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
【考点综述】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以“记叙”为经,“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为纬。
“记叙”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描写”突出人物外貌特征或生存环境;“议论”阐明作者的见解或寓理;“抒情”倾诉作者的心声与真情;“说明”交代事件前因或后果。
它是培养阅读能力乃至提升写作水平的基础。
为此,记叙文阅读在历年各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近乎百分之百,而且大多分布于试卷压轴题的位置。
它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概括、思路把握、形象分析、主题归纳、感受启示、写法鉴赏、推测想象及精彩词句品味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常见的题型以简答题为主,兼以填空题、选择题、续写题,以及考查阅读独特体验和感受的开放式探究性试题。
阅读这类记叙文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即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弄清楚文章写的是何人、何事。
此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此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
二是重点突破,品味词句。
即抓住文章集中描写人物的语段,特别是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词句,或穿插在叙事中的景物描写、抒情议论性的句段,结合所处的语境,进行研读,理解其意思、含义和作用等。
三是综合观照,鉴赏体验。
即综合前两环节所获得的诸多信息,对文章的写作特色、主题思想作出鉴赏评价,并阐述阅读体验与感受。
【答题点拨】
一般说来,作答这类试题要坚持“注重整体感知,锁定问题指向,链接文段内容,捕捉有效信息,追求准确表达”的总体性原则。
但对于不同考点的题目,还得采取不同的策略。
1.内容概括题。
同学们解答这类试题最大的毛病是“急功近利,没有耐心通读文本”,往往习惯于“就题目,找答案”,常常出现对问题的回答“挂一漏二,片面偏颇”等现象。
其实,只要同学们能够做到“带着脑子读文”,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就是在看清题目,明确答题要求之后,不要急于作答,而要将这些要求印记在头脑中,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地通读全文,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答案。
即要学会捕捉那些与问题有关的,或对回答问题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句子”或“语段”,因为这些关键词、重要句就是正确解答问题的“钥匙”和“牛鼻子”。
譬如:概括《白杨礼赞》中白杨树的特征,我们在通读全文时,先要找出描写白杨树的相关语段,然后在相关的语段中抓住最能表现白杨树特征的词语或句子,如“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叶子也是片片向上”“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等,再结合全文内容及自己的理解加以提炼概括,便可知作者笔下的白杨树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它象征了根据地的军民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2.思路把握题。
这里所说的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贯穿全文组织材料的线索。
在记叙文中,往往用来作为线索的可以是人物的活动,可以是某种事物,可以是人物感情和变化,可以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也可以是某一中心事件。
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再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关系,弄清材料的有机联系,就能找到文章的线索。
譬如莫泊桑先生的《我的叔叔于勒》,如果要理清其写作的思路,就必须得认真地阅读全文,搞清楚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发展的,这件事最后的结局怎样,等等。
然后,便可以概括出全文围绕于勒展开情节,即“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的写作思路了。
3.形象分析题。
要想准确分析人物形象,一要通读全篇,缘事求解。
因为事件是人物形象刻画的载体,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只能通过具体的事件表现,所以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必须弄清文章记叙的事件及其前因后果和启承转合等。
二要注意刻画人物的方法。
魏巍先生在刻画蔡芸芝老师这一人物形象时,就综合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传神的动作描写,如写蔡老师假装发怒一事,“从来不打骂我们”的蔡老师也居然举起了教鞭,但就在教鞭将落下的时候,却轻轻地“敲”在“我”举起的石板边上;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如“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我的蔡老师”等文字就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抒发作者对老师的无限思念之情,从侧面衬托了蔡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
此外,文中还有富有个性的语言描写、精致逼真的细节描写,等等。
4.主题归纳题。
准确地归纳记叙文的主题思想,一般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仔细分析文章所记叙的事件,发掘这件事的内在意义。
记叙文不外是写人和记事,写人也离不开事,因为事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载体,所以要归纳文章的主题,就得仔细分析文章所记叙的事件。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歌颂父爱力量”的主题就是主要通过对“四次背影”及“四次流泪”的记叙来表达的;二要注意体会文章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含义深刻的议论,往往是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的关键;三要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是针对那些记叙十分久远,或特殊年代发生的事件的记叙文而言的。
虽然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绝大多数都是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时文,但作为一种阅读的技能还是做到有备无患比较好。
5.感受启示题。
据了解,我们有不少同学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一般存在下列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回答不够全面,常常只答其一,不及其二,反映了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有欠缺;二是抓不住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反而抓了很多,结果答不到点子上;三是不能作深层理解,感受的深度不够;四是角度不新,人云亦云,没有真知灼见;五是题意不明,信口开河,特别是对部分要求联系现实或生活实际的题目,不能从实处作答,而是空话口号连篇;六是语言组织不够简洁、明白、流畅。
要克服这些毛病,一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主题。
因为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是答题的原点,只有由此生发所获得的感受和启示等,才是切中题点的,也是主要的和深刻的。
二要学会联系现实生活,找出文里文外的联系。
最好能选择典型的生活细节来阐述,这样才能做到真实、生动、深刻。
当然,如果对答案有字数规定的,必须严格遵守。
三要力求用简洁明白、流畅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才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6.写法鉴赏题。
文章的写作方法一般是因文而异的,同样是记叙文,因为题材或者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的不同,其方法技巧也不尽相同。
从现状看,同学们在答这类试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较多是跟着感觉走,结果只能是不知所云,离题甚远;其次是不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习惯于搬用空洞的概念术语,导致失分率较高。
那么,怎样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呢?简单地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二是分析文章的顺序和结构,三是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四是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为例,就表达方式而言,其叙事有详有略:文章详写去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在平桥村的情况和看戏后的余波,去看戏的全过程中,真正写社戏的内容也不多,而用了不少笔墨写农村小朋友的活动和景物,这样写能更好地表达小说的主题思想;就顺序和结构而言,文章以“社戏”为线索,按“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过程结构全篇,层次分明;就表现手法而言,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尤其是出航途中,作者用白描手法,勾画的那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堪称经典;就人物形象刻画而言,可谓生动传神:“双喜”的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及“六一公公”的宽厚、淳朴、热情、好客等,都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就语言特色而言,可谓生动、简练、幽默:如写“我”热爱农村,把平桥村比作“乐土”,写“我”想看社戏而不能去时“急得要哭”,“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等都体现了语言生动简练的特点。
还有“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等充分体现了语言幽默风趣
的特点。
7.推测想象题。
这类题目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故事情节为主,重在推测情节的发展变化;一类以人物形象、性格或心理为主,重在把握人物的行为或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变化。
在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同学们往往或因对文章的总体结构特点把握不住,在添加有关情节的时候,失之偏颇,出现结构上的不完整;或因对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不深不全,使得推测想象的内容有悖情理或人物性格的发展无法统一,出现了前后相互矛盾的现象;或因不能关注文中特定的语境、情境,导致推测想象的内容在风格特色上与上下文之间不统一,甚至在内容上出现错位现象;或因不能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把文中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使想象推测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心理等缺乏生动性和鲜活感。
所以,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要尽量考虑到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要认真读懂题干内容和要求。
譬如泰格特的小说《窗》,如果要求发挥想象,为小说结尾续写一段情节,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原文情节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续写的部分与其保持良好的连续性;其次,要分析原文中的人物形象。
此时,原先靠窗的病人已经去世了,那么续写部分只能写原来不靠窗的病人,或假设又有新的病人住了进来;第三,还要顾及作品的主题,原文的主题是表现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贬恶扬善的道德力量,因此,续写时应注意对原文主题的延续,即写原先不靠窗病人的醒悟;第四,还须注意在语言风格上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8.词句品味题。
这类题目大致包括三种情况:一是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二是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三是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或要求自选句子)进行赏析。
作答这三类试题时必须遵循的共同原则是务必要结合语境,联系文章的内容,切不可脱离文本空发议论。
此外,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意思,要从词语的基本意义出发,再考虑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最后推测其在文章中的临时义。
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结合整篇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来进行。
分析句子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思考。
一般说来,记叙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往往是作者穿插在叙事中的议论或抒情性语句。
这类句子往往或揭示、深化文章的主题,或突现人物的品质特征,或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等等。
赏析文章中的精彩语句,要注意从炼字遣词、修辞手法及句式特点等角度来切入,或品析准确生动词语的妙用,或品析形象贴切修辞的作用,或品析句式特点的好处。
譬如对《散步》中“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的赏析:作者先用一个感叹句点明描写的对象及“我”的惊喜之情;然后运用“铺”“密”“咕咕”等准确生动的词语和整齐的短句,分别对“新绿”“嫩芽”“冬水”进行描写,具体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气息;进而展开联想表达了“我”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愿天下所有母亲也像这春天里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活力、健康长寿的心愿。
以上赏析就综合运用了这三个角度。
【真题精讲】
(江苏南京卷)
兄弟
郑小玲
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
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
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你是哥,多让着弟弟。
”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
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
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
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
春旺
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
他闻了闻,口水差点儿流出来。
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
因为吃得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
春旺想自己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
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
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一个就行。
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椒盐月饼,然后往城西走去。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
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
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春旺说:“爹娘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说:“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春旺说:“吃月饼吧。
”福生说:“好,吃月饼吧。
”春旺随口问:“好吃吗?”福生说:“好吃。
”福生也问:“哥,好吃吗?”春旺说:“好吃,真好吃!”春旺这回可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
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也吃得很香,不免尴尬地笑了一下。
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饼就说:“回去吧,太累了,明天还得干活。
”福生点头说:“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
三天后,大牛来找春旺,说要跟他借点钱,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电脑。
尽管春旺不情愿,可是自己才发了工资,况且大牛是村里人,不借说不过去,只得把工资借给了大牛。
大牛接过钱,兴奋地说:“太谢谢了!我知道你们哥俩都是好人!前几天中秋,公司什么都没发,福生去超市花十块钱买了两个肉馅儿的月饼,非要送我一个。
”春旺听得愣住了。
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捂着脸留下了眼泪……
两天后,福生进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
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
(选自《中学时代》2011年第4期,有删改)
1.哪件事使春旺对福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回答。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作答时,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然后根据情节找出具体叙写促使春旺对福生态度变化的文字,接着再对此进行压缩概括便可知,是“福生特意买月饼送给他”这件事使春旺彻底改变了对福生的态度。
2.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这对下面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情节回答。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布局特色的品析能力。
作答时,先要理清文章的情节。
然后反复观照“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与“中秋夜兄弟路遇互赠月饼”及“大牛借钱揭穿‘月饼’真相”等事件之间的关系,再加以品析提炼便可知:这样写可以起到“为兄弟互相送月饼的情节做铺垫,与福生搬进春旺的工棚相照应,并引出人物大牛”等作用。
3.根据具体情景,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兄弟吃月饼时,为什么福生总附和着春旺说话?
(2)春旺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吃得很香,为什么会“尴尬”?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能力。
作答时,先要将题目中这两个句子还原到文本之中,并联系前后文反复地咀嚼。
然后,根据文中人物各自的身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1)中的“附和”(2)中的“尴尬”进行揣摩品析,便可知:(1)说明“福生对哥哥很尊重,很顺从”;(2)因为春旺觉得自己给福生的月饼没有福生给的好,有点过意不去。
4.分别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春旺)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两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
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传神动词的品味能力。
作答时,一要结合与句子相关联的上下文语境,尤其要弄清楚这两个“动词”的施动者及其施动的情形;二要运用形象思维,调动“角色”意识,即假想自己就是当事人“春旺”和“福生”,来揣摩一个“塞”,一个“捏”的缘由;三要力求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达。
以此观之,以上句子中春旺的“塞”,是他想用自己的热情来掩饰私心;而福生的“捏”,则表现了他感受到春旺情谊时的欣喜和对兄弟情谊的珍惜。
5.请展开想象,根据要求填空。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
(1)。
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2)地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吃的肉馅儿月饼,(3),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
要求:(1)填写一个描写福生动作的句子;(2)填写一个描写福生神态的词语;(3)填写一个描写春旺心理活动的短语。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想象和推测能力。
作答时,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明白本题要填空的三处内容分别是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其次,根据阅读文本时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结合填写内容所处的语境,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推测;最后,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将想象推测的内容加以表达,便可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了。
譬如:(1)处可填“福生迈着大步匆匆赶路”;(2)处可填“兴奋”;(3)处可填“心中一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