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教案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课件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课件
③ 将负载电阻短路,则输出回路并不因负载短路而使反馈 电流消失,因此,从输入端看,反馈属电流反馈。
④ 如将输入端短接,则反馈电压依然存在,故为串联反馈。
根据以上分析,引入的为电流串联负反馈。
PPT学习交流
17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例 4-4] 图(a)为另一负反馈放大电路,图(b)所 示为它的交流通路,指出反馈类型。
具体分析: ① 通过 Re 的不仅有输出信号,而且也有输入信号。因而它 能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取出来馈送给输入回路,从而影响原输入 信号。由此,Re 是该电路的反馈元件,电路存在着反馈。 ② 设信号源瞬时极性为上正下负,加到三极管发射极电压 亦为上正下负,三极管的射极电压就是反馈信号电压,它使加到 发射结的纯输入信号电压比原输入信号电压小,故是负反馈。
反馈电路:用于反向传输信号的电路称为反馈电路或反 馈网络。
反馈放大电路:凡带有反馈环节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 大电路。
净输入信号: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叠加得到净输入信号。
PPT学习交流
3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区别: (1)输入信号是信号源和反馈信号叠加后的净输入信号。
(2)输出信号在输送到负载的同时,还要取出部分或全部 再回送到原放大器的输入端。
闭环放大倍数:引入负反馈后,环路闭合后输出信号与 环路输入信号之比。
Af X Xoi Xi'X oXf Xi' 1Xf 1 1F X i'表示净输入信号,它是输入X信o 号X 与o反馈A信号的差值。
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的闭环放大倍数降低了,且降低
为原放大倍数的 ( 1 ) 。

AF
>>
1
1 AF 时,Af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 课程定位:《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科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电子技术概述教学内容:电子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 第二章:常用电子元件教学内容: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电子元件的原理、特性及应用。

3. 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教学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

4. 第四章:放大电路教学内容: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应用,常见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5. 第五章:数字电路基础教学内容: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逻辑运算、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

2.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2. 实验设备:电子实验台、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3. 网络资源:电子技术相关网站、论坛、教学视频等。

六、第四章:放大电路1.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应用,包括常见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与动态工作点调整放大器的类型: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共集放大器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放大器的级联与多级放大器设计放大器的实用电路设计实例2. 教学方法:结合理论知识讲解放大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获奖教案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获奖教案

课程名称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授课班级09计算机班授课课时1课时
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
练习的情况,可了解学生对于设计的掌握程度。

另外通过提高阶段的习题教
育学生崇尚科学,要利用科学知识做光荣的事情,反对可耻行为。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采用传统授课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方法。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中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利用课件增加学生学习趣味,提高老师讲课效率,挤出时间让学生多参与;但传统的板书所列出的提纲亦发挥作用。

2、本节课的设计,利用了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始终主动参与,并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时的心理,让学生在自然、宽松、循序渐进的状态下学习,促进学生提高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对于教材中的内容大胆进行扩充,并搜集大量设计实例带领学生参与设计过程,让学生明白所学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存在问题:
1、时间掌握不是太准确,对于有些基础差的学生练习时速度较慢的情况。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教学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教学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教学设计()
新课
:4个电子模拟开关,分别受输入的数字信号30~D D 控制。

时,开关i S 切换到接地端;当i D = 1时,开关i S 接向基准电
压V
模拟开关直接与虚地∑相连。


D= 0时,对应的模拟开关接向地端;当
i
新课
(1)采样:就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定时进行测量,抽取样值。

通过采样,一)为一个受控的模拟开关,构成采样器。

v到来时,
S
的控制下,把输入的模拟信号
v变换为脉冲信号
I
)采样—保持电路
2.量化和编码
量化:就是把采样电压转换为以某个最小单位电压?的整数倍的过程。

分成的等级称为量化级,?称为量化单位。

编码:就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量化后的量化电平。

量化误差:采样后得到的样值不可能刚好是某个量化基准值,总会有一定的误差,这个误差称为量化误差。

15.2.2 并行比较型ADC
1.电路组成
由电阻分压器、电压比较器及编码电路组成。

电阻分压器:确定量化电压。

电压比较器:用来确定采样电压的量化。

编码器:对比较器的输出进行编码,然后输出二进制代码。

逐位比较型ADC
.转换原理
逐位比较型AD转换器的转换原理与天平称物的过程十分相似。

假设天平有10 g、5 g、2.5 g、1.25 g和0.625 g五种砝码,欲称一质量为的物体,用天平称的过程是将砝码从大到小依次加入并与物重逐次比较:。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元器件及其功能。

3. 学会使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

4.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5. 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数字电路的定义1.2 数字电路的特点1.3 数字电路的应用领域2. 数字电路的基本元器件2.1 逻辑门电路2.1.1 与门(AND Gate)2.1.2 或门(OR Gate)2.1.3 非门(NOT Gate)2.2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2.3 逻辑门电路的组合逻辑功能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数字电路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张兴龙主编2. 教具:逻辑门电路演示板、Multisim软件3. 课件:数字电路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及应用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新课:讲解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功能,展示实例。

2.1 与门(AND Gate)2.2 或门(OR Gate)2.3 非门(NOT Gate)3. 练习:引导学生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

4.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例演示、练习设计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数字电路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3.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3.1 逻辑函数的定义3.2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3.2.1 逻辑表达式3.2.2 逻辑图3.2.3 逻辑表格3.3 逻辑函数的简化方法3.3.1 代数法3.3.2 卡诺图法4. 组合逻辑电路4.1 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4.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类4.2.1 译码器4.2.2 编码器4.2.3 多路选择器4.2.4 算术逻辑单元4.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

汇报课教案--基本RS触发器

汇报课教案--基本RS触发器

汇报课教案基本RS触发器教师:单位:班级:时间:《电子技术基础》教案教学过程:I、组织教学检查到勤,整顿纪律II、复习回顾让学生结合以下三个问题回顾一下之前这门课所学的内容,并找同学回答问题。

问题1:之前所学的基本逻辑门电路有哪些?问题2:由基本门电路组成的电路有哪些?问题3: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回顾课本之前所学内容,并对以上提问作出积极回答。

小结:前面我们对组合逻辑电路做了简单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基本的门电路是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最基本的单元电路。

这种电路的特点是任一时刻的输出只取决于当时的输入状态,与原来的状态是没有关系的。

也就是说组合逻辑电路它是没有记忆功能的。

皿、引入新课1.由计算机内部某些部件的功能要求引入新课计算机能够保存代码和信息,这样计算机内部就需要具有记忆功能的部件(电路)。

与组合逻辑电路相比较,这种电路的输出不仅取决于当时的输入信号状态,而且还与信号作用之前的电路所处的状态有关。

这些具有记忆功能的电路称为时序逻辑电路。

触发器就是组成这类逻辑部件的基本单元。

2.引导学生总结出时序逻辑电路(或触发器)的特点是:具有记忆功能,输出不仅取决于当时的输入信号状态,而且还与信号作用之前的电路所处的状态有关。

W、讲授新课第十二章第一节的内容RS触发器一、相关概念:1、触发器能够存储一位二进制数字信号的电路,也是由各种逻辑门电路组成的,具有记忆功能,有两个稳定状态“1”态和“0”态)。

在没有外来信号作用时,触发器一直处于某一种稳定状态;只有在一定的输入信号控制下,才有可能从一种稳定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稳定状态,并保持这一状态不变,只到下一个输入信号使它翻转为止。

2、RS触发器RS触发器是触发器中最基本的组成环节。

由英文的术语“ Reset Set Trigger/Flip-Flop”而来:“Reset”是“复位”之意,“Set”是“置位”之意,“Trigger” 或“Flip-Flop”是“触发器”之意。

推荐-电子技术基础主编张龙兴 高教版课件:第一章第一

推荐-电子技术基础主编张龙兴 高教版课件:第一章第一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1.P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是在纯净半导体硅或锗中掺入硼、
铝等3价元素。这类掺杂后导体的特点是:空穴 数量多,自由电子数量少,故又称为空穴半导体。
2.N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是在纯净半导体硅或锗中掺入微 量磷、砷等5价元素,这类杂质半导体特点是: 自由电子数量多,空穴数量少,故又称为电子半 导体。
重点: 半导体、PN结的特性
难点: 半导体(本征半导体、电子半导体、
空穴半导体)、单向导电性
请同学们把头左侧过去,试 着说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
半导体:导电能力随着掺入杂质、输入电 压(电流)、温度和光照条件的不同而发 生很大变化,人们把这一类物质称为半导 体。
载流子:物体内运载电荷的粒子,决定于物 体的导电能力。
N型杂质半导体的特点:
4
4
4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征激发不同,原子在提供
多余电子的同时并不产生空穴,
4
5
4
而成为正离子被束缚在晶格结构
4
4
4
中,不能自由移动,不起导电作用。
2、在室温下,多余电子全部被激发为自由电子,
故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数目很高(浓度大),主
要靠电子导电。称为电子半导体。
3、在N型半导体中同样也有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
注意:
在本征激发(或热激发)中,电子、空 穴成对产生 a: 空穴带正电量 b:空穴是半导体中所特有的带单位正 电荷的粒子,与电子电量相等,符号相 反 c:空穴是一种带电粒子。在外电场作用 下可在晶体内定向移动
实际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材料并 不是本征半导体,而是人为地掺入 一定杂质成份的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不同种类的杂 质可以改变半导体中两种载流子的 浓度。 根据掺入杂质的种类可分为: N型半导体 (掺入5价元素杂质) P型半导体 (掺入3价元素杂质)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教学设计 ()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教学设计 ()

新课
:4个电子模拟开关,分别受输入的数字信号30~D D 控制。

时,开关i S 切换到接地端;当i D = 1时,开关i S 接向基准电压V
模拟开关直接与虚地∑相连。


D= 0时,对应的模拟开关接向地端;当
i
新课
(1)采样:就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定时进行测量,抽取样值。

通过采样,一)为一个受控的模拟开关,构成采样器。

v到来时,
S
的控制下,把输入的模拟信号
v变换为脉冲信号
I
)采样—保持电路
2.量化和编码
量化:就是把采样电压转换为以某个最小单位电压∆的整数倍的过程。

分成的等级称为量化级,∆称为量化单位。

编码:就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量化后的量化电平。

量化误差:采样后得到的样值不可能刚好是某个量化基准值,总会有一定的误差,这个误差称为量化误差。

15.2.2 并行比较型ADC
1.电路组成
由电阻分压器、电压比较器及编码电路组成。

电阻分压器:确定量化电压。

电压比较器:用来确定采样电压的量化。

编码器:对比较器的输出进行编码,然后输出二进制代码。

逐位比较型ADC
.转换原理
逐位比较型AD转换器的转换原理与天平称物的过程十分相似。

假设天平有10 g、5 g、2.5 g、1.25 g和0.625 g五种砝码,欲称一质量为的物体,用天平称的过程是将砝码从大到小依次加入并与物重逐次比较:。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3. 学会使用电子元件进行基本的电路设计。

【教学内容】1. 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3. 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设计,使用电子元件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使用半导体器件进行基本的电路设计。

【教学内容】1.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 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引发学生对半导体器件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设计,使用半导体器件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 学会分析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教学内容】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分析。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引发学生对放大电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教材目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
教学资源
《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配有Abook数字课程,该数字课程包括包括演示文稿、测试题、教学动画、电工 电子元器件、对口升学试题、工作现场实录、模拟实验等 。
教材特色
《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以“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本着与岗位衔接、与生源衔接 的要求,进一步降低教材难度,增加应用性,反映“四新”等原则。除保留原教材基本框架和“合理内核”外, 对原书做了删繁就简,降低难度,突出应用等调整。修订时,对全章进行了改动,压缩了篇幅,并使教材难度下 降。在相关章节中增大了基本技能和最新工艺的介绍篇幅。对教材中传统的但应用价值不大的内容或理论性较深 的内容均作了△号保留处理,不作为主教材内容 。
该教材分为两篇内容,第一篇为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篇为数字电子技术。
成书过程
《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进行编写,并经全国中等 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
该教材修订是在2001年7月第1版《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基础上,按照2004年冬苏州教材修订会议精神和“以 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本着与岗位衔接、与生源衔接的要求,进一步降低教材难度,增加应 用性,反映“四新”等原则进行的 。
2006年9月11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内容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分为两篇内容。第一篇模拟电子技术,包括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二极管应用 电路、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晶闸管及应用电路等。第二篇 数字电子技术,包括逻辑门电路、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 和整形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和使用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电子、电子器件、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2. 常用电子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感等。

3. 基本电路分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

4. 交流电路分析:纯电阻交流电路、电感交流电路、电容交流电路。

5. 电子电路图阅读与绘制:原理图、安装图、线路图。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电子元器件实物和电路现象。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路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搭建电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

2. 课件: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 实验设备:电子元器件、电路实验板、Multisim软件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的掌握。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课时20,实践课时12。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 教学进度安排:电子技术基本概念(2课时)常用电子元器件(4课时)基本电路分析(6课时)交流电路分析(4课时)电子电路图阅读与绘制(2课时)综合案例分析与实践(6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特性和应用。

电路分析和电子电路图的阅读与绘制。

2. 教学难点: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

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电路图的绘制技巧。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和应用。

2. 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

3. 学习简单的电子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3. 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压、电流、功率等分析。

4. 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整流电路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

2. 实验室设备:电子元件、电路实验板、测试仪器等。

3. 教学辅助材料:PPT、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30%)。

2. 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观察结果、分析论述等(30%)。

3.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等(4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3. 教学计划: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课时)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4课时)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6课时)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8课时)案例分析与实践(4课时)期末考试(4课时)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2. 实验操作: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验结果。

5. 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2. 结合实例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定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说课稿

《电子技术基础》说课稿
第四页,共16页。
(2) 能力目标 ① 帮助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的把握; 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① 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②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学生提供 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第五页,共16页。
们的功能,也知道了它们的分析方法。实 际中,它们并不是经常以单独形式出现, 若遇到由多个门电路组成的复杂电路该如 何分析其逻辑功能呢?具体的步骤是什么 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第十一页,共16页。
2)教学互动环节
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来引导 学生的思维。例如:画出电路图,提出问 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 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鼓励和点评。
4、巩固、小结(10分钟)
1)、针对刚讲过的内容,找一些和例题难 度相当的题给学生练习,可适当抽几个学 生把答案写在黑板上,最后给予点评。
第十二页,共16页。
2)、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1)、由逻辑图写出逻辑表达式; (2)、化简表达式; (3)、列出真值表,根据真值表分析电路的
第三页,共16页。
2、目标体系 (1)认知目标 ① 掌握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 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相关知识,会分析 简单的放大电路; ③ 掌握逻辑门电路和逻辑基础,会分析 和设计简单的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 ④ 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电子行业的发 展,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3、重难点分析
(1) 重点: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三极管 应用电路,放大电路;逻辑门电 路和逻辑基础。
(2) 难点:三极管基极放大电路,负反馈放 大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 辑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教案》之第一至五章第一章:电子技术导论1.1 电子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1.3 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4 学习电子技术的方法与意义第二章:电子元件2.1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与特性2.2 晶体管的结构与类型2.3 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与计算2.4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选用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3.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3.2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3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4 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与实践第四章:放大电路4.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类型4.2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4.3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稳定性4.4 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第五章:数字电路基础5.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与逻辑门5.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5.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5.4 数字电路仿真与实践第六章:信号与系统6.1 信号的分类与特性6.2 系统的性质与分类6.3 信号的时域分析6.4 信号的频域分析第七章:模拟电子技术7.1 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7.2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7.3 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7.4 模拟信号处理实例第八章:数字信号处理8.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8.2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8.3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8.4 数字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第九章:电子测量技术9.1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与方法9.2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与仪表9.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9.4 电子测量实验指导第十章: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践10.1 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要求与流程10.2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10.3 经典电子技术实验介绍第十一章:通信原理基础11.1 通信系统的概述11.2 模拟通信系统11.3 数字通信系统11.4 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第十二章: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12.1 微电子技术概述12.2 集成电路的类型与设计12.3 半导体器件的封装与测试12.4 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十三章:电源技术与电子负载13.1 电源技术的基本概念13.2 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分析13.3 电子负载的设计与应用13.4 电源系统的测试与保护第十四章:嵌入式系统与微控制器14.1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14.2 微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4.3 嵌入式系统的编程与开发14.4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实例第十五章: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15.1 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15.2 电子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15.3 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15.4 电子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电子技术导论重点:电子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完整-(2)

电子技术基础(张龙兴版)全套完整-(2)

稳定,因此闭环放大倍数稳定。
4.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2.2 减小非线性失真
原理: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净输入信号 v i 是输入信号 vi 与失真输出信号的反馈量 vf 相减的结果,净输入信号 v i 的波 形与原输出失真信号的畸变方向相反。从而使放大器的输出信 号波形得以改善。如图所示。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4.1.2 反馈的基本类型
1.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反馈信号起到增强输入信号的作用。 负反馈:反馈信号起到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
采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先在放大器输入端设定输入信号对地的极 性为“+”或“-”,再依次按相关点的相位变化情况推出各点 信号对地的交流瞬时极性,再根据反馈到输入端的反馈信号 对地的瞬时极性判断,若使原输入信号减弱是负反馈,使原 输入信号增强是正反馈。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解 从输出端,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为电压反馈。 从输入端,Rf 与输入电路并联,为并联反馈。 则该电路是一个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作业题: 1、画出反馈放大器四种基本类型的电路图。 2、比较四种负反馈电路的特点。
4.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降低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提高放大信号 的稳定性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例 4-2] 判断图所示电路中有无反馈存在,如有,属于 何种反馈?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解 反馈元件 Re 并联了旁路 C 电容,为交流信号提供了 通路,消除了交流反馈的条件,所以放大器只有直流反馈。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如下:设 VB 某一时刻上升。 V B E I C I E V E V B 不 V B 变 E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科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以及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等)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

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等)进行电子电路的测试与分析。

3. 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等)。

4. 学会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

2.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3. 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4. 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课堂上通过示例和实际案例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3. 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相关教材。

2. 实验设备:示波器、万用表、电子元器件等。

3. 网络资源:电子技术相关论文、视频教程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2课时,实验教学16课时。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3. 授课进度安排:半导体器件基本原理及特性(4课时)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方法(2课时)电子电路基本分析方法(8课时)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方法(4课时)实验教学(16课时)七、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成绩:30%(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等)3. 期末考试成绩:40%(包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等)八、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采取分层次教学,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和使用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电子技术基础概述电子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电子元件的分类和特点2. 第二章: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基础知识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等常见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 第三章: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原理和应用4. 第四章:数字电路基础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电路及其仿真5. 第五章:数字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和特点常用的数字集成电路如触发器、计数器、译码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结合实验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3.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虚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2. 实验设备:电子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3. 仿真软件:Multisim、Proteus等4. 网络资源:电子技术相关视频、论文、案例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30%)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70%)六、教学章节:模拟电子技术应用1. 第六章: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放大器的频率响应频率补偿技术2. 第七章:模拟信号与处理振荡器的设计与分析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与应用信号处理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八、教学章节:数字信号处理基础1. 第八章:数字信号处理概述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算法2. 第九章: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分析数字滤波器的类型与特性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数字滤波器的应用实例九、教学方法与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讲解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3.1寄存器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结构及功能的区别,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应用。

2.掌握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1.寄存器的分类,数码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课 A .引入时序逻辑电路简称时序电路:它是由组合逻辑电路和触发器两部分组成。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电路任一时刻的输出状态不仅与同一时刻的输入信号有关,而且与电路原有状态有关。

B .复习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2.举例。

C .新授课13.1 寄存器13.1.1 数码寄存器1.电路结构数码寄存器(寄存器):只具有接收、暂存数码和清除原有数码的功能。

控制端:4个触发器的时钟脉冲输入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接收数码的控制端。

输入端:30D ~D 是寄存器的数码输入端。

输出端:30Q ~Q 是寄存器的数据输出端。

清零端:各触发器的复位端连接在一起,作为寄存器的总清零端CR ,低电平有效。

2.工作过程 (1)寄存数码前,寄存器应清零:令CR = 0,30Q ~Q 均为0态。

(2)寄存数码时,应使CR = 1。

将待寄存的四位二进制数码30~D D 分别输入D 触发器各自的输入端。

当时钟信号CP 的上升沿到来时,根据D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1n Q =D ,二进制数码得以输入寄存器。

(3)只要使CR = 1,CP = 0,寄存器就处在保持状态。

完成了接收并暂存数码的功能。

3.特点在接收数码时,各位数码是同时输入;输出数码时,也是同时输出。

因此,这种寄存器称为并行输入、并行输出数码寄存器。

13.1.2 移位寄存器1.单向移位寄存器(1)右移寄存器① 电路组成(讲解电路)(分析工作原理)3FF 是最高位触发器,0FF 是最低位触发器,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高位触发器的输出端Q 与低一位触发器的输入端D 相连。

整个电路只有最高位触发器3FF 的输入端D 接收输入的数码。

② 工作原理接收数码前,寄存器应清零。

令CR = 0,则各位触发器均为0态。

接收数码时,应使CR = 1。

假设初始状态=3210D D D D 0000,要输入数据为1101; 第一个CP 上升沿到来后:0D = 1存入3FF ,13=Q ,其他三个触发器保持0态不变。

=0123Q Q Q Q 1000。

第二个CP 上升沿到来后:1D =0移到3FF 中,而13=Q 移到2FF 中,此时12=Q 。

1Q 、0Q 仍为0态。

=0123Q Q Q Q 0100; 第三个CP 上升沿到来后:2D = 1移到3FF 中,03=Q 移到2FF 中,12=Q 移入1FF ,而0FF 状态仍为0态。

=0123Q Q Q Q 1010;第四个CP 上升沿到来后:3D = 1移到3FF 中,其余各位触发器依次右移,结果=0123Q Q Q Q 1001。

③ 状态表CP 输入 3Q 2Q 1Q 0Q0 1 2 3 40 1 0 1 10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1 0 1 1 0 1④ 特点从4个触发器的输出端可同时输出4位数码,即并行输出。

又可从最低位0FF 的输出端0Q 处输出,只需要连续送入4个CP 脉冲,存放4位数码将从低位到高位,依次从串行输出端0Q 处输出,这就是串行输出方式。

右移寄存器具有串行输入、串并行输出的功能。

⑤ 波形图(讲解)(引导学生画波形图)(2)左移寄存器①电路组成串接顺序由低位到高位。

寄存的数码从低位的D端输入,从最高位的输出端3Q串行输出。

②工作原理接收数码前,寄存器应清零。

令CR= 0,则各位触发器均为0态。

接收数码时,应使CR= 1。

假设存入数据=123DDDD1101。

第一CP上升沿到来后:=123QQQQ0001。

第二CP上升沿到来后:=123QQQQ0011。

第三CP上升沿到来后:=123QQQQ0110。

第四CP上升沿到来后:=123QQQQ1101。

2.双向移位寄存器具有既能右移又能左移两种工作方式的寄存器,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

(1)集成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CT74LS194的外引线排列1M、M为工作方式控制端,其取值不同,功能不同:保持、右移、左移及并行输入。

(2)CT74LS19逻辑功能表(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完成)(讲解)CR 1M 0M功 能 0 1 1 1 1× × 0 0 0 1 1 0 1 1清 零 保 持 右 移 左 移 并行输入(3)工作过程分析 CR = 1时:① 01M M 00,寄存器中的数据保持不变② 01M M 01,右移,CP 上升沿,D SR 右移输入端的串行输入数据依次右移。

③ 01M M 10,左移,CP 上升沿,D SL 左移输入端的串行输入数据依次左移。

④ 01M M 11,寄存器处于并行输入工作方式,CP 上升沿将并行输入的数据30D ~D 传送到寄存器的并行输出端。

(讲解)练习1. 输入数码为1101时,说明左移和右移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2. 说明左移与右移寄存器结构上的区别。

小结1.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1)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状态不仅与当时的输入状态有关,而且还与电路的原来状态有关。

(2)从电路结构上来看,时序逻辑电路一定包含触发器。

2.寄存器具有接收、寄存和输出数码的功能。

本章介绍了两类寄存器:数码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数码寄存器采用并行输入、并行输出的方式,接收、存储和输出数码,它没有移位的逻辑功能。

移位寄存器不仅具有数码寄存器存储信息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数码移位的逻辑功能。

布置作业P234习题十三13-2,13-3,13-4,13-5。

课题13.2二进制计数器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了解计数器的功能。

2.掌握二进制计数器的电路组成原理。

教学重点1.二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2.二进制异步减法计数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3.二进制同步计数器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4.集成计数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二进制异步、同步计数器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课A .引入在数字系统中,往往需要对脉冲的个数进行计数,以实现测量、运算和控制。

具有计数功能的电路,称为计数器。

分类:进位制:二进制计数器、非二进制计数器。

计数增减: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

CP :同步计数器、异步计数器。

B .复习1.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2.寄存器的功能。

C .新授课13.2 二进制计数器13.2.1 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1.电路组成(1)结构特点:低位触发器Q 端接至高位触发器的C 端。

(2)J K 1, 1+n Q =n Q 翻转功能。

2.工作原理计数器工作前应先清零。

使CR = 0,则000=012Q Q Q 。

(1)当第一个CP 脉冲下降沿到来时,0FF 翻转,0Q 由0变为1。

而0Q 的正跳变信号对触发器1FF 不起作用,1FF 、2FF 保持原态。

计数器状态为001。

(2)当第二个CP 脉冲下降沿到来时,0FF 再次翻转,0Q 由1变为0。

0Q 是负跳变信号,作用到1FF 的C 端,使1FF 状态翻转,1Q 由0变为1。

而2FF 仍保持原态不变。

计数器状态为010。

(3)按此规律,当第七个CP 脉冲输入后,计数器的状态为111,再输入一个CP 脉冲,计数器的状态又恢复000。

3.状态表输入CP 脉冲序号 计数器状态2Q 1Q 0Q 0 0 0 0 1 0 0 1 2 0 1 0 3 0 1 1 41(提问)(介绍电路)(引导学生分析工作原理)5 1 0 16 1 1 07 1 1 18 0 0 04.波形图5.特点计数器是递增计数的,且从计数脉冲的输入到完成计数器状态的转换,各触发器的状态是由低位到高位,逐次翻转的,不是随计数脉冲的输入,各触发器状态同时翻转,所以称为异步加法计数器。

13.2.2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1.电路组成结构特点:低位触发器Q端接至高位触发器的C端。

2.工作原理(1)当低位触发器的状态Q由0变为1时,而Q由1变为0即为负跳变脉冲,高一位触发器的C端接收到这个负跳变信号,发生翻转。

(2)当低位触发器的状态由1变为0时,高一位触发器将收到正跳变信号,其状态保持不变。

3.状态表输入CP脉冲序号计数器状态2Q1Q0Q0 0 0 01 1 1 12 1 1 03 1 0 14 1 0 05 0 1 16 0 1 07 0 0 18 0 0 0 (引导学生画出波形图)(讲解)4.特点计数器是递减计数的,各触发器状态不是同时翻转,所以称为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

异步计数器的电路简单,各触发器状态的改变是逐行进行的,计数速度慢。

13.2.3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同步计数器:将计数脉冲送到每个触发器的时钟脉冲输入端CP处,使各个触发器的状态变化与计数脉冲同步,这种方式组成的计数器称为同步计数器。

1.电路组成2.分析逻辑关系触发器序号翻转条件JK端逻辑关系FF1FF2FF来一个计数脉冲就翻转一次Q= 1Q =1Q = 11==KJ11QKJ==122QQKJ==3.计数过程计数器工作前应先清零,初始状态为000。

(1)当第一个CP脉冲到来后,FF的状态由0变为1。

而CP到来前,Q、1Q均为0,所以,CP到来后,1FF、2FF保持0态不变。

计数器状态为001。

即1===11QKJ,===122QQKJ。

(2)当第二个CP脉冲到来后,FF则由1变为0。

1FF状态翻转,由0变为1。

而2FF仍保持0态不变。

计数器状态为010。

同时且0===11QKJ,===122QQKJ。

(3)当第三个CP脉冲到来后,只有FF的状态由0变为1,1FF、2FF保持原态不变。

计数器状态为011。

同时1===11QKJ,1===2122QQKJ。

(4)当第四个计数脉冲到来后,三个触发器均翻转,计数状态为100。

(5)在第七个CP脉冲到来后,计数状态变为111,再送入一个CP脉冲,计数恢复为000。

4.特点同步计数器各个触发器的状态转换,与输入的计数脉冲CP同步,具有计数速度快的特点。

13.2.4集成二进制计数器简介1.4位异步二进制计数器CT74LS293(讲解)(1)外引线排列3Q~Q:输出端。

OAR、OBR:复位端。

NC:空脚。

(2)功能表输入输出OAROBR CP 3Q2Q1Q0Q1 1×0 ×↓×0↓0 0 0 0加法计数加法计数×:表示任意——或0或1。

↓:下降沿触发。

(3)说明①OAR=OBR= 1时,不论CP、1CP何种状态,计数清零,3Q2Q1QQ= 0000。

②当OAR= 0或者OBR= 0时,电路在0CP、1CP脉冲的下降沿作用下,进行计数操作:若将1CP与Q相连,计数脉冲从0CP输入,数据从3Q、2Q、1Q、Q端输出,电路为4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若计数脉冲从1CP输入,数据从3Q、2Q、1Q端输出,电路为3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