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考
创新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路探究
创新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路探究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新的业务发展思路,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创新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路。
一、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了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通过金融科技,商业银行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开展智能化风控,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降低不良资产的风险。
二、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领域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领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在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拓展到私募基金、资产管理、信托等领域,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商业银行还可以发展跨境金融业务,支持客户投资海外市场,提供跨境资金流通和融资服务。
三、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在金融市场业务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确保金融市场业务的稳健发展。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还可以加强对资产质量的监控和管理,降低不良资产风险。
四、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综合竞争力。
商业银行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和营销,共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商业银行还可以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五、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考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考作者:何源来源:《卷宗》2016年第02期摘要:当前,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可持续的发展,同样也是有利于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的。
本文探究了为何要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简要分析了市场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市场;经济体制;商业银行如今我国金融体制已然向市场方向迈进,金融市场成绩卓越。
当前,市场主体呈现复杂多样的局面,也建立了良好的金融秩序。
新金融产品的涌现使得市场迈向创新的进程,市场包容性的增强丰富了市场的成本。
在经济体制的引领下,市场的功能性层层增强,政策的有力引导丰富了金融市场。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市场利率化以及人民币逐步国际化。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生存环境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调整当前的战略,加快金融市场的指导,扩大业务收入,增强世界竞争力。
1 为何需要发展商业银行金融市场1.1 金融市场逐步国际化近年来由于融资市场的成本低,创新的步伐较快,这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
由银行融资的主导作用在不断下降,资金的供给方绕开商业银行将资金直接送向需求方。
在欧美国家的金融市场,银行的业务主要由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以及资产业务这几部分共同组成。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重要收入仍旧是存贷差收入,在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下,商业银行必须要开拓新型的利润增长点,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增加中间业务的收益。
1.2 理财需求旺盛世界银行的发展经验表明,依靠信贷增长的利息收入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在实际的负利率以及通货膨胀下,愈来愈多的人们选择将存款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将资金在银行存定期的人少之又少,购买理财产品、进行P2P投资、炒股、基金都是人们选择的不同理财方式。
当前随着投资渠道的收益越来越高,黄金、理财类产品势头越来越好。
甚至一些企业都不再满足于银行的存款,一些企业希望通过理财产品的购买获得更多的银行收益。
1.3 宏观环境在国家倡导与社会稳定的背景下,我国政治较为稳定,这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探究
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探究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讨论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未来发展方向。
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风险管理。
由于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它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减少风险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商业银行还面临着资本充足性的问题。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本是其经营的基础,也是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
由于商业银行存在着多样化的业务,资本需求量较大,因此资本充足性成为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商业银行发展还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新型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尤其是在支付、借贷等领域。
商业银行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另一个问题是金融科技的安全性。
随着金融科技的普及,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多的网络安全威胁。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客户资金和信息的安全,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创新。
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商业银行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发展中,商业银行应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展绿色金融、社会责任投资等活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合作与开放。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商业银行需要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合作,以分享资源和经验,实现互利共赢。
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与监管机构的合作,共同维护金融稳定。
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风险管理、资本充足性、创新能力不足和金融科技安全性等问题。
未来,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合作与开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创新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路探究
创新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路探究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金融市场的需求,在如今的金融市场中,创新是各个银行竞争的关键。
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开展创新的金融市场业务,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一、发挥竞争优势,开拓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可以从自身的竞争优势出发,拓展创新金融市场业务。
首先,不同的商业银行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拥有不同的客户群体,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出发来拓展金融市场;其次,商业银行一般具有较多的客户信息,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商业算法,实现更加精准定位和营销。
最后,商业银行拥有丰富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情况,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提高客户黏性和满意度。
二、打造强大的技术支持技术是银行发展的重要支持,可以帮助银行高效的开展业务和扩大市场份额。
其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是当前金融行业的热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检查公司财务状况、掌握客户需求等,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在金融领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贷款、交易、支付等多个方面。
三、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创新金融市场业务需要贴合市场实际情况的创新策略,但不能忽视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充分评估和把握市场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申贷审批程序,防范逆周期风险,保护银行业务安全。
四、利用互联网营销进行金融市场业务拓展互联网的发展为商业银行拓展金融市场业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通过互联网平台,商业银行可以更加精准的锁定潜在客户,进行精细化营销,提高业务效率。
此外,商业银行也可以探索与互联网金融不断的进行合作,提高金融市场业务覆盖面。
在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需要探索新的方式和策略,实现创新金融市场业务,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同时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站稳脚跟的位置。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考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考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高运凯摘要: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市场业务既是适应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本文从金融市场业务的概念、起源和发展、特征、意义等方面对金融市场业务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银行服务综合化的形势下,银行产品创新的步伐日益加快,金融竞争日趋激烈。
各类传统的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及衍生产品市场业务的新型组合式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并成为银行的核心业务,带来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蓬勃发展。
金融市场业务的概念金融市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是指横跨境内外多个市场、连接本外币多个币种、包含债券外汇等多种工具,承担着资产管理、资金营运以及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
业务涉及外汇交易、金融衍生产品、债券投资、贵金属、商品期货、代客融资及代客理财等各项领域,其根据市场状况,为客户提供各项资金产品报价、研发资金业务新产品、为客户提供市场动态信息顾问服务等,能够根据客户个性化的需要提供全面、完善的各项金融市场服务,对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金融市场业务在银行的规模、收入贡献稳步提升,从传统的资金调剂部门,日益成为各大银行的资金营运、资产负债管理、金融产品创新平台和新的利润创造中心。
广义上讲,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既包括公司上市推介、证券承销与经纪、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也包括为金融市场运作及市场投资主体提供的证券交易资金清算、银证转账等商业银行新兴中间业务。
这些业务是商业银行围绕金融市场各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在推动同业合作的基础上,拓展传统业务领域,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狭义来讲,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金融市场结算及代理业务,主要包括为证券市场提供的清算与结算服务、代理券商经纪与零售业务、代理股票账户开户业务,以及基金托管、零售、代销业务。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工作思路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工作思路一、以客户为中心,深化客户服务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客户是其最重要的资源。
因此,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工作思路应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客户需求调研,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和期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 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包括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渠道等,确保客户能够享受到高效、便捷、专业的服务。
3.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进行细分和分类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加强风险管理,保障业务稳健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涉及的风险较多,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必须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业务的稳健发展。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等环节,确保业务风险可控。
2. 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制定和调整业务策略,降低市场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3. 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控,严格把控客户准入标准,对客户进行全面的信用评估,降低信用风险。
三、创新业务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金融市场业务竞争激烈,银行必须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对新兴金融市场的研究,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点。
2. 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3. 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素质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团队和高素质的员工。
因此,银行必须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素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对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2. 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考核,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加强团队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工作思路应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加强风险管理,创新业务模式,加强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业务的稳健发展。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考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考作者:田原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9期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业务逐渐受到了商业银行的关注和重视。
发展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应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有效途径。
对此,本文在分析金融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其特征、必要性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市场业务商业银行必要性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进行,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频发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对的金融风险愈发复杂。
如何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成为商业银行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金融市场中,各种传统的金融业务正在快速整合成新兴业务,并逐步成为银行的核心业务,在面对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良好的机遇。
一、金融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其特征1.含义。
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是指在境内外多个市场都有涉及本外币和债券外汇等多种金融工具,并且为客户提供诸如资产管理及其营运的金融服务的业务。
具体的业务内容包括金融同业业务、债券投资业务、资产管理、资产托管、金融衍生品、结构化产品、外汇交易、贵金属、大宗商品等多项领域,此外商业银行会根据所处的市场状况为客户提供相关的市场动态信息顾问投资服务等。
这样的业务可以有效地提升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市场服务。
2.特征。
与其他业务相比,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服务呈现着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部分主动负债。
金融市场业务能够对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产生影响,使其从传统被动负债向部分主动负债转化。
通过发行次级券、金融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结构能够得到有效调整和优化。
二是产品结构转变。
从事金融市场业务,商业银行的业务将逐步由传统贷款业务向投资业务转变,从而实现资产多元化的有效组合。
三是与传统业务的依存性。
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是商业银行的优势,因此开展金融市场业务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银行所具有的优势,借助商业银行拥有的客户资源、网点和信息以及技术等优势,有效培育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工作总结
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工作总结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在一家知名商业银行从事金融业务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我对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这包括存款、贷款、信用卡、理财、外汇等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这些业务中,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之一,通过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估,为客户提供合适的贷款产品,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
同时,商业银行还通过理财产品帮助客户进行资产配置,提供外汇交易服务帮助客户进行跨境贸易结算,以及通过信用卡业务方便客户的日常消费。
其次,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运作离不开风险管理。
在金融业务中,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严格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自身资金的安全和客户的利益。
在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需要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控制不良贷款率;在理财业务中,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分散,降低投资风险;在外汇交易中,商业银行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风险管理,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最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也在不断创新。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商业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风险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我对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为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问题初步探讨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问题初步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信贷业务面临的挑战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信贷业务一直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信贷业务面临的挑战也日益显现。
一方面,随着宏观经济的调控,信贷政策逐步收紧,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面临压力;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信贷资产违约风险增加,使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面临更大挑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创新,信贷业务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传统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上的优势逐渐减弱,面临着市场份额被挤压的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加强对企业信用状况的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信贷风险。
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信用交易的监管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避免不良竞争和信贷风险的积累。
二、资本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商业银行积极开展资本市场业务,作为拓展盈利渠道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业务上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我国现行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市场监管不够严格,市场交易环境相对不稳定,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业务上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和监管风险。
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业务的开展上存在着一定的能力不足,包括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资本市场投资业务的盈利能力不佳。
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业务创新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与国际大型投行竞争,导致市场份额较小。
对于这些问题,商业银行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资本市场业务的专业化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浅析及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浅析及建议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金融创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技术创新: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引入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了业务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
2. 产品创新:商业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科技金融、消费金融、移动支付等,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提升了竞争力。
3. 服务创新:商业银行通过改善服务流程、拓展服务渠道等方式,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了客户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4. 风险管理创新:商业银行引入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和工具,加强了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的监测和控制,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1. 风险管理不足: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新兴风险的应对不足、对风险分散和持续监测的能力不足等。
2. 技术安全问题: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威胁,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需要加强技术安全保障措施。
3. 金融监管缺失:由于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相关的监管体系和法规有待完善,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4. 银行与科技公司合作模式不够灵活:商业银行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还比较传统,双方应加强沟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
三、建议2.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对不同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健全风险管理制度,确保商业银行稳健运营。
3. 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科技竞争,商业银行应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5. 加强技术安全保障:商业银行应加强技术安全保障措施,保护客户隐私和资金安全,防范网络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问题初步探讨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问题初步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推进,但是进展较为缓慢。
传统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利差收入,而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利差收入越来越难以为继。
我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尚未完全落地,导致银行存款利率的浮动空间较小,难以满足市场化定价的需求。
针对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加快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利率定价机制;二是探索差异化定价策略,积极开发和推广各类利率产品,提高利差收入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三是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做好风险预警和预防工作,避免因市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资金成本持续上升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资金成本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资金成本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和利率波动的影响,对银行的经营带来一定的挑战;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加大,资金成本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加,给银行的资金运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针对资金成本持续上升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积极开展利率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利率波动的适应能力;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为资金运作提供更大的空间;三是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加大对票据融资、同业拆借等非传统融资渠道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资金成本持续上升的挑战。
三、信贷风险加大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信贷风险也在逐渐加大。
一方面,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一些行业和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和债务问题,信贷违约的风险增加;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一些新兴业务和新兴市场的信贷风险也在逐渐显现。
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思考作者:于灵伟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2期摘要: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为了扩大市场影响力,吸引更多客户,实现融资,必须要加强金融市场业务的拓展,要对金融市场进行全新开发。
本文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金融市场;金融业务;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拓展是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广义地讲,金融市场业务指的是与金融市场有关的各种银行业务,比如同业拆放、票据转帖、债券投资、资产转让和回购、外汇交易等,金融市场业务模式较多,业务比较灵活,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且应用的领域也十分广泛。
狭义上的金融市场业务指的是各种同业业务。
随着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中的快速发展,农商行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国外的一些金融行业经验分析可知,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交易成本的逐渐降低,农村商业银行不能单纯地依靠存款和发放贷款的固有盈利模式,必须要加强对其他金融业务的拓展,才能使得银行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变化的趋势。
一、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挑战1、宏观经济新环境的影响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改变,全球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加上原有的发展格局的限制和影响,使得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向不断变革,朝着绿色、低碳为主的新科技方向创新发展,产业升级逐渐加快。
金融行业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较大,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些问题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制约,加上农村商业银行本身的规模相对于其他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而言要小一些,所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日益激烈的同行竞争,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势在必行,但是由于银行本身的各种条件因素的制约,导致农商行的业务拓展以及转型发展受到影响。
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现状及展望探讨
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现状及展望探讨1. 引言1.1 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现状目前,我国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农商行金融市场逐渐成为各行业客户的首选。
农业金融、小微企业金融、乡村金融等领域的业务得到了迅速拓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农商行金融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服务也不断推进,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在市场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农商行金融市场的风控能力逐步提升,保障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农商行金融机构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风险管理不足、信息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农商行金融机构需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展望未来,我国农商行金融市场有望实现更大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展望探讨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展望未来,农商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抢占发展先机。
农商行需要积极应对日益严格的监管政策和规定,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合规意识,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农商行应加强与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沟通合作,共同推动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农商行需要不断注重客户需求,深耕细作,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创新理念和技术手段,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提升服务体验,实现智能化、便捷化发展。
农商行应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寻找市场增长点,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提升综合竞争力。
紧跟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抓住金融改革开放的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农商行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创新和合作,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现状分析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思路
近一年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金融严监管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新常态. 2017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了三大攻坚战首位. 在监管部门重拳频出的当下,同业业务大幅萎缩,理财产品通道职能明显削弱,委外业务增速放缓.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传统信贷投放的地方政府平台、房地产等重要行业领域面临较大的去杠杆压力. 在金融强监管的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唯有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观能动意识,理性开展金融创新,不断尝试探索新兴业务发展模式,才能够最大限度保障信贷资产质量,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强监管逐步成为金融业务发展的新常态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针对三套利四违反四不当十乱象等行业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专项整治,短期内出台多达二十余项监管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模式、经营管理现状、产品创新机制都进行了适当规范. 密集出台的监管政策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应有之义,亦是有效遏制资金脱实向虚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希望引导商业银行业务开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促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 近年来,商业银行资金脱实向虚的势头明显,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到低风险的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 为了多渠道地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各类金融创新产品频出,复杂的交易结构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攀升,债务负担加重. 理财业务、同业业务、委外业务的重点排查过程中,风险链条逐步清晰,有效地遏制了市场乱象. 从监管政策的成效来看,监管部门通过实施监管政策+专项治理的组合拳,确实有效地遏制了资金空转势头,过度金融创新的趋势得到扭转,银行业经营趋于规范稳健. 二、外部监管环境趋紧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监管环境的趋紧对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非信贷业务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表现. 1监管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投向引导日益明显. 信贷业务长期以来是商业银行最为核心的资产业务,然而受制于考核指标压力以与监管创新倒逼,加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的不断蚕食,商业银行有很强的转向发展非信贷业务的主观意愿. 根据《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所涉与的有关要求,商业银行要回归本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要盘活存量贷款,加快处置不良,同时也要优化增量贷款,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对于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坚决退出相关贷款,同时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违规发放首付贷. 同时《指导意见》文明确鼓励信贷资金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国家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消费金融、绿色金融等. 这一系列的规定,将逐步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未来信贷资金在投放区域、产业、行业、期限和配比方面将更加趋于合理. 2商业银行理财通道业务萎缩明显,通道职能呈现弱化趋势. 自20##我国首款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诞生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7年》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计56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总数935万款,产品存续余额达2954万亿元,较年初仅增加049万亿元,比2016年少增50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194个百分点. 2017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发行理财产品2577万款,实现资金募集17359万亿元. 截至2017年底,金融同业类产品余额为32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11. 金融同业类产品余额较年初大幅减少340万亿元,降幅为5113;从资产配置来看,债券、银行存款、拆放同业与买入返售等标准化资产日益成为理财资金配置的主要资产,截至2017年底,该类资产配置共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6756,其中债券资产配置比例为4219;新发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总体较低2017年,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与以下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量为14451万亿元,占全市场募集资金总量的8325,而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量为028万亿元,仅占016. 近五年银行理财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2016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增速开始有所下降. 2017年,银行业理财产品增速进一步下降,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银行理财市场呈现以下趋势其一,理财产品增速下降;其二,同业理财规模与占比较年初双降;其三,理财资产配置以标准化资产为主;其四,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低风险等级为主. 强监管政策执行以来,银保监会出台了6号文、46号文、53号文和开展专项治理对理财管理与监管合规、运作模式、资金投向、资金池等方面进行了摸底与排查. 在受到偏紧货币政策带来市场资金价格走高以与监管要求消除多重嵌套、限制非标投资和通道业务的背景下,理财业务规模呈现出下降态势,同比增速降幅较为明显. 3商业银行委外业务收缩明显,投资杠杆遏制效益显现. 委外业务是金融市场上资产配置的重要渠道之一,商业银行又是委外业务的主要参与者. 随着大资管时代发展,商业银行自营和理财资金规模加速增长,银行将自营资金或理财资金委托给基金、券商、信托和私募,由这些外部机构管理人按照约定的范围进行主动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自身投资能力、合规有效拓展投资范围. 产品模式和投资顾问模式是商业银行发展委外业务的主要模式,一般来说,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委外业务更倾向于通过信托计划、基金通道的形式进行产品合作,而城商行、农商行则因受政策等条件限制,在开展委外业务时更倾向于以投资顾问的形式参与,在银行和市场投资机构的共同推进下,近年来委外业务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问题也不断积累并加速暴露出来. 6号文明确提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审慎开展委外投资业务严格控制交易杠杆比率,不得违规放大投资杠杆;46号文将非银机构利用委外资金进一步加杠杆、加久期等现象划入理财空转套利的业务范畴,并要求商业银行开展自查;53号文要求银行自查将同业存单计入同业融入资金余额后,是否超过负债的三分之一等等;防止委外资金通过加杠杆进入债市产生利益输送. 面对严格的监管压力,一些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改变了风险偏好,出现了大规模委外赎回,对于到期的委外资金,多家银行选择较为谨慎的态度,从而使得委外规模受到限制,委外负债来源增速持续放缓. 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思路伴随着严监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都将成为行业新常态,商业银行更加应当转变经营策略,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合法合规地开展各类金融业务,适当调整业务模式,着力促进业务持续发展. 1信贷投向应当着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逐步过渡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并重视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在未来信贷投放上,商业银行应当转变紧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等传统舒适信贷投放领域的固有思维,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大力支持创新科技型企业,提高风险甄别能力,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中国制造2025》中重点发展的各领域,利用金融手段助推制造业大发展. 有意识地支持创新能力强、成长快速的独角兽企业,为其提供全面的金融综合服务,寻找新市场、新业务领域的金融合作契机. 要积极加强产能过剩行业风险防控,目前虽然钢铁、煤炭等原材料价格有所反弹,但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对于产能过剩领域的僵尸企业,要主动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掌握僵尸企业处置方案,妥善积极开展融资压降工作,杜绝向僵尸企业持续融资. 2信贷投向应当向普惠金融领域适当倾斜.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意愿最强烈,同时融资难度最大的一个市场环节. 201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定向降准、专项再融资、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等政策措施,从政策层面支持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制定小行业、小企业的经营战略,普惠金融业务必将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又一蓝海. 在平台和房地产融资受限较为明显的政策背景下,在金融去杠杆的整体外部环境下,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空间很大. 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围绕优质核心客户向其上下产业链深挖拓展市场,凭借对供应链条的风险把控,降低单笔业务的综合风险. 通过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在单笔业务小额化,授信审批专业化的思路下真正让信贷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3理性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去杠杆. 深化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扎实打好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的三大攻坚战. 要行之有效地推进去杠杆工作的开展,就必须在政府类融资领域、房地产领域、国有企业领域全面稳步推进去杠杆工作. 在政府类融资领域对于仅仅承担政府融资职能的壳公司或是地方政府通过注入储备土地与其他公益性资产包装的融资平台更是要审慎介入,在确保合规性的前提下开展业务;在房地产领域则要优中选优,特别是重点支持住房租赁融资业务,严控纯商业项目的信贷投放;对于通过各类结构创新而开展的非传统信贷业务,要理性积极地看待,同业业务应回归流动性管理本源,严控套利增长的业务规模,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新兴业务,逐步改变传统息差收入模式. 委外业务则应当注重市场风险抵御,对委托投资期在风险控制上设置预警指标,降低期限错配的负面效应,实现从资产持有型向交易型转变. 资产管理业务则应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产品本质,积极推进产品转型,着力实现产品募集期限与投资资产期限相吻合. 4大力开展并推进债券承销业务. 债券承销业务有利于降低风险资产占用率、提高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同时带动存款增长. 伴随债券市场发展、债券承销规模的不断扩大,债券承销业务对存款的综合带动效益更强. 债券承销业务的大力开展可以增加优质客户满意度和客户黏性. 目前,债券融资已经成为大型央企、地方国企和优质民营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之一,2017年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发行数量共计3059款,总额逾342万亿元. 大力发展债券承销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帮助大型优质客户调整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 此外,大型企业外部评级良好,具备发行债券的先天优势,债券发行也有助于商业银行在合规框架下帮助企业开展各类融资活动,在严监管的背景下在各类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 5积极探索投贷联动业务. 自《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下发以来,国内投贷联动试点工作就拉开大幕. 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既有利于丰富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投资业务,拓宽业务领域,分享科创企业的成长收益,改善盈利结构. 此外,通过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商业银行将进一步调整重债轻股的业务发展模式,为业务创新和银行业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刘璐杨静波单位1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部2中国工商银行授信审批部。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考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考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考2009年3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给在沪商业银行特别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际金融中心与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任务是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从其外延来看,上海要成为金融机构集聚的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核心在于提高上海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从其内涵来看,是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延伸,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核心在于掌握金融产品特别是人民币产品的定价权。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在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欧美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商业银行依靠存款来发放贷款的固有盈利模式开始逐渐弱化,传统存贷款产品不断受到公司股票、私人养老金、共同基金、私人信托投资和私人人寿保险等新产品的挑战。
近几年,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业务在银行的规模、收入贡献稳步提升,金融市场业务部门从传统的资金调剂部门,日益成为各大银行的资金营运平台、资产负债管理平台、金融产品创新平台和新的利润创造中心。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机遇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政策机遇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之后,上海市政府随即成立了上海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连续下发《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务院关于推进加快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通知和规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也于2009年6月份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在地方立法层面形成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同业业务的思考
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同业业务的思考随着交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先后上市,2006年末我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已经进入倒计时,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同业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资源配置和业务创新方面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金融同业在客户、产品;政策、队伍等方面竞争加剧的同时,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相互依存、强强联合的格局愈加清晰。
要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在现有的分业经营体制框架内,加强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之间在业务、技术和组织等方面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范围经济,这样既可以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在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之间的传递,又可以为客户、为社会提供“一站式”全面的金融服务,使安全原则和效率原则得到兼顾和体现。
可见,金融同业合作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较大。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现状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的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合作。
从一般型业务合作上,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互为客户,相互之间提供融资便利和资金支持。
但我国商业银行已有的同业合作大多数合作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深层次的合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许多全面合作协议还仅仅具有备忘录性质,一些合作条款在现实中还未得到落实和执行。
我国金融同业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推进金融制度市场化进程。
为此,“高层次、宽范围、新领域”应成为我国未来同业合作发展的方向。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存在的问题首先,对同业业务观念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对同业业务发展的整体认识尚不明确、不统一。
很多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还是和公司业务放在一起。
已经独立建立同业业务的商业银行在总、分、支行之间,对于同业业务的认识及定位还有差异,直接导致不同地区同业业务拓展力度不均衡,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不够。
其次,业务管理模式上有待进一步成熟。
商业银行过去开展同业业务长期分散在公司业务部、资金和清算等多个部门操作管理,营销的组织形式松散多样,统一管理,规范运作的难度较大。
对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发展“大个金业务”的思考
对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发展“大个金”业务的再思考理念是先导,是潜在的生产力,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行动。
当前,商业银行加快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必须要对“大个金”理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再阐释。
一、个金工作的重要地位1、业务贡献度大。
目前,国外现代商业银行纷纷从以公司信贷业务为主,转向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并重发展,且个人金融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主渠道。
美国花旗银行50%以上的营业收入来自对个人客户的服务,香港恒生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对全行利润的贡献度在48%以上。
同时,国内各商业银行也逐渐意识到个人金融业务稳定的收益性和良好的成长性,纷纷围绕个人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创新和变革,在个人金融业务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个人金融业务领域成为同业关注的热点和竞争的焦点,各行个人金融业务对全行经营的贡献度不断加大。
2、战略地位重。
个人金融业务具有成长性好、涉及范围广、客户数量稳定、业务对象分散、系统性风险小的特点,是提高经营效益最为稳定的银行业务。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减少;并且,存贷利差的减少和利率市场化的必然趋势将会使资产业务这一以往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受到较大冲击。
而个人金融业务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不仅有利稳定存款、改善资产结构,而且对拓展盈利空间、实施战略调整、提高经营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品牌建设优。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品牌的关键在于能辨别出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品牌的最终目标是向购买者长期表达一组特定的属性、利益和服务,而这些特定的属性、利益和服务对产品或服务的目标客户群来说,又必须是正面的,能激发购买欲望、维持品牌忠诚。
对金融服务行业来说,品牌培植的重要性不言而明。
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现状及展望探讨
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现状及展望探讨摘要:近年来,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发展迅猛。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也对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现状;问题与挑战;展望;建议二、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现状分析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主要包括贷款业务、存款业务和理财业务。
根据目前的情况,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贷款业务是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核心。
农商行通过向农村企事业单位和农民提供贷款,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
目前,农商行贷款的主要形式是农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
这些贷款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存款业务也是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商行通过各种存款产品,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为农村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方便的储蓄服务。
据统计,目前农商行的存款规模不断扩大,存款利率也在不断调整。
理财业务是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新兴领域。
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和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农商行开始推出各种理财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这些产品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
目前,理财业务在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中的比重还比较小,但有着很大的潜力。
三、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的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相比于国有商业银行,农商行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相对滞后。
这主要是由于农商行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投入相对较弱,造成产品种类不足,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农商行经营规模较小,分布范围较广,很难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农商行在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农商行金融市场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较高,农商行在风险识别和控制方面存在困难。
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探究
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探究商业银行是社会经济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的金融机构,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来源于市场环境因素,也受制于自身经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展,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不断改革,适应市场的变化,探索适合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1. 收益来源单一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金融中介业务上,包括存贷款、贸易融资、证券投资等。
这样的经营模式使得银行的收益趋于单一,无法有效地分散风险,缺乏更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2. 风险管理不足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是融资和信贷,对于风险的管理非常重要。
但目前许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银行存在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容易导致不良资产增多,风险加大,最终影响银行的健康发展。
3. 战略转型不及时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随时调整,但部分银行在变革中缺乏足够的决策和执行力,导致暂时失去市场竞争力。
4. 信息技术水平低在快速变革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充分吸收新的技术和理念,是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问题。
可现实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一些传统银行的业务仍然依赖于人工操作,缺乏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1. 强化财富管理业务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富管理业务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
商业银行应该构建完善的财富管理业务体系,这也可以有效分散银行资产的风险,并拓宽其收入来源的网络。
2.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将其应用于各个业务领域,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加强对于风险的控制。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技术的革新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于风险管理的控制,在机构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增加对信贷、融资、投资的风险储备金的管理,有效控制银行的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也应该加强与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合作,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探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探讨田雪婷摘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不仅是对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适应,同时也是对客户多样化需求的满足。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机遇与困境进行全面思考和探讨,提出了对今后发展的几点思路,藉以推动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创新自我国对金融体制实行全面改革以来,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受到重创,获益空间急剧下降。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金融市场业务为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转机,成为其业务转型及创新的重要平台。
积极开展金融市场业务,不仅是适应市场变化需要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
同时,商业银行本身的战略渠道也由此拓展,银行资产和金融交易得到有效组合,资产收益扩大化,逐渐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金融市场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商业银行所承担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大。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探索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期对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与支撑。
一、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现状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是银行利用利率、汇率等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开展的一系列投融资以及交易业务,通过使用债券外汇等多种工具,在境内外多个市场及多个币种之间进行流通,主要职能是资产管理、资金营运以及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等(杨芳等,20XX)。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于1991~20XX年开始起步,受到的规范较多,发展比较缓慢。
20XX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放宽其监督管理力度,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创新取得加速发展。
截止到目前,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主要包括以下五大类:一是金融市场结算及代理业务,二是为券商和上市公司提供的融资服务,三是为促进企业改制(如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兼并与并购等)而开展的咨询顾问业务,四是自营金融市场业务,包括债券、股票及基金,五是相关的投资银行业务(吴勇,20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考2009年3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给在沪商业银行特别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际金融中心与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任务是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从其外延来看,上海要成为金融机构集聚的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核心在于提高上海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从其内涵来看,是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延伸,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核心在于掌握金融产品特别是人民币产品的定价权。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在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欧美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商业银行依靠存款来发放贷款的固有盈利模式开始逐渐弱化,传统存贷款产品不断受到公司股票、私人养老金、共同基金、私人信托投资和私人人寿保险等新产品的挑战。
近几年,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业务在银行的规模、收入贡献稳步提升,金融市场业务部门从传统的资金调剂部门,日益成为各大银行的资金营运平台、资产负债管理平台、金融产品创新平台和新的利润创造中心。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机遇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政策机遇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之后,上海市政府随即成立了上海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连续下发《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务院关于推进加快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通知和规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也于2009年6月份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在地方立法层面形成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纵观上海市政府推出的各项政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是今后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围绕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在上海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先行先试”给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
金融市场业务拓展的市场机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根据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计划,今后将争取在上海建立全国票据集中交换中心、信贷转让市场、信托资产转让等市场;在债券市场计划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投资者、交易品种、登记托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在期货市场考虑引入合格机构投资者等一些安排。
这些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上升,都给与商业银行参与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金融交易,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业务广度和深度带来了诸多市场机遇。
金融市场机构建设的发展机遇完善金融机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企业,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组织保障。
同时,随着CEPA和ECFA相继签订,香港和上海两地“金融中心”的职责分工更趋清晰,沪、港、台两岸三地经济金融联系日益密切,也为加强两岸三地金融市场业务合作奠定了基础。
按照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将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开放,加快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新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推进金融经营综合试点和地方国有控股公司改革和试点工作。
这些举措的实施,在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业务组织建设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历史机遇金融创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人民币产品创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落脚点。
今后上海将大力发展各类债券产品,包括企业(公司)债发行规模,大力发展资产支持债券,开展项目收益债券试点,推进外币债券和其他债券品种的创新和发展;稳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将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基准利率功能,积极培育以其为定价基准的各类衍生产品,逐步推出国债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黄金ETF等金融衍生产品。
上海陆续推出的各类金融产品创新给在沪银行特别上海本地法人银行在第一时间参与前期产品设计与开发,丰富和积累产品创新的经验,不断提高金融产品定价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挑战宏观经济新环境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过后,国际经济环境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化的趋势有所减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金融市场波动和短期资金跨国流动加剧,同时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从国内环境来看,虽然我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商业银行如何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抢占先机,成为下阶段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金融监管新政策的制约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都对原有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入反思和改革,总的趋势是金融监管重新严格和金融机构去杠杆化。
从我国金融监管的变化趋势来看,央行近期提出将宏观审慎管理纳入我国宏观调控及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组合,实现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和补充。
银监会提出建立以资本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长效机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风险监管框架。
对商业银行来说,金融市场业务因其涵盖主权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等各个领域,监管环境的变化,面临着金融监管的全覆盖和纵深化,对商业银行的人员、系统、流程和制度都是极大的挑战,考验着新形势下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综合管理能力。
经营模式和资本补充的约束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仍是以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利差收入约占银行收入来源的90%。
近几年的信贷猛增,无疑又给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寻求利润来源的多元化泼了一把冷水,同时银行的核心资本也急需进一步补充。
具体表现为:一是市场定位不清,经营模式同质化严重。
这是我国银行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管理层应顺势而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金融改革方向,重新调整银行的经营策略和战略布局,进一步明确行业分工,细化市场定位,形成各自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对金融市场业务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金融改革时间较短,银行的高管层大多缺乏对金融市场业务的知识和实际经验,从而在制订经营计划中侧重对传统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无论是考核激励还是资源投入上对金融市场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比如在风险资产限额分配上,分配限额不足;在授信审批上,基本延续贷款业务审批授信的做法,缺少针对信用类债券投资的审批规范。
三是信贷规模大幅扩张,银行资本急需补充新机制。
这几年信贷规模大量扩张,大多银行的资本消耗殆尽,以权益积累为主的资本补充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银行资产不断扩张需要,而其他资本补充的途径有受到种种限制。
规模扩张和资本约束给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拨付资金波动较大,资本占用型资金业务额度受限较明显,影响了银行资产配置效率和效益,客观上制约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
金融专业人才的约束国际公认的金融人才技能包括“硬技能”、“软技能”和“国际视野”三个层面。
“硬技能”包括数据分析、技术协作、定量分析、行业相关软件应用或者市场工具等方面的能力;“软技能”则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努力、勤奋、动力、职业道德、沟通和领导力;“国际视野”包括外语、文化才能、外交敏感性、从世界上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转化适应能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缺的是拥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高级金融专业人才,银行从业人员存在着“硬技能”不够硬,“软技能”不够足,“国际视野”不够宽的现象,这也逐渐成为制约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长远发展的深层次因素。
加快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初步建议以银行业改革创新为契机,不断提升金融市场业务竞争力完善金融市场业务组织管理机制。
传统的金融市场业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强化银行对金融市场业务的全面风险控制,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在投资决策、考核激励、人才培养方面也暴露出一些缺点,甚至错失了一些业务发展良机。
而对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引入集中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值得借鉴,实践证明部分商业银行(如兴业银行)成立独立持牌的资金营运中心试点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此建议抓住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和加快金融机构改革的契机,引导条件成熟的银行在浦东注册成立独立持牌的资金营运中心,在履行银行资金营运职能和相应风险管理职责前提下,适当扩大金融市场业务部门的权限,加快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
在业务发展初期,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与扶持。
而在未来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时期,也可以借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在金融市场业务部门基础上成立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化),成为上海金融机构综合改革发展试点之一。
完善激励考核和人才培养机制。
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金融市场业务又是商业银行的高端业务领域,更需要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金融市场业务部门应该成为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精通本国金融市场业务运行的当代银行家成长和成才的摇篮。
为此,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订合理的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业务一线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要加强相应人才配套建设,加强专业培训和职业引导,引进和培养金融工程、数量定价等高端专业人才,增强金融市场的产品定价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引入首席经济学家、首席交易员等专业概念,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中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是要加强银行基础人才的培养,不断壮大既熟悉创新型金融产品运行机制、又能准确把握客户有效需求的基础人才队伍,在这方面也需要监管部门给予支持。
四是要加强同业合作和国际交流,增强银行员工的全局意识和国际视野。
以“两岸三地”金融合作为契机,加强沪、港、台金融市场业务合作近年来,随着CEPA和ECFA相继签订,沪、港、台两岸三地经济金融联系日益密切,这就为加强两岸三地金融市场业务合作,实现沪、港、台金融市场对接创造了前提条件。
就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具体建议有:稳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
一是支持和鼓励在沪法人银行到香港和台湾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