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1造血器官和血细胞分化(1)
胚胎
造血
1,血岛造血:第二周未时开始到第9周。卵黄囊壁上血岛是最早造血器官。
2,肝脏造血:始于胚胎第六周到第七月。3—6个月的胎肝是主要造血场所.
3,骨髓造血:始于胚胎第三个月,第八个月时已经成为造血中心场所。
4,血C顺序是:红—→粒—→巨核—→淋巴—→单核.
5,2周(血岛)—→6周(胎肝)—→3月(骨髓)—→6月—→骨髓为主。
C:造血干C能高度自新分化,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
CD34+和CD38—则进行对称有丝分裂,在各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向多个方向分化。
D:存在于骨髓、肝、脾、外周血、脐血中。不仅是在骨髓中。
造血祖C
由造血干C分化而来,无自我更新能力、过渡性的增殖性的C,
也叫定向干细胞,仅有分化功能
造血调节因子
1:正向调节因子:
骨髓
造血
1,4岁前全为红骨髓。从5岁开始有部份黄骨髓。
2,黄骨髓:脂肪化的骨髓,占总量的50%.黄骨髓仍有造血功能,可转为红骨髓。
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造血
骨髓内造血干C→淋巴干C→T淋巴祖C(流到胸腺、脾、淋巴结中)和B淋巴祖C流到骨髓中)
髓外造血
1,正常下,出生2个月后,婴儿的肝、脾、淋巴结不再造血。
2,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某些血液病时,肝、脾、淋巴结又能造血。
干细胞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RBC生成素,BPC生成素,
2:反向调节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干扰素,趋化因子。
对于粒单核系祖细胞培养时,细胞团数≥50时,叫集落。
3----15个叫小簇。15---40个叫大簇≤40个叫为簇。
3,髓外造血器官也包括胸腺,肾上腺,胃肠道,腹腔的脂肪。
第二篇造血及血细胞分化发育
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一、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造血。
1.胚胎期造血胚胎期可相继分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1)中胚叶造血期此期造血大约在人胚发育第2周末开始,到人胚第9周时止。
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血岛。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2)肝脏造血期始于胚胎第6周,至胚胎第7个月逐渐退化。
肝脏造血的发生是由卵黄囊血岛产生的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迁移到肝脏后种植到肝脏而引起造血的。
3个月~6个月的胎肝是体内主要的造血场所。
(3)骨髓造血期在胚胎第3个月长骨髓已开始造血,随胚胎发育,骨髓造血日趋发育。
第8个月时,骨髓造血已高度发育,髓腔中呈现密集的造血细胞灶且各系造血细胞均可见到,缺乏脂肪,这时骨髓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脾造血功能减退,骨髓造血迅速增加。
胚胎时三个造血阶段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替此消彼长的,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分别是: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出生后造血器官(1)骨髓造血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
从出生至4岁,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
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有远心端向近心端发展。
至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如颅骨、胸骨、脊椎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
黄骨髓脂肪化的骨髓称为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
健康成人黄骨髓约占骨髓总量的50%。
黄骨髓仍然保持有造血的潜能,当机体需要时,又可重新转变为红骨髓参与造血,因此正常情况下,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较强。
(2).淋巴器官造血在骨髓内,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淋巴干细胞,其再分化成T、B淋巴祖细胞。
B淋巴祖细胞在骨髓内发育;T祖细胞随血流迁移至胸腺、脾和淋巴结内发育成熟。
造 血
疾病:
白细胞系统 *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
急淋——50%出现阳性 急粒——阳性 急单——阳性率较高 急粒单——有急粒和急单的特点
*毛细胞性白血病——强(+) *浆细胞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偶见(+) *慢淋——(+)
红细胞系统 *红系病态造血:
幼红细胞可呈(+)反应,百分比增加,阳性程 急单 度增加,有 时红细胞也呈阳性,而其他类型急性和慢 性白血病红系细胞大多呈阴性。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和白介素的调空
SC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Meg N Eo BA M BL TL IL-1 (+) (+) (+) (+) (+) + + IL-2 + ++ IL-3 + + + + ++ + IL-4 (+) (+) (+) (+) ++ + + IL-5 ++ ++ +IL-6 全髓增殖因子 IL-11 全髓增殖因子 GM-CSF + + + + ++ + G-CSF (+)(+) (+) ++ + M-CSF + + EPO ++ TPO 巨核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性磷酸酶染色
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
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
血细胞是由造血组织产生的,而造血过程称为血细胞发生。
在骨髓中,造血干细胞逐渐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系列,包括红细胞系列、白细胞系列和血小板系列。
下面是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1. 红细胞系列:
-造血干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发育,形成原始红细胞。
-原始红细胞经过细胞核缩小、细胞内色素增加、胞质减少等过程逐渐发育成为成熟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失去细胞核,变为无核红细胞。
2. 白细胞系列:
-造血干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发育,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
-髓系白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经过细胞核形态、细胞质颗粒和细胞固有酶的变化逐渐发育成熟。
-淋巴系白细胞经过分化途径发育成为成熟淋巴细胞。
3. 血小板系列:
-造血干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发育,形成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在骨髓中发育,细胞内包含大量血小板原代颗粒。
-巨核细胞的核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多,细胞内的颗粒逐渐成熟,分裂成多个血小板。
血细胞发生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反映了血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过程。
这一过程是复杂的,涉及到遗传因素、细胞分化相关因子以及调控蛋白等多个因素的作用。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血细胞发生过程中形态变化的基本规律,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规律可能会发生异常变化。
简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规律
简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规律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初级血细胞:在胚胎发育期间,血液中的单细胞血细胞开始分化成最初的血细胞,称为初级血细胞。
初级血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
红细胞通过造血过程产生,白细胞主要由父母代细胞直接生成。
初级血细胞的形态演变遵循着从多细胞到单细胞的定律,即从原始血细胞到分裂成家的细胞的转变。
2. 次级血细胞:在出生后,初级血细胞逐渐衰老和死亡,形成了次级血细胞。
次级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和白细胞在造血过程中已经成熟,形态演变规律遵循着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趋势。
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形态演变也遵循着从多细胞到单细胞的趋势。
3. 成熟血细胞:成熟血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后形成的细胞类型,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成熟血细胞的形态演变规律遵循着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趋势,并且细胞体积、数量和形态逐渐稳定。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规律是随着生命的成长和生理变化而变化的。
这些变化有助于维持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
2.1.1造血器官与造血
幼红 细 胞 岛
幼红细胞造血岛(erythroblastic island): 各阶段幼红细胞成堆存在,其中心有 1-2个巨噬细胞,幼红细胞从巨噬细
胞 中摄取铁。增多见于红系增生旺盛。
红骨髓
红骨髓主要由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造血实质细胞组成,由网状纤维 和网状细胞构成立体网架,各发育阶段的血细胞位于网孔中。红骨髓内有丰 富的血管系统,血窦是最突出的结构。血窦内是成熟的血细胞,血窦间充满 各发育阶段的造血细胞。
等多种功能。
(三)髓外造血
1.定义
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 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 胞和血小板,
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 殖性疾病以及某些恶性贫血时,
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 造血(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EH)。
髓外造血
一、胚胎期造血器官
(一)卵黄囊造血期(中胚层造血期)
造血时间
人胚第2周末~人胚第9周时止。
造血特点
1.血岛形成。
2.唯一的血管内造血。
3.产生第一代巨幼红细胞,主要
有三种特殊Hb:
第6周后,卵黄囊造血功能逐渐退化,由 肝和脾取代,第9周卵黄囊造血完全停止。
Hb-Gower1 Hb-Gower2 Hb-Portland。
骨髓、淋巴结
红系、粒系
红、粒、巨、淋、单系
造血器官
中胚层造血
肝脏造血 脾脏造血
胸腺造血 淋巴结造血 骨髓造血
人胚胎期造血器官及造血特点
造血时间
造血特点
人胚2周末~9周
人体唯一的血管内造血,可形成第一代巨幼红细胞,产生HbGower1、Hb-Gower2和Hb-portland
临床血液学检验名词解释小知识点
造血: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
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胚胎期造血分为:中胚叶造血、肝脏造血和骨髓造血;出生后的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淋巴造血。
髓外造血(EH):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造血微环境(HIM):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是造血干细胞生存的场所。
造血干细胞(HSC):由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辨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CFU-S:能形成脾结节的干细胞称脾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祖细胞(HPC):是指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
骨髓间质干细胞(MSC):是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等干细胞的共性,可在不同环境中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生理形式,是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无效造血:幼红细胞在骨髓内分裂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原位溶血”,或红细胞进入循环后很快被破坏,称无效造血。
骨髓细胞学检查:通过普通显微镜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最为简单、使用,可以了解骨髓中各种血细胞数量、细胞形态有无异常等,从而诊断、协助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
骨髓穿刺适应证:(1)不明原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及成分异常:如一系和/或一系以上细胞减少或增多,外周血中出现原始细胞等(2)不明原因发热、肝肿大、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3)不明原因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等(4)血液系统疾病定期复查,化疗后的疗效观察(5)其他:骨髓活检、骨髓细胞表面抗原(CD)测定、造血干/祖细胞培养、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电镜检查、骨髓移植、微量残留白血病测定、微生物培养(如伤寒、副伤寒、败血症)及寄生虫学检查(如疟疾、黑热病)等。
临床血液学检验-1-1-造血组织和造血调控
CD34 - 、Lin + + 原幼细胞成熟和功能完善
45
图 造血干细胞的自我维持和早期、晚期造血祖细胞群体
(3)造血祖细胞的形态学
39
造血干细胞
CD34 +细胞
CD34 - 细胞
CD34 + 细胞
造血干细胞
早期 造血祖细胞
图 造血干细胞和CD34 +细胞
40
(5)造血干细胞的检测
单个细胞在生物体内有能力长期重建造血是判断该细 胞为造血干细胞的“金标准” 造血干细胞的数量极少,且形态上不能区别,目前还 没有建立体外直接测定造血干细胞的方法 脾集落测试法(脾集落形成试验):1961年Till等首先 采用小鼠脾集落形成试验间接证明了造血干细胞的存 在 免疫表型检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及分选D34+CD38— 细胞,其性能接近于造血干细胞
图 造血理论的完善及其衍生的医学
32
(一)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
1.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
(1)概念 造血干细胞: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 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上难以辩认的类似 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33
(2)造血干细胞的基本特征
造血干细胞随血流大量迁移到肝、脾及淋巴结等部位
3
图 卵黄囊血岛形成
4
血岛细胞 周边部分细胞 原始内皮细胞(血管干细胞) 原始血管壁 中央部分细胞
原始血细胞(造血干细胞)
生成原红细胞样细胞
迁移到肝、脾及淋巴组织
5
2.
肝脏造血
造血时间:始于人胚胎发育第6周初,至第5个月后逐渐 减弱,到出生后停止
造血组织
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圈
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主要涉及到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过程。
以下是有关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圈的详细介绍:
1.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
它们能够分化成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2.分化过程:在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细胞会经历一系列的基因表达和形态变化,最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血细胞。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细胞特征和功能。
3.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圈: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圈是指造血干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细胞群体。
这些细胞群体具有不同的分化潜能和特征,可以进一步分化成不同类型的血细胞。
在分化圈中,每个细胞群体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造血系统。
总之,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的基因表达和形态变化。
通过深入了解这个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血液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并为血液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简述造血的过程和原理
简述造血的过程和原理
造血是身体中维持血液系统正常运作所必须的过程。
它是由骨髓和淋巴组织组成的复杂生物学系统来完成的。
以下是造血的过程和原理:
1. 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这些干细胞可以产生自身的复制并保持不断更新,从而保证了血液系统的系统性。
2. 前体细胞:在经过分裂和分化后,干细胞会产生一系列的前体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不同类型的前体细胞,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血细胞。
3. 血细胞:在前体细胞分化为不同类型的血细胞之后,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
红细胞携带氧气,白细胞对抗感染,血小板控制止血。
4. 调节因子:在整个过程中,有许多调节因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内特定的物质可以刺激或抑制造血。
通过这种方式,身体可以适当地调节产生血液的速度和数量。
总而言之,造血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保障身体正常运作所必须的。
干细胞分裂,前体细胞分化,血细胞产生,以及调节因子,是造血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
简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质形态演变规律
简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质形态演变规律血细胞发育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律:
首先,出现在血液由第一个祖细胞(即造血干细胞)向多种现成的血细胞转化的过程,称之为表观发育,这一变化也被称为分化。
其次,在表观发育中,细胞质形态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例如:血细胞的细胞质的体积逐渐增大;平面变圆;内质网逐渐收缩;多个嗜酸性粒细胞向一个中心聚集;中心空腔形成,称为“月牙型”细胞质;胞质内染色体增多,呈现成一片星状,等等。
此外,最后细胞质形态差异化,分歧发育,且形态变化最大的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其他的如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也有较大的变化。
最后,本质上,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质形态演变体现出细胞复杂性和个性性,体现出细胞内形态活动的新特征,使其具有独特的系统功能。
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7年练习题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2017 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一、A11、造血微环境不包括A、微血管系统B、基质C、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D、网状细胞E、成熟红细胞2、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的造血器官A、卵黄囊B、肝C、肾D、骨髓E、淋巴3、下列哪项不符合髓外造血A、多见于儿童B、是机体对血细胞的需求明显增高的一种代偿C、是机体正常反应,不属于病理改变D、造血部位可以累及到胸腺E、可导致相应器官的肿大4、红细胞破坏后,受何者吞噬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脾E、肝5、下列血细胞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由小变大B、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C、核仁由无到有D、核浆比例由大到小E、胞质颗粒从有到无6、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学规律的是A、胞体大,但核浆比例小B、细胞核内见明显的核仁C、胞质中一般无颗粒D、核染色细致均匀E、核膜不明显7、关于血细胞的增殖,错误的是A、血细胞的增殖又称为对称性增殖B、母细胞有丝分裂后形成子细胞C、子细胞还可进一步增殖D、子细胞是成熟细胞E、原始红细胞经4~5次增殖,成为成熟红细胞8、红细胞起源于A、原始红细胞B、肝C、骨髓造血干细胞D、巨噬细胞E、早幼红细胞9、造血干细胞的主要分子标志是A、CD3B、CD25C、CD34D、CD38E、CD9010、属于集落刺激因子的是A、TPOB、IGFC、CSF-GMD、HGFE、PDGF11、干细胞培养中常将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A、集落B、微丛C、小丛D、大丛E、集团12、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属概念错误的是A、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其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B、在特定情况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C、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D、其增殖形式为对称性增殖E、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13、人体内具有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A、红系祖细胞B、造血干细胞C、粒系祖细胞D、巨核系祖细胞E、B淋巴系祖细胞14、起正向调节作用的造血因子不包括A、干细胞因子B、红细胞生成素C、集落刺激因子D、转化生长因子(TGF)E、白细胞介素15、出生后,产生血细胞的骨髓为A、黄髓B、红髓C、灰质D、白质E、以上都不是二、B1、A.占有核细胞的0.5%~1.5%B.占有核细胞的0.05%~0.15%C.占有核细胞的0.1%D.处于G0/G1期E.处于S/G2M期<1> 、12%~13%的骨髓中CD34+细胞A B C D E<2> 、脐血中CD34+细胞A B C D E<3> 、骨髓中CD34+细胞A B C D E<4> 、外周血和脐血有核细胞中的CD34+细胞A B C D E<5> 、外周血中CD34+细胞A B C D E2、A.肝B.脾C.淋巴结D.骨髓E.卵黄囊血岛<6> 、人胚8~9个月主要造血器官是()。
临床血液学检验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练习题
临床血液学查验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练习题一、 A11、胚胎肝脏造血期开始时间为()。
A、第 2 周末B、第 6周C、第 10 周D、7 个月E、出生后2、造血微环境不包含()。
A、微血管系统B、基质C、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D、网状细胞E、成熟红细胞3、成人在正常状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独一器官是()。
A、肝脏B、脾脏C、淋奉承D、骨髓E、肾脏4、中胚叶造血期第一形成血岛的是以下哪个组织()。
A、卵黄囊B、胸腺C、骨髓D、肝脏E、脾脏5、以下哪一项不是人体的造血器官()。
A、卵黄囊B、肝脏C、肾脏D、骨髓E、脾6、人体出生后的造血器官主假如()。
A、肝脏B、脾脏C、卵黄囊D、骨髓E、胸腺7、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造血干细胞B、定向祖细胞C、前体细胞D、网织红细胞E、淋巴细胞8、以下对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表达,哪项是错误的()。
A、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细胞结节B、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形态和淋巴细胞相像C、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干细胞D、拥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向下进一步分化的能力E、造血干细胞根源于造血祖细胞9、下述不切合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是()。
A、胞体由大到小( 巨核细胞例外 )B、染色质由粗拙至仔细C、核仁从有到无D、颗粒从无至有E、核膜由不显然到显然答案部分一、 A11、【正确答案】 B【答案分析】肝脏造血期:始于胚胎第 6 周,至胚胎第7 个月渐渐退化。
肝脏造血的发生是由卵黄囊血岛产生的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迁徙到肝脏后栽种到肝脏而惹起造血的。
3~ 6 个月的胎肝是体内主要的造血场所。
【答疑编号100793914, 点击发问】2、【正确答案】 E【答案分析】造血微环境是指造血器官本质细胞周围的支架细胞、组织。
它包含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答疑编号100793913, 点击发问】3、【正确答案】 D【答案分析】成人在正常状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独一器官是骨髓。
第 二 章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精品资料
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本章考点1.造血器官及造血微环境2.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3.血细胞的增殖、发育与成熟4.细胞凋亡一、造血器官与造血微环境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称为造血器官。
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造血。
1.胚胎期造血:胚胎期可相继分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
(1)中胚叶造血期:此期造血大约在人胚发育第2周末开始,到人胚第9周时止。
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血岛。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2)肝脏造血期:始于胚胎第6周,至胚胎第7个月逐渐退化。
肝脏造血的发生是由卵黄囊血岛产生的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迁移到肝脏后种植到肝脏而引起造血的。
3个月~6个月的胎肝是体内主要的造血场所。
(3)骨髓造血期:在胚胎第3个月长骨髓已开始造血,随胚胎发育,骨髓造血日趋发育。
第8个月时,骨髓造血已高度发育,髓腔中呈现密集的造血细胞灶且各系造血细胞均可见到,缺乏脂肪,这时骨髓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脾造血功能减退,骨髓造血迅速增加。
胚胎时三个造血阶段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替此消彼长的,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分别是: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出生后造血器官(1)骨髓造血: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
从出生至4岁,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
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发展。
至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如颅骨、胸骨、脊椎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
黄骨髓:脂肪化的骨髓称为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
健康成人黄骨髓约占骨髓总量的50%。
黄骨髓仍然保持有造血的潜能,当机体需要时,又可重新转变为红骨髓参与造血,因此正常情况下,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较强。
血细胞发育成熟的一般规律
血细胞发育成熟的一般规律
血细胞是人体内的重要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它们的发育和成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它们会分化为不同类型的前体细胞。
红细胞的前体细胞会经过多个分裂和分化阶段,最终成熟为红细胞。
白细胞的前体细胞则会分化为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髓系细胞会进一步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红系细胞。
血小板的前体细胞会分化为巨核细胞,然后巨核细胞会发生核分裂,形成多个血小板。
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各种生物分子和细胞因子起着重要作用,调节和促进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例如,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需要依赖于红素、维生素B12、铁离子等物质的参与,而白细胞的发育则需要依赖于一系列细胞因子的作用。
总的来说,血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多种生物分子和细胞因子的参与。
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也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各种血液疾病。
- 1 -。
红细胞的造血原理是
红细胞的造血原理是红细胞的造血原理是指从造血干细胞到成熟红细胞的一系列过程,包括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以及细胞的增殖和成熟。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骨髓中,是由多种细胞类型、调控因子和信号分子相互协同作用而完成的。
红细胞的造血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s)。
H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它们能通过对称分裂产生两个新的干细胞,或者通过不对称分裂产生一个干细胞和一个向一定方向分化的细胞。
HSCs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系列,其中包括红细胞系列。
当HSCs进入红细胞系列分化时,最初的细胞称为粒细胞-网织红细胞前体(granulocyte-erythrocyte progenitor, GEP)。
GEP具有多能分化能力,可以进一步分化为更多小细胞,称为网织红细胞前体。
随着细胞的不断分化,红细胞系列中的细胞逐渐缩小,染色质逐渐凝集,细胞内的核和细胞器逐渐丢失,最终形成成熟的红细胞。
在红细胞的造血过程中,主要的调控因子有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是细胞间的信号分子,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刺激造血干细胞向红细胞系列分化。
常见的细胞因子包括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和IL-3等。
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由肾脏分泌的激素,它能促进红细胞前体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生长因子则是指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直接影响的因子,包括EPO、IL-3、Thrombopoietin等。
红细胞的增殖过程是高度调控的,主要通过细胞周期的调控来实现。
当红细胞前体细胞受到细胞因子的刺激时,它们会进入细胞周期,通过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来增加细胞数量。
细胞周期的关键调控点是G1/S和G2/M转换,这些过程受到多个调控因子和信号通路的精确控制。
在红细胞的成熟过程中,核和细胞器的丢失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红细胞的髓核(nucleus)发生退化,逐渐由狭小的小细胞核取代,最终形成细胞内无核的成熟红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单项选择题]
1、干细胞因子的英文缩写是().
A.SCF
B.TNF-β
C.ILS
D.TGF-β
E.CSF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干细胞因子的英文缩写是SCF;转化生长因子β的英文缩写是TCF-β;集落刺激因子的英文缩写是CSF;白细胞介素的英文缩写是ILS;肿瘤坏死因子β的英文缩写是TNF-β。
[单项选择题]
2、肿瘤坏死因子β的英文缩写是().
A.SCF
B.TNF-β
C.ILS
D.TGF-β
E.CSF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干细胞因子的英文缩写是SCF;转化生长因子β的英文缩写是TCF-β;集落刺激因子的英文缩写是CSF;白细胞介素的英文缩写是ILS;肿瘤坏死因子β的英文缩写是TNF-β。
[单项选择题]
3、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网织红细胞
B.定向祖细胞
C.前体细胞
D.造血干细胞
E.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有进一步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
[单项选择题]
4、中胚叶造血期首先形成血岛的是以下哪个组织()
A.骨髓
B.胸腺
C.卵黄囊
D.肝
E.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中胚叶造血期:此期造血大约在人胚发育第2周末开始,到人胚第9周时止。
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血岛。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单项选择题]
5、红细胞破坏后,受何者吞噬()
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脾
E.肝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
当红细胞逐渐衰老时,细胞变形能力减退而脆性增加,在血流湍急处可因机械冲击而破损,在通过微小孔隙时也发生困难,因而特别容易停滞在脾和骨髓中被巨噬细胞所吞噬。
[单项选择题]
6、干细胞培养中常将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
A.集落
B.微丛
C.小丛
D.大丛
E.集团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干细胞培养中常将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集落。
[单项选择题]
7、造血微环境不包括()
A.微血管系统
B.基质
C.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D.网状细胞
E.成熟红细胞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造血微环境是指造血器官实质细胞四周的支架细胞和组织。
它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单项选择题]
8、造血干细胞的主要分子标志是()
A.CD3
B.CD25
C.CD34
D.CD38
E.CD90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对人体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的研究,是用单克隆抗体CD34证明的。
CD34单克隆抗体检测的抗原即为CD34分子。
自人骨髓细胞中应用FACS可分离纯化CD34细胞群,如与造血因子共同体外培养可获得含有各种血细胞的混合集落,所以CD34细胞为骨髓中造血干细胞,CD34抗原可视为骨髓造血细胞标志之一。
[单项选择题]
9、属于集落刺激因子的是()
A.TPO
B.IGF
C.CSF-GM
D.HGF
E.PDGF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在进行造血细胞的体外研究中,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可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这类因子被命名为集落刺激因子(CSF)。
根据它们的作用范围,分别命名为粒细胞CSF(G-CSF)、单核细胞CSF(M-CSF)、粒,单细胞和细胞CSF(GM-CSF)和多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又称IL-3)。
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起促增殖分化的作用,是血细胞发生必不可少的刺激因子。
[单项选择题]
10、人体内具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
A.T淋巴系祖细胞
B.红系祖细胞
C.粒系祖细胞
D.造血干细胞
E.巨核系祖细胞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