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张克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张克辉
我看《中国文化要义》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的。因为我在想一个问题:在当前,在几十年一百年后,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传统文化,哪些传统文化应该依然在现实中发挥作用?这个问题的背景是现代
化的中国,一个接受普世价值,逐步实现民主政治的发达的中国。于是这个问题也类似于:来自西方的普世价值和民主政治哲学与传统文化(主要指儒家文化)各自的角色,两者之间又如何共处?
清末以来,中国面临的转型表面上是国力由弱到强的成长,本质上是文化转型,重新审视、定位、接纳自己的文化。因此,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转型可以说有三个阶段:放弃、持疑、融合。首先是对自己文化的极端排斥和放弃,传统文化成了累赘和罪魁祸首。在放弃阶段,传统文化和以西方为标杆的现代文明是无法兼容的,一个是失败的过去,一个是向往的未来。由于转型之彻底、痛苦之深重,似乎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因此这种矫枉过正很容易理解。
然而到一定时候,受害者与被压迫者的民族心理逐渐淡去,自信和力量积累起来之后,他就冷静下来,需要再次追问自己是谁,应该如何面对过去继而走向未来。目前,可以说是第二阶段“持疑”,即大家都在思考到底该怎么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只不过是一个原则。糟粕与精华如何区分,精华又如何取?略微思索,看看该抛弃的我们是否抛弃了?该坚守的是否坚守了?答案并不乐观。整个社会还在持疑阶段。而我所思考的问题正是如何走出持疑阶
段,走向中西文化的融合。
在对自身文化的放弃阶段,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很多误区。如过度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和它的唯物主义史学。然而,唯物主义史学源自对西欧历史的总结,中国历史发展并不符合。比如,从秦朝到清朝的二千多年,并非封建社会,可以称之为皇权时代。这一点《中国文化要义》或《国史大纲》(序言中就有澄清)中均有说明。因此,首先必须转换测量中国历史的这把尺子。所以,在持疑阶段,读一读清末民初学者的书,对于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非常有好处。那时他们旧学底子还比较扎实,对何谓传统中国理解透彻,传统中国的社会现象也都历历在目;兼之很多学者出去看了世界,心灵上中西差异之冲击震撼心灵,因此书写的中西文化比较分析也非常深刻。
《中国文化要义》简评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有一些基本假设,作者并未申明:
一、作者分析对象是中国二千年的皇权时期,分析所用的尺度标准依然是西方的,比如他会问:为什么中国没有产业革命,为什么没有阶级革命,为什么没有民主。这就是以西方的历史现象为标杆,而质疑中国为什么“不正常”。我们必须承认,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式就是跟随人类之中更文明的那一部分。因此,这种以西方为尺度的自我文化剖析并不为过。其次,这也促使我思考,除了相对的标准,我们有没有一个绝对或更为长期的标准衡量文明的高低,暂且不提。
二、作者所列举和想象的皇权中国,是比较温和的。既没有民族
主义似地夸大中国多么文化昌明,也避免提及我在《中国落后的民族性及其出路》中鞭挞的丑陋特征。梁漱溟此书中分析的中国或许可以称之为文人的中国。
三、作者隐隐地吸收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形势,即客观的各部分社会力量之斗争,即社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斗争。必须从物质需求开始逐步上升到精神需求,从野蛮开始逐步开化为文明,从兽性开始逐步彰显人性。而作者认为西方符合这样的渐进发展道路,中国则超越过去了。因此,同第一点一样,也是用来自西方经验的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社会发展,此诚不为过,但读者需明白这一点。
本书对中国历史的解释,主要几点是这样的:1、中国自古就有与西方不同的气质,文明早慧,理性早启。文字形成早,少有残忍的奴隶制,周朝封建制几百年就结束,进入了秦汉而后的统一国家。这是一切的起因。2、诸侯国内篡位谋权、诸侯国的分裂与兼并等乱事造成了贵族制不稳定,很多贵族沦为平民、士人。这个现象奠定了日后的阶级消散,集团缺乏。3、而君主、贵胄都乐意吸收这些民间有识之士,作为辅佐、幕僚。这种从社会各处选拔人才的做法逐步改进成为了日后的科举制。4、全国统一与秦,而各国尚有余威,秦靠武力维持偌大国度,无法凝聚全社会,二世而亡。西汉初尚有各王封地,自成一国。经过几次造反,比如七国之乱,后来终于取消了分封制,完全结束了封建制度。一个大国靠什么来维持社会凝聚,保证不再内乱?于是,汉武帝、董仲舒选择了儒家独尊。5、国家广大而分散,
以小群落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组织社会。这几个因素造成了日后中国种种社会特征。从此,一个缺乏阶级与集团生活,以职业分途区分社会民众(士农工商四民),儒家伦理占社会文化主流的儒家君主制国家
开始了自己的社会进程。
尝试以这几点来分析中国各种特征,比如:
1、为什么没有规定权利的民事法律,只有规定罪与罚的刑法典?
首先,争取权利,必先来源于权利的缺乏。一向受压迫,缺少个人自由,才会要求权利。而中国人生活在分散的乡村从事农业劳动,以平和不争为主要社会基调,感到受压迫的程度并不深(除非在乱世)。因此,没有争取权利的必要社会形势,也就没有形成权利意识。其次,儒家伦理注重自己对他人的义务,而非对自己的权利的捍卫。儒学对儿子则说:做儿子要孝顺,而不说父亲应爱你;对父亲则说:要慈爱要管教好孩子,而不会说儿子应该要孝敬你。如果严重违背了做人的义务,就是罪,就要罚,于是有刑法。第三,分散的小群体即乡治,和儒家德治的原则,决定了大多数民事纠纷都在家族和乡村内由村民组织自行解决。因此不需要政府层面的正式法律规定。第四,缺乏集团和阶级使得压迫和受压迫的集团间不可能有有效的谈判,而权利是不可能被施舍的,所以一直没有出现保证人权的民事法律。
2、为什么没有契约、谈判的意识?
阶级消散加上儒家伦理使得社会缺乏互相对抗的力量对等的有
明确集体目标的集团,于是就不可能有谈判。想当年战国时还有对等
的各诸侯国,于是还会有渑池会等诸侯结盟之类似于契约的东西。
3、为什么没有自由、民主的概念?
与没有民事法律类似。中国不同西方,没有在中世纪受君权和宗教残酷压迫的经历。由于受压迫少,未感到极度缺乏自由和民主,就不会意识到要去争取。相反,西方中世纪个人受宗教压迫,才深刻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对立,于是个人权利意识高涨。第二,伦理确定了长幼尊卑有序,我们只会要求各安其分,各尽其责。而且没有契约和谈判,也不可能有自由民主。
4、为什么没有逻辑与科学?
首先,职业分途使士农工商分开,钻研学问的士并不关心农工商,对生产不熟悉,自然缺少技术进步。其次,独尊儒术,尤其是科举制更加使儒学深入骨髓,让读书人一门心思想人性与治世问题。再次,君主制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君王,若干个皇家贵族(还不一定团结在君王周围),一群既听命君王又牵制他并实际上替君王管辖社会的官僚集团。所以君王是非常危险而孤单的职位,他害怕出现任何很团结或很强大的社会力量。因此他的策略是压抑社会的组织化集团化,因此他一般推行重农抑商。既然商业不发达,当然工业技术发展也缺乏动力(商人才会有动机发展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能)。
5、为什么没有工业革命?
答案与前一个问题一样。重农抑商、科举升官才有前途,加上重视道德学问,极少对技术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