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2021高考政治文化创新必背知识点(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进展的必定要求,是文化自身进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进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进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重要性或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
①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进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进展。
我们进行文化制造、实现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进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进展,促进人的全面进展,是文化创新的全然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气、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不断繁荣和进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定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进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全然目标?如何建设?全然目标: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进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进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①大力进展教育事业缘故: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猛烈。
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教育是进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大力进展科学事业缘故: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以下是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的知识清单:1. 文化的概念和作用-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 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尊重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
5.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
6. 文化创新- 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 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共13页word资料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能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纠错: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12.文化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虽然不能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3.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汇总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汇总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二课)——文化作用1.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产物。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中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第2单元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9
7.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矫正]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8.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矫正]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0
文化的多样性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 ①地位: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 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 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
【构建体系】 历史文化
本民族文化
本民族 其他民族
一律平等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大众传媒
重要标志 世界文化
上一页
优秀文明成果 中华文化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5
明确 1 个关系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树立 1 个态度 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理解 2 种表现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
01
课前自查夯基固本
02
课堂互动命题探究
03
时政链接热点研练
04
课后检测知能提升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021年初三政治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
初三政治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政治题的练习要少而精。
要把每次练习当做考试,按考试要求去做,做后要总结:错在哪,为什么,如何改进等等,每次练习都要有提高。
初三政治必背重点知识点:参与政治生活1.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中央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2)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向它汇报工作。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6.依法治国的意义:(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7.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对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对公民的要求: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8.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10、宪法的构成: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1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表现:(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2)宪法同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1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3、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1)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内容(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3)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 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3.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4.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5.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6.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今,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7. 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 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 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 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2深远持久的影响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5.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 文化的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5.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6. 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7. 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答:尊重文化多样性;8. 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9. 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活动;2人口迁徙;3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4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0.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 传统文化的继承1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2. 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4. 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5.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6.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五课文化创新1.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 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3. 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4. 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包容性: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4. 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第6、7、8点组合6.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7.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8.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9. 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3.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1. 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②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2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 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表现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灵活表现方式,传播文化知识;接受正确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的忧虑现象;表现低俗趣味、新闻炒作、绯闻逸事;态度加强管理、正确引导;3. 当代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什么特点及原因这对文化建设提出什么要求1当前我国文化需求的基本特点:多层次、多样化;2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3措施和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但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2地位:在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作用;7.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样做1国家角度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公民角度作为中学生,在文化中选择,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4. 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2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3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4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5. 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6.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否则相反;2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即: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3措施:①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重要途径;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根本途径;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 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2.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3. 为什么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4. 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 什么是文化(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阶级性)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中立)的部分。
(2)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产生: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4)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所表现出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与综合国力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文化生活学问点总结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局部,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局部。
【常考方式】选择题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开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立,开展教育事业、造就各种高素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养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立的开展,人们为了参加政治生活,须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常考方式】选择题3、如何应对文化竞争?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想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需把文化建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开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立供应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常考方式】材料题4、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表此时此刻: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不仅对于探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呈现世界文明也有重要意义。
【常考方式】选择题5、敬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①敬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开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是实现世界文化旺盛的势必要求;③只有在民族同等的根底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敬重、共同开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溢朝气与活力。
【常考方式】材料题6、如何敬重文化多样性?在文化沟通中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同等的原那么。
即在文化沟通中,要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谐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
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精选版
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 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4)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3. 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2)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4. 文化的作用(1)总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对社会作用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侵略,提高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影响力③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3)文化对人的作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3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重要知识点1.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3.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4.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5.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6.总体国家安全观7.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8.做改革创新生力军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A、中国精神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中国共产党D、中国人民2、()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A、中华民族B、中国人民C、中国共产党D、中国先进知识分子3、()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A、爱国主义B、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D、改革创新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勤劳勇敢B、自强不息C、改革创新D、爱国主义5、()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文化传统D、民族精神6、重视并崇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
A、物质生活B、精神生活C、文化生活D、政治生活7、以下()不是表现为对矢志不渝的坚守理想。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兼相爱,交相利”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8、都江堰设计巧妙,成效卓著,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在2000多年中持续使用,体现的中国精神内涵是()。
A、伟大创造精神B、伟大奋斗精神C、伟大团结精神D、伟大梦想精神9、19世纪波兰音乐家肖邦离开祖国时曾带了一瓶祖国的泥土,在巴黎临终时,他嘱托亲人和朋友“我希望至少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肖邦的做法体现了爱国主义中的()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10、毛泽东高度赞扬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以鲁迅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11、爱国主义是人们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A、自豪感B、认同感C、自信心D、自尊心12、爱国主义与()具有一致性,这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A、爱社会主义B、爱中国共产党C、爱人民政府D、爱广大人民13、()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考点知识归纳:第五课 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条件。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必要性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文化又来源于社会实践,因此,文化也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创新。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
(2)文化创新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要求)(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古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基本途径(中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意义(为什么)——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 文化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 文化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现象。
(2)每个人文化素养不是天生,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体验,特别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诲而逐渐培养出来。
(3) 人们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4)文化有其自身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3. 文化形式(1)文化具备非常丰富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奉、道德、教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2)其中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备意识形态性质某些,又涉及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某些。
4. 文化作用(1)总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结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对社会作用①文化与经济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一定文化由一定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政治、经济。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当代经济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与政治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一定文化由一定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政治、经济。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发展,需要更高文化素养。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侵略,提高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影响力③文化对综合国力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
对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重要精神武器。
(3)文化对人作用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增进人全面发展第二课文化对人影响1. 文化对人影响来源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文化活动2. 文化对人影响体现(1)文化影响着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结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 文化对人影响特点(1)潜移默化特点。
(文化对人影响普通不是有形、强制,也不都是悲观被动、无目地接受,往往是自觉学习、积极感悟文化熏陶成果。
)(2)深远持久特点。
(其一,文化对人影响,无论体当前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体当前生活方式其她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
其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备拟定方向性,对人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4. 概括文化在塑造人生,增进人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作用(1)先进文化能丰富人精神世界。
(2)先进文化能增强人精神力量。
(3)先进文化能增进人全面发展。
补充: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1. 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地位和作用?(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要源泉。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
2. 文化竞争力含义及其体现?(1)含义:所谓文化竞争力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全面发展中所产生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2)重要体现为:①文化创新能力②文化产业科技含量③高素质人才3. 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互换、消费进入市场体系,由市场调节产物,涉及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经营性产业。
经济管理部门把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原则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派文化产品和服务某些列活动。
”4. 发展文化产业意义?(1)发展文化产业,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增长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了大量精神产品和精神财富,对于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增进人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故意义。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 世界文化多样性体现(1)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种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重要标志,不但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备重要意义,并且对于呈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备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文化财富。
)2. 文化多样性内涵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3. 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⑴文化多样性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基本特性,也是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
⑵文化多样性实质: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
⑶重要性(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内在规定。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华必然规定。
4. 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⑴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她民族文化,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增进人类文明繁华进步。
一方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哺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⑵原则: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⑶文化交流规定:咱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先进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播,吸取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又要更加积极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5. 文化交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诲(重要途径)大到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小到亲朋约会、外出旅游6. 文化交流手段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传媒经历过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注:新媒体浮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消失。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推广为标志。
大众传媒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界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重要手段。
7.文化交流规定:咱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先进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播,吸取各国先进文明成又要更加积极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补充:1. 简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1)各民族文化具备世界文化共性: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性规律。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性。
(2)各民族文化具备自己个性:民族文化有自己个性: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各种因素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别。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共同构成,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别,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增进世界文化繁华。
2. 推动文化交流意义?(1)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文化繁华与发展;(2)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增进了中华文化发展和进步。
第四课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 老式文化含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存在现实生活中、具备相对稳定性文化。
2. 文化继承体现⑴老式习俗继承⑵老式建筑继承⑶老式文艺继承⑷老式思想继承.3. 老式文化特性(1)老式文化具备相对稳定性。
老式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存着基本特性,同步,它详细内涵又可以因时而变。
(2)老式文化具备鲜明民族性。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产物,老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精神纽带。
4.老式文化作用(积极+悲观)老式文化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发展起臭味相投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老式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发展悲观作用。
5.对待老式文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6. 简述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⑴继承是发展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必然规定。
⑵继承与发展是同一种过程两个方面。
⑶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基本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5. 影响文化发展重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进步(3)思想运动(4)教诲补充:1. 教诲在文化传承中作用(1)教诲具备保存、传递和活化老式文化功能。
(2)教诲具备选取、整顿老式文化功能。
(3)教诲具备吸取、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功能。
2. 科技如何推动文化发展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创造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当代信息技术运用,使收集、选取、传递、储存文化资源手段和方式发生了主线变革,极大地增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第五课文化创新1.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关系(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动力。
(3)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可以增进民族文化繁华。
(文化创新作用)(4)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主线目,也是检查文化创新主线原则。
2.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⑴走必由之路:在时代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机制体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华文化必由之路⑵要依托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主体,也是文化创造主体⑶途径: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基本规定,也是文化创新主线途径②对的对待老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一方面,不能离开老式文化;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重要追求。
③对的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有海纳百川胸怀、熔铸百家气魄、科学分析态度。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文化土壤⑷坚持对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第六课咱们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基本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1)文字:文字是文化基本载体,文字创造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中文是中华文明重要标志。
中文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重要见证。
3. 博大精深中华文化(1)独特性(2)区域性(3)民族性各具特色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4. 如何理解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增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3)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中华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
补充:1. 如何理解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因面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而日渐衰微(1)以科技为核心生产力落后,导致了经济落后,从而使文化丧失了发展动力。
(2)落后封建政治制度,严重阻碍了文化发展。
(3)闭关锁国,人为切断了与世界联系,失去了文化交流机会,从而失去了文化创新重要动力。
(4)国人盲目乐观和骄傲态度,体现为不思进取,缺少创新意识,不利于文化发展。
2.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包容性?中华文化之因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种重要因素在于它特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她民族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取、借鉴其她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文化包容性,有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认同,对外域文化理解。
3. 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全面结识老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有体现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