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涉及方剂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点:其它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点:其它疾病第一节夏季热(病因、治法)病因:小儿体质不能耐受夏季炎暑治则:本病治疗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为基本法则。
证治分类:1)暑伤肺胃——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王氏清暑益气汤2)上盛下虚——温补肾阳,清心护阴——温下清上汤第二节紫癜(辨证论治)定义:是小儿常见的出血疾病之一,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病位:心肝脾治疗原则:实证清热凉血,虚证益气摄血,滋阴降火分证论治:1)风热伤络--疏风散邪,清热凉血--连翘败毒散加减2)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加味3)气不摄血--健脾养心,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4)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大补阴丸加减第三节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特征、辨证思路)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以持续发热、多形红斑、球结膜充血、草莓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为特征。
辨证思路:诊断要点:1)发热为最早出现的症状,持续5~11天或更久(2周~1月),体温常达39°C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2)双侧球结膜充血,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草莓舌。
手足呈硬性睡中,手掌和足底中气出现潮红,10天后在甲床皮肤交界处出现特征性指址端片状脱皮;3)一过性颈淋巴结急性非化脓性肿胀;4)发热1~4天后躯干部出现斑丘疹或多形性红斑样皮疹;5)重症患儿可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胆囊积液、关节炎或关节痛及神经系统病变6)实验室检查:WBC升高,ESR加快,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改变鉴别诊断:1)本症与幼年类风湿病不同之处为:①发热期较短,皮疹较短暂;②手足硬肿,显示常跖潮红;③类风湿因子阴性。
2)与渗出性多形红斑不同之点为:①眼、唇、无脓性分泌物及假膜形成;②皮疹不包括水疱和结痂。
辨证要点: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
初起邪在肺卫,证件发热、微恶风、咽红,一般为时短暂;迅速化热入里,热炽气分,证见高热持续、口渴喜饮,皮疹布发;继而入营血,证见斑疹红紫、草莓舌、烦躁嗜睡;后期气阴两伤,证见疲乏多汗、指趾脱皮,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儿科学肺系病证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儿科学肺系病证[单选题]1.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位主要在肺,常涉及的脏腑是A.脾肾B.心肝C.脾胃D.肝肾E.心肾正确答案:(江南博哥)A参考解析:本病病机主要在于正虚邪伏,病位主要在肺,常涉及脾肾。
掌握“肺系病证-反复呼吸道感染”知识点。
[单选题]3.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应选的方剂是A.补中益气汤B.黄芪桂枝五物汤C.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D.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E.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肺脾气虚证证候: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少气懒言,气短,自汗多汗,食少纳呆,大便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
治法:补肺固表,健脾益气。
代表方剂: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掌握“肺系病证-反复呼吸道感染”知识点。
[单选题]5.诊断0~2岁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其中1年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是A.5B.6C.7D.8E.9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掌握“肺系病证-反复呼吸道感染”知识点。
[单选题]6.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的表现不包括A.面黄少华B.腰膝酸软C.少气懒言D.自汗多汗E.脉无力,指纹淡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证候: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少气懒言,气短,自汗多汗,食少纳呆,大便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
腰膝酸软,属于肾虚症状。
掌握“肺系病证-反复呼吸道感染”知识点。
[单选题]7.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卫失调证的主治方剂A.桂枝汤B.麻黄汤C.小青龙汤D.黄芪桂枝五物汤E.玉屏风散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卫失调证证候:反复外感,恶风、恶寒,面色少华,四肢不温,多汗易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代表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
掌握“肺系病证-反复呼吸道感染”知识点。
[单选题]8.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首选方是A.麻黄汤B.杏苏散C.小青龙汤D.新加香薷饮E.荆防败毒散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风寒感冒证证候: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2018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涉及方剂
肛痈一火毒炽盛证
子痰一阴虚内热证(滋阴除湿汤合透脓散)
肠痈一热毒证(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25
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 银花白芷好黄罠,桔梗皂刺将刀替。
乳痈一正虚毒恋证
2肝气郁结证
乳核一瘀痰凝滞证(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27
神效瓜萎散
神效瓜篓散当归,乳香没药甘草加, 黄酒2碗煎温服,和营化痰散结消。
描一体虚毒恋一脾胃虚弱证(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痈一委中毒一湿热蕴阻证(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
腺疮一湿热下注证(二妙丸合五神汤)
7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朮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该: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疳一体虚毒恋一脾胃虚弱证(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乳岩一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
脂溢性皮炎一肠冃湿热证(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
乳癖一肝郁痰凝证
22
二仙汤
二仙汤中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添, 阴阳不足月经病,双补攻效两相兼
乳癖一冲任失调证(二仙汤合四物汤)
乳岩一冲任失调证(二仙汤合开郁散)
23
瓜萎牛勞汤
瓜篓牛勞汤最神,乳痈初起需金银, 梔子柴苓与花粉,连翘皂剌草青陈。
乳痈一气滞热壅证
24
透脓散
透脓散治毒成脓,罠归山甲皂刺莒; 程氏又加银勞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脂瘤一痰气凝结证(二陈汤合四七汤)
35
苓连二母丸
黄连、黄苓.知母、贝母+四物汤+蒲 黄、羚羊角、地件皮、甘草
血瘤一心肾火毒证(苓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
31
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 川莒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痿瘤除。
儿科常用方剂50首方剂
儿科常用方剂50首1 .人参五味子汤[来源]《幼幼集成》[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五味子 麦冬炙甘草 生姜大枣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肺脾气虚证。
2 .七味白术散[来源]小儿药证直诀》[组成]藿香木香葛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功用]健脾止泻。
[主治]脾虚泄泻。
3 .八正散第1页共6页[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木通 萹蓄 车前子 瞿麦[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下注之淋证。
4 .三拗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麻黄 杏仁 甘草[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风寒袭肺证。
5 .三子养亲汤[来源]《韩氏医通》[组成]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功用]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证。
6 .大青龙汤[来源]《伤寒论》[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功用]解表清里 定喘止咳。
[主治]外寒内热之哮喘。
7 .三妙丸[来源]《医学正传》[组成]苍术 黄柏 牛膝[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
8 .小建中汤[来源]《伤寒论》[组成]桂枝 白芍 炙甘草 生姜[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寒腹痛。
9 .小青龙汤[来源]《伤寒论》滑石炙甘草大黄山栀灯心 石膏生姜大枣 大枣饴糖 半夏干姜五味子甘草10.小柴胡汤[来源]《伤寒论》[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
11.六君子汤[来源]《医学正传》半夏生姜大枣[组成]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虚夹湿证。
12.六味地黄丸[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半夏甘草[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13.五虎汤[来源]《医宗金鉴》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功用]泻肺降气,定喘涤痰。
[主治]痰热闭肺证。
14.五皮饮[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细茶生姜[组成]桑白皮生姜皮陈皮大腹皮[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水肿皮水。
15 .五号散[来源]《伤寒论》[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时行病资料
小 儿 麻 痹 症
脊 髓 灰 质 炎
1解表清热,疏风利湿 2清热化湿,疏通经络 3益气活血,去邪通络 4强筋壮骨,温通经络
疫 中 毒 毒 痢 型 痢 疾 夏 暑 季 热 热 证
1高热,谵妄惊厥昏迷,下利脓血 ,舌红苔 1清肠解毒,泻热开闭 1黄连解毒汤 黄腻脉数有力 2扶正固脱,潜阳熄风 2参附龙牡救逆 2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浅短,脉细数无力 汤或参附汤
1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不渴,苔白, 1辛温解表 脉浮紧 2辛凉解表 2发热重恶寒轻,黄浊涕,咽痛,口渴,苔 黄,脉浮数 1证似感冒,粘膜疹,苔薄黄,脉浮数 2高热持续不退,从耳后发际出疹,舌红苔黄 脉数 3沿出疹的顺序退疹,脱屑,色素沉着 4高热、呼吸困难、疹出不畅、舌红苔黄脉数 5咽痛声嘶、呼吸困难、舌红苔黄泥脉细数 6壮热、抽搐昏迷、舌绛芒刺、脉洪数 1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2清热解毒、佐以透疹 3益气养阴、清化余热 4清热解毒、宣肺开闭 5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6平肝熄风、清营解毒
1发热,咽痛,皮疹稀少,苔薄黄,脉浮数 1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1银翘散 2壮热,皮疹密布,舌红芒刺,苔光剥,脉数 2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2凉营清气汤 有力 3养阴清热,生津润喉 3清咽养营汤 3脱屑,午后低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1发热轻,疱浆清亮,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 着,苔薄白,脉浮数 2壮热,水痘稠密,根盘红晕明显,疹色紫 暗,苔黄燥,脉洪数 1轻度恶寒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舌红, 苔薄黄,脉浮数 2壮热,耳部漫肿胀痛,坚硬拒按,舌红,苔 黄脉数 1清热解毒,渗湿为主 1银翘散加滑石 2清热凉营,佐以解毒 2清胃解毒汤
1温毒在表 2热毒蕴结
1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1银翘散 2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2普济消毒饮
顿 百 鹭 冬 5岁 1内蕴伏痰 内蕴伏痰 肺 阵发性痉 1初咳期 咳 日 鸶 春 以下 2外感时行 外感时行 挛性咳嗽 2痉咳期 咳 咳 风邪 咳后伴有 3恢复期 风邪 吸气性鸡 鸣样吼声 7 学龄 暑温邪毒 暑为阳热 小 流 暑 高热, 1邪在卫气 儿 行 风- 前 之邪,热 惊厥, 2邪在气营 暑 性 暑9 极生风生 抽风昏迷 3邪在营血 温 乙 痉月 火,火盛 内比外脱 4正虚邪恋: 型 暑 生痰,痰 后遗症 1)余热未尽 脑 厥 盛生惊, 2)痰蒙清窍 炎 3)内风扰动 痿 夏 6个 风热暑湿 风热暑湿 肺 发热咳嗽 1邪郁肺胃 症 秋 月-2 时行疫毒 时行疫毒 胃 全身肌肉 2邪注经络 首犯肺胃 肝 疼痛,肢 3气虚血滞 痿 岁 二经 肾 体痿软, 4肝肾亏损 襞 肌肉萎缩 骨骼畸形 疫 夏 2-5 湿热疫毒 湿热疫毒 肠 突然高热 1毒邪内闭 痢 秋岁 之邪 之邪内伏 胃 昏迷抽风 2内闭外脱 肠胃 时 疫 痢 感受暑气 肺 长期发热 1暑伤肺胃 暑 6 3岁 内因: 热 - 以下 体质不足 首犯肺胃 胃 口渴多饮 2上盛下虚 多尿 证8 外因: 月 汗闭或少 感受暑气 汗
中医儿科学笔记跟医师考核一致
中医儿科学笔记一、胎黄1.湿热郁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3.气滞血瘀:化瘀消积-血府逐淤汤二、感冒(一)主证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4.时邪感冒:清热解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二)兼证1.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风寒夹痰:三拗汤、二陈汤;风热夹痰:桑菊饮2.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疏风解表基础上加保和丸3.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疏风解表基础上加镇惊丸三、咳嗽1.外感1)风寒咳嗽:散风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2)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桑菊饮2.内伤1)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2)痰湿咳嗽:燥湿化痰止咳-三拗汤合二陈汤3)气虚咳嗽:健脾补肺、化痰止咳-六君子汤4)阴虚咳嗽: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四、肺炎喘嗽1.常证1)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2)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3)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4)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5)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6)肺脾气虚:益气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2.变证1、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2、邪陷厥阴:平肝熄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五、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清肺涤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2)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3)外寒内热:解表清里、定喘止咳-大青龙汤加减。
4)肺实肾虚:泻肺补肾、标本兼顾-偏于上盛者用苏子降气汤。
偏于下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2、肺肾阴虚:养阴清热、补益肺肾-麦味地黄丸、3、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固摄纳气-金匮肾气丸。
六、泄泻1)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2)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3)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4)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5)脾肾阳虚:补脾温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6)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7)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七、厌食1)脾失健运: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2)脾胃气虚:健脾益气、佐以助运-异功散3)脾胃阴虚:滋脾养胃、佐以助运-养胃增液汤八、疳证常证1)疳气证:调脾健运-资生健脾丸2)疳积证:消积理脾-肥儿丸3)干疳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兼证1)疳肿胀:健脾温阳、利水消肿-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2)眼疳:养血柔肝、滋阴明目-石斛夜光丸3)口疳:清心泻火、滋阴生津-泻心导赤散九、惊风急惊风1)风热动风:疏风清热、熄风定惊-银翘散2)气营两燔:清气凉营、息风开窍-清温败毒饮3)邪陷心肝:清心开窍、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4)湿热疫毒:清热化湿、解毒熄风-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5)惊恐惊风:镇惊安神、平肝熄风-琥珀抱龙丸慢惊风1)脾虚肝亢:温中健脾、缓肝理脾-缓肝理脾汤2)脾肾阳衰:温补脾肾、回阳救逆-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3)阴虚风动:育阴潜阳、滋肾养肝-大定风珠十、急性肾小球肾炎(一)急性期1、常证1)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2)湿热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2、变证1)邪陷心肝:平肝泻火、清心利水-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2)水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3)水毒内闭:通腹降浊、解毒利尿-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二)恢复期1)阴虚邪恋-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2)气虚邪恋-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十一、肾病综合征(一)本证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2)脾肾阳虚:温肾健脾、通阳利水-偏肾阳虚:真武汤;偏脾阳虚:实脾饮3)肝肾阴虚:滋补肝肾、养阴清热-知柏地黄丸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参芪地黄丸(二)标证1)外感风邪:风寒者宣肺利水,疏风散寒;风热者宣肺利水,疏风清热-风寒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风热者用越婢加术汤2)水湿内停:益气健脾、利水消肿-五皮饮3)湿热内蕴:清热利湿-上焦湿热者五味消毒饮;中焦湿热者甘露消毒饮;下焦湿热者用八正散4)瘀血阻滞: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5)湿浊停聚:和胃降浊、化湿行水-温胆汤十二、病毒性心肌炎1)风热犯心:清热解毒、宁心安神-银翘散2)湿热侵心:清热化湿、宁心安神-葛根黄芩黄连汤3)痰瘀阻络:行气豁痰、化瘀通络-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4)气阴亏虚: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炙甘草汤合生脉散5)心阳虚弱:温振心阳、宁心安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中医儿科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常用方剂一贯煎【来源】《柳州医话》【组成】北沙参10g,麦冬10g,当归身10g,生地30g,枸杞子12g,川楝子5g【主治】肝肾阴虚,血燥气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及病气瘕聚。
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肝癌、胃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节育术后综合征、带状疱疹、中心性视网膜炎、多发性口疮等。
【方歌】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泻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二陈汤【来源】《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 甘草炙,一钱半(4.5g) 生姜七片,乌梅一个【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二冬汤【来源】《医学心悟》【组成】生地5钱,麦冬3钱(去心),熟地5钱,天冬3钱(去心)。
【主治】阴虚肺燥,干咳虚烦,脉虚数者。
二妙丸【来源】《丹溪心法》【组成】苍术(炒)500g,黄柏(炒)500g。
【主治】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崩漏,白带过多,消化系统疾病(口腔溃疡、胃痛、肠炎、痢疾、肝炎),坐骨神经痛,湿疹等。
【方歌】二妙丸中苍柏煎,若云三妙膝须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全除病自痊二至丸【来源】《临证指南医案》【组成】女贞子(蒸)500g,墨旱莲500g。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方歌】十全大补丸【来源】《和剂局方》【组成】党参80g,白术(炒)80g,茯苓80g,炙甘草40g,当归120g,川芎40g,白芍(酒炒)80g,熟地黄120g,炙黄芪80g,肉桂20g。
【主治】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方歌】十味温胆汤【来源】《张氏医通》【组成】半夏(汤泡)枳实(麸炒)陈皮(去白,各二钱)白茯苓(去皮,一钱半)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汁煮)五味子熟地黄(酒洗,焙)人参(去芦。
中医院儿科常用方剂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2.八珍汤(《正体类要》)方药: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方药:人参、乌梅、木瓜、山药、莲子肉、炙甘草功用:酸甘化阴,健脾止痢。
主治:久痢伤阴,口渴舌干,微热微咳者。
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方药: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久嗽脾虚,中气怯弱,面白唇白者。
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方药: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功用: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方药:熟地、龟板、黄柏、知母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
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方药:白芍、阿胶、生龟板、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
8.大青龙汤(《伤寒论》)方药: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9.小青龙汤(《伤寒论》)方药: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10.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方药: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功用:泻热逐水,通利二便。
主治:水饮积聚脘腹,肠间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脉沉弦。
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方药: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
12.五皮饮(《中藏经》)方药: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
13.五苓散(《伤寒论》)方药: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中医儿科学方剂一、咳嗽1.外感1)风寒咳嗽:金沸草散可散寒宣肺。
2)风热咳嗽:桑菊饮可疏风肃肺。
2.内伤1)痰热咳嗽:清宁散可清肺化痰。
2)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可滋阴润燥。
二、肺炎喘嗽1.常见证1)风热闭肺:银翘散可轻度宣肺化痰,麻杏石甘汤可重度化痰定喘。
2)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沙参麦冬汤可养阴清肺。
3)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可益气健脾。
2.变异证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可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三、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和XXX可清肺化痰定喘。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可温肺化痰定喘。
四、鹅口疮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可清泻心脾积热。
2)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潜阳,引火归原。
五、口疮1)脾胃积热:凉膈散可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可清心泄热。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降火。
六、泄泻1.常见证1)伤食泻:保和丸可消食化积。
2)风寒泻:藿香正气散可疏风散寒。
3)湿热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可清热利湿。
4)脾虚泻:参苓白术散可健脾益气。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可补脾温肾。
2.变异证1)伤阴:连梅汤可酸甘敛阴。
2)伤阳:参附龙牡汤可XXX救逆。
七、厌食1)脾运失健:曲麦枳术丸可和脾助运。
2)胃阴不足:养胃增液汤可养胃育阴。
八、积滞1)乳食内积:消乳丸和木香大安丸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
2)脾虚夹积:健脾丸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九、疳证1.主证1)疳气证:资生健脾丸可和脾健运。
2)疳积证:疳积散可消积理脾。
3)干疳证:八珍汤可补益气血。
2.兼证疳肿胀:真武汤可健脾温阳利水。
十、惊风1.急性惊风1)感受XXX:银翘散可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2)湿热疫毒:黄连解毒汤可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3)惊恐痉厥:抱龙丸和安神丸可镇惊安神。
2.慢性惊风1)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可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2)阴虚风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可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执业医师总结-中医儿科学
第2页
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病位:肺、脾、肾。病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 ,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
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 病因:内因责之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宿根;外因责
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
黄芪 生白术 防风
金匮肾气丸 六味+桂枝 附子 牛膝 车前子
麦味地黄丸 六味+麦冬 五味子
反复呼吸道感染 病位在肺、脾、肾,病机:
肺脾气虚
补肺固表 健脾益气
营卫失调
调和营卫 益气固表
玉屏风散合 六君子汤
黄芪 生白术 防风
黄芪桂枝五物 桂枝 白芍 大枣 甘草
汤
黄芪 当归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当归四逆汤加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减
通草 大枣 甘草
参附汤加味 人参 附子
胎黄-新生儿黄疸
病位:肝、胆、脾、胃。病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
治则:利湿退黄
湿热郁蒸 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
茵陈 栀子 大黄
寒湿阻滞 温中化湿 茵陈理中汤
干姜 党参 白术 甘草 茵陈
桃仁 红花 川芎 赤芍
气滞血瘀 化瘀消积 血府逐瘀汤 牛膝 当归 生地 柴胡
燥湿化痰 止咳 健脾补肺 益气化痰 养阴润肺 兼清余热
前胡 茯苓 半夏 生姜
金沸草散
金沸草 荆芥 细辛 大枣
萆薢
桑菊饮
桑叶-菊花 杏仁-桔梗 薄荷 苇根 连翘 生甘草
黄芩 山栀 知母 桑白皮
清金化痰汤 瓜萎仁 贝母 橘红 茯苓
麦冬 桔梗 甘草
三拗汤合二陈 汤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中儿
中医儿科学1.胎怯证型治法方剂肾精薄弱益精温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脾肾两虚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保元汤2.硬肿症阳气虚衰益气温阳参附汤寒凝血涩温经通络当归四逆汤3.胎黄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淤积发黄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4.感冒风寒感冒辛温解表杏苏散/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桑菊饮暑湿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5.咳嗽风寒咳嗽散寒宣肺金沸草散风热咳嗽疏风肃肺桑菊饮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宁散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汤6.肺炎喘嗽(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轻辛凉轻剂,宣肺化痰银翘散重辛凉重剂,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阴虚肺热养阴清热沙参麦冬汤肺脾气虚益气健脾人参五味子汤心阳虚衰变证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7.哮喘热性清热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寒性温肺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肺气虚弱补肺固表玉屏风散脾气虚弱健脾化痰六君子汤肾虚不纳补肾固本金贵肾气丸8.鹅口疮心脾积热清泄心脾积热清热泄脾散虚火上浮滋阴潜阳,引火归元六味地黄汤9.口疮脾胃积热清热解毒,通腑泄热凉膈散心火上炎清心泄热泻心导赤汤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10.泄泻伤食泻消食化积保和丸风寒泻疏风散寒藿香正气散湿热泻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脾气虚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补脾温肾附子理中汤伤阳酸甘敛阴连梅汤伤阴温阳救逆参附龙牡汤11.厌食脾运失健和脾助运曲麦枳术丸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胃阴不足养胃育阳养胃增液汤12.积滞乳食内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消乳丸/木香大安丸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健脾丸13.疳证疳气和脾健运,资生健脾丸干疳补益气血八珍汤疳积消积理脾疳积散疳肿胀健脾温阳利水真武汤14.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健脾益胃,补气养血五味异功散心脾两虚补脾养心,益气生血归脾汤肝肾阴虚滋养肝肾,补益精血六味地黄汤脾肾阳虚温补脾肾,益气养血右归丸15.汗证表虚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气阴虚弱益气养阴生脉散16.多发性抽搐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熄风镇静清肝达郁汤脾虚痰聚健脾化痰,平肝熄风十味温胆汤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柔肝熄风大定风珠17.惊风感受风邪疏风清热,熄风镇惊银翘散湿热疫毒清热化湿,解毒熄风黄连解毒汤惊恐痉厥镇惊安神抱龙丸/安神丸土虚木亢温运脾阳,扶土抑木缓肝理脾汤阴虚风动育阴潜阳,滋水涵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浆/三甲复脉汤18.癫痫惊痫镇惊安神镇惊丸痰痫涤痰开窍涤痰汤风痫熄风定痫定痫丸淤血痫化瘀通窍通窍活血汤19.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湿热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汤合二至丸气虚邪恋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水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邪陷心肝平肝泻火,清心利水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水毒内闭通腑降浊,解毒利尿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20.肾病综合征脾肺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方己黄芪汤合五苓散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偏肾:真武汤合黄芪桂枝汤偏脾:实脾饮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21.尿频脾肾气虚益气补肾缩泉丸22.遗尿下元虚寒温补肾阳,固涩小便菟丝子散脾肺气虚益气健脾,固涩小便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肝经郁热泻肝清热,固涩小便龙胆泻肝汤23.五迟肝肾不足补肾养肝加味六味地黄丸心血不足补心养血蒲黄丸24.五软脾肾两亏健脾养肾补肾地黄丸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八珍汤25.麻疹---顺证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见形期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清解透表汤恢复期养阴生津,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逆证热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邪陷心肝平肝熄风,清营解毒羚角钩藤汤邪毒闭肺宣肺开闭,清营解毒麻杏石甘汤26风疹邪郁肺卫疏风清热银翘散邪热炽盛清热解毒透疹凉解汤27.猩红热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毒在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28.水痘风热轻证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热毒重证清热凉营,解毒渗湿清胃解毒汤29.手足口病泻犯肺脾宣肺解毒,清热化湿甘露消毒丹湿热蒸盛清热凉营,解毒祛湿清瘟解毒饮30.痄腮温毒在表疏风清热,散结消肿银翘散热毒蕴结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普及消毒饮引睾窜腹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邪陷心肝清热解毒,熄风开窍清瘟败毒饮31.流行性乙脑邪犯肺胃辛凉解表,清气泄热银翘散气营两燔清气泄热,凉营解毒白虎汤合清营汤热陷营血清热解毒,开窍熄风清温败毒饮合羚角钩藤汤32.百日咳初咳期疏风祛邪,宣肺止咳三拗汤痉咳期泄肺清热,解痉镇咳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后期脾肺气虚益气健脾,化痰止咳人参五味子汤肺阴不足滋阴润肺,清化痰热沙参麦冬汤33.寄生虫病蛔虫病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散蛔厥安蛔定痛,继则驱虫乌梅丸34.夏季热暑伤肺胃清暑益气王氏清暑益气汤上盛下虚温下清上温下清上汤35.紫癜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气不摄血健脾养心,益气摄血归脾汤36.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卫气同病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银翘散气营两燔清气凉营,解毒化瘀清温解毒饮气阴两伤益气养阴,清解余热沙参麦冬汤儿科的一些数值。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每年必考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每年必考一、咳嗽:1、风寒;金沸草散。
(风寒兼湿);杏苏散加厚朴、白术。
(风寒挟热);三拗汤加黄芩。
2、风热;桑菊饮。
(风热兼湿)加苡仁、半夏、茯苓。
3、痰热;清金化痰汤加减。
4、痰湿;三拗汤合二陈汤。
5、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
6、气虚久咳;六君子汤。
7、食积;曲麦二陈汤。
8、气阴两虚;生脉散。
二、肺炎咳嗽:1、风寒闭肺;三拗汤合葱鼓汤或华盖散。
2、风热闭肺;(轻证)银翘散。
(重证)麻杏石甘汤。
3、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4、毒热闭肺;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5、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6、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
变证;(心阳虚);参附龙牡救逆汤。
(气阴两虚);生脉散。
(内陷厥阴);羚角钩藤汤、牛黄清心丸。
三、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3、外寒内热;大青龙汤加减。
4、肺实肾虚;偏于上实者用苏子降气汤。
偏于下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缓解期;1、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2、肺肾阴虚;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3、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四、鹅口疮: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
2、虚火上浮;知柏地黄丸加减。
五、口疮:1、风热乘脾;银翘散加减。
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
4、脾肾火虚;理中汤加肉桂。
六、呕吐:1、伤食;保和丸。
(伤乳)消乳丸。
2、胃热;加味温胆汤。
3、胃寒;丁萸理中汤。
4、肝气犯胃;解肝煎。
5、惊恐;定吐丸。
七、泄泻:1、伤食;保和丸。
2、风寒;藿香正气散。
3、湿热;葛根黄连黄芩汤。
4、脾虚;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
(偏肾阳虚)四神丸。
6、气阴两伤;人参乌梅汤加减。
变证;1、伤阴;连梅汤。
2、伤阳;参附龙牡救逆汤。
3、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八、腹痛:1、腹部中寒;养脏散。
2、乳食积滞;香砂平胃散。
3、脏腑虚冷;小建中汤合芍药汤。
4、气滞血瘀;少腹逐瘀汤。
儿科方剂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方剂目录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15g 茯苓9g 陈皮15g 甘草4.5g 生姜7片乌梅1个【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痰湿咳嗽。
2.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熟地12g 白芍9g 当归9g 川芎6g【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组成】人参3g 莲子10g 炙甘草6g 乌梅1个木瓜10g 山药12g【功用】酸甘化阴,健脾止痢。
【主治】久痢伤阴。
4.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组成】紫苏子9g 莱菔子9g 白芥子9g【功用】祛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食滞证。
5.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组成】知母12g 黄柏12g 熟地18g 龟板18g【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
6.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组成】鸡子黄2个生龟板12g 鳖甲12g 生牡蛎12g 五味子6g 生白芍18g阿胶9g 生地18g 麻仁6g 麦冬18g 炙甘草12g【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阴虚动风证。
7.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12g 桂枝6g 炙甘草6g 杏仁6g 生姜9g 大枣3g 石膏12g【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8.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g 芍药9g 细辛6g 干姜6g 甘草6g 桂枝9g 半夏9g 五味子6g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
9.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组成】防己12g 椒目5g 葶苈子10g 大黄10g【功用】泻热逐水,通利二便。
【主治】大肠水结证。
10.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组成】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 9g 黄连 3g 竹叶 6g 荷梗 6g 知母 6g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
11.五皮饮(《中藏经》)【组成】陈皮9g 茯苓皮24g 生姜皮6g 桑白皮9g 大腹皮9g【功用】行气化湿,利水消肿。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儿科学》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儿科学》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儿科学》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大纲信息,文都医考整理了考试大纲内容,请参加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细目一:小儿年龄分期要点:年龄分期的标准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小儿生长发育要点:.体重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身长(高)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囟门测量方法、闭合时间及临床意义.头围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胸围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乳牙和恒牙的萌出时间、数目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呼吸、脉搏、血压的正常值及与年龄增长的关系.感知、运动、语言、性格发育特点细目三: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病因特点及临床意义.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四:儿科四诊特点要点:.儿科四诊应用特点.望诊特点及临床意义.闻诊特点及临床意义.问诊特点及临床意义.切诊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儿科治法概要要点:.儿科常用内治法的用药原则及给药方法.儿科常用内治法及其适应病证.儿科常用外治法及其临床应用第二单元儿童保健细目一:胎儿期保健要点:养胎护胎的主要内容细目二:婴儿期保健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新生儿护养的主要措施.喂养方式及选择原则.母乳喂养的方法、优点、注意事项及断奶适宜时间.人工喂养方法.混合喂养方法.添加辅食的原则细目二:硬肿症要点:.发病特点.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预防与调护细目三:胎黄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发病特点.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预防与调护第四单元肺系病证细目一:感冒要点:.小儿感冒的特点.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细目二:乳蛾要点:.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细目三:咳嗽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发病特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与防护细目四:肺炎喘嗽要点:.发病特点.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预防与调护细目五:哮喘要点:.发病特点.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调护细目六:反复呼吸道感染要点:.发病特点.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第五单元脾系病证细目一:鹅口疮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毒—肝脾湿火证【内发丹毒】(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脂瘤—痰湿化热证(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
蛇串疮—肝经郁热证
湿疮—湿热蕴肤证(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
接触性皮炎—湿热毒蕴证(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
牛皮癣—肝郁化火证
淋病—湿热毒蕴证(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红藤、萆薢)
痈—委中毒—湿热蕴阻证(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
14
八珍汤
四君子汤+四物汤
痈—委中毒—气血两虚证
发—臀痈—气血两虚证:
乳岩—正虚毒炽证(八珍汤合清热解毒之品)
失荣—气血两亏证(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
油风—气血两亏证
15
桃红四物汤
桃仁、红花+四物汤
发—臀痈—湿痰凝滞证(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
乳核—瘀痰凝滞证(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乳痈—热毒炽盛证
肛痈—火毒炽盛证
子痰—阴虚内热证(滋阴除湿汤合透脓散)
肠痈—热毒证(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25
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
银花白芷好黄芪,桔梗皂刺将刀替。
乳痈—正虚毒恋证
26
逍遥散
苓芍术甘、柴归姜荷
乳核—肝气郁结证
乳核—瘀痰凝滞证(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瘰疬乳癖乳癌初,疏肝化痰水煎服。
乳癖—肝郁痰凝证
22
二仙汤
二仙汤中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添,
阴阳不足月经病,双补攻效两相兼
乳癖—冲任失调证(二仙汤合四物汤)
乳岩—冲任失调证(二仙汤合开郁散)
23
瓜蒌牛蒡汤
瓜蒌牛蒡汤最神,乳痈初起需金银,
栀子柴芩与花粉,连翘皂剌草青陈。
乳痈—气滞热壅证
24
透脓散
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
牛膝银花云茯苓,湿热为病红肿疼。
疖—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痈—委中毒—湿热蕴阻证(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
臁疮—湿热下注证(二妙丸合五神汤)
7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朮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疖—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乳岩—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
疖—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发—臀痈—湿热火毒证(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发—臀痈—湿痰凝滞证(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
脂瘤—痰湿化热证(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
5
增液汤
生地、玄参、麦冬
疖—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药毒—气阴两虚证(增液汤合益胃汤)
6
五神汤
五神汤用紫地丁,车前子在路边生;
子痈—湿热下注证(枸橘汤或龙胆泻肝汤)
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证(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
18
化斑解毒汤
牛蒡黄连翘升膏,知母玄竹人中黄,
内发丹毒火热盛,化斑解毒功效好。
丹毒—肝脾湿火证【内发丹毒】(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接触性皮炎—湿热毒蕴证(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
19
萆薢渗湿汤
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苡米水气败,
序号
名 称
配伍分析
涉及病症+辨证要点
1
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
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疖—热毒蕴结证:(五味消毒饮或黄连解毒汤)
失荣—瘀毒化热证(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
2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
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
疖—热毒蕴结证:(五味消毒饮或黄连解毒汤)
10
柴胡清肝汤
柴胡清肝芎芍归,黄芩栀子生地随;
防风牛子天花粉,甘草连翘功独最
痈—腋痈—肝郁痰火证
11
四苓散
茯苓、猪苓、白术泽泻
痈—脐痈—湿热火毒证(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
12
四君子汤
参术苓草
痈—脐痈—脾气虚弱证
13
活血散瘀汤
活血散瘀委中毒,芎芍桃仁积血除,
瓜蒌丹皮归苏木,枳壳槟榔大黄逐。
痈—委中毒—气滞血瘀证
发—臀痈—湿热火毒证(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痈—脐痈—湿热火毒证(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
尖锐湿疣—湿热毒蕴证
肛痈—热毒蕴结证(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毒汤)
3
清暑汤
外科全生清暑汤,银花滑石甘草翘;
车前泽泻利湿毒,淡竹花粉与赤芍。
疖—暑热浸淫证:
4
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
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佳。
27
神效瓜蒌散
神效瓜蒌散当归,乳香没药甘草加,
黄酒2碗煎温服,和营化痰散结消。
乳岩—肝郁痰凝证(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
28
开郁散
开郁散中郁金开,乳癖乳痨并乳癌,
白芥开葵全蝎待,香附逍遥薄荷裁。Biblioteka 乳岩—肝郁痰凝证(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
乳岩—冲任失调证(二仙汤合开郁散)
29
人参养荣汤
乳岩—气血两亏证
30
四海舒郁丸
丹皮滑石川黄柏,泽泻通草渗透快。
丹毒—湿热毒蕴证【流火】(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
湿疮—湿热蕴肤证(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
药毒—湿毒蕴肤证
白疕—湿毒蕴阻证
脱肛—湿热下注证
20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皮
丹毒—胎火蕴毒证【赤游丹】(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白疕—血热内蕴证
21
逍遥蒌贝散
术苓芍归蒌贝母,牡蛎星夏山慈姑,
蛇串疮—气滞血瘀证(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
扁平疣(扁瘊)—热瘀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加黄芪、板蓝根、紫草、马齿苋、浙贝、薏苡仁)
白疕—气血瘀滞证
脱疽——血脉瘀阻证
16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
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此方先
丹毒—风热毒蕴证【爆头火丹】
17
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
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气瘿—肝郁气滞证
31
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
川芎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瘿瘤除。
肉瘿—气滞痰凝证(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
32
生脉散
人参、麦冬、五味子
肉瘿—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
33
四七汤
半夏、厚朴、茯苓、苏叶、生姜
脂溢性皮炎—肠胃湿热证(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
湿疮—脾虚湿蕴证(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
股肿—气虚湿阻证
8
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玄斛夏枯草;
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痈—颈痈—风热痰毒证(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
9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痈—颈痈—风热痰毒证(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
脂瘤—痰气凝结证(二陈汤合四七汤)
34
二陈汤
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甘草、乌梅
脂瘤—痰气凝结证(二陈汤合四七汤)
35
芩连二母丸
黄连、黄芩、知母、贝母+四物汤+蒲黄、羚羊角、地骨皮、甘草
血瘤—心肾火毒证(芩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
36
凉血地黄汤
凉血地黄用清胃,荆芥黄芩枳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