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模式下护理管理实践
医院医联体护理工作计划
![医院医联体护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7349a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0.png)
医院医联体护理工作计划
根据医院医联体的护理工作需要和要求,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1. 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和配合能力,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严格执行医院医联体规定的护理标准和流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3. 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4. 完善护理记录和信息报送系统,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健康情况和护理措施,为医生提供科学依据。
5. 加强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6. 积极参与医院医联体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7. 加强院内的感染控制和风险评估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8. 积极参与医院医联体的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和提升做出贡献。
日间手术护理管理的实践
![日间手术护理管理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293267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d.png)
进日间手术高效率高质量发展。华西 对于患儿可术前 4 小时母乳喂养 , [8-9] 情况,提供康复指导。基于国家卫生
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开展运行已十年以 从而减少术前长期禁饮导致的身体应 健康委在“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
上,现对本中心的运行模式和护理管 激反应。责任护士应当与患者建立良 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
[43] David R, Mulin E, Friedman L, et al. Decreased daytime motor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apathy in Alzheimer disease: an actigraphic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012,20(9):806-814.
Management regulations of day surgery care / DAI Yan, HUANG Mingjun // Day Surgery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2021,21(6): 951-956
约 / 健康教育 / 随访咨询护士进行相 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完成术前 口感染出血等),以及专科手术后并发
应工作,并提供护理诊断和处理,不 用药。根据 ERAS 理念,对全麻手术 症(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需要观察
仅有利于护理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护 患者禁食禁饮执行情况(术前 8 小时禁 皮肤巩膜黄染情况)。随访是双向的,
MJ, et al. Validation of a Spanish version of the Lille Apathy Rating Scale for Parkinson's disease. Sci World J, 2014,2014:849834. [39] Fernández MM, Matías GJA, Moreno RT,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Lille's Apathy Rating Scale in very mild to moderate dementia.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016,24(7):517-527. [40] Agüera OL, Gil RN, Cruz OI, et al. A novel rating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pathy in institutionalized persons with dementia: the APADEM-NH.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015,23(2):149-159.
区域医联体模式下护士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的促进因素
![区域医联体模式下护士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的促进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4b917dd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0.png)
•30•TODAYNURSE,Deeembee,2020,Voi427,No435区域医联体模式下护士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的促进因素席艳君1黎燕1王碧侠1王叶子40吴晓冰40摘要目的了解区域医联体模式下护士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WansiVonal care mobeQTCM)的促进因素,为推进TCM 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292名东莞长安区域医联体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內容包括基本情况、TCM知晓、促进因素及对策4个维度。
结果区域医联体模式下护士实施延续护理的促进因素排前3位是和谐医患关系、科学的考核机制和设立专职部门或人员,认同率分别为23.46%.88.32%.87.77%o不同级别的医院护士对和谐医患关系、科学的考核机制、设立专职部门或人员、TCM知晓高及规范双向转诊5个条目的认同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4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二级医院或社区医疗机构护士对于5个条目的认同率显著高于一级医院护士。
结论区域医联体模式下护士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TCM促进因素影响力各有侧重,当前应抓住重点促进因素,加快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设计科学考核体系,完善保障措施。
关键词:延续护理;医院;社区;一体化;促进因素Research on Promoting factors of Nurses from a Regional Medical Consortium in Chang'an Town of Dongguan Implementing Hospital-cammunity Integrctive Trcnsitional Cart ModelXI Yan-jun,LI Yan,WANG Bi-xia,WANG Ye--f2°,WU Xiao-bing°1.Department 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oryngology,Chang'an Hospital of Donnguan City,Donnguan,Guanndonn523843;2.Department of Epidemic Prevention,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Centre O Chang'ao,Donnguao,Guanndonn,523880;Department yf Epidemic Prevention,Chang o an Tonn tn Dongguan Cdy centm伽ddease sot O to I oo O prevention-,0X1001100,-Guangdong023384Abstrcct Objective TOis stuby was aioed to explore promoting factors of nurses from a reqional medical consortium in chang:v town of Donghuan implemen/ng hospital-commuuity inUqra/ve colYbora/ve WansiVonal care model(TCM)to provide theoreticV basis and prac-Uce reference for deepen TCM ioylemenUtion.Methods A UtW of292nurses from a reqional medical consortium were investigaud by self-made questUnnaim with Sour dimensions inclubing generV sociogemogmphic chvacU/stics,swamness level of TCM,pmmotOf Sactors and coun-Urmeasums.Result-The promodon factors to ioplemen/ng TCM with Up three approval ratings were harmonious doctor-ya/ent mYtUnship (23.46%),scientific evalua/on system(88.36%)and setting up the full-tioc depamment or personnel(87.67%).There were significvd diOerences in the approval ratings on harmonious doctor-pa/ent reY/ousPip of nurses from diOerent deqrec hospimQ(P<0.05),on scientific evalua/on system,on setting up the full-Uoc depamment or personnel,on high awveness level of TCM and on rehuY/ng dual referral.Fumher pairmise comparison methods u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proval ratings on all ahove five items of nurses from secondary hospitWs or commuui-_health service c enter were significvd higher than from priovp hospitaQ.Concasion TOc promoting factors of nurses from a reqional medical consortium in chang'an town of Dongguan iopYmen/ng TCM have own emphasis.Currently it is necessary U seize key factors to promote,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doctor-pa/ent mYtUnship,Sesian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and perfect the sVequarU measures.Key word-:TrapsiVonal cam,HospitaQ Community,DUqmVon,Promoting factor延续护理(WansiVonV eve mobeQTCM)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到了患者家庭和社区,强调住院护理计划和岀院护理指导的连惯性和协调性,包括信息、医疗护理服务和医护患关系等的延续43,以突出出院护理计划对居家康复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性4],并与患DOI:10.12772/j.cudV1006-6411.7020.35.464工作单位:1.023343东莞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五官科外科;2,023380东莞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股;3,023380东莞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股席艳君: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基金项目:203年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一般)项目(203 50715022620收稿日期:7017-10-20者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而且患者的自理能力与健康认知也明显提升4]。
医联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为例
![医联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d7a9b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9.png)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 年 8 月第 40 卷第 4 期
Ch
i
ne
s
eJ
our
na
lo
fSo
c
i
a
lMed
i
c
i
ne,
Augus
t2023,
Vo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
No
.4
联体建设,进 行 临 床、护 理、院 感、公 卫 等 业 务 综 合
i
s
t
i
ngp
r
ob
l
ems
.Thr
ought
her
e
s
e
a
r
ch,
i
tf
oundt
ha
tt
hebus
i
ne
s
s manage
y
men
tmed
i
c
a
la
l
l
i
anc
emode
lc
ou
l
dimp
r
ovet
hes
e
r
v
i
c
ec
apa
c
i
t
fp
r
ima
r
i
c
a
li
ns
t
i
t
u
t
i
onsandp
r
omo
t
et
i
c
a
l
a
l
l
i
anc
医联体护理实施方案
![医联体护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4c97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2.png)
医联体护理实施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医疗需求的增加,医联体护理已经成为了当前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联体护理是指通过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全面护理患者的目标。
一、医联体护理的意义。
医联体护理的实施意义重大。
首先,医联体护理可以整合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服务。
通过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其次,医联体护理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患者的病历信息共享,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医疗错误。
再次,医联体护理可以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合作与协作,可以实现医疗流程的优化,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医联体护理的实施原则。
医联体护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
医联体护理需要明确各医疗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确保医联体护理的顺利实施。
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是医联体护理的基础,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再次,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协作机制。
医联体护理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协作机制,明确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方式和流程,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三、医联体护理的实施步骤。
医联体护理的实施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需要明确医联体护理的目标和任务。
明确医联体护理的发展目标和实施任务,为医联体护理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其次,需要建立医联体护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医疗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为医联体护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再次,需要建立医疗信息化系统。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通,为医联体护理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四、医联体护理的实施效果。
医联体管理实施方案
![医联体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54aa1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a.png)
医联体管理实施方案关于医联体管理实施方案【关于医联体管理实施方案】为提升涪城区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科学就医格局,提高我区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根据《涪城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方案》(绵涪卫计发[2017]17号)要求和2017年3月1日涪城区卫计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结合绵阳市人民医院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健全分级医疗服务体系。
通过探索综合医联体内部资源共享、多点执业、绩效管理、双向转诊和机构托管等模式的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严格执行分级诊疗目录,加强我院医院专科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建立远程医疗服务机制,完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构建以综合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城乡医疗协作服务体系,合理引导我区群众基层首诊与双向转诊,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减少群众支付比例;降低医疗(新农合)保障资金支付风险,为我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优质、价廉、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通过在政府主导下的加强县级综合医院能力建设和积极推动“医联体”工作的不断完善,建立起以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为成员,绵阳市骨科医院、绵阳肿瘤医院、绵阳市肛肠病医院、绵阳市涪城区妇幼保健院分别作为专科协作医疗机构的,紧密联合、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运转的综合医疗联合体系,形成分级分工协作、组团式运行的网格化医疗服务格局,全面提升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内涵,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率和县域内的双向转诊率。
到2017年底,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到2020年,我院一级诊疗科目齐全、住院床位使用率达到95%以上,医联体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达标率达到90%以上。
医院与医联体的管理模式
![医院与医联体的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8b3828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0.png)
医院与医联体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发展历程
现状与未来
医联体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 美国,当时是为了解决城乡医疗资源 分布不均的问题而建立的医疗协作组 织。
在我国,医联体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 形成的松散型医联体到政府引导下的 紧密型医联体的转变。政府在政策上 给予支持,推动了医联体的发展和完 善。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医 联体,包括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 体、跨区域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 网等。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 ,医联体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 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联体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 个医疗协作组织。医联体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医疗协作机制,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以提高区域内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
医院与医联体的作用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医联体的协作,医疗机构之间的资 源得到共享,可以提供更加全面、专业 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 平。
et. on the two.以致ret onOM I am on on我苦笑 TIST. and on,,,* and K,,,1. Mir ,1,00 in , , if , die on , , P , , 11然 for物 on this,,10UIMC current digit,1, M, K1IST (pass,,、U tun chipomanikifa. when on "UIMC burn on,IL back onU :"ifa(UIFOLIEparer�.chip《 if the dynamic on this trades.ng烹长安3.单元IO撤回4己 said
基于医联体和分级诊疗背景下的同质化护理管理
![基于医联体和分级诊疗背景下的同质化护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279cc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5.png)
基于医联体和分级诊疗背景下的同质化护理管理引言在当前医疗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已经成为推动医疗系统转型的重要模式。
医联体促进了医疗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分级诊疗则实现了资源的合理调配和患者的就近就医。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同质化护理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同质化护理管理不仅会影响护理质量和效果,还可能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
本文将就基于医联体和分级诊疗背景下的同质化护理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质化护理管理的问题与挑战定义和特点同质化护理管理是指在多个医疗机构中,对相同病种或相同病情的患者实施类似的护理管理方式。
同质化护理管理的主要特点包括:•护理程序标准化:针对相同病种或相同病情,相同的护理程序被应用于不同的患者上。
•信息沟通和协作:同质化护理管理要求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协作,确保护理流程的一致性。
•资源整合和优化:同质化护理管理的实施需要对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问题和挑战尽管同质化护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护理的标准化和效率,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缺乏个体化护理:同质化护理管理强调标准程序的应用,缺乏对患者个体差异的考虑,导致护理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2.信息沟通和协作困难: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作存在困难,导致护理程序的实施出现偏差和不一致。
3.护理质量和效果下降:同质化护理管理可能导致护理质量和效果的下降,特别是对于特殊病种或复杂病情的患者。
4.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同质化护理管理缺乏对患者个体情况的关注,容易导致患者心理负担的加重和护理满意度的降低。
解决方案和建议为了解决同质化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加强护理标准的个体化应用针对不同的病种和病情,应该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护理标准,并在同质化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个体差异的考虑。
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工作协作机制,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作。
医联体内护理同质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医联体内护理同质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b80a1d5f705cc175527097e.png)
医联体内护理同质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作者:陈辛华陈香虞志艳王芹来源:《价值工程》2018年第17期摘要:总结医联体背景下实施护理质量同质化管理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希望能为医联体内实现护理质量同质化管理提供借鉴。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deas and concrete 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rsing homogeniz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cal alliance to realize the homogenization manag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n the medical alliance.关键词:医联体;同质化管理;护理Key words: medical alliance;homogenization management;nursing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7-0092-020 引言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作为亮点工程在医疗领域试点,医联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类型、层级的公立医院共同组成一个医疗共同体,达到医疗信息共享,责任利益共同分担的联合体[1]。
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联体内进行护理质量同质化管理对于提高成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医联体的宗旨和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院自2014年7月1日起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立理事会领导下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施了护理质量的同质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将两院在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及成效作阐述。
1 具体做法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为江苏省首批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实践
![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8908fff376baf1ffd4fad26.png)
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实践摘要:目的:就医联体模式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实践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对基层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实施医联体模式,观察、比较模式实施前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情况。
结果:基层医院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医联体模式后,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明显。
结论:针对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而言,医联体模式所发挥的作用较大,能够促使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医联体模式;基层医院;护理管理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研究入选对象均选自我院各科室的护理人员(264名),年龄最大的为51岁,年龄最小的为23岁,文化水平包括大专、本科、中专。
在研究开始前,已将有关内容提前告知了入选人员,其均自愿参与。
将入选人员的各项资料予以比较发现,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大,没有满足统计学条件(P>0.05),具备可比性。
(2)方法1)分析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现状:驻点护理专家要采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现场进行查看、与护理人员沟通等方式,对医院的护理管理情况进行了解、掌握,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技能及理论知识掌握水平、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综合素质等,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目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具体如下:①相关人员在进行护理管理时往往是凭经验进行,护士长的选拔不够科学,护士长对护士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带教方式,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时缺乏系统性,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管理效率及质量。
②管理理念没有做到及时更新:相关护理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理念滞后,往往还是采用传统管理模式,注重对物品及环境的控制,却忽视了直接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及控制。
③护理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健全:现阶段,基础医院的护理人员虽然大多都参与了相关的护理管理培训,但相对来说,医院并没有明确的进行定期培训,培训的频率较低,甚至个别护理人员还存在培训证过期的现象,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大多流于形式,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护理管理质量[1]。
护理医联体实施方案
![护理医联体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3f6f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3.png)
护理医联体实施方案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护理医联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护理医联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部建立护理团队,同时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为了更好地推动护理医联体的实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建立护理医联体的组织架构。
护理医联体需要在医疗机构内部建立专业的护理团队,包括护士、护理师、康复师等不同专业的护理人员。
同时,需要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护理服务网络。
在组织架构中,需要明确各个护理团队的职责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护理服务。
其次,建立护理信息共享平台。
护理医联体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医疗机构和护理团队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
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和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同时,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护理知识和经验的交流,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再次,建立护理培训机制。
护理医联体需要建立健全的护理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护理技能培训班、开展护理案例讨论等方式,促进护理人员的学习和交流。
同时,也可以邀请专业的护理专家进行指导和辅导,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最后,建立护理质量评估体系。
护理医联体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对护理服务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可以通过制定护理服务标准、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和监督。
同时,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及时的改进和调整,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护理医联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对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组织架构、信息共享平台、护理培训机制和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可以更好地推动护理医联体的实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紧密型医联体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成效——以河池市人民医院为例
![紧密型医联体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成效——以河池市人民医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69c033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c.png)
紧密型医联体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成效——以河池市人民医院为例梁涛;杨立倩;廖春丽;韦师;伍勋【期刊名称】《卫生软科学》【年(卷),期】2018(032)006【摘要】介绍了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实施紧密型医联体管理的实践,并对实施前后紧密医联体内各成员医院的管理质量及服务能力进行比较.实施后成员医院医疗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医院床位使用率、手术量、业务收入及远程会诊等与上年同期比较增长显著,向上转诊人数明显减少.结果表明,实施紧密型医联体管理模式,能有效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形成,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总页数】4页(P17-20)【作者】梁涛;杨立倩;廖春丽;韦师;伍勋【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相关文献】1.医联体内学科直管下病区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成效分析 [J], 李媛媛;张秀娟;魏侍萍;陈戈婷;李敏华2.松散型与紧密型医联体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比与分析 [J], 梁涛;廖春丽;韦师3.县域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以江苏连云港赣榆区实践为例 [J], 苏丽丽; 侯静静; 黄晓光; 董自芳; 徐宏团4.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成效及问题分析——以山东省某三级医院为例 [J], 安蕾;杨晓;韩晔5.以德国KTQ国际标准为抓手探索创新医联体内管理模式杭师大附院加快更高水平紧密型医联体新模式步伐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护理医联体帮扶计划
![护理医联体帮扶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95a297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5.png)
护理医联体帮扶计划1具体做法伊犁州友谊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为新疆省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受援医院尼勒克县人民医院是伊犁州综合医院二级医院,在这一年期间两院以护理质量同质化管理为抓手,探索和建立了高效的优质护理区域帮扶模式,促进医院护理管理的全面提升。
2实地调研明确目标阶段2.1重視顶层设计。
经过为期2个月的实地考察调研及访谈深入交流,了解受援医院现况、护理人力资源概况,在充分评估受援医院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现状基础上,结合我院护理人才结构、资源优势、发展潜能等方面,制定了医院护理两年发展规划,明确管理目标,制定详实的帮扶计划。
2.2统一管理目标。
按《二级医院综合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为标准,逐项评价,查找差距,列出问题清单,建章立制,统一标准,明确质量标准和管理指标。
2.3统一培训考核机制,实行管理标准同质化。
建立示教室,制定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护士三基考核。
2.4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病房100%,开展专科特色的新举措,深化医院在门(急)诊、手术室、供应室、血透室等非住院部门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3实施阶段3.1建立帮扶双方长效稳定业务协作机制3.2送出去短期培训3.2.1护士长轮派学习(每人1月):申请护士长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轮训四个月,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及运用管理工具的能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科学进行管理。
3.2.2进修学习(3月):派科室骨干10-12名护士到帮扶医院学习,重点是专科护士培训,实行“一对一”导师带教制,对考试合格的颁发进修合格证书。
返岗上交进修总结,至少能开展1-2项新技术、新项目,具体开展后报备护理部,护理部进行查看督导认定。
3.3请进来护理专家3.3.1邀请选派护理专家进行短期的,不定期的现场指导3.3.2主题座谈,专题授课、现场示教3.3.3、定期开展巡回业务指导3.3.4护理专科“一对一”拜师结盟3.3.4.1护理专科与医疗同步实行“一对一”结盟,由两院护士长直接对接,实行无缝隙指导,加快护理文化,护理标准同质化的推进。
医疗联合体内护理资源下沉模式
![医疗联合体内护理资源下沉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624e5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d.png)
医疗联合体内护理资源下沉模式医疗联合体内护理资源下沉模式指的是将医疗联合体内的护理资源分配给更底层的基层医疗单位,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高效、贴心的护理服务。
该模式的实施旨在减轻上级医疗机构的压力,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服务能力,并且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资源下沉模式的实施对于医疗联合体的成员单位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医疗联合体内护理资源下沉模式的实施。
首先,实施护理资源下沉模式需要各个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之间进行资源配置的重新分配。
这涉及到人员配备、设备配置和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
医疗联合体内各单位必须对自身的护理资源进行清晰地统计和评估,确定哪些资源可以下沉到基层单位,以及如何进行优化配置。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确保护理资源能够在不同单位之间流动和共享。
其次,医疗联合体内的护理资源下沉模式的实施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护理资源下沉模式的目标、范围和实施细则,为医疗联合体提供政策支持和规范引导。
同时,医疗联合体内的管理机制也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资源分配机制,鼓励医疗联合体内的各个单位共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互利共赢。
第三,建设信息化平台,促进护理资源下沉模式的实施。
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资源之间的互通和交流,提高资源调配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可以实现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和护理服务的跟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最后,实施护理资源下沉模式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
医疗联合体内的基层医疗单位需要有足够的专业护理人员来保障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需要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素质。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健全的技术支持体系,为基层医疗单位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总之,医疗联合体内护理资源下沉模式的实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同质化护理管理在医联体与分级诊疗下的探讨
![同质化护理管理在医联体与分级诊疗下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aac37f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8.png)
同质化护理管理在医联体与分级诊疗下的探讨摘要:同质化护理管理是一种全面优化医疗资源的策略,它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在医联体和分级诊疗体系下,同质化护理管理可以调动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优化医疗过程,提高病人的整体满意度。
本文从同质化护理管理的概念、实施策略以及在医联体和分级诊疗下的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同质化护理;医联体;分级诊疗;护理管理一、同质化护理管理的概念同质化护理管理是指在医疗机构内部或机构之间,通过制定统一的护理管理标准和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护理服务的实施,从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同质化护理管理是基于医疗服务标准化化发展而来的,它尤其适用于护理服务环节,通过制定护理操作流程、编制技能培训和考核计划,实现护理质量的管控和提升。
二、同质化护理管理的实施策略同质化护理管理的策略有三个方面:1.建立同质化护理服务标准同质化护理管理需要根据病种特点和护理工作特点建立统一的护理服务标准。
护理服务标准内容包括病人护理要求、护理操作流程、技能培训和考核计划等。
2.实施同质化护理操作流程同质化护理操作流程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依据护理服务标准,明确护理操作程序和方案,从而保证护理质量和可靠性。
同质化护理操作流程的实施需要培训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服务水平,确保护理操作的标准化。
3.实现同质化护理数据管理同质化护理数据管理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护理数据的收录、整理和分析等过程。
同质化护理数据管理可以为护理流程的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且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三、医联体下的同质化护理管理医联体是直接医疗机构和间接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的协作联合,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利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医联体下的同质化护理管理可以实现护理服务标准的统一,同时通过建立协作机制,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护理服务紧密联系起来。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2篇)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404bd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d.png)
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医联体是指由多个医疗机构、医疗部门、科研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组成的协作联盟,旨在提供更加全面、连续、协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协调和合作的医联体,提高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提升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二、组织架构与责任分工1. 医联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联体的整体规划、发展和决策,由各参与机构的负责人组成,由主任负责协调。
2. 科室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医疗服务的具体实施和质量管理,包括疾病诊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3. 护理团队: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房护理、手术室护理、门诊护理等。
4. 信息管理团队:负责医联体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
5. 社会协调人员:负责医联体与社区居民、政府部门等的协调与沟通工作。
三、工作内容与重点1. 医疗服务协同:建立科室对接机制,共享医疗资源,开展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提高医疗诊疗水平。
2. 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建立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与传递,便于医生间的沟通和患者病历的查询。
3. 空间布局与资源整合:优化医疗资源的布局,根据医联体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各个医疗机构的功能和规模,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
4. 临床路径管理:制定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加强多学科的协作,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5. 品牌与宣传:建立医联体品牌,提升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对外宣传,吸引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与我们合作。
6. 教育与培训:开展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7. 基层卫生服务的提升: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对接,提供基层居民更加便捷、连续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1. 前期调研与准备阶段(1个月):组织相关部门对医联体进行调研,了解各参与机构的情况和需求,制定医联体规划方案。
2. 组织架构及角色确定阶段(1个月):根据医联体规划方案,确定医联体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并完成相关人员的配备和任职。
护理医联体团队方案
![护理医联体团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ddd9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2.png)
护理医联体团队方案一、背景护理医联体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旨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高效、专业的护理医联体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目标1.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2.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团队构成1. 核心团队:由医院护理部、医务科、临床科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团队工作计划、协调各方资源、监督工作进展等。
2. 临床护理团队:由各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
3. 支援团队:由医院其他部门或科室的医护人员组成,根据需要为临床护理团队提供支援,如技术支持、人员调配等。
四、工作流程1. 患者入院评估:由临床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需求等信息。
2. 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措施等。
3. 实施护理计划:由临床护理团队按照护理计划实施具体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
4. 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 患者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由临床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包括用药指导、康复锻炼等。
五、保障措施1. 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协作能力。
2. 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确保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加强技术支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
4. 加强患者沟通: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5. 加强质量控制: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联体模式下护理管理实践
2017年5月,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全国范围内启动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
成为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什么是医联体?为了适应医联体建设,医院应该
如何开展护理管理工作?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医联体?
医联体就是区域医疗联合体,并不是简单地把几个医院结合起来,而是对医
疗资源进行整合共享。
通常来说,一个医联体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目的是解决人们看病难的问题。
一方面能发挥出三级医院的专业技
术优势,带动下级医院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
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医联体的几种形式
就目前而言,医联体的建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城市医联体。
在1家三级医院的牵头下,联合若干个城市二级医院、康
复医院、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构建“1+X”医联体。
对所有医院的医
疗资源进行纵向整合,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2)医共体。
医共体是县域内组建的医疗共同体,以县级医院为龙头,联合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形成县、乡、村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将预防、治疗、康复等有机结合起来。
(3)跨区域专科联盟。
整合不同医疗机构的专科优势资源,发挥出国家医学
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协同作用,构建跨区域的特色专科联盟,促进各
个医疗机构补位发展,提升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
(4)远程医疗协作网。
在基层、边远、欠发达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
鼓励公立医院向基层医院和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教学、培训等服务,利用信
息技术促进资源流动,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
3.医联体模式下托管医院的护理管理方法
(1)护理管理直接植入。
上级医院从医院本部委派护理部主任,担任托管医
院的护理管理负责人;同时从手术区、非手术区抽调2名护士长,配合管理工作
的开展。
首先设置合适的管理目标,为托管医院建立规章制度和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规范护士的培训体系。
然后开展护理查房、病例讨论、护理操作示范、护理
讲课等工作,将上级医院的护理管理经验,落实到托管医院的每个护理环节。
最
后在托管医院组织学习班,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2)后备人才直接培养。
随着托管医院的规模扩大,要培养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在托管医院内选出病区护士长候选人,然后到上级医院接受护理管理实训,
经考核过关即可上岗。
(3)护理专科一对一结盟。
上级医院发挥出优势专科的作用,定期委派护士长、护理骨干人员,到托管医院内进行帮扶,指导护理工作的实施,对现行的管
理制度体系进行优化。
其中,上级医院和托管医院之间,采用护理专科一对一结
盟形式,两院护士长直接沟通,解决护理工作难题,实现无缝对接指导。
4.医联体模式下联盟医院的护理管理方法
(1)分析不同层级医院的需求。
由不同层级的医院组成联盟,为了解各个医
院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对各个联盟单位进行调研,分析护理管理工作的需求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帮扶计划。
例如: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其发展需求是不同的:二级医院更倾向于等级医院评审,护理管理的重点是解读评审标准、患者安全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绩效考核、护理岗位管理、护理标准建设等。
社区医院更倾
向于慢性病管理能力的提升,护理管理的重点是基础理论知识、患者健康教育、
术后护理、伤口护理、生活指导等。
(2)实施区别化管理方案。
第一,二级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分为两个方面:
①下送。
三级医院委派护理骨干,到二级医院开展指导工作,解读医院等级评审
制度,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开展业务查房,提高护士的岗位管理能力。
②
上输。
二级医院中综合素质较强的护士,到三级医院进行技术、管理方面的进修,掌握成熟的、成功的护理管理经验。
第二,社区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主要是三
级医院派出主管护师,和社区医院的护理负责人共同商定培训内容,举办健康知
识讲堂;或邀请社区护理人员到三级医院旁听健康讲座,参与慢性病患者的护理
服务活动,两院共享护理资源。
5.医联体模式下护理管理实践成果
一项研究中,选取某基层医院的护理科室为对象,由医院领导、行政干部、
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组成管理团队。
2015年开始,在医联体政策支持下,和上
级三甲医院组成医联体,展开护理管理工作,措施包括护理人员分级管理、优化
护理工作流程、对护士一对一针对性辅导、通过再教育提升护士素质等。
结果显示:医联体模式下的护理管理实施后,医院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从(80.42±1.85)
分提高至(96.87±2.49)分,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评分从(75.54±1.78)分提高至(91.53±3.85)分。
可见,医联体模式下的护理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能显著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医联体建设是医疗改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分为城市医联体、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四种类型。
文章分别介绍了医联
体模式下托管医院、联盟医院的护理管理方法,希望为实际管理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