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2002年1月

第1期

史学集刊

CollectedPapersofHistoryStudies

Jan.,2002

NO.1

?

中国史研究?

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孙晓春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人性论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假设,而不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描述.由于重视参验

的思想方式所决定,传统儒家无法用纯逻辑的方式论证人性,而试图用现实生活中人的善恶说明

人性的善恶,于是,儒家的人性论便陷入了逻辑的悖论.性善论的意义在于它说明了"善从何来,

宋儒把道德善外化为天理,做出了绝对的道德承诺,但是却通过"禀气说最终论证了人与人之间

在本原意义上的不平等.等级结构——人治成为儒家政治哲学的逻辑归宿.

关■词:人性论,儒家,政治哲学

中圈分类号:D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O559—8095(2002)01—002O—O7

人的问题是每一历史时代的思想家认识社会政治生活的起点.如果离开了对于人的体认,任何一个思想

家的思想学说都是不完整的.人性论是儒家人论的核心,传统儒家对于人性善恶的判断,为其全部政治哲学

提供了逻辑的支点.在以往关于儒家人性论的讨论中,人们大多关注对于儒家人性论自身的分析,但却很少

把儒家的人性学说放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逻辑结构中进行解析,因而,也忽略了儒家的人性论与中国传统

的政治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儒家的人性学说既是对于人的本质的假设,也具有道德承诺的

含义,深入理解儒家的人性学说,是理解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的门径.

,人性善恶:传统儒家关于人的假定

在中国历史上,把人作为一个抽象的类概念,大约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开始的.春秋末年的孔子率

先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孔子所说的人应该是一个类概念.0到了战国,孟子则进一步明确了人是一

个类概念,他曾不止一次地阐述了"圣人与我同类的观点,"麒蘑之于走兽,凤里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

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公孙丑上)把人作为一个抽象的类概念来认识,标志着古代中国

人的思维水平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点,即人们观念中的人已经不再是带有各种社会符号的人,而是本原意义上

的人.实际上,只有把人作为一个类概念,着意于认识本原意义上的人的时候,才会发现作为类而存在的人所

具有的某种统一性,"人性恰恰是先秦儒家在道德层面上认识到的人的统一性.

关于人的本性,孔子最先说道:"性相近,习相远也-,Cz]这句话虽然接近于对人性的唯物解释,可在实际上

收藕日期:2001--06--20

作者简介:孙晓春(1957一),男,吉林长岭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①在中国历史文献中,.人大抵晚于.民,.君,.百姓,.百工等概念,'尚书)中虽然有.敬授人时之类的话,但却是

唐朝人为避讳由民字改过来的.'左传卜?书也多用民字而少用人字.

?20?

却没有对人的本性做出任何判断.出于建构完整明晰的思想学说的需要,战国儒家不再满足于孔子的这一说

法,试图对人性的善恶做出明确的判断,于是便出现了思孟学派的性善论和萄子的性恶论.按照孟子的理解,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IJ(尽心上)因

此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萄子则认为,"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性恶)故而断定人性本恶.

自萄孟对人性做出各自的评价以后,人性善恶就成为后代思想家的论争主题.尽管两汉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都试图对于人性问题做出更为清晰的解释,但都是按照先秦儒家的基本思路进行思考的.

很明显,如果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根据,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无法证实的.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萄孟的人性论都是片面的,他们都没有准确地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什么.可是,就传统儒家全部的思想学

说而言,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事实上,当萄孟对于人性各自做出片面的判断时,他们未必不知道现实生活

中的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因为在他们的着作中曾经不止一次地谈到尧与桀,曾史与盗跖的道德品质差别.

问题是,作为那个历史时代最有见识的思想家,他们为什么会对人性做出或善或恶的片面理解呢?

就先秦儒家本意而言,他们所要说明的是本原意义上的人性是什么,无论是性善论者,还是性恶论者,都

认为人的本性是先验的,即"生之为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1](性恶)另一方面,他们又把人

性看作是抽象的人性,尽管他们都注意到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问可能存在道德品质的差别,但是仍然认为"凡

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1](性恶)很明显,与其说先秦儒家所说的人性善

恶是现实中的人性,莫不如说是萄,孟在一般的层次上对于人的思维规定.这与希腊哲学家所说的"人是天生

的动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同的意义.因为思想家要认识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政治生活,要在最一般的层次

上说明社会政治生活的本质,所以,他们也就必须对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做出抽象的假定.

不过,在希腊思想家那里,人的假设是以纯粹逻辑的方式完成的,"人是什么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而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人性的善恶却同样是需要证明的,"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3](性恶)然而,在

逻辑上,任何事物都不能自己证明自己,中国古代思想家欲使人性的善恶得到证实,便不得不向现实生活去求

证.于是,孟子便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惆隐之心,[1](公孙丑上)萄子则试图以"人生而好

利","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来证明人的本性是恶的.就纯粹的生活体验而言,萄,孟各自所举的证据在某种意

义上都是真实的,足以证明对方关于人性的假定是不成立的,而且,现实生活中可以推翻善恶假定的实例俯拾

皆是.先秦儒家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同题,即对于人的类本质的假定是无法用人的现实生活证实的.

先秦儒家用实证的方式去证明逻辑的假定,结果,儒家的人性论便陷入了一个严重悖论,一方面,他们试

图在一般的层次上说明人性,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正视现实生活中的人的道德品质差别;一方面,他们在逻

辑上假定"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I](滕文公上)另一方面他们又依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