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五个加减正气散
清代名医(著)方(21)吴鞠通方《温病条辨》
清代名医(著)方(21)吴鞠通方《温病条辨》清代名医(著)方(21)吴鞠通方咸寒法一、三甲复脉汤[组成]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冬(不去心)15克!阿胶9克、麻仁9克、生蛎15克、生鳖甲24 克、生龟板30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功效]咸寒镇痉潜阳,甘润存津(咸寒甘润法)。
[主治]下焦温病(热邪深入下焦,阴液亏损),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二、救逆汤[组成]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冬(不去心)15克、阿胶9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24克。
[用法]水8杯,煎取3杯,分3次服。
[功效]滋阴敛汗,摄阳固脱(镇摄法)。
[主治]温病误治,汗之不当,劫烁阴液,耗伤心气,以致气不外固而汗自出,心失所养,中无所主而震震悸动,舌强神皆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三、紫雪丹[组成与用法]滑石300克、石膏300克、寒水石300克、磁石水煮600克,捣煎去渣入后药。
羚羊角150克、木香150克、犀角150克、沉香150克、丁香300克、升麻300克、元参300克、炙甘草150克。
以上8味,并捣剉,入前药汁中煎,去渣入后药。
朴硝、硝石各600克,提净,入前药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将柳木搅,候汁欲凝,再加入后2味。
辰砂(研细)90克、麝香(研细)36克。
入煎药拌匀。
合成退火气,冷水调服3-6克。
[功效]清心开窍,镇疼熄风(咸寒苦辛法)。
[主治]温热病,邪热内陷心包,壮热烦躁,昏狂谵语,口渴唇焦,尿赤便秘,甚则抽搐痉厥,及小儿热甚引发凉痫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四、安宫牛黄丸[组成]牛黄30克、郁金30克!犀角30克、黄连30克、朱砂30克、梅片7.5克、麝香7.5克、真珠15克、山栀30克、雄黄30克、金箔衣、黄芩30克。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毎丸3克,金箔为衣,蜡护。
《温病条辨》原文资料讲解
《温病条辨》原文资料讲解《温病条辨》原文1、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2、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4、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5、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6、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8、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9、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10、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11、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12、《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
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
13、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14、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15、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16、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17、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18、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19、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20、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21、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五个加减藿香正气散
五个加减藿香正气散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之前讲述的芳香化浊法里边有藿香,陈皮,半夏,厚朴,腹皮,好像和某一个方子特别相似啊,哪一个方子呢?就是临床当中非常有名的一首方,藿香正气散。
芳香化浊法简直就是藿香正气散的一个简方!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著名方剂,也是临床常用中成药。
正是因为临床适应征广,才能制作成成药便于临床应用,可以说藿香正气散是一首好方剂。
一般对本方的印象是治疗暑季外感,实际上本方并非仅仅应用于暑季外感,同样暑季外感是否能用藿香正气散,还要看是否符合方证相应的原则。
胡希恕先生认为“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体现了临床辨方证的重要性。
以方测证来看,本方方药组成中,藿香、紫苏、白芷,辛温发汗解表。
陈皮、半夏苦温祛湿,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厚朴、大腹皮苦温行气祛湿,桔梗、甘草利咽。
同时本方整体用药偏温,紧扣湿邪祛除,如藿香、紫苏、白芷芳香化湿,或陈皮、半夏苦温祛湿,或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或厚朴腹皮行气祛湿,可见其主治为表里合病,外感风寒,寒湿内蕴,气机郁阻。
从伤寒六经体系来看,当属于太阳太阴合病,符合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
因本方外散风寒,内化寒湿,恢复正气,使气机得正,故名为正气散。
临床运用藿香正气散,应抓住外感风寒、寒湿内阻的病机特点,并非局限于暑季外感(阴暑)。
因其用药偏温,若有内热,或有风热,原方并不适宜,均需要加减。
另外若表证不明显者,本方也可应用。
这个时候藿香、紫苏、白芷起到的是芳香行气化湿,需要解表的时候可以加上辅汗法。
藿香正气散药物比较多,背方歌,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芷术朴,夏曲加入姜枣煎,外寒内湿均能除。
我呢是直接记忆,怎么记忆呢?既然是外寒内湿,治疗外寒的是藿香、紫苏、白芷,治疗内湿的有三个药对,陈皮、半夏,白术、茯苓,厚朴、大腹皮,再加一个桔梗、甘草。
就是藿香正气散。
都是常用药物,也都是药对,比较好记。
藿香正气散和芳香化浊法的区别藿香正气散我们一般把它称为外寒内湿的方子,小青龙汤是外寒内饮。
温病条辨》方证析要(二
• 黄疸多与湿热有关。一般认为,湿热交蒸 黄疸多与湿热有关。 中焦不解而蕴毒,湿热毒邪内蕴肝胆,疏 泄失常而见身目发黄等临床见症。 • 本证虽属黄疸轻证,治疗上仍可配合大黄 本证虽属黄疸轻证, 可配合大黄 加强清热利胆退黄的作用;另外,还需加 加强清热利胆退黄的作用 入清热利湿如车前草、茅根之类。
• 本证与上证均为湿热内蕴发黄之证,但二 者有不同之处:上条“不甚渴,腹不满”, 没有指出舌苔黄燥,说明邪未化燥而里不 邪未化燥而里不 实;本条则是“渴欲饮水,腹满舌燥黄”, 可见湿邪已化燥而有“胃家实”的阳明腑 湿邪已化燥而有“ 湿邪已化燥而有 胃家实” 实之证,因此,治疗上不用栀子柏皮汤, 而改用具有清利湿热又有泻腑通便的茵陈 蒿汤治之。
• 茵陈蒿汤:茵陈蒿6钱、栀子3钱、生大黄3 茵陈蒿汤: 钱 • 方论:“此纯苦急趋之方也,发黄外闭也, 方论: 腹满内闭也,内外皆闭,其势不可缓,苦 性最急,故以纯苦急趋下焦也。黄因热结, 邪热者必泻小肠,小肠丙火,非苦不通。 胜火者莫如水,茵陈得水之精,……主治 热结黄疸,故以为君;栀子通水源而利三 焦,大黄除湿热而减腹满,故以之为佐 也。”
• 本条不但论述了暑湿弥漫三焦的治疗,同 时对暑湿化热后入心营的证治亦给予阐述, 对暑湿化热后入心营的证治亦给予阐述, 对暑湿化热后入心营的证治亦给予阐述 体现吴氏临床对暑湿病的演变进行较为详 细的观察,描述了暑湿化燥化火后进入营 血的病变特点。
• 三石汤:飞滑石3钱、生石膏5钱、寒水石3 三石汤: 钱、杏仁3钱、竹茹(炒)2钱、银花3钱 (花露更妙)、金汁1酒杯(冲)、白通草 2钱 • 方论 方论:“此微苦辛寒兼芳香法也。盖肺病 治法,微苦则降,过苦反过病所,辛凉所 以清热,芳香所以败毒而化浊也。……”
• 原文第42条:“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 原文第42条 42 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 出溺短者,杏仁滑石汤主之。” • 杏仁滑石汤:杏仁3钱、滑石3钱、黄芩2钱、 杏仁滑石汤: 橘红1钱5分、黄连1钱、郁金2钱、通草1钱、 厚朴2钱、半夏3钱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温病学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温病学必背条文一级条文(40)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热论》第1条)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
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温热论》第2条)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温热论》第3条)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速透斑为要。
(《温热论》第4条)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温热论》第5条)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温热论》第6条)7.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
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温热论》第6条)8.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温热论》第6条)9.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吴瑭的医学名著《温病条辨》
吴瑭的医学名著《温病条辨》2021-10-20 19:10·王泽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四库全书》馆招考精通医学的人检校、抄录医学类书籍,淮阴医生吴瑭(1758-1836)一举考中。
在《四库全书》馆,吴瑭有机会饱览天下医学名著,眼界大开。
他认真钻研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吴又可的《温疫论》和叶天士的《温热论》,深感这些著作论述宏阔有力,极有创见,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医学水平大增。
乾隆五十八年,北京瘟疫流行,当时医生多沿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施药,均以失败告终,死去的人不计其数,北京城陷入恐慌之中。
在朋友的敦促下,吴瑭决定用所学到的温病知识拯救百姓。
许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已经病入膏肓,经他治疗,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吴瑭因此声誉鹊起,名扬北京城。
又经过数年的钻研和临床实践,嘉庆三年(1798年),吴瑭终于完成了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之一的《温病条辨》。
学界认为,《温病条辨》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贡献巨大:第一,创立了“三焦辨证”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
“三焦辨证”就是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
这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
第二、丰富了温病的治疗法则。
吴瑭主张重视温病过程中邪正双方,正确地运用祛邪扶正的治疗方法。
即一方面强调要祛除病邪,另一方面又处处注意顾护正气,尤其是在祛邪之时提出“预护其虚”,而在护正之时又强调要“逐其余邪”,体现了邪正并重、邪正合治的思想。
吴瑭在书中还列出了温病治疗过程应当注意的种种禁忌。
第三,完善了服药方法,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
《温病条辨》中各方剂不仅都列有剂量,而且往往注明了具体的服用方法,分为一日二次、三次、四次服药法及频服法、多剂服用法、根据病情随时增减法、多用水多取药汁法等等,更贴切临床实用。
五加减正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加减正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清楚,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疲惫不堪,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自然就降低了,导致很多疾病的趁虚而入,而中药中的方剂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体,达到调理治愈地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五加减正气散。
【处方】
藿香梗6克广皮5克茯苓块9克厚朴6克大腹皮5克谷芽3克苍术6克
【功能主治】
治秽湿着里,脘闷便泄。
【用法用量】
水1升,煎煮至400毫升,日再服。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通过上面的关于五加减正气散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五加减正气散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按
照合适的量服用,这对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温病条辨方歌
1.桂枝汤桂枝大枣草姜芍,必备稀粥稻米煞。
风温温热冬温疫,初恶风寒信可疗。
霍乱湿伤吐利后,身痛不休小和调。
冷汗自出温病者,身凉似水效还高。
有汗却无咳呕痛,伤燥如寒甚推敲。
2.桑菊饮辛凉轻剂桑菊饮,薄草芦根桔杏翘,疏风清热宣肺气,风温咳嗽辅之妙。
3.银翘散辛凉平剂银翘散,薄草芦根豉蒡煎,芥穗桔梗淡竹叶,透表清热解毒先。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太阴温病巳非轻,气血燔时两不平。
玉女煎方原可变,石膏知母地玄冬。
牛膝趋下无从取,熟地偏温须易生。
咽病血伤虽未见,但防邪热入其营。
4.五汁饮子五汁饮子味甘甜,梨藕芦根荸荠鲜。
更取麦冬同捣滤,冷服热饮善驱痰。
又疗瘅疟阴先病,阳气独发热不寒。
即或微寒亦多热,舌干口渴亦能安。
温病后期肌肤燥,溲时茎痛燥咳兼。
敹热脉数面微赤,皆当饮用莫迟延。
6.清营汤及其加味清营犀地元银麦,连翘丹黄竹叶心,能疗烦渴目欠利,寐难舌赤暑厥阴;更医暑痫忽痉厥,还治邪烧老幼身;阳明温病舌黄燥,质绛不渴也当循;寸大舌绛不渴者,除去黄连效更矜。
6.清宫汤·加味清宫汤清宫汤方治谵昏,误汗偏多用五心。
玄冬竹翘莲同没,尖磨犀角可清神。
血分热搏苔少绛,胸中大热早清金,须加三位知银沥,驱尽三焦邪暑温。
7.三黄二香散三黄二香散谁传?乳没将军又柏连。
茶水香油先后敷,宜时应以水仙穿。
8.翘荷汤翘荷汤方草梗齐,黑栀绿豆取干皮,缘为燥火伤清窍,症见龈咽耳目疾。
9.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药拾柒,升葛芪姜冬柏执。
曲泽青陈参归枣,二术五味草煎汁。
发热恶寒身重病,中暍脉弦细芤迟。
气弱肢冷前齿燥,汗下温针不可施。
10.清络饮清络鲜鲜竹叶心,荷边银扁两花分,丝瓜皮配西瓜翠,不了头邪戡暑温。
11.银翘马勃散银翘马勃散,牛蒡射干攻。
湿温咽痛解,心胆两经清。
12-1.宣痹汤(一)宣痹汤方通草轻,射干杷叶豉郁金。
气分痹郁而为哕,湿温上受太阴经。
12-2宣痹汤(二)宣痹杏翘己蚕砂,赤豆皮栀薏夏滑。
灰苔黄目湿中热,骨骱烦疼经络辖。
温病学名著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名著试题一、单选题1、辛凉轻剂是指()A.桑菊饮B.银翘散C.白虎汤D.桔梗汤2、辛凉平剂是指()A.桑菊饮B.银翘散C.桑杏汤D.桔梗汤3、辛凉重剂是指()A.桑菊饮B.银翘散C.桑杏汤D.白虎汤4、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A.杏仁、桃仁、苡仁B.桃仁、苡仁、蔻仁C.苡仁、蔻仁、杏仁D.蔻仁、杏仁、桃仁5、三仁汤中用“杏仁”主要是取其什么作用()A.止咳平喘B.化痰散湿C.轻开上焦肺气D.润肺止咳6、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A.胃肠有积滞B.湿热阻滞中焦气机C.中气实D.胃强脾弱7、牛黄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牛黄加大承气汤B.牛黄加小承气汤C.安宫牛黄丸加大承气汤D.安宫牛黄丸加生大黄8、增液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增液汤加大承气汤B.增液汤加小承气汤C.增液汤加调味承气汤D.增液汤加大黄、芒硝9、一、二、三、四、五加减正气散均有下列哪组药物()A.藿香、广皮、厚朴、半夏B.藿香、广皮、半夏、茯苓C.藿香、广皮、厚朴、茯苓D.半夏、广皮、厚朴、茯苓10、温病后期邪热留伏阴分的发热表现是()A.夜热早凉,热退无汗B.日晡潮热,体热肢厥C.身热不扬,汗出不解D.往来寒热,热多寒少11、三甲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四个方证的邪气程度比较顺序是()A.三甲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B.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C.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D.黄连阿胶汤>大定风珠>青蒿鳖甲汤>三甲复脉汤12、湿热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者,腠理暑邪内闭。
治宜选用()A.六一散B.碧玉散C.益元散D.鸡苏散13、湿滞阳明,湿邪盛极,尚未蕴热,治宜辛开,选用下列哪组药物为宜()A.藿香、香薷、羌活、薄荷B.滑石、甘草、薄荷、葛根C.枳壳、桔梗、豆豉、栀子D.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14、湿热证,按法治之,诸证皆退,惟目暝则惊悸梦惕,为()A.湿邪蒙绕三焦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余邪内留、胆气不舒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15、湿热证,曾开泄下夺,恶候皆平,独神思不清,倦语不思食,溺数,唇齿干,为()A.湿邪蒙绕三焦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16、《温热论》中“战汗”的机理是()A.热邪逗留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B.气分热炽,迫津外泄C.湿热郁蒸D.阳气受伤,卫虚不固17、最易流连气分的病邪是()A.暑热病邪B.湿热病邪C.燥热病邪D.温热病邪18、叶天士认为:温病斑出热不解,若其人素体肾水亏,治宜()A.甘寒B.苦寒C.苦寒之中加入咸寒D.甘寒之中加入咸寒19、叶天士所述“泻南补北”一法是指()A.温补肾阳,祛寒救逆B.滋肾救阴,清心泻火C.通腑泄热,急下存阴D.甘寒滋润,清养肺胃20、《温热论》中所云:“斑出热不解者”的病机是()A.胃津亡B.肺津伤C.肾阴枯D.热毒盛21、《温热论》中所述“分消上下”是指( )A.清上泄下B.宣肺攻下C.凉膈通腑D.以上均不是22、叶天士所说“逆传心包”是指()A.邪由卫分内陷营分B.邪由上焦传入下焦C.邪由肺卫内陷心包D.邪由气分内传心包23、叶天士提出,若斑出热不解者,治宜()A.苦寒清热泄火B.辛寒清气泄热C.甘寒清热生津D.咸寒凉血养阴24、《温热论》中的“浊邪害清”之浊邪是指()A.痰饮B.湿热C.湿浊D.瘀血25、认为膜原“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的医家是()A.叶天士 B.薛生白 C.张景岳 D.余师愚26、指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的医著是()A.《温疫论》 B.《温热论》C.《湿热病篇》 D.《温病条辨》27、薛生白治疗“邪入厥阴,主客浑受”证,所用方为()A.仿吴又可三甲散 B.仿吴又可达原饮C.仿吴又可桃仁承气汤 D.仿张仲景小柴胡汤28、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脉虚,为()A.中焦足太阴(脾)病变B.下焦足少阴(肾)病变C.下焦足厥阴(肝)病变D.上焦手厥阴(心包)病变29、“三焦”的概念首见于()A.《温病条辨》B.《外感温热篇》C.《临证指南医案》D.《黄帝内经》30、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有力,为()A.手阳明病变B.足太阴病变C.手太阴病变D.手厥阴病变31、神倦肢厥,手指蠕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为()A.肾精耗损B.虚风内动C.热盛动风D.邪陷心包32、温病战汗后,若出现气脱,叶氏认为临床表现是()A.汗出肤冷,倦卧不语,脉虚和缓B.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弦而数C.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象急数D.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虚而缓33、《温热论》中所论“通阳”法是指()A.温补肾阳B.温补脾阳C.通阳补气D.化气利湿,通利小便34、吴鞠通认为银翘散证出现项肿咽痛者,可加用()A.射干、马勃B.射干、栀子C.生地、玄参D.马勃、玄参35、银翘散证出现衄者,其加减法为()A.去芥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粉丹皮B.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C.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D.去荆芥,加白茅根、侧柏炭、粉丹皮36、鸡苏散治疗“腠理暑邪内闭”,其中滑石除取其清利湿热的作用外,还有一个主要作用是()A.配合甘草,甘寒生津止渴B.滑利大肠,痛便泄热C.滑利毛窍,配合薄荷透泄表邪D.取其性寒,泄热开窍37、下列哪种情形一般有出汗的表现()A.阳湿伤表 B.阴湿伤表C.风寒表实 D.腠理暑邪内闭38、“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此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治宜()A.白虎汤B.白虎加苍术汤C.白虎加桂枝汤D.白虎加人参汤39、“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治宜()A.辛开B.开泄C.辛泄D.辛泄佐清热40、“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治宜()A.辛开 B.开泄 C.辛泄 D.辛泄佐清热41、叶天士认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湿则加入()A.芦根、牛蒡B.芦根、滑石C.芦根、薄荷D.薄荷、牛蒡42、叶天士认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A.芦根、牛蒡B.芦根、滑石C.芦根、薄荷D.薄荷、牛蒡43、《温热论》所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中“水主之气”是指()A.肾气B.津液C.肾精D.水气44、叶天士所谓“两阳相劫”中的两阳是指()A.风邪与热邪B.风邪与暑邪C.阳明与少阳D.太阳与阳明45、叶天士认为用苦泄法治疗湿热痰浊内结于胃,胃脘痞闷的舌象应是()A.白而不燥B.灰白不燥C.或黄或浊D.黄白相兼二、多选题1、吴鞠通列举了哪几种白虎汤的应用禁忌()A.脉浮弦而细者B.脉沉者C.不渴者D.汗不出者E.不大便者2、三仁汤是由下列哪些药物组成()A.生苡仁、白蔻仁、杏仁B.厚朴、半夏C.滑石、白通草、竹叶D.滑石、木通、竹茹E.白蔻仁、杏仁、桃仁3、吴鞠通五个加减正气散所治病证均有湿浊内郁,阻滞气机,脾胃升降失司的病理变化,病机中兼有湿蕴化热的有()A.一加减正气散B.二加减正气散C.三加减正气散D.四加减正气散E.五加减正气散4、叶天士的著作有()A.《温病条辨》B.《温热论》C.《临证指南医案》D.《幼科要略》E.《温疫论》5、《温热论》中论述的营分受热,血液受劫的临床表现可有哪些()A.心神不安B.无寐C.斑点隐隐D.斑疹隐隐E.神昏6、薛生白仿吴又可达原饮之例治疗湿热阻遏膜原证,选用了达原饮中哪些药物()A.黄芩 B.厚朴 C.槟榔 D.草果 E.知母7、湿热痰浊结于胃脘,可以见到哪些脘腹部症状表现()A.按之痛B.按之硬C.自痛D.痞胀E.腹中鸣8、薛生白治疗阴湿伤表的常用药物有()A.藿香、香薷B.羌活、苍术皮C.银花、连翘D.半夏、厚朴E.薄荷、牛蒡子9、吴鞠通认为热厥常见于下列哪些情况下()A.热闭心包B.阳明太实C.阳明热盛D.热久损伤肝肾之阴E.湿热酿痰蒙蔽心包10、身灼热,神昏,肢厥,舌謇,舌绛,不见于()A.湿蒙心包B.邪陷心包C.邪入营分D.邪入血分E.热盛动风11、下列有关治病方法的论述,语出《温病条辨》的有()A.治上焦如羽B.治中焦如衡C.治下焦如权D.治外感如将E.治内伤如相12、宣白承气汤是由哪几味药组成()A.生大黄B.芒硝C.生石膏D.杏仁E.栝楼皮13、《温热论》中“益胃”一法是指()A.和胃降逆B.补益胃气C.清气生津D.宣展气机E.灌溉汤液14、叶天士对伤寒与湿温病运用攻下法的区别的论述包括()A.伤寒下之宜猛B.湿温病下之宜轻C.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D.湿温病大便硬为邪已尽,不可再攻E.伤寒当苦寒攻下15、吴鞠通认为温病的发病特点有()A.始于上焦B.由口鼻而入C.自上而下发展D.由毛窍而入E.始于足太阳温病学名著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A2、B3、D4、C5、C6、B7、D8、D9、C 10、A11、C 12、D 13、D 14、C 15、C16、A 17、B 18、D 19、B 20、A21、D 22、C 23、C 24、B 25、B26、C 27、A 28、B 29、D 30、A31、B 32、C 33、D 34、D 35、B36、C 37、A 38、B 39、D 40、A41、B 42、D 43、B 44、A 45、C二、多选题1、ABCD2、ABC3、ABC4、BCD5、ABC6、BCD7、ACD8、ABE9、ABD 10、ACDE 11、ABCDE 12、ACDE 13、CDE 14、ABCD 15、ABC。
[医学]《温病条辨》原文加释义2
《温病条辨》必读《温病条辨》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所著。
全书分为七卷,以“卷一·上焦篇”、“卷二·中焦篇”、“卷三·下焦篇”为核心。
本书原文选自清·问心堂刻本,共94条,其中必须背诵的37条,必须熟读的57条。
吴氏以《内经》对三焦的论述为依据,汇集历代医家精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温病三焦辨治纲领,并将三焦辩证与卫气营血辩证一炉而冶,相辅而行,完善了温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备受后世医家推崇,被誉为“治温之津梁”。
是学习温病学的必读之书。
卷一·上焦篇【原文】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1)【释义】本条论述温病的病种。
吴鞠通在本条之按语中云:“诸家论温,有顾此失彼之病,故是编首揭诸温之大纲,而名其书曰《温病条辨》”。
可见,吴氏此条意在指明温病的病种,明确四时各种温病病名的概念,做为温病辨治的大纲。
本条提出的温病病名共有9种,关于每种温病的概念,吴氏在本条分注中云:“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
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
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
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
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也。
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
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
本条所述9种温病的名称,至今仍多沿用。
其中“温热”之名,一般认为即今所称之“春温”,是发于春季,初起即以里热为主的温病。
【原文】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3)【释义】本条论述太阴温病的临床表现。
“太阴之为病”,是指上焦温病中的太阴病,其病变部位在手太阴肺系。
“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是与伤寒病相鉴别。
加减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加减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
量
导语:加减藿香正气散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加减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
那么我
加减藿香正气散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加减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加减藿香正气散的相关知识吧。
川芎紫苏叶半夏苍术各3克白术白茯苓陈皮厚朴(姜制)各2.4克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非时伤寒,头疼憎寒壮热,痞闷呕吐,时行疫疠,山岚瘴疟,不服水土。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医便》卷二
【处方】藿香、厚朴、陈皮、甘草、半夏、白术、茯苓、苏叶、干姜。
【功能主治】中寒呕吐,胸腹满闷,或鼻塞头痛,发热憎寒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上文主要介绍了加减藿香正气散的作用以及怎么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生活常识分享。
温病条辨条文、方、剂量、用法
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1.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桂枝汤方桂枝(六钱)芍药(炒,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片)大枣(去核,二枚)煎法服法,必如伤寒论原文而后可,不然,不惟失桂枝汤之妙,反生他变,病必不除。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2.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辛凉轻剂桑菊饮方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3.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辛凉重剂白虎汤方生石膏(研,一两)知母(五钱)生甘草(三钱)白粳米(一合)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病退,减后服,不知,再作服。
4.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
5.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辛凉合甘寒法)生石膏(一两)知母(四钱)元参(四钱)细生地(六钱)麦冬(六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钟服。
6.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
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
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犀角地黄汤方(见下焦篇)7.太阴温病,口渴甚者,雪梨浆沃之;吐白沫粘滞不快者,五汁饮沃之。
(此皆甘寒救液法也)。
雪梨浆方(甘冷法)以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凉水内浸半日,时时频饮。
五汁饮方(甘寒法)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吴瑭《温病条辨》
【原文】 5.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 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提要】 风热犯肺证治。
吴氏在上焦篇治温热邪犯手太阴,均主用辛 凉,但有轻、平、重之分,桑菊饮乃辛凉轻 剂,是治风热侵肺卫,邪浅病轻的方子。
【原文】 6.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 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 之。
吴氏太阴病的主要表现是:脉象不浮缓,不 浮紧(以别于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而是 躁动快速,发热,还有头痛,轻微的怕风寒, 全身发热,有汗,口渴也可不渴,发热在午 后较明显等症。
(二)上焦篇
1.温热病 【原文】 4.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
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 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 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原文】 11.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 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 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 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 三仁汤主之。
【提要】 湿温初起证治及治禁
【释评】 湿温初起有三大禁忌。一则禁汗:若见 恶寒头痛,身重疼痛,误认为伤寒而用辛温发汗之 药,则会耗伤心阳,湿浊随辛温之品上蒙清窍,可 致神昏、耳聋、目闭等症。二则禁下;若见胸闷不 饥等湿热阻滞脾胃之症,误以为胃肠积滞而妄用苦 寒攻下。则脾阳受损,脾气下陷,湿邪下趋而为洞 泄。三则禁润:若见午后身热等而误认为阴虚,妄 用滋腻阴柔之药,势必使湿邪锢结难解,病情加重 而难以治愈。
【提要】 暑温与湿温概念上的区别及联 系。
暑温与湿温的区别在于:暑兼湿热,偏于 暑热者为暑温,多表现为手太阴肺经热盛 的病证,治疗以清为主;偏于湿者为者湿 温,多表现为足太阴脾经湿盛的病证,治 疗以温燥祛湿为主。
温病学五加减承气汤原文
温病学五加减承气汤原文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三石汤三石杏竹银花露,金汁通草一并入三甲复脉汤三甲复脉蛎龟鳖,地芍麻仁胶草麦;温邪伤阴肢痉挛,息风潜阳又养阴。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为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大定风珠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用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王氏连朴饮连朴饮内用豆豉,菖蒲半夏芦根栀;胸脘痞闷兼吐泻,湿热为病皆可医。
王氏清署益气汤王氏清署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牛黄承气汤牛黄承气条辨方,安宫丸内调大黄。
化斑汤化斑玄犀和白虎,凉血解毒燔热清。
白虎汤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白虎加人参汤热渴汗出兼气虚,白虎加参最相宜。
白虎加苍术汤湿温身重汗出多,白虎汤方加苍术。
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留连正治方。
加减玉女煎加减玉女煎石膏,麦冬知母生玄参。
加减复脉汤(附: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萎俱可尝。
除去参桂与姜枣,加入白芍治阴伤;温邪久恋阳明证,快服加减复脉汤。
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酌。
第八讲吴鞠通《温病条辨》方药特点分析(二)
阴; 津伤甚 者 则合 以甘 平之 人参 同用 。邪 入肠腑 , 内
达气 机 , 气 畅湿 化 、 使 中焦 自开 。如脘 腹 胀 满 , 大便 不爽 , 用一 加减 正气散 治 之 。加 大腹 皮泻 湿满 ; 杏 加 仁利 肺与大 肠之 气 , 曲 、 芽 升 降 脾 胃之 气 , 陈 神 麦 茵 宣湿 郁 而动生 发之气 ; 香但 用梗 , 藿 取其 走 中不走 外 也 ; 苓但 用皮 , 茯 以诸 皮 皆凉 , 泻湿 热独 胜 。若 脘 闷 、 便溏 、 身痛 、 白 , 二 加减 正 气 散 治之 。身痛 乃 湿 舌 用 走 经络 , 以 防 己、 苡 仁通 经 络 之 邪 ; 豆 黄 卷 从 故 薏 大 湿热蒸 变 而 成 , 化 蕴 酿 之 湿 热 , 蒸 变 脾 胃之 气 能 而 也 。若舌 黄 脘 闷 , 机不 宣 , 则 酿 热 , 三加 减 正 气 久 用
气 得降 ,多采 用辛 苦 甘咸 配伍 根据病 情
不 同 , 用辛苦 甘咸 配伍 , 采 能达 到既 清热 达邪又养 阴
扶 正 的 目的 。邪在 中焦 , 病位 主要在 阳明 胃肠 , 以 药
苦 寒为 主 。然苦寒 药 易苦燥 伤 阴 , 氏也 有“ 吴 先滋 其
芳化 擅长 , 意在取 其 辛 香 宣 通 之 性 , 以芳 化湿 浊 、 畅
通 降而上 逆 为 哕 者 。方 中苦 温 之 柿 蒂 与辛 温 之 橘 皮、 生姜 同用 , 以行 气 降逆止 呃 , 正合 苦降 辛通之 意 。
再加 竹茹 清泻 胃热 、 湿浊 以止 呃逆 。热 清湿化 、 化 胃
《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用方浅释
寒表症 , 减去紫苏叶 、 故 白芷 等 散 寒 解 表 药 , 甘 草之 雍 滞 则 无 去 留恋 湿 邪 之 虞 ,不 用 桔 梗 因邪 在 中 焦恐 其 引 药人 上焦 ,药 过 病 所 。 以藿 香 芳 香 化 浊 、 气 和 中为 君 。 朴 、 皮 燥 湿 理 气 ; 方 理 厚 陈 神 曲 、 芽 健脾 和 胃 、 积 除 胀 , 药 共 为 臣 药 。 机 之 升 降 除依 靠 麦 化 诸 气 脾 胃之 斡 旋 , 有 赖 于 肺 气 之 肃 降 、 气 之 宣发 , 亦 肝 故佐 以杏 仁 肃 降肺 气 ; 陈疏 肝 理 气 ; 茯 苓 皮 、 腹 皮 以利 湿 清 热 , 茵 合 大 四药 俱 为
邪 则 邪 易 并入 阳 明 胃经 , 化 为 湿 热 证 , 中气 虚 之 人感 受湿 邪 转 若
则易并人太阴脾经 , 转化为寒湿证。 正如《 薛生 白湿热病篇》 所谓
“ 热 病 属 阳明 太 阴 经 者 居 多 , 湿 中气 实 则 病 在 阳明 , 中气 虚则 病
在太阴” 。本方适宜“ 中气实则病在 阳明” 之证 , 用于湿郁 化热 的
早期阶段 , 湿重于热。 且 由舌 黄 知 湿 已化 热 , 湿热 郁 蒸 , 胃失 和 降 故见脘闷 , 中气 不虚 故 太 阴脾 经 症 状 不 明显 , 腹 胀便 溏等 , 无 病
本 方 由藿 香 、 茯苓 皮 、 腹 皮 、 朴 、 仁 、 皮 、 曲 、 芽 、 大 厚 杏 陈 神 麦 茵 陈蒿 等组 成 , 于 “ 焦 湿 郁 , 降失 司 , 连腹 胀 , 便 不 爽 ” 用 三 升 脘 大 等症 。脾 胃居 中焦 , 为气 机 升 降之 枢 纽 , 邪 外感 , 湿 日久 不 解 , 由 上 焦 传 人 中焦 , 滞 中焦 气 机 , 脾 失 升 清 胃失 和 降 , 见 脘 腹 阻 致 故
《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五方论
气 散应用 的着 眼点 。 便溏 属于 大便异 常症 . 大便 异 常 又 是 中焦湿热 证最 常 见的症 状 。本证 便溏 不 能单纯 理解 为脾 虚水 谷不 化 , 在此 是脾气 为 湿所 困 , 邪流 湿 人 大肠所 致 。临床 每 见一些 患者 , 年 累月便 溏 . 经 但 每 日便 次并 不多 ,甚 至隔二 三 日才一 便 ,但仍 不 成 形, 或便 后仍 觉有 便 , 而 常感 到脘腹 胀满 不舒 。用 故
宋 乃 光 【 摘要 】加减正气散 五方 由《 太平惠 民和剂局方》 中藿香正 气散化裁 而来 , 虽不及治湿热证 的三仁汤 、 王氏连朴饮等广为人
所 知 , 由于 组 方 用 药 合 理 , 但 临床 实用 性 强 , 不 失 为 治 疗 中焦 湿 热证 的 优 秀 方 剂 。五 方 在 共 用 药 藿 香 、 朴 、 皮 、 苓 基 础 仍 厚 陈 茯 上 , 自加 昧 , 用 亦 同 中有 异 。一 加 减 正 气 散 以恢 复 脾 胃升 降 功 能 为 主 , 加 减 正 气 散 治 湿 热 阻 滞 经 络 , 各 应 二 三加 减 正 气散 治湿 邪
上盛 下 虚 , 目眩晕 , 脑 中作 热 心 中烦 热 , 头 或 甚则 颠
仆 等 ,现代 用之 治疗 肝 阳上亢 型的 高血 压症 疗效很
好, 即有 茵 陈 、 芽 ( ) 用 。 笔 者 常 将 二 药 用 于 嗜 麦 生 之
化浊, 健脾 运湿 ; 去紫 苏 、 白芷发 表药 以及甘 草 、 桔梗
上焦 药 , 然后 每 方再各 自加 入他药 。 在方剂 研究 和 临 床 应用上 , 加减 正气散 虽不 及治 湿热证 的三 仁 汤 、 王 氏连朴饮 等广 为所知 ,但 因其组 方用 药 的合 理性 和 临床的 实用性 , 仍不失 为 治 中焦 湿热证 之优 秀 方剂 。 研 究五 方所治 湿热证 候 的特点 ,分析 药物 间 配伍规 律, 不仅 能提供 治疗 湿热 病选方 用药 的指 导 . 也为 临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温病学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温病学必背条文一级条文(40)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热论》第1条)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
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温热论》第2条)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温热论》第3条)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速透斑为要。
(《温热论》第4条)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温热论》第5条)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温热论》第6条)7.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
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温热论》第6条)8.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温热论》第6条)9.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条辨》:五个加减正气散
五个加减正气散均为“湿温之邪,蕴结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以治以祛湿除满,芳化渗泄,虽均用正气散为主方,但由于湿温病中的湿重、热重,在脾,在胃,在肠,在经的不同,方剂加减亦随病机有所差别。
而五个加减正气散治疗各有所侧重,即一加减调升降,二加减宣经络,三加减利湿热,四加减运脾阳,五加减和脾胃之不同。
1、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一加减正气散(苦辛微寒)
藿香梗二钱厚朴二钱杏仁二钱茯苓皮二钱广陈皮一钱神曲一钱五分麦芽一钱五分绵茵陈二钱大腹皮一钱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论:正气散本苦辛温兼甘法,今加减之,乃苦辛微寒法也。
去原方之紫苏、白芷,无须发表也。
去甘桔,此证以中焦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
只以藿香化浊,厚朴、广陈皮、茯苓皮、大腹皮泻湿满,加杏仁利肺与大肠之气,神曲、麦芽升降脾胃之气,茵陈宣湿郁而动生发之气,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也。
茯苓但用皮,以诸皮皆凉,泻湿热独胜也。
2、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
上条中焦病重,故以升降中焦为要。
此条脘闷便溏,中焦证也,身痛舌白,脉象模糊,则经络证矣,故加防己急走经络中湿郁;以便溏不比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仁,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也;大豆黄卷从湿热蒸变而成,能化蕴酿之湿热,而蒸变脾胃之气也。
二加减正气散(苦辛淡法)
藿香梗三钱广陈皮二钱厚朴二钱茯苓皮三钱木防己三钱大豆黄卷二钱川通草一钱五分薏苡仁三钱
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3、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三加减正气散主之。
前两法,一以升降为主,一以急宜经隧为主;此则以舌黄之故,预知其内已伏热,久必化热,而身亦热矣,故加杏仁利肺气,气化则湿热俱化,滑石辛淡而凉,清湿中之热,合藿香所以宣气机之不宣也。
三加减正气散(苦辛寒法)
藿香(连梗叶)三钱茯苓皮三钱厚朴二钱广陈皮一钱五分杏仁三钱滑石五钱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4、秽湿着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四加减正气散主之。
以右脉见缓之故,知气分不湿阻,故加草果、楂肉、神曲,急运坤阳,使足太阴之地气不上蒸手太阴之天气也。
四加减正气散(苦辛温法)
藿香梗三钱厚朴二钱茯苓三钱广陈皮一钱五分草果一钱炒楂肉五钱神曲二钱
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5、秽湿着里,脘闷便泄,五加减正气散主之。
秽湿而致脘闷,故用正气散之香开;便泄而知脾胃俱伤,故加大腹运脾气,谷芽升胃气也。
以上二条,应入寒湿类中,以同为加减正气散法,欲观者知化裁古方之妙,故列于此。
五加减正气散(若辛温法)
藿香梗二钱广陈皮一钱五分茯苓块三钱厚朴二钱大腹皮一钱五分谷芽一钱苍术二钱
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
按:今人以藿香正气散,统治四时感冒,试问四时止一气行令乎?抑各司一气,且有兼气乎?况受病之身躯脏腑,又各有不等乎?历观前五法,均用正气散,而加减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药非丝丝入扣,不能中病,彼泛论四时不正之气,与统治一切诸病之方,皆未望见轩岐之堂室者也,乌可云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