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合集下载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1、孔子:政治上主张“德治”与“仁政”,着重伦理道德教育。

“仁学”就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就是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文献整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前提。

1、“仁学”的内容: 1)、孝悌——仁学之血缘基础2)、“仁者爱人”3)、恭、宽、信、敏、惠4)、克己复礼为仁2、“克己复礼”——孔子的救世“良方”1)、礼制文化2)、礼与仁3、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理想人格4、“仁学”现代价值之思考:1)、积极的入世之主体精神。

2)、自觉的道德自律意识。

3)、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

4)、恭敬与尊重的礼仪文明导向。

2、孟子的“仁政”思想: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与“民贵”“君轻”的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性善论的伦理观,2、孟子的仁政学说:A、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B、薄税敛,这就是属于财政问题;C、深耕易耨,这就是属于经济建设;D、教化,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6、“仁政”学说的当代价值A、孟子的仁政学说,对我国的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德治国”B、孟子的民本思想,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的主张,对当代“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观念的贯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强调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所谓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统治-人。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自我价值完善方法。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

”“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

”见利思义、舍生以取义。

“修身养性”3、荀子把人治与法治统一起来,把自律与她律统一起来,把教育感化与强制约束统一起来。

提出的隆礼重法、王霸并用的治国模式,把儒家的人文精神渗透进法治理论当中,强调执法者应当抱着“爱民”的态度,又把法的精神引入儒家思想里,实现了儒法两家传统治国理念的优势互补。

历史证明,荀子的这一构想,为未来的统一大帝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国方案,为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所实际奉行。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影响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影响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优秀、最具代表性和最为广泛影响的思想体系之一,其核心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其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读者深刻理解和认识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儒家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及伦理思想的体系。

而其核心思想主要表现为礼、义、道、仁。

这四个概念不仅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内涵内蕴的基础。

礼的概念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儒家看来,人们只有在社交场合中遵守礼仪,才能够建立互相尊重的互动关系。

礼乃人伦之基,它包含了对于他人的尊重、关怀、敬意。

儒家认为,礼持之以恒,能够使个人实现自我理想,社会实现和谐。

义是用于指纠正社会不合理的情况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行为,儒家主张“人无恒错”“有过则改”,同时儒家还提出“天下为公”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关心整个社会,并尽力为整个社会做贡献。

“道”是儒家文化中的关键性概念,其主要是指是事物之间的正常关系以及正常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互动,是一种道德上的分享。

“仁”的概念在儒家文化中是最为核心的。

它是指人类最崇高的道德行为,即依靠自己的道德勇气和智慧,为他人善待他人。

在儒家看来,“仁”是一种纯粹的心灵状态,同样是实现礼义道的基础。

这四个概念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其基本原理是正义、公平和人性的本质真谛,这些观念为后来中国社会、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灵感。

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它的影响几乎渗透进了各个社会领域,无论是政治、哲学、经济、伦理、文化、教育等都有儒家文化的影子。

儒家文化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儒家文化的政治影响。

在中国历史中,从秦汉到终于明朝,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的官方学说。

儒家学说为中国政治模式的发展和维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它涵盖了诸多学派和思想家,其中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等。

这些思想体系对中国社会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学派,它由孔子倡导并得以发扬光大。

儒家强调仁爱、礼仪、忠诚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其中,仁爱是重要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对他人的关怀和慈爱。

儒家追求和谐、稳定和秩序的社会,强调家庭伦理关系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发展自己并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由老子和庄子等人主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道家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有其本然的道,人们应当顺势而为,摒弃功利和欲望的追求。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强调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

通过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道家倡导一种简约而自由的生活方式。

三、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是一种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的哲学体系。

墨家强调爱与和平,主张以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

他们反对战争和杀戮,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

墨家也关注国家的利益和公共福利,主张国家应当以民众的幸福为首要目标。

四、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由韩非子等人提倡,注重法律和秩序的维护。

法家认为,人类行为的规范应当建立在法律和制度之上。

他们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制度和法律来管理社会,确保社会秩序的维护。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五、名家思想名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小派别,主要由荀子和韩非子等人代表。

名家思想注重人性的恶和功利主义,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外在的约束和教育才能实现道德的提升。

名家注重实际利益和功利主义的追求,强调利益的最大化和个人的成功。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伦理道德,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主义和无为而治,墨家注重爱与和平,法家倡导法治和秩序,名家思想注重功利主义和实际利益。

古代儒家的思想和实践中的人性论

古代儒家的思想和实践中的人性论

古代儒家的思想和实践中的人性论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

作为一种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便是关于人性的论述。

在古代儒家的思想和实践中,人性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古代儒家的人性论,探讨它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深远影响。

一、人性的本质儒家将人性看作是人的本质。

对于人性的本质,儒家有着自己的理解。

儒家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的。

这种看法由孟子所提出,被称为“性善论”,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能够辨别善恶,区分是非。

这种天赋的能力,被看作是人的本性,也就是人性所在。

因此,儒家认为人是“道德的动物”,人的本能是追求善,道德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儒家的人性观与佛家、道家等不同,他们都认为人性本来就是不好的,不可信赖。

相比之下,儒家传承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是本善的,只有因为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内在小我盲目追求的原因,才会失去善良本性。

二、经由教育而成长儒家认为,尽管人性本善,但是每个人都需要受到教育培养才能真正成长。

人性本善,但人不仅仅是基于本性发展,因为人还会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正是因为有这些因素的干扰,人才会出现偏差和不良的行为。

因此,儒家认为,在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和艺术等多种教育环境的影响下,人性才能得以更完善地表现出来。

只有经过教育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人性的本真面目。

儒家认为,“有教无类,有跡可求”,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说仅仅是课程的学习,还包括道德、品德的锻炼和习惯的培养。

三、天下为公儒家思想的另一核心概念是天下为公,“天下”指的是社会大众、公众利益、公共事务,在儒家看来,社会是一个整体:天下共有,人人有份。

儒家通过提倡“仁爱”、“诚信”、“忠恕”等人类普遍道德品质,强调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力图营造出满足每个人需求的平等社会环境。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孔子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孔子的仁第一含义是爱人为仁,孔子试图以仁爱为根本,建立起各等级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伦理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二含义是克己复礼为仁。

在孔子看来,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他认为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

在孔子看来,礼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孔子认为,礼对于国家的政治事务尤其重要,统治者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

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周代的社会制度而言。

但是,孔子回复周礼的思想主张并不符合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孔子的学说中,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遵守礼的规范是优良道德品质在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的表现,所以,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

德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

孔子的德治主张主要包括:第一,礼治与正名。

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求得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孔子礼治主张的目的,是恢复原有的等级秩序,而确保等级秩序不被破坏的根本措施就是正名。

第二,举贤才。

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地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选拔、任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并且要有一技之长。

他主张从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中间选拔国家官吏。

第三,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孔子主张实行平均主义政策,其主观愿望是尽可能地缩小个体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使民众能够共同富裕。

第四,愚民政策。

孔子设计的政治统治模式,就是由圣贤君对愚昧民众的政治统治。

人生哲学:主要内容是克己复礼和内省修身,这主要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

从克己复礼的认识出发,孔子认为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把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凡是自己想要获得的利益,应该首先让别人获得;从内省修身认识出发,孔子认为高尚品德的形成,其重要的途径就是内省,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在道德层面上检讨自己,才能以忍让的态度雨人相处。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先秦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仁爱”、“礼义”、“中庸之道”。

以下是先秦儒家哲学的九讲内容:一、天人合一:儒家哲学认为,天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天道与人道相通,天意即人意。

因此,儒家哲学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来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人性论:儒家哲学认为,人性是天生而自然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具有仁爱、礼义等美德。

同时,儒家哲学也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应该遵循社会规范,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

三、道德观:儒家哲学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的本质和最高境界,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必由之路。

儒家哲学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来培养道德品质,达到仁爱、礼义、中庸之道等美德。

四、仁爱思想:儒家哲学强调仁爱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理解,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同时,儒家哲学也强调个人内在的修养,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实现仁爱。

五、礼乐文化:儒家哲学强调礼乐文化的重要性,认为礼乐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体现。

礼乐文化包括礼仪、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传达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六、中庸之道:儒家哲学强调中庸之道,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务时应该保持平衡、适度、适中,避免极端和偏激。

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其道德实践的重要原则。

七、教育思想:儒家哲学重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道德品质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儒家哲学主张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培养人才。

八、治世思想:儒家哲学强调治世思想,认为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应该遵循道德规范和天意,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昌盛。

九、家国情怀:儒家哲学强调家国情怀,认为家庭和国家都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基石,国家则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国情怀的舞台。

因此,儒家哲学主张家庭和国家的和谐统一,共同为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幸福而努力。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儒家3篇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儒家3篇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儒家3篇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儒家1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儒家诸子百家,是指古代中国诸子学派的大致分类,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法家等等,其中儒家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代表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一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基石,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和文化,也成为公务员考试中必须熟悉的一部分。

儒家,是中国最主要的哲学学派之一。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其最早的代表者是孔子,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并且不断追求“仁者无敌”的理念。

儒家学说的基本理念是:天道与仁道相通,仁德为先,诚信为本。

正是由于这些理念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儒家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典范。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礼、义、智、信。

其中,仁是最重要的一种道德品质,它强调人的至善和最高的精神追求。

礼是指一种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在日常行为中秉持着自己的身份,做到适度而恰当的行为举止。

义是指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智以道德为本,不断追求真理和正确的判断。

信则强调了人们的忠信守信和诚实守信。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出来的很多方面。

在社会上,儒家主张尊崇礼节,以礼为本,强调从小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家庭、学校等各种途径培养起强烈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在政治上,儒家主张君臣互敬、父子亲疏有别,强调君子居上与下居下,以及君子不争之事等等。

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中国古代建设文明社会的基石。

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代与古代不同,但是儒家思想却通过不断的更新与演化得以保留并且传承下去。

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新问题,依旧需要儒家思想的启示和指导。

例如,我们需要树立起的是更加基于人的至善主观性的精神,我们需要追求应有的公正,以及需要保持谦卑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在公务员考试中,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不断显现出来。

通过深入了解儒家思想,掌握其核心要义和理念,考生可以更好的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并优雅晋升,做到既有根基又有创新的“新儒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道德观念而闻名于世。

这些思想和观念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正是由于这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至今,并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

儒家崇尚仁爱、礼智、忠诚、孝顺等道德价值观,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教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过正直的行为和正确的道德准则,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道家学派提倡“无为而治”,主张追求道的境界,通过“无为”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摒弃外界的乱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三、墨家思想墨家提倡兼爱、非攻的思想,强调和平与公正。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认为人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人,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墨子还主张非攻,反对战争和暴力行为,认为和平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四、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并倡导严明的法治。

法家学派认为人性本恶,通过明确的法律和严格的制度,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韩非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法律的公正性和制度的完备性,认为只有通过严密的法律体系,才能有效地管理社会。

五、兵家思想兵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专门研究军事战争的思想学派。

兵家学派将战争视为政治手段的延伸,强调策略和智慧的重要性。

孙子是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孙子兵法》深入剖析了战争的本质,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战略理论。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贯穿于各个学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

这种思想与观念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融入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今天,虽然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已经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但这种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学与行政学 论文选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 论文选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论文选题不限于参考选题,题目可以自拟,但是一定要与所学专业相关。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参考选题可互相借鉴)1、儒家政治哲学2、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3、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架构及现代价值4、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和特征5、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6、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民本思想7、墨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8、老子政治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9、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的历史命运11、重新解读柏拉图的《法律篇》的写作目的12、论霍布斯对现代政治思想的贡献13、斯多葛派政治思想对基督教政治思想的影响14、新共和主义新在哪里15、论罗尔斯与诺齐克的分歧16、亚里士多德对城邦公民文化的诠释17、论西方的“自然法”与中国的“天道”18、道家的“无为”与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之间的关系19、法国大革命对19世纪政治思想的影响20、法西斯主义现象对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21、论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的形成22、政府决策中的公民参与23、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24、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5、论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与特征26、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27、谈传统社会中公共伦理缺失的深层根源28、公共伦理与诚信29、中美行政监督体系比较30、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运动”评析31、论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32、村民自治与草根民主33、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研究34、政治合法性研究35、政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36、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37、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研究38、市民社会研究39、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能力建设40、公共危机决策中的民主与效率41、善治与政府能力建设42、乡村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3、社会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44、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与路径45、城市社区自治的困境与对策46、协商民主的逻辑与特点47、现代公民文化的起源与形成48、当代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研究49、网络民主的趋势与走向50、民族主义的起源与特点51、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52、新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53、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与特点54、当代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55、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行政管理毕业参考选题(论文选题不限于参考选题,题目可以自拟,但是一定要与所学专业相关。

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潮

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潮

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潮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战乱和社会变革。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一系列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作出了对于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

本文将就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潮进行探讨。

一、儒家思潮儒家思潮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思想重要的一种。

它代表了中国社会中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

儒家所强调的是礼仪道德和政治秩序。

在这个时期,儒家学说扮演了重要的领导地位。

孔子为儒学的创始人,他讲究礼仪和道德,他提出的“中庸之道”影响深远。

儒家的思想主张中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个人的行为、道德与与人相处礼仪的重要性。

孟子是一位儒学家,他主张天命、仁、礼和义,并强调“天下为公”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儒家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家思潮道家是另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荀子。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该思想强调对人类社会的超越。

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强调“性恶”与“性善”的矛盾与斗争,这对于人类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贡献。

三、墨家思潮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墨家思想也出现了,这种思想主张爱之义,它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为和平和公平作出贡献。

墨子则鼓吹“非攻”“兼爱”,主张恢复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四、名家思潮名家思潮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形式,其代表人物有公孙龙和韩非。

公孙龙强调“名”和“实”,韩非则主张国家必须服从统治礼仪和秩序。

五、法家思潮法家思想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末期,其代表人物为商鞅。

法家代表的是强大的国家权力和严格的监管。

这个思想主张强权政治,它认为所有人都必须服从国家法律来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哲学思想兴盛的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汇聚成一片。

在这个时期里,许多哲学家发表了深刻的思想,并倡导了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理念。

这种思想文化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人类的道德和社会进步。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理论与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理论与思想

传承:名家思 想在中国古代 思想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被 后世学者广泛
研究和传承
影响:名家思 想对现代哲学、 政治、文化等 领域也有一定
的影响
传承:名家思 想在现代学术 研究中仍然具 有重要价值, 被现代学者广 泛研究和传承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兵家思想的影响与传承
影响:兵家思想 对中国古代军事、 政治、文化等方 面产生了深远影 响,如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等。
传承:兵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军事、 政治、文化等方 面得到了广泛传 承和应用,如孙 子兵法、三十六
计等。
影响:兵家思想 对现代军事、政 治、文化等方面 也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如孙子兵 法、三十六计等。
传承:兵家思想 在现代军事、政 治、文化等方面 也得到了一定的 传承和应用,如 孙子兵法、三十
六计等。
第六章
名家思想
名家学派邓析及其思想
邓析:春秋时期 郑国人,名家学 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名实相 符”,强调事物的本 质与名称的一致性
影响:对后世哲学、 逻辑学、语言学等 学科产生深远影响
代表作:《邓析 子》,阐述其思想 观点和理论体系
儒家思想的影响与传承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忠诚”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社会中得到了 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国政治、法律、教育等方面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
法家思想
法家学派韩非子及其思想
韩非子: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韩国人 思想核心: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政治主张: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贵族政治 历史影响:对后世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哲学体系。

它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名家等不同学派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智慧传统。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学派的基本内容。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其核心理念是仁义礼智信。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义则是正义和公平,要求人们做到公正和廉洁。

礼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强调人们应该遵循传统习俗和道德规范。

智是指修养和学问,要求人们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提升自己的智慧。

信是指诚信和忠诚,要求人们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和谐,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道的规律,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道家思想主张放弃功利和权力的追求,而是注重个体的修养和内心的安宁。

道家的核心概念是道,道是无形无相的,是一种超越一切的存在。

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无私。

墨家主张普遍的爱和公平的分配,反对任何形式的偏私和偏己主义。

墨家强调“兼爱”,即要对所有人都给予关爱和帮助,不分贵贱、亲疏。

墨家也提出了“非攻”的原则,认为战争和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主张和平共处和互相尊重。

法家思想注重法治和政治管理。

法家认为,社会秩序需要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持。

法家主张法律的公正和严格执行,以及明确的权责和利益分配。

法家强调权威和纪律,认为政府应该有强有力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名家思想强调言辞和辩论的重要性。

名家认为,辩论和争论是获取真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名家强调辩证思维和辩证方法,通过互相对立和辩论来推动思想的发展。

名家注重辩论的技巧和逻辑推理,认为通过辩论可以找出真理和解决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包含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名家等不同学派的思想和理论。

这些学派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影响和交融。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对伦理道德、政治治理、自然和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1. 孔子: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着,重伦理道德教育。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是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文献整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1、“仁学”的内容:1、孝悌——仁学之血缘基础2、“仁者爱人”3、恭、宽、信、敏、惠4、克己复礼为仁2、“克己复礼”——孔子的救世“良方”1、礼制文化2、礼与仁3、以“仁”为核心的儒家理想人格4、“仁学”现代价值之思考:1、积极的入世之主体精神。

2、自觉的道德自律意识。

3、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

4、恭敬与尊重的礼仪文明导向。

2. 孟子的“仁政”思想:发展了孔子关于“仁” 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性善论的伦理观,2、孟子的仁政学说:A、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B、薄税敛,这是属于财政问题;C、深耕易耨,这是属于经济建设;D、教化,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6、仁政”学说的当代价值A、孟子的仁政学说,对我国的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德治国” B孟子的民本思想,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的主张,对当代以人为本” 的人本主义观念的贯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强调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所谓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统治-人。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自我价值完善方法。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

”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

”见利思义、舍生以取义。

“修身养性”3. 荀子把人治与法治统一起来,把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把教育感化与强制约束统一起来。

提出的隆礼重法、王霸并用的治国模式,把儒家的人文精神渗透进法治理论当中,强调执法者应当抱着“爱民”的态度,又把法的精神引入儒家思想里,实现了儒法两家传统治国理念的优势互补。

历史证明,荀子的这一构想, 为未来的统一大帝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国方案,为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所实际奉行。

1.老子它以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崇尚自然,倡导无为,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中国传统对人性的论述

中国传统对人性的论述

中国传统对人性的论述
中国传统认为,人性是一种珍贵的力量,它是生活中最根本的本质,也是实现真理、自由和幸福的基石。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性被看作是有能力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石,而无论是在政治上、实际上、还是精神上,人性都是有价值的。

中国哲学家认为,人性是一种道德和精神的责任,也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这些规律有助于保护人类社会,使其更加完善。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人性的多种论述,如《论语》中的“忠”,《孟子》提倡的“仁义”,《庄子》中认为“天道”就是人性本质,以及儒家学说提倡的“五礼”。

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言论,首先要了解它们的语境。

比如,《论语》中的“忠”,它强调了敬仰长辈和尊敬廉洁的重要性,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此类敬仰是有利于国家建设的。

此外,《孟子》中的“仁义”,它强调了保持和谐的重要性,以及赞美大众的智慧和服从的力量。

从另一方面来看,从道德论点出发,中国哲学家们强调了人性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人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可以阻止贪恋权力和金钱的滥用,有助于保护社会的正义。

例如,孔子提倡“仁”,即尊重自然规律,也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人性”;而《诗经》中也提到“不以恶小而为之”,即把正义放在第一位。

从理论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的概念有着广泛的涵义,它们的共同精神是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社会的正义,以及尊重仁义的道
德规范。

在实践中,这种哲学思想也被贯彻到了日常生活中,以及家庭、学校等社会环境中。

当今,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一传承中学习到很多有价值的道理,从而提升我们的人格良知,为实现真理、自由和幸福而努力。

四书发展历程和内容

四书发展历程和内容
第二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
四书,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代表,包括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誉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经典的核心内容。四书的内容涵盖了哲学、伦理、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孟子》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书籍,《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强调了孔子的言论和四书五经的核心观点,主张仁、义、礼、智等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孟子》则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强调人性本善,提倡仁义礼智四德。这两部书对后代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极具权威性的经典。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书的地位逐渐稳固,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典籍。清代朱熹将四书编成“四书五经”体系,成为中国儒家经典书目的基本框架。四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中国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成为几乎所有学子必读的经典。
四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的伦理道德、政治哲学、人性观念等方面。《论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大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中庸》则着重强调中庸之道,主张“中正仁义,道德修身,经国方言”的思想。《孟子》则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强调人人皆有善恶之性,主张修身以正心,推行仁政,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篇示例: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四本儒家经典著作,被称为儒家经典之首。四书的内容涵盖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价值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书的发展历程和内容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下面我们将分别从历程和内容两方面来阐述。
四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并将自己的思想整理成书籍传世,其中包括《论语》和《孟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和行事的记录,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之一,强调礼仪、仁爱、忠恕等道德观念。《孟子》则是孟子弘扬孔子思想的著作,着重阐述仁义道德和君臣关系。这两部著作被后人誉为“大儒之书”,成为儒家经典的代表之一。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

自古以来,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坚力量,对于政治运作和社会秩序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儒家政治体制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这些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仁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倡导人们要关心他人,待人以诚。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融。

此外,儒家强调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公正的实现,通过义和礼来调节人们的行为。

智慧被视为儒家思想中的另一个核心价值,儒家强调智慧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智慧的人才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最后,儒家注重诚信,认为信用是社会运行的基础。

这些核心价值观塑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准则,对于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儒家政治体制以孔子的“君子”理念为核心,信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则。

在古代中国,儒家被应用于政治领域,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

在儒家政治体制中,人们根据其社会地位和身份来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君主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承担起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民众福祉的责任。

而臣子则应负责尽忠职守,用其智慧为国家出谋划策。

此外,孝道也是儒家政治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子女对待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儒家倡导孝顺的重要性,认为这是通过个人美德来维护家庭和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

儒家政治体制追求民主的平等和善治,通过君子的道德修养来实现社会和谐和人性的完善。

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对古代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的倡导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通过人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中国社会实现了相对稳定的秩序,减少了各类纷争与冲突。

其次,儒家政治体制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提供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结构,为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理政的思想基础。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理念

教育。

“仁学”就是孔子思想得精髓,也就是其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以及文献整理思想得理论基础与前提。

1、“仁学”得内容:1)、孝悌——仁学之血缘基础2)、“仁者爱人”3)、恭、宽、信、敏、惠4)、克己复礼为仁2、“克己复礼”——孔子得救世“良方”1)、礼制文化2)、礼与仁3、以“仁”为核心得儒家理想人格4、“仁学”现代价值之思考:1)、积极得入世之主体精神。

2)、自觉得道德自律意识。

3)、以人为本得仁爱精神。

4)、恭敬与尊重得礼仪文明导向。

2、孟子得“仁政”思想:发展了孔子关于“仁”得思想,提出仁政主张与“民贵”“君轻”得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得世界观与性善论得伦理观,2、孟子得仁政学说:A、省刑罚,这与法治有关;B、薄税敛,这就是属于财政问题;C、深耕易耨,这就是属于经济建设;D、教化,以孝悌忠信为大要。

6、“仁政”学说得当代价值A、孟子得仁政学说,对我国得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得借鉴意义。

“以德治国”B、孟子得民本思想,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得主张,对当代“以人为本”得人本主义观念得贯彻,有一定得参考价值。

强调以人为本,即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得出发点与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所谓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统治-人。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自我价值完善方法。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

”“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

”见利思义、舍生以取义。

“修身养性”化与强制约束统一起来。

提出得隆礼重法、王霸并用得治国模式,把儒家得人文精神渗透进法治理论当中,强调执法者应当抱着“爱民”得态度,又把法得精神引入儒家思想里,实现了儒法两家传统治国理念得优势互补。

历史证明,荀子得这一构想,为未来得统一大帝国提供了切实可行得治国方案,为汉代以降历代王朝所实际奉行。

1. 老子它以关于“道”得学说为中心,崇尚自然,倡导无为,重视人性得自由与解放。

无为而无不为得社会、政治、人生论1、无为而无不为得政治观老子所提出得“道”,开辟了一个超越了现实世界得本体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儒家、道家、法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儒家、道家、法家)

专题一人文思想综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

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

当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学派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发展繁荣,和儒家共同给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浸透着浓郁的人文思想。

一、儒家基本思想: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人为贵"为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其核心思想的学说。

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体现着人文精神。

思想演变:1.xx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xx以仁的学说奠定基础(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孟子提出仁政,荀子则提出性恶论。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压制。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1)xx初期:盛行xx学,主张无为而治(2)xx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

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康有为提出托古改制,移花接木。

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相结合。

孔子哲学思想总结概括

孔子哲学思想总结概括

孔子哲学思想总结概括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被后世尊称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他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伦理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孔子哲学思想的总结概括。

一、人性观点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人性观点是核心之一。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并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道德素质。

他认为,人们应该努力去发掘和培养自己内在的品德,达到“君子”(高尚的人)的标准。

“君子”具有高尚的品格,行事准则是道德和仁爱。

因此,孔子主张道德的修养和自律,以及个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仁爱和伦理仁爱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家庭成员、朋友、邻里以及社会的其他成员。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孔子的伦理教导之一。

孔子认为倡导仁爱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主张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三、教育与学习孔子坚信教育的重要性。

他主张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人格,以及提高他们的智力和思考能力。

他的教育理念注重“实用”,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领导能力和治理能力,让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孔子提倡学习和勤奋,他认为通过不断努力学习,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境遇,追求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四、政治和社会孔子的哲学思想与政治和社会有着密切关系。

他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治理论。

孔子认为政治应该以道德为基础,统治者应该以道德高尚为标准,以身作则,引导国家和社会。

他强调君主的德行和责任,认为君主应该是具有高尚品质和宽容心胸的人。

他还主张政府应该重视人民的福祉,推行和谐的社会制度,以实现社会稳定和公正。

五、古代文化与传统孔子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非常重视,他强调孔子诗书礼乐的学习。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他提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他的教育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哲学体系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哲学体系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的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思想文化,它与中国其他思想文化一样,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明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最初源泉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儒家思想主要来源于儒家经典《论语》、《礼记》、《尚书》、《大学》、《中庸》等。

儒家思想强调尊重传统文化、规范行为表现,注重以礼、义、仁、智、信等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调整,崇尚良知为原则的道德伦理体系,并赞扬道德之美,鼓励至善至美的品德修养。

其核心是关于人、天、地、时、政治、伦理、教育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包括“人本主义”、“天人合一”、“治国必先治家”、“尊重传统”等主要思想。

“人本主义”表明了求取人性之美、强调人之所以为人必须有人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需要注重的方面。

儒家强调的是人类的智慧和道德良知的重要性,人们要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和谐的维护负起责任。

“天人合一”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与协作。

这一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存在着互动关系,体现了儒家哲学的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治国必先治家”体现了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儒家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灵魂是由家庭和社会的变量有序调整而成,因此要治国必先治家。

“尊重传统”强调了传统和历史的重要性,儒家哲学认为,传统学问是高深的智慧,要学会尊重传统、传承传统、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与文明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的学说不仅是一种优秀的道德规范,更是一种哲学体系,影响和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人。

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和发展者。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缔造者之一,开创了儒家思想学派。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强调了人类的道德伦理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2002年1月第1期史学集刊CollectedPapersofHistoryStudiesJan.,2002NO.1?中国史研究?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孙晓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人性论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假设,而不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描述.由于重视参验的思想方式所决定,传统儒家无法用纯逻辑的方式论证人性,而试图用现实生活中人的善恶说明人性的善恶,于是,儒家的人性论便陷入了逻辑的悖论.性善论的意义在于它说明了"善从何来,宋儒把道德善外化为天理,做出了绝对的道德承诺,但是却通过"禀气说最终论证了人与人之间在本原意义上的不平等.等级结构——人治成为儒家政治哲学的逻辑归宿.关■词:人性论,儒家,政治哲学中圈分类号:D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O559—8095(2002)01—002O—O7人的问题是每一历史时代的思想家认识社会政治生活的起点.如果离开了对于人的体认,任何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学说都是不完整的.人性论是儒家人论的核心,传统儒家对于人性善恶的判断,为其全部政治哲学提供了逻辑的支点.在以往关于儒家人性论的讨论中,人们大多关注对于儒家人性论自身的分析,但却很少把儒家的人性学说放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逻辑结构中进行解析,因而,也忽略了儒家的人性论与中国传统的政治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儒家的人性学说既是对于人的本质的假设,也具有道德承诺的含义,深入理解儒家的人性学说,是理解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的门径.一,人性善恶:传统儒家关于人的假定在中国历史上,把人作为一个抽象的类概念,大约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开始的.春秋末年的孔子率先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孔子所说的人应该是一个类概念.0到了战国,孟子则进一步明确了人是一个类概念,他曾不止一次地阐述了"圣人与我同类的观点,"麒蘑之于走兽,凤里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公孙丑上)把人作为一个抽象的类概念来认识,标志着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水平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点,即人们观念中的人已经不再是带有各种社会符号的人,而是本原意义上的人.实际上,只有把人作为一个类概念,着意于认识本原意义上的人的时候,才会发现作为类而存在的人所具有的某种统一性,"人性恰恰是先秦儒家在道德层面上认识到的人的统一性.关于人的本性,孔子最先说道:"性相近,习相远也-,Cz]这句话虽然接近于对人性的唯物解释,可在实际上收藕日期:2001--06--20作者简介:孙晓春(1957一),男,吉林长岭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①在中国历史文献中,.人大抵晚于.民,.君,.百姓,.百工等概念,'尚书)中虽然有.敬授人时之类的话,但却是唐朝人为避讳由民字改过来的.'左传卜?书也多用民字而少用人字.?20?却没有对人的本性做出任何判断.出于建构完整明晰的思想学说的需要,战国儒家不再满足于孔子的这一说法,试图对人性的善恶做出明确的判断,于是便出现了思孟学派的性善论和萄子的性恶论.按照孟子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IJ(尽心上)因此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萄子则认为,"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性恶)故而断定人性本恶.自萄孟对人性做出各自的评价以后,人性善恶就成为后代思想家的论争主题.尽管两汉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都试图对于人性问题做出更为清晰的解释,但都是按照先秦儒家的基本思路进行思考的.很明显,如果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根据,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无法证实的.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萄孟的人性论都是片面的,他们都没有准确地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什么.可是,就传统儒家全部的思想学说而言,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事实上,当萄孟对于人性各自做出片面的判断时,他们未必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因为在他们的着作中曾经不止一次地谈到尧与桀,曾史与盗跖的道德品质差别.问题是,作为那个历史时代最有见识的思想家,他们为什么会对人性做出或善或恶的片面理解呢?就先秦儒家本意而言,他们所要说明的是本原意义上的人性是什么,无论是性善论者,还是性恶论者,都认为人的本性是先验的,即"生之为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1](性恶)另一方面,他们又把人性看作是抽象的人性,尽管他们都注意到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问可能存在道德品质的差别,但是仍然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1](性恶)很明显,与其说先秦儒家所说的人性善恶是现实中的人性,莫不如说是萄,孟在一般的层次上对于人的思维规定.这与希腊哲学家所说的"人是天生的动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同的意义.因为思想家要认识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政治生活,要在最一般的层次上说明社会政治生活的本质,所以,他们也就必须对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做出抽象的假定.不过,在希腊思想家那里,人的假设是以纯粹逻辑的方式完成的,"人是什么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而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人性的善恶却同样是需要证明的,"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3](性恶)然而,在逻辑上,任何事物都不能自己证明自己,中国古代思想家欲使人性的善恶得到证实,便不得不向现实生活去求证.于是,孟子便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惆隐之心,[1](公孙丑上)萄子则试图以"人生而好利","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来证明人的本性是恶的.就纯粹的生活体验而言,萄,孟各自所举的证据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真实的,足以证明对方关于人性的假定是不成立的,而且,现实生活中可以推翻善恶假定的实例俯拾皆是.先秦儒家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同题,即对于人的类本质的假定是无法用人的现实生活证实的.先秦儒家用实证的方式去证明逻辑的假定,结果,儒家的人性论便陷入了一个严重悖论,一方面,他们试图在一般的层次上说明人性,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正视现实生活中的人的道德品质差别;一方面,他们在逻辑上假定"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I](滕文公上)另一方面他们又依道德品质的优劣把人划分为"君子和"小人;一方面他们试图说明本原意义上的人是什么,另一方面又强把人性善恶的假定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联系起来,说观在本原意义上本无差距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表现迥异,于是,便有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I](离娄下)禹之所以为禹,以其"仁义法正1](性恶)的说法.先秦儒家试图在普遍的人性与现实的人的道德品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此以后,如何使关于人性的假定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相符合,便成了历代儒家的基本思路.秦汉以后,人性的善恶一直是人们争论的主题.从两汉至明清之际,历代儒家关于人性问题主要有以下诸说.其一是善恶混说,此说以汉末杨雄为代表,"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呱']这一说法实际上也等于没有对人性做出判断;第二种说法是以董仲舒,韩愈为代表的性三品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一L.]性三品说的立足点显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其说固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道德品质差别做出解释,但是却无法说明瞢遗的人性;第三种说法是宋代理学家的禀气说.此说由北宋的张载首倡,张载把儒家的人性论和道统论结合在一起,把"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按照张载的说法,"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这种善就是天地之性,在禀气成形以后便有了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是恶的,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就在于,君子能够"反之本而不偏,回归天性之善,而小人则"德不胜气,性命于气".[6]张载的这一思想后来被朱熹进一步发挥,与张载基本相同的是,朱熹也以为人的一切受自于天,只是由于人们在禀气成形的过程中所禀得的气各自不同,于是人与人之间便有了善恶,贵贱,贫富的差别,"禀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禀得清明?2】?者便英爽,禀得敦厚之气者便温和;禀得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富;禀得久长者.便寿,禀得衰颓薄浊者便为愚不肖,为贫,为贱,为夭."①宋儒不再像先秦儒家那样持之两端.一方面对抽象的人性做出善恶的假设,另一方面又强调现实生活中的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差异,而用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假定抽象的人性与现实的道德品质之问存在着某种联系.并且构筑了用来说明这种联系的逻辑.就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水平来说,这是儒家人性论的最完备的形式.宋儒解决了先秦儒家的人性学说的逻辑矛盾,但是,儒家对于人的思维规定也发生了某种意义的改变.在先秦儒家那里,人性是对于作为类的存在物的人一般的思维规定.而在宋代理学家那里,人性却完全变成了用来说明现实的人何以不平等的理由.可以说,两汉以后儒家人性论的内在矛盾的解决,是以牺牲了有关人的类本质的抽象的思维规定为代价的.从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到宋儒的.禀气说",是一个逻辑的发展过程.我们这里需要讨论的是,传统儒家的人性论究竟是怎样定义了人.其实,鄙使是作为类概念的.人".也是需要某种规定性的,即思想家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对于人的存在状态做出明确的说明,亦即他们究竟把人理解为什么样的存在物,思想家所体认到的.人".是一个集合的概念,还是个体的概念.对于这个问题,历代儒家虽然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不过,从儒家用来说明.人"与人性的一些概念来看.如.君子",.小人",.涂(途)之人",.庶人",.中人"等等,大体上可以断定儒家所说的.人"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在传统儒家的观念中..人"虽然是类的存在物,但是也仅仅是.类"而已,至多他们只能依据某种特定的标准把.人"细分为若干类.他们绝对不承认作为类概念的.人"应该代表一个又一个拥有同等权利的个体.在古希腊,思想家也曾反复讨论过人的问题,不过,希腊思想家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重要性.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把城邦定义为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全体".即.若干(许多)公民的组合",同时,又反复讨论了.谁确实可以被称为一个公民"的问题;[7]至于希腊后期的斯多葛学派则更加关注.其自身作为一个基本单位的个体"以及区别于社会的个体.[8]可以说,对于人的认识曾是中西方政治哲学共同的主题,但是,由于各自的历史环境和思想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思想家对于.人"的存在状态却有着全然不同的理解.从希腊哲学家所阐释的.个体",到近代思想家所说的.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其一以贯之的思路是把人假定为自由平等的个体.先秦儒家提出了抽象的.人"的概念,就其主观方面而言,无疑是要说明剥离了各种社会身份符号的人,可是,由于儒家重视实证的思维方式,他们又必须向现实生活去求证人的本性是什么.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只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只能是具有各种社会身份的人,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依据,人们只能认识到具有相同社会身份的人的某些共性,而不可能是抽象的人的共性.于是,带着各种社会符号的人在现实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就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儒家对于人的认识.归根结底,儒家所体认到的人,只能是生活在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人际关系中的人,而不可能是希腊哲学家所体认到的自由平等的个体.从先秦儒家开始讨论人性问题那时起,人们就在逻辑上默认了人在道德品质方面先验的等第差别.虽然盂子和苟子每每说道.圣人之于人,亦类也",进而做出了尧舜与盗跖,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的断语,可是他们同时又在逻辑上假定了.圣人"或.君子"的存在,在盂子那里,君子可以严守人与禽兽之问的界限,而庶民则无法保持这一界限,在苟子看来,便是圣人可以.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而庶民则不能.[3](性恶)在传统儒家的人性学说中,人性的善恶不是不证自明的,只有圣人与庶民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差别才是不证自明的.这种差别可能是"先知先觉"与.后知后觉"的差别,也可能是先验的善与先验的恶的差别.两汉以后的历代儒家尤其强调这一差别.如,北宋的二程在论及圣人与庶民的道德品质所以不同说,圣人的品质只是善,而.庶民"的灵魂却是"本来染污"的,清代学者王夫之更明确地说,.若民,则无论诚正,即格物亦断非其所能,新只是修身上说,止除去一段染污,即日新矣,蚍.]也就是说,民众根本没有.止于至善"的能力,这样,至善虽然是无条件的存在,可是至善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却是有条件的,他们只能通过圣人的教化接近于善.这是儒家人性学说的基本思路.①见'朱子语类辑略)卷五.?22?二,人性论与传统儒家的道德承诺如果把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西方政治哲学特别是古希腊的政治哲学相比较,就不难发现,人性问题在儒家的政治哲学中的地位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儒家的人性论实际是一身而二任的,不仅仅是对于人的假定.而且也具有道德承诺的意义.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于优良的社会生活的构想,其前提是对道德意义上的至善做出某种承诺,他们不仅要承诺至善是存在的,而且也要证明至善是可能的.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做出道德的承诺,也就会对尽善至美的社会政治生活做出什么样的构想.在希腊哲学家那时,至善意味着完美无缺的不因任何其它事物而改变的状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原因和目的,所以.作为最崇高的存在.善只是存在于神或理念的世界里,"神和一切属于神的事物.无论如何都肯定是处于不能再好的状态下.l0](P78)希腊哲学家所以对于道德善做出这样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希腊哲学有着荷马的前提.而在传统儒家那里.却不存在任何与之类似的前提,无论儒家学派内部存在着什么样的思想分歧,但是"不语怪力乱神"却是一以贯之的思想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既不承认独立于人类社会的诸神"的存在.也没有希腊思想家那样的逻格斯之类的理念,换句话说,先秦儒家没有关于理念世界的思维规定.因而.他们只能求助于对人性善恶的品分来证明善的存在.有趣的是,尽管先秦儒家对于人性的善恶有着迥然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对于道德上的至善却做出了近乎一致的承诺,即善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它只能向人类自身去寻求.对于这一点,思孟学派的性善论是一种比较直接的论证,即人的本性就是善,按照孟子的说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善都是先验的存在.在表面上.苟学的性恶论似乎否定了先验的善,但实际上性恶论者通过另一种方式说明了善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内部.虽然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可是人类却通过.化性起伪"而产生善.而能够.化性起伪"的只能是古往今来的圣人.即所谓.圣人化性起伪".[3(性恶)苟孟人性论的根本差异无非是,在孟子看来,善的品质曾经先验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庶民失去了这种品质.而君子却保留了这种品质..庶民去之,君子存之"f而在苟子看来,任何人本来都不具备善的品质.只是由于某种机缘,道德的至善出现在君子或圣人身上.论证方式虽然不同.但其逻辑结果并无二致.都不约而同地证明了圣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绝对必要性.先秦儒家用人性的善恶来论证道德善的存在.可这种论证无可避免地有其内在的逻辑缺陷.按照性善论的观点.既然善是人的先验的本性,那么,思孟学派就应该说明普通民众的本性何以变得不善,而圣人又何以能够保全这种先验的善.按照性恶论的观点.既然人的本性只是先验的恶,那么.作为人的一个分子.圣人又如何可能.化性起伪"而获得善?先秦儒家没有对这个问题做出任何解释.实际上他们也没有能力做出解释.意识到先秦儒家这一逻辑缺陷的是宋代理学家,因为无论是苟子还是孟子,在事实上都没有说明善从何来.自张载把性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以后,善并不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便成为宋代理学家的基本认识,如朱熹说:.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气有不存,而性却常在."(性理一)按照宋儒的解释.本原的性是善的,但这种本原的性只是天地之性而不是禀气成形的人性,所以,尽管宋儒也赞成孟子的性善论,但他们对于孟子的性善论也有所纠正,即在性与善的关系上,他们不承认先有了人性然后才有了善,而是先有了善然后才有了人性,.在天地言,则善在先,性在后,是发出来方生人物.发出来是善,生人物便成个性.-El1](性理二)也就是说善之于人是逻辑先在的.不容否认,宋儒对于道德善的承诺已经远远超出了先秦儒家的思维水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他们第一次对善与人性傲了二元的假定,因而不仅解决了先秦儒家人性学说的内存矛盾,而且也解答了"善从何来"这一同题,宋代理学家把善归结为.天理",与希腊思想家对于善的理解已经十分接近.亚里士多德在解释善为什么是自在自为的这一问题时说,如果一切事物都以他物为目的,人们在思维上就要陷于.无穷后退",为了防止这种.无益的空忙",便只能把善理解为.以其自身而期求的目的."]宋代理学家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宋儒极其强词《大学》的"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13]-当然之极"的善与希腊哲学中的.highestgood"或近代哲学家所说的.绝对".在意义上是基本相同的.在宋代理学家的思想逻辑中,善是不需要用他物证明的概念,这样,他们也就避免了先秦儒家在逻辑上的"无穷后退".宋代理学家把至善与人理解为二元的存在,使传统儒家进入了一个新的道德境界.由于先秦儒家没有意识到至善是人的思维边界,所以,在先秦儒家看来,善也是需要用他物来证明的,为了说明什么是善,他们也同?23?样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去求证,这样,诸如仁义,忠恕,孝悌等伦理原则,就被解释成了终极意义的瞢自身,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眦】(赢妻上)先秦儒家孜孜以求的道德境界实际上就是现实的伦理原则的摹写.宋代理学家不满足于先秦儒家这种白描式的论证,试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探求终极意义的至瞢.在宋代理学家郄里,为先秦儒家所称道的仁义忠信虽然也是善,但在逻辑上这些道德品质只不过是瞢端,而终极意义的至瞢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宋儒在更膏的层次上做出了至善的承诺.由于这一原因,宋代理学家对于优良的政治生活也与先秦霸家有了不同的理解.在先秦儒家的认识中,好的政治无非就是.先王之道,至于.先王之道"为何就是好的政治,先秦■家并没有给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答案.宋代理学家虽然没有否定先秦儒家的先王之道,但是他们却在.先王之道"以外确定了一个抽象的政治评价标准即.天理"或至瞢,按照宋儒的逻辑,孔盂所说的先王之道之所以是好的政治,是因为它是符合天理或至善的政治.宋霸的政治评价标准显然要比先秦儡家更具形上学的特征.在政治哲学史上,思想家的道德承诺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他们要证明善存在着,另一方面,他们又要说明至瞢对于每一个人是否是可能的.宋代理学家关于人性与至瞢的二元理解,较之先秦儒家固然进了一步,可是,他们在回答后一个问题时,却较之先秦儒家后退了一大步.至于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达于至善的可能性,先秦儒家有一个近乎肯定的答案,即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或.涂之人可以为禹",尽管苟,盂对这个论题设定了一些严格的条件,如.说尧之盲,行尧之行"等等,但他们毕竟没有彻底否认个人达于至瞢的可能性.两宋理学家在这一问题上却走了相反的道路.宋代理学家一方面用天道,天理来证明瞢存在着,在另一方面却完整地继承了韩愈的性三品说.朱熹在评论以往诸儒的人性论时说t.孟子言性,只说得本然底,论才亦然.苟子见得不好底,扬子又见得半上半下底,韩子所言却是说得稍近.盏苟扬说既不是,韩子看来的见有如此不同,故有三品之说.然惜其言之不尽,少得一个'气'字耳.蚍】(性理一)朱熹的这段话恰好说明了宋儡所以把善理解为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主观动机,他们既要说明道德的至瞢存在着,又要证明人是先验地存在着善恶之别的.其实,自宋代理学家把道德瞢外化为天理以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就来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叉路口,或者是在观念形态上承认天理和至善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或者彻底捧除每个人都可以达于至善的均等机会.就正常的思维运演逻辑来说,既然天理和至瞢独立于人而存在着,那么,它就应该给予每一个人以公平.可是,宋代理学家却在天理与至瞢之外加上了一个.气"字,通过假想的.禀气"过程建构了一个从先验的天理与至善到人们现实的道德等第差别的解释模式,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走向平等理念的门径也就被彻底堵塞了.三,等级结构与人治:儒家人性学说的逻辑归宿关于平等",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认为平等曾经是历史的存在,在人类社会之初,曾经有过一个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的时代,另一种思想则把平等理解为一种理念,是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