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中经常使用的4大继电器,老电工详细讲解继电器的动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7b08cd551810a6f5248699.png)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简介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
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
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xx,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立刻从y=0跳跃到y=ym,即常开触点从断到通。
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x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
当输入量x从某一大于xx值下降到xf,继电器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
我们把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做继电特性,也叫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释放值xf与动作值xx的比值叫做反馈系数,即Kf= xf /xx 触点上输出的控制功率Pc与线圈吸收的最小功率P0之比叫做继电器的控制系数,即Kc=PC/P0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4个端子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4个端子](https://img.taocdn.com/s3/m/363ebfb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3.png)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4个端子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开关,常用于控制电路中高功率设备的开关。
它根据外部电信号的变化来控制一个或多个开关的状态。
继电器主要由电磁铁和机械开关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继电器通常有4个端子,分别是常开(NO)、常闭(NC)、控制端和公共端。
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磁铁和机械开关。
当控制端施加电流时,电磁铁会激磁,吸引机械开关,使其从常闭触点连接到常开触点。
这样,外部电路中的电流就可以通过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从而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状态。
端子功能说明1.常开(NO)端子:当继电器未通电时,常开端子与公共端相连;当继电器通电时,常开端子与常闭端子断开。
2.常闭(NC)端子:当继电器未通电时,常闭端子与公共端相连;当继电器通电时,常闭端子与常开端子断开。
3.控制端:控制端用于接入控制信号电路,当控制端施加电流时,继电器工作,进行开关动作。
4.公共端:公共端是继电器的中间连接端,可与常开或常闭端子相连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使用。
接法示例•接法1:常开接法–NO端子与外部电路连接–NC端子不接–控制端接入电流•接法2:常闭接法–NO端子不接–NC端子与外部电路连接–控制端接入电流•接法3:反向输入接法–NO端子与外部电路连接–NC端子与控制端接入电流–控制端接入电流变化时,继电器反向开关状态切换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接法4个端子的相关知识就是以上内容。
通过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端子功能,可以更好地应用继电器控制电路,实现各种电气设备的控制和保护。
如果要使用继电器进行控制操作,首先要清楚各个端子的功能,正确连接继电器和外部电路,确保电路正常运行和设备安全使用。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f9a8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2.png)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式开关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力系统和控制电路中。
它
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电路的开闭,起到控制和保护电路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
当通入电流到继电器的线圈中时,线
圈中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将吸引触点闭合或者分离,从而实现电路的连接和断开。
继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线圈、触点和磁性材料。
当通入电流时,线圈中产生的磁场会使得触点闭合,从而导通电路;当断开电
流时,磁场消失,触点分离,电路断开。
通过控制电流的通断,可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作用
1.电气隔离:继电器能够在控制电路和被控制电路之间提供电气隔离,
以保护控制电路。
2.放大信号:继电器能够将微弱信号放大,以控制大功率电路的操作。
3.** 控制电路:** 继电器可以实现电路的开闭,从而实现对设备、机
器等的控制。
4.过载保护:继电器中的热继电器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大小来实现对电
路的过载保护,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会使触点跳闸,切断电路,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5.多功能:继电器可以根据不同的控制需求,通过更换不同的触点或
继电器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时间延迟、记忆功能等。
继电器作为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设备,在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和控制领域具
有重要的作用。
掌握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电气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继电器工作原理
![继电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98b85184431b90d6c85c79f.png)
实用例
电路中的符号表示方法
电路图
电机正反转电路
液位自动报警系统
电铃结构原理图
拆解图
触点间的联系
► ► ► ► ►
触点分类 继电器上的触点分为静触点和动触点,而静触点可分为常闭 触点和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是指在继电器未动作时处于闭合状态、继电器动 作时处于断开状态的触点. 常开触点:是指在继电器未动作时处于断开状态、继电器动 作时处于闭合状态的触点. 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是一对状态相反的触点。
► 继电器外形尺寸分类 ► 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的继电
器 ► 超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mm,但不 大于25mm的继电器 ► 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mm,但不大 于50mm的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分类
电磁继电器 在输入电路内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产生预 定响应的一种继电器。 它包括直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 极化继电器、舌簧继电器,节能功率继电器。 (1)直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 继电器。 (2)交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 继电器。 (3)磁保持继电器:将磁钢引入磁回路,继电器线圈断电后, 继电器的衔铁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状态,具有两个稳定 状态。 (4)极化继电器:状态改变取决于输入激励量极性的一种直 流继电器。 (5)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点簧片和衔铁磁 路双重作用的舌簧的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6)节能功率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 电器,但它的电流大(一般30-100A),体积小, 节电功能.
实物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构
电磁继电磁式继电器是应用得最早、最多的一种型式。其结构及工作原理 与接触器大体相同。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和释放弹簧等组成,电磁式继 电器原理如图l所示。由于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流过触点的电流比较小(一 般5A以下),故不需要灭弧装置。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d6535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3.png)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中的电器元件,它可以通过电磁力使其内部的触点打开或闭合,从而控制外部电路的通断。
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一、继电器的结构组成继电器通常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
电磁系统由铁芯、线圈和永磁体组成。
线圈接通电源时,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将铁芯吸引。
铁芯上的吸盘可以使触点发生运动。
触点系统由NC(常闭)触点、NO(常开)触点和公共触点组成。
当电磁线圈未接通电源时,通过弹簧的张力,触点处于常开状态;当电磁线圈接通电源时,电磁力克服了弹簧的张力,触点闭合。
辅助系统由中间继电器、抱闸继电器、定时器等组成,用于实现功能的扩展和电路的保护。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吸引的原理。
当控制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电流经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会使得继电器内的铁芯被磁化并受到吸引。
当铁芯被吸引时,铁芯上的吸盘会产生位移,进而使得触点发生动作。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圆通继电器为例来进一步解释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 闭合状态:当继电器处于静止状态时,线圈中没有电流通过,触点处于常开状态。
电路中的电流不能通过继电器,所以接通继电器的电路无法通电。
2. 开放状态:当控制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使得铁芯被吸引。
铁芯的吸引力使得触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可以通过继电器。
3. 隔离状态:当继电器的电源断开时,线圈中的电流停止,磁场消失,铁芯失去吸引力。
触点恢复到常开状态,电路中的电流再次无法通过继电器。
三、继电器的应用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中,在以下领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 电力系统:继电器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过载保护、欠压保护、过压保护等功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2. 电力设备:继电器用于电力设备的功率控制、故障检测、变频调速等方面,提高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效率。
3. 自动化控制:继电器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逻辑运算、信号转换、序列控制等功能,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的控制。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728b2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9.png)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开关装置,它通过电磁吸合和释放来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
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一、继电器的构造和组成部分继电器主要由线圈、铁芯、触点和外壳等部分组成。
1. 线圈:继电器的线圈通常由绝缘电线绕制而成,其材料可以是铜线、铝线等。
线圈是继电器的控制部分,当通过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电磁场。
2. 铁芯:铁芯是继电器的核心部分,通常由软磁材料制成,如铁氧体等。
铁芯的作用是集中和增强线圈产生的磁场,从而实现吸合和释放。
3. 触点:继电器的触点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如铜、银合金等。
触点有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两种形式,当继电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常闭触点闭合,常开触点断开;当继电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触点的开闭状态决定了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4. 外壳:继电器的外壳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保护内部的线圈、铁芯和触点等部分,防止外界灰尘、湿气等对继电器的影响。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吸合和释放。
1. 吸合过程:当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线圈产生磁场,磁场通过铁芯集中和增强。
当磁场强度足够大时,触点由常闭触点状态转变为常开触点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吸合。
吸合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通电电路得以通路,电器设备开始工作。
2. 释放过程:当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线圈产生的磁场消失,触点由常开触点状态转变为常闭触点状态,这个过程称为释放。
释放后,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闭合,通电电路断开,电器设备停止工作。
三、继电器的应用领域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如家用电器、工业设备、交通信号灯等。
1. 家用电器:继电器在家用电器中起到控制和保护的作用。
例如,冰箱中的压缩机和风扇的启停就是通过继电器来控制的。
2. 工业设备:继电器在工业设备中用于控制电动机、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
通过继电器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启停、转向和速度调节等功能。
4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4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2fb00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5.png)
4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开关,用于电路的控制和保护。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4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 基本结构:4位继电器由电磁铁、触点、恢复弹簧和辅助电器组成。
其中,电磁铁由电线圈和铁芯构成,触点由静态触点和动态触点组成。
恢复弹簧的作用是使触点恢复原位。
辅助电器则包括辅助触点和指示灯等。
继电器的整体结构紧凑,能够在电路中起到信号传递、控制和保护的功能。
2. 工作过程:当继电器接通电源时,电流流经电磁铁的线圈,产生电磁力。
这时,铁芯被磁化,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将动态触点与静态触点闭合。
当动态触点闭合后,通过继电器控制的电路可以通电,实现所需的功能。
当电源断开时,电流停止流过电磁铁的线圈,电磁力也随之消失,触点恢复到原位,断开电路。
3. 主要特点:(1) 继电器具有可控的开关功能,可以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开关,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2) 继电器具有感应性和隔离性。
当触点闭合时,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是隔离的,能够保护控制电路和被控电路的安全性。
(3) 继电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可以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开关动作。
(4) 继电器具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性能,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和场合。
4. 应用场景:4位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路控制和保护中。
例如,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继电器常用于控制电机、开关灯、温控器、空调、电磁阀等设备。
同时,继电器还可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电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在家用电器中,继电器常用于电磁炉、洗衣机、照明设备等的控制和保护。
此外,继电器还广泛用于交通信号控制、电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军事装备等领域。
5.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三个步骤:激磁、吸合和释放。
首先,在接通电源后,电流经过继电器的线圈时,线圈周围会产生磁场,使铁芯被磁化。
铁芯的磁化会改变铁芯和线圈之间的磁阻,从而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使动态触点与静态触点闭合。
四脚继电器工作原理
![四脚继电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37696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0.png)
四脚继电器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设备,它可以通过控制一个电路的开关来控制另一个电路。
四脚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继电器类型,它具有四个引脚,分别是通电端(COM)、常闭端(NC)、常开端(NO)和控制端(Coil)。
四脚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当控制端施加电流时,会产生磁场,从而使得开关部分发生动作,改变通电端和常闭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四脚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 通电端(COM),通电端是继电器的一个引脚,它用于连接被控制的电路。
当继电器处于非动作状态时,通电端和常闭端之间是连接的,电流可以通过。
2. 常闭端(NC),常闭端是继电器的另一个引脚,它用于连接被控制的电路。
当继电器处于非动作状态时,常闭端和通电端之间是连接的,电流可以通过。
3. 常开端(NO),常开端是继电器的另一个引脚,它用于连接被控制的电路。
当继电器处于非动作状态时,常开端和通电端之间是断开的,电流不能通过。
4. 控制端(Coil),控制端是继电器的另一个引脚,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通常是电流。
当控制端施加电流时,会在继电器内部产生磁场,从而使得开关部分发生动作,改变通电端和常闭端之间的连接状态。
四脚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动作和非动作状态。
在非动作状态下,控制端不施加电流,通电端和常闭端之间是连接的,常开端和通电端之间是断开的。
在这种状态下,被控制的电路可以正常工作。
当控制端施加电流时,会在继电器内部产生磁场,从而使得开关部分发生动作。
在动作状态下,通电端和常闭端之间是断开的,常开端和通电端之间是连接的。
在这种状态下,被控制的电路会发生改变,从而实现电气控制。
四脚继电器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但是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它可以用于控制各种电气设备,如灯光、电机、加热器等。
同时,它还可以用于安全保护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因此,了解四脚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对于电气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简述继电器工作原理
![简述继电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07127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8.png)
简述继电器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元件,它可以将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开关动作。
在工业自动化、家庭电器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一、继电器的基本结构继电器由触点系统、驱动系统和外壳三部分组成。
触点系统包括正常状态下闭合(NO)和断开(NC)两组触点,驱动系统通过线圈产生磁场来控制触点的开关状态。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当给继电器线圈通上一定的直流或交流信号时,线圈内就会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会引起铁芯上的铁芯片移动,使得接在铁芯片上的触点发生变化。
1. 常闭型继电器当线圈未通电时,常闭型继电器中NC触点处于闭合状态,NO触点处于断开状态。
当线圈通上一定信号后,产生磁场使得铁芯片吸引NC 触点打开,同时NO触点被关闭。
2. 常开型继电器当线圈未通电时,常开型继电器中NO触点处于闭合状态,NC触点处于断开状态。
当线圈通上一定信号后,产生磁场使得铁芯片吸引NO触点打开,同时NC触点被关闭。
3. 双刀双掷继电器双刀双掷继电器中有两组NO和NC触点,可以同时控制两个电路的开关。
当线圈未通电时,两组触点均处于常闭状态。
当线圈通上一定信号后,铁芯片会吸引其中一组触点切换到常开状态,同时另一组触点切换到常闭状态。
三、继电器的应用1. 自动控制系统在自动化生产中,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
例如,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继电器控制工件夹紧、送料等操作。
2. 家庭电器家庭中的许多电器也都使用了继电器来实现开关操作。
例如空调、洗衣机、烤箱等。
3. 保护装置在高压输变电系统中,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保护装置中。
例如过流保护、零序保护等。
四、继电器的优缺点1. 优点:(1)可靠性高:由于采用机械式开关,因此继电器的可靠性较高。
(2)使用范围广:继电器可以控制各种类型的负载,如电动机、灯泡等。
(3)容易实现远距离控制:继电器可以通过信号线实现远距离控制。
2. 缺点:(1)寿命短:由于机械式开关的磨损,继电器的寿命相对较短。
(2)功率损耗大:由于线圈需要消耗一定的功率,因此在大功率负载下会产生一定的功率损耗。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c2fd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9.png)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器件,通过控制一个电路的开关状态来控制另一个电路的通断。
它是电磁原理与机电原理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放大、隔离和自锁等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一、继电器的基本结构继电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和外壳组成。
1. 电磁系统: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线圈是继电器的输入端,通过通电产生磁场。
铁芯是电磁系统的核心部份,能够吸引或者释放触点。
2. 触点系统:包括常闭触点(NC)、常开触点(NO)和公共触点(COM)。
当继电器处于非动作状态时,常闭触点与公共触点连接;当继电器动作时,常开触点与公共触点连接。
3. 外壳:起到保护继电器内部元件和隔离外界环境的作用。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机械开关的原理。
1. 非动作状态:当继电器未通电时,线圈中没有电流通过,此时铁芯不具有磁性,触点处于常闭状态。
常闭触点与公共触点连接,常开触点与公共触点断开。
2. 动作状态:当继电器通电时,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场使得铁芯具有磁性,吸引触点。
触点由常闭状态转变为常开状态。
常闭触点与公共触点断开,常开触点与公共触点连接。
3. 自锁功能:继电器在动作状态下,即使断开输入电源,触点仍然保持在原来的状态。
这是因为继电器中的自锁回路使得线圈继续通电,保持磁场的存在,从而保持触点的状态。
三、继电器的应用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等。
1. 家用电器:继电器可用于家庭电路的控制,如灯光开关、空调控制等。
2. 工业自动化:继电器可用于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如机器人、生产线等。
3. 通信设备:继电器可用于通信设备中的信号转换和信号放大。
四、继电器的优点和局限性继电器具有以下优点:1. 隔离性:继电器能够隔离控制信号和被控制电路,保护控制系统和被控制设备。
2. 放大功能:继电器能够将微弱的控制信号放大到较大的电流或者电压,以控制高功率电路。
3. 可靠性:继电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期工作。
详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电路
![详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cbb766c9bcd126fff6050b26.png)
详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电路一、继电器(relay)的工作原理和特性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电路原理2.1 继电器简单介绍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变化到某一定值时,其触头(或电路)即接通或分断交直流小容量控制回路2.2 工作原理由永久磁铁保持释放状态,加上工作电压后,电磁感应使衔铁与永久磁铁产生吸引和排斥力矩,产生向下的运动,最后达到吸合状态。
3、晶体管驱动驱动电路3.1 电路原理图当晶体管用来驱动继电器时,推荐用NPN三极管。
具体电路如下:工作原理简介当输入高电平时,晶体管T1饱和导通,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吸合。
当输入低电平时,晶体管T1截止,继电器线圈断电,触点断开。
3.2 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晶体管T1为控制开关。
电阻R1主要起限流作用,降低晶体管T1功耗。
电阻R2使晶体管T1可靠截止。
二极管D1反向续流,为三极管由导通转向关断时为继电器线圈中的提供泄放通路,并将其电压箝位在+12V 上。
4、集成电路驱动电路目前已使用多个驱动晶体管集成的集成电路,使用这种集成电路能简化驱动多个继电器的印制板的设计过程。
现在我司所用驱动继电器的集成电路主要有TD62003AP。
当2003输入端为高电平时,对应的输出口输出低电平,继电器线圈两端通电,继电器触点吸合;当2003输入端为低电平时,对应的输出口呈高阻态,继电器线圈两端断电,继电器触点断开。
常用继电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
![常用继电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4dc7ef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c.png)
常用继电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一、继电器的定义继电器是一种根据外界输入的信号(如电压、电流、时间、速度、热量等)来控制电路的通、断的自动切换电器,其触点常接在控制电路中。
值得注意的是,继电器的触点不能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这也是继电器与接触器在作用上的区别。
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二、继电器的输出特性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x,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立刻从y=0跳跃y=ya,即动合触点从断到通。
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x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
当输入量x 从某一大于x,值下降到x,继电器开始释放,动合触点断开。
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作继电特性,也叫继电器的输入一输出特性。
释放值x与动作值x,的比值叫反馈系数,即K,=x/x,,触点上输出的控制功率P。
与绕组吸收的最小功率P。
之比叫作继电器的控制系数,即K。
=P:/P。
三、继电器的种类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输入信号的不同可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速度继电器与压力继电器等。
热继电器、过电流继电器、欠电压继电器属于保护继电器;控制继电器一般包括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属于控制继电器。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热敏式继电器、机械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和电子式继电器等。
在电力拖动系统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是电磁式继电器。
(一)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是在输入至电磁绕组中的电流的作用下,由其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而产生预定响应动作的一种电器,主要有包括交流电磁继电器、直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舌簧继电器等。
如图2-11所示为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1. 电磁式继电器的主要参数(1)灵敏度: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功率称为继电器的灵敏度。
各种继电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各种继电器工作原理及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099eae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4.png)
各种继电器工作原理及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器元件,是由电磁铁和机械开关组成的电器开关装置,可用来控制电路中的大电流和高压。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铁的吸合和脱离来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和断开。
常见的继电器有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和热继电器等。
1.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继电器,具有较高的开关容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它由电磁线圈和机械触点构成。
当通过电磁线圈通入电流时,线圈产生磁场,吸引机械触点闭合,使电流通过,控制外部的电路。
当电磁线圈通电关闭时,机械触点则断开。
电磁继电器的特点:-开关容量大,适用于大电流和高压的电路控制。
-可靠性高,寿命长。
-操作响应速度较慢。
2.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半导体元件代替机械触点的继电器。
它使用电子器件(如晶体管和三极管)来控制外部电路的开闭。
当电子元件通电时,控制电压可以引发开关电压。
相比于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的响应速度更快,寿命更长,能耗更低。
固态继电器的特点:-响应速度快,开关时间短。
-寿命长,没有机械磨损。
-无噪音,免维护。
3.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利用温度的变化来控制开关状态的继电器。
它通常由热敏电阻、选择器和电磁继电羸构成。
当温度升高时,电阻的阻值减小,电流增大,通过选择器使电流通入电磁继电器,将机械触点吸合,控制外部电路。
当温度下降时,电磁继电器解除吸合状态,机械触点断开。
热继电器的特点:-适用于需要根据温度变化来控制电路的场景。
-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较慢。
-使用方便,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无论是电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还是热继电器,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继电器是电路中常见的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领域。
不同类型的继电器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实现对电路的准确控制。
继电器工作原理与作用
![继电器工作原理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61c5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b.png)
继电器工作原理与作用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领域。
其主要作用是在电路中起到开关的作用,能够通过控制一个电路的开关来控制另一个电路的通断。
本文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由电磁线圈和触点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线圈内产生磁场,使得线圈上的铁芯吸引,从而闭合触点;当电流断开时,磁场消失,铁芯恢复原状,触点断开。
这种通过电磁力控制触点通断的原理是继电器工作的基础。
继电器根据触点的动作方式可分为吸合型和释放型。
吸合型继电器在有电流通过时触点闭合,断开电流后触点打开;释放型继电器则相反,在有电流通过时触点打开,断开电流后触点闭合。
二、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1.继电器可以放大电路的功率:通过继电器的触点可以控制大功率电路的开关,起到放大功率的作用。
2.控制电路的通断:继电器通过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断开,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3.保护电路和设备:在电路中加入继电器可以实现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4.隔离电路:继电器可以在两个电路之间起到隔离的作用,防止电路之间的相互影响。
继电器在现代电气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工作原理和作用使其成为电路中不可或缺的元件之一。
通过对继电器的深入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和设计电气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结语继电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控制器件,在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在电路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继电器,提高对电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水平。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5c91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2.png)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开关设备,它通过电磁吸合和释放来控制电路的通断。
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操作灵便等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一、继电器的组成结构继电器主要由电磁铁、触点和外壳组成。
1. 电磁铁:继电器的核心部件,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使铁芯磁化并吸引触点闭合或者断开。
2. 触点:继电器的主要控制部件,分为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当继电器处于未通电状态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当继电器通电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3. 外壳:继电器的保护壳体,用于固定和保护内部元件。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磁性材料的特性。
1. 闭合过程:当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场使得铁芯磁化并吸引触点。
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
此时,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
2. 断开过程:当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铁芯失去磁化,触点恢复原状。
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电路恢复初始状态。
此时,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
三、继电器的应用场景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应用场景有:1. 电力系统:继电器用于电力系统的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接地保护等。
2. 自动化控制系统:继电器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放大、逻辑控制和时间延迟等。
3. 电动机控制:继电器用于电动机的起动、住手、正反转和转速控制等。
4. 仪器仪表:继电器用于仪器仪表的信号放大、信号转换和信号隔离等。
5. 通讯系统:继电器用于通讯系统的信号转换、路线保护和信号隔离等。
四、继电器的特点和优势继电器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可靠性高:继电器的触点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性,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和电压,保证了电路的可靠性。
2. 寿命长:继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和断开过程中,没有明接触,因此不易产生火花和磨损,延长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四脚继电器工作原理
![四脚继电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b04f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9.png)
四脚继电器工作原理
四脚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器组件,用于控制高功率电路的开关。
它由一个电磁铁和一对触点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电磁铁部分:四脚继电器的两个继电器线圈分别连接在控制电路和电源之间。
当控制电路通电时,电流流过继电器线圈,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使得线圈内部的铁芯成为临时磁体。
2. 触点部分:继电器的触点由两个金属片组成,它们靠近但又不接触。
其中一个触点连接到电源,另一个触点连接到负载电路。
当线圈通电时,在铁芯的吸引力作用下,触点闭合,电流可以通过继电器流向负载电路,负载电路工作。
3. 当控制电路断电时,继电器线圈内部的磁场消失,触点由于弹簧的作用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触点打开,负载电路断开。
这样,继电器实现了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总结来说,四脚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电磁铁和触点,当线圈通电时,触点闭合,负载电路通电;当线圈断电时,触点打开,负载电路断开。
这种机械开关的特性使得继电器在电路控制和电路隔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各种继电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各种继电器工作原理及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d0ec26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2.png)
各种继电器工作原理及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装置,通过电磁吸合和释放来实现电源电路的开闭。
它通常由电磁系统和触点系统组成。
1.电磁系统电磁系统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当通过线圈通入电流时,线圈产生磁场,使铁芯磁化并被吸引,使触点闭合;当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铁芯失去磁性,触点弹开。
2.触点系统继电器的触点系统一般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和换向触点。
常开触点在电磁线圈断电时开启,常闭触点在电磁线圈断电时关闭。
换向触点可以在不同状态间切换。
继电器的特性和工作原理有以下几种:1.电压特性:继电器的电压特性通常分为额定电压、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
额定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低于或高于额定电压可能影响继电器的工作效果。
动作电压是电磁线圈开始发生磁化的电压,释放电压是电磁线圈停止磁化的电压。
2.电流特性:继电器的电流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额定电流是指继电器可承载的最大电流值,超过额定电流可能导致继电器烧坏或触点无法闭合。
3.功率特性:继电器的功率特性是指继电器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
功率特性取决于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4.继电器的工作时间特性:继电器的工作时间是指继电器从动作电流加到达额定工作状态所经过的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较短的工作时间能够提高继电器的响应速度。
5.继电器的寿命特性:继电器的寿命是指继电器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可保持正常工作的时间。
继电器的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流、电压、负载类型等。
继电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电控制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
它具有可靠性高、工作稳定、成本低廉等特点,适用于自动化控制、通信设备、军事设备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继电器,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9618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f.png)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元件,它起到了电路开关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组成、工作方式、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继电器。
正文内容:1. 继电器的基本组成1.1 电磁铁:继电器的核心部件,通过电流激励产生磁场,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1.2 触点:继电器的开关部份,由触点片和触点弹簧组成,能够实现电路的通断。
1.3 引脚:连接继电器与外部电路的接口,通常包括控制端和输出端。
2. 继电器的工作方式2.1 电流控制型继电器:通过外部电流控制电磁铁的通断,进而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断开。
2.2 电压控制型继电器:通过外部电压控制电磁铁的通断,实现触点的开关。
2.3 磁控型继电器:通过外部磁场控制电磁铁的通断,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断开。
3.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3.1 吸合过程: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产生磁场,吸引触点片闭合,实现电路通断。
3.2 断开过程:当电流住手流过电磁铁时,电磁铁的磁场消失,触点弹簧的作用下,触点片断开,电路断开。
3.3 双刀触点:某些继电器具有两组触点,可以同时控制两个电路的通断。
4. 继电器的应用领域4.1 自动控制系统: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控制等。
4.2 电力系统: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保护和控制的作用,如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
4.3 交通运输:继电器在交通信号灯、电动车辆充电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4.4 电子设备:继电器也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5. 继电器的发展趋势5.1 小型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继电器正朝着体积更小、功耗更低的方向发展。
5.2 高可靠性:继电器的可靠性是应用的关键,未来继电器将更加稳定可靠。
5.3 智能化:继电器将与传感器、控制器等智能设备结合,实现更智能化的控制。
总结:通过对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的详细阐述,我们了解到继电器的基本组成、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各种继电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各种继电器工作原理及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fa0c6f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5.png)
各种继电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继电器是一种电力电子器件,它能接受较弱的电信号,产生适当的强大的电能以控制其他电气装置。
它最常用的是在开关和控制系统中,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运行和停止。
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电力电子器件,具有延迟作动,可靠性高,耐腐蚀,隔离性强等特点,是控制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件。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其内部的电磁系统来实现功能。
当有外部电压作用于继电器时,它会产生一种电磁感应,从而可以激发其内部的磁系统,推动其内部动作件的运动,使其切换到另一种状态,从而控制外部的负载。
继电器的特性有:
1、工作电压:继电器的工作电压是指它可以通过的电压大小,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做出不同的选择。
2、外壳:继电器的外壳要具有良好的外壳防护性能,提供外部的电磁屏蔽,以及良好的放电和漏电防护。
3、触点类型:继电器的触点类型有很多种,它们分别是平衡触点、绝缘触点、滑动触点、烙铁触点等等,它们所受控制的电流等级也不同。
4、接触力:继电器的接触力是指当电压作用时,两个触点之间的吸引力,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来决定接触力。
5、耐久性:继电器的耐久性是指它能够持续工作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中经常使用的4大继电器,老电工详细讲解继电器的动作原理
为了改变继电器的某些特性、保护电接点、或为了保护其他电子元件,常常用到一些简单的继电器附加电路。
在本文对加速吸合电路、延缓动作电路、消火花电路和保护晶体管电路这四种继电器附加电路做详细介绍。
加速吸合电路(一)
对于直流电路里的继电器,设线圈本身的电阻为R0,在线圈上串联电阻R,电阻旁并联电容C如图1所示。
当开关K合上时,由于电容的充电电流也要流过线圈,所以短时间内通过线圈的电流比稳态电流I=U/(R0+R)要大,动作也就加快了。
如果串联电阻R仍按照线圈的额定电流计算,短时间内的实际电流要超过额定值,不过时间不长,发热并不明显。
▲图1 继电器加速吸合电路
图1的电源电压应该比不用加速电路时高一些,电阻的散热功率应按稳态电流计算。
电容的容量视需要而定,其耐压只要高于电源电压即可。
电路切断时的感应电势是加不到电容上的。
倘若电源电压已经确定,线圈电阻也已很大,在串联电阻之后有可能使稳态电流略小于吸合电流,初看起来这种情况就不能采用上述方法了,但是开关刚刚合上时电容相当于短路,只要这段时间里的电流大于吸合电流,仍然可以使继电器吸合。
至于稳态电流虽小于吸合电流,只要它仍大于释放电流,就能保持吸合不放。
所以串联电阻的阻值不一定按照吸合电流来计算。
昌晖仪表提醒大家注意:加速吸合电路电路不能用在交流继电器上。
延缓动作电路(二)
如果把电容C并联在线圈两端,就成为图2的电路,开关闭合时充电电流在R上形成压降,使线圈两端电压增长较慢,吸合时间就会延长。
同样,在开关断开时,电容C的放电和被感应电势反向充电,又会使释放时间延长。
▲图2 继电器延缓动作电路
若只希望延长释放时间,可利用图3的电路。
电源接通时二极管D处于截止状态,不起作用。
但当开关K断开时,线圈里的感应电势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电流,使铁芯里的磁通衰减缓慢,释放动作就推迟了。
▲图3 继电器延缓动作电路(二极管)
图3电路比图2占用空间小,但只延缓释放时间,对吸合时间无影响。
某些继电器的铁心上带有两个线圈。
例如电话继电器就是如此。
其中主线圈用于产生磁通,辅助线圈的两端若通过二极管短接,就能延长动作时间,根据二极管的连接方向,可以是缓吸或缓放。
适当地运用以上方法可以把动作时间延缓5-10倍,如果用晶体管延时电路,当然能延长更多,但那已是时间继电器的应用问题了。
注意:延缓动作电路只限于用在直流继电器上。
消火花电路(三)
消除继电器接点上的火花,不仅对保护继电器十分重要,消火花电路对防爆安全,对防止电磁干扰都是非常有利的。
图2和图3所示两种延缓动作电路实际上也有消火花作用,如果把开关K看成是另一个继电器的接点,当它切断电路时,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势将被电容C或二极管D短接,能量被吸收之后,就不会在K处产生火花了。
除此之外,可以采用如图4、图5、图6所示电路。
▲图4 消火花电路
图4为继电器的常开接点KH连在感性负载L的电路里。
为防止断电时L上的感应电势在KH上产生火花,在接点KH上并联有RC电路,因为电路接通时C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C两端电压不会突变,充电电流将在L的内阻上形成压降,使接点KH处不产生火花。
等电容两端电压升高以后,接点的气隙已经增大到难以形成火化的程度。
电阻R用来防止接点闭合时电容放电电流过大。
一般C选2μF,R选50Ω即可。
图4中的L也可以是中间继电器或接触器的线圈。
▲图5 消火花电路(适用于继电器线圈有无感电阻)
某些电话继电器的线圈上绕有无感电阻,标有“双绕”字样,并注有阻值,可以很方便的接成消火花电路。
图5就是用电阻和线圈并联,对于保护KH也有一定的作用。
虽然电阻上要消耗一些能量,但因阻值比线圈的电阻大几倍,可以不考虑能耗引起的经济问题。
▲图6 消火花电路(适用于继电器线圈有无感电阻,且无感电阻与线圈串联)图6是把无感电阻和线圈串联,然后利用继电器上的一组常闭接点KD将此电阻短路,继电器通电吸合后,KD断开,电阻R串入线圈电路,只要这时的电流大于释放电流,仍将保持吸合状态,但因电流较小,KH断开时不再有明显的火花。
带有无感电阻的继电器终究是少数,没有这种条件的可以用分立元件接成,也不困难,而它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保护晶体管的电路(四)
如果控制继电器吸合与释放的开关是由晶体管担任的,则在晶体管截止时,继电器线圈里的感应电势有可能将晶体管击穿。
为了保护晶体管,必须把感应电势的能量释放掉,图2和图3所示两个电路都能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常在驱动继电器的电子线路里看到。
尤其是用二极管反向并联在线圈上的办法占用空间少,简单易行。
本文分享的四种继电器附加电路均属于基本的电工基础知识,仪表工和电工经常会遇到,熟练应用它可解决一些现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