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专项七溶解度曲线及溶质质量分数图像课件
(1)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100%(S
100 g+������
表示溶解度),如
t3
℃
时,A 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44.4% (保留至 0.1%)。
(2)计算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如将 t3 ℃时 180 g A 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可以析出 60 g 晶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质质量分数 不变 ;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升温时溶质质量 减小 ,
溶质质量分数 减小 ,因此升温至t2 ℃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溶解度曲线呈上升型的固体物质(如A、B)溶解度曲线呈下降型的固体物质(如C)
(1)饱和溶 液→不饱和溶 ① 液
升 温② 增加 溶剂
③ 降 温④ 增加 溶剂
(2)不饱和 溶液→饱和溶 液
初三化学小专题复习课--溶解度曲线(共18张PPT)
t1
这是一种什么图像,可以 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这是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
A
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A这种物质,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解 度明显上升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达到饱和 状态
3、可以获得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t (℃)
4、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 到较纯净的A
……
S(克/100水)
KNO3
图像中a表示的意义 23℃时,硝酸钾的 溶解度为36克/100水
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
b 的温度升高到t2℃,试判断MN两
物质的溶液是否t3℃, 是判断判断M、N两物质的溶液 是否饱和? M、N的溶质质量分
t3 t (℃) 数是否相等?
练习2 在家庭中自制汽水时需要在饮料中加入白糖、 果(汁1)、加小入苏柠打檬(酸Na的H目CO的3是)_、与__凉小_苏_开_打_水_反_,_应_还产__需生__加二_氧_入_化_柠_碳_檬_气_酸体__。; (2)饮用时,将瓶盖打开,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 现 将 具 体 理由阐 述如下 : 一 、 教 育 理 念的统 一:
我 们 的 教 育 理念是 :培养孩 子多方 面的兴 趣,发 现孩子 的内在 潜能,鼓 励孩子 大胆尝 试 ,并 协 助 孩 子实;现 理想 。我们 认为在 这方面 与贵园 的教育 理念是 一致的 。 二 、 对 贵 园 的喜爱 :
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 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这是一种什么图像,可以 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这是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
A
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A这种物质,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解 度明显上升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达到饱和 状态
3、可以获得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t (℃)
4、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 到较纯净的A
……
S(克/100水)
KNO3
图像中a表示的意义 23℃时,硝酸钾的 溶解度为36克/100水
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
b 的温度升高到t2℃,试判断MN两
物质的溶液是否t3℃, 是判断判断M、N两物质的溶液 是否饱和? M、N的溶质质量分
t3 t (℃) 数是否相等?
练习2 在家庭中自制汽水时需要在饮料中加入白糖、 果(汁1)、加小入苏柠打檬(酸Na的H目CO的3是)_、与__凉小_苏_开_打_水_反_,_应_还产__需生__加二_氧_入_化_柠_碳_檬_气_酸体__。; (2)饮用时,将瓶盖打开,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 现 将 具 体 理由阐 述如下 : 一 、 教 育 理 念的统 一:
我 们 的 教 育 理念是 :培养孩 子多方 面的兴 趣,发 现孩子 的内在 潜能,鼓 励孩子 大胆尝 试 ,并 协 助 孩 子实;现 理想 。我们 认为在 这方面 与贵园 的教育 理念是 一致的 。 二 、 对 贵 园 的喜爱 :
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 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共26张PPT)【优秀课件】PPT共29页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 习:溶解度曲线(共26 张PPT)【优秀课件】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精品课件
(7)t2℃时,将15 g甲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饱__和__。 (8)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__低__温__度__(_或__增__加__溶__剂__或___ _恒__温__蒸__发__溶__剂__)。 (9)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将t3℃时丙的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__加__溶__质__(_或__恒__温__蒸__发__溶__剂__)。
4. 碱+盐 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3)A
B. 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 ℃时,仍是饱和溶液 猜想假设 红色粉末可能是铜或氧化亚铜,则第三种猜想就是两种同时存在,即猜想③是Cu和Cu2O。
2 (16)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制氧气:2H2O2 2H2O+O2↑(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
1 应,所以不能用E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不能燃烧 3Fe+2O2 Fe3O4 [解析]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4)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考查点2 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结晶现象的判断,2016.10AD)
(3)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__大__(填“增大”或“减小”)。
专题5 溶解度及溶 解度曲线
考向1 溶解度曲线(10年6考)
例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22张PPT
9.(2019·常州市)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B的溶解度是__3_6_.0__g;t1℃时,A、B的溶解度(S)的大小关系为: SA___=___SB(填“>”、“=”或“<”)。 (2)现有t2℃的A、B的饱和溶液各100g,同时将两份溶液升度温至t3℃(不考虑水的蒸 发),则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ωA__>____ωB(填“>”、“=”或 “<”) (继3续)蒸现发有掉t21℃0g的水B,的仍溶将液温10度0将恢其复蒸到发t2℃掉,10此g水时,析再出将B的温质度量恢_复__>到_t_23℃g时(,填析“>出”、3g“=B。”或若“≥”)
D.16g
12.t1℃时,向盛有等体积水的①、②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 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t1℃时,_①__(选填“①”或“②”)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 饱和溶液;
义
溶解度与浓度的关系w
100Leabharlann S gS100
%
3.固体饱和溶液不同情况下各量变化
恒温蒸发
溶解度 溶质 质量
不变 减小
溶剂 质量
减小
溶液 溶质 质量 质量
分数
变化趋势
减小 不变 析出晶体
KNO3饱和 溶液升温
增大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变不饱和
氢氧化钙饱 减小 和溶液升温
减小 不变 减小 减小 析出晶体
S 100 w (溶质与溶剂质量比) 1 w
中考真题集训
1.[2019·威海]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 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 B.20 ℃时,50 g水中溶解了15 g的硝酸钾,则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 g C.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 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课件(共27页)
2、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
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溶
解 度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g
(2)溶解度曲线
溶 200
解 度
190
/
g 180
.
170
160
150
THANK YOU
감사합니다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
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升温 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
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 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
降温 蒸发溶剂 加溶质
两种结晶方法:降温结晶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结晶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观察溶液中是否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果有且该溶质不再减少,溶质 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均一 稳定
悬 浊 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 体里形成不均一、不 稳定的混合物。
不均一 不稳定
乳 液体小液滴分散到另 浊 一种液体里形成不均 不均一 液 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稳定
类别 举例
食盐水 混 糖水 合 稀盐酸 物 石灰水
混 泥浆水 合 洪水 物 混 合 油水 物
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 数 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为 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 能随着水流走,因此试管的内壁很干净。
如果没有剩余的溶质,则可能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也可能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共26张PPT)【优秀课件】PPT29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溶 解度曲线(共26张PPT)【优秀
课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溶 解度曲线(共26张PPT)【优秀
课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全国版)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项(一)溶解度曲线课件
两条曲线
4.[2018·泸州] 氯化钾(KCl)和氯酸钾(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G1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30 ℃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
B.60 ℃时,a点对应KCl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
C.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KClO3大
D.90 ℃ 150 g KCl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 ℃可析出(xīchū)45 g晶体
KClO3饱和溶液中含有氯酸钾质量为50 g,降温到10 ℃,氯酸钾的溶解度为5 g,析出晶体质量为50 g-5 g=45 g。
第八页,共23页。
类型(lèixíng)二
两条曲线
5.[2018·娄底] 如图G1-5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xiānɡ tónɡ)
)
A.烧杯(shāobēi)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shāobēi)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shāobēi)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shāobēi)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 ℃,烧杯(shāobēi)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图G1-10
第十九页,共23页。
类型(lèixíng)四
. +
(只列计算式)
。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 ℃,其质量分数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第五页,共23页。
增加溶剂
。
类型一
一条(yī tiáo)曲线
[解析] (1)a点位于曲线(qūxiàn)上,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2)a点对应的溶解度为45.8 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图和应用 34张PPT
① 的“溶冬解天度捞随碱温”度的降原低因而是__减由__小于__N_a(填2C“O3增 大”“减小”或“不变”) 。 “捞碱”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是Na2CO3 的__饱_和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 ②“夏天晒盐”是利用___A_____(填序 号)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
A.利用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 B.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
②溶质C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③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④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
四、考点分析
(7)欲从乙溶液中结晶乙, 采用的方法 蒸发结晶 。
(8)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 物质时,提纯 甲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9)t3℃时,将甲、乙、丙三 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关系为 乙>甲>丙 。
15
四、考点分析
(10)t1℃时,等质量的甲、 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
“减小”或“不变”).
(4)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在保持溶质质量
分数不变的情况下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
的方法是_升__温________.
(5)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 溶液,同时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
__>____乙 (选填“>”“<”或“=”).
7.(2015锦州)如图为A、B、C三种物质
思考 我国某盐碱湖地区有一种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传统。
Na2CO3
NaCl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复习课 溶解度曲线图及应用
盘锦弘毅中学 雷超
一、考情分析
2018年盘锦中 17题
4分
考化学卷
2017年盘锦中 17题
5分
考化学卷
A.利用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 B.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
②溶质C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③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④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
四、考点分析
(7)欲从乙溶液中结晶乙, 采用的方法 蒸发结晶 。
(8)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 物质时,提纯 甲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9)t3℃时,将甲、乙、丙三 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关系为 乙>甲>丙 。
15
四、考点分析
(10)t1℃时,等质量的甲、 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
“减小”或“不变”).
(4)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在保持溶质质量
分数不变的情况下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
的方法是_升__温________.
(5)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 溶液,同时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
__>____乙 (选填“>”“<”或“=”).
7.(2015锦州)如图为A、B、C三种物质
思考 我国某盐碱湖地区有一种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传统。
Na2CO3
NaCl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复习课 溶解度曲线图及应用
盘锦弘毅中学 雷超
一、考情分析
2018年盘锦中 17题
4分
考化学卷
2017年盘锦中 17题
5分
考化学卷
中考化学复习课(名师设计)《溶解度曲线的复习》ppt课件
C% = 100 40 × 100%(饱和溶液)
2019/8/11
巩固练习3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40℃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019/8/11
质量分数的变化过程
典型例题解析4
右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 答: 在t1℃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盛 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 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挥 发),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并计 算t2℃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分数?
盐 湖
冬天捞碱
夏天晒盐
2019/8/11
2019/8/11
对溶解度曲线中
静态点含义的理解 典型例题解析1
溶液正
右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好饱和
请说出在直角坐标系中,横
坐标代表什么含义?纵坐标
代表什么含义?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多少?
请在温度、溶解度的直角坐 标图中画出相应的点
2019/8/11
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 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 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 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 降低到t1℃,在温度、溶解度的直 角坐标图上画出
1、t2℃时,M溶液所在的点 2、t2℃时,N溶液所在的点 3、温度降低到t1℃时,M溶液所在的点 4、温度降低到t1℃时,N溶液所在的点
2019/8/11
根据溶解度曲线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典型例题解析3
右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在t1℃时,分别将25g、50gA物质加 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
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并计算此
时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9/8/11
巩固练习3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40℃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019/8/11
质量分数的变化过程
典型例题解析4
右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 答: 在t1℃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盛 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 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挥 发),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并计 算t2℃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分数?
盐 湖
冬天捞碱
夏天晒盐
2019/8/11
2019/8/11
对溶解度曲线中
静态点含义的理解 典型例题解析1
溶液正
右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好饱和
请说出在直角坐标系中,横
坐标代表什么含义?纵坐标
代表什么含义?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多少?
请在温度、溶解度的直角坐 标图中画出相应的点
2019/8/11
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 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 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 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 降低到t1℃,在温度、溶解度的直 角坐标图上画出
1、t2℃时,M溶液所在的点 2、t2℃时,N溶液所在的点 3、温度降低到t1℃时,M溶液所在的点 4、温度降低到t1℃时,N溶液所在的点
2019/8/11
根据溶解度曲线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典型例题解析3
右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在t1℃时,分别将25g、50gA物质加 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
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并计算此
时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中考复习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0张)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0页)-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基本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S 100g+S
100%
( S表示溶解度)
(2)溶液稀释的计算。 ①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公式:m浓×w浓=m稀×w稀(w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数为 _____ (精确到0.1 %) 。
(4)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钱固体,会有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请根据以上信息和图中物 质的溶解度曲线,简述以硫酸铵_
溶液 分子或离子
乳浊液 小液滴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
特点 实例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葡萄糖溶液、NaOH溶液 油水混合物 泥水、石灰乳
(1)物质以分子形式向水中扩散时,形成的溶液不具有导电性;若以离子形式向水中扩散时,形 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如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2)物质溶于水时,往往会伴随能量的变化,如NaOH、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 高;NH4 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0页)-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中考复习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0页)-PPT执 教课件 【推荐 】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二者之间的转化。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过程中,对溶液组成的 影响 说明:若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熟石灰),将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时应降温,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 和溶液时应升温。 (2)一般来说,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 联系,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 是稀溶液。但是,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 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线共28页
Thank you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 线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Hale Waihona Puke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溶解度曲 线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Hale Waihona Puke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PPT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精品课件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实验探究 黑B色.将固体6逐渐0溶℃解,溶的液由硝无色酸变为钾蓝色溶液降温到0 ℃,
6. 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3. 酸+盐 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解析] (1)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或2KMnO4 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所
(3)要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
强化训练
9.[2021抚顺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 答。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 丙 (填“甲”“乙”或“丙”) 相似。
(2)t3℃时,将40 g甲物质加到50 g水中充分
突破点1 解读图像
3.判断物质溶解性类型(判断依据见
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 甲为 易溶 物质。 4.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溶解度/g <0.0 0.01~ 1~10 >10
(20 ℃) 1 1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①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②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解度相等,均为25 g
。
③c点对应的甲溶液属于 不饱和溶液 (填
“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突破点1 解读图像
2.判断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① 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 g。 ② 5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 。 ③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的
实验探究 黑B色.将固体6逐渐0溶℃解,溶的液由硝无色酸变为钾蓝色溶液降温到0 ℃,
6. 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3. 酸+盐 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解析] (1)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或2KMnO4 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所
(3)要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
强化训练
9.[2021抚顺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 答。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 丙 (填“甲”“乙”或“丙”) 相似。
(2)t3℃时,将40 g甲物质加到50 g水中充分
突破点1 解读图像
3.判断物质溶解性类型(判断依据见
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 甲为 易溶 物质。 4.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溶解度/g <0.0 0.01~ 1~10 >10
(20 ℃) 1 1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①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②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解度相等,均为25 g
。
③c点对应的甲溶液属于 不饱和溶液 (填
“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突破点1 解读图像
2.判断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① 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 g。 ② 5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 。 ③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的
中考化学总复习 专项01 溶解曲线和溶解表课件
②如图Ⅱ所示,P 点表示的含义是 t3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
第三页,共十七页。
考点突破
(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判断及受温度影响的变化程度的比较
如图Ⅱ所示,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zēn,ɡ且d甲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较大(jiào,丙dà的) 溶解度随
温度的升高而 降低(jiàn。gdī)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 t2 ℃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 液,故说法正确。 D 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若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蒸发结晶
的方法提纯,故说法错误。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典题训练
3.[2018·宁波] 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 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 50 g 水的烧杯中,不断
第二页,共十七页。
考点突破
3.应用
(yìngyò ng)
(1)点的含义
图G1-1
①如图Ⅰ所示,A、B、C 三点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某物质 15 ℃时的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B:某物质 20 ℃时的___饱__和__(_b_ǎ(填oh“é饱) 和”或“不饱和”)溶液。
C:某物质 30 ℃时的 饱和(bǎ(o填h“é)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3)根据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情况(qíngkuàng),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2.溶解度表的应用 以表格数据形式考查两种物质两种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
第八页,共十七页。
典题训练
1.[2018·玉林]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G1-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 ℃时,100 g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0g 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 a 点转化为 b 点,可以加适量溶剂 D.分别将 t2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均有晶体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B______
(选填“A、B、C”)。
(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降__温___结晶,
过滤。
(3)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t_1_℃__时__B__,__C__物__质__溶___解__度__相___同____。 (质4量)分在数t1大℃小下关,系B、为C_的_B_饱_>_和_C_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C____
变化的规律的图像是 B
。8700
M1 溶质
M1 溶质
M1 溶质
M1 溶质
60
50
b·
40
a·
30
20 c· 10
M2 加入水
A
M2 加入水
B
M2 加入水
C
M2 加入水
D
10 20 30 40 50 温度/℃
赏析中考真题
(2016年大庆)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 中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3.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 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 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 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甲____。 ③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N___;P点表示的含 义是__3_0_℃__时__,__甲__、__乙__两__种__固__体__物__质__的__溶__解__度__相__等__。
小关系练
1.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 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烧杯①中的溶液一 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B. 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 是氯化钾 C.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 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 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溶 解 度 曲 线
复习目标---学会读图
1 学会借助溶解度曲线,比较不同温度下,不 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 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3 能够借助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的趋势; 4 能够准确判断,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改变温度后,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5 能够借助溶解度曲线,判断获得结晶的方法。
2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 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三:溶解度的含义
30g × 100%
130g
30g × 100%
100g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三:溶解度的含义
40 ℃时,将50g甲放入50g水中 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考点四:判断获得晶体的方法
甲中含有少量乙,用什么结 晶法提纯甲?
70
(2)由c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 60
升温加溶质 。
50
b·
40
(3)若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30 20
a· c·
NaCl杂质,可采取 降温结晶 方 10
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
10 20 30 40 50 温度/℃
(4)若将b点溶液逐渐加水稀释
使其质量分数降至10%,在此稀 溶解度/g
释过程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 90
C.T1时,将Ca(OH)2饱和溶液升温 至T2变为不饱和溶液
D.温度高于T1时,KNO3溶解度大于 NaCl溶解度,温度低于T1时,KNO3 溶解度小于NaCl溶解度
(2015大庆)15.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的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abc三点中属于不
溶解度/g 90
饱和溶液的是 a和c
。 80
(选填“A、B、C”)。
(2018大庆) C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一: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当温度大于20℃时,甲的溶解 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小于2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是—3—0— g。40 ℃时,乙物质 的溶解度是—4—0— g。
易错答案:甲物质的溶 解度大于乙。
3、40℃甲、乙质量相等的 两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 出固体质量大小比较( A)
A: 甲>乙 ;B:甲<乙 C: 甲=乙;D: 无法确定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六:变温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讨论分析。
a
80
b
60 40
t1 t2 t3
(7)将t3℃下的A、B、C三种 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形 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
目 录
Contents
A 知识点回顾 B 赏析中考题 C 命题走向 D 备战演练
(2014大庆)11.图中a、b、c分别表示KNO3、NaCl、 Ca(OH)2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T1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溶质
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A点表示KNO3的不饱和溶液 ,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且变为 T1时KNO3的饱和溶液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规律: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大的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提纯;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小的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 纯。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五: 降温时,溶液析出晶体质量大小判断。
1、40℃甲、乙两饱和溶液降 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大小 比较( D)
2、40℃甲、乙质量相等的 两溶液降温至20℃,析出固 体质量大小比较( D )
40℃时甲 、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用>、< 或 = 表示)—甲——>——乙—。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二:交点含义
a、表示20℃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b、表示20℃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易错答案:表示该温度时甲乙两种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⑴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25 克。
⑵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通常可
采用 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⑶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 到t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的量不变),三种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C>A
(填字母)。
(2017大庆)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如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 水中形成100gA的饱和溶液
C. 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相等
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从50℃降至20℃时,没有晶 体析出的是C
(选填“A、B、C”)。
(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降__温___结晶,
过滤。
(3)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t_1_℃__时__B__,__C__物__质__溶___解__度__相___同____。 (质4量)分在数t1大℃小下关,系B、为C_的_B_饱_>_和_C_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C____
变化的规律的图像是 B
。8700
M1 溶质
M1 溶质
M1 溶质
M1 溶质
60
50
b·
40
a·
30
20 c· 10
M2 加入水
A
M2 加入水
B
M2 加入水
C
M2 加入水
D
10 20 30 40 50 温度/℃
赏析中考真题
(2016年大庆)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 中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3.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 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 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 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甲____。 ③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N___;P点表示的含 义是__3_0_℃__时__,__甲__、__乙__两__种__固__体__物__质__的__溶__解__度__相__等__。
小关系练
1.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 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烧杯①中的溶液一 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B. 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 是氯化钾 C.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 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 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溶 解 度 曲 线
复习目标---学会读图
1 学会借助溶解度曲线,比较不同温度下,不 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 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3 能够借助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的趋势; 4 能够准确判断,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改变温度后,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5 能够借助溶解度曲线,判断获得结晶的方法。
2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 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三:溶解度的含义
30g × 100%
130g
30g × 100%
100g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三:溶解度的含义
40 ℃时,将50g甲放入50g水中 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考点四:判断获得晶体的方法
甲中含有少量乙,用什么结 晶法提纯甲?
70
(2)由c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 60
升温加溶质 。
50
b·
40
(3)若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
30 20
a· c·
NaCl杂质,可采取 降温结晶 方 10
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
10 20 30 40 50 温度/℃
(4)若将b点溶液逐渐加水稀释
使其质量分数降至10%,在此稀 溶解度/g
释过程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 90
C.T1时,将Ca(OH)2饱和溶液升温 至T2变为不饱和溶液
D.温度高于T1时,KNO3溶解度大于 NaCl溶解度,温度低于T1时,KNO3 溶解度小于NaCl溶解度
(2015大庆)15.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的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abc三点中属于不
溶解度/g 90
饱和溶液的是 a和c
。 80
(选填“A、B、C”)。
(2018大庆) C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一: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当温度大于20℃时,甲的溶解 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小于2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是—3—0— g。40 ℃时,乙物质 的溶解度是—4—0— g。
易错答案:甲物质的溶 解度大于乙。
3、40℃甲、乙质量相等的 两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 出固体质量大小比较( A)
A: 甲>乙 ;B:甲<乙 C: 甲=乙;D: 无法确定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六:变温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讨论分析。
a
80
b
60 40
t1 t2 t3
(7)将t3℃下的A、B、C三种 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形 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
目 录
Contents
A 知识点回顾 B 赏析中考题 C 命题走向 D 备战演练
(2014大庆)11.图中a、b、c分别表示KNO3、NaCl、 Ca(OH)2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T1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溶质
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A点表示KNO3的不饱和溶液 ,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且变为 T1时KNO3的饱和溶液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规律: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大的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提纯;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小的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 纯。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五: 降温时,溶液析出晶体质量大小判断。
1、40℃甲、乙两饱和溶液降 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大小 比较( D)
2、40℃甲、乙质量相等的 两溶液降温至20℃,析出固 体质量大小比较( D )
40℃时甲 、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用>、< 或 = 表示)—甲——>——乙—。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二:交点含义
a、表示20℃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b、表示20℃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易错答案:表示该温度时甲乙两种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⑴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25 克。
⑵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通常可
采用 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⑶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 到t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的量不变),三种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C>A
(填字母)。
(2017大庆)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如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 水中形成100gA的饱和溶液
C. 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相等
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从50℃降至20℃时,没有晶 体析出的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