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3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3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第一篇:张XX的脱贫攻坚事迹张XX,开化县兴隆村的贫困户,生活十分困难。

早年间,他曾经因为一笔借款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致使家庭日子越过越难。

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全村的扶贫干部找到了他,帮助他规划了复产、就业的路子。

最初的一个阶段,扶贫干部带着整个家庭到一家化肥公司进行学习,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肥料,如何保养耕地。

随后,扶贫工作队耐心地为张XX教授了如何种植稻谷、玉米。

他参加了富余劳务公司的培训和岗位训练,成功地成为了一名更加合格的农户。

随着他的农业产出不断增长,各项经济指标逐渐好转,张XX的家庭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脱贫攻坚的努力下,张XX的家庭逐步脱离了贫困的状态,步入了稳定的生活状态。

他很感谢扶贫工作队和其他贫困户之间的鼓励,以及全村脱贫攻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和他的家人能够实现组建新居,实现公共事业所需的各项设施,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他和他的家人即将走出贫困的枷锁。

第二篇:王XX的脱贫攻坚事迹王XX,原地方保护区的一名保护员,因为家庭生活环境差,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困境。

在脱贫攻坚支援基金的助力下,他的经济状况逐渐稳定,并支持他成立了绿化公司,接受了专门的培训和指导。

王XX的公司专门从事植树造林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的规模得到了迅速的扩大,成为了当地最具影响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公司。

通过他的公司,王XX已经培训出了100多名保护员,并使他们更好地担任和保护原地方的生态环境使命。

他带领和激励大家保护宝贵资源,把那一片区域打造成绿色环保的范本。

王XX在工作中取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高度评价。

他的贡献也被全面承认和赞赏,因为在他的努力下,原地方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重整,甚至能发现了一些珍贵的物种,他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模范代表。

王XX说:他的目标是让保护员的队伍越来越大,保护工作能得到更多的重视,让更多的人爱上生态环境,推动生态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三篇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三篇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三篇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三篇脱贫致富是指改革开放前农村及普通百姓的近期工作和生产的目标及口号,现在的意思是摆脱贫穷困苦,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以下是分享的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1镇村5组贫困户,现年75岁,20__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家里一共3口人,儿子未成家,常年在家,加上他本人和配偶文化素质低、身体状况不好,没有发展的动力。

在纳入贫困户之前,家里收入全靠务农,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生计难以维持。

但生活的苦难没有压倒这位老人,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紧跟政府步伐,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一、制定措施,精准帮扶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在贫困户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针对的家庭情况,帮扶人员、镇村干部对其进行详细了解,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分析^p 其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

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脱贫致富的路子——种植青花椒。

镇自20__年开始发展青花椒种植,家位于青花椒种植规划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征求意愿,因人因户施策,带动种植发展青花椒。

二、转变观念,自力更生经过帮扶人员、镇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不断多次深入与沟通,不断鼓励他们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

和妻子俩人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决定靠勤劳双手奋斗,意志坚定要摘掉贫困户帽子。

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和鼓励下,他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有了正能量的加持,开始种植青花椒,现在家的10余亩青花椒长势良好,大大提高了家庭的整体收入,还让家庭收入从以前4、5000元每年,变成了20_0多元。

这离不开天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加上帮扶责任人关心支持下,他们种植的青花椒为他们带来了收入,现在他们腰杆子挺起来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不断的努力,的家庭情况大有改观,而且他们已经没有那种因为自己是贫困户而感到自卑的感觉,也改变了左邻右舍对他们的看法。

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 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 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材料【篇一】__省__县是养殖大县,在__县郑村镇有这么个说法:到此地玩耍有两个地方绝对值得去看一看,一个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著名棠樾牌坊群;另一个就是连大生态农业公司已经运行3年的大型沼气发电工程。

20__年农历正月十五后的一天,笔者走进__县连大生态农业公司的养殖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造型别致的徽派养猪大棚整齐林立,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商品猪长势喜人。

在养殖场里,没有猪尿猪粪味道。

山坡下是一片规划有序的猕猴桃有机果品基地,果园边矗立的两个白色巨大罐体引人注目:那是养猪场的猪粪污水发酵罐和沼气存储罐。

笔者看到,猪场虽然面积大,但所有尿粪全部注入暗道直接排入沼气池内,且清水和污水分离,水和沼气也是分离的。

粪污处理系统距离坡上的猪舍落差有10多米,粪污经过管道流入处理系统节省了大笔运费。

一台发电机正欢快轰鸣着,墙上的值班表上清晰记录着当日发电量。

连大饲料加工厂工人小陈告诉笔者,饲料加工机功率61个千瓦,闸刀一合上整个设备立马运转起来,沼气电用起来和高压电一样平稳,一天加工20多吨饲料需要700多度电都是由沼气发电机内网输送的。

连大生态农业公司老板__向笔者介绍道:“这些粪污每天流迸发酵大罐子有80吨,但出来的还不到10吨,大部分都化作沼气啦,然后沼气用来发电,整个链条循环起来。

”笔者在处理终端看到,黑色浓稠的沼液经管道注入水泥槽后,汇集到猕猴桃园里一条条小沟中。

“这个肥料是最好的,它通过发酵了,还可以当农药来打,水稻什么的打了它都不生虫子。

我现在的260亩猕猴桃园,虽然产量高、售价高,但种植业这块依然是亏本运作。

可即便花再多钱,我也要把这个果园经营好,好让乡亲们都看到,只有走环境良好之路才能给大家带来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的有机食品。

”__介绍说。

爱折腾的__尽管已快60岁了,可他的心里还有一个雄伟的绿色梦想,“我还准备扩建沼气发电项目,建设一座以沼气能为纽带的超级农业生态园,争取到20__年年底,建成一个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循环农业科普示范园区。

脱贫优秀个人事迹5篇

脱贫优秀个人事迹5篇

脱贫优秀个人事迹5篇【篇一】xx,男,中共党员,xx县xx镇xx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找准增收产业,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带领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种植,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镌刻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毅与执着。

一、发展实业,投身扶贫xx从小生活在xx,家境十分贫寒,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2017年初,这位扎根大山的年轻人,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拿出全部积蓄,成立xx镇xx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毅然投身精准扶贫的大军中。

合作社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按照“合作社+精准扶贫户+农户”模式,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实现增收脱贫。

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合作社主要发挥三项职能加快新技术应用,发展平菇、香菇菌棒加工,木耳、羊肚菌等新品种实验种植;组织收购、销售贫困户种植的食用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为社员及其他群众提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

合作社成立两年来,使周边35户144人受益脱贫,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成为xx镇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带产业、产业带精准扶贫的路子,为xx镇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合作社创始人xx也成为老百姓举手称赞的好人。

二、发掘优势,选准产业xx的扶贫之路既有朴素的报恩意识,也有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更有共产党员的政治担当。

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投身到帮贫助贫的大潮中。

xx农村闲置窑洞较多,窑洞蘑菇管理相对简单,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发挥窑洞蘑菇投资成本小、便于管理等有利条件,可快速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的产业扶贫路子。

他号召发展食用菌产业,贫困户看到种植食用菌赚钱,纷纷到食用菌基地打工。

还用“专业知识+实地观摩+参与实践”的方式,让贫困户认识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潜力,主动学习技术,积累种植经验。

三、创新模式,产业扶贫他跑遍了xx镇所有的贫困户,深入贫困户调查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的意愿,了解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中存在的顾虑,在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制定了xx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种植的利益连接机制。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1陈建能于2003年在村委会工作,担任团支书一职、平时完成好村会的各项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从事渔业、生猪方面的养殖。

农业的发展随时代步伐而改变,简单的病害都依靠科学,不能以传统的防治办法,既费时又担误防治的适合期,他结合实践与交流经验,听取科技人员推广新出产的药品进行对症下药,做到事到功倍。

在经济市场的环境下,以最小的空间创造最大经济利润、投资少获利多是农民朋友最大的心愿。

前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滑波动比较大,亏损现象比较严重,在此期间他亏损基本为零。

原因是采用一条龙的效益生产,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效益。

今年生猪价格高涨,他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多200元的利润。

在渔业、生猪养殖取得较好效益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昔日传授自己养殖优质鱼和饲养生猪技术的养殖户,他决心帮助他们更早走向致富之路:一、迅速将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向全村推广,与群众共同致富。

二、更好地帮助饲养户掌握好技术,扶持生猪饲养。

他把自己在生猪自繁自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当地的养殖户推广。

向本村生猪饲养户介绍技术关键所在,推广生猪自繁自养技术。

在一年的推广期间,本村现进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有20多户,年增长利润约60万元。

良好的政治作风作为村委干部必须具备,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事事走在群众的前面,在平时岗位上做好群众表率,发挥党员的先模范作用,绝不参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2熊小宁,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初中文化,现任东岸村党支部书记。

最新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3篇

最新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3篇

“一直以来,我都把扶贫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任务。

扶贫是我的责任。

”说这句话的人,是**区枣林乡扶贫工作专职人员**。

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从**年建档立卡工作开始,他就担负起全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工作。

枣林乡地处**区西山地区,下辖22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户数4720户。

建档立卡工作中,根据精准扶贫要求,该乡共识别出18个贫困村4个插花贫困村,贫困户1350户3036人,贫困发生率为29.91%。

山一家,水一家,扶贫要去每一家……作为一名乡镇扶贫工作者,不像第一书记那样直接面对贫困户,但是乡镇工作9年,**更了解农村、更了解贫困户。

他自始至终一直在扶贫工作上,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更加熟练和精准。

争当脱贫攻坚的“排头兵”自**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一心做好本职工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工作上。

由于枣林乡贫困人口多,这一重要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繁琐,而且要求严格。

但是**在扶贫工作人手不足的时期,依然能独立圆满的完成任务。

“有时候去得太远了,傍晚只能到村里借宿,住在农户家或者空置的宿舍里,晚上经常停电,黑黢黢的,当时觉得有些害怕,但是现在回忆起来也没什么了。

”**笑着说。

由于表现突出,由2018年3月,?**区政府授予**?“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在具体工作中,**悉心指导第一书记,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工作,学以致用,积极争当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工作的排头兵,努力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两个百分之百”。

扶贫统计做到精准化、具象化在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中,为了让识别结果和信息更加准确,**通过认真研究操作数据采集系统来查找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一天两会、一培训一指导”高强度集中指导和一对一辅导相结合,全乡在建档立卡扶贫开发信息录入工作中始终走在全区前列,高质量率先完成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工作,使全乡信息平台建设精准指数达到90%以上,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脱贫指标实现紧密衔接。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工作上,朋友说他疯、嫌他傻,正是他的“傻”和“疯”换来了扶贫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更换来了贫困户对他的高度认可。

脱贫致富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汇总】

脱贫致富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汇总】

脱贫致富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汇总】脱贫致富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一×××,男,岁,××年日出生于河南省巩义市小关镇张庄村。

××年他创办了×××置业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创办了××市中州铝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年公司投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元,利税00万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他的脱贫致富先进事迹如下×××,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创业者,一段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

他自参加工作以来,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具有较高思想觉悟。

他从小就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那么的眷恋。

在家乡上小学和初中时,他学习刻苦,尊重老师,成绩优良,一直是班干部和“三好学生”。

他父亲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闻名巩义的农民企业家,曾获得过全国农民企业家称号。

年在×××岁时,其父带领他们全家到美国创业发展年并有了一些资金积累。

期间他先后在美国完成高中、大学学业——企业管理专业。

随着年龄增大,他回返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感非常强烈,他决定放弃在美国前程似锦的发展机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多次恳求父亲回家乡做贡献,回报父老乡亲。

在他多次恳求下,他父亲0带领全家回到了阔别年可爱的家乡。

回到家乡后,他父亲很快投资创办了中州特钢有限公司,而他自己在公司工作,从一名员工做起,从最基层开始锻炼,曾担任公司办公室主任,经管科长和副经理等。

凡是他负责的每项工作都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去完成。

0,他与父亲商量将中州特钢有限公司以全部资产售购的方式转让给郑州永通特钢有限公司经营。

在小关镇党委政府和巩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年月份一个计划总投资元的河南永通镍业有限公司年产吨镍提纯项目在小关镇落户建设。

《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脱贫致富先进事迹材料三篇》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篇一xx,42岁,中共党员,xx市xx 县xx乡xx村人,现任xx县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坚守大山xx年,从一名返乡创业人员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大王;引领带动当地群众种植反季节蔬菜15000多亩,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让绿色蔬菜成为高山乡镇的支柱产业。

我只是天天跟乡亲打交道的农民头儿8月27日,记者在xx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蜿蜒跋涉,终于驱车来到了深藏在大山里的xx公司菜蓝子基地。

所行之处,记者就被漫山遍野的蔬菜所震撼了。

看,那些地里全是蔬菜,有萝卜、甘蓝(又名包包菜)、白菜等。

同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蔬菜成熟后,都将送到xx的公司里,集中粗加工后再运向外地销售。

汽车在蔬菜园子里咆哮着奔跑了近二十分钟后,到达了xx农业开发公司。

刚下车,记者便看到该公司门前的坝子里,十多个妇女背着背篓,围着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讨论着什么。

那就是我们此行要见的人xx。

工作人员说。

账单子拿过来我看看,你家里今年不错哦,两个月收入4000多。

xx数着人民币,微笑着跟对面的妇女交流着。

这还不得感谢你,没得林老板的大力支持,我们这些菜早就进猪圈了。

旁边的妇女跟着附和起来,随即就是一阵爽朗的大笑。

我们并没打扰这和谐的一幕,十多分种后,挨个数完钱,这些妇女们满带着微笑和收获离开,xx才注意到我们的到来。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听扶贫办的人说你们要来采访,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其实没什么好采访的,我只是一个天天跟乡亲打交道的‘农民头儿’。

xx说,刚刚那些妇女,都是周边零散的村民,自家种植的甜玉米吃不完,都是一背篓一背篓背过来卖的,只要能变现的农副产品,xx一律收下。

今年卖了多少钱了。

记者拦住一位快要离开的大妈问道。

上半年菜卖了几千块,今天来接的账是前几次送来的甜玉米,一共才4000多块,这才好点儿收入,不值得一说嘛。

这位大妈笑着说她叫靳白太,家里种了几亩地的甜玉米,收获后按xx公司安排的时间送过来,现场结算,不用操心卖不掉坏在地里,这些年,跟着xx 公司有样学样地种菜,一年下来收入还是十分可观的,早就走出了贫困的境况。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0篇)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0篇)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0篇)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0篇)(篇一)**村位于**县**乡的西部,距离**县城97公里,全村有9个居民小组,有757户,2557人,有劳动力1302人,其中,有137户贫困户,622人。

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30亩,其中,田2329亩,土3001亩,林地面积9423亩。

在**村,干部群众对**同志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这位大山养育的汉子,他不负村民们的厚望,不惧艰难困苦,带领全村群众,打起脱贫致富这场攻坚战。

他带领村两委班子,认真履行代表职能,密切联系群众,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建设“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带领全村百姓共同致富为出发点,真抓实干,谋求发展。

作为最基层的干部,**同志拿着1000多元的工资,却操着整村的心。

2007年当选村团支部书记,**年团支部书记兼五组组长,**年任选**村支部书记,任职期间荣获三次“优秀党员”。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看到本地的资源优势,尤其是野生油茶,他把野生油茶土地改造放在了工作首位,带动群众加强管理,扩大野生油茶面积,让**村的贫困户有了收入来源,为了便于产业的发展,在他的申请下,村组道路畅通,农村的道路基本上也都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贫困农户彭昌平似乎看到了希望,在村书记等人的鼓励下,他果敢勇为,他承头组织贫困户以”资源、劳力、政策、资金”等方式入股注册了狮岩油茶专业合作社。

对重阳水库示范基地中2200亩野生茶林开展了管护改造,范围覆盖**村3、5、6、9四个生产小组,建成全乡最大的示范基地。

自成立以来,总共吸收本地农户92户373人(其中贫困户42户176人)入社,目前为止就有35户147人越线脱贫,村民们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村这种抱团模式的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果,离不开**同志的努力。

扶贫个人主要事迹材料5篇

扶贫个人主要事迹材料5篇

扶贫个人主要事迹材料5篇扶贫个人主要事迹材料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气、推动工作,对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如实记载和反映的书面材料。

以下是收集的关于扶贫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扶贫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精选篇1张某,男,51岁,__街道__社区居民,全家2口人,一间c 级危房,全家参加新农合,无土地,1人有劳动能力,属因病型贫困户。

多年来,张某一家一直在__街道__社区居住。

由于父亲张某立年迈且患有慢性皮肤病,一直依靠药物治疗,医药费用开支较大,张某听力残疾2级,无稳定工作,未婚未育,家中缺少能干的劳动力,家里的生活日渐走上了下坡道,生活异常贫困。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给他们带来了奔向幸福生活的极大信心。

市、街办、村干部来到了他家,和他们谈起了未来的打算,并向他们介绍全市即将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

__单位、__社区为他们一家捐助2万元住房修缮资金,使得他们住房得到安全保障。

根据张某的实际情况,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收集招工信息,知道张某踏实肯干的人,就是苦于没有谋生出路,经过与某化肥厂协商,让张某到该厂从事搬运工作,并为其缴纳五险,每个月3000元工资收入,__一家实现稳定脱贫,家里条件越来越好。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__,中共党员,现年52岁,目前担任子长县妇幼保健所所长之职,2022年自从扶贫工作开展以为就一直着手于子长县史家畔镇史家畔村的包扶工作。

子长县史家畔镇史家畔村,2022年原有贫困户9户共14人其中有劳动能力3户共6人,无劳动能力(兜底)6户共8人。

在2022年3月复核中剔除贫困户2户4人,新进增加4户计17人,现有贫困户9户共2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6户23人(3户12人未脱贫,3户11人已脱贫)无劳动能力(兜底户)3户4人(2户3人未脱贫脱贫,1户1人已脱贫)。

关于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5篇

关于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5篇

关于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5篇规划是脱贫发展的方向,是脱贫发展的目标,是脱贫发展的路径。

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欢迎阅读!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1】“刚哥躬耕百十天,野生散养君莫嫌,瓜熟蒂落巴土香,皮脆肉沙味甘甜……即可游步亲采摘,__来相见。

”8月5日,一首打油诗在朋友圈传开,不到一周,__村富隆富硒农庄6亩西瓜第一批成熟瓜全部销售。

这是驻__县__镇__村第一书记__支持农庄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水果、提供务工岗位助力贫困户脱贫的一件小事。

__村位于长江巫峡口北岸,8个村民小组,村民316户11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537人。

2015年县委、县政府把__村纳入精准脱贫整村推进村,当年12月,县交通运输局推荐、县委组织部选派__到__村任第一书记。

近两年来,这个第一书记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村里广为流传。

__村的“公务车”“家住八组的__、四组的向家孝均已七十高龄,行动不便,每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了让两位老人参加活动,他总是提前开车把他们接到村党员活动室。

”该村副主任李大兵说。

这样,调解纠纷、发展产业、开屋场会、道路施工,__总是开着“公务车”,毫无怨言地服务村民。

一次,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六组李远成、向传西、张贵成走回去太远。

__看到他们正在发愁,连忙开车将他们送回家。

__接送六组李远成好几次了,他心想:“徐书记送我这么多次了,我得给他‘油钱’”。

便顺手从兜里掏出20元钱塞给他,__婉言拒绝。

500多天,每天行程数十公里,先后几次更换轮胎。

在扶贫路上,__的私家车成了名符其实的__村“公务车”。

__村的“亲戚”多作为第一书记,__在村里的联系户有九户。

现在九户贫困户都成了他的“亲戚”,最有缘分的要数__老人家。

__介绍说:“之所以和老人家很有缘分,是因为刘老今年69岁了,到农历7月19日就是他七十大寿,比我父亲大两岁。

我参军三年,刘老的儿子还正在服兵役,我应该替远在部队服役的刘先才照看着老人。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6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6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6篇【篇一】,担任**街扶贫办主任6一、不忘农民苦,心系贫困户二、实施大建设,夯实大平台1000万元左右做规划,建成**街扶贫项目库,全街79个项目,计划投资9.3亿元。

郭河村党支部书记曾宪胜说“全街每个项目从计划、申报、实施到完工,处处都有**主任洒下的汗水。

”三、做民心工程树廉洁典范上半**同志严于利己,廉洁自律,处处以身作则。

他经常说“扶贫款是救命钱,是高压线,不能碰,钱要用在刀刃上”。

在项目申报和实施中,他不优亲厚友,坚持不侵占、不挪用扶贫资金,不接受建筑公司宴请。

所有扶贫项目资金到村,经村民代表表决、公示,报批后实施。

项目完工后,组织部分村民代表、街直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因为程序规范,项目安排精准,所以质量过硬。

来,每【篇二】31岁,2022勤于钻研业务锻造过硬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

他深知作为负责全乡精准扶贫具体业务的工作站长,必须要吃透政策、熟悉业务,所以他高度重视自身能力建设,将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率先学通学懂。

坚持向“书本”学,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县各项扶贫方针政策、“1+17”、“1+16+5”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文件精神,坚持先学一步、先懂一步;坚持向“老同志”学,能够虚心学习老同志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使得在开展工作中更能深入群众,全面、准确掌握相关信息;坚持向“群众”学,积极深入农户,了解他们致贫原因,掌握所思所盼,量体裁衣定措施,真正达到因户施策,实现精准脱贫。

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他准确掌握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精神,全面熟悉了全乡脱贫攻坚重点难点,成为了脱贫攻坚一线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任务落实1月份,对原在册管理的贫困对象进行了入户摸底,通过“六看”掌握家庭实际状况,对349户家庭状况好转、达到脱贫标准的退出扶贫对象,对354户1473人因病、因学返贫的农户重新纳入管理,对贫困户户内增加的61人全部纳入管理。

最新4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范文

最新4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范文

最新4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范文最新4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范文【篇一】201x年3月xx到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开始“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两年多来,xx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所驻村的整体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做了大量工作与帮助。

熟悉村情村貌,制定发展规划。

开展调研,吃透村情是做好帮扶计划的第一步,作为驻村工作组组长及第一书记,要先熟悉村情村貌、人口数、户数、贫困人口情况等。

自从驻村以来,xx同志便深入贫困户认真调查,四处走访,了解村情,听取民意。

根据走访情况,多次组织党员和村民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

在了解村民想法,征求村支两委意见之后,为所驻村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

还积极组织帮扶责任人对所帮扶的贫困户进行遍访和回访,制定帮扶措施,使村民生活得到大大改善。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驻村知晓率。

xx通过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党员大会及群众代表大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宣传驻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发放干群连心卡、惠农政策明白卡、悬挂张贴宣传标语等。

在扩大宣传渠道方面,不仅邀请媒体人员参与,把平时驻村工作的心得或各项大事、取得的工作成效等整理成信息,发布在xx日报、铜仁日报、人民图片网、新华网、铜仁电视台、松桃电视台等10余家新闻媒体上,大大提高了外界对其所驻村的知晓率和知名度。

加快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产业发展主要采取种植和养殖两种模式。

种植业主要以黄桃种植为主。

2016年,为楼台村种植黄桃700余亩,在黄桃基地进行林下套种万寿菊150亩;2017年,以小隆村集体经济成立“松桃兴隆种养殖专业合作”,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种植黄桃150亩、丹参180亩、荷花60亩、辣椒80亩、高山葡萄60亩。

养殖业主要以生猪规模养殖和绿壳蛋鸡养殖为主。

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运作模式进行管理,所得利润按1:2:7的比例由管理人员、村集体经济、贫困户三方进行分红。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七篇故事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七篇故事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七篇故事一、前言自脱贫攻坚战全面启动以来,全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个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和奉献,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篇文档通过七个真实的故事,展现这些先进个人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

二、故事一:扶贫书记的坚守某贫困县县委书记,在任期内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

他走村入户,了解群众需求,推动了一系列扶贫政策的落实。

在他的带领下,该县脱贫成果显著,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他本人也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但仍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

三、故事二:“一对一”扶贫路上的奉献某企业员工,在参与“一对一”扶贫活动中,主动承担起资助一名贫困地区学生的任务。

他每月定期寄去生活费,关心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几年下来,这名学生顺利考入大学,实现了摆脱贫困的梦想。

四、故事三:健康扶贫的践行者某卫生系统工作者,致力于健康扶贫工作,深入贫困地区,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她定期组织医疗队开展义诊,免费发放药品,还为贫困患者垫付医疗费。

她的行动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爱。

五、故事四:电商扶贫的先行者某青年创业者,借助电商平台,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打开销路。

他深入农村,指导农民种植、养殖,提高产品质量,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帮助农民增收。

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六、故事五:教育扶贫的坚守者某教师,在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致力于改善当地教育条件。

她发动社会捐款,修建教学楼,购置教学设备,还亲自担任班主任,关心学生的成长。

她的付出,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七、故事六:产业扶贫的探索者某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贫困地区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帮助农民发展特色产业。

他因地制宜,引导农民种植适宜的作物,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在他的指导下,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八、故事七:志愿服务的传递者某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利用课余时间到贫困地区支教。

脱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

脱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

脱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篇一】创业绝不是为了单纯的经济利益,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带给群众致富的信心和致富的技术。

”xx是xx潼南区创业扶贫的大学生村官,通过发展种植蘑菇带动乡亲脱贫。

主动作为,了解致贫缘由XX年7月,潼南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xx是心急火燎,铆足全身干劲工作,一刻都不敢怠慢。

她主动申请到玉溪镇五通村扶贫攻坚的队伍中。

五通村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但贫困的帽子却戴了多年,是玉溪镇的重点贫困村,全村有3339人,其中村里建卡贫困户143户,贫困人口435人。

精准脱贫工作启动后,xx天天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她发现村民发展经济和创业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思想的束缚、资金的困扰和曾经失败的例子,使村民对自主创业存在着不敢尝试、害怕失败的心理。

寻找致富项目带领村民脱贫为了寻找致富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xx像注射了兴奋剂一样,跑农业公司、企业及各种基地或种植场。

广泛收集各方面的种养殖信息和市场供求量,结合贫困村的地理条件及产业发展规划。

最终引进市场需求量大,收获期较短,回笼资金较快的双孢菇种植作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项目。

取消婚礼,带头种植双孢菇“创业需要大量资金,我们的婚礼反正不办了,那结婚戒指也先不买了”外表文静而意志坚定的她,露出了“窃喜”的笑容。

她筹集到15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在流转8亩贫困户土地一切准备就绪后,于9月16日成立了微型企业,6座高标准双孢菇大棚在五通村建了起来。

她每天4点钟起床,打理好菇棚里的事情,8点多赶到镇里上班,下午又要急匆匆地赶回村里。

忙的时候,没白没黑地连夜奋战。

11月底,在她的精心呵护下,首批双包菇种植成功,从一天收获几斤,十几斤,到最后一天采摘三四百斤,收获的的喜悦让她看到了希望,更让村民萌发了创业的热情。

“捆绑”式发展助村民致富该种植场流转的8亩土地,全年为贫困户创造土地流转收入2800元,并提供工作岗位6个。

同时,为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该种植场以土地折资入股、保底分红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

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格式模板5篇

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格式模板5篇

脱贫致富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格式模板5篇【篇一】XX省XX县是养殖大县,在XX县郑村镇有这么个说法:到此地玩耍有两个地方绝对值得去看一看,一个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著名棠樾牌坊群;另一个就是连大生态农业公司已经运行3年的大型沼气发电工程。

20XX年农历正月十五后的一天,笔者走进XX县连大生态农业公司的养殖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造型别致的徽派养猪大棚整齐林立,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商品猪长势喜人。

在养殖场里,没有猪尿猪粪味道。

山坡下是一片规划有序的猕猴桃有机果品基地,果园边矗立的两个白色巨大罐体引人注目:那是养猪场的猪粪污水发酵罐和沼气存储罐。

笔者看到,猪场虽然面积大,但所有尿粪全部注入暗道直接排入沼气池内,且清水和污水分离,水和沼气也是分离的。

粪污处理系统距离坡上的猪舍落差有10多米,粪污经过管道流入处理系统节省了大笔运费。

一台发电机正欢快轰鸣着,墙上的值班表上清晰记录着当日发电量。

连大饲料加工厂工人小陈告诉笔者,饲料加工机功率61个千瓦,闸刀一合上整个设备立马运转起来,沼气电用起来和高压电一样平稳,一天加工20多吨饲料需要700多度电都是由沼气发电机内网输送的。

连大生态农业公司老板XX向笔者介绍道:“这些粪污每天流迸发酵大罐子有80 吨,但出来的还不到10吨,大部分都化作沼气啦,然后沼气用来发电,整个链条循环起来。

”笔者在处理终端看到,黑色浓稠的沼液经管道注入水泥槽后,汇集到猕猴桃园里一条条小沟中。

“这个肥料是最好的,它通过发酵了,还可以当农药来打,水稻什么的打了它都不生虫子。

我现在的260亩猕猴桃园,虽然产量高、售价高,但种植业这块依然是亏本运作。

可即便花再多钱,我也要把这个果园经营好,好让乡亲们都看到,只有走环境良好之路才能给大家带来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的有机食品。

”XX介绍说。

爱折腾的XX尽管已快60岁了,可他的心里还有一个雄伟的绿色梦想,“我还准备扩建沼气发电项目,建设一座以沼气能源为纽带的超级农业生态园,争取到20XX年年底,建成一个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循环农业科普示范园区。

2022年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精华篇

2022年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精华篇

2022年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精华篇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一张宗科,男,京当镇贺家村凤邹组村民,现年岁,家里有人,张宗科和老伴、儿子和媳妇以及孙子。

张宗科的孙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孩子看病,先后花去了十几万元,使这个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深渊。

但他是一个不认输、不服输的人。

在农村,像他这样的年龄,本该是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可他为了给子女减轻生活的重担,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他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

创业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

年,张宗科经过市场考察和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养猪业,但由于缺少养猪经验,疫病防控不到位,死亡率高,猪场整体效益一直不好。

但他毫不气馁,购买了许多养猪方面的书籍,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一本本的啃,终于慢慢地掌握了猪的适应期、增肉期、催肥期的养殖技术。

为给猪添饲料,清扫猪舍,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猪棚转一圈,观察猪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治疗。

虽通过边学习、边实践,他终于全面掌握了全套养猪技术,他养的猪很少生病,个个膘肥体壮,养猪使张宗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户。

致富不忘乡亲,他对前来参观学习和取经的群众从来不保留养猪技术和经验,近来,他先后帮助了本村和邻村的养殖户户,覆盖贫困户人。

张宗科在养猪上成功了,但是他没有忘记农民的根本,即使养猪再挣钱,也不能荒了自己的土地,相反要把责任田侍弄的更好才行。

望着收成并不理想的耕地,张宗科决心再闯一闯,他利用养猪赢利,加大在土地上的投入,遇到技术问题就找县、镇农技部门,去问、去学,并经常聘请农业技术员实地考查,最终他明白了农药的药性及喷施,清楚了化肥的结构和功能,凭着韧劲和吃苦精神,经过一年的实践,他栽植优质苹果,黄桃,又为家庭增添了一条增收渠道。

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二崔红发,男,现年岁,家住崔家头镇崔家头村崔家头组,全家人,以种粮为主业。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七篇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七篇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七篇篇一骄阳似火的七月,热浪滚滚。

在这酷热难耐的高温下,贫困户骑着三轮摩托车装着一车宁夏西瓜从村赶往县城,人们总能城西巷子口看到这个忙碌而朴实的身影,风雨无阻。

当有人走近买东西时,能看到这个男人发自内心的笑脸,与三年前的他完全不一样……20年的时候,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有人家,靠养猪赚了不少钱,是全村人羡慕的对象。

20年将家里几十万存款全部用来养猪,但事与愿违,由于流行病没有预防到位,几百头猪病的病、死的死,剩余的也买不上好价钱,一下子亏了20多万,看着几年辛苦挣来的钱全部打水漂,巨大的落差让心里苦不堪言,从此一蹶不振,靠妻子打理农活挣点钱勉强度日。

20年因线路老化,家中突发大火,烧毁了家中所有的生活用品及仅剩的一点财务,房子也成了危房,幸得无人员伤亡,突如其来的大火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全家心灰意冷,一度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得知家中突发的状况,街道办领导干部、村干部、村第一书记立即前往了解具体情况,通过群众评议、镇村审核将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下,贫困户积极调整心态、重拾信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生活现状。

20年通过申报易地搬迁项目,全家人从危房中住进了蒲城县祥安小区75平米的经适房,同时,为了确保在城里“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他通过申请3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以贩卖瓜果蔬菜为主。

为了确保瓜果蔬菜的新鲜和价格优势,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去附近的批发市场批发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赶早上六点到县城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去销售。

他卖的水果从不缺斤少两,价格还公道,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一天比一天高。

“在我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雪中送炭,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不但有新房住、有生意做、还发了5000元的产业扶持金让我发展种植业,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笑着说。

久违的笑容出现在这个50多岁男人脸上,是他对新生活的憧憬,是炎炎夏日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材料农村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一走进岚县东村镇东阳涧村有珍油松种植基地,一排排油松翠绿喜人,40余名工人正在忙着起苗、装车,其中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人累的满头大汗却一言不发,他就是“岚县名人”于有珍。

正是这个平凡的男子,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撑起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直面挫折不气馁于有珍是岚县东村镇东阳涧人,今年48岁,患先天性耳聋,妻子智力残疾,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被县里确定为精准贫困户。

于有珍先天残疾,从懂事开始,幼小的心灵备受贫穷和疾病的折磨。

受家庭条件和身体原因的影响,他没有上学,从小跟父母在地里辛苦劳作,生活的艰难使他养成了勤劳坚韧的品格。

后来在亲戚的介绍下,于有珍娶了一位智力残疾的姑娘,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夫妻二人直面挫折,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的感人事迹,在岚县一时传为佳话。

迎难而上不等靠女儿的出生给于有珍一家带来无比的喜悦,同时也给他们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于有珍夫妇一年到头在地里辛苦操持,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无法摆脱贫困的影子。

期间,县里给他们享受了低保政策,让一家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在感到温暖的同时,于有珍立志要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为增加收入,于有珍一边种地一边跟着本村的泥瓦匠当“小工”,从和泥、搬砖一类的粗活、重活做起。

他克服言语困难,认真观察记忆大师傅的每一个动作,大家休息时,他就在一旁琢磨练习。

看到这个年轻人的“非常”举动,师傅们也十分乐意向他传授技艺。

在大家的帮助下,于有珍学会了泥瓦工技术,开始承揽一些小工程。

随着岚县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他的“工程”越做越多,解决了一家的温饱问题。

于有珍自己没有上学留下遗憾,希望在下一代身上得到补偿,克服一切困难让两个孩子上学读书。

脱贫路上不停步一个残疾人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但于有珍并没有停下脱贫致富的步伐。

乘着县里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的东风,在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下,于有珍创办起自己的6亩油松基地。

有了帮扶单位和对口帮扶人,他的信心更足了。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于有珍在种植油松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他虚心向身边技术人员请教,让孩子帮忙上网学习咨询,不断解决种植中的技术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于有珍的油松品质好,市场行情也不错,近年来他靠油松获利3万余元,致富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实。

同时,两个孩子也没有辜负于有珍夫妻的培养,女儿于2012年考上山西医科大学,儿子大专毕业后在太原从事装修行业,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他现在就是岚县勤劳致富的一面旗帜,每做一户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时,我们就拿于有珍的故事给他讲……”岚县东村镇党委书记自豪地说。

坚韧推开了困难,勤劳战胜了贫穷。

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于有珍的脱贫致富之路会更加平坦宽广,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幸福。

农村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二李向阳,今年33岁,家住固关镇固关街村四组,全家5口人。

李向阳2013年退伍后很长时间他都不知道如何创业,一直在家务农,父母年龄大,身体不好,儿子前两年患病花费十几万元,至今未还清借款,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增加了许多负担。

一家人虽然勤劳能干,但由于没有致富的路子,又没有资金,全家只能靠李向阳一人在本地打零工维持生活。

今年,脱贫攻坚全面打响,镇村两级干部挨家挨户调查摸底,最终确定了一部分特别需要帮扶的困难户,李向阳家也被精准识别为2016年脱贫对象。

4月初,镇上的帮扶干部就来到李向阳家中,与他结对子、交朋友,在询问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帮扶干部分析出他家经济单一,没有致富产业,发展资金缺乏成为了脱贫致富的主要制约因素。

要想脱贫致富,还是要从产业发展上想办法。

打消顾虑,积极发展脱贫产业针对李向阳家实际情况,镇上帮扶干部多次入户与他家沟通交流做工作,从思想上激发了他发展的信心和动力,鼓励他大胆干。

凭着自己当兵多年的那种精神信念,按照“菜单式”脱贫项目,李向阳与家里人沟通协商,逐项分析,最终决定新建养殖小区一处,发展养殖奶山羊的脱贫致富项目。

村组干部得到这一消息,决心大力支持李向阳的产业发展,给全村贫困户带个好头、做好示范,为其腾退集体土地亩,用于养殖小区建设。

地方有了,资金又成了问题。

镇上帮扶干部带着李向阳,大清早就到来镇信用社,为其协调办理产业发展贴息贷款,最终享受到了5万元的资金扶持。

地方和资金问题解决了,很快,李向阳的奶山羊养殖小区建成了,大小奶山羊发展到了60余只。

自从认准了这个致富路子以后,李向阳一家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他们总是在羊舍奔波忙碌,晴天赶坡放养,雨天在圈舍里集中喂养,经过一家人的悉心照管,奶山羊一茬一茬茁壮成长,任劳任怨,科学管理增加收入李向阳深知,买羊不难,但要养好并不容易,既要科学饲养,又要有实干精神,为此,他积极联系镇帮扶干部邀请镇兽医站技术员专门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平时,李向阳也经常去羊舍里转,清理圈舍卫生,整理圈舍杂物,查看奶山羊的长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不管是饲草饲料的搭配还是养殖设施的运行,每个细节都不放松,饲养的山羊没有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病害,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因管理不当而死亡现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李向阳用不怕苦,不怕累的毅力,在奶山羊养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效益。

今年9月份,他根据市场情况,出售成年奶山羊12只,实现收入9500元。

有了收入上的改观,加上镇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他更加坚定了发展产业来脱贫致富的信心。

勤于服务,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在自己脱贫产业稳步发展的过程中,李向阳并未就此满足,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须在自己富的同时,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共同发展”。

因此,他将学到的养殖知识结合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简便易学的养羊技术,在贫困户圈舍、在自家养殖小区、在家里随时随地向其他村民传授养殖科技知识、各种常见病防治技术,向村民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养殖业。

通过他对群众正确引导,全村今年新增贫困户养羊大户9户,户均养殖奶山羊23只,新增贫困户养牛大户6户,户均养殖肉牛4头,带动了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的自觉性。

全村脱贫攻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现在,李向阳已成了全村畜牧养殖户的主心骨,农户有什么问题都愿向他请教,而他也总是毫不保留地教会别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他把自己的知识、技术奉献给了全村贫困户,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老百姓们的高度赞誉。

他说:正是党的脱贫攻坚的政策让我们家踏上了脱贫致富路,我还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带领大家过上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农村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三“他总说山清水秀环境好,可我看见三间近百年的土坯房,一大家人住在一起,当时我就懵了。

”云南姑娘吴龙讳谈起10年前来到巴中市恩阳区关公乡双桥村的一幕,嘴上有点埋怨丈夫,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初冬的双桥村,生机勃勃。

800亩沃柑产业园为村子披上绿装,150余亩鱼塘微波荡漾,新村建设工地上,村民们挥汗如雨,吴龙讳家的新房主体已经完工。

吴龙讳的丈夫赵传军在村里既是名人更是穷人,外债高达40余万元,过上好日子一直是他的梦想。

1981年出生的赵传军,由于家里贫困,初中没有毕业就外出务工养家糊口,对象介绍了一个又一个,只要到家里来一次就“黄”了。

2004年,赵传军和吴龙讳在云南结婚并生下第一个孩子。

穷怕了的赵传军拼命挣钱,2013年,他带着家人和40余万元现金回到了村里。

一时间,他成了村里的名人。

先修房子还是继续创业?赵传军与媳妇发生了分歧,他不顾老婆反对,承包了60亩土地,搞起了养鱼。

“这里环境好,水源好,适合搞水产养殖。

”从挖鱼塘到添置设备,赵传军先后投入80余万元,“贷款、欠账、亲朋好友四处借,万斤鱼苗终于下塘了。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9月,眼看着丰收在即,赵传军的命运却再次被改写,“12号那场大雨,冲毁了埂子。

为拉网护鱼,老婆和老爹被洪水冲走10多米,差点丧命,12万斤鱼一条不剩……”住房没修,鱼也没了,还债台高筑,老婆负气回了云南老家,赵传军陷入了人生低谷。

他常常在冲毁的鱼塘边转悠,总觉得老天对他不公,一时间无所事事的他,还常常借酒消愁。

赵传军成了村里的“逛二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天能东山再起,全靠马书记的帮助。

”赵传军口中的马书记是恩阳区发改局工作人员马永强,在该村任“第一书记”。

“是他帮我重拾信心,鼓励我重新站起来。

”赵传军说。

赵传军清楚地记得,2015年12月20日,马永强到该村任“第一书记”还不到一个月,自家被冲毁的鱼塘又热闹了起来,修堤筑坝、蓄水放鱼,与以前不同的是,马永强要求在鱼塘旁边加修了排洪渠。

“马书记在发改局协调了15万元的项目经费,加上原来的10万元救灾金也到位了,有了‘起伙粮’,我要大干一场才对得起马书记。

”赵传军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从养鱼技术学习到鱼塘管理,他有着使不完的劲,“今年成鱼和鱼苗可以卖上20多万元。

”“即将告别几代人居住的土坯房,搬进新居过春节。

”由于年久失修,赵传军家的土坯房破败不堪,不能住人,回乡后一直居住在他三伯家。

“都30好几了,谁不想有自己的窝呢。

”今年8月26日,赵传军家的新房动工开建。

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修建了75个平方米的一层小楼,享受每人万元的搬迁补助,一家算下来可以享受万元的补助款,加上万元的附属设施补助,“为节约钱,亲戚朋友都来帮忙,加上简单的装修,钱差不多就够了。

”“我要把老婆体体面面接回家。

”从老婆回娘家那刻起,赵传军就下定决心。

今年8月,他起身去云南,老婆了解情况后,和他一起回到了双桥村,夫妻再次站到一起并肩与贫穷作战。

“村路的道路变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不再是孤军作战。

”吴龙讳说,一年时间,村里变化实在太大了。

2016年,该村通村公路、产业路千米全部硬化结束,发展生猪养殖场2个,发展家庭农场5个,培育水产养殖大户4户,包括赵传军在内的39户146人将在年底实现脱贫。

“今年不平常哟,产业恢复了,新居建起了,‘跑’了的媳妇回了家。

”谈起这几年的风风雨雨,赵传军十分感慨。

他说:“要想改变贫穷,首先自己要站起来。

”农村脱贫致富个人典型事迹材料四崔红发,男,现年52岁,家住崔家头镇崔家头村崔家头组,全家6口人,以种粮为主业。

母亲穆翠翠,现年80岁,体弱多病,智力、听力一级残疾;妻子刘玉俊,现年48岁,患严重阻塞性肺病已十多年,目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常年靠住院和大量药物维持;长女崔凌云大学刚毕业;次女崔可云、儿子崔鹏云分别在大学三年级、一年级就读;家庭经济非常困难。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中,被政府列入低保贫困户后,帮扶人时建华镇长和驻村扶贫工作组和村组干部等人的共同帮扶下,积极配合扶贫工作,为其争取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确定了其家庭以养猪为主业的扶贫措施,扩大养猪规模,购进优质猪仔,当年建起100头小型家庭养猪场,年底出售肥猪100头,仅养猪一项,达到五万余元的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