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一)本节课我采用从生活中假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类比等式性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力求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开始通过回顾旧知识,抓住新知识的切入点,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示得,口欲言而示能”的境界,使他们有兴趣进入数学课堂,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在这一环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点少。

下来出示的问题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在不等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性质。

这一环节上展现给学生一个实物,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问题2、3的设计是为了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中类比思想的应用,并训练学生从类比到猜想到验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这个环节上,我讲得有点多,在体现学生主体上把握得不是选好,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时间控制得不紧凑,有点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给他们时间先记一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便于后面的练习。

过问题4让学生比较不等式基本性质与等式基本性质的异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在运用符号评议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给予。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评议表达能力。

练习的设计上两道练习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出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我采用从生活中假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类比等式性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力求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开始通过智力比拼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不等式的性质1.然后通过比较简单的不等式的变化,探究出不等式的性质2和3.在这一环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点少。

接下来的问题设计是为了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中类比思想的应用,并训练学生从类比到猜想到验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这个环节上,我讲得有点多,在体现学生主体上把握得不是选好,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时间控制得不紧凑,有点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给他们时间先记一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便于后面的练习。

练习的设计上两道练习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出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

同时使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其中不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探究的问题比较简单,在使学生体会类比思想以及分类讨论思想时,也可以通过问题设计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但是怕学生接受不了高难度的题目,因此在设计教案时经过反复思考,终究没有选择类似的题目。

终究是不放心学生。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三章【不等式】的第一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内容是对不同类型的不等式进行分类,并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加减同步和倍增缩小。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理解比较困难,需要进行具体的案例演练才能够掌握。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推导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3.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概念和分类不等式是一种描述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数学语句。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显然成立的不等式:例如3>1。

•反显然成立的不等式:例如3>5。

•可能成立的不等式:例如x>0。

•真正的不等式:即不能整体化的不等式,例如2x−5>1。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具有以下两种基本性质:•加减同步:同加同减不等式两侧,不等号方向不变;异加异减不等式两侧,不等号方向改变。

•倍增缩小:同乘同除正数不等式两侧,不等号方向不变;同乘同除负数不等式两侧,不等号方向改变。

3. 例题演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选取一些具体的例题进行演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此处以以下两道例题为例:•若a>b,则a+1>b+1是否一定成立?请说明理由。

•若m>n,则 $0 < \\dfrac{1}{n} <\\dfrac{1}{m}$ 是否一定成立?请说明理由。

针对这两道例题,我们可以采用具体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 思考题除了以上两道例题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思考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不等式的基本性质_数学_初中_王忠刚_3706860028

【课后反思】不等式的基本性质_数学_初中_王忠刚_3706860028

陕西省事业单位笔试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下列诗句表达的寓意与此相近的是()。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答案】:D2.在国家财政报表上,为取得预算的平衡出现的“赤字”是指()。

A.国家财政预算中收入超过支出的部分B.国家财政实际支出超过实际收入的部分C.国家财政实际收入超过实际支出的部分D.国家财政预算中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答案】:D3.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

A.市长B.乡长C.巡视员D.司长【答案】:C4.亚欧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分布着()。

A.温带草原带B.温带森林带C.热带草原带D.热带沙漠带【答案】:A5.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商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50单位和70单位,则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

1/ 12A.减少20单位B.减少120单位C.增加120单位D.增加20单位【答案】:A6.需求弹性是指当前需求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时,相应的需求量发生正面或反向的变动,在做市场需求分析时,哪一项不能作为广泛应用的需求弹性()。

A.需求收入弹性B.需求交叉弹性C.需求价格弹性D.需求供给弹性【答案】:D7.“生旦净末丑”就是京剧得行当,其中“净”就是:()A.女角B.男角【答案】:B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不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改革开放C.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D.四项基本原则【答案】:A9.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功能()A.矫正地方政府活动在辖区间的外部性B.调节辖区间的财政净收益C.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D.实现宏观调控【答案】:D10.公文的首页必须显示()。

A.发文机关名称2/ 12B.主送机关名称C.正文D.抄送机关名称【答案】:C11.关于我国的传统节日与习俗,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七夕节一一吃巧果,拜织女B.中秋节一一登高,吃月饼C.清明节一一踏青,佩香囊D.上元节一一猜灯谜,赛龙舟【答案】:A12.《史记》的作者是()。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用从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类比、平等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一,通过复习旧知识,抓住新知识的切入点,进入数学课堂,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这个环节,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了一点。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存在于不平等关系中的一些性质。

在这个环节中,给学生呈现一个物体,让他们获得直观的感受。

问题2旨在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本质,让学生体验类比在数学思维方法中的应用,训练学生从类比到猜想再到验证来研究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这个环节,我讲的有点多,但是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上,我没有把握好。

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时间控制不紧凑,浪费时间。

让学生比较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异同,不仅有助于他们认识不等式,还能使他们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发展辩证思维。

通过作文让学生反思,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唤起学生成功的喜悦。

活动三、通过两个题帮助学生应用提升,第一题以判断得形式让学生体验不等式性质的简单应用,第二题是利用性质化简不等式成“x>a”或“x在整个班级使用符号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

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表现的及时评价和鼓励。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语言表达能力。

这节课,我觉得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也基本掌握了。

问题还是很多的。

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2不等式的性质是不等式变形的依据,也是探索解不等式方法的基础,学生掌握好本节内容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本节课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是培养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良好素材。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铜仁地区石阡县河坝中学 卢明生《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到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通过操作,分析可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我采用从生活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类比等式性质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一、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学习了数轴、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从研究不等关系入手,展开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研究学习。

本课题为七年级上学期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于它的学习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它是学生以后顺利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技能。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变形。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猜想、验证的数学研究方法。

2、发展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代数变形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并且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学 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将不等式变形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索法五、教具:天平,砝码六、教学过程:1、回顾思考,引入课题观察下面两个推理,说出等式的基本性质(1)5+3=5+3 5-3=5-3(2)2110021100⨯=⨯ 21002100÷=÷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等式的基本性质。

(找同学起来回答)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不等式的定义。

2.熟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能够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入主题: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是不等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观察现象举例子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含义。

比如:小明的身高比小李高,这时候我们可以写成小明的身高 > 小李的身高。

这个符号 > 就是数学中的不等式符号。

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如果小明的身高 > 170cm,那么可以得出小明是高个子。

这个例子说明了不等式的含义:不等式可以表示大小关系,可以通过不等式判定某个事物的性质。

3.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 1: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式仍然成立。

例子:若 a > b,则 a + c > b + c。

性质 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式仍然成立;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式方向会相反。

例子 1:若 a > b 且 c > 0,则 ac > bc。

例子 2:若 a > b 且 c < 0,则 ac < bc。

4. 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子 1:小明身高在140cm~170cm之间,那么他的身高是不是比160cm还矮?解法:我们可以假设小明的身高是 x,那么就有:140 ≤x ≤ 170。

又因为140 ≤160 且x ≤ 170,所以 x < 160。

因此,小明的身高比160cm还矮。

例子 2:有一个三角形,它的两条边长分别是2cm和3cm,问第三边的长度大于多少?解法:我们假设这条边的长度为x,那么就有:2 + 3 > x,即 x < 5。

2023年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6篇)

2023年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6篇)

2023年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6篇)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篇一课堂开头通过回忆旧学问,抓住新学问的切入点,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示得,口欲言而示能”的境地,使他们有兴趣进入数学课堂,为学习新学问做好预备。

在这一环节上,留给学生思索的时间有点少。

下来出示的问题1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在不等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性质。

这一环节上呈现给学生一个实物,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

问题2、3的设计是为了类比等式的根本性质,讨论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中类比思想的应用,并训练学生从类比到猜测到验证的讨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这个环节上,我讲得有点多,在表达学生主体上把握得不是选好,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时间掌握得不紧凑,有点铺张时间。

还有就是给他们时间先记一下不等式的根本性质,便于后面的练习。

过问题4让学生比拟不等式根本性质与等式根本性质的异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进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在运用符号评议的过程中,学生会消失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殊重视对学生的表现准时做出评价,赐予。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育了学生的符号评议表达力量。

练习的设计上两道练习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消失,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在情感和一般力量方面都得到充分进展,并从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起来答复音量的时候有点耽搁时间。

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一是进一步学习方式,有利于培育归纳,总结的习惯,让学生自主构建学问体系;二也是为了激起学生感受胜利的喜悦,力争用胜利蕴育丰功,用自信蕴育自信,学生以更大的热忱投入致以捕捞学习中去。

本节课,我觉得根本上到达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根本上把握得不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泼。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篇1这周我讲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讲《不等式的性质》这一节课,一开始我的设计思路是复习不等式的概念及不等式的解,然而进行不等式的3个性质教学,在学完3个性质后马上讲不等式的解集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最后才进行巩固练习。

但我在第一个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不理解,不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因此,我马上调整教学思路,在下个班让学生先复习不等式的概念及不等式的解,然后进行不等式的3个性质教学,讲完3个性质后马上让学生做3个性质的运用的相关练习,最后再讲不等式的解集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通过这样调整教学思路,我发现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不等式的概念及不等式的解,理解了不等式的3个性质并会运用这3个性质去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不等式的解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通过练习学生能理解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因为不等式的解集是由学生自己解出来的,在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让学生通过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加深对不等式的解集的认识,为下一节解不等式做铺垫。

我的反思和经验是:1、课前充分准备是保证。

从怎么引入怎么引导学生探索性质都进行充分的准备2、对性质3这个难度的教学不够。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了对性质3的探索,但由于我对设计意图没有说清楚,导致有几个小组在不等式两边乘了不同的两个数来进行比较;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负数的教学完全回避了(我以为除法都可以化作乘法来做,所以讲乘法就够了),结果学生在遇到这类的题目都卡住了。

3、用式子表示不等式的三条性质一笔带过,备课还需要加强。

我备课时认为这个知识点不重要,其实在这里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符号语言能力。

4、上课多注意学生的反应。

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篇2记不等式的性质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第二节课,本节课主要学习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通过实例导入课题,形成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篇一:《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沧州市第九中学罗福长不等式的性质是不等式变形的依据,也是探索解不等式方法的基础,学生掌握好本节内容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本节课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是培养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良好素材学生经历不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体会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降低了学生学习不等式性质的难度,也为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提供条件,初步培养类比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不等式性质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经历类比、猜想、观察、归纳、比较的探究过和启发式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增强了不等式的对比的视觉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的发现规律,辅助对教学重点的突出。

本节课的开始并没有直接提问什么叫不等式什么叫不等式的解集,而是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些简单的不等式及其解集;在不等式性质教学过程中也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性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在“试一试”这一环节也没有先直接给出完整的解法而是让一个学生板书后发现问题才纠正补充完整。

总的来说,这节课进行的还比较顺利,但和平时比起来自己感觉差了很多。

由于前后各有一部摄像机,学生没有见过这种阵势,提前也没有演练,学生都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特别在学生探究不等式性质时,仅仅观察了给出的几个例子,而没有让学生再用其他的不等式或换其他的数加以验证,给学生留的空间太小,致使学生在对不等式的性质的认可、理解、记忆上出现了问题,以至于在做练习时不能准确熟练的说出是运用了什么性质,再有板书可能有些简单。

今后要扬长避短,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彭元锋本节课主要学习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通过实例导入课题,形成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也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渗透到了中学数学课本的很多章节,在实际问题中被广泛应用,可以说它是解决其它数学问题的一种有利工具。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值得发扬的地方:
1.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力图充分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制作了一个既能反映本节课教学要求和主线,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交互能力的课件,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数学也服务于生活。

在不等式的引入过程中,通过诗歌中的不等关系,生活中的不等关系等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中,利用两个人年龄差,过几年还是这个年龄差,引出不等式性质学习,再来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

学习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后又应用来解释生活中糖水加糖更甜这一现象。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3.数学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主要以问题贯穿始终,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4、课堂追踪练习,充分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使所学内容得以巩固.并且充分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的学生成果。

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5、课堂小结,充分让学生冲知识点,思想方法,情感谈收获,老师再进行归纳,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对录播室的器材估计不足,课件中的音频演示动画都没有播放出来了,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时间把握上,可以进行优化。

例如课堂检测的第四题,没有很好的展示出另外一个同学用线性规划求范围。

3、板书示范性有待继续加强。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9篇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9篇

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9篇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1在教学活动中,我有以下活动觉得比较好的:建立知识结构,进行新课的引入和知识的迁移.上课伊始,我书写了等式(方程)一章的部分知识结构,并且有由等式的有关概念到不等式的有关概念的类比线路图,从而引入课题,开始检查前置学习的情况.这样处理,学生对这个知识内容的整体把握就能够高屋建瓴,数学学习的能力意识就能够形成。

前置学习检查的任务明确.数学教学中很为重要的新知识引入在课堂之前的前置学习完成,为此,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老师就没有办法把握了,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很好地在前置学习检查方面动脑筋,在“不等式的性质”这堂课上,由同学们交流检查前置学习的情况,提出三条交流任务:不等式的性质是什么?不等式的性质是怎么研究得到的?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后面就有了学生很好的回报:性质的回答情况与以往一样比较到位,更有同学回答了不等式的性质是由等式的性质联想得到的,有同学回答了不等式的性质是我们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研究得到的(学案中安排了由具体例子到一般规律的总结),在与等式性质区别和比较之后,学生得出“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这样的注意点.因此学生前置学习是富有成效的,前置学习检查也是前置学习的补充和完善.课堂设问、提问精心研究.在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时(问题是以填空不等号的形式拟题的),提问:“各小题的结果是什么?怎样由已知的不等式变形得到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样设问便于学生研究,便于学生回答;提升学习内容,问题有难度,思考有深度,在学生回答五道判断题对错后,连续追问,有问为什么的,有问反例是什么的,有问成立的条件是什么的,有问怎样改变结论使命题成立,怎样改变条件试命题成立.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形式多样,多数情况,学生举手回答,还有依座次回答,点学号回答,同学推荐回答等等,全班学生整堂课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课堂内容的处理详略得当.利用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是性质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学生口答一挥而就;分类讨论虽是难题,三种情况一经点破,旋即解决;提升判断实是难点,反复讨论,多角度思考,多方位研究,一题多变化,用足力气;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变形后的形式要明白、怎样变形要清楚、变形依据要对号、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这又是后面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预演,移项法则由此产生,所以,安排了例题老师示范、安排了学生上黑板板演、安排了学生在上面点评.本课全部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用了八分钟时间进行了很充分的小结.基本不等式教学反思2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的重点是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难点是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八年级上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横溪镇中学徐丽波在七年级的时候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而列方程也是处理很多实际问题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而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列方程并不是唯一方法,生活中的数学还存在很多不等量关系,所以会列不等式与解不等式就变得更加重要,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是整章的关键。

本解课的整体过程是:首先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推出:让学生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任意画三个数,如“-5”,“-2”,“3.5”,不同学声画的数不同,然后让学生体会,-5与-2的大小关系,-2与3.5的大小关系,然后总结出-5与3.5的大小关系。

由于每一个同学画的数字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传递性)。

其次在学生完成后,继续利用数轴,在数轴上任意画两个数a<b,让学生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单位,如移动c长(其中c>0),然后让学生思考移动后的数的大小,结果仍然满足a+c<b+c,同样的方法推出a-c<b-c。

然后让学生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由于以前学过等式的基本性质2推出移项法则。

所以在此选择两道实际的例子推理出移项仍然满足于不等式!接着再次总结一下移项容易犯的几种错误:①移项没有变号;②没移动的项也改变了符号;③移项改变了不等式的方向(不等式专有)。

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两组数据:①2〈5,-3〈1,0〈4.5三个式子两边同乘以2,结果如何?②2〈5,-3〈1,0〈4.5三个式子两边同乘以-1又如何?如果换成除以呢?然后总结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其中的总结过程都由学生完成),由于两边乘(除)负数很多学生容易忘记了变方向,所以设计了一部分的对应练习。

然后讲解例1,由于解方程已经奠定了基础,所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推出,大部分学生掌握,所以例1这样的基础题目容易解决,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道例题设计了几种解决方法,其中包含数轴解决,同时也让学生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方法。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即将要学习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乃至高中的不等式的使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本节内容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教学内容。

而对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和2,相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会有很大困难,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通过对以往学生的理解,发现很多学生会忘记分正负两种情况,所以在本节新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将不等式未知的性质与等式已知的性质实行类比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验证不等式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使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实行变形。

1.通过等式的性质,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初步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测,乐于探究的良好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能准确使用它们将不等式变形。

教学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探索与使用。

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四、教学过程:情景引入:1.举例说明什么是不等式?2.判断以下各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 1 ) 若x-4=12, 则x=16( )( 2 ) 若3x=12, 则 x=4( )( 3 ) 若x-4>12 则 x>16 ( )( 4 ) 若3x>12则 x>4( )【设计意图】(1)、(2)小题唤起对旧知识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回忆,(3)、(4)小题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复习既找准了旧知停靠点,又创设了一种情境,给学生提供了类比、想象的空间,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教师导语:当我们开始研究不等式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它是否与等式有相类似的性质。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类比来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温故知新问题1.由等式性质1你能猜测一下不等式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吗?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不等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
反思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房县城关四中黄小妹
本节课我采用类比等式性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力求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开始通过回顾旧知识,抓住新知识的切入点,使他们有兴趣进入数学课堂,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接下来出示的问题1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在不等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性质。

问题2、3的设计是为了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中类比的应用,并训练学生从类比到猜想到验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这个环节上,在体现学生主体上把握得不是很好,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时间控制得不紧凑,有点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给他们时间先记一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便于后
面的练习。

让学生比较不等式基本性质与等式基本性质的异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不等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上把握、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

在运用符号评议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给予。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评议表达能力。

练习,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为了照顾学困生,让学生起来回答时候有点耽误时间。

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一是有利于培养归纳,总结的习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二也是为了激起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力争用蕴育自信,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去。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其中不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