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医史(39):介入肺脏病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医史(39):介入肺脏病学

介入肺脏病学的历史亦可追溯上百年。它最初起源于硬质气管镜的临床应用,从简单的异物摘取发展至现今包括气管镜、胸腔镜、纵隔镜、支气管肺动脉介入诊疗等的多方位技术,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介入肺脏病作为一门亚学科的概念提出,仅数十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纤维气管镜的出现是介入肺脏病学发展的重要推力。

追溯历史,真正将呼吸系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来加以定义和研究,也不过20年时间。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逐渐有学者在文章中使用“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一词。1999年,由2位美国学者John F,Beamis Jr和Praveen N.Mathur主编的《Interventional puImonolog)r》一书,由Mc Graw—HiIl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并在世界各地发行。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和普及各种呼吸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使介入肺脏病学这一名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2001年,美国著名的临床医学期刊《thenew England Joumal of medicine》邀请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医学中心的Danel H.Sterman等撰文,就介入肺脏病学的概念、相关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评价等进行了介绍。在文中,作者将介入肺脏病学定义为:是肺脏病学的一个新的领域,它着重将先进的支气管镜和胸膜腔镜技术应用到以气管、支气管狭窄及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胸腔积液等一系列胸部疾病的治疗”。在此文发表以后,很快引起了欧美等国的介入肺脏病学专家的广泛关注,之后欧洲呼吸病学会(Eum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和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Thoracic society,ATS)共同组织了欧洲和北美等国专家,起草了一份关于介入肺脏病学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并发表在2002年Eur Respir J的第19卷上。

1.胸腔镜

早在1910年,瑞典内科教授Jacobaeus首先将改良的膀胱镜用于胸部疾病的治疗,由此翻开了传统胸腔镜的历史,随着科技的进步,于1986年一1990年到现在,胸腔镜经历了发展阶段进入了黄金时代。

胸腔镜技术由外科逐渐被内科所采用,内科胸腔镜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微创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多数单位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或膀胱镜代替胸腔镜进行诊断和治疗,后来使用内科电子胸腔镜使用更为方便。

内科胸腔镜的应用避免了外科胸腔镜检查损伤大、麻醉要求高、检查成本高的缺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且能全面观察到胸膜、肺表面及临近器官侵犯情况,并可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作为诊断各种胸膜、肺疾病的方法。

与胸腔穿刺胸水细胞学检查和闭式胸膜活检相比,胸腔镜对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大大提高,特别是对临床常规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病变有着显著的价值。同时,胸腔镜为胸腔内治疗提供支持,如:镜下分离粘连带,解除胸腔分隔;镜下引导放置引流管,以确保肺叶的复张或胸腔内化疗;镜下修补气胸破口或胸膜粘连术等。

内科胸腔镜主要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常规胸穿细胞学检查和闭式胸膜活检不能确诊时,更显示其优越性。其在病因诊断上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准确的优点,为呼吸科医生打开了通往胸腔之门。

2.支气管镜发展史

1897年,有“支气管镜之父”之称的德国科学家柯连·古斯塔夫斯(Gustav Killian,1860~1921),首先报道了用长25cm,直径为8mm的食管镜为一名青年男性从气道内取出骨性异物,从而开创了硬直窥镜插入气管和对支气管进行内窥镜操作的历史先河。支气管镜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硬质支气管镜阶段,纤维支气管镜阶段,和现代电子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电视硬支气管镜共用的三个历史阶段。

继Killian之后,美国医生薛瓦利埃·杰克逊(Chevalier Jackson,1865—1958,),对传统硬质支气管镜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并被誉为美国的“气管食管学之父”。1899年,Jackson改良了食管镜,安装了独立的目镜,并在其末端设置了一个小灯,发明了用以照亮远端气道的辅助管道照明系统作者单位:以及气道分泌物的吸引管。Jackson为支气管镜技

术制订了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利用他改进的支气管镜挽救了无数气道异物患者的生命。他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他和学生们的不懈努力下,从1912年以后,人们开始逐渐接受用支气管镜检查气管和主支气管,但在当时它的应用几乎完全局限在取气道异物上。1934年W.B.Saunders公司出版了Jackson所著的气管镜、食管镜和胃镜的专著。

20世纪中叶,Broyles等进一步发展了光学长焦距镜头,使其既能观察前方,又能旋转角度观察其他方向,从而能够检查双肺的上下肺叶支气管,并对操作器械进行了改进,使支气管镜发展到治疗气管主支气管疾病和肺结核,并且用于诊断肺癌,使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成为胸外科的主要诊疗手段之一。

Mayo Clinic的Anderson等在1965年描述了运用硬质支气管镜获取一例疑诊结核的弥漫性肺病患者的肺组织标本,并确诊为转移性腺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1968年日本国立癌中心气管食管镜室主任池田茂人(Shigeto Ikeda,1925—2001),在JohnsHopkins医学院介绍了纤维支气管镜,这被誉为支气管镜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

池田从1964年他还是胸外科医生时就开始认识到传统硬支气管镜的局限性,并着手研制以能传导光线的玻璃纤维束为光传导源的可曲式支气管镜。他和Asahi—Pentax公司的Haruhiko Machida紧密合作,终于在1967年当试验进行到第七次时取得了成功,制成了历史上第一台纤维支气管镜。1970年池田教授来到了著名的Mayo Clinic,将由Olympus公司制造的纤支镜介绍给Anderson等人,并由他们在美国首先试用了3个月。随后纤支镜技术在世界迅速普及,直到今天仍然是胸外科医生、呼吸内科医生、麻醉医生、急诊医生、耳鼻喉科医生等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1974年,池田发起成立了世界支气管学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Bronchology,WAB),并在东京举行的第一届世界支气管学大会(world Con—gress for Bronchoscopy,WCB)上当选为协会主席。WCB从那时起在亚洲、美洲和欧洲轮流举行,每两年一届,至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