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中基础知识手册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2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一)一、作文基础知识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训练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是一些作文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作文的主题作文的主题是文章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也是文章的中心内容。

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扩展。

2.作文的结构作文的结构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一般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要有扎实的内容和充实的论述;结尾要有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作文的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准确、清晰、流畅,避免使用模糊或复杂的词语。

适时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提升文章的表达力。

4.作文的写作技巧作文的写作技巧有很多,比如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述观点,用描写来烘托气氛等。

还可以通过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使文章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二、阅读理解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下面是一些阅读理解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阅读文章时,要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可以通过阅读标题、首段和末段等,帮助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2.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阅读文章时,要注意细节信息的理解。

要准确把握文章中的数字、时间、地点等具体细节,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理解文章的结构关系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关系。

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组织、句子结构等,帮助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和线索。

4.理解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阅读文学作品时,要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

比如顺口溜、警句、比喻、夸张等,帮助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用意。

以上只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的一部分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希望大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二)一、诗歌基础知识诗歌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知识手册

【例题】
越女词(其三) 李白
耶溪采莲去,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步骤一)。 诗人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佯羞” 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的情态十分自然,而且使其美丽的形象更充满了撩人的情趣(步骤二)。 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步骤三)。
3. 小技巧 (1)看“序”、题目和注释; (2)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所处时代风貌; (3)是否有常见意象。
初中语文知识手册
二、具体分析
1. 选择题 从理解诗句的含义到分析古诗的中心、作者的情感。(排除法)
2. 炼字类 (1)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哪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问: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步骤一)。 营造了清新恬淡的意境(步骤二)。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悠然之情(步骤三)。
06
初中语文知识手册
6. 分析表达技巧类
(1)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例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 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初中语文知识手册]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知识手册]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知识手册]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一:初中语文作文基础知识点归纳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格式及注意点记叙文阅读规则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二:初中语文文学基础知识文学常识一、重要作家作品先秦时期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

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

《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

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1. 词语辨析1.1 同音词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语。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同音词,因此需要掌握它们的正确用法。

例如,常见的同音词有:•阿姨、爱意•表示、比喻•树木、束缚了解这些同音词的区别,并能够正确运用它们,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1.2 近义词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相似,但用法有差别的词语。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近义词,因此需要掌握它们的用法和区别。

例如,常见的近义词有:•爱、喜欢•说、讲•聪明、聪慧掌握这些近义词的区别,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和丰富度。

2. 短文阅读与理解2.1 阅读技巧在初中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能力。

为了提高阅读水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例如:•快速阅读: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浏览文本,获取大意和关键信息。

•细致阅读: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逐段深入细读,注意词语的含义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提问答案法: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文本中寻找答案。

通过不断练习和运用这些阅读技巧,我们可以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2.2 理解技巧在读完短文后,我们需要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短文,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理解技巧,例如:•主旨句法:找出短文的主题和主旨,并理解作者的观点。

•归纳总结法:根据各个段落的内容,归纳总结出短文的要点和结论。

•推理判断法:根据已有的信息和逻辑推理,得出短文暗含的信息和意义。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理解技巧,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短文的内涵和信息。

3.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3.1 文言文基础知识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还需学习文言文的阅读与翻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基础词汇:学习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词汇,例如“攸关”、“嘉许”等。

•常用句式:熟悉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句式,例如“不疏而寡”、“不突而破”等。

•语法结构:系统学习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和特点,例如四声、六曹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使用指南 PPT课件 图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使用指南 PPT课件 图文

三、句子
2、句子的成分——句子成分简表(P118
主 谓宾 定 状
=

( ) []
例句:
解放军保卫祖国。
熟读!!!) 补 (P118) <>
英雄的人民解放军英勇地保卫着伟大的祖国。
三、句子
2、句子的成分——句子成分简表(P118
主 谓宾 定 状
=

( ) []
例句:
脑海里闪现出画面。
熟读!!!) 补 (P118) <>
三、句子
5、复句类型——复句分类表 (P124) (背会)
并列复句
承接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转折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
三、句子
6、修改病句 (P127-131)
一读
二找
三画 四改 五查
一看成分缺不缺,缺的成分要补全 二看搭配当不当,不当之处该流畅 三看指代明不明,不明之处要注清 四看用词当不当,恰当词语来换上 五看意思重复否,重复词语要赶走 六看句子矛盾处,去矛除盾要摆平
三、句子——修辞
3、要掌握的修辞方法(P147-151)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复 对偶 设问 反问(背会)
(熟读,记忆,积累) 4、应了解的修辞手法(P151-155) 借代 对比 双管 反语 引用 互文 层递 顶真 回环 通感
(熟读,知道名称和简单含义即可)
三、句子——修辞
5、修辞中常见语病(P155-156) 比喻不贴切 比拟不当 夸张失真 排比生硬 (熟读,记忆,积累)
七看分类当不当,异类事物另置放(熟读)
三、句子——修辞
1、修辞的含义
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或 “修辞手法”;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一、词语基础1. 词语的分类•实词: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只能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如介词、连词、助词等。

2. 名词的种类•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概念的词语,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3.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时态:动词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语态:反映动作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二、句子结构1. 句子成分•主语:句子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

•谓语:主语所做的动作或所处的状态。

•宾语: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对象。

•定语:对名词或代词进行修饰或限定的成分。

•状语:对动词、形容词、副词进行修饰的成分。

2. 句子类型•陈述句:陈述事实或观点。

•疑问句:询问事实或观点。

•感叹句:表示强烈的情感或感叹。

•命令句:表达请求、命令等。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事物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从而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2. 拟人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拟人化,赋予其人类的特征,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四、阅读与写作技巧1. 阅读技巧•扫读:快速浏览全文,抓住主题要点。

•细读:仔细阅读,理解具体细节。

•略读:通过阅读中的标题、关键词等信息,快速获取文章主要内容。

2. 写作技巧•明确中心:确定文章主题,围绕主题展开写作。

•结构清晰:分段、分节,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保持文笔精炼。

五、诗歌鉴赏1. 诗歌形式•四言绝句:每句四个字,一共四句,句句押韵。

•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一共四句,句句押韵。

•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一共四句,句句押韵。

2. 诗歌意境诗歌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成语典故1. 成语的意义成语是汉语中的固定词组,由多个词语组成,常用于表达特定的含义或象征特定的事物。

薛金星《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使用指南精选课件PPT

薛金星《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使用指南精选课件PPT
我想母亲以前肯定也是这样擀面条,唯一变化的是她双手,曾经也是白嫩光滑,如今粗糙布满老茧。母亲突然抬头看到我了,急忙出来,问我是不是饿的受不住了。 我慌忙之间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只对她摇摇头,不再看她,一个人回到屋里,坐下等着。
不一会母亲就端着一大碗捞面走进来,我起身要去接,她大叫:“你别动,碗很烫。”我便又坐下来。她把碗放在我面前,递给我筷子,催着我赶紧吃。 母亲总是这样,吃饭时候总要催促我趁热吃。以前听到她催,心里总是一阵怨气,偏慢吞吞不紧不慢,任由她唠叨。今日我却拿起筷子,夹起面条送到嘴里。
三、句子
2、句子的成分——句子成分简表(P118 主 谓宾 定 状
=

例句:
( ) []
解放军保卫祖国。
熟读!!!) 补 (P118) <>
英雄的人民解放军英勇地保卫着伟大的祖国。
三、句子
2、句子的成分——句子成分简表(P118 主 谓宾 定 状
=

例句:
( ) []
脑海里闪现出画面。
熟读!!!) 补 (P118) <>
真正的爱情,不论贫富,不论远近。千般情怀,万般眷恋。红尘陌上,心系悠长。约言迢迢千里,只因情怀而来;邈路遥遥朝暮到洛阳出差一周了。 下午忙完,我便决定回趟老家。夕阳余光游走在城市楼房的轮廓中,呆板大街上车来人往。我不喜欢城里的热闹,会吓跑夕阳,家里这时候,风是轻的,田野是静的,夕阳是害羞的。 大巴车只到镇上,离老家还有十里路。一下车就听到有人喊我,是父亲。父亲一手接过我行李,一手拿着手机说话:“接到了,接到了,我们就回来。”说罢把电话递给我。电话里母亲问我晚饭想吃什么,我说:“妈,我想吃你擀的捞面条。”
三、句子——修辞
3、要掌握的修辞方法(P147-151)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复 对偶 设问 反问(背会)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适用于初中)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适用于初中)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适用于初中)一100个最常见错别字 (1)二成语(一)三字成语 (2)(二)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3)(三)成语趣解 (10)(四)十二生肖成语 (11)(五)下面成语也须掌握 (12)三仿句训练方法例谈 (15)四基本文体知识识记A 语体知识 (17)B 语言形式 (19)C 其它基础知识 (20)五古文化常识(一)年龄称谓 (27)(二)明清科举考试 (27)(三)古代主要节日 (28)(四)古代的刑罚 (28)(五)古代纪年法 (29)(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29)六语文百科知识精选 (30)我国“古书第一” (32)主要古代文学诗词流派: (33)古典名著二十八字诀: (33)唐代诗人雅号: (33)古代文人雅称: (34)古代著名圣人: (34)中外名著别称 (34)(外国文学部分) (34)七古今诗词名句荟萃 (36)八中学课本中的古代地理常识一、地区名 (43)二、政区名 (44)三、山川关隘名 (45)九中学语文中的对联集锦一、有关名胜古迹的对联 (46)二、有关作家人物的对联 (49)三、对联故事 (55)十我国古代女子别称 (62)十一古诗词中美女的别称 (62)十一我国古代文章体例 (56)十二古今诗词名句荟萃 (56)十三初中生必须积累的语文知识分类整理一、古诗名句分类集锦诗中春 (80)诗中夏 (80)诗中秋 (80)诗中冬 (80)诗中山 (80)诗中水 (80)诗中日 (80)诗中月 (80)诗中风 (80)诗中花 (80)诗中雨 (80)诗中雪 (80)诗中草 (80)诗中柳 (80)诗中树 (80)诗中鸟 (80)诗中河 (80)诗中江 (80)诗中云 (80)诗中别 (80)诗中亲情 (80)诗中乡情 (80)二、古语集锦 (93)三、名言警句录 (95)四、歇后语集锦 (111)五、文言名句中实词集锦 (147)名花的特点 (183)各种花木别称 (183)部分国家国花 (184)世界科学名人 (184)世界之父 (185)音乐家的美称 (185)一些国家名称的含义 (185)“唐宋八大家”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186)六、名篇名段名句识记 (186)十四、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252)十五、古诗是如何发表、流传的 (260)十六、中国古代文学 (266)十七写作技巧解读 (271)(一)文体知识 (271)(二)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支点 (288)(三)中学生怎样进行练笔 (297)(四)作文运思的三种方法 (311)一 100个最常见错别字注:括号内为正确1.按(安)装2.甘败(拜)下风3.自抱(暴)自弃4.针贬(砭)5.泊(舶)来品6.脉博(搏)7.松驰(弛)8.一愁(筹)莫展9.穿(川)流不息10.精萃(粹)11.重迭(叠)12.渡(度)假村13.防(妨)碍14.幅(辐)射15.一幅(副)对联16.天翻地复(覆)17.言简意骇(赅)18.气慨(概)19.一股(鼓)作气20.悬梁刺骨(股)21.粗旷(犷)22.食不裹(果)腹23.震憾(撼)24.凑和(合)25.侯(候)车室26.迫不急(及)待27.既(即)使28.一如继(既)往29.草管(菅)人命30.娇(矫)揉造作31.挖墙角(脚)二成语(一)三字成语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3.请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诅.咒
咨.询
蜷.缩
曲.折
本题考查学生直接拼写、认字的能力。要准确掌握汉语拼音的书写规则。答案是诅.咒音z
ǔ ;咨.询音zī ;蜷.缩音quá n;曲.折音qū 。
4.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轻轻的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问hòu( ),欣shǎng( )落叶的轻舞;体悟浓郁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iè)便往往触.(chǔ)他之怒。
B.我已歼.(jiān )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zhù )县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广大地区。
C.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zhàn)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sì)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
的亲情,xiǎng( )受真挚的友谊;追寻先哲的思想,触摸生命的真dǐ( )。
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对汉字的书写能力。答案是:(候); (赏);(享);(谛)。
5.(07 哈市)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拔涉 锲而不舍 天衣无缝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本,抱歉。
第一章 字音字形
(一)正音辨形部分的考试说明: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认识 3500 个常用字,做到读
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汉字。在使用硬笔熟
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书写规范。
(二)正音辨形方法指导:多读多写,养成阅读时圈点勾画的习惯;听、说、读、写时不
放过任何叫不准的字词,养成勤查字词典的习惯。
上驶向远方。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是一本系统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的参考书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包括汉字的构造与演变、拼音与注音、字形字义、词语的构成与辨析等。

2. 课文分析:针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各个篇章或文章,对
其主旨、结构、形式、语言风格等进行分析,并为学生解
读难懂的词句或句子。

3. 修辞手法: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4. 阅读理解:讲解不同类型的阅读理解题型,如主旨题、
细节题、推理题等,以及解题技巧和方法。

5. 写作技巧:介绍初中作文的常见题材,如叙事、说明、
议论等,以及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6. 文学常识: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现代文学作品和文学家,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

除了以上内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练习题和答案,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这样的手册可以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考书,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和运用语文知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最新版本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最新版本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最新版本导言本文档为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的最新版本,旨在帮助初中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通过本手册,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语文学科的各种知识点,包括词语、句子、阅读、作文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读者认真阅读,勤加练习,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词语学习词语的分类实词实词通指有实际的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名词:代表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语,如“书”、“学校”、“友谊”等。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活动或状态的词语,如“跑”、“读”、“变化”。

•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性质或特征的词语,如“美丽”、“高大”、“幸福”。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如“很”、“非常”、“有时”。

虚词虚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关系的连接,包括连词、介词、助词等。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或句子的词语,如“和”、“但是”、“因为”。

•介词:表示名词或代词之间的位置、方向、时间、原因、条件关系的词语,如“在”、“对于”、“由于”。

•助词:用来表示动作的对象、状态或语气等,如“了”、“的”、“地”。

词语辨析在语文学习中,有些词语在写作和表达的时候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加以区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词语的辨析:•道和说:道强调言辞恭敬、客气,说则常用于口语和日常交流中。

•真和实:真指符合事实、不假;实既可指具体的实体,也可指实在的意思、实质。

•师和带:师指教师或学习的导师;带指领导、引导。

句子成分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各种成分组成。

在句子中,成分之间有着明确的功能和关系,了解各种句子成分对理解和分析句子结构很有帮助。

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句子最基本的结构形式,通常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

•主语:句子中说明主语是谁或者是什么的部分,主语一般位于句子的最前面。

•谓语:句子中说明主语所进行的动作或具有的状态的部分,谓语位于主语之后。

•宾语:句子中说明动作对象是谁或者是什么的部分,宾语一般位于谓语之后。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初中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初中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初中一、语文基础知识概述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手册旨在系统总结和介绍初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并提供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二、文字表达与语法1. 词语辨析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掌握词语的正确使用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之一。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一些常用词语的辨析,比如“生活”和“生存”、“感激”和“感谢”等。

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在写作和阅读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些词语。

2. 句子结构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元,正确的句子结构对于理解和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我们将学习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并学习如何使用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正确地分割句子。

3. 语法知识梳理语法是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回顾和归纳初中阶段所学的主要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基本用法和变化规则。

同时,我们还将重点介绍一些较为复杂的语法知识,如虚拟语气、倒装句等。

三、阅读与写作技巧1. 阅读理解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阅读理解,包括提取主旨、理解细节、推理判断等技巧。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阅读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以及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2. 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语文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写作训练,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提高写作的连贯性等。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写作题型,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并提供一些写作范文供参考。

四、名篇赏析名篇赏析是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进行精读和分析。

通过分析,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并提升自己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初中语文一、词语解释1.1 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

它是我国古代官方和文学语言。

1.2 白话文白话文是指口语化、通俗化的现代汉语书面语言。

1.3 古诗词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统称,分为诗和词两大类。

1.4 典故典故是指在文学、艺术、言谈中引用的有名的故事、事例或名句。

二、修辞手法2.1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拟的手法把事物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

2.2 拟人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性质或行为。

2.3 夸张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或形象。

三、古代文学作品3.1 《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3.2 《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长篇神魔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四、写作技巧4.1 表达清晰写作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4.2 形象生动写作时可以通过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读者。

4.3 逻辑严谨写作时要保持逻辑性,各段落之间要有逻辑连接,让内容条理清晰。

五、练习题5.1 比喻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下面的情景:夜空中繁星点点,宛如闪烁的钻石。

5.2 排比请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述下面的情景: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六、总结初中语文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本手册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水平。

以上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的内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之书籍目录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之书籍目录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之书籍目录【—手册之书籍目录】,目录大致概括了每一个课节的内容,通俗易懂。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1章语音
科学知识网络图
新课标解读
科学知识重难点
聚焦
一、《汉语拼音方案》
1.字母表
2.声母表中
3.韵母表
4.声调符号
5.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的有关科学知识
二、拼音的大写
三、汉字音变
1.轻声
2.韵母
3.儿化
第三章
一、初中生容易因声旁而误读的字
. 二、初中生常用的多音字
三、初中生易读错的成语
第2章汉字
知识网络图
新课标阐释
知识重难点
知识点著眼
一、汉字的产生与特点 1.汉字的产生
2.汉字的特点
二、汉字的形体演进
1.汉字形体的演变
2.现行汉字的形体
三、汉字的构造方式
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形声
5.形声
6.假借
四、汉字的结构单位
1.笔画
2.偏旁
3.部首
4.汉字的结构
五、汉字的书写
1.基本规则
2.补充规则
六、汉字的其他有关科学知识
1.如何区别常见的同音宇、形似字和多音多义字
2.独体字与合体字
……
第二部分文体及文学常识
第三部分阅读
第四部分综合性自学
第五部分写作
总结:存有了目录,密书本第几节,在哪一面可以更容易。

简单明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2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2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2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一篇)在中学阶段,学生们需要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以便在语文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篇将为大家介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一些重要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词语的辨析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的辨析。

例如,常见的“之”和“的”、“不”和“否”等。

正确使用这些词语可以使句子更加准确、流畅。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阅读积累,掌握这些词语的用法和含义。

二、字词的解释要想理解一篇文章,就需要对其中的字词有所了解。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字词解释的技巧。

阅读时可以结合上下文来推断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可以通过查字典来彻底理解字词的意思。

只有对字词的解释有了准确的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

三、语句的理解一个句子的结构、语法和意义都是我们理解文章的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和理解各种类型的句子。

例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在文章中运用一些特定的表达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语言艺术性和感染力。

例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熟练掌握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多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第二篇)继续我们的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本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重要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首先,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

一个好的开头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个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发展部分可以让文章更有条理,而一个恰当的结尾则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要善于用一些描写细节和事例来丰富文章内容,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错误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使文章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初中语文根底知识手册偏坦〔袒〕消〔逍〕遥谎〔荒〕谬挛〔孪〕生馋〔谗〕言修茸〔葺〕颠复〔覆〕伥〔怅〕然渲〔宣〕泄既〔即〕使敝〔憋〕气简漏〔陋〕暗〔谙〕熟〔二〕初中生容易写错的成语〔注:括号内为错别字〕陈词滥〔烂〕调激〔急〕流勇退流连〔恋〕忘返歪风邪〔斜〕气别出心〔新〕裁略胜一筹〔愁〕摩〔磨〕拳擦掌列出提〔题〕纲川〔穿〕流不息坚如磐〔盘〕石打架斗殴〔欧〕闻鸡起舞〔武〕安〔按〕装机器肝脑涂〔途〕地雷厉〔历〕风行恬〔括〕不知耻病入膏肓〔盲〕金榜题〔提〕名出奇制〔致〕胜毋〔勿〕庸置疑黯〔暗〕然失色漫〔满〕山遍野委曲〔屈〕求全义愤填膺〔鹰〕并行不悖〔背〕金碧〔壁〕辉煌千里跋涉〔踄〕大相径庭〔廷〕独出心裁〔材〕貌合〔与〕神离嗜酒成癖〔僻〕月明星稀〔希〕桀骜〔傲〕不驯精神涣〔焕〕散玩世〔事〕不恭申酉戌〔戍〕亥不假〔加〕思索美玉无瑕〔暇〕纰〔批〕漏百出如火如荼〔茶〕耳濡〔儒〕目染奴颜婢〔卑〕膝东施效颦〔频〕蓬荜〔壁〕生辉独占鳌〔鳖〕头铤〔挺〕而走险有恃〔持〕无恐一切就绪〔序〕仓皇〔慌〕失措修葺〔茸〕一新一坯〔杯〕黄土深为惋〔婉〕惜飞扬跋〔拔〕扈滥〔烂〕竽充数熙熙攘攘〔嚷〕应酬〔喧〕客套按部〔步〕就班离经叛〔判〕道首〔手〕屈一指痴心妄〔忘〕想草菅〔管〕人命喧〔宣〕宾夺主前仆〔扑〕后继枉〔妄〕费心机白璧无瑕〔暇〕披星戴〔带〕月授〔受〕予奖章声闻遐〔暇〕迩层峦叠〔迭〕嶂栩栩〔诩〕如生手头宽裕〔余〕徇〔殉〕私舞弊蜂拥〔涌〕而来破釜〔斧〕沉舟星罗棋〔旗〕布循〔寻〕序渐进炯炯〔迥〕有神厉〔历〕兵秣马矫揉〔柔〕造作揠〔偃〕苗助长功亏一篑〔匮〕一张一弛〔驰〕军事部署〔暑〕通宵〔霄〕不眠苦心孤诣〔旨〕投机倒〔捣〕把感情融洽〔恰〕偃〔揠〕旗息鼓明辨〔辩〕是非前倨〔踞〕后恭孺〔儒〕子可教举行宴〔晏〕会口干舌燥〔躁〕言简意赅〔该〕恰〔洽〕如其分一望无垠〔银〕海角天涯〔崖〕掎〔犄〕角之势赡〔瞻〕养父母逾〔渝〕期作废励〔历〕精图治蜕〔退〕化变质提纲挈〔携〕领反映〔应〕意见名列前茅〔矛〕墨〔默〕守成规顷〔倾〕刻之间断壁颓垣〔恒〕汗流浃〔夹〕背罄〔磬〕竹难书毛骨悚〔耸〕然锲〔契〕而不舍燎〔缭〕原烈火味同嚼蜡〔腊〕卑躬屈〔曲〕膝专程谒〔竭〕见铭〔名〕记不忘风行〔糜〕一时鬼鬼祟祟〔崇〕生死攸〔悠〕关流言蜚〔非〕语心狠手辣〔棘〕暴戾恣睢〔雎〕打躬作揖〔辑〕焕〔涣〕然一新梁〔粱〕上君子戊〔戍〕戌政变优〔忧〕柔寡断龙盘虎踞〔据〕逼上梁〔粱〕山直上重霄〔宵〕读书札〔扎〕记碌碌〔录〕无为寥寥〔廖〕无几蹚〔淌〕水过去良莠〔秀〕不齐漠〔莫〕不关心身体羸〔嬴〕弱定期会晤〔悟〕不可思议〔义〕记忆犹〔尤〕新直截〔接〕了当行踪诡〔鬼〕秘掷〔抛〕地有声贻〔遗〕笑大方敝〔蔽〕帚自珍兢兢〔竞〕业业恶意诅〔咀〕咒强弩〔驽〕之末中流砥〔抵〕柱阴谋诡〔鬼〕计徇〔殉〕情枉法大学肄〔肆〕业遮天蔽〔避〕日浑〔混〕身是胆编纂〔篡〕字典词不达意〔义〕惨〔残〕无人道不胫〔颈〕而走相提〔题〕并论滥竽〔芋〕充数众口铄〔烁〕金随声附与〔合〕戒骄戒躁〔燥〕绿树成荫〔阴〕大有裨〔稗〕益泾〔径〕渭清楚高瞻远瞩〔嘱〕向隅〔偶〕而泣残〔惨〕酷无情即〔既〕使如此覆〔复〕水难收方案缜〔慎〕密原形毕〔必〕露曲高与〔合〕寡人声鼎〔顶〕沸绿草如茵〔荫〕走投〔头〕无路万事亨〔享〕通好高骛〔鹜〕远始终不渝〔逾〕为虎作伥〔帐〕切磋〔蹉〕琢磨墨〔默〕守成规举世震〔振〕惊扑朔迷〔谜〕离声音洪〔宏〕亮沧〔苍〕海桑田恣〔姿〕意妄为扬长〔常〕而去规规矩矩〔距〕千锤百炼〔练〕旁征〔证〕博引入不敷〔付〕出集〔积〕腋成裘沽名钓〔掉〕誉故作姿〔恣〕态清澈〔彻〕见底连锁〔琐〕反响惴惴〔揣〕不安如法炮〔泡〕制玷〔沾〕污清白画〔划〕地为牢诚惶〔慌〕诚恐目光如炬〔巨〕认识肤〔浮〕浅面面俱〔具〕到锐相形见绌〔拙〕雕〔凋〕虫小技惨绝人寰〔环〕呱呱坠〔堕〕地恼〔脑〕羞成怒驰骋〔聘〕疆场绝〔决〕对服从鱼目混〔浑〕珠世外桃源〔园〕充〔冲〕耳不闻缄〔箴〕口不语不屑置辩〔辨〕销〔消〕声匿迹戳〔戮〕穿阴谋千钧〔钓〕一发勇〔永〕往直前杳〔沓〕无音信一鼓〔股〕作气言谈诙〔恢〕谐针锋〔缝〕相对心浮气躁〔燥〕堕〔坠〕落腐化艰〔坚〕难困苦执〔直〕迷不悟欲盖弥彰〔章〕明知故〔固〕犯工程竣〔峻〕工赴汤蹈〔滔〕火运筹帷幄〔握〕咄咄〔拙〕逼人史无前例〔列〕诲〔悔〕人不倦刚愎〔腹〕自用出类拔萃〔粹〕惨遭屠戮〔戳〕壮志未酬〔绸〕再接再厉〔历〕鞠躬尽瘁〔粹〕横渡〔度〕长江粗制滥〔烂〕造责无旁贷〔带〕反〔翻〕复无常变本加厉〔利〕要班〔搬〕门弄斧待价而沽〔估〕高官厚禄〔录〕气势汹汹〔凶〕脉搏〔膊〕微弱以逸待〔代〕劳励〔厉〕精图治海市蜃〔唇〕楼仗义执〔直〕言翻〔反〕云覆雨坑〔吭〕害好人趋之假设鹜〔乌〕张皇〔慌〕失措虎视眈眈〔耽〕火中取栗〔粟〕油光可鉴〔见〕对簿〔薄〕公堂性格粗暴〔旷〕空〔恐〕前绝后望文生义〔意〕英雄辈〔倍〕出情不自禁〔尽〕百炼〔练〕成钢无知妄〔忘〕说令人恐惧〔布〕步入正轨〔规〕脉络〔胳〕清楚谈笑风生〔声〕自暴〔曝〕自弃融会〔汇〕贯穿脍〔烩〕炙人口拈〔沾〕轻怕重无精打采〔彩〕事过境〔景〕迁。

初中知识点总结手册

初中知识点总结手册

初中知识点总结手册一、语文1.词语概念: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由字组成的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符号。

2.词的分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诞、副词、介词和连词。

虚词有助词、语气词和叹词。

3.句子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4.句子的成分:主谓宾、主谓双宾、主系表、主谓、并列句、从句。

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仗、排比等。

6.阅读技巧:理解文章、找主题句、归纳概括、推理判断。

7.作文基础:写人、作文开头、写景、写物、写事、写情感等。

二、数学1.数字概念: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2.整数运算:整数加减法、整数乘除法等。

3.小数概念:小数的读法、大小比较、小数加减乘除法。

4.分数概念:基本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法。

5.比例与百分数:比例概念、百分数概念、比例变化与百分数变化。

6.代数基础:字母代数式、字母代数式的值、字母代数式的化简。

7.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

8.几何基础:平行线和垂直线、角的概念、多边形的概念。

9.空间与图形:几何体、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10.应用题: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英语1.词汇基础:常用单词和短语的认识和用法。

2.语法基础: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基本语法知识。

3.句型基础: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祈使句的构成和用法。

4.时态和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和进行时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5.阅读基础: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理解文章。

6.听力基础:听懂简单的日常用语,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听懂简单的日常问题。

7.口语基础:掌握日常交际用语,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8.写作基础:书写规范、字迹工整、语法正确。

四、物理1.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的概念、国际单位制。

2.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3.力:力的概念、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的合成。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初中基础知识手册
一、词语理解
1.1 词义辨析
语文中常常出现一些近义词或者相似词,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运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词义辨析。

•杂志和报纸的区别是什么?
杂志是每隔一段时间出版的一本书,以各种文章、图片等内容为主要形式,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报纸是每天出版的,以刊载最新新闻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包含其他内容。

•** 满意** 和满足有什么不同?
满意是指对所得到的东西感到满意,并对其表示认可和喜欢;满足则是指需求、要求等被满足或达到了预期目标。

•** 漂亮** 和美丽的区别是什么?
漂亮一般用于形容外貌、容貌等,美丽则更为广泛,可以用于形容人、事物或景色等。

1.2 词语拼写
正确的词语拼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错拼写,希望同学们
能够记牢。

•** 热闹、惹、声望** 的拼写是什么?
正确拼写为:热闹、惹、声望。

•洞、冻、送、纵容的拼写是什么?
正确拼写为:洞、冻、送、纵容。

二、古诗词
2.1 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著
名的唐诗和宋词,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2 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国语言中的精华,它们不仅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

•** 画蛇添足**
故事:战国时期,有个人在壁上画了一条栩栩如生的蛇,他的朋友看后说,要是再加上蛇的脚就更完美了。

于是他在画上画了四只脚,结果让人看起来奇怪又多余。

含义:比喻做多余的事,弄得不妥当或不中用。

•** 守株待兔**
故事:春秋时期,有个农夫种了一些庄稼。

他一天在树旁休息时,看见一只野兔被绊倒在树根上,当农夫悄悄拿起绳子准备捉兔子时,发现野兔撞死后方才倒在那里。

含义:比喻幸灾乐祸,不劳而获。

三、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表达言语时采用的一些特殊方法,通过运用这些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和有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 比喻**
比喻是通过比较来进行表达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不同但有相似之处的事物进行比较,使得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拟人**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思想、行为或感情的修辞手法,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上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的一部分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