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认识的根本任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的根本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真理、科学理论的含义

理解:结合自身体验,通过对比,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列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例,说明真理的确切含义。

运用:剖析对某事物的认识过程,说明认识的根本任务,进而分析“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的危害。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教学,提高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②通过对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的三条理由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3.觉悟目标:

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的自觉性,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能够从本质上予以分析。

重点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难点

现象与本质的区别

方法

自学法、谈话法

教学内容

导入

材料一:《雷公》。“或曰雷州春夏多雷,无日无之。雷公秋天则伏地中,人取而食之,其状类彘。又云与黄鱼同食,人皆震死。”

思考:这个模样像猪并且可以食用的雷神真的存在吗?我们所学的的物理知识里,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雷电的本质是什么?

归纳:关于雷电,人类最初依据电闪雷鸣的现象,主观幻想是上天的警告即“雷为天怒”、雷公“类彘”可食用,今天的我们已经透过现象获得了对雷电本质的科学认识,知道雷电实际上是一种猛烈的放电现象。在取得这一科学知识的历程中,富兰克林的名字熠熠闪光,他是第一个对雷电进行科学思考并战胜了凶暴的雷电的人。1752年夏天,他在费城郊外所做的验证雷电本质的著名实验启示着我们:只有像富兰克林那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勇敢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我们才能破解自然现象,获得科学认识,驾驭现有的自然力,创造新的生命力。

讲授新课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

讲述:我们知道,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个在实践中由接触现象(认识事物的现象)

到把握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过程。

例如:我们对学校的认识,首先看到的是各种现象:学校的大门、校舍、操场、校园环境、

各种设施;从门卫到校长师生员工的待人接物;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活动。时间长了,

了解多了,进而对学校的校风、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作出评价。

归纳:前者,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就是感性认识,后者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是理性认识。

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⑴从现象与本质、Array规律的区别来说,

认识了现象不等

于认识了本质和

规律

①现象和本质的

区别

材料二:将下列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连接起来

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电磁辐射

筷子在水中是弯的地主对农民劳动的无偿占有

赤橙黄绿青蓝紫光的折射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价值

价格上涨、价格下跌氧化作用

铁生锈、煤燃烧自由落体运动定律

铁片比纸片下落快物体导热性

冬天铁板比石头温度低,夏天比石头高引力作用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讨论:区别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只看部分现象,抓不住本质规律;看到诸多现象,不等于认识本质。认识了现象不等

于认识了本质。

②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分析:上述事例

归纳: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事物的本质不能单独存在,

它只能存在于现象之中,也一定要通过现象来表现。

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事物的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它们或者从这

个方面表现着本质,或者从那个方面表现着本质。

讨论: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给我们的启示:透过现象可认识本质。

材料三:《列子汤问》记载了两小儿辩日故事。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

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

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你能决吗?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⑵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支理性认识。

①讨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比,哪一个更可靠?

归纳:冬天的铁板似乎比石头、木块的温度低,夏天的铁板似乎比石头、木块的温度高,这种由假象产生的错觉,其正确和可靠性当然无法与正确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相比。

即使感性认识是正确的可靠的,不是假象,没有错觉,那又如何呢?如商品经济的现象,热现象,虽然都是真实可靠的,但是,它只是如实地反映了事物外部现象的某些方面,片面、是多变的,而没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性认识抓住它现象中共同的、内存的、稳定的东西。

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商品的本质和价值规律,对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变化,企业兴衰的原因的理解就深刻得多了。我们理解了热的本质和热力学规律,对各种热现象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区别,联系。

总结: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所以,认识不能停留在对现象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要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过渡:认识本质是很不容易的,人为什么还要花大气力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这就涉及到认识的作用、认识的目的问题。

思考: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

归纳: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通过指导人的实践活动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呢? 实践证明,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⑶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讲述:感性认识能不能指导实践?能。但只能照方抓药,依葫芦画瓢,只能机械模仿,照抄照搬。而理性认识则不同,特别是正确的理性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这种正确的理性认识,我们通常称之为"真理"。

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思考:举例你所知道的真理?

②科学理论: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存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