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Delicacy Management)
精细化管理简介
精细化管理简介第一篇:精细化管理简介精细化管理细化管理是一种高效、节约的企业管理方式,它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以建立完美的流程为中心,强调不断的改进;二是强调数量化、精确性;三是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四是强调对领导力的建设。
精细化管理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于90年代后期被我国企业引进和运用。
它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文化,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与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是“立足于常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做精、做细。
它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和更强竞争力。
“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国资委在2006年正式出台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包括内部控制等风险管理基础体系的建设做出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在中国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在网上可以搜到四百多家,其中包括许多大型企业,这些企业都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成功者。
推行精细化的企业可以不分大小、新旧、行业和基础,主要取决管理层的核心人物是否是理性主义者,或者说企业文化中是否贯穿着理性主义者的思维方式及其管理理念。
从8个方面理解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精细化管理要求在企业管理中多用“数学”重点是关注细节、数据、工具!少用或不用“语文”,而不应该是权力、经验、感觉、判断!我们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理解:1、精细化管理首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管理是组织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
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建立科学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易执行的作业程序,以及基于作业程序的管理工具;2、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管理理念。
精益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及精确化管理的区别
精益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及精确化管理的区别精益化管理,益是什么?益就是有用,有效。
强调的是我投入一定的人、财、物为我企业的发展能不能对应的产生应有的效果、效益。
如果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效益,那就是一种浪费。
所以,要怎么样避免这种不能产生效果和效益的投入的发生,这就是精益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而精细化管理,它强调什么?强调管到细节上去,把细节管住。
如果展开说,就是让企业投入的每一分钱、组织的每一个活动、所聘用的每一个员工,在每一个时刻都处于一种受控状态,不发生失控状态。
保证处于受控状态,把过程管住,那么这就是精细化管理。
而这个精细化管理应该说这个概念,最早应该是德国人提出来的。
德国的管理就强调通过过程控制,把过程控制住之后来保证很好的结果。
这个思路是很了不起的,也是很不错的。
这里,它相对精益化管理,它不一样在什么地方,精益化管理强调的是结果。
我的每一分钱投入最后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收益。
而精细化强调我每一分钱的投入,都有效果、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不发生失控,这是从过程控制的角度所提出的问题,这是精细化管理。
从这里我们能够区别精细化管理和精益化管理的高低吗?不能。
它是从不同的层次、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问题。
它们二者并没有一个上下高低之分,不存在这个上下高低之分。
再说说精确化管理。
什么是精确化管理?精确化管理强调我们的管理控制要用数据说话,并且这个数据要精确,不能大而言之,要有很精确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实施考核、进行控制,这就是精确化管理。
它的强调又不一样,相对于精益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而言,精确化管理是从管理实施的角度提出要求,这个管理实施,指我们借助的工具、借助的手段是精确化的,不是大而言之的。
精益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精确化管理做了这样的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它们都可以统称精益管理,服务于企业的基础管理,包括生产车间到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企业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创造更多的利润。
精细化管理(DelicacyManagement)
精细化管理出自MBA智库百科精细化管理(Delicacy Management)1目录1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2 精细化管理的专家解读3 精细化管理的理论渊源4 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5 精细化管理的内容6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要点7 精细化管理要注重人的作用8 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的路径9 如何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10 如何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容11 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活动12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保障条件13 精细化管理案例分析13.1 案例一:房地产企业精细化管理探析13.2 案例三:论精细化管理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14 参考文献1、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精细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
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只有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才能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充分运用。
它的精髓就在于: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它的精密也在于: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企业运营精细化管理方案
企业运营精细化管理方案一、管理思想转变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细化管理是指在企业整体战略框架下,通过细致的管理,有效的控制和高效的运营,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和经济效益。
这一管理模式强调细致、精细化、精细管理、精细和深入。
2. 精细管理的基本原则精细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统一思想、坚持执行、诚实守信、精益求精、持之以恒”。
3. 精细化管理的要素精细管理要素包括战略规划、组织架构、流程优化、绩效考核、信息化等,通过这些要素的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二、管理体系建设1.建立健全的战略规划体系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经营环境的需求,建立完善的战略规划体系,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业务需求,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构建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
3.优化流程管理通过对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和优化管理,提高业务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改变流程。
4.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量化评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员工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5.推进企业信息化通过建设先进的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各项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提高管理的精密度和实时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三、管理模式创新1. 实施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企业要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共同推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2. 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质量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可以实现从管理者到员工、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面质量控制。
3. 强化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通过对企业整体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4. 推进客户导向管理客户是企业的生命线,推进客户导向管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据驱动的企业精细化管理
企业管理变革强烈要求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不仅传统制造业企业有迫切要求,互联网公司也同样有越来越强烈的精细化管理转型需求。
由于以往经营上“靠人口红利”,“靠流量红利”的粗放经营时代已不存在,深挖数据,精确细节,控制资源浪费的精细化管理已不容忽视。
□ 文/王新超数据驱动的企业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由来和发展精细化管理(Delicacy Management),在国内也被称精确管理、精准管理、精细管理工程,是被现代企业管理普遍接受的一种管理方法,尤其在制造行业更受重视,被认为是提升生产效率,形成企业竞争力,并促进管理升级的重要手段。
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源自发达国家,是社会分工、服务质量精细化需求对企业管理提出的要求,其核心内容,就是最大限度减少资源使用,降低管理成本,以此提升管理水平。
科学化管理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精细化管理也可视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特定阶段。
上世纪初在美国提出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在日本生产制造企业中大力推广并成功应用,并形成有日本特色的全面系统精细化管理制度。
一般观点认为,精细化管理的推广,对日本企业形成国际竞争力,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以及协助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等,都具决定性影响。
对于这种认识,以及确定这些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作用,这不是轻易能回答的问题。
管理上存在“修辞现象”(R het o rice ffe c t),即企业管理者并不是根据科学方法,精确控制与有效取样,得到严谨结论。
他们是依据自己的过往工作经验,甚至以管理目标为导向,片面收集有利的证据,如此得到的结果是不能被轻易接受的。
尽管如此,人们仍愿意接受,精细化管理对日本经济发展与企业竞争力提升确有重大贡献,人们也希望能将这种“有效的”方法,更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管理情境,并由此获得更大成就。
简单回顾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早期泰勒的科学管理实践,到后来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再到最终丰田公司长期实践探索,形成全系统精细化管理模式,整个过程持续近一个世纪。
数据驱动的企业精细化管理
数据驱动的企业精细化管理作者:王新超来源:《互联网经济》2019年第02期企业管理变革强烈要求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不仅传统制造业企业有迫切要求,互联网公司也同样有越来越强烈的精细化管理转型需求。
由于以往经营上“靠人口红利”,“靠流量红利”的粗放经营时代已不存在,深挖数据,精确细节,控制资源浪费的精细化管理已不容忽视。
精细化管理的由来和发展精细化管理(Delicacy Management),在国内也被称精确管理、精准管理、精细管理工程,是被现代企业管理普遍接受的一种管理方法,尤其在制造行业更受重视,被认为是提升生产效率,形成企业竞争力,并促进管理升级的重要手段。
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源自发达国家,是社会分工、服务质量精细化需求对企业管理提出的要求,其核心内容,就是最大限度减少资源使用,降低管理成本,以此提升管理水平。
科学化管理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精细化管理也可视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特定阶段。
上世纪初在美国提出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在日本生产制造企业中大力推广并成功应用,并形成有日本特色的全面系统精细化管理制度。
一般观点认为,精细化管理的推广,对日本企业形成国际竞争力,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以及协助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等,都具决定性影响。
对于这种认识,以及确定这些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作用,这不是轻易能回答的问题。
管理上存在“修辞现象”(Rhetoric effect),即企业管理者并不是根据科学方法,精确控制与有效取样,得到严谨结论。
他们是依据自己的过往工作经验,甚至以管理目标为导向,片面收集有利的证据,如此得到的结果是不能被轻易接受的。
尽管如此,人们仍愿意接受,精细化管理对日本经济发展与企业竞争力提升确有重大贡献,人们也希望能将这种“有效的”方法,更广泛地应用到各种管理情境,并由此获得更大成就。
简单回顾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其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早期泰勒的科学管理实践,到后来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再到最终丰田公司长期实践探索,形成全系统精细化管理模式,整个过程持续近一个世纪。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精细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
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只有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才能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充分运用。
它的精髓就在于: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它的精密也在于: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个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
精细化管理制度
精细化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是一种组织和规范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流程的方法,旨在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从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定义、实施步骤以及优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定义精细化管理制度是一套详细而具体的规章制度,用于规范和管理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
它通过准确明确的流程和指南,确保企业内部各个环节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以达到高效、精细的管理目标。
2. 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明确目标:制定精细化管理制度的第一步是明确目标。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具体需求,确定需要建立精细化管理的领域和重点。
(2)调研分析:在明确目标后,企业需要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现有的管理情况和问题。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潜在的改进空间和机会,为制度设计提供依据。
(3)制定制度: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和需要,企业制定详尽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制度应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时间节点、责任人等信息,确保制度的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4)培训和宣贯:制度制定后,企业需要开展培训和宣贯工作。
培训员工,让他们了解制度的意义和操作方法,宣贯制度的重要性,使所有员工都能深入理解并积极参与制度的执行。
(5)执行和监督: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环节。
企业应设置相应的监控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情况,并适时进行风险评估和改进。
3. 精细化管理制度的优势(1)提高运营效率:精细化管理制度通过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有效地规范了企业各项工作。
这有助于消除冗余和低效的环节,提高运营效率。
(2)降低成本:通过精细化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不合理和浪费的环节,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3)增强竞争力:精细化管理制度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协同效能,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提升竞争力。
(4)提升质量:精细化管理制度强调规范和标准化的执行,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顾客的满意度。
什么是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解读
---------------------------------------------------------------范文最新推荐------------------------------------------------------ 什么是精细化精细化管理的解读什么是精细化精细化管理的解读中国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有的称为精确管理、精准管理、精细管理工程)的企业,可以在网上搜索到400余家;其中包括中国电信、伊利牛奶、青岛港等大型企业,也有德胜洋楼、金坚制衣等中小企业;研究者有舒化鲁、郑明身、刘先明等。
1、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
它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
(见汪中求等着《精细化管理》)2、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战略、决策,转化为具体的、明确的发展举措。
3、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克服惰性、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
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精是精湛、精益求精,细是细节、最小的工作单元,细是精细化的必经的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
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1/ 6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
4、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而不是打乱仗。
这个概念强调三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是全员管理,精细表现在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并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来组织、实施企业的活动,其中涉及到岗位职能的定量、复合、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工作效果的最佳化;其二便是全过程管理,精细表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疏忽,应该做到环环紧扣、道道把关,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细节管理。
精细化管理方案
精细化管理方案精细化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中,通过对企业各项业务进行量化、细化、分解,制定具体的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和绩效评价等手段,实现对企业各个环节的精确管理。
精细化管理方案是一套科学的、系统化的方法,旨在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精细化管理方案的背景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需要引入更加科学、精细的管理方法。
而精细化管理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原则1.全员参与:精细化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积极参与管理和决策过程。
2.量化指标:制定明确的量化指标,以数据为依据,通过数据分析评估绩效,实现精确管理。
3.流程优化:对企业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流程效率和产品质量。
4.信息化支持: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提高信息共享和交流效率,支持精细化管理。
三、精细化管理方案的步骤1.制定总体目标: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明确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2.分解任务: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具体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并分解到各个岗位和个人。
3.制定指标:量化目标,制定具体的指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4.执行与监督:开展实施过程中,对指标进行跟踪和监督,并及时调整和优化。
5.数据分析与改进:通过数据分析,评估绩效,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四、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实施1.培训与教育: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专业素质。
2.建立信息化系统:引入信息化系统,提高信息共享和交流效率,支持精细化管理。
3.制定执行计划:根据精细化管理方案的步骤,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并落实到各个岗位和个人。
4.跟踪和监控: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5.持续改进:根据数据分析和绩效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五、精细化管理方案的效益1.提高效率:通过量化指标和流程优化,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率。
精细化管理措施
采购策略制定
根据采购需求分析结果,制定相 应的采购策略,如集中采购、分 散采购、联合采购等,以降低采
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采购执行与监控
严格按照采购策略进行采购执行 ,同时对采购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库存与物流的精细化管理
库存管理:建立精确的库存管理体系,实时掌握 库存水平、库存周转率等关键指标,避免库存积 压和浪费。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财务核算流程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 确性。
核算结果复核制度化
建立核算结果复核制度,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财务 风险。
财务风险的精细化管理
01
02
03
04
风险识别全面化
全面梳理财务业务流程,识别 潜在风险点,建立风险清单。
风险评估定量化
采用定量化评估方法,对识别 出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
企业应定期对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和对 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调整提供依据。
调整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调整改进措施,优化精 细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
保持灵活性
精细化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一 定的灵活性,适时进行调整。
预算审批流程化
建立严谨的预算审批流程,确保各部门参与预算制定和审批,提 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
预算执行监控实时化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 相应措施。
财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
核算规则标准化
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规则体系,确保各项核算工作有章可循、有据 可依。
核算流程自动化
信息化支持:引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 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实时更新,提高决策 效率和准确性。
精细化管理英语
精细化管理(Fine-grained management)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细致的规划、监控和控制,实现对组织、项目或任务的高效管理和优化。
在英语中,精细化管理可以翻译为"Fine-grained management"或"Detail-oriented management"。
这种管理方法注重细节,通过对每个环节、每个步骤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将整体任务或项目分解为更小的、可管理的部分,然后对每个部分进行具体的规划和控制。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个环节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精细化管理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等。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分配资源、制定计划、监控进展,并及时调整策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注重细节、规划和控制的管理方法,通过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公司精细化管理执行方案
公司精细化管理执行方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内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精细化管理”已成为企业实现高效运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必备措施。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总结提出一套可行的“公司精细化管理执行方案”,帮助企业顺利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精细化管理是在企业内部实施一套严格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科学化和标准化。
精细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案,通过培训、考核和反馈等手段,确保方案的有效执行。
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以增强其竞争力。
而精细化管理能够以全面、系统的方法来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
通过质量管理、工作流程的优化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精细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运转、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产品质量。
三、公司精细化管理执行方案一个成功的精细化管理执行方案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3.1 制定精细化管理系统制定一套全面的精细化管理系统是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
这个系统需要覆盖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工艺流程、工作的标准、产品质量的监控和测量、培训体系等,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2 建立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机制是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措施。
在精细化管理中,需要对各关键岗位的员工定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
考核的结果应该透明公正,能够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到精细化管理工作之中,从而推动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3.3 培训和反馈培训和反馈是精细化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需要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掌握生产流程、工作标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及时反馈,了解员工的反馈和建议,同时也对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实际情况与理论规定一致。
精细化管理文档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 一种文化。
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 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 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 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 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现代管理学认为, 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 第二层次是精细化, 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就是切中要点, 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 实行刚性的制度, 规范人的行为, 强化责任的落实, 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 早年做过学徒,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最早提出精细化管理思想后来不断从杂工、技工、技师、维修工长一路成长为总工程师。
1881年, 25岁的泰勒在钢铁工厂工作期间, 通过对工人操作动作的研究和分析,消除不必要的动作, 改正错误的动作, 确定合理的操作方法, 选定合适的工具……这些让泰勒总结出来一套合理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培训工人, 使大多数人都能达到超过定额。
1911年, 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精细化管理著作。
二次世界大战后, 企业规模的扩大, 生产技术日趋复杂,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 生产协作要求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 对企业经营者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
于是, 包括决策理论、运筹学、系统工程在内的很多理论被引用入经济管理领域。
这些理论和方法以决策过程为着眼点, 特别注重定量分析与数学的应用, 以及系统结构与整体协调, 所以被称为管理科学。
后来, 日本的精益生产思想对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形成都有相当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 管理的理论往往形成于美国, 而在日本得到应用、普及开花和结果.....在质量管理方面也是如此。
何谓精细化管理
何谓精细化管理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1.精细化管理的含义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要点提示精细化管理模式是为了建立:① 目标细分;② 标准细分;③ 任务细分;④ 流程细分;⑤ 实施精确计划;⑥ 精确决策;⑦ 精确控制;⑧ 精确考核。
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实施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彻底实现“精益企业”的必由之路。
精细化管理必须要依托于规范化,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精细,不能直接在野蛮制造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越精细越错。
也就是说,标准化的核心元素是精细。
2.精细化管理的工具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模式,还有完善的理念和与之相应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抽丝剥茧”,找到每项工作与任务的KPI(关键工作绩效),真正实现“正确的人做正确的工作”。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学会使用两个工具:2/8原则和ABC分类。
2/8原则2/8原则,即“次要的多数,关键的少数”原则。
2/8原则是意大利经济和社会学学家帕累托提出的。
他通过对经济社会中的穷人和富人的分析,发现20%的富人拥有着全世界80%的财富,80%的穷人却拥有着全世界20%的财富,世界财富的分配并不是均等的。
2/8原则揭示了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即任何事物都是由主要、次要和一般构成的。
有时,企业员工不能准确地把握工作的主次,甚至越做越错,就是因为没有进行专业的精细化管理。
也就是说,只要认清了工作中的主要、次要和一般元素,掌握了2/8原则,就可以抓住工作的本质。
ABC分类当被问到“谁是富人中的富人,谁是穷人中的穷人”时,就需要在2/8原则的基础上进行ABC分类。
所谓的ABC,就是权重事情的轻重缓急,也叫KPI。
如果企业处于野蛮制造阶段,所有的过程、工作任务都是野蛮的。
精益制造与野蛮制造的不同之处在于:精细分析是在标准化以后,在规范中找到A (精华部分)。
人民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
人民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随着我国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银行职能的转变,人民银行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既是适应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
本文通过应用相关理论,就基层人民银行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人民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一、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精细化管理(Delicacy Management),是起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旨在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并把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其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
精细化管理理念源自生产领域,但是目前已延伸至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是一种通用的管理思想。
财政部自2000年在中央各部门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开始,我国就如何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财政部提出2008年要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这是首次在财政预算管理领域引入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标志着行政事业单位已经进入到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阶段。
财务精细化管理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以“三个转变”为核心。
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实现“三个转变”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即“工作职能由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工作领域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工作作风由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
”实现“三个转变”,能够使财务人员以全新的理念参与管理,提高工作中的效率与精细程度,最终改变传统管理中粗放的模式,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是以流程化控制为基础。
流程化管理是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对过程不断加以控制和管理,它强调以流程控制为目标和方向对业务操作步骤和程序进行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流程再造和创新。
在财务精细化管理中,通过运用完善的流程控制理论,可以制定出细致、完备的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操作方式和步骤,细化对每个业务环节的管理,克服随意性和粗放性,实现业务流程中的节点可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与作用
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与作用精细化管理是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的规划、执行和监控,以实现全面高效、卓越持续的企业管理。
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绩效。
通过对生产流程、生产能力、物流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规划和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和损失,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精细化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检测和监控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生产风险和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
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通过精细化管理,在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研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抓住市场机遇,创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
精细化管理还可以在企业内部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营造创新的组织文化,加强与外部创新资源的合作,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市场创新能力。
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能够灵活地调整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精细化管理,企业可以建立起有效的市场信息和销售预测机制,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减少库存和滞销的风险。
精细化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流程优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
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
客户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精细化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起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口碑。
精细化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管理和传播能力,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通过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绩效、抓住市场机遇、提高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等方面的作用,精细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精细化管理 制度
精细化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更加高效地管理和运营,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这些制度和办法的目的是通过确立明确的流程和标准,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减少错误和浪费,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文将从制度的意义、要素和实施过程等几个方面探讨精细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建设过程。
一、制度的意义精细化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则和标准,将组织的运作纳入统一的框架,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规范,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最大化。
在实践中,精细化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
二、制度的要素精细化管理制度包括以下要素:1. 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制度中的基础,旨在为员工行为提供明确的指引。
它涉及到组织的权责分配、行为规范、绩效考核等内容,通过规章制度,组织可以建立起行为规范的框架,保证员工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要求。
2. 流程规范:流程规范是指对组织内各个环节和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设置,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流程规范,组织可以减少决策的误差和延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从而确定员工的奖惩和晋升等事项。
通过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企业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同时也可以为组织提供人才选拔的依据。
三、实施过程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 制定阶段: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在制定阶段,可以参考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划。
2. 推广阶段:制度的推广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如内部培训、会议等,向员工全面介绍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并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员工理解和遵守制度。
3. 检查和改进阶段:制度的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需要根据实际运营情况,不断检查和改进制度。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企业可以发现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化管理出自MBA智库百科精细化管理(Delicacy Management)目录1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2 精细化管理的专家解读3 精细化管理的理论渊源4 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5 精细化管理的内容6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要点7 精细化管理要注重人的作用8 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的路径9 如何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10 如何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容11 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活动12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保障条件13 精细化管理案例分析13.1 案例一:房地产企业精细化管理探析13.2 案例三:论精细化管理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14 参考文献1、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精细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
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只有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才能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充分运用。
它的精髓就在于: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它的精密也在于: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个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
“精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精细管理工程具有把企业引向成功的功能和可能。
2、精细化管理的专家解读中国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有的称为精确管理、精准管理、精细管理工程)的企业,可以在网上搜索到400余家;其中包括中国电信、伊利牛奶、青岛港等大型企业,也有德胜洋楼、金坚制衣等中小企业;研究者有舒化鲁、郑明身、刘先明等。
1、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
它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
(见汪中求等着《精细化管理》)2、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战略、决策,转化为具体的、明确的发展举措。
3、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克服惰性、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
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精是精湛、精益求精,细是细节、最小的工作单元,“细”是精细化的必经的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
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
4、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而不是打乱仗。
这个概念强调三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是全员管理,精细表现在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并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来组织、实施企业的活动,其中涉及到岗位职能的定量、复合、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工作效果的最佳化;其二便是全过程管理,“精细”表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疏忽,应该做到环环紧扣、道道把关,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细节管理。
其三便是市场管理和运作。
5、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现代管理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
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细、量化,有利于落实到行动中。
6、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7、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概念,又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工程。
其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
8、企业竞争战略的精细不仅表现在精细的积累性竞争优势上,而且还表现在企业战略方向选择、战略执行的精细化、精确化上。
例如,在市场营销战略上,市场细化、深化、个性化;在操作与运行战略上,精确化、低(无)废化、效率化;在技术开发战略上,范围化、弹性化、柔性化、微化、宏化、大(巨)规模化;在组织战略上,人性化、关怀化、过程化(扁平化)、精干化、网络化(network)、万面化(patching)(动态调整化);在人力资源战略上,知识化、团队化、流动化,如此等等现代企业发展潮流与流行趋势,都以精细为核心,都以更好、更准确、更有效、更适应为核心。
9、精细是一种极限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也是不能完结的企业管理发展过程。
精细竞争、精细战略、精细优势的另一个含义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细”、“末”之处见真功。
10、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全面管理模式。
从思想概念看,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理念,形成了企业管理的一种“精细”境界,从而指明了企业管理的方向;从实践活动看,它又是企业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表明了企业管理精细化的过程性、渐进性。
11、“精细管理工程”指企业按照“六精五细"的思路与方法,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化改造的工程。
六精:培养企业精神、运用管理精髓、掌握技术精华、追求质量精品、精通营销之道、精于财务核(预)算;五细: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企业组织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目标、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细控成本。
12、精细化管理,“精”是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细”是关键环节的主要控制点,精细管理就是系统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关键环节及其主要控制点的匹配性。
“精细化”是针对过去企业“粗放化”管理而提出的在管理上的精耕细作。
精细管理强调目标的细化、分解、落实,强调数量化和精确化。
精细化管理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为目的。
通过对企业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落实,保证企业战略能够在各个环节有效贯彻并发挥作用;通过细化企业管理单元,明确管理目标,改进管理方式,确保企业管理思想高效、准确、到位的落实。
3、精细化管理的理论渊源精细化管理必须借鉴人类工业史上一切有价值的管理学成果,其中最为紧密的应该是泰勒的科学管理、戴明的为质量而管理,尤其是以精益生产为旗帜的丰田生产方式(简称TPS)。
在这条线上有一个共同的灵魂,那就是科学与效率。
所不同的是,泰勒由于时代的局限只注重到工人的现场操作,戴明扩大到质量的每一根神经末梢,丰田生产方式则系统地延伸到了企业的生产系统,而我们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则试图使以上理论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部系统。
1、泰勒的科学管理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美国工程师和发明家。
名言:“几乎没有一个熟练的工人不是投入大量时间研究可以如何慢速工作,并且还使雇主相信他的工作速度恰到好处的。
”代表作:《科学管理的原则》(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少年时期他就开始了古典的欧洲之行,行程持续三年之久。
后来他通过了哈佛的入学考试,但由于视力差没有入学。
泰勒先后获得了一百多项专利。
泰勒提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分析某一特定工作,找10或者15个特别擅长这一工作的人;研究每个人精确的一系列基本操作或运动,以及每个人使用的工具;用跑表来计算每个基本活动所需要的时间,然后选择完成那一工作每一部分的最快方式;去掉所有错误的、缓慢的、无用的动作;把最快最好的动作和最好的工具收集成一个系列。
斯图尔特说,诘难泰勒现在是一种时尚,但重要的是要记住“科学管理”是一大飞跃,不仅仅是从生产力方面,而且就劳动力的尊严而言都是如此。
2、戴明的为质量而管理W.爱德华兹·戴明(W.Edwards Deming)(1900-1993),美国顾问和学者。
代表作《转危为安》(Out of the Crisis)。
戴明先在怀俄明大学学习电子工程,后获耶鲁大学数学物理学博士。
1939年,戴明成为美国人口普查的首席统计学家。
1945年纽约大学统计学教授。
1947年应麦克阿瑟将军的邀请,戴明首次访问了日本。
戴明的观点是“为质量而管理”,管理层要对出现的问题负90%的责任。
1950年,他对日本的工业家做了一系列有关“质量控制”的讲座。
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则于1951年设立了年度“戴明奖”。
在1980年,当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就日本作为经济强国的崛起制作一出电视节目(《如果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时,戴明才被重新发现。
戴明著名的14要点:创造产品与服务改善的恒久目标。
采用新的(管理)哲学。
不要依靠检验去保证产品质量。
不要只以价格高低来决定采购对象;相反,要与单个供应商合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总成本。
持续不断地改善计划、生产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实行岗位培训。
运用并构建领导艺术。
驱走恐惧心理。
消除员工之间的隔阂。
不能只对员工喊口号、下指标来提高质量。
不要对员工和管理人员设定量化的任务和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