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小学美术第7册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第7 册教学设计第1课观赏和旅游(一)基本分析学习的基础是同学对生活的观察,是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是对形象特征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的表示。
观察不常见的事物,游览不常见的地方,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把他们表示出来,使同学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
利用同学熟悉与喜爱的内容,引起同学的情感共鸣,激发同学学习美术的兴趣。
可以人物为主,也可以景物为主,可以画城市,也可以画农村。
以自主性学习方式为主,也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作业。
同学学习评价的设置,在于发展同学的综合素质,不必过于强调研究构图和色彩,应更多地鼓励同学积极参与、交流、与同学合作。
(二)教学目标1 .引起同学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和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和了解相关景物的文化内涵,激发同学对生活的热爱。
2 .能大胆、发明性地表示出自身的所见所闻,适当渗透构图知识3 .同学交流观赏旅游的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同学的综合能力。
(一)课前准备1 .围绕主题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料:如风景图片、影视资料,旅游照片等。
2 .准备绘画工具和资料。
(二)设计方案方案1O情感互动:分小组交流,教师可参力口一个小组的活动,相互介绍暑假期间外出观赏旅游的感受,创设创作氛围,激发同学的表示热情。
例如,请同学把观赏旅游印象深刻的事情写出来,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O 思维互动:将感受和体验作为创作的基础。
讨论:你喜欢(什么)哪儿?你准备怎样表示?你理想中的景物是什么样?师生对话、同学对话,激发创作热情,启发构思。
为了表达自身的兴趣与愿望,提倡突出重点,选择不同的角度,资料表示出来。
欣赏教材上的作品,师生一起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渗透简单的构图知识和色彩知识。
第2课游乐场(一)综合分析通过同学喜爱的题材进行教学,引导同学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表示和评价活动,教学内容虽然具体但又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特点,更贴近同学生活。
小学美术第七册教学计划
小学美术第七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了解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1. 色彩的运用和混合。
2. 静物和人物的绘画表现。
3. 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4. 创意手工制作。
教学活动安排:
1. 带领学生了解不同色彩的特点,并进行色彩的实践操作。
2. 组织学生观察、描绘静物和人物,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绘画技巧。
3. 提供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由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4. 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细致性。
5.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艺术家的作品,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教学评价:
1. 日常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定期进行绘画作品展示和评比,激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3. 考察学生在绘画技巧、色彩运用、创意表现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上)课题:节日彩灯(设计) 两课时教材分析每逢佳节,处处都挂起五光十色、形状各异的彩灯,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
本课通过七幅反映节日彩灯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节日的美好印象,并为设计彩灯提供外形、结构、装饰纹样以及色彩方面的. 参考资料。
左上图是在茫茫夜空中,悬挂在公园里的动物肖型彩灯,生动有趣。
左、右、中图是在彩灯展览中陈列出来的各式宫灯型彩灯,造型规范,色彩艳丽。
右上图是在商店里出售的折叠式纸制彩灯,一位母亲正带着孩子在精心挑选所喜爱的式样。
七张照片以不同的场景和气氛,说明了多姿多彩的节日彩灯,具有各种生动有趣的造型:有金碧辉煌、格调高雅的棱柱宫灯、莲花宫灯等,有栩构栩如生、色彩艳丽的动物肖型彩灯,普通的折叠式纸制彩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这些彩灯内部都装上光源,灯外贴着彩绘或剪纸的装饰花纹,有的还在灯盖或灯脚上装上飘逸的流苏,以上特点应在授课时向学生交代清楚,提醒他们在设计彩灯时加以注意。
1 / 3课本选了由学生设计的彩灯造型的设计步骤(左下图),外表的花纹装饰都体现了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色彩对比强烈,体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欣赏同龄儿童设计的作品会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应善于利用这幅学生作品作范例,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设计。
教学目的一、通过彩灯的设计,诱发学生的设计意识和思维,使其想象力得到发挥。
二、学习利用基本形的组合方法设计彩灯造型。
三、学习用点、线、面组成曲直、粗细、方圆等各种花纹,配上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装饰彩灯。
作业要求.一、完成作业两幅:一是设计 12 盏好看的彩灯,二是画出悬挂着各种节日彩灯场景的记忆画(或想象画)以画灯为主。
岭南版第7册美术教案
第1课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
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教学难度: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三)作业布置: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4.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第2课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收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归类。
岭南版四年级美术第七册教学计划
岭南版四年级美术第七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观察和关注生命世界的运动形态、空间、肌理、质感特征与变化之美,产生了解与感受多种艺术媒体表现的兴趣,初步体会友情,乐于与伙伴分享合作的喜悦,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期使用岭南版教材、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
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尝试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大胆动脑、动手,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责任感,发挥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二)、本册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
具体有绘画、泥塑、剪纸、手工、欣赏。
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三)、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目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尝试不同工具、不同的形式,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形、色创作的艺术魅力,以及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培养学生对的美术素养和兴趣,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启发、诱导学生艺术创造潜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三、教学措施:a) 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的、讨论。
广东省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岭南版)
广东省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岭南版)广东省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岭南版)《漂亮的挂盘》教学设计执教:红桂小学杨锟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挂盘的功能与艺术性;2、感知均齐式、平衡式图案设计的“适合纹样”;3、能设计“均齐式”与“平衡式”纹样装饰挂盘;过程与方法:1、比较和欣赏中认识饱满、夸张和变形的手法。
2、在比较中感知均齐式和平衡式的构图,感知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用“均齐式”或“平衡式”设计制作挂盘。
教学难点:使用明快的色彩和夸张、变形的手法设计制作挂盘。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对比法、练习法等。
课前准备:1、教师:课件、各式挂盘、各种教具。
2、学生:纸盘子、彩笔、铅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2分钟):1、考一考:老师先来考考同学们的想象力如何!同学们看,这个圆像什么呢?同学们想象真丰富...2、比一比:让学生讲讲普通的盘子与挂盘的不同与作用。
这两个盘子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一个空白盘,缺乏美感,如果加图案,加花纹等便可增加其艺术观赏性成为一个艺术挂盘。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3、说一说:这两种盘子分别有什么作用呢?(盘子可以装东西、盛食物、盛水果,它是我们生活中一件重要的生活用品。
艺术挂盘能装饰环境、美化生活的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挂盘。
)引出课题《漂亮的挂盘》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
二、引出课题,新授知识。
(15分钟);看一看:1、展示艺术挂盘图片。
看了这些漂亮的挂盘,是不是很想动手做一个呢?我们一边看,一边找出方法(睁大眼睛来比一比)。
2、出示两组挂盘,让学生比较两组挂盘的区别。
(第一组挂盘是单独的一个图案,没有重复部分,图案没有规律,但却很均匀的分部在圆形内)(第二组挂盘,图案重复,上下左或右对称,非常有规律,而且怎么旋转都不受影响)3、拿出准备好构图有问题的平衡式构图挂盘,但让学生提意见,纠正错误。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四课《泥板动物》教学设计(石湾第一小学唐越胜)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四课《泥板动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提供历代的瓦当动物图片,其动物造型或形象逼真、充满动感,或形象对称、简洁夸张;其动物装饰纹理或与底板协调一致,或形成粗糙光滑的对比,引导学生欣赏瓦当动物。
感受古代的瓦当文化的魅力,激发“保护”的情感。
2. 介绍泥板动物的制作步骤,供学生自主探究如何用泥塑特有的表现手法塑造造型夸张简练的泥板动物。
3.提供多幅学生泥板动物作品,感受多种泥塑工具的运用,可以使泥板动物更富有变化,更充满创意。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动物为学习内容,能运用造型语言和泥塑基本技法,表现有前后层次的动物是本课的重点,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是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由于地处陶都石湾,对陶泥比较熟悉,初步掌握了基本陶泥塑造方法。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感受古代的瓦当文化。
②能用泥条、泥块等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动物。
③能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①在比较欣赏中感受古代的瓦当文化。
和学生作品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②在创作评价中大胆尝试与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保护祖国经典文化、热爱大自然。
②知道动物、泥土与人的关系。
四、学习要点:运用不同的泥塑工具塑造造型夸张、简练的泥板动物。
五、教学过程:“泥板动物”学案1.瓦当按其图案特点分为“文字瓦当”、“动物瓦当”、“云纹瓦当”等,请标出下列瓦当类型:()()()()2.画出我喜欢的动物(草图):(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第_____小组创作时间_______________)。
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第七册)整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7册)1、小桥、流水、森林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小桥、流水、森林的美景,学会欣赏大师的风景画。
2、智能:比较三者的不同的美感。
3、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4、情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带来的感受。
教学难点:对绘画表现自然美景的感受。
作业要求:用词汇表达感受,并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用具:欣赏图片、课本、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小桥、流水、森林》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
谈一谈:这些类型的美景有什么特点?2、教师播放音乐,欣赏三幅作品。
A国画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名称改为其他?假如你来改这幅作品,你如何修改?B油画列维坦(俄罗斯)――《深渊》C油画希施金(俄罗斯)――《松林的早晨》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祥和、宁静、流动、甜美……3、教师演示线条的情感表现特征:三、布置作业:各人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画一幅风景画。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现自我。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作业良好。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2、高山、大海、江河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认识欣赏自然界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学会欣赏评价大师的作品。
2、操作:能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情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好环境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壮美。
理解欣赏大师作品。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画家作品中体现的雄壮美。
作业要求:临摹或画一幅有气势的风景画,可以画出你的联想与感受。
美术教材岭南版第7册
美术教材岭南版第7册第七册《妈妈的好帮手》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要以“学生与家庭”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为妈妈设计围裙和能减轻家务负担的“好帮手”这一学习活动,换起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让他们在细心观察生活,体验人间的情感、妈妈的关爱的同时,培养他们爱妈妈、爱家人、爱每一个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剪贴的方法、为妈妈设计一条外形美观、色彩对比强烈的围裙。
能想象设计外形奇特、色彩大方、多功能的“好帮手”。
2.过程与方法:在设计创作“好帮手”的过程中、能异想天开、大胆设计创作,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情感:能表达爱妈妈、爱家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 用运用手绘、剪贴或想象设计的方法设计美观、实用的围裙。
2.了解机器人的科学意义及其实用价值,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学习设计美观、多功能的机器人好帮手。
教学难点:在认知机器人的科学意义及其实用价值的基础上,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现,一款外形奇特、多功能的机器人好帮手,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创造性。
教学准备:课件,基本形纸片,范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活动:一、课堂导入: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学生作品。
让学生体验人时间的情感、妈妈的关爱。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妈妈在又在厨房里忙开了,如洗菜、煮饭、抄菜、清洁等情节。
我能为妈妈做点什么?进入本课创作主题:为妈妈设计围裙和能减轻妈妈家务负担的好帮手。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你用什么方法给妈妈设计一个漂亮的围裙。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围裙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围裙艺术作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怎样做围裙术。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设计出一个漂亮的围裙来。
三、作业布置:能为妈妈设计外形美观、色彩对比强烈的围裙。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岭南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培养学生对岭南艺术的审美能力;3.通过亲身实践,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内容:1.岭南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赏析;3.实地写生的练习。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岭南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2.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岭南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对岭南艺术进行认识和欣赏;2.展示法:展示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岭南艺术的魅力;3.实践法: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写生,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岭南艺术。
让学生思考,他们知道岭南艺术吗?岭南艺术有什么特点?2.讲解岭南艺术的特点(10分钟)首先,讲解岭南艺术的概念:岭南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派别,以岭南地区为发展地,以南派画风为特色。
接着,讲解岭南艺术的特点:1)写意性强:以简洁、含蓄的笔触表现形象,强调意境和笔墨之间的相互关系;2)注重构图:重视整体布局和画面的平衡美,讲究画面的层次感;3)用色鲜艳:善于运用明亮、活泼的色彩,以增强画面的装饰效果;4)注重人物表情、氛围和意境的表达。
3.赏析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15分钟)展示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并向学生解读每幅作品的主题、构图和意境,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4.实地写生(30分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写生。
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和生活场景,尽量抓住其特点和美感,并将其用画笔表现出来。
5.小结与展示(1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写生作品拿到讲台上,向全班展示,并分享自己在写生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岭南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对岭南艺术的欣赏能力,并提升了学生的绘画技巧。
岭南小学美术教案
岭南小学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岭南小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岭南画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掌握岭南画派的基本绘画技法;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岭南画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 掌握岭南画派的基本绘画技法。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资料:展示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2. 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画纸等;3. 学生参考资料:关于岭南画派的介绍和作品欣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岭南画派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岭南”是指哪个地区;- 展示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岭南画派的起源、发展和代表画家,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解释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如写意、留白、水墨运用等。
3. 示范与实践(30分钟):- 示范使用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如如何运用水墨表现山水、花鸟等;- 让学生进行实践,根据示范进行绘画创作。
4. 作品欣赏与分享(15分钟):-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欣赏岭南画派的其他代表作品,让学生对这一艺术流派有更深入的了解。
5. 小结与反思(5分钟):-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岭南画派的特点和绘画技法;- 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并提出问题。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完成更多作品;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美术馆或画廊,进一步了解岭南画派的发展和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绘画表现;2. 收集学生绘画作品,评价其对岭南画派特点和技法的理解和运用。
八、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2. 是否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 学生对岭南画派的理解和运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七册第10课《盐的妙用》
2016年大朗镇小学美术国画教学设计模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岭南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第 10 课)课程要点:教材分析:撒盐法属于特殊技法,一般用于表现无规律的复杂琐碎自然肌理花纹,此法使用时颜色里的水分要充盈,这样才能盐的颗粒才能融化吸附颜色,形成变化无穷的肌理效果。
视觉肌理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而创造出来的艺术。
本课目的是通过欣赏观察、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学“撒盐法”使画面发生变化,产生有趣的,特殊的肌理,拓展学生美术学习的视野,感受有有趣的形式美感。
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审视眼前发生的肌理变化,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对肌理效果作品进行再创造的兴趣。
从而掌握“撒盐法”的特点,感受水墨肌理的美感和创造表现的乐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思维和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绘画习惯,在课堂常规等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并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也逐步提高,对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有一定的认识。
我校四年级多数学生对美术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求知欲,但部分学生创新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对水墨画的接触也并不多,这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撒盐法”创作有趣的画面,所以水墨画的部分,我会设计简略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运用“撒盐法”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①在尝试探究中,自主掌握“撒盐法”。
②在观察想象中,感受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
③在欣赏中,体会画家对“特殊技法”的探索与创作运用,激发尝试、表现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撒盐法”产生的肌理效果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撒盐法”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能对多种多样的肌理效果进行联想和再创造,重新设计一幅有趣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视频,了解盐也能成为绘画材料。
播放关于用盐作画的视频。
让学生猜猜画家所用的作画材料,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师:请问视频中画家是用什么材料进行作画的?生:盐...师:盐不但是烹饪食物的好帮手,而且还可以成为我们作画的材料,看了盐的妙用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利用盐使画面更有趣、效果更特别。
岭南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岭南版第七册美术教案1、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课时:2节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简介和欣赏,使学生了解它的特点、品种与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重难点1、重点: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区别。
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CAI多媒体光盘,其中尽量收集当地工艺美术品。
五、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三月三》,介绍童年时代放风筝的情景,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㈡解决重点介绍民间工艺和一般工艺的区别民间工艺:实用经济与美观的结合较好,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地进行巧奇天工的创造,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质朴健康。
1、是劳动人民为适应并满足自己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而创造的,大部分属于生活日用品,它根植于民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制作的材料就地取材;3、为手工方式制作的;4、它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的特征。
一般工艺:虽因物质条件、生产条件优越而有便于发挥工匠艺术家的聪明才智,但却,由于材料价值过大,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不利于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㈢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
民间工艺美术范围广泛,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有服装类、服饰类、器皿用具;雕刻类、竹藤柳草编织类、染织绣类;玩具、家具、车舟、建筑装饰以及戏剧人物造型等等。
(以下为课件内容,其中穿插图片)1、民间雕刻工艺⑴石雕:①浙江青田石雕(出图片)②福建寿山石雕⑵木雕①浙江乐清黄杨木雕(出图片)②浙江东阳木雕③广东潮州金漆木雕⑶竹刻上海嘉定竹刻2、民间编织工艺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麦杆编等。
(出《提盒》、《垫子·草盒》)3、民间染织绣工艺我国染织绣工艺的两条发展道路:一是民间劳动者自纺、自织、自染、自绣、自用;二是由官方设置染织绣机构组织生产。
(出《绣花鞋》等图片)4、剪纸工艺⑴北方剪纸:风格朴实粗犷,造型精巧简练;(出图片)⑵南方剪纸:构图繁密,剪刻精工秀丽。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1岭南版小学美术第14册教案(全册)岭南版美术第十二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第十一册)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第10册)全册岭南版美术(第9册)教案全册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全册)小学美术第7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岭南版小学美术第6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全册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二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欣赏独特的艺术造型。
2、概括民居的主要特征,并能用绘画工具表现。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筑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民居的独特造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特征表现。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各地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民居建筑,这些古老的房屋,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民居。
1、请大家自由地观察各类民居的特点,挑出你自己最喜欢的那种民居,说说为什么喜欢?2、比较不同的民居,其建筑材料和造型。
(屋顶、门、窗、外形等)有什么不同?3、总结各类民居的特点,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窑洞:取暖温暖傣族竹楼:防潮奇特北京四合院:宽敞温暖皖南马头墙:自由轻松围合式土楼:安全奇特三、说说家乡老房子的特征:1、自由说说家乡老房子的特征。
2、画一画家乡的老房子,表现出主要的特征。
四、作品展示、展评1、自由介绍自已的家乡老房子,及其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
五、小结。
课后反思教学内容走近现代建筑教学目标1、了解近现建筑新颖简洁的外观及其鲜明的个性特点。
2、能运用几何形组合的造型方式,画出自己想像的现代建筑。
教学重点了解近代建筑的新颖简洁的外观及个性特点教学难点能应用几何形组合、想像现代建筑。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现代建筑的挂图等,让学生有对近现代建筑特点的感知。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设计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标题: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设计教案概述:本教案设计适用于岭南版小学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传统艺术文化,并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目标:1. 了解岭南地区的传统艺术文化,如岭南画派、岭南建筑等。
2. 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岭南地区的传统艺术文化。
2. 艺术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3.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和活动:课时一:岭南画派的介绍活动1:观看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如何欣赏岭南画派的特点。
活动2:学生模仿岭南画派的风格,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课时二:岭南建筑的特点活动1:观察岭南传统建筑的特点,如琉璃瓦、雕花窗等。
活动2:学生设计自己的岭南风格建筑,进行手工制作。
课时三:岭南传统手工艺活动1:了解岭南传统手工艺,如漆器、刺绣等。
活动2:学生选择一种传统手工艺进行学习和制作。
课时四:岭南民间艺术活动1:了解岭南民间艺术,如舞狮、木偶戏等。
活动2:学生选择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学习和表演。
课时五:岭南美食的艺术活动1:了解岭南地区的特色美食,如广州菜、潮汕菜等。
活动2:学生设计自己的岭南特色美食,进行绘画展示。
评估方式:1. 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
2. 学生对岭南传统艺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图片。
2. 岭南传统建筑的图片和模型。
3. 岭南传统手工艺品的实物或图片。
4. 岭南民间艺术表演视频或音频。
5. 岭南地区的美食图片或食材。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岭南地区的美术馆或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岭南传统艺术。
2. 邀请专业艺术家或岭南传统艺术的传承人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
3. 组织学生参加岭南传统艺术的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和成果。
新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七册(四上)16《印染“花布”》教案
16、《印染“花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尝试与探究“辐射、平行、十字”折叠、印染出来各种色彩对比的图案。
2、过程与方法:观察与分析印染产生的效果,体验印染过程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印染工艺。
教学重点与难点:尝试“染纸”设计制作过程。
能尝试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各种不同色彩对比的图案。
课前准备: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宣纸若干块、红、黄、蓝、三种颜料、毛笔若干支、饭单每人一个、报子铺在桌子上、布置小花布的欣赏场景、一条凉衣绳、小夹子若干个、湿抹布若干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穿着印染衣服,并提问学生如何才可以产生这种效果?2、引出本节课用宣纸来代替布印染美丽的图案。
3、板书课题:印染“花布”。
(二)、初步尝试印染“花布”。
1、学生初步尝试印染“花布”。
(三)、分析图案特点。
1、启发:教师出示“辐射、平行、十字折染”图案,提问学生运用哪些设计方法。
2、教师启发学生分析不同染法图案的特点。
3、介绍辐射、平行、十字的大概含义。
(四)、教师示范“辐射”染法。
(五)、引导学生探究折法。
1、探究“辐射”折法。
由染法图案,来探究折法。
学生尝试“辐射”折法,并请一位学生演示,教师引导设计思维。
2、探究“平行、十字”折法。
3、拓展:折法和染法的巧妙运用。
4、总结在纸上印染图案的过程。
(六)、欣赏学习作品。
1、欣赏学生作品,感受不同图案的特点。
(七)、创作比赛。
1、创作要求:尝试运用“辐射、平行、十字”,用一种或者两种折法、大胆构思,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衣服,印染一幅美丽的图案。
2、比赛规则:(1)分工与合作。
(2)比一比。
(八)、作品展示与评价。
评价点:色彩对比,块面对比。
1、作品评述:展示每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2、教师小结:表扬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积极的表现,同时指出存在不足的地方。
(九)、课后拓展与延伸。
1、印染图案在生活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
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三)作业布置: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4.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第2课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收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归类。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与同学一起到社区调查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分析、整理、归类。
与同学一起合作布置小展览。
4.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
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能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教学难点:尝试对调查的作品标出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设计小组考察报告的格式。
(三)作业布置:能评述或临摹民间美术作品,能填写考察报告,举办小展览。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能评述或临摹民间美术作品,能填写考察报告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4.课后思考题:寻找各种小植物,下节课带来。
第3课泥板植物浮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浮雕。
能用像皮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学会观察与比较植物的不同形态与色彩。
能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泥板植物浮雕。
3.情感: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花草树木。
知道植物、泥与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能用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教学难点:能表现前后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浮雕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浮雕艺术作品的“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植物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植物的生长形态和色彩。
它们的枝干、叶茎、花果和花心、花蕊、花瓣等有什么不同?把你喜欢的植物,说说她1形态特点和色彩特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像皮泥、的特征,尝试用像皮泥塑出凹凸起伏、夸张、写实的植物画面。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浮雕艺术作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浮雕艺术品。
你准备用像皮泥雕出什么样的植物作品。
(三)作业布置:能综合运用塑、刻等手法表现夸张、变形的泥板植物浮雕。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5.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植物的浮雕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第4课泥板动物浮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浮雕。
能用像皮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动物浮雕。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学会观察与比较动物的不同形态与特征。
能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泥板动物浮雕。
3.情感: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小动物。
知道动物、泥与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能用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动物浮雕。
教学难点:能表现前后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动物浮雕。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浮雕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浮雕艺术作品的“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动物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动物的形态和特征。
它们的头、身驱、四肢、斑纹、色彩等有什么不同?把你喜欢的动物,说说她形态特点和色彩特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像皮泥、的特征,尝试用像皮泥塑出凹凸起伏、夸张、变形的动物画面。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浮雕艺术作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浮雕艺术品。
你准备用像皮泥雕出什么样的植物作品。
(三)作业布置:能综合运用塑、刻等手法表现夸张、变形的泥板动物浮雕。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6.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动物的浮雕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第5课神秘的图腾柱教学目标:知道图腾柱是世界各民族常见的装饰艺术。
能选择绘画方法,并运用各种相形组合一个图腾柱。
教学重点:用绘画的方法,运用各种形象组合一个图腾柱。
教学难点:能创造形态夸张,变化的图腾柱漂亮的造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浮雕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浮雕艺术作品的“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图腾柱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你见过图腾柱吗?它有什么造型特色?哪些材料可以设计制作柱体造型?造型独特,夸张变形怪异神秘。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图腾柱给你什么感受(细腻,粗犷,古朴,现代,神秘,怪异等)在哪些地方有这种感觉?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腾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图腾柱艺术作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图腾柱术品。
你准备用绘画形式画出什么样的图腾柱作品。
(三)作业布置:创造出与众不同、夸张变化的神秘图腾柱。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创设情境(运用课件展示)(二)继续欣赏图腾柱的各种图片1.看,由一个串一个的形态夸张的怪人\怪兽构成的图腾柱,多么神秘,怪异.2.图腾柱今天已成为公园\广场\游览区的艺术品.(三)学生继续完成作业(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2.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图腾拄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第6课炊具与餐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透叠”、“重叠”画法。
能用“透叠”、“重叠”与组合的方法画出吹具与餐具的线条或色彩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在“记忆与表现“中,对比感受传统和现代吹具与餐具的造型、色彩、功能,在探索中,学会设计、装饰、重叠画面。
3.情感:体会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感受生活美。
教学重点:能用“透叠画法“画出吹具与餐具的线条或色彩装饰画。
教学难点:能画出主体物突出、画面丰富多变、重叠色表现准确的吹具与餐具装饰画。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吹具与餐具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透叠和重叠艺术作品的“对称、均衡、重复、对比”等美术要素。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什么是重叠色彩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1)用线条表现透叠的画面,注意构图饱满、画面丰富、注意吹具与餐具的外形、大小、高低不同的组合。
(2)用色彩表现重叠的画面,重叠部分的颜色应该用前后两部分的颜色调和而成。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透叠和重叠的艺术作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透叠和重叠艺术品。
你准备用什么样材料绘画作品。
(三)作业布置:能画出主体物突出、画面疏密有序、形态丰富多变、重叠色彩表达准确的吹具与餐具装饰话画。
(四)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7.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3.课后思考题:帮妈妈做一件事,把你找到资料下节课带来。
第7课妈妈的好帮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剪贴的方法、为妈妈设计一条外形美观、色彩对比强烈的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