重道德而不重法律。
中国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类型是一个特殊之事为中国文化的第十一个特征。
其十二中国古代自东汉以后为无兵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为第十三个特征。
隐士文化是第十四个特征。
这十四个特征概括了中国的文化的要义之所在。
第二章即从第七大特点家庭说起,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生产家庭化,未经历社会化大生产,未经历产业革命,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文化以家庭为中心特点。
然而冯友兰的观点之说到了一部分,还有未尽之言。
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特别持重,不是只是一个“生产家庭化”所能解释的。
文化的形成并非一元的也非机械的,而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也有可能是中国的家族制度决定了中国没有产业革命。
中国非是迟慢落后,只是与西方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在这个道路上有走不出,于是就陷于盘旋不进的状态中,可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早熟一支,中国文化在早熟这一点上较之西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精选5篇)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精选5篇)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篇1】通过一个学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并在课上听老师讲了很多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故事,使我对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冰山一角的了解。
老师多次提及梁漱溟先生,以及多篇梁先生的著作,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这篇听课体会是基于对梁漱溟先生所著《中国文化要义》的略读,简要写出的读后感。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
在书中, 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
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
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先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
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
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
十、道德气氛特重。
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
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
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
梁先生说:“人生态度之不同, 实为其文化不同之根本”。
文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观的问题, 也就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在这点上,梁先生抓住了文化观中最本质的东西。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社会以伦理本位,而西方社会是个人本位。
2024年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2024年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2023年中国文化要义》是一本极具深度和前瞻性的书籍,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核心要义。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也对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首先,本书着眼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与创新并重。
作者指出,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它包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思想基础。
然而,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全球化的冲击时,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发展。
作者以充满洞察力的分析和理论,阐述了如何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交融中找到平衡点,并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
这种传统与创新并重的思想,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现代社会的变革压力,也让我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其次,本书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作者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而这种多样性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吸纳各种文化元素,并融合为自己独有的特色。
作者以丰富的案例和实证,说明了多元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也指出了多元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对于国家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对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感到骄傲和自豪。
另外,本书还提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主。
作者指出,中国文化要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就需要具备自信和自主。
中国文化需要走出去,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也需要在国际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通过自信和自主,中国文化才能真正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主的思想,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具备的文化自觉和国家意识,也让我对未来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充满了期待。
总的来说,《2023年中国文化要义》是一本富有思想深度和前瞻性的书籍,它对于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核心要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近日拜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两部著作,自觉小有收获,对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遂笔记于此。
因两部书中后者成书较晚,作者在其中对旧著的观点作了修正,而本文脉络亦以其体系展开,虽不守篇章之序,却以其体系为本,仅於个别处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填补,故撰此陋文题目为“《中国文化要义》”。
因两部书中后者成书较晚,作者在其中对旧着的观点作了修正,而本文脉络亦以其体系展开,虽不守篇章之序,却以其体系为本,仅于个别处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填补,故撰此陋文题目为“《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公思路是:首先将中国文化常被人指说的特异之处一一罗列,而后归并为十四特徵,继而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解释其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於其他特点。
(中略)总之,最后我们若能发现这许多特点,实不外打从一处而来;许多特徵贯穿起来,原都本於惟一之总特徵;那就是寻到了家。
中国文化便通体洞然明白,而其要义可以在握。
” 篇首所绘图示,乃根据书中所陈各特徵之关系整理而成,反印证於各章节以求畅达。
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公思路是:首先将中国文化常被人指说的特异之处一一罗列,而后归并为十四特征,继而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解释其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
(中略)总之,最后我们若能发现这许多特点,实不外打从一处而来;许多特征贯穿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那就是寻到了家。
中国文化便通体洞然明白,而其要义可以在握。
”篇首所绘图示,乃根据书中所陈各特征之关系整理而成,反印证于各章节以求畅达。
一、理性早启一、理性早启于梁公看来,中国问题一切根源尽在篇首所谓第四特徵者,只不过一开始仅说第四特徵乃一神秘力量,直到篇末方将其阐发为“理性早启” 。
于梁公看来,中国问题一切根源尽在篇首所谓第四特征者,只不过一开始仅说第四特征乃一神秘力量,直到篇末方将其阐发为“理性早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张克辉我看《中国文化要义》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的。
因为我在想一个问题:在当前,在几十年一百年后,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传统文化,哪些传统文化应该依然在现实中发挥作用?这个问题的背景是现代化的中国,一个接受普世价值,逐步实现民主政治的发达的中国。
于是这个问题也类似于:来自西方的普世价值和民主政治哲学与传统文化(主要指儒家文化)各自的角色,两者之间又如何共处?清末以来,中国面临的转型表面上是国力由弱到强的成长,本质上是文化转型,重新审视、定位、接纳自己的文化。
因此,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转型可以说有三个阶段:放弃、持疑、融合。
首先是对自己文化的极端排斥和放弃,传统文化成了累赘和罪魁祸首。
在放弃阶段,传统文化和以西方为标杆的现代文明是无法兼容的,一个是失败的过去,一个是向往的未来。
由于转型之彻底、痛苦之深重,似乎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因此这种矫枉过正很容易理解。
然而到一定时候,受害者与被压迫者的民族心理逐渐淡去,自信和力量积累起来之后,他就冷静下来,需要再次追问自己是谁,应该如何面对过去继而走向未来。
目前,可以说是第二阶段“持疑”,即大家都在思考到底该怎么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
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只不过是一个原则。
糟粕与精华如何区分,精华又如何取?略微思索,看看该抛弃的我们是否抛弃了?该坚守的是否坚守了?答案并不乐观。
整个社会还在持疑阶段。
而我所思考的问题正是如何走出持疑阶段,走向中西文化的融合。
在对自身文化的放弃阶段,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很多误区。
如过度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和它的唯物主义史学。
然而,唯物主义史学源自对西欧历史的总结,中国历史发展并不符合。
比如,从秦朝到清朝的二千多年,并非封建社会,可以称之为皇权时代。
这一点《中国文化要义》或《国史大纲》(序言中就有澄清)中均有说明。
因此,首先必须转换测量中国历史的这把尺子。
所以,在持疑阶段,读一读清末民初学者的书,对于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非常有好处。
那时他们旧学底子还比较扎实,对何谓传统中国理解透彻,传统中国的社会现象也都历历在目;兼之很多学者出去看了世界,心灵上中西差异之冲击震撼心灵,因此书写的中西文化比较分析也非常深刻。
《中国文化要义》简评《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有一些基本假设,作者并未申明:一、作者分析对象是中国二千年的皇权时期,分析所用的尺度标准依然是西方的,比如他会问:为什么中国没有产业革命,为什么没有阶级革命,为什么没有民主。
这就是以西方的历史现象为标杆,而质疑中国为什么“不正常”。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式就是跟随人类之中更文明的那一部分。
因此,这种以西方为尺度的自我文化剖析并不为过。
其次,这也促使我思考,除了相对的标准,我们有没有一个绝对或更为长期的标准衡量文明的高低,暂且不提。
二、作者所列举和想象的皇权中国,是比较温和的。
既没有民族主义似地夸大中国多么文化昌明,也避免提及我在《中国落后的民族性及其出路》中鞭挞的丑陋特征。
梁漱溟此书中分析的中国或许可以称之为文人的中国。
三、作者隐隐地吸收了唯物史观。
认为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形势,即客观的各部分社会力量之斗争,即社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斗争。
必须从物质需求开始逐步上升到精神需求,从野蛮开始逐步开化为文明,从兽性开始逐步彰显人性。
而作者认为西方符合这样的渐进发展道路,中国则超越过去了。
因此,同第一点一样,也是用来自西方经验的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社会发展,此诚不为过,但读者需明白这一点。
本书对中国历史的解释,主要几点是这样的:1、中国自古就有与西方不同的气质,文明早慧,理性早启。
文字形成早,少有残忍的奴隶制,周朝封建制几百年就结束,进入了秦汉而后的统一国家。
这是一切的起因。
2、诸侯国内篡位谋权、诸侯国的分裂与兼并等乱事造成了贵族制不稳定,很多贵族沦为平民、士人。
这个现象奠定了日后的阶级消散,集团缺乏。
3、而君主、贵胄都乐意吸收这些民间有识之士,作为辅佐、幕僚。
这种从社会各处选拔人才的做法逐步改进成为了日后的科举制。
4、全国统一与秦,而各国尚有余威,秦靠武力维持偌大国度,无法凝聚全社会,二世而亡。
西汉初尚有各王封地,自成一国。
经过几次造反,比如七国之乱,后来终于取消了分封制,完全结束了封建制度。
一个大国靠什么来维持社会凝聚,保证不再内乱?于是,汉武帝、董仲舒选择了儒家独尊。
5、国家广大而分散,以小群落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组织社会。
这几个因素造成了日后中国种种社会特征。
从此,一个缺乏阶级与集团生活,以职业分途区分社会民众(士农工商四民),儒家伦理占社会文化主流的儒家君主制国家开始了自己的社会进程。
尝试以这几点来分析中国各种特征,比如:1、为什么没有规定权利的民事法律,只有规定罪与罚的刑法典?首先,争取权利,必先来源于权利的缺乏。
一向受压迫,缺少个人自由,才会要求权利。
而中国人生活在分散的乡村从事农业劳动,以平和不争为主要社会基调,感到受压迫的程度并不深(除非在乱世)。
因此,没有争取权利的必要社会形势,也就没有形成权利意识。
其次,儒家伦理注重自己对他人的义务,而非对自己的权利的捍卫。
儒学对儿子则说:做儿子要孝顺,而不说父亲应爱你;对父亲则说:要慈爱要管教好孩子,而不会说儿子应该要孝敬你。
如果严重违背了做人的义务,就是罪,就要罚,于是有刑法。
第三,分散的小群体即乡治,和儒家德治的原则,决定了大多数民事纠纷都在家族和乡村内由村民组织自行解决。
因此不需要政府层面的正式法律规定。
第四,缺乏集团和阶级使得压迫和受压迫的集团间不可能有有效的谈判,而权利是不可能被施舍的,所以一直没有出现保证人权的民事法律。
2、为什么没有契约、谈判的意识?阶级消散加上儒家伦理使得社会缺乏互相对抗的力量对等的有明确集体目标的集团,于是就不可能有谈判。
想当年战国时还有对等的各诸侯国,于是还会有渑池会等诸侯结盟之类似于契约的东西。
3、为什么没有自由、民主的概念?与没有民事法律类似。
中国不同西方,没有在中世纪受君权和宗教残酷压迫的经历。
由于受压迫少,未感到极度缺乏自由和民主,就不会意识到要去争取。
相反,西方中世纪个人受宗教压迫,才深刻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对立,于是个人权利意识高涨。
第二,伦理确定了长幼尊卑有序,我们只会要求各安其分,各尽其责。
而且没有契约和谈判,也不可能有自由民主。
4、为什么没有逻辑与科学?首先,职业分途使士农工商分开,钻研学问的士并不关心农工商,对生产不熟悉,自然缺少技术进步。
其次,独尊儒术,尤其是科举制更加使儒学深入骨髓,让读书人一门心思想人性与治世问题。
再次,君主制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君王,若干个皇家贵族(还不一定团结在君王周围),一群既听命君王又牵制他并实际上替君王管辖社会的官僚集团。
所以君王是非常危险而孤单的职位,他害怕出现任何很团结或很强大的社会力量。
因此他的策略是压抑社会的组织化集团化,因此他一般推行重农抑商。
既然商业不发达,当然工业技术发展也缺乏动力(商人才会有动机发展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能)。
5、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答案与前一个问题一样。
重农抑商、科举升官才有前途,加上重视道德学问,极少对技术的热情。
6、为什么没有宗教?中国有宗教但不同于西方。
中国人理性早启,孔子早就看透了宗教中的迷信。
因此儒学是以伦理来团结社会的,取代了宗教凝聚社会、启发道德的角色,被称为“礼教”。
中国宗教存在,但社会组织功能不强。
西方的宗教是从与君权对抗开始的,在中世纪罗马帝国也取代过君权(因此有政教合一的问题,而中国没有此问题),是异常团结的富于组织化的宗教集团。
它的角色是既统治国家、用上帝规定的道德戒律凝聚社会又提供精神信仰。
在中国这些角色是分开的。
统治国家向来是皇帝的事,凝聚社会启发良知是儒学士人的事,宗教只留下精神信仰这个基本职能。
也正是中国社会的宗教只有给予精神依托的基本职能,因此不会有宗教冲突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
7、为什么中国人缺少公共意识?因为缺少集体生活训练。
中国人的社会组合只有个人、家庭、天下,中间一层的团体非常弱小。
连少有的社会团体,比如天地会,都烙上家庭伦理印记,互称“帮内兄弟”;甚至连天下都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些都是儒家伦理。
缺少集团生活训练,就缺少规则纪律意识,乃至缺乏公德。
8、为什么只有皇朝更替,没有社会革命?根据前面的问题基本能回答了。
重农抑商、没有工业革命,始终无法形成新的阶级和集团(行会、工会、农会),加上儒学和科举制在思想上的统治,两者造成中国既没有新生社会力量,又没有团结的真正集团,且缺乏新鲜的社会思想。
因此,也只有农民暴动和轮流坐庄的王朝更替。
于是社会恒久不变,逡巡不进。
简直是在泥潭中打转。
中国历史的最大教训从上面对几个中国特征的解释,可以看出本书很奇异的一点是,几乎是从赞扬儒家开始,经过温和的论证,结论实际上是将大部分中国社会循环不进的罪名安在了儒学头上。
因为儒学礼教结合科举制对社会思想的钳制,使得各种新生力量、不同思想流派无法出现。
梁漱溟的这种解释,认定了中国社会是无法自我更新、自我进化了。
他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要不是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社会大概是常此以往、永无变化的。
这个判断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进步必须来自于客观形势的逼迫,各种社会力量的较量。
这必然要求要有不同利益和观点的阶级也好、阶层也好、集团也好。
即多元的社会利益集团和多元社会观点之间的良性冲突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而皇权时期的中国恰恰缺少这些基本元素。
中国社会古来一治一乱,非要等到王朝腐烂透顶忍无可忍才推翻,从来没有一种在尚有救时的改进,为何?因缺少相对于统治阶级的集团,个人消散在伦理中。
无相对集团,则缺少有改进意义的冲突。
这个观点非常重要。
刨除对历史演进的阶梯性僵化分析,唯物史观从根本上说是值得借鉴的。
学了那么多年辨证唯物主义,我也这么认为:社会的进步,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其动力来自于矛盾各方的互相冲突又互相吸纳演化。
应用到社会中,我们如果想要一个社会良性发展,就要保证有良性冲突的存在。
那就必须以社会制度保证社会组织多元化,社会思想言论的多元化。
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必然有冲突,社会制度如果试图通过所谓维稳来压抑这些冲突就否定了自身前进的动力,也只能收获矛盾的恶性爆发。
社会制度应该保护温和的良性冲突,设置各种表达渠道,保护各群体的意见表达,引导各方面温和解决矛盾,从而才能保证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
这是我们应该从旧社会王朝更替中学到的最大教训!而目前应该全力施为的第一步是,鼓励和倡导社会组织化,推动公民社会建设,保护思想言论自由。
传统文化的出路今时不同往日,社会结构已然变化,各种阶层和各个利益集团的形成也已经是社会现实。
然而民国以来一百年,政治构造并没有进步。
今天的社会徒有司法人大都现代制度之表,其实与皇权时代类似,只不过皇帝换成了十几个人的中央所谓委员会的集体领导,官僚统治功能上分了很多部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