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管道输水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工程中的应用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工程中的应用提要:低压管运输水灌溉的简介,适用条件,优点,组成,类型,布置,管材,运行管理关健词:灌溉;节水;工程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简称“管灌”,它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
灌水时,使用较低的压力水头,通过压力管道系统将水送入田间沟、畦,灌溉农田。
其管理系统的压力,一般不超过0.2MPa(2kg/cm2),在克服管道的输水压力损失之后,管道最远处出水口压力应控制的0.002~0.003MPa。
由于管道内水压力很低,故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适用条件由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在低压条件下运行的,目前主要用于井灌区,也可用于大型灌区的田间配水系统。
由于它不受地形的影响,扬水站灌区、水库自压灌区均可应用,但要注意压力水头和泥砂淤积问题。
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优点灌溉管道系统与灌溉渠道系统相比较,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1)节水效益显著。
管道输水系统是利用管网输配水和灌水,可以完全避免产生输水损失和蒸发损失,节约用水,一般可比明渠系统节水30~50%,并可防止因渠系渗水而导致土壤盐碱化、沼泽化和冷浸田等的发生。
(2)土地利用率高。
管道输水系统的输配水管网大部分或全部埋设在地下,一般比明渠少占10%左右的耕地,方便交通。
(3)适应性强,便于实现自动化。
管道输水系统运用灵活方便,容易调节控制和实现自动化;可适用于各种地形和不同作物与土壤;不会影响机耕和田间管理,并可方便地与施肥拖农药等相结合。
(4)输水速度快,灌溉效率高。
利用管道输水配水和灌水,水流速度快,灌溉效率高,灌水劳动生产率高,节约灌水用工、用时,一般可比明渠系统的灌溉效率提高1倍以上,用工减少50%左右。
(5)维修养护省工、省时,管理方便。
管道输水系统不会滋生杂草,而且孔雀易进入管道,因此可去明渠清淤除草和整修维护渠道等繁重劳动。
(6)灌水及时,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利用管道输配水和灌水,有利于作物适时适量地及时供水灌水,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农村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农村实用节水灌溉技术核心提示: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由于投资少、方法简便已被成功地在我国推广应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由于投资少、方法简便已被成功地在我国推广应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在节水灌溉中占主导地位。
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代替明渠进行输水的一种方法,与渠道输水相比,消除了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输水过程中水的利用率可达到95%以上。
管道输水灌溉不仅可以利用自然地形高差水往低处流,而且还能利用现有提水井泵的富裕扬程,或加压泵提供的所需扬程将水往高处送,因而“管灌”不但可以高水低灌,还可以低水高灌。
如果地畦较长时每100m设一条支管,并在出水口上接有配水软管灌溉,还可长畦短灌,宽畦窄灌。
同时,输水的速度快,在管道充满水时开泵即可出水灌溉,解决了农村易停电,几次开泵不能灌完一畦的弊端。
“管灌”还具有占地少,管理方便,节水节能,省工省时等优点,是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群众已经掌握,而愿意使用的一项实用技术。
但是管道输水灌溉仅仅解决了输水过程中的节水,田面水的灌溉基本还是靠地面沟、畦,水的浪费依然还较大,如何使管道输水灌溉进一步延伸,用一种与管道输水配套,技术简单,群众愿意使用的技术,仍然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膜下滴灌技术滴灌是利用末级管道上的孔口或滴头,将水成滴、均匀、定量、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进行灌溉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膜下滴灌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即在滴灌毛管上又覆盖了一层塑料薄膜。
在滴灌节水的基础上增加保水、增温措施,从而使水的利用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膜下滴灌用水量是传统地面灌的12%。
肥料利用率由地面灌的30%~40%提高到50%~60%,节省耕地3%~5%,增产30%左右,同时还能提高作物品质,减少灌溉投工等优点,目前农村多用于大棚蔬菜区。
大棚蔬菜采用膜下滴灌可以降低棚内湿度、降低蔬菜病害、降低打药投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棚内温度、提高蔬菜无公害品质、提高蔬菜生长速度、提高蔬菜产品价格。
农田取水灌溉方案

农田取水灌溉方案农业生产必须依靠水源,而现实中水资源短缺、不均等分配,使得农田取水灌溉成为一项难题。
因此,科学地制定农田取水灌溉方案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农田取水灌溉方案。
1. 闸门式引水闸门式引水是利用高位水灌溉低处农田的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
通过高位水利用闸门控制水流,从而流入低处田地,以定量、定时、定方向的方式将水分配到农田中。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输送能力强,配合合理的排灌系统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 软管滴灌软管滴灌技术是在输送管道的定位点上穿设过滤器,通过软管管道、微孔等控制系统向作物根系慢慢滴灌水,其技术主要特点是灌溉水量少、节水、雾化效果强,有助于节约耕地和水源资源。
此外,通过软管滴灌技术,还能减少地表面流失水的数量和速度,更方便、灵活、便于管理。
3. 集雨式灌溉集雨式灌溉法是一种利用地表水直接供水,通常以水源最多的最高处为集水点,把集水面积以雨水管道的形式输送到灌溉地,降低了建筑成本。
集雨式也可以建造水坝,收集水源,分散库存,增加绿化系统,丰富生态,同时,还能够将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最大。
4. 断管式灌溉断管式灌溉技术是在水龙头或水泵处设一个控制电脑,通过电路控制一种管道的分配,使得每块土地得到合理的灌溉。
在分类、分类、计量和计时控制上设置精确的控制电脑,得到补充、均匀、适时的墨水,提高了墨水的利用效率。
5. 滚流灌溉滚流灌溉一般采用无级调节切割河道,使河道水体自动进入到表面再滚动,将水流沿着田埂坡面流动。
它具有拦水量大、流量分布均匀、提高水质、减少浪费和节省土地的优点。
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例如柱状播种系统,实现高株数、高产量和节约成本。
6. 喷灌喷灌系统是一种利用高压水压将水产生喷射,把水均匀地分配到每个喷头,在喷头底下形成某种水雾,将水打向土壤中的植物根部,以达到灌溉的目的。
喷灌具有节水、省力、资源节约、防止土壤侵蚀等优点,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进行不同的灌溉。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与排水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与排水技术农田水利工程是水资源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的重要领域,而其中的灌溉和排水技术对于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并分析它们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灌溉技术灌溉是指将水引入农田,以增加土壤湿度,供给植物所需的水分,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的过程。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技术的种类非常多样化。
以下是其中常见的几种技术。
- 地表灌溉:这是一种常见的灌溉技术,适用于平坦地区和较小规模的农田。
地表灌溉的方法包括淋洒、喷灌和滴灌等。
淋洒灌溉是通过喷头喷洒水,形成水雾、雨伞或喷雾设备来浇灌。
喷灌灌溉是通过水枪向上方或向下方喷射水进行灌溉。
滴灌则是通过一定的装置让水以滴的形式直接滴入土壤中。
这种灌溉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节约水资源,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的流量和流速,不会产生浪费。
- 地下灌溉:这种灌溉技术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土壤下部,让水从土壤中渗透到植物的发根部位。
由于地下灌溉技术不会让水受到阳光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它的灌溉效果比较稳定,可以避免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但是就像其他灌溉技术一样,地下灌溉技术需要很多的安装成本和管理成本。
- 活动灌溉:这种灌溉技术通常用于形状复杂的农田和山地田间。
它的原理是利用特定的设备将水从一个水源引入另一个区域。
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对水源进行适当管理,可以避免水的浪费和污染。
但是需要注意,活动灌溉需要良好的水资源管理和灌溉网络建设,这些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
排水技术排水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液体和固体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技术。
农田排水技术是农田生产中的必要环节,可以排出雨水、渗水和地下水等,保持良好的土壤通气性和土壤湿度饱和度。
以下是常见的农田排水技术。
- 土地改良:通过在土壤中添加改良物质(如有机质、广告土、石灰等),可以提高土壤的排水能力和通气性。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农业水利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工程。
灌溉技术是农业水利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为农田提供足够的水分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而节水措施则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灌溉水的使用量,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下面将重点介绍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
一、灌溉技术1. 地面灌溉:即将水直接从灌溉渠道引入田间,让水顺着土壤自然渗透供给农作物。
这种灌溉技术简单易行,适用于平整田地和土壤渗透性较好的地区。
2. 沟灌灌溉:将水引入田间后,通过沟渠的方式将水流引至农田中。
这种灌溉技术适用于土壤渗透性较差的地区,可以提高水分的均匀分布,减少水分浪费。
3. 地表灌溉:将水流洒在地表,并让其逐渐渗入土壤。
这种灌溉技术适用于具有一定坡度的土地,可以通过水流的重力作用将水输送至田间,并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
4. 雨量灌溉:当自然降水不足时,可以通过人工降水的方式进行灌溉。
常用的人工降水方式包括喷洒灌溉、喷雾灌溉和滴灌等,可以根据农田需水情况进行选择。
5. 井灌灌溉: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通过井水泵将水提升至地面,并通过管道输送至农田。
这种灌溉技术适用于没有灌溉渠道的地区,能够有效解决干旱地区的灌溉问题。
二、节水措施1. 科学灌水:根据农作物的需水特性和生长期需水量,确定合理的灌溉量。
通过科学测定土壤含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频率,减少灌溉水的浪费。
2. 利用雨水:将雨水收集起来,储存起来,作为农田灌溉的水源。
可以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到集水池中,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农田。
3. 配套排水: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及时将农田中的积水排除。
合理排水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积累,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肥力。
4. 配套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农田对水分的需求。
通过合理施肥,将养分有效供应给农作物,提高其抗旱能力,减少灌溉水的使用量。
5. 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手段改良灌溉系统,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管材与连接件、附属设备及附属建筑物、水泵选型及动力机配套、管道施工与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工程验收、工程运行维护与管理、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40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GB 4084 自应力混凝土输水管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9647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GB/T 10002.1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 11837 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 12241 安全阀一般要求GB/T 13295 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13663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 13664 低压输水灌溉用薄壁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18689—2002 农业灌溉设备小型手动塑料阀GB/T 18693 农业灌溉设备浮子式进排气阀GB/T 23241 灌溉用塑料管材和管件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50203 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T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T 50769 节水灌溉工程验收规范DL 499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JB/T 8512 输水用涂塑软管QB/T 1130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QB/T 1916 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材SL 72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255 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 317 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农田水利学灌溉渠道系统

按照水资源总量控制的要求,对灌区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同时根据 作物需水规律和土壤墒情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定额。
采用先进的测流计量技术
运用流速仪、超声波流量计等先进测流计量技术,准确掌握各级渠 道的流量、流速等参数,为水量调度和分配提供依据。
渠道维护与检修措施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对灌溉渠道进行全面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渠道淤积、渗漏、 滑坡等问题,确保渠道畅通和安
管道输水
定义
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从水源 地输送到灌溉区域的一种灌溉方
式。
优点
输水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节约水 资源,适用于远距离输水和地形复 杂的地区。
缺点
投资大,维护成本高,对水质要求 高。
不同类型渠道比较
明渠与暗渠比较
明渠施工简单、造价低、维护方便, 但占地面积大、蒸发渗漏损失大、易 受污染和淤积;暗渠则相反。
农田水利学灌溉渠道系统
目 录
• 灌溉渠道系统概述 • 灌溉渠道类型与特点 • 灌溉渠道规划与设计 • 灌溉渠道运行管理 • 灌溉渠道系统评价与优化 •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01 灌溉渠道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灌溉渠道系统是指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设施,包括渠道、闸门、泵站等组 成部分,旨在将水源地的水资源引至农田,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多功能化利用
拓展灌溉渠道系统的综合功能,如生态廊道、休闲观光等,提升综 合效益。
技术创新在农田水利中应用前景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 效率。
智能化监控技术
利用传感器、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灌溉过程的实 时监控和精准管理。
生态修复技术
农田灌溉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田灌溉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实现农田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田灌溉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农田灌溉工程的科学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田灌溉工程施工技术,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一、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管线系统将水滴滴入农田的灌溉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喷灌和洪灌方式,滴灌技术能够准确控制供水量,将水分直接送达植物根系处,减少水分浪费。
滴灌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提供精确的灌溉水量,避免了过度灌溉,节约了水资源。
此外,滴灌技术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盐碱地面积,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健康。
二、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一种通过高压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到农田上的灌溉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洪灌方式,喷灌技术能够提供更为均匀的灌溉水量,减少水分浪费。
喷灌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提供适量的灌溉水分,避免了过度灌溉,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喷灌技术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分蒸发,保护土壤水分和水资源的健康。
三、井灌技术井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地下水井将水提上来进行灌溉的方法。
井灌技术可以利用地下水的储备量,减少对地表水的依赖,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井灌技术通过井口装置和输水管道将地下水引入农田,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进行调整,提供适量的灌溉水分。
井灌技术还可以避免气候波动对灌溉造成的影响,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在灌溉水中添加适量的肥料,实现同时供水和施肥的灌溉方式。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减少农田灌溉水中的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此外,通过合理调配灌溉水和肥料的比例和浓度,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肥一体化技术还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一直以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确保农田水分供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包括地下水灌溉、重力灌溉和喷灌技术。
一、地下水灌溉技术地下水灌溉技术是指利用抽水机将地下水抽到地表进行灌溉的技术。
它具有节约水资源、节能、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干旱地区和地下水丰富的地方。
在地下水灌溉技术中,常用的方式有井灌、渠灌和管灌。
井灌是利用井筒将地下水抽到地表进行灌溉,适应于井位较深、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渠灌是将地下水通过渠道引导到田间进行灌溉,适应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管灌是将地下水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田间进行灌溉,适应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地下水灌溉技术能够通过科学的施灌管理,实现精确灌溉、定量定时灌溉,提高灌溉效果。
二、重力灌溉技术重力灌溉技术是指利用地势差将水流自然流动到农田进行灌溉的技术。
它具有简单、省时、省力的特点,适用于平坦地区。
在重力灌溉技术中,常用的方式有淹灌、泵灌和开沟灌溉。
淹灌是将水流通过平整的田地,利用自然坡度将水均匀地覆盖在整个田面上。
泵灌是利用水泵将水抽到高处,然后通过泵流方式进行灌溉。
开沟灌溉是利用开挖的沟渠将水引流到田间,通过土壤渗透和水分扩散来实现农田灌溉。
重力灌溉技术简单易行,但在施灌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水量和灌水时间,以免出现水分浪费和土壤水分过剩的问题。
三、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指利用喷灌设备将水流以均匀喷射的方式覆盖在农田上进行灌溉的技术。
它具有水利用率高、灌水均匀、减少土壤侵蚀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地形地貌条件的农田。
在喷灌技术中,常用的方式有喷头灌溉、喷雾灌溉和微喷灌溉。
喷头灌溉是通过设置喷头,在田地上均匀喷射水流进行灌溉。
喷雾灌溉是将水流以微细颗粒雾化的方式喷洒在农田上,适用于蔬菜、花卉等需要微细水雾的作物。
微喷灌溉是通过微喷喷头将水流均匀喷洒在农田上,适用于果树等作物的灌溉。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然而,在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峻。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渠道防渗技术传统的农田灌溉渠道多为土渠,水在输送过程中因渗漏而损失严重。
渠道防渗技术通过对渠道进行衬砌处理,如使用混凝土、砌石、塑料薄膜等材料,减少水的渗漏损失。
这项技术不仅能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还能节约水资源,降低灌溉成本。
在实施渠道防渗技术时,需要根据渠道的流量、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渗材料和衬砌形式。
例如,对于流量较大、地质条件较好的渠道,可以采用混凝土衬砌;对于流量较小、地质条件较差的渠道,可以选择塑料薄膜防渗。
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进行灌溉。
与传统的渠道输水相比,它具有输水速度快、效率高、减少蒸发和渗漏损失等优点。
同时,管道埋在地下,还能节省土地资源,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
在设计低压管道输水系统时,要合理确定管道的管径、压力和布局。
一般来说,应根据灌溉面积、水源情况、地形条件等因素进行计算和规划。
此外,还要注意管道的安装质量,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性好,避免漏水现象的发生。
三、喷灌技术喷灌是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农田上的一种灌溉方式。
根据喷头的工作压力和移动方式,喷灌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类型。
固定式喷灌系统的喷头固定在田间,支管和干管埋在地下,操作方便,节省劳动力,但投资较高。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的喷头和支管可以移动,干管固定,投资相对较低,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农田。
移动式喷灌系统的喷头、支管和干管均可移动,设备利用率高,但操作较为复杂。
喷灌技术能够适应不同地形和土壤条件,节约用水,提高灌溉质量,但也存在着受风影响较大、能耗较高等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喷灌类型和设备。
四、微灌技术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等形式。
低压输水管道农田灌溉技术要点

低压输水管道农田灌溉技术要点(试行)保定地区水利局1998年3月目录一、概述 (1)二、基本资料的搜集 (2)1、地形资料: (2)2、气象资料: (2)3、作物的种植资料: (2)4、作物需水量资料: (2)5、土壤资料: (3)6、水源和动力资料: (4)三、管道系统规划 (5)1、规划原则: (5)2、确定灌溉流量: (5)3、确定有效灌溉面积 (6)4、管网布置 (7)四、管径的确定 (9)1、管道压力和流速 (9)2、管径的计算选择方法 (13)五:管材的选择 (21)1、硬聚氯乙烯管(PVC管)、聚乙烯硬管(PE管)、聚丙烯硬管(PP管)。
(22)2、砼或水泥土管,又有离心和挤压成型之区别。
(22)3、塑料软管做内衬外护圬工料管道。
(22)4、现场浇筑砼管。
(22)5、菱镁土管。
(23)六、机泵的选配 (25)1、水泵的选配原则 (25)2、动力机的选配原则。
(26)七、辅助建筑物的设计 (27)1、选用硬PVC管道,在潜水电泵或深井泵出水口处安装一真空泵底阀,水流可直接给管道,减少了枢纽部分的闸阀,弯头,铁管等管件。
降低工程造价,减少了水头损失。
(27)2、选用砼管道,还要设主水池,分水池和排气孔沉沙池等。
(27)八、效益分析 (29)1、还本年限: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29)2、总效益系数: (29)3、益本比 (29)九、管道施工 (30)1、管道埋设深度。
(30)2、测量放线。
(30)3、基坑开挖。
(30)4、管道铺设。
(30)十、管理与运用 (31)1、全面配套。
(31)2、组织管理。
(31)3、工程管理。
(32)4、运行管理。
(32)前言我国水资源匮乏,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是:全面节流,适当开源,强化管理,加强保护。
农业是用水大户,有很大的节潜力。
目前,农业节水的出路在于发展节水灌溉,推广先进的灌水技术和措施。
农业节水灌溉主要技术

农业节水灌溉主要技术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四个环节。
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已相对成熟并得到普及,其它技术相对薄弱,急需加强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1、渠道防渗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是为减少渠道的透水性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而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
我国农田灌溉主要输水手段是渠道,而传统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为引水总量的50%~60%。
常用混凝土、水泥土、浆砌石、沥青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及PE、PVC及其改性薄膜材料建渠道防渗层,防渗渠道断面多采用u形断面。
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减少渗漏损失70%~90%。
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减少渠道维修管理费用、调控地下水位、防止次生盐碱化等优点,是我国农业节水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管道输水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利用塑料或混凝土等低压输水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有移动式、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三种,常用材料有PVC 管、水泥沙管、现浇混凝土管等。
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损失,水的有效率可达90%一97%,同时还可以节省农业用地,一般可减少占地5%左右,而且输水速度快,大大提高了输水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建灌溉渠系的大部分都采用管道,美国约有1/2的大型灌区实现了管道化输水。
在我国北方井灌区管道输水技术推广应用迅速,目前已基本普及。
3、喷灌技术喷灌是一种机械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它利用专门设备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
喷灌系统的形式很多,在我国用得较多的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灌溉是农业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质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很大的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展灌溉技术改革和节水措施是当前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灌溉技术1.喷灌技术:喷灌是一种将水以喷射方式喷洒在作物上的灌溉技术。
它能够将水雾化成小水滴,并通过喷头均匀地撒在农田上,从而减少了水的表面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2.滴灌技术:滴灌是将水以滴流方式滴到作物根部的灌溉技术。
它通过管道将水输送到滴灌带上,再由滴孔滴到作物根部,实现了水分向植物根部的直接供应,减少了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节约了用水量。
3.渗灌技术:渗灌是将水通过土壤的渗透作用向根系层渗透的灌溉技术。
它通过埋设管网,在农田的根区水平铺设渗灌管,通过灌水井将水输送到管网上,通过渗透管的孔隙和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实现了水分向植物根部的渗透供应。
二、节水措施1.雨水利用:利用雨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节水措施。
可以通过收集雨水建设蓄水设施,如水塘、水库等,将雨水储存起来,以备灌溉用水。
还可以建设雨水径流收集系统,将屋面、道路等建筑物上的雨水收集并利用。
2.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是一种覆盖在土壤表面上的塑料薄膜,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上覆盖地膜后,可以减少对灌水量的需求,降低灌溉水的消耗。
3.合理管理灌溉:合理管理灌溉是指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土壤水分状况和气象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应避免在高温、高湿和风力较大的条件下进行灌溉,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风速对灌水的影响。
4.优化农田的土壤状况:优化农田的土壤状况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抗旱性,减少灌溉用水量。
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石膏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土壤水分的损失,同时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减少水分渗漏损失。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对农作物的生产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概述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是一种基于管道系统进行农田灌溉的工程。
它通过铺设管道将水资源从水源地输送到农田,并通过灌溉设备将水分均匀地灌溉到农作物根系区域,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有着高效、节水、自动化控制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水源地:水源地是指供给管道输水的水源,可以是水库、河流、湖泊等。
水源地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水质、水量、水源可持续性等因素,并通过合适的水泵将水抽入管道系统。
2.输水管道:输水管道是连接水源地和农田的管道系统,主要由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组成。
供水管道负责将水从水源地输送到农田,而回水管道则将用过的水排回水源地或其他处理设施。
输水管道需要具备抗压、耐腐蚀、耐候、流量大、输水损失小等特点。
3.灌溉设备:灌溉设备是将水分均匀灌溉到农田的关键组成部分。
常见的灌溉设备包括喷灌器、滴灌器、喷头等。
利用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的水分情况等因素,实现精确的水分供应,从而提高灌溉效果。
4.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对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的水分情况等参数,自动调节水泵的运行速度、灌溉设备的开启与关闭等操作,从而实现高效、精确的灌溉管理。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优势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相比传统的灌溉方式具有许多优势,主要包括:•节水高效: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利用灌溉设备将水分均匀地灌溉到农田,从而避免了传统灌溉中水分的浪费。
相比传统的洪水灌溉方式,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可以节约水资源30%以上。
•减少土壤侵蚀: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利用灌溉设备将水分均匀地灌溉到农田,减少了大量水分对土壤的冲刷,从而减少了土壤侵蚀的发生。
•提高农作物产量: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对灌溉进行精确管理,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实现精确的水分供应,从而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副题名】:【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标准号】:SL/T 153-95【代替标准】:【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日期】:1995年3月27日发布【实施日期】:1995年7月1日实施【标准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批准文号】:水科教[1995] 97号【批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的通知水科教[1995] 97号根据1991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计划,由部科技司主持,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制定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井灌区部分)》SL,T153,95。
本标准自1995年7月1日起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部科技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全文】:1 总则1.0.1 为统一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技术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及运行与维护。
1.0.3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将井、水泵、管道系统及田间工程统一考虑,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效益显著。
1.0.4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中的机井:新井必须经成井验收合格;现有机井必须是符合SD188《农用机井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完好机井。
1.0.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工程规划2.1 规划原则2.1.1 应准确占有规划区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水文地质、表层土壤、工程现状、农业生产、社会经济以及地形等资料。
2.1.2 规划应在当地农业区划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应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简述农田水利灌溉管道铺设工程技术

简述农田水利灌溉管道铺设工程技术【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要建成高质量的耕地,灌溉技术是关键。
农田水利灌溉管道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节水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灌溉管道铺设工程技术,提高农田水利质量。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管道铺设一、农田水利灌溉管道工程管道灌溉技术是指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灌溉的一种技术,从水源取水后,通过一定的压力,经各级管道将灌溉水输送到田间,直接由管道分水口分水进入田间沟畦。
其特点是出水口流量较大,管内设计流速大于不淤流速,管道不会发生堵塞。
管道灌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节约土地:管道可配合田间道路,沿路边或地(田)埂布置,埋入地下,基本不占用土地;(2)节约用水:供水管道沿途水量损失极小;(3)地质条件对管道布置的影响较小;(4)管道供水均为有压供水,能较好的适应地形变化;(5)管道埋入地下后,大大减少了受破坏的机率;(6)减少工程区及其周围地产料的开采,符合环保要求;(7)管道供水保证了一定的供水压力,为进一步深层次的开发、推广田间节水和灌溉技术留下广阔的空间;(8)管材运输和施工操作方便;(9)一般情况管道使用寿命可以达到50年。
二、低压管道灌溉应用步骤(一)管网的优化布置管网的规划布置是管道系统规划中关键的一部分。
一般管网工程投资占管道系统总投资的70%以上。
管网布置应根据水源位置、地块、地形条件和作物种植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力求经济合理,管道线路短,控制面积大,便于机耕等田间作业和管道维护。
(二)管材的选择适宜的管材应兼具强度高、变形小、承插连接方便等特点。
所以管材选择要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方便施工的原则,并适当考虑管材生产供应状况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情况。
(三)管径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在管道压力、流量一定时,管径小、投资亦小,但管中流速大,使管道水头损失增加,以至增加管网系统的水头,使年运行费用增加。
管径大,工程投资大,但运行费用低。
最优管径应是投资和运行费用之和最小的管径。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详解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详解在农业生产中,水是至关重要的资源。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成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些技术不仅能有效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一、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精准的灌溉方式。
它通过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地缓慢滴入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这种灌溉方式有很多优点。
(一)水分利用率高滴灌能将水直接送到植物根系最需要的地方,避免了水在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流失。
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滴灌可大大减少水分的浪费。
例如,在一些干旱地区种植蔬菜的农田,采用滴灌技术后,相同水量下,灌溉的面积能够扩大,而且蔬菜的生长状况更好,因为植物根系始终能保持合适的湿度。
(二)精确施肥滴灌系统还可以与施肥装置相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
肥料可以随着水滴一起进入土壤,直接到达植物根系周围。
这样的施肥方式非常精确,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一方面减少了肥料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肥料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在果园中,通过滴灌施肥,可以根据果树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地供应养分,使果实生长得更大、更甜。
(三)减少病虫害由于滴灌只是局部湿润土壤,植物间的空气湿度相对较低。
与大水漫灌相比,这种湿度环境不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例如,在种植棉花的农田里,采用滴灌技术后,棉铃虫等病虫害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利于生产绿色环保的农产品。
二、喷灌技术喷灌是利用喷头等设备将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像降雨一样均匀地洒落在农田上。
(一)均匀灌溉喷灌能够覆盖较大的面积,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喷头的角度和射程,实现均匀灌溉。
对于地形较为平坦的大面积农田,如小麦田、玉米田等,喷灌技术可以保证每一株农作物都能得到适量的水分。
而且,喷灌系统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灵活调整灌溉的水量和频率。
(二)改善小气候在炎热的夏季,喷灌过程中水分的蒸发会吸收热量,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从而改善农田的小气候。
这对于一些对温度较为敏感的农作物,如花卉、蔬菜等非常有利。
农田灌溉管道输水技术

农田灌溉管道输水技术1概述管道输水灌溉是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灌溉的一种工程形式,水由分水设施输送到田间。
直接由管道分水口分水进入田间、沟畦。
管道输水有多种使用范围,大中型灌区可以采用明渠水与管道有压输水相结合,有专门为喷灌供水的压力输水管道,还有为田间沟畦灌溉的管道输水。
管道灌溉的特点是出水口流量大,出口不会发生堵塞,仍属地面灌溉技术。
1.1管道输水特点(一)节水节能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与土垄沟相比,管道输水损失可减少5%,水的利用率比土渠提高了30%〜40%,比混凝土等衬砌方式节水5%〜15%。
对机井灌区,节水就意味着降低能耗。
(二)省地、省工用土渠输水,田间渠道用地一般占灌溉面积的1%〜2%,有的多达3%〜5%,而管道输水只占灌溉面积的0.5%,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同时管道输水速度快,避免了跑水漏水现象,缩短了灌水周期,节省了巡渠和清淤维修用工。
(三)投资小、效益高管灌投资较低,一般每亩在100〜300元。
同等水源条件下,由于能适时适量灌溉,满足作物生长期需水要求,因而起到增产增收作用。
(四)适应性强压力管道输水,可以越沟、爬坡和跨路,不受地形限制,施工安装方便,便于群众掌握,便于推广。
配上田间地面移动软管,可解决零散地块浇水问题,适合当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1.2管道输水系统的组成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由水源与取水工程部分、输水配水管网系统和田间灌水系统3部分组成,见图1-1。
(一)水源与取水工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水源有井、泉、沟、渠道、塘坝、河湖和水库等。
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且不含有大量杂草、泥沙等杂物。
井灌区的取水工程应根据用水量和扬程大小,选择适宜的水泵和配套动力机、压力表及水表,并建有管理房。
自压灌区或大中型提水灌区的取水工程还应改进水闸、分水闸、拦污栅及泵房等配套建筑物。
(二)输水配水管网系统输配水管网系统是指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的各级管道、分水设施、保护装置和其他附属设施。
节水灌溉-课件第七章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主要用于输配水系统层次少(一级或二级) 的小型灌区(特别是井灌区),也可用于输 配水系统层次多的大型灌区的田间配水系 统。
二、压力范围
管道系统的压力一般不超过0.2MPa 管道最远处出口压力应控制在0.002-
0.003MPa。 有时受管材承压能力的限制,管道的输
Kc值选择.初期见图2-4,中期见表2 -5。发展期的Kc值由初期与中期内插、 完熟时见表2-。当最小湿度介于20%- 70%时内插。
按华北地区“六五”期间灌溉试验资料, 主要作物Kc值见表2-6,表2-7,表2- 8。
表2-4 部分作物生长阶段天数(d)
表2—5部分作物在生长中期和完熟时的Kc值
2)作物种类、播种面积、种植比例。
第二节 水源分析与供需水量计算
一、水源分析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规划中进行水源
分析的目的、是为准确的掌握不同设计 保近率年份水源可供开采的水量、水位 变化、水质等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依 据。 (一)管道输水灌溉对水源水质的要求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见表2-3。
表 2 - 3
E — 作物需水量(m3/亩);
K — 需水系数(m3/亩);
Y — 作物单位面积上的产量(kg/亩)。
表2-9 冬小麦需水系数与产量关系
表2-10 夏玉米需水系数与产量关系
表2-11 棉花需水系数与产量关系
(二)灌溉用水量
在灌溉设计年内,为保证作物各生育期 需水要求,除该时段的降水供给水量外、 尚有部分亏缺水量,需灌溉补给,这部分 亏缺水量为净灌溉用水量。考虑各级输水 损失及田间损失、要求水源提供的水量为 毛灌溉水量.按式(2-5)计算。
另外,采用管道输水,还便于管理便于机 耕。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核心提示:渠道防渗技术特点:一是提高渠道的抗冲能力;二是减少渠道粗糙程度、加大水流速度,增加输水能力,输水时间可缩短30-50%;三是减少渗漏,防治渠道防渗技术特点:一是提高渠道的抗冲能力;二是减少渠道粗糙程度、加大水流速度,增加输水能力,输水时间可缩短30-50%;三是减少渗漏,防治盐碱化发生。
渠道防渗材料和方法很多,按材料类别可分为:土料压实防渗、水泥土护面防渗、石料衬砌防渗、混凝土衬砌防渗、膜料(塑料薄膜等)防渗、沥清护面防渗等。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井灌区发展迅速。
其特点主要有: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在0.95以上,比土渠输水节水30%左右;能耗减少25%以上;与喷、微灌技术相比,能耗减少50%以上;一般在井灌区可减少占地2%左右,在扬水灌区减少占地3%左右。
微灌节水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及渗灌。
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
相对于地面灌和喷灌,它属于局部灌溉。
地面灌溉改进技术。
地面灌溉仍是当今采用较多的灌水方式,改进后的地面灌溉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波涌灌溉,也称间歇灌溉。
这种灌水方法水流推进速度快,土壤孔隙会自动关闭,在土壤表层形成一个薄封闭层,大大减少了深层渗漏。
二是地面浸润灌溉,这是一种新型灌溉技术,由土壤借助毛管吸力自动地从一个含水层的散发器吸水,当土壤达到一定饱和度时,吸力变小,系统自动停止供水。
三是负压差灌溉,将多孔管埋入地下,依靠管中水与周围土壤产生的负压差进行自动灌溉,整个系统能适应管四周土壤的状况,自动调节水量。
四是膜上灌,通过调整膜畦首尾的渗水孔数及孔的大小来调整畦(沟)首尾的灌水量,以获得灌水均匀度,实现节水。
五是田间闸管灌溉系统,由移动管道和管道上配置的多个闸门组成,可替代毛渠完成田间配水,不仅适用于低压管道输水系统配套,而且适用于一定水头的明渠,其投资少、见效快、施工方便、使用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灌溉管道输水技术1概述管道输水灌溉是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灌溉的一种工程形式,水由分水设施输送到田间。
直接由管道分水口分水进入田间、沟畦。
管道输水有多种使用范围,大中型灌区可以采用明渠水与管道有压输水相结合,有专门为喷灌供水的压力输水管道,还有为田间沟畦灌溉的管道输水。
管道灌溉的特点是出水口流量大,出口不会发生堵塞,仍属地面灌溉技术。
1.1管道输水特点(一)节水节能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与土垄沟相比,管道输水损失可减少5%,水的利用率比土渠提高了30%~40%,比混凝土等衬砌方式节水5%~15%。
对机井灌区,节水就意味着降低能耗。
(二)省地、省工用土渠输水,田间渠道用地一般占灌溉面积的1%~2%,有的多达3%~5%,而管道输水只占灌溉面积的0.5%,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同时管道输水速度快,避免了跑水漏水现象,缩短了灌水周期,节省了巡渠和清淤维修用工。
(三)投资小、效益高管灌投资较低,一般每亩在100~300元。
同等水源条件下,由于能适时适量灌溉,满足作物生长期需水要求,因而起到增产增收作用。
(四)适应性强压力管道输水,可以越沟、爬坡和跨路,不受地形限制,施工安装方便,便于群众掌握,便于推广。
配上田间地面移动软管,可解决零散地块浇水问题,适合当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1.2管道输水系统的组成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由水源与取水工程部分、输水配水管网系统和田间灌水系统3部分组成,见图1-1。
(一)水源与取水工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水源有井、泉、沟、渠道、塘坝、河湖和水库等。
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且不含有大量杂草、泥沙等杂物。
井灌区的取水工程应根据用水量和扬程大小,选择适宜的水泵和配套动力机、压力表及水表,并建有管理房。
自压灌区或大中型提水灌区的取水工程还应改进水闸、分水闸、拦污栅及泵房等配套建筑物。
(二)输水配水管网系统输配水管网系统是指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的各级管道、分水设施、保护装置和其他附属设施。
在面积较大灌区,管网可由干管、分干管、支管和分支管等多级管道组成。
(三)田间灌水系统田间灌水系统指出水口以下的田间部分,它仍属地面灌水,因而应采取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达到灌水均匀并减小灌水定额的目的。
图1-1 灌溉管道系统组成图1.3管道输水系统的分类管道输水系统按其压力获取方式、管网形式、管网可移动程度的不同等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按压力获取方式分类按压力获取方式不同可分为机压输水系统和自压输水系统。
1.机压(水泵提水)输水系统它又分为水泵直送式和蓄水池式。
当水源水位不能满足自压输水要求时,要利用水泵加压将水输送到所需要的高度或蓄水池中,通过分水口或管道输水至田间。
目前,井灌区大部分采用直送式。
2.自压输水系统当水源较高时,可利用地形自然落差所提供的水头作为管道输水所需要的工作压力。
在丘陵地区的自流灌区多采用这种形式。
(二)按管网形式分类按管网形式不同可分为树状网和环状网两种类型。
1.树状网管网呈树枝状,水流通过“树干”流向“树枝”,即从干管流向支管、分支管,只有分流而无汇流,见图4-2(a)。
图4-2 管网系统示意图(a)树状管网(b)环状管网2.环状网。
管网通过节点将各管道连接成闭合环状网。
根据给水栓位置和控制阀启闭情况,水流可作正逆方向流动,见图4-2(b)。
目前国内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多采用树状网,环状网在一些试点地区也有应用。
(三)按固定方式分类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固定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
1.移动式。
除水源外,管道及分水设备都可移动,机泵有的固定,有的也可移动,管道多采用软管,简便易行,一次性投资低,多在井灌区临时抗旱时应用。
但是劳动强度大,管道易破损。
2.半固定式。
其管道灌溉系统的一部分固定,另一部分移动。
一般是水源固定,干管或支管为固定地埋管,由分水口连接移动软管输水进入田间。
这种形式工程投资介于移动式和固定式之间,比移动式劳动强度低,但比固定式管理难度大,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宜采用半固定式系统。
3.固定式。
管道灌溉系统中的水源和各级管道及分水设施均埋入地下,固定不动。
给水栓或分水口直接分水进入田间沟、畦,没有软管连接。
田间毛渠较短,固定管道密度大,标准高。
这类系统一次性投资大,但运行管理方便,灌水均匀。
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渐推行这种形式。
2管道灌溉工程管材2.1管材管材是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比重一般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0~80%,直接影响到管灌工程的质量和造价。
(一)技术要求1.能承受设计要求的工作压力。
管材允许工作压力应为管道最大正常工作压力的1.5倍。
当管道可能产生较大水击压力时,管材的允许工作压力应不小于水击时的最大压力。
2.管壁要均匀一致,壁厚误差应不大于5%。
3.地埋暗管在农业机具和车辆等外荷载的作用下管材的径向变形率不得大于5%。
4.满足运输和施工的要求,能承受一定的局部沉陷应力。
5.管材内壁光滑,内外壁无可见裂缝,耐土壤化学侵蚀,耐老化,使用寿命满足设计年限要求。
6.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连接方便,连接处应满足工作压力、抗弯折、抗渗漏、强度、刚度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7.移动管道要轻便,耐碰撞,耐摩擦,不易被扎破及抗老化性能好等。
8.当输送的水流有特殊要求时,还应考虑对管材的特殊需要。
如灌溉与饮水结合的管道,要符合输送饮用水的要求。
(二)选择方法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以下积极因素进行管材选择:①管材管件的价格;②施工费用,包括运输费用、当地劳动力价值、施工辅助材料及施工设备费用;③工程的使用年限;④工程维修费用等。
管道可选择施工、安装方便及运行可靠的高密度聚乙烯管材(HDPE)、素混凝土管、水泥砂土管等地方管材;在水泥、砂石料可就地取材的地方,选择就地生产的素混凝土管较经济。
在缺乏或远离砂石料的地方,选择PE管则可能是经济的。
另外,选择管材还要考虑应用条件及施工环境的特殊要求。
在管道有可能出现较大不均匀沉陷的地方,不宜选择刚性连接的素混凝土管,可选择柔性较好的PE管;在跨沟、过路的地方,可选择钢管、铸铁管;在矿渣、炉渣堆积的工矿区附近,可利用矿渣、炉渣就地生产水泥预制管,这样,既发展了节水灌溉,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对将来可能发展喷灌的地区,应选择承压能力较高的管材,便于发展喷灌时利用。
总之,管材选择要遵循经济实用、因地制宜、方便施工的原则。
同时还应考虑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和信誉,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四)渠灌区大口径管材的选择渠灌区由于具有控制面积大、输水流量大、输配水系统层次多、地形复杂、线路长、管网水压力分布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管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其特点。
其中,中小口径的管材选择与井灌区基本一致;大口径管材和管件国内目前主要以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为主。
(五)地面移动管道的选择地面移动管道通常采用轻便柔软易于盘卷的软管。
软管按其生产材料可分为聚氯乙烯塑料软管、涂胶软管、橡胶管、橡塑管等。
选择时要求管材壁厚均匀,表面光滑平整,没有断线、抽筋、松筋、内外槽、脱胶、气孔和涂层夹杂质等缺陷。
典型工程效益分析:香营乡3000亩蔬菜基地自压管道节水灌溉工程,以白河堡水库北干渠为水源地,设首部沉淀过滤池和调节池各一座,配套D315管2410米,D200管4000米,D160管650米,D110管35700米,出水口640套、自压管道节水灌溉系统完成后,项目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有了显著变化,在全县的节水灌溉建设和管理上起到了真正的示范样板作用,对延庆县农业产业机制改革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具有深远意义。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名、特、优、新品种的发展,必将会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1、增产效益农田实行节水灌溉后,由于减少了渠道和田埂占地,可增加作物有效种植面积,并能适时灌水,提高灌水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每亩按2000Kg产量,单价按1.2元/Kg计,每亩增加收入1250元,每年可增加收入375万元。
2、节水效益与土渠灌溉相比,自压管道灌溉每亩每年可节水100m3;项目区年节水总量为30万m3。
每方水按0.12元计,可节水水费开支3.6万元。
节水转移效益按每方水0.08元计,每年可增加效益2.4万元。
3、省工效益自压管道灌溉每亩每年可节省人工3工日,项目区每年节省人工9000工日,节省人工支出18万元。
4、节地效益据测算,管溉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5%左右,项目区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150亩。
实践证明:自压管道灌溉系统节水效果明显,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缓解了当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了当地的灌溉水平和农业抗旱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制度改革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运用自压管道灌溉系统后,每年节约用水30万m3,节约的水会为经济的其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项目区内外部环境和整体面貌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还绿化美化了环境,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意识、使农民认识到节水改造的好处,深深体会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只有水利设施的发展,才能改变农业的面貌,才能富裕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