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效应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场效应三极管(JFET )

场效应三极管参与导电的有一种极性的载流子:多子,因此叫单极型三极管,又因这种管子是利用电场效应来控制电流的,所以又称为场效应三极管,它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通过栅源电压GS u 来控制漏极电流D i ,在放大区,D i 的值主要取决于GS u ,而基本上与u DS 无关,常常通过跨导 来描述双极型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因场效应管只有多子参与导电,且多子的浓度不易受温度光照等环境影响,所以与双极型三极管相比,噪声小,不易受外界温度和辐射影响;场效应管因D 极与S 极PN 结反偏,输入电阻很高,栅极几乎不摄取电流,因此输入电阻很大,结型场效应管一般在107Ω以上,MOS 场效应管则高达1010Ω。双极型三极管参与导电的有两种极性的载流子:多子和少子。

场效应管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型场效应管,另一类是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它们都只有一种载流子(多子)参与导电,所以场效应管被称为单极型器件。 结型场效应管

1.4.1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

结型场效应管(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JFET ,有N 沟道JFET 和P 沟道JFET 之分。图给出了JFET 的结构示意图及其表示符号。

N(P)沟道JFET ,是在一根N (P )型半导体棒两侧通过高浓度扩散制造两个重掺杂P +型(N +)区,则在P +(N +)区和N (P )区的交界处形成两个PN 结,将两个P +(N +)区接在一起引出一个电极,称为栅极(Gate),在两个PN 结之间的N (P )型半导体构成导电沟道,一端引出源极,另一端引出漏极(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在源极和漏极两个电极间加上一定电压,便在沟道中形成电场,在此电场作用下,形成由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产生的漂移电流。将电子发源端称为源极(Source),接收端称为漏极(Drain)。根据导电沟道的不同,分为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其导电沟道是N 型) 和P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其导电沟道是P 型)

1.4.2结型场效应管的原理(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U GS 与P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U GS 方向相反) 1、U GS 对I D 的控制作用

在G 极和S 极之间加上反向电压U GS ,使G 极和导电沟道之间的两个PN 结反向偏置,就可以通过改变U GS 大小来改变耗尽层的宽度。当反向电压|U GS |变大时,耗尽层将变宽,于是导电沟道相应变小,使沟道本身电阻增大,于是,漏极电流I D 减小。

由于导电沟道的半导体材料参杂浓度相对较低,而G 极一边的参杂浓度相对较高,因此当反向偏压值生高时,耗尽层总的宽度将随之增大。但交界面两侧耗尽层的宽度并不相等,而是导电沟道一侧正离子数目与G 极一侧负离子数目相等。因此,掺杂程度低的导电沟道中耗尽层的宽度比高掺杂的G 极一侧耗尽层的宽度大得多。可以认为,当反向偏压增大时,耗尽层主要向着导电沟道一侧展宽。

(1)设U DS =0,即将D 极和S 极短接,同时在G 极和S 极之间加上负电源U GS ,然后改变U GS 的大小,观察耗尽层的变化情况。(以N 沟道为例,P 沟道的U GS 与N 沟道的相反)

当U GS =0时,耗尽层比较窄,导电沟道比较宽。当|U GS |由0逐渐增大时,耗尽层逐渐加宽,导电沟道相应变窄。当U GS =U P 时,两侧的耗尽层合拢在一起,导电沟道被夹断,所以,将U P 称为夹断电压。N (P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U P 是一个负(正)值。如图。

∇∇=

u i |

β

(b )

(a )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示意图及其表示符号

(a)N 沟道JFET ;(b)P 沟道JFET

由于U DS=0,即D极和S极之间没有外加电压,所以虽然U GS变化导致导电沟道的随之变化,但漏极电流I D 始终为0。

1.4.3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栅源电压U GS对沟道的控制作用示意图

(a)U GS =0,沟道最宽,

(b)U GS负压增大,沟道变窄,

(c)U GS负压进一步增大,沟道夹断。

(2)设U DS=U DD>0,即将D极和S极外加一个正电压,然后仍在G极和S极之间加上负电源U GS,改变U GS 的大小,观察耗尽层和I D的变化情况。(以N沟道为例,P沟道的U GS与N沟道的相反)当U GS=0时,耗尽层比较窄,导电沟道比较宽,因此沟道的电阻较小,加上正向电压U DS时,漏极和和源极之间将有一个较大的电流I D。但沿着导电沟道各处耗尽层的宽度并不相等,靠近漏极耗尽层处最宽,而靠近源极处最窄。这是由于当I D流过沟道时,沿着沟道的方向产生一个电压降落,因此沟道上各点的电位不同,因而各点与栅极之间的电位差也不相等。沟道上靠近漏极的地方电位最高,U GD=-U DD,则PN结上的反向偏压也最大,因而耗尽层最宽,而沟道靠近源极处电位最低,PN结上的反向偏压也最小,因而耗尽层宽度也最窄。

(a) U GS=0,U DG<|U P|,I D较大

(b) U GS<0,U DG<|U P|,I D较小

(c) U GS<0,U DG=|U P|,I D更小,预夹断

(d) U GS≤ U P,U DG>|U P|,I D≈0,夹断

当使U GS <0,耗尽层宽度增大,导电沟道相应变窄,沟道电阻增大,因而漏极电流I D 将减小。 将|U GS |的值增大,则耗尽层继续展宽,导电沟道相应变窄,因而I D 将随之继续减小,当|U GS |的值增大到U GD = U P 时(U DG +U GS =U DS ),栅极和漏极之间的耗尽层开始碰在一起,这种情况称为预夹断。 2、U DS 对I D 的影响

当U GS 值固定,且|U GS |<|U P |时,在漏源电压U DS 作用下,沟道中有电流I D 流过,由于沟道存在一定的电阻,因此,I D 沿沟道产生的电压降使沟道内各点的电位差不再相等,漏极端最高,源极端最低,其绝对值沿沟道从漏极到源极逐渐减小。

在U DS 较小时,它对I D 的影响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方面U DS 增加时,沟道的电场强度增大,I D 随着增加;另一方面,随着U DS 的增加,沟道的不均匀性增大,即沟道电阻增加,I D 应该下降,但由于U DS 较小时,沟道的不均匀性不明显,在漏极端的沟道仍然放宽,即U DS 对沟道电阻影响不大,故I D 随U DS 的增加而增加。随着U DS 的增加,靠近漏极一端的PN 结上承受的反向电压增大,这里的耗尽层相应变宽,沟道电阻相应增加,I D 随U D 上升的速度趋缓。

当U DS 增加到U DS =U GS -U P ,即U GD =U GS -U DS =U P 时,漏极附近的耗尽层即在漏极处合拢,这种状态称为预夹断,预夹断后,漏极电流I D ≠0,因为此时沟道依然存在,沟道内的电场仍能够使多数载流子作漂移运动,并被电场拉向漏极。若U DS 继续增加,使U DS >U GS -U P ,即U GD

1.4.3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是指各极间电压与各极电流间的关系曲线。 1、转移特性曲线

当U DS 不变时,漏极电流i D 与栅源电压u GS 的关系称为转移特性,其表达式

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i D 与u GS 符合平方律关系,即

式中:I DSS ——饱和电流,表示u GS =0时的i D 值;U P ——夹断电压,表示u GS =U P 时i D 为零。

为了使输入阻抗大(不允许出现栅流i G ),也为了使栅源电压对沟道宽度及漏极电流有效地进行控制,PN 结一定要反偏,所以在N(P)沟道JFET 中,u GS 必须为负(正)值。 2、输出特性曲线

当U GS 不变时,漏极电流i D 与漏源电压u DS 的关系称为转移特性,其表达式

根据特性曲线的各部分特征,我们将其分为四个区域:

(1)恒流区

当U GSoff |U GSoff | 时,沟道在漏极附近被局部夹断(称为预夹断),此后,u DS 再增大,电压主要降到局部夹断区,而对整个沟道的导电能力影响不大。所以u DS 的变化对i D 影响很小。

C u GS

D DS u f i ==)(2

)1(P

GS DSS D U u I i -

=C

u DS D GS u f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