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19张PPT).ppt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19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9ab6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1.png)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元曲,领略一下元曲那醉人的风采。
知识储备
作者简介
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与关汉卿、郑
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
品豪放清逸,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
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杂剧以《汉宫秋》
文本学习
合作学习
1.第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 到怎样的作用? 3.第三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小令中起何作用?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本学习
合作学习
枯藤老树昏鸦
1.第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渲染了凄凉、萧
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 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 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 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 秋景。
文本学习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描 述 你 读 出 的 画 面
整体感知
示例2: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 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 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 向远方踽踽( jǔ)而行。
天 净 沙
·秋Biblioteka 思马 致远
新课导入
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 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 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 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 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有“尾 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 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 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ppt课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d7d902a2161479171128fc.png)
创新节拍
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 图,看一看这副插图是否最好地体 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 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 见和建议。
1、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 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马的表情还可 以更忧郁一些。 2、图中远处的树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 样的对比太强烈了,不符合诗中的意境。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 子更能体现沧桑之感。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果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 绕,植物的意象就鲜明了。 3、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很高很快乐,哪里是昏鸦啊。鸟可以画 得沉重一些,笨拙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 画面应凝重。 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落下山的样子,渲染 出傍晚的气氛。 4、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表现出来。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 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画中 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5、读完这首诗,我们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 但是这幅图给人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可能是景物都挤在一 堆上去了的原因。我们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儿,让古道的纵 深感强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 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辨
析
这首28字的小令,文字浅显,主题明了, 但“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似一个不羁的音 符,引来后人不尽的评说—— “暖色说”认为,“小桥流水人家”一句, 是以明丽的农家风光来反衬游子的断肠情怀; “冷色说”认为,“小桥流水人家”本是一 幅荒凉的图景,用以衬托游子凄苦的心境。
若把“小桥流水人家”看作写实,“暖色说”破坏了 文本凝重的情感氛围。文本的前四句都是为天涯“断肠人” 的出场所置的布景。每一道风景,每一种意象,无不着我 之色彩。“枯藤老树昏鸦”,鸦已归巢;“小桥流水人 家”,炊烟袅袅……此情此景,怎能不勾起天涯游子绵绵 的乡愁呢?这样一组意象,是以思归的愁丝穿连起来的和 谐统一的画面,而不是什么反弹琵琶。 若把“小桥流水人家”看作写虚,“冷色说”有悖于 作者的意愿。我们可以想见:游子作别了“小桥流水”的 江南故乡,多少漂泊,归思难禁,那“小桥流水人家”不 正是浪迹天涯的游子所魂牵梦绕的故乡吗?踽踽独行,饮 尽那份孤独,小桥人独立,望尽天涯路,这想象中故乡的 画卷当然是美好的,怎么倒成了荒凉的图景呢?
《天净沙·秋思》课件
![《天净沙·秋思》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ef380e650e52ea551898c5.png)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散曲家、杂剧家。 本文选自《东篱乐府》。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 朴等人,生年约在至元 1250 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 到泰定元年 1321 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因《天净沙〃秋思》 而被称为秋思之祖。所做杂剧今知有 15 种,《汉宫 秋》、《青衫泪》等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 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 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马致 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 后葬于祖茔。
表明状态
昏: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枯藤老树昏鸦
萧 瑟 之 景
小桥流水人家
旅途所见之 实在景象
内心向往之 精神家园
小桥流水人家
反衬自己的凄苦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指秋风。
古,破旧之意。
道,象征人生之路。
人 比 黄 花 瘦
宋 李 清 照 ·
帘 卷 西 风
莫 道 不 消 魂
东 风 无 力 百 花 唐 残
李 商 隐
古道 上,饱尝艰辛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 ______ 瘦马,向远方踽踽(jǔ)而行。 的游子骑着一匹____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哀景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乐景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哀景
“以乐景写哀, 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一倍 倍 增其哀乐。” 增其哀
《李笠翁曲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
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
[元]马致远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散曲家、杂剧家。 本文选自《东篱乐府》。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 朴等人,生年约在至元 1250 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 到泰定元年 1321 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因《天净沙〃秋思》 而被称为秋思之祖。所做杂剧今知有 15 种,《汉宫 秋》、《青衫泪》等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 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 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马致 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 后葬于祖茔。
表明状态
昏: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枯藤老树昏鸦
萧 瑟 之 景
小桥流水人家
旅途所见之 实在景象
内心向往之 精神家园
小桥流水人家
反衬自己的凄苦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指秋风。
古,破旧之意。
道,象征人生之路。
人 比 黄 花 瘦
宋 李 清 照 ·
帘 卷 西 风
莫 道 不 消 魂
东 风 无 力 百 花 唐 残
李 商 隐
古道 上,饱尝艰辛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 ______ 瘦马,向远方踽踽(jǔ)而行。 的游子骑着一匹____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哀景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乐景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哀景
“以乐景写哀, 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一倍 倍 增其哀乐。” 增其哀
《李笠翁曲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
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
《天净沙·秋思》PPT精品课件
![《天净沙·秋思》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54228525c52cc58ad6be13.png)
作者介绍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 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 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戏曲创作方面,音乐思想上,马致远的音乐思想经历了 由儒入道的转变;散曲创作上,马致远的散曲具有思想内容 丰富深邃而艺术特色精湛卓越的特点。
根本内容
• 枯藤老树昏鸦 • 深秋的黄昏,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
根本内容
小桥流水人家 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
缕缕。
根本内容
• 古道西风瘦马。 • 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这时,风尘仆仆的
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单独缓缓行进着。
根本内容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了, 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
测试一下
• 3.小令共写了几种事物?具体指哪几种?
• 答:十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
测试一下
4、?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的心情。
答案: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 5、"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 •
•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比照,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测试一下
•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
《天净沙·秋思》精品课件24张
![《天净沙·秋思》精品课件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6eeea6c131b765ce040814b2.png)
1.最后一句还是在描写景致吗? 2.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品析
1.最后一句还是在描写景致吗?
抒情
诗歌品析
2.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 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 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 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 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 远的他乡。
难点突破
将“我”的境况和别人的生活进行对比, 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心情。
诗歌品析
2.“瘦马”改成“骏马”好 不好?
不好。因为“瘦马”是 用以马之瘦来衬托人之瘦 (衬托游子奔波的困苦和疲 倦),而“骏马”则显出马 的强壮有活力(衬托人的精 神抖擞),二者意境不同。
诗歌品析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 处坐落着几处人家。
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 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 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诗歌品析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 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2. 这句话创设出了一种怎样 的氛围?
诗歌品析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 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你 认为这样写有何妙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 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 “惜墨如金”, 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 香、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 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 互不相干的事物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 深细。
•
6.大部分的记叙文平铺直叙,语言啰 嗦乏味 ,缺少 灵动性 的语句 ,不会 运用各 种表达 方式, 逻辑错 乱,这 样的文 章基本 都被判 为四类 下。
诗歌品析
1.最后一句还是在描写景致吗?
抒情
诗歌品析
2.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 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 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 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 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 远的他乡。
难点突破
将“我”的境况和别人的生活进行对比, 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心情。
诗歌品析
2.“瘦马”改成“骏马”好 不好?
不好。因为“瘦马”是 用以马之瘦来衬托人之瘦 (衬托游子奔波的困苦和疲 倦),而“骏马”则显出马 的强壮有活力(衬托人的精 神抖擞),二者意境不同。
诗歌品析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 处坐落着几处人家。
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 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 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诗歌品析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 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2. 这句话创设出了一种怎样 的氛围?
诗歌品析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 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你 认为这样写有何妙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 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 “惜墨如金”, 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 香、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 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 互不相干的事物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 深细。
•
6.大部分的记叙文平铺直叙,语言啰 嗦乏味 ,缺少 灵动性 的语句 ,不会 运用各 种表达 方式, 逻辑错 乱,这 样的文 章基本 都被判 为四类 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课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8534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a.png)
3 艺术手法丰富
诗歌分析
1 利用秋天的景色传达作者的忧愁情感 2 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描写,表达了
对亲友别离的思念之情
3 使用"天净沙"来描述思维的无尽和世 4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情感反差
事的无常
影响
1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诵和引用 2 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思路和风格 3 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明代的诗歌作品,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 传递了作致远
2 名称:天净沙·秋思
3 创作时期:明代
内容
1 第一部分:描写秋天的景象 3 第三部分:描写别离的场景
2 第二部分:描写作者的情感
风格特点
1 语言简练
2 情感深刻
《天净沙 秋思》PPT
![《天净沙 秋思》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5d623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b.png)
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 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 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 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 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 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 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 动人的艺术境界。
晚年归隐
马致远在大约五十岁的时候终于辞官归隐了。其一生都是 郁郁不得志,漂泊无依,在官场生涯里,他看透了世俗的 可悲以及人生的耻辱,对政治的各种不满意,就有了“隐 居山林其乐悠悠”的念头。从此就过上了很平淡的休闲幽 雅的恬静生活。
杂剧作品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 名的一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的这一事件, 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 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而《后汉书·南匈奴 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 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 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 益改造。
诗句赏析
三四句“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 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 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 凉的气氛。诗人全篇一共仅28个字,就把十种平淡无奇 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 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答案:C
感谢聆听
本题运用古诗文描绘画面技巧法。作者极其出色地运用了 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寓 情于景,为最后的抒情作铺垫。
理解题
2、请说说“断肠人在天涯”中“断肠”的表达效果。
晚年归隐
马致远在大约五十岁的时候终于辞官归隐了。其一生都是 郁郁不得志,漂泊无依,在官场生涯里,他看透了世俗的 可悲以及人生的耻辱,对政治的各种不满意,就有了“隐 居山林其乐悠悠”的念头。从此就过上了很平淡的休闲幽 雅的恬静生活。
杂剧作品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 名的一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的这一事件, 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 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而《后汉书·南匈奴 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 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 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 益改造。
诗句赏析
三四句“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 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 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 凉的气氛。诗人全篇一共仅28个字,就把十种平淡无奇 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 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答案:C
感谢聆听
本题运用古诗文描绘画面技巧法。作者极其出色地运用了 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寓 情于景,为最后的抒情作铺垫。
理解题
2、请说说“断肠人在天涯”中“断肠”的表达效果。
天净沙·秋思(共14张PPT)
![天净沙·秋思(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5967effe4733687e21aae2.png)
写法:以乐景衬哀情
赏析意象
古道西风瘦马
本句是通过 古道 、 西风 、 瘦马 等意象,为我们营造了 一个 孤独、寒冷 的意境。
夕阳西下
体会情感
断肠人在天涯
他因为想家了,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
——断肠! 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思考: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
被伤到几乎痛断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 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 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 以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 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 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 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 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 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 秋天里的感受(想法)?
前三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
前三句中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 的字用横线画下来,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 来。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 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赏析语句
枯藤老树昏鸦
1.读这句话的感受?
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将自己的情感借助一 种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就叫做 意象 ;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 意境 。
赏析语句
小桥流水人家
感受 温馨、柔美
思考: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
悲伤的氛围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 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古道西风瘦马 “我”的真实境遇 小桥流水人家 别人的生活
白朴、郑光祖。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歌 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
“曲” 分类
赏析意象
古道西风瘦马
本句是通过 古道 、 西风 、 瘦马 等意象,为我们营造了 一个 孤独、寒冷 的意境。
夕阳西下
体会情感
断肠人在天涯
他因为想家了,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
——断肠! 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思考: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
被伤到几乎痛断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 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 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 以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 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 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 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 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 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 秋天里的感受(想法)?
前三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
前三句中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 的字用横线画下来,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 来。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 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赏析语句
枯藤老树昏鸦
1.读这句话的感受?
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将自己的情感借助一 种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就叫做 意象 ;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 意境 。
赏析语句
小桥流水人家
感受 温馨、柔美
思考: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
悲伤的氛围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 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古道西风瘦马 “我”的真实境遇 小桥流水人家 别人的生活
白朴、郑光祖。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歌 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
“曲” 分类
《天净沙 秋思》ppt课件共28张
![《天净沙 秋思》ppt课件共28张](https://img.taocdn.com/s3/m/6b2965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e.png)
重点学习
发挥想象,最后一句描绘了怎 样的画面?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 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 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 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 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 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采取 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 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明对比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乡间图景,以此烘托出漂泊天涯的游子对家乡 的思念以及游子倦于漂泊的愁苦之情。
谢谢大家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三幅画面,为旅人的上场提供了条件, 有路便有行人,有马更有人。所以, 接下来,作者才把笔触伸向遥无归期 的旅人。“断肠人在天涯”,旅人的哀 愁油然而出。
重点学习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和同学讨论 一下《天净沙·秋思》这首诗的主题。
重点学习
课文主题 《天净沙·秋思》:勾勒了一幅凄凉萧条的秋景图像,以及与之形成鲜
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
马致远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勤
马
学六艺,遵循礼乐,对古琴艺术情有独钟,
致 远
作为一个传统文人,马致远推崇与喜爱古
琴的同时认为音乐具有陶冶情性、调节心
情、解闷忘优的作用,而且其散曲思想内
容丰富,涉及元散曲中的咏史、叹世、归
隐、闺情、叙事诸题材,并各具成就,拓
天净沙•秋思
七年级上册
元 曲
说起元曲大家,很多人会想起马致远这 个名字。他是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之一,一生留下很多抒发怀才不遇或羁 旅漂泊情绪的作品。他的经典名句至今 被人所传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古代诗歌四首PPT优质课件
![《天净沙·秋思》古代诗歌四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1179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0.png)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秋思
印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 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 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 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与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 “元曲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 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
主
乡、倦组构成,
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
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
意蕴深远,结构精致,顿挫有致,被后人
誉为“秋思之祖”。
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 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 我前行。 夕阳向西慢慢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
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
诗
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歌
天净沙·秋思
印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 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 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 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与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 “元曲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 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
主
乡、倦组构成,
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
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
意蕴深远,结构精致,顿挫有致,被后人
誉为“秋思之祖”。
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 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 我前行。 夕阳向西慢慢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
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
诗
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歌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ppt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e428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0.png)
思考探究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 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 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 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只有
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 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之处在于衰败、 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
品一品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 些景物都是扣着什么来写的?
前者描绘了一幅凄凉深秋晚景图; 后者描绘了温馨恬静的景象; 情。
赏一赏 1.诗人为什么要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
以乐景写哀情, 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和思乡。
元曲 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
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 金元时期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
体,用于写景、叙事、抒情。包括小令和散套两 部分。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 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 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课文中所选的 元曲,就属于这种形式。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
译 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 文 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形容悲伤到极点。Biblioteka 天边,指远离家 乡的地方。
译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文
诗词品读
“枯”“老”“昏”等词营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
色彩之妙:“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几个词,色彩明丽,景色清和,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桥流水人家
(“我”的境况) 对比 (别人的生活)
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可以加入合 理的想象)
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 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 在羊肠古道上。
2020/4/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细细品味
小桥流水人家
1.“小令”的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 桥边的人家,一缕炊烟袅袅飘出屋外。
2.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像一幅一幅幽远恬静的水墨画,给人温馨
恬淡之感。
2020/4/2
古道西风瘦马
2020/4/2
风尘进行图
细细品味
古道西风瘦马
浪迹天涯图
2020/4/2
“断肠”,点睛之 笔,点明全文的 感情基调。
细细品味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最后一句还是在描写景致么?
抒情
2.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 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 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 漂泊在荒远的他乡。
荒凉 恬静对比
对比
凄凉
惆怅
思 乡
《天净沙 秋思》主旨:
《天净沙 秋思》通过托物言志的写 作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 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 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2020/4/2
1、背诵默写《天净沙 秋思》。 2、请同学们以第一人称的方式
用现代文描绘这首曲。
2020/4/2
2.烘托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创设出了一种怎 样的氛围?)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 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 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 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2020/4/2
小桥流水人家
温馨田园图 2020/4/2
旅途所见之 实在景象
内心向往之 精神家园
2020/4/2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意节奏
2020/4/2
枯藤老树昏鸦
2020/4/2
荒郊野外图
细细品味
枯藤老树昏鸦
1.首句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
绕着枯萎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 己的窝巢。
2020/4/2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 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 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 “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 之称。杂剧有《汉宫秋》、《荐福 碑》、《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 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这 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2020/4/2
走进文本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2020/4/2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是 元代的新诗体。
“曲”分 类
剧曲:用于演出的戏剧作品
散曲
散套:是同一宫调(一种曲 调模式)的若干小令相联而
成的组曲
小令:体制短小,大多数为 只曲,每首各自为韵,相当 于一首诗或一首短词。
2020/4/2
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此 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 篇。
2020/4/2
432.1、一、、前写、这四景三首句的句小写句写令景子哪景与分几是最别句什后写是么一出写句关了景抒系景的情物??是什这哪什么样几么特句写关点是系?? 抒有情什的么语作句用抒?发了抒什情么的样?的情?
天净沙 ·秋思
写景
烘 托
抒情
2020/4/2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