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贴标签的危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贴标签的危害

你的孩子是什么性格呢?

外向or内向?活泼好动or沉稳内敛?积极乐观or懒散被动?安静胆小or坦率勇敢?......通过你对自家孩子的了解和评估,你是否能准确说出孩子的性格特征?

你看,在你分析孩子性格特征的过程中就已经在犯错了!错不在你了不了解孩子,能不能准确说出孩子的性格,错在你自以为是的了解孩子,错在你盲目的给孩子贴标签、给他/她的性格归类!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人们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判断。

人的性格形成的三大因素包括:先天因素,童年环境,人生际遇。然而我们的孩子,正在经历性格形成期的最重要时期,即童年时期。在这个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他/她的成长环境极为重要,在这个时期,我们不建议用过度去干预,因为大部分的小孩子在性格上并没有好坏之分,所以不建议家长过度去解读和干预其性格的正常发展。

从家庭环境来讲,日本性格心理学曾做过一个研究发现:

支配性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比较顺从,依赖性强;

过度干预孩子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幼稚而且神经质;

溺爱孩子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任性、幼稚;喜欢否定、批判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冷淡,喜欢展示自己;

对孩子成长毫不关心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具有攻击性,而且情绪很不稳定。

你看,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若父母在这个关键的时期,过早的给自己孩子贴上性格的标签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标签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她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标签效应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不难体会到,在成年的世界里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小孩子呢!所以,我们拒绝标签化孩子!

对于负面标签,我们是拒绝的!我们在此强调:绝对不可以给孩子贴上任何负面标签!因为6岁以前的孩子,还没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父母的有很强的依赖性,父母说的话在孩子听来都是无比正确的。若此时,父母告诉孩子“你就是个胆小鬼”,那么这样的心里暗示会逐渐影响孩子,本来就不是很自信勇敢的小朋友会越来越胆小,“我本来就是胆小鬼

呀”“我从小胆子就很小的”“我家里人都知道我很胆小

的”......甚至慢慢的随着年龄的成长,这样的心里暗示会成为一种固有标签,跟随他/她一辈子,影响他/她一生。

读到这,一定会有人问,负面标签要不得,那正面标签呢?如果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正面的暗示,不是会让他们更好的成长,并拥有更多好的特质和性格吗?

不,滥用正面标签并不一定会得到好的结果。

首先我们作为父母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孩子也是如此,即便我们用了最科学的教育方式,给了他/她最好的,孩子也不一定会变成“全优”孩子,我们要学会接纳孩子的缺点,允许孩子犯错和不完美。

其次,任何一种性格特征都没有绝对优劣之分。例如,“内向”和“外向”这两种性格并没有优劣之分;“勇敢”并不是每个小孩子都需要去学会的品质,相较于“勇敢”,孩子更应该先学会保护自己......

然后我们再来谈谈“正面标签”。

现在的父母,可能知道鼓励的力量,懂得在生活中多多赞扬孩子,少给孩子一些负面评价,所以当孩子表现得不错的时候就会给与鼓励或夸奖,这本没错。但是错就错在大部分父母的夸奖都过多的使用了正面标签,例如,“好棒,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简直就是小天才”“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但往往这样的评价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压力,“我是

最聪明的孩子,我不可能会比小明考试成绩差”;也会让一些孩子自负高傲,“我妈妈说我是小天才,我知道的才是正确的”......

正面标签会在无形中给孩子设限,他们会为了迎合父母给自己的标签而做出一些“讨好型”行为,或者过度高估自己,认为自己就是父母口中说的那么优秀的样子,容不得自己失败,难以接受别人的负面评价。所以,如果正面标签使用不当也是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

有时候,我们会只是很随意的评价一个孩子“很听

话”“很乖”“很聪明”,孩子们知道这种表述是夸奖,但他们真的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听话,哪里乖,哪里聪明了吗?不一定。对于孩子来说,“是没有跑来跑去,乖乖待在那”叫听话,还是因为听话所以才乖?是“会背诵古诗词”聪明还是“会十以内的加减法”聪明?

夸奖孩子的方式应该更加具体化,例如,“我刚看到你主动地和楼下阿姨打招呼,她一定会觉得你很有礼貌。”“我听说你在学校上课很认真,课后作业完成得很好,老师都说你学习态度很好哦!”“你刚刚完成的那一道题,看上去很难啊,妈妈像你这个年龄都不会”......在这样具体化的场景中去夸奖孩子,一是可以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被夸奖的原因,二是可以避免孩子将“标签”等同于“自我特征”,甚至用这些“标

签”来固化自己。

不要再用标签去固化孩子了,因为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