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
公路缆索结构体系桥梁养护技术规范(JTGT 5122 2021)解读+原文
![公路缆索结构体系桥梁养护技术规范(JTGT 5122 2021)解读+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2f911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5.png)
公路⼯程标准体系结构2021年12月03日发布的公路缆索结构体系桥梁养护技术规范(JTGT 5122 2021),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2年04月01日起施行。
属于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的“养护”板块“综合”模块。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由总体、通用、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公路养护、公路运营六个板块构成,包含255个标准。
一、总体板块总体板块是公路工程标准体系、标准管理及标准编制的总体要求,明确公路工程标准的定位,是公路工程标准管理及编写应执行的规定和要求。
包含6个标准。
二、通用板块通用板块是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所遵循的基本要求,明确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公路养护和公路运营四个板块的共性功能、指标及相互关系, 共40个标准,包含基础模块(12个标准)、安全模块(15个标准)、绿色模块(6个标准)、智慧模块(7个标准)。
三、公路建设板块公路建设板块是实施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135个标准,项目管理模块(1个标准)、勘测模块(10个标准)、设计模块(78个标准)、通用图模块(3个标准)、试验模块(9个标准)、检测模块(4个标准)、施工模块(20个标准)、监理模块(1个标准)、造价模块(9个标准)。
四、公路管理公路管理板块是公路管理和运政执法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4个标准,站所模块(1个标准)、信息系统模块(2个标准)、执法模块(2个标准)。
五、公路养护公路养护板块是公路既有基础设施维护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共47个标准,综合模块(16个标准)、检测评价模块(12个标准)、养护决策模块(1个标准)、养护设计模块(4个标准)、养护施工模块(8个标准)、养护施工模块(6个标准)。
六、公路运营板块公路运营板块是公路运营、出行服务和智能化所遵循的技术、管理和服务要求,共17个标准,运营监测模块(6个标准)、出行服务模块(3个标准)、收费服务模块(4个标准)、应急处置模块(2个标准)、车路协同模块(1个标准)、造价模块(1个标准)。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附条文说明] JTG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附条文说明] JTGD60](https://img.taocdn.com/s3/m/ce534e2dc77da26924c5b023.png)
华中科技大学曾利用反应谱理论及随机过程理论来分析计算桥梁受车辆冲击作用的影响,用动力放大系数描述车辆的动力特性、桥梁的结构形式及其动力特性对冲击系数的影响,用桥面状况系数描述桥面平整度、车辆动力特性、行车速度等因素对冲击系数的影响,利用大量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与本规范规定相吻合的曲线。其较加拿大的方法所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
自2009年起,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陆续取消二级公路收费,部分二级公路的交通量和荷载水平有了较大增长。因此,本次修订调整了二级公路的汽车荷载等级:一般情况下,二级公路桥涵的设计应采用公路—Ⅰ级汽车荷载;二级公路为非干线公路且重型车辆不多时,其桥涵的设计可采用公路—Ⅱ级汽车荷载。
6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桥梁设计时,为取得主梁的最大受力,汽车荷载在桥面上需要偏心加载,其方法仍可用车辆荷载偏心加载确定。
桥梁结构的基频反映了结构的尺寸、类型、建筑材料等动力特性内容,它直接反映了冲击系数与桥梁结构之间的关系。不管桥梁的建筑材料、结构类型是否有差别,也不管结构尺寸与跨径是否有差别,只要桥梁结构的基频相同,在同样条件的汽车荷载下,就能得到基本相同的冲击系数。本规范采用的冲击系数曲线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相关标准规定的曲线相比,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7 横桥向设计车道布置及多车道横向布载系数。对多车道进行横向折减的含义是,在桥梁多车道上行驶的汽车荷载使桥梁构件的某一截面产生最大效应时,其同时处于最不利位置的可能性显然随车道数的增加而减小,而桥梁设计时各个车道上的汽车荷载都是按最不利位置布置的,因此,计算结果应根据上述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折减。这是个概率事件,可以认为各车道上的汽车荷载加载是互不相关的,按重复独立试验随机事件的概率理论,建立多车道横向折减系数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式,得到折减系数的具体数值。“桥梁设计荷载与安全鉴定荷载的研究”项目中,针对原规范的横向折减系数进行了专项研究,在国内外对比的基础上,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了多车道重车相遇概率研究。研究表明,虽然目前车流量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多车道重载车辆相遇仍属小概率事件,即仍需考虑多车道的横向折减问题。进而根据我国当前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的实际交通流数据进行了横向折减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在实测最大重车交通量条件下,4车道内基本和原规范相同,4车道以上的略小于现行规范值。总体而言,原规范多车道横向折减系数取值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交通状况下是适用的。因此,本次修订维持原规范的规定。根据研究增列了单车道的横向车道布载系数。
(完整版)《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
![(完整版)《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https://img.taocdn.com/s3/m/4bcc9e0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3.png)
(完整版)《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年版)说明:.下划线标记的⽂字为新增内容,⽅框标记的⽂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标记的⽂字为原内容。
.本次修订的条⽂应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中其他条⽂⼀并实施。
注:设计交通量中,⼤型货车(总质量⼤于或等于)⾃然数所占⽐例⼤于时,防撞护栏应符合公路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综合分析城市道路线形、设计速度、运⾏速度、交通量和车辆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护栏可城市道路应根据环境、⽓候、城市景观及对视距的影响等因素,采⽤不同防⼤型车辆所占⽐例较⼤的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宜采⽤混凝⼟护栏。
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或城市道路宜选⽤⾦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
钢结构桥梁及需减⼩桥梁恒载时,宜采⽤⾦属梁柱式护栏。
当道路弯道、交叉⼝、出⼊⼝等处的防撞护栏影响驾驶员视距时,宜采⽤通透性较好的⾦属梁柱式护栏、组合式护栏或波形梁护栏。
冬季风雪较⼤地区,可选⽤少阻雪的护栏形式。
防撞护栏的构造形式应采⽤实车⾜尺碰撞试验确定,并应满⾜安全性能要求。
路侧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条件注:表中、、和为匝道设计速度。
主⼲路、次⼲路与⽀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主⼲路、次⼲路及⽀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条件邻近饮⽤⽔⽔源保护区、⼲线铁路、轨道交通、⽔库、危险品仓储油库、⾼压输电线塔及电站等需要特殊防护的路段,经综合论证应在表或规定的防护等桥梁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桥梁车⾏道外侧应设置防撞护栏,其他等级道路桥梁车⾏道外侧应采⽤防撞护栏或⾼路缘⽯进⾏防护,⾼路缘⽯的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桥梁设计快速路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
设计速度为的城市主⼲路上的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或以上⾼路缘⽯,设置⾼路缘⽯时,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得⼩于,路缘⽯⾼度宜为。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 T 2231-01—2020》解读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 T 2231-01—2020》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1a9fbaf43323968011c92f8.png)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以下简称原《细则》)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原《细则》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发展迅速,桥梁抗震设计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大量设计经验和成熟的研究成果。
原《细则》已不能全面反映我国目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技术水平,为适应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和抗震设计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规范》适用于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圬工或混凝土拱桥、下部结构为混凝土结构的梁桥的抗震设计。
斜拉桥、悬索桥、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梁桥和拱桥的抗震设计,除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应进行专项研究。
《规范》既考虑了当前我国桥梁抗震设计的技术需求及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技术的新进展,也重点考虑了与《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规范》《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相关标准的衔接。
《规范》的体系更为完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三、特点及主要修订内容《规范》保持两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抗震设防标准(地震作用重现期)和性能目标与原《细则》一致。
根据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规定将计算地震作用常数调整为2.5,对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1地震作用下,采用弹性抗震设计,要求墩、梁、基础等桥梁主体结构保持弹性状态,主要验算结构和构件的强度以及支座的抗震能力;E2地震作用下,对采用延性抗震设计的桥梁,主要验算结构变形(位移)和能力保护构件的强度以及支座的抗震能力,对采用减隔震设计的桥梁,主要验算结构强度以及减隔震装置的能力。
桥梁设计相关规范
![桥梁设计相关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18ac96401f69e31433294a7.png)
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 《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报批稿)4) 《公路桥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J/ T D60-01-2004)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 《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主编8)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9)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10)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3) 《道路桥示方书》日本道路协会14)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15)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16)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17)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002-98)18) 《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2004)19)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8923-1988)2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22) 《公路悬索桥吊索》(JT/T449-2001)23) 《悬索桥预制主缆丝股技术条件》(JT/T395-1999)24) 《斜拉索热挤聚乙烯拉索技术条件》(JT/T 6-94)25) 《桥梁缆索用镀锌钢丝》(GB/T 17101-1997)26)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1995)27) 《钢桥、混凝土桥及结合桥》(BS5400)英国标准学会28) 《合金铸钢》(JB/ZQ4297-1986);29) 《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0)30) 《碳素结构钢》(GB 700)3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32) 《一般工程用铸钢件》(GB11352-1989)33)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GB 7659)34) 《合金结构钢》(GB/T 3077)35) 《铸钢超声波探伤及质量评级标准》(GB7233-1987)36)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GB5677-1985)37)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痕迹的评级方法》(GB9443-1988)3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GB9444-1988)39) 《合金结构钢的纵向机械性能》(GB3077-1988)40) 《机械设计手册》41) 《水工设计手册》42) 与设计有关的其他标准、规范、手册。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的解读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1-01-2020)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e1f2b0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4c.png)
222政策规范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年10月第10期交通运输部关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的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以下简称原《细则》)同时废止。
为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原《细则》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发展迅速,桥梁抗震设计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大量设计经验和成熟的研究成果。
原《细则》已不能全面反映我国目前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技术水平,为适应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和抗震设计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规范》适用于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垢工或混凝土拱桥、下部结构为混凝土结构的梁桥的抗震设计。
斜拉桥、悬索桥、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梁桥和拱桥的抗震设计,除满足本规范要求外,还应进行专项研究。
《规范》既考虑了当前我国桥梁抗震设计的技术需求及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技术的新进展,也重点考虑了与《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规范》《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相关标准的衔接。
《规范》的体系更为完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三、特点及主要修订内容《规范》保持两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抗震设防标准(地震作用重现期)和性能目标与原《细则》一致。
根据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规定将计算地震作用常数调整为2.5,对抗震设计提岀了更高的要求。
E1地震作用下,采用弹性抗震设计,要求墩、梁、基础等桥梁主体结构保持弹性状态,主要验算结构和构件的强度以及支座的抗震能力;E2地震作用下,对采用延性抗震设计的桥梁,主要验算结构变形(位移)和能力保护构件的强度以及支座的抗震能力,对采用减隔震设计的桥梁,主要验算结构强度以及减隔震装置的能力。
悬索桥下部结构设计
![悬索桥下部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e8f3c8eefdc8d377ee32cf.png)
悬索桥下部结构设计1、桥塔设计桥塔类型按材料可分为混凝土塔和钢塔两类,钢塔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混凝土塔)则在经济性方面优势明显。
山区大跨度桥梁,钢结构加工运输较为困难,因此本桥采用经济性较为明显的混凝土桥塔。
索塔采用门形框架结构,包括上塔柱、下塔柱、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附属设施。
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索塔整体造型以及各部分的断面形式考虑了受力、风阻系数以及景观方面的要求,同时尽可能便于施工。
索塔总高度为264m(不含主索鞍室),其中上塔柱高153m(下横梁顶面以上),下塔柱高112m(下横梁顶面以下)。
塔柱均采用D 形薄壁空心断面:顺桥向尺寸,由塔顶的8.5m 直线变化到塔底的16.5m,横桥向尺寸,由塔顶的6.5m 直线变化到塔底的11.5m;上塔柱在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壁厚均为1.0m,下塔柱在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壁厚均为1.2m。
上横梁处塔柱壁厚为1.6m,下横梁处塔柱壁厚为2m。
由于塔柱受力较为复杂,塔柱在上横梁底板和下横梁顶、底板交汇处等受力较大的区段设置加厚段,塔底设置3m 实心段。
索塔在上塔柱顶设置了上横梁,采用箱形断面,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横梁宽度8m,高度为8m。
上横梁顶、底、腹板壁厚1m。
下横梁设置在主梁下方采用箱形断面,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下横梁宽度10m,高度为10m。
顶、底和腹板壁厚均为1.2m。
桥塔基础采用分离式承台接群桩基础,桥塔基础采用直径 2.5m,每个承台布设20根本项目桥塔较高,横梁刚度对桥塔稳定影响较为明显。
下阶段应结合桥塔景观设计做深入比较。
2、锚碇设计(1)锚碇选型隧道式锚碇根植于基岩,可充分发挥岩石岩性,以其开挖量小、造价低、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成为山区悬索桥锚碇的首选形式。
四川岸塔位处山势陡峭,但坡面后退方向存在2级极为平整的阶地,覆盖层约3m,宜采用重力锚;云南地形较平坦,可以采用重力锚;根据地质勘测资料,两岸锚碇区持力层地质均为软岩,四川主要为泥岩,云南为较为破碎的砾岩。
悬索桥设计说明
![悬索桥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2cfe20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4.png)
悬索桥设计说明一、概述本项目为配合XXX工程建设所进行的库区淹没路桥复建工程。
原XXX人行索桥全长约60m ,桥面高程约为1284.0m ,两岸为人行便道。
XX水电站库区蓄水后,正常蓄水位为1335.0m,将淹没原人行索桥。
为保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两岸交通的恢复,按照国家有关水库淹没赔偿的〃三原〃原则及有关规定,重建XX县化乐乡夺泥村河边组人行索桥及两岸人行便道。
二、设计技术标准和主要参数1、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F40-2003);2、设计标准(1)人行索道技术标准荷载:人群荷载2.0kN/m2。
桥面宽度:净-2.3m。
合龙温度:15℃。
(2 )人行便道技术标准技术等级:等外公路;计算行车速度:20km/h ;路面宽度:2m ;路面类型:泥结碎石路面。
三、桥梁地质概况1、自然条件(1)气候、水文桥址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带的岩溶高原中山区,年平均气温13〜15℃,年降雨量1000〜1100mm,是贵州热量较低、雨量较多、海拔较高的剥蚀、侵蚀高原山地区。
(2)地形、地貌桥位区为河谷斜坡地形,总体上两侧高中间低,呈〃V”字型,其地面标高1269.20m〜1348.92m,相对高差79.72m,河床标高约为1268.7m。
悬索桥施工方案
![悬索桥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ad3a0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c.png)
2。
2。
4.7悬索桥施工方案贵州省遵义至余庆高速公路D线乌江特大桥是一座主跨为650米单跨双铰钢桁梁悬索桥,主缆矢跨比1:10,加劲钢桁梁高6。
5m,主桁吊索横向间距28m,纵向间距10m。
全桥为整体式断面,双向四车道,桥面净宽:2×净11米,桥面净宽24。
5m其中主桥宽28。
0米,引桥宽24.5米.2。
2。
4。
7.1工程测量2。
2。
4.7.1。
1主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控制网的建立(1)主控制网的复测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三等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进行平面控制网复核;采用经纬仪倾角法按《公路勘测规范》二等跨河水准测量进行跨江水准复核;采用精密水准仪按《工程测量规范》二等水准复核.(2)加密控制网点的建立根据施工需要,确保施工放样精度,按国家三等网和三等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的加密。
分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和施工高等级测量基线,设测量标志桩且进行保护,为了达到精确控制测量的目的,消除仪器对中的随机误差影响,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控制点建立固定的观测墩,观测棚,设立全站仪强制对中装置。
(3)施工加密控制网平差计算采用经国家科学技术鉴定认证的测量平差计算软件进行施工加密控制网严密平差计算,并进行全项精度评定,编写技术总结.施工加密控制网建立施测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测量中心以及业主,经核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定位。
2。
2。
4。
7。
1。
2施工测量放样(1)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放样包括:桩基和承台。
用已建控制网点、三维坐标定出各桩位的中心位置,并将其高程引测到桩的钢护筒上,用于桩深的测量.用同样的方法测出承台的纵横轴线点及承台的轮廓点。
(2)索塔施工测量施工中采用三维坐标法与天顶测角法相结合的方案实施索塔的施工测量。
塔柱测量定位:以校核后的承台上的控制点为基准点,用J2经纬仪和检定的钢尺测量,准确地定出下塔柱的位置,精确测定塔中心点的座标和高程,作为塔柱测量基准点并逐步向上传递。
悬索桥的发展及设计规范相关问题介绍PPT课件
![悬索桥的发展及设计规范相关问题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66e259770bf78a652954e0.png)
创新与发展
(1)三塔、主缆连续多跨悬索桥的发展 (2)轨索运梁施工方法的成功应用 (3)分体式钢箱梁的首次应用 (4)组合截面加劲梁悬索桥的设计建造
西南交通大学
沈3锐5 利
和二桥。
西南交通大学
恒比尔桥
博斯普鲁斯一桥
沈2锐2 利
丹麦1970年修建了小贝尔特桥,跨度600m,但中间有许多技术创新。 日本 1973年修建了跨度712m的关门桥后,80年代修建了一系列的大跨 度悬索 桥,主要是本四联络线的桥,最有名和最大规模的要数南北备赞桥,
是公铁两用桥,主缆直径达1070mm。(跨度分别为1100m和990m)
日本关门桥
西南交通大学
小贝尔特桥
沈2锐3 利
-tiJ il.
(5)20世纪90年代以亚洲为主的悬索桥----第四次发展高峰 日本 明石海峡桥,跨度990+1990+990m 来岛一二三桥等 丹 麦 大 贝 尔 特 桥 , 跨 度 535+1624+535m 香 港 青 马 大 桥 355.5+1377m,公铁两用桥 江阴长江大桥 主跨1385m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主跨1490m 浙江舟山西堠门大桥 主跨1650m 这一时期跨度超千米的有近10座之多,中国悬索桥的跨度发展达到 世 界先进水平。
西南交通大学
沈3锐2 利
1883年,布鲁克林桥,跨度486m, 混合体简系约理论 1903年,威廉姆斯堡桥,主跨488m
1909年,曼哈顿桥, 主跨448m 1931年,美国乔治.华盛顿桥,跨度1067m
挠度理论
211026780_大跨度悬索桥主索鞍设计
![211026780_大跨度悬索桥主索鞍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7716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7.png)
价值工程———————————————————————基金项目:高烈度地震近场区大跨桥梁建造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云交科教便[2020]126号)。
作者简介:尹开川(1990-),男,四川西昌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跨度桥梁设计。
1工程概况大桥为高速公路跨越峡谷而设。
根据桥位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情况,主桥采用(255+920+255)m 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图1)。
大桥主索鞍顺桥向尺寸为6.3m ,横桥向尺寸为3.44m ,高为2.5m ,主缆中心竖向半径为6.5m ,主索鞍沿纵桥向布置10块竖向横肋,纵肋两侧各设置一块板厚60mm 的加劲板。
底板除侧板外,中间设置两块60mm 的加劲板。
纵肋肋板板厚为200mm ,横肋肋板板厚为100mm ,底板厚度为80mm ,主索鞍单件总重为116t 。
主索鞍鞍体沿纵向分为两块,采用铸钢铸造成型,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形成整体。
鞍体由鞍头、纵肋、横肋和底板组成,单块重量为39t ,整体构造复杂,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生产时采用铸造成型工艺。
铸造工艺生产成本较高,但工艺简单,加工时间较短,有效地解决了索鞍外形结构复杂的问题,且产品质量可靠[1]。
纵肋和底板加劲板构造简单,与鞍体焊接成为整体。
简单构造采用焊接工艺,产品质量可控,成本较低。
2主索鞍结构设计大桥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PPWS ),根据主桥结构受力整体分析,主桥通长索股有154股,每根索股由91根直径为5.0mm ,公称抗拉强度为1770MPa 的高强度锌铝合金镀层钢丝组成。
主缆直径为653.6mm ,主缆在架设时竖向排列成尖顶的正六边形,紧缆后主缆为圆形。
主索鞍承缆槽为方形台阶状,根据主缆索股排列,本桥承缆槽宽度为775mm 。
根据《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JTG/T D65-05-2015)[2]12.2.1规定,当索塔为混凝土结构时,主索鞍宜采用肋传力的结构形式,当索塔为钢结构时,主索鞍宜采用外壳传力结构形式。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1d305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d.png)
3.3.5车行天桥桥面净空按交通量和通行农业机械类型可选用4.5m或7.0m;其汽车荷载应符合本规范第4.3.1条有关四级公路汽车荷载的规定。
人行天桥桥面净宽应大于或等于3.0m;其人群荷载应符合本规范第4.3.5条的规定。
3.3.6电讯线、电力线、电缆、管道等的设立不得侵入公路桥涵净空限界,不得妨害桥涵交通安全,并不得损害桥涵的构造和设施。
严禁天然气输送管道、输油管道运用公路桥梁跨越河流。
天然气输送管道离开特大、大、中桥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0m,离开小桥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50m。
高压线跨河搭架的轴线与桥梁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一倍塔高。
高压线与公路桥涵的交叉应符合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
3.4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3.4.1桥上及桥头引道的线形应与路线布设互相协调,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路线布设的规定。
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位于市镇混合交通繁忙处,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
桥头两端引道线形应与桥上线形相配合。
3.4.2在洪水泛滥区域以内,特大、大、中桥桥头引道的路肩高程应高出桥梁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爬高、河弯超高、河床淤积等影响0.5m以上。
小桥涵引道的路肩高程,宜高出桥涵前壅水水位(不计浪高)0.5m以上。
3.4.3桥头锥体及引道应符合以下规定:1桥头锥体及桥台台后5~10m长度内的引道,可用砂性土等材料填筑。
在非严寒地区当无透水性土时,可就地取土经解决后填筑。
2锥坡与桥台两侧正交线的坡度,当有铺砌时,路肩边沿下的第一个8m高度内不宜陡于1:1;在8~12m高度内不宜陡于1:1.25;高出12m的路基,其12m以下的边坡坡度应由计算拟定,但不应陡于1:1.5,变坡处台前宜设宽0.5~2.0m的锥坡平台;不受洪水冲刷的锥坡可采用不陡于1:1.25的坡度;经常受水淹没部分的边坡坡度不应陡于1:2。
埋置式桥台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式或排架桩式桥台,其锥坡坡度不应陡于1:1.5,对不受洪水冲刷的锥坡,加强防护时可采用不陡于1:1.25的坡度。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解读-原文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解读-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bd693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e.png)
4.2
加工…………………………………………………………………………16
4.3
连接…………………………………………………………………………18
4.4
绑扎与安装…………………………………………………………………22
5 模板、支架……………………………………………………………………………25
6
5.1
一般规定………………………………………………………………………25
梁预制安装、特殊环境条件技术措施、智能设备、施工监控技
术、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性能指标等均高于国外相应标准。
但受国内施工管理和制造业水平所限,构件现浇、预制、安装精
度指标较先进发达国家低,高性能材料(如高强钢、耐候钢、
UHPC 等)应用较少、水平较低,存在一定差距。
(二)采集成熟技术,可操作性强。《规范》完善了桥涵装
广泛征求了设计、施工、建设、养护、管理等有关单位和专家的
意见,对港珠澳大桥等大型桥梁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了转化、
提升和吸收,大量采纳了“四新”技术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技
术标准,力求实现技术成熟、工艺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
节能减排的要求,体现“安全、耐久、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
发展”理念。《规范》的部分关键技术或指标,例如海上大节段
准化、工厂化、装配化和信息化施工”为指导,增加了钢筋、钢
结构、构件预制、预应力等采用数控化机械设备、信息技术、工
厂化加工制造的规定。
(二)依据近年来成功的工程经验和相关科研成果,吸纳了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四新”技术。《规范》增
加了不锈钢钢筋、自密实混凝土新材料;补充了预制节段逐孔拼
装、大节段钢箱梁安装、墩台预制安装、高墩施工、步履式顶推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304593d1eb91a37f1115c92.png)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次修订对公路桥涵设计原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近些年的桥梁安全事故,使桥梁工程设计者和管理者认识到结构物的安全、耐久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保证安全和耐久的前提下,桥涵设计要优先考虑满足功能需求,即要满足“适用”的要求,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环保、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须给予高度重视。
1.0.3桥梁上的可变作用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它的统计分析要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来描述。
随机过程所选择的时间域即为基准期。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取100年。
1.0.4设计使用年限是体现桥涵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多国的桥梁设计规范对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均有明确的规定。
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修订时综合考虑了国标的规定、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和桥涵重要性等因素,规定了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设计使用年限的最低值。
本条规定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1.0.5本条中的桥涵分类标准采用了两个指标:一个是单孔跨径L K,用以反映桥涵的技术复杂程度;另一个是多孔跨径总长L,用以反映建设规模。
本条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保持一致。
在确定桥涵分类时,符合其中一个指标即可归类,存在差异时,可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在计算桥梁长度时,曲线桥宜按弧长计,斜桥宜按斜长计。
1.0.7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当前环境、资源对公路桥涵建设的约束不断强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已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交通运输部适时地提出了“绿色交通”的发展战略,旨在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增加本条规定一方面是贯彻国家和行业的宏观要求,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对环境和资源的重视。
完整版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
![完整版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https://img.taocdn.com/s3/m/c2fa92df79563c1ec4da7113.png)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年版)说明:•下划线标记的文字为新增内容,方框标记的文字为删除的原内容,无标记的文字为原内容。
•本次修订的条文应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中其他条文一并实施防撞护栏防护等级分为六级,各等级的碰撞条件与设计防护能竝防撞初栏的I防撞等级及上嬰技术指标曲符介表的规定0注:设计交通量中,大型货车(总质量大于或等于)自然数所占比例大于时,防撞护栏应符合公路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综合分析城市道路线形、设计速度、运行速度、交通量和车辆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当防撞护栏的设计防护能量需要采用的护栏碰撞能量低于时.护栏可确走特殊的碰撞条件并进行设计;半防撞护栏的设讣防护能応需要采用的护栏碰撞能量高于时,护栏应确定特殊的碰撞条件并进行设计。
城市道路应根据环境、气候、城市景观及对视距的影响等因素,采用不同防护等级的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金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城市道路可采用刚性或半刚性或柔性护栏,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撞等级和结构行驶。
并宜符合下列规定:大型车辆所占比例较大的路段,中央分隔带护栏宜采用混凝土护栏。
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或城市道路宜诜用金属梁柱式护栏或组合式护栏。
钢结构桥梁及需减小桥梁恒载时,宜采用金属梁柱式护栏。
当道路弯道、交叉口、出入口等处的防撞护栏影响驾驶员视距时,宜采用通透性较好的金属梁柱式护栏、组合式护栏或波形梁护栏。
冬季风雪较大地区,可选用少阻雪的护栏形式。
防撞护栏的构造形式应采用实车足尺碰撞试验确定,并应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路侧防撞护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快速路路侧防撞护栏防护防撞等级的适用条件主干路的路侧宜设置防撞护栏。
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特殊路段路侧防撞护栏的防护防撞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的规定次干路、支路的路侧一般不设置路侧护栏,当车辆越出路外可能发生严重事故或严重二次事故的路段,宜设置防撞护栏。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fd3aa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8.png)
03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桩基施工
01
02
03
04
桩基施工是公路桥梁建设中的 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 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 ,了解地质条件,为桩基设计
提供依据。
根据桥梁规模和地质条件选择 合适的桩基类型,如预制桩、
灌注桩等。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桩基的 垂直度和位置,确保桩基的施
重要性及应用范围
重要性
施工技术规范是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 保障,能够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稳定 性和耐久性,同时提高施工效率,降 低工程成本。
应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包 括梁式桥、拱桥、悬索桥等各类桥型 ,以及不同跨度、不同荷载要求的桥 梁施工。
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实践经验的 积累,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经历了不 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简单规 定到现在的系统化、专业化标准,施工 技术规范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验证。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报告的反馈和建 议,持续改进施工技术和 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桥梁 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0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前环境评估
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包括 对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 调查,以确定可能的环境影响。
控制施工噪音
减少水土流失
合理规划施工场地,采取水土保持措 施,如设置排水系统、植草护坡等, 以减少水土流失。
详细描述
斜拉桥的施工关键在于斜拉索的安装和桥塔 的建造。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斜拉索的长度 、张拉力和锚固系统的设计符合要求,同时 注意桥塔的垂直度和稳定性。为确保施工安 全和质量,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道路桥梁设计规范
![道路桥梁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c5e82d3a5e9856a57126053.png)
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5M〔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7M〕M 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标准一、总则1、安全等级;2、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分类;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为准。
重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二、术语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三、设计要求1、桥涵布置: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2、桥涵孔径3、桥涵净空:净空高度,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4.5米。
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以下规定;5、车行或人行天桥的宽度;6、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7、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8、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四、作用1.1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4.1.6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 1.4;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
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 1.4,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 1.1;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0.8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7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三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60;尚有四种及多于四种的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取0.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
公路悬索桥作为重要的桥梁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公路交通工程中,可以说是桥梁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
公路悬索桥的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其中包括悬索桥的结构形式、载荷分布、桥面净高、桥梁变形等设计要求。
一、悬索桥的结构形式
公路悬索桥的结构形式分为直线悬挂桥、回弯悬挂桥、双层线悬挂桥等三类型。
直线悬挂桥是由横跨路面梁和悬挂索组成,横跨路面梁通常采用箱形和肋形,悬挂索通常采用圆索或多股绞合索,其索型一般采用多个索束排列的形式。
回弯悬挂桥由横跨路面梁和悬挂索组成,横跨路面梁实现对桥面的灵活支持,其结构比较复杂,考虑到不同结构参数选择和复杂变形问题,回弯悬挂桥设计要求较高,一般不用于重要的大型公路交通工程。
双层线悬挂桥由上、下层悬挂索及横跨路面梁组成,其特点是上、下层悬挂索可以提高桥面的屈曲刚度,可以满足不同桥面变形要求,其索型一般选择直索和多股绞合索的组合。
二、载荷分布
公路悬索桥的载荷分布主要取决于桥跨的类型、宽度、桥面变形和悬索桥的长度。
典型的单层线悬挂桥,其横跨路面梁两端结构层上的荷载只有自重力荷载,而桥面上的荷载则由桥面层上的横向荷载和桥斜坡的竖向荷载构成,同时也考虑了桥的横向变形来确定悬挂索的有效荷载。
三、桥面净高
桥面净高是指桥面净高处距桥面最低点的高度,它是反映桥面净空位置的重要参数之一,尤其是对于大型公路悬索桥而言,其桥面净高是确定桥面外形的重要指标。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地形、交通流量、环境因素等,并结合桥梁的结构变形,给出合理的桥面净高标准。
四、桥梁变形
桥梁变形是指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它的变形不仅取决于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桥梁的结构参数,还取决于荷载的类型、大小等。
在悬索桥的设计中,要结合构件的结构变形和荷载的变化情况,确定合理的构件变形标准和控制变形的手段,以保证悬索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公路悬索桥的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其中包括悬索桥的结构形式、载荷分布、桥面净高、桥梁变形等设计要求,才能保证设计的安全、可靠性及可行性。
不仅要严格按照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设计,还要灵活运用设计技术,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确保工程可持续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