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期末复习总结.doc
高二物理总结光学部分复习重点

高二物理总结光学部分复习重点如下是根据题目要求书写的高二物理总结光学部分复习重点的文章: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等现象。
在高二物理课程中,学生们学习了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内容。
以下是关于光学部分的复习重点。
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光的反射1. 反射定律: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角i等于反射角r。
2. 镜面反射:光线在光滑的镜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上的投影是相等的。
3. 理想平面镜成像规律:平行光经过理想平面镜反射后,光线会汇聚到镜面上的一个点上,成为实像。
虚像则是通过反向延长光线找到的。
二、光的折射1. 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在两种介质间传播的光线,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即n₁sin(i) = n₂sin(r),其中n₁和n₂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2. 反向追踪法:借助反向延长光线和延长入射光线在界面上的交点,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3. 折射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光的折射可解释为为什么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更浅、杯底破坏等。
三、光的色散1. 色散现象:将白光通过三棱镜等透明介质,可以看到光线被分解为不同颜色组成的光谱。
2. 折射率和色散关系:不同颜色的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和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线通过透明介质时会偏折。
3. 彩虹形成原理:彩虹的形成是阳光经过水滴,发生多次反射、折射和内反射后形成的。
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观察到美丽的彩虹。
四、透镜1.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呈现凸状,中间较厚;凹透镜呈现凹状,中间较薄。
2. 像的位置:凸透镜成像有两种情况: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为实像,位于凸透镜的前方;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为虚像,位于凸透镜的后方。
3. 公式关系:凸透镜的成像公式是1/f = 1/u + 1/v,其中f是透镜的焦距,u是物像距离,v是像物距离。
五、光学仪器1. 显微镜:利用两个透镜(目镜和物镜)的成像放大物体的原理,可以看到微小的物体。
物理光学知识归纳总结

物理光学知识归纳总结一、光的本质与传播光的实质是电磁波,它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并向垂直传播的电磁波所组成。
光的传播具有直线传播、波动传播和光线传播三种形式。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遇到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
根据入射角与法线的夹角关系,可以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经验规律。
2.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遇到分界面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得到入射角、折射角及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三、光的干涉与衍射1. 光的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线同时作用于同一位置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根据干涉现象可以推导出叠加原理和干涉条纹的产生。
2. 光的衍射:当光通过一个小孔或者通过障碍物的边缘时,会出现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可以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的限制性和光的波动性。
四、光的偏振与旋光现象1. 光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可以沿任意方向存在的非偏振光,也可以沿一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偏振光。
偏振光可以通过偏光片进行选择性透过或者阻挡。
2. 光的旋光现象:某些物质具有旋光性质,当光通过旋光物质时,光的振动方向会发生旋转。
五、光的色散与光的色彩1. 光的色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不同频率的光会有不同的折射率,从而导致光的色散现象。
2. 光的色彩:光的色彩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根据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可以得到光的色彩顺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六、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1. 光的成像:光通过凸透镜或者凹透镜时,可以形成实像或者虚像。
根据薄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计算出物距、像距和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
2. 光学仪器:利用光的传播、折射和成像原理,可以制造出各种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投影仪等。
七、光的衍射光栅与光的激光1. 光的衍射光栅:光通过光栅时,会出现衍射现象。
光栅是由很多平行的有规律的线条或者孔洞组成的光学元件,可以分散多种频率的光,并形成光的衍射光谱。
2. 光的激光:激光是一种具有高度相干性和单一频率的光。
大学物理光学总结(二)2024

大学物理光学总结(二)引言概述:光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光的传播、成像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本文将从五个重要的大点出发,对大学物理光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个快速了解光学的途径。
正文:1. 光的干涉和衍射1.1 光的干涉现象1.1.1 杨氏实验1.1.2 干涉条纹的产生原理1.1.3 干涉的条件和分类1.2 光的衍射现象1.2.1 菲涅尔衍射和菲涅耳衍射公式1.2.2 高斯衍射公式1.2.3 衍射的条件和分类2. 光的偏振与散射2.1 光的偏振现象2.1.1 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2.1.2 光的偏振态和偏振光的超精细结构2.1.3 光的偏振与光的传播方向2.2 光的散射现象2.2.1 雷利散射和米氏散射2.2.2 瑞利散射公式和米氏散射公式2.2.3 光的散射与物质的介电性质3. 光的色散与光的成像3.1 光的色散现象3.1.1 光的折射定律3.1.2 不同介质中的光速和折射率3.1.3 瑞利公式和阿贝尔公式3.2 光的成像现象3.2.1 薄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3.2.2 薄透镜成像的光学公式3.2.3 光的几何光学成像和实际成像的区别4. 光的波动和相干性4.1 光的波动现象4.1.1 光的起源和光的波动理论4.1.2 光的波动性质和波动光的衍射4.1.3 光的波动与光的电磁理论4.2 光的相干性现象4.2.1 相干的条件与相干光的特点4.2.2 干涉仪器与相干的应用4.2.3 光的相干性与光的相长相消干涉5. 光的光学仪器与光的应用5.1 光谱仪及其应用5.1.1 分光器的原理和结构5.1.2 分光光度计和光谱仪的构成5.1.3 火焰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5.2 光的干涉仪器与应用5.2.1 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弗洛姆干涉仪5.2.2 干涉仪的干涉条纹和精密测量的应用5.2.3 波段干涉仪和干涉滤波器的原理与应用总结:本文从干涉和衍射、偏振与散射、色散与成像、波动与相干性以及光学仪器与应用等五个大点,对大学物理光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概要总结。
(完整word版)物理光学复习知识点

物理光学知识点第一章1.可见光波长范围(380nm~760nm )。
2.折射率c n v== 3.能流密度的坡印廷矢量s 的物理意义: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的能量;光强20012n I S E c μ==4.已知0cos 2t z E eE T πλ⎡⎤⎛⎫=- ⎪⎢⎥⎝⎭⎣⎦或()0i t kz E E e ω--=,求光的相关参量,参见作业1-1,1-2; 5.简谐球面波()0i t kz E E e r ω--=或()0cos E E t kz rω=-,求光的相关参量。
6.无限长时间等幅震荡光场对应的频谱只含有一个频率成分,称为理想单色振动,持续有限长时间等幅震荡的光场对应的频谱宽度1T ν∆=。
7.等相位面的传播速度称为相速度,平面单色波的相速度()p k c v k n ω==,等振幅面的传播速度称为群速度,复色波的相速度p v k ω=(公式来源t kz ω-=常数,然后求导),复色波的群速度1g p d dn v v dk n d ωλλ⎛⎫==+ ⎪⎝⎭,结合第六章讨论在正常/反常色散中相速度和群速度哪个大?8.理解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概念及相互转化的条件,结合第四章波片讨论。
9.讨论光波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如s 分量和p 分量的概念,菲涅尔公式的理解,图1-21的理解与应用,熟悉公式1s s R T +=,1p p R T +=,()12n s p R R R =+,在正入射和掠入射时2121s p n n R R n n ⎛⎫-== ⎪+⎝⎭,布儒斯特角的计算21tan B n n θ=,全反射角21sin C n n θ=,半波损失产生的两种情形:光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时,在正入射和掠入射时反射光相对入射光将产生“半波损失”;图1-29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的四种情形的作图法;偏振度的计算(1.2-39,1.2-42,43),注意p35偏振度计算的例子和p49例题1-5,利用片堆产生线偏振光的原理(反s 不反p ,输出p )和作业1-10,外腔式激光器的布儒斯特窗口的原理(反s 不反p ,输出s ),衰逝波的概念。
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1. 光的基本概念-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光子)。
- 可见光谱是人眼能够感知的光的范围,大约在380纳米至750纳米之间。
2. 光的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速在不同介质中不同,真空中的光速约为299,792,458米/秒。
- 光的传播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
3. 反射定律-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θi = θr。
4. 折射定律(Snell定律)- 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5. 光的干涉- 干涉是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光强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 干涉条件是两束光的频率相同,且相位差恒定。
- 常见的干涉现象有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
6. 光的衍射- 衍射是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弯曲和展开的现象。
- 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和光栅衍射是常见的衍射现象。
7. 光的偏振- 偏振光是电磁波振动方向受到限制的光。
- 线性偏振、圆偏振和椭圆偏振是偏振光的三种类型。
- 偏振片可以用来控制光的偏振状态。
8. 光的散射- 散射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粒子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 散射的强度与粒子大小、光波长和入射光强度有关。
- 常见的散射现象有大气散射,导致天空呈现蓝色。
9. 光的颜色和色散- 颜色是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光的波长有关。
- 色散是光通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因折射率不同而分离的现象。
- 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10. 光的量子性- 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
- 波恩提出的波函数描述了光子的概率分布。
- 量子光学是研究光的量子性质的学科。
11. 光的相干性和光源- 相干光具有固定的相位关系,激光是一种高度相干的光源。
- 光源可以是自然的,如太阳,也可以是人造的,如激光器和灯泡。
12. 光学仪器- 望远镜、显微镜、光纤和光学传感器都是利用光学原理工作的仪器。
(完整)物理光学期末复习总结,推荐文档.doc

物理光学期末复习总结名词解释:1全反射:光从光密射向光疏,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全部返回光密介质中的现象。
2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位于由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
②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与入射角大小无关,仅由两种介质的性质决定。
sin I 'nsin I n'3 瑞利判据:①两个波长的亮纹只有当他们的合强度曲线中央极小值低于两边极大值的81% 时才能分辨。
②把一个点物衍射图样的中央极大与近旁另一点物衍射图样的第一极小重合,作为光学系统的分辨极限,并认为此时系统恰好可以分辨开两物点。
4干涉:在两个(或多个)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点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点的振动始终减弱,形成在该区域内稳定的光强强弱分布的现象。
5衍射:当入射光波波面受到限制之后,将会背离原来的几何传播路径,并呈现光强不均匀分布的现象。
6倏逝波:当发生全发射现象时,在第二介质表面流动的光波。
7光拍现象:一种光强随时间时大时小变化的现象。
8相干光束会聚角:到达干涉场上某点的两条相干光线间的夹角。
9干涉孔径角:到达干涉场某点的两条相干光线从实际光源发出时的夹角。
10 缺级现象:当干涉因子的某级主极大值刚好与衍射因子的某级极小值重合,这些极大值就被调制为零,对应级次的主极大值就消失了,这一现象叫缺级现象。
11 坡印亭矢量(辐射强度矢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内电磁能量的大小。
12 相干长度:对光谱宽度的光源而言,能够发生干涉的最大光程差。
13发光强度(Ⅰ):辐射强度矢量的时间平均值14全偏振现象:当入射光为自然光且入射角满足12,P0 ,即反射光中只有S 波,没有P2波,发生全偏振现象。
15 布儒斯特角:发生全偏振现象时的入射角,记为B, tan B n2 。
n116 马吕斯定律:从起偏器出射的光通过一检偏器,则透过两偏振器后的光强I 随两器件透光轴的夹角而变化,即 I I 0 cos217双折射:一束光射入各项异性介质中分成两束的现象。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物理光学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等多个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三物理光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复习和掌握。
一、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一个常量,被称为光速。
光速的数值约为每秒3×10^8米。
在介质中,光束的传播速度会受到介质的折射率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会减小。
二、光的反射光在遇到平面镜或光滑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定律可以用来解释镜面成像的原理。
三、光的折射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的正弦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解释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和折射现象。
四、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通过介质时发生频率不同的波长的分离现象。
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折射时受到介质折射率的依赖程度不同所致。
色散现象在光谱仪、彩虹等自然现象中都有体现。
五、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由于波的叠加作用产生的明暗条纹的现象。
光的干涉可以分为构成干涉与破坏干涉两种情况。
其中,构成干涉包括两束光波的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而破坏干涉则是两束光波的干涉后消除的现象。
光的干涉可以应用于光栅衍射、薄膜干涉和双缝干涉等实验和技术中,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
六、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沿特定方向传播,并具有同一振动方向的性质。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器来实现。
常见的偏振光有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光的偏振现象在偏光镜、太阳眼镜、3D电影等领域都有应用。
七、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细缝、狭缝或障碍物之后发生偏差和扩散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波动光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解释光的散射、色散和干涉等现象。
光的衍射在显微镜、望远镜、衍射光栅等光学仪器和技术中有广泛应用。
八、镜片成像镜片成像是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使光线经过折射或反射而成像的过程。
根据透镜的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根据反射镜的形状可以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
2024年物理光学总结范本(2篇)

2024年物理光学总结范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2024年的物理光学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成果。
本文将对2024年物理光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涵盖了光的传播、光的相互作用以及光学器件的发展等方面。
一、光的传播与操控2024年,物理光学领域在光的传播和操控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一方面,研究人员在光纤通信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提升了光纤传输的带宽和速度。
通过改进传输介质和优化光纤结构,光信号传输速度达到了每秒几百兆字节,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
另一方面,光束操控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对光束的精确操控和调控。
通过引入光学相位调制器、自适应光学系统等技术手段,成功地实现了光束的聚焦、波前调控和光束传输等功能,为光学成像、激光加工和光波传感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二、光的相互作用与应用在光的相互作用与应用方面,2024年的物理光学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光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2024年,研究人员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纳米光子学等新颖技术手段,实现了超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和光控开关等器件的制备。
这些器件在生物医学检测、环境监测和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此外,通过利用光的非线性效应,如自聚焦、非线性吸收等,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光通信中的多信道传输和光记忆等功能,为光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光学器件的发展2024年,光学器件的发展在物理光学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
一方面,光学存储器件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利用光敏材料和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实现了大容量、高速度的光学存储器设备的制备。
这些设备在大数据存储和云计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在光学显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引入全息投影、透明显示技术等手段,成功地实现了高清晰度、大尺寸的光学显示设备的制备,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024年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____年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一、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它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遵循两个重要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入射平面、反射平面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 光的折射:当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它会发生折射。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反比。
3. 全反射:当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将发生全反射。
全反射只能在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发生。
二、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不同频率的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折射率的不同而发生色散现象。
光的色散使得光线在经过一个棱镜时产生不同的折射角,形成光的光谱。
2. 光的光谱:光谱是由一系列不同频率和波长的光线组成的。
光谱包括可见光谱、红光和紫外线等。
三、光的成像1. 凹透镜:凹透镜是中间凸、两端凹的透镜。
凹透镜能够将光线分散,并使得经过透镜的平行光线会发散。
2. 凸透镜:凸透镜是中间凹、两端凸的透镜。
凸透镜能够将光线聚焦,并使得经过透镜的平行光线会汇聚。
3. 聚焦距离:透镜的聚焦距离是指透过透镜的平行光线所汇聚或发散的距离。
聚焦距离与透镜的曲率和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四、光的干涉与衍射1. 光的干涉:当两束光线相遇并叠加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情况。
2. 光的衍射:当光线通过一个小孔或穿过一个有限尺寸的物体时,会产生衍射现象。
衍射使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产生多个交叠的波纹。
3. 杨氏实验:杨氏实验是一种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
通过在光路中加入两条狭缝,可以观察到干涉现象。
五、光的偏振1.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的电场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上发生的现象。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片实现。
2. 偏振片:偏振片是一种能够选择光振动方向的光学器件。
偏振片可以选择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过。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对我们了解光和应用光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如太阳、水母)和人造光源(如灯泡、火把)。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远远大于声速。
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影的形成: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
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
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
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月偏食。
光的反射现象: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其中一部分光线在原介质中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例如,人照镜子、水中倒影等。
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将发生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
例如,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中的物体、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色散等。
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
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为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研究和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本质和行为规律,探索光与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各种技术领域的应用。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物理光学部分是中学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较难掌握的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光在单一介质中传播呈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折射的定量关系由斯涅耳定律给出,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介质间光速的比值。
这个关系被称为斯涅耳定律。
此外,光的反射现象也是光学中的基本现象,根据角度关系可以得到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光波的叠加现象。
干涉分为两类,即同一光源的两束光相干干涉和来自不同光源的两束光相干干涉。
同一光源的干涉包括等级干涉和条纹干涉。
等级干涉是指来自同一光源的两束光经过不同光程差的叠加现象。
斯托克斯定理给出了等级干涉的描述。
条纹干涉是指光通过光栅等光学器件时,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受干涉效应的影响而形成的干涉现象。
不同光源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光源的光波叠加形成的干涉现象,如牛顿环和薄膜干涉。
3.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障碍物或孔径时,光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衍射是光波的特有现象,与干涉相似,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
根据费涅耳衍射公式和比利-峰曼衍射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光的衍射的定量描述。
著名的单缝衍射实验和双缝衍射实验就是通过研究光的衍射现象来验证光的波动性质。
4.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在传播方向上只有一个振动方向的现象。
光的自然光是无偏振的光,而经过特定介质的光能够被过滤器等装置转化为偏振光。
光的偏振有很重要的应用,例如偏振片、偏光镜和液晶显示器等。
马吕斯定律给出了偏振光通过偏振片的传播规律。
5.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波受到介质折射率的影响而产生的分散现象。
色散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同时也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
物理光学知识点复习

物理光学知识点复习一、光的传播与折射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空间中自由传播的现象。
根据光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直线传播和波动传播。
1. 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发生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介质的折射率不随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 波动传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波动传播,发生波动传播的条件是介质的折射率随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光的折射是指光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的比值。
即,n1*sinθ1=n2*sinθ2。
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二、光的衍射与干涉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孔径或绕过障碍物后发生偏离直线传播方向的现象。
衍射的特点:1. 衍射现象只在光波通过的孔径大小接近或小于光波的波长时才明显。
2. 衍射现象在建筑学的窄缝、宽缝、圆孔、边缘等地方都可能出现。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时发生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干涉的类型:1. 同源干涉:两束或多束来自同一光源的光相互干涉。
2. 反射干涉:两束光波先后地从同一个界面上反射出来,再在空间中相互干涉。
3. 折射干涉:一束光波在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折射后再相互干涉。
三、光的色散与棱镜光的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介质时,由于折射率与波长有关而分离的现象。
常见的颜色与波长对应关系:1. 红色:波长较长,属于长波光。
2. 橙色、黄色:波长较短,属于中波光。
3. 绿色、蓝色、紫色:波长最短,属于短波光。
棱镜是一种能够使光产生色散现象的光学元件。
当入射光斜射入棱镜时,光在棱镜内发生折射并发生色散,不同波长的光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
四、光的偏振与介质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的电矢量只在某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的现象。
光的偏振方式:1. 自然光:光波中的电矢量在所有方向上均匀分布,无特定偏振方向。
2. 偏振光:光波中的电矢量只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
2023人教版物理光学部分知识总结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1、天然光源(如:太阳、闪电、萤火虫、水母、斧头鱼、灯笼鱼等)2、人造光源(篝火、火把、和蜡烛、发光的电灯、电视、电脑等)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用来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3、小孔成像(1)原理:光的直线传播(2)特点:成倒立、实像(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像是缩小的;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像是放大的;当物距等于像距时,像是等大的)(3)像的形状: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三、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中的光速是最快的.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s38⨯=10c/m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等于在真空中的速度3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42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3知识点二: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象.二、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一点、二角、三线”(如图所示)即(1)入射点O(2)入射光线AO(3)反射光线OB(4)法线ON(5)入射角i(6)反射角r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1)平而光滑的物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2)特点:平行光被反射后,反射光线仍然平行射出(如上图所示)2、漫反射(1)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2)特点:平行光被反射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射出(如上图所示)3、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光路可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三:平面镜成像一、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实验现象(如下中图所示)(1)在玻璃板另一侧成蜡烛的像(2)蜡烛所成的像都能与另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重合(3)蜡烛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像的位置与物的位置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5)像的位置到玻璃板的距离与物的位置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2、实验结论:蜡烛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蜡烛的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与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蜡烛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实验中注意的问题(1)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用较薄的玻璃板是为了避免出现重像(3)玻璃板竖直放置是为了使所成的像与物在同一水平面上(4)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5)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次进行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如下左图所示):光的反射规律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三、实像和虚像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显示在光屏上.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显示在光屏上(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四、平面镜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上右图所示)2、利用平面镜成像3、利用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知识点四:凹面镜和凸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特征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对光线的作用焦点平行光被反射后会聚于一点,该点为凹面镜实焦点.平行光被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该点为凸面镜的虚焦点.应用太阳灶等观后镜等知识点五:光的折射一、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二、光折射的两种情况1、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2、同种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如光在不均匀同种介质中的传播)三、基本概念(如图所示)1、界面:MN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2、入射光线:AO是入射光线3、入射点:入射光线AO与界面MN的交点O叫做入射点4、法线:过入射点所作的垂直于界面的直线PQ叫做法线5、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6、折射角:折射光线OB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折射角四、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5、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零度.五、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六: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二、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并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知识点六:看不见的光一、光谱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二、红外线光谱的红光外侧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的应用:如红外线照相、红外线夜视仪等)三、紫外线光谱的紫光外侧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如人体合成维生素D、紫外线灯来灭菌、验钞机等)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一:透镜一、透镜的定义及分类1、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成;它的两个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或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一个面是平面的一部分.2、透镜的分类:⎩⎨⎧⇒..厚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透镜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两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点,通过这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3、焦点(1)实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会聚点;用F 表示.(2)虚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F 表示.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 表示.5、平行光:方向相同,互相平行的光(如太阳光)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四、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透光性质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知识点二: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镜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胶片:相当于光屏3、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光线的多少4、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即像距)5、快门:控制曝光时间6、照相机成像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二、投影仪1、镜头: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胶片:透明胶片相当于物体3、银幕:银幕相当于光屏4、平面镜的作用:把像反射到屏幕上5、投影仪成像原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三、放大镜1、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2、放大镜成像原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四、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知识点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火柴3、实验要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4、实验现象(1)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2)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倍焦距.(3)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4)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不成像.(5)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光屏上承接不到像;在物体的同侧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物距.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1、焦点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在焦点以内成虚像;即: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承接在光屏上物和像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承接在光屏上物和像位于凸透镜同侧)物距(u 像的特点)像距(ν应用像与物的位置倒正大小虚实fu 2>异侧倒立缩小实像ff 2<<ν照相机fu 2=异侧倒立等大实像f 2=ν测量焦距fu f 2<<异侧倒立放大实像f2>ν投影仪fu =不成像平行光源探照灯fu <同侧正立放大虚像u >ν放大镜一倍焦距分虚实)2、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不包含一倍焦距.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像;即二倍焦距分大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即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沿同方向移动)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从二倍焦距外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这时物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知识点四:眼睛和眼镜一、眼睛1、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通过角膜和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的视觉神经把感知到的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看见物体了)2、眼睛和实际照相机调节原理不同(实际照相机是通过调节像距和物距来成像的;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即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成像的)3、眼睛看物体的调节过程(如下左图所示):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焦距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见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看见近处的物体.二、近视眼(如上中图)1、近视眼的特征: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3、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重新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可以矫正近视眼.三、远视眼(如上右图)1、远视眼的特征: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2、远视眼形成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个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3、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重新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四、远点、近点、明视距离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近点在大约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叫明视距离.。
物理光学期末复习重点

不服从叠加原理和独立传播原理的媒质称为‘非线性媒质’。
4.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单色光波产生叠加后形成驻波。
5.调制波光强为确定数值的点的传播速度就是调制波的“位相速度”-群速度。群速度是指某个光强值在空间的传播速度,因此它表示拍频波能量的传播速度。
(1)干涉现象是有限个相干光波的叠加;
(2)衍射现象则是无限多个相干光波的叠加结果。
2.衍射问题的三个基本要素:1.光源发出的光波。2.衍射物。3.衍射图形。
3.在基尔霍夫标量衍射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两种最基本的衍射现象和应用:菲涅耳衍射(近场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远场衍射)
4.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9.干涉条纹的表征:
干涉级m
条纹间距e: ;由条纹间距e与两孔间距d的反比关系可知,要使干涉条纹易于观察,两孔间距应尽可能小。
会聚角 ;条纹间距与光束的会聚角成反比。因此,会聚角应尽可能小。
10.杨氏双缝干涉属于非定域干涉。
11.干涉条纹的清晰程度用条纹的对比度表示。定义是
条纹的对比度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26.波片是对特定的波长而言;
自然光入射波片时,出射光仍然是自然光
为改变偏振光的偏振态,入射光与波片快轴或慢轴成一定的夹角
7.光波分离基本方法: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
分波阵面法:把光波的波面(波前)分为两部分。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分振幅法:利用反射和折射把原光波振幅分为两部分。如薄膜干涉、等厚干涉
无论是分波前法还是分振幅法,只有光程差小于光波的波列长度,才能满足位相差恒定的条件。
杨氏干涉实验
8.光强分布
===
高中物理光学考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光学考点总结归纳光学是物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涉及到许多基础的光学知识和实验技巧。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光学的考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1. 光的传播规律1.1 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2 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满足正弦关系。
1.3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的传播方向与平面镜法线平行。
2. 物体成像2.1 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有放大和缩小的成像特点。
对于物体在无穷远处,凸透镜成像在焦点处或凸透镜后。
对于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有放大、缩小和倒立的特点。
2.2 凹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总是产生倒立、缩小的虚像。
3. 光的干涉和衍射3.1 干涉:当两个光波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干涉实验中常用的装置包括双缝干涉、单缝衍射和牛顿环。
3.2 衍射:光通过孔径或物体的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常见的衍射实验有单缝衍射和双缝衍射。
4. 光的偏振4.1 偏振现象:光波中的振动方向不一致时,称为偏振现象。
4.2 偏振镜:通过透明介质的光线,经过偏振镜后,只有振动方向与偏振镜振动方向一致的成分透过。
5. 光的色散5.1 不同介质中光的折射率不同,光的波长也被分离成不同的颜色,称为色散现象。
5.2 折射光的色散:白光经过折射后,不同波长的光线具有不同的折射角。
5.3 衍射光的色散:当白光通过纹孔或衍射光栅时,发生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分得更开。
6. 光的介质中传播速度和光程差6.1 介质中的光速: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光在光疏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大。
6.2 光程差:光线由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两个光线经过的路径长度之差称为光程差。
7. 光的波粒二象性7.1 光的波动性:光在干涉、衍射等实验中表现出波动性。
7.2 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实验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2024年物理光学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物理光学总结范本____年物理光学总结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传输、变化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需求,物理光学作为光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____年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对____年物理光学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其对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影响。
一、超材料光学超材料光学是物理光学中一个研究热点,也是实用化应用上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____年,超材料光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其中之一是在超材料的设计和合成上的突破,研究人员成功地开发出了新型的超材料结构,实现了对光的高度控制。
这些新型超材料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和更低的损耗,能够实现更精确的光学控制,为光电子器件的研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此外,在超材料的光学特性调控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研究人员通过控制超材料的组分和结构,成功实现了对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的精确调控。
这种精确调控的能力为光电子器件和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升提供了可能。
二、光学成像和传感光学成像和传感是物理光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在____年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其中之一是在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方面的突破。
研究人员通过结合光学成像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成功实现了对生物和材料样品的超高分辨显微成像。
这种超分辨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快的成像速度,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和材料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光学传感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型的光学传感器,并成功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标记和化学分析等领域。
这些光学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为实时监测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光子学器件和集成光子学器件和集成是物理光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____年,光子学器件和集成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其中之一是在光子晶体器件的设计和制备方面的突破。
研究人员通过控制光子晶体的结构和光特性,成功实现了对光的传播和调控。
这种光子晶体器件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对于光通信和光学传输具有重要意义。
光学复习要点梳理与总结

光学复习要点梳理与总结光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和规律。
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涉及到光学仪器、光学信号传输、光纤通信、光学成像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复习光学知识,以下是一些光学复习的要点梳理与总结。
一、光的传播与光的本质1.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2. 光的本质:光既有波动性,也有微粒性。
二、几何光学1. 光线与光线的相交规律: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和光线相交于同一平面。
2.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由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决定。
4. 光的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
5. 光的干涉:两道相干光发生干涉时,会形成明暗条纹,干涉可以分为构造干涉和反射干涉。
6. 光的衍射:光通过物体边缘或孔隙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衍射的程度取决于波长和物体尺寸之比。
三、光学仪器1. 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的成像规律(薄透镜公式)。
2. 显微镜:组成结构、主要功能和成像原理。
3. 望远镜:组成结构、主要功能和成像原理。
4. 光栅:由许多平行狭缝构成,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进行光谱分析。
四、光与波动光学1. 光的叠加原理:光的干涉现象可以用叠加原理解释。
2. 双缝干涉:当光通过双缝时,会出现干涉条纹,干涉条纹与缝宽、波长和距离的关系。
3. 单缝衍射:当光通过单缝时,会出现衍射现象,衍射的规律与缝宽、波长和距离的关系。
4. 光的偏振:光可以是自然光(非偏振光)和偏振光,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光束的传播方向垂直。
5. 波长与频率:光波的波长和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
通过对光学的复习要点梳理与总结,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光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应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光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光学原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希望以上的复习要点能对你在光学方面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光学期末复习总结名词解释:1全反射:光从光密射向光疏,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全部返回光密介质中的现象。
2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位于由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
②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之比与入射角大小无关,仅由两种介质的性质决定。
sin I _ nsin I n3瑞利判据:①两个波长的亮纹只有当他们的合强度曲线中央极小值低于两边极大值的81%时才能分辨。
②把一个点物衍射图样的中央极大与近旁另一点物衍射图样的第一极小重合,作为光学系统的分辨极限,并认为此时系统恰好可以分辨开两物点。
4干涉:在两个(或多个)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点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点的振动始终减弱,形成在该区域内稳定的光强强弱分布的现象。
5衍射:当入射光波波面受到限制之后,将会背离原来的几何传播路径,并呈现光强不均匀分布的现象。
6倏逝波:当发生全发射现象时,在第二介质表面流动的光波。
7光拍现象:一种光强随时间时大时小变化的现象。
8相干光束会聚角:到达干涉场上某点的两条相干光线间的夹角。
9干涉孔径角:到达干涉场某点的两条相干光线从实际光源发出时的夹角。
10缺级现象:当干涉因子的某级主极大值刚好与衍射因子的某级极小值重合,这些极大值就被调制为零, 对应级次的主极大值就消失了,这一现象叫缺级现象。
11坡印亭矢量(辐射强度矢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内电磁能量的大小。
12相干长度:对光谱宽度42的光源而言,能够发生干涉的最大光程差。
13发光强度(I ):辐射强度矢量的时间平均值7T14全偏振现象:当入射光为自然光且入射角满足Pp=0,即反射光中只有s波,没有P波,发生全偏振现象。
15布儒斯特角:发生全偏振现象时的入射角,记为色,tan^=—oq16马吕斯定律:从起偏器出射的光通过一检偏器,则透过两偏振器后的光强I随两器件透光轴的夹角〃而变化,即Z = Z0cos2^17双折射:一束光射入各项异性介质中分成两束的现象。
18光栅的色分辨本领:指可分辨两个波长差很小的谱线的能力。
自由光谱范围:光栅能够分辨的最大波长差(A2)5-r衍射光栅:能对入射光波的振幅或相位进行空间周期性调制,或对振幅和相位同时进行空间周期性调制的光学原件。
光源的临界角:当条纹对比度刚好下降为0时的光源宽度bc = -光源的许可宽度:一般认为,当光源宽度不超过临界宽度的丄时,对比度k仍是很好的(PA0.9),4此时的光源宽度就叫光源的许可宽度。
晶面的主平面:把光线在晶体中的传播方向与光轴组成的平面。
0主平面:0光与晶体光轴组成的平面e主平面:e光与晶体光轴组成的平面晶体的主截面:光轴和晶面法线组成的面。
线色散:聚焦物镜焦面上相差单位波长的两条谱线分开的距离。
角色散:相差单位波长的两条谱线通过光栅分开的角度。
光学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刚刚能分辨开两个靠近的点物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晶体的光轴:当光在晶体中沿光轴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现象,与此方向平行的任何直线。
标准具的自由光谱范围:标准具能测量的最大波长差△ 4$』)=为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位于由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且反射角与入射角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即I = -I相速度:等相面的传播速度群速度:合成波振幅恒定点的移动速度。
横向相干宽度:当光源宽度等于临界宽度时,通过s?两点的光不能发生干涉,则称此时s?间的距离为横向相干宽度。
空间相干性:若通过光波场横向方向上两点的光在空间相遇时能发生干涉,则称通过空间这两点的光具有空间相干性。
时间相干性:若同一光源在相干时间△/内不同时刻发出的光,经过不同的路径相遇时能够产生干涉的性质。
相干时间:光通过相干长度所需的时间。
37条纹相位差半宽度:条纹中强度等于峰值强度一半的两点间的相位差,A5=2(l 了)38条纹精细度:相邻条纹相位差与条纹相位差锐度的比值,S=^-\-R39二向色性:某些各向异性的晶体对不同振动方向的偏振光有不同的吸引系数的特性。
二向色性还与波 长有关,波长不同其吸收也不同。
此外,一些各向同性介质在受到外界作用时也会产生各 向异性的特征。
40.条纹对比度/可见度:k =人那一人向(0<^<1)'max + 'min简答:1用电磁理论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金属为什么都是不透明的?答:光在金属中的透射深度非常小,只有几个纳米,也就是光只能穿透几个纳米的金属薄层,而日常生活 中的金属即使是金属薄片也有零点几个纳米,比其透射深度大很多,所以光不能从日常生活中的金属 透过,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金属都是不透明的。
2电磁场波动方程的数学表达式?3平面波、球面波、柱面波的一般式?余弦形式 E = Acos(k-r± w/)复振幅形式E = A-e ikrA .2复振幅形式E = -e ,krA / 余弦形式 E = -j=cos^k-r±wt答:平面波: 复数形式E = Ae i ^r±wr}球面波: 复数形式E = yei(k r±wl) A余弦形式E=- r cos >r±wt柱面波:复数形式 E = -^e i(br±w,)4电磁波長如何相互激发产生的?答:变化的电场产生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从而电场、磁场相互激发,以一定的速度 由近及远传播开来,形成电磁波。
5原子发光特点?答:①实际原子发光是有限大小的波列② 振幅在持续时间内保持不变或变化缓慢③ 前后波列之间没有固定的相位关系④ 各个波列振动方形并不相同6金属中光波与筱逝波的异同点?答:相同点-一金属中光波与筱逝波在传递过程中其振幅是逐渐衰减的不同点一-金属中光波衰减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从而导致进入金属中的光能被吸收损掉了;筱逝波的衰减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不损耗能量,因此全反射现象发生时,光能全部返回 到第一介质中。
7驻波是如何形成的?驻波的波节和波腹的位置是否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答:驻波由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单色光波叠加而成。
驻波的波腹.波节的位置不随时间而变(波腹为振幅极大值A =kz±- = mn ,波节为振幅最 28平面电磁波性质?答:①平面电磁波是横波(K 光矢量传播方向)② E 丄B 丄K,并遵守右手螺旋定则③ 同相位变化9各向同性均匀介质的物质方程表达式及各个物理量的意义? 答: D = sE D :电感强度E :电场强度e :介电常数B = pHB :磁感强度H :磁场强度卩:磁导率 j = bE j :表示积分闭合回路上的传导电流密度CT :电导率10微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各物理量的意义?复振幅形式E小值A = 0,川一丄]龙,故都不随时间变化)2丿VB = O B:磁感强度VxW = j+8Ddt II:磁场强度j:传导电流密度丫:位移电流密度VxE= SBdtE:电场强度11分波前法和分振幅法的区别及典型代表?答:分波前法:指对波动场取同一波面不同部分再次汇合发生干涉代表:杨氏干涉分振幅发:指对于波动场取同一波面相同部分一分为二,再次汇合发生干涉代表:0二0的平行平板双光束干涉12常见的获取相干光波的方法?答:分波前法和分振幅法13发生干涉的条件?答:光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位差恒定,光程差小于波列长度14影响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因素?答:①振幅比②光源大小③光源非单色性15定域条纹和非定域条纹的区别?答:定域条纹:在定域面上能够观察到的条纹,能量大,难于找到非定域条纹:由单色点光源照明所产生的光波叠加区域中,任何一个平面上都能产生干涉条纹,能量少,易于找到。
16用眼比用仪器更易找到条纹的原因?答:①因为人眼有自动调焦功能,从而能把最清晰的条纹成像于视网膜上。
②因为人眼瞳孔有一定大小(2-8mm),对进入人眼的光起到限制作用,相当于变向减小了光源的大小, 使干涉定域增大,进而便于找到干涉条纹。
17肥皂泡为什么是彩色的、明暗相间的?答:日光中含有不同波长的光,简单的说,单色光在射向一个薄膜时,会从薄膜的两个表面发射回来,当薄膜厚度与波长形成一定关系时,就会发生干涉,使光加强或减弱,而肥皂泡就相当与薄膜,肥皂泡厚度不均匀,所以不同波长的光在不同的地方发生干涉就能看到彩色的光。
18彩色肥皂泡在快要破裂时会变暗的原因?答:7D = p V:哈密顿算符D:电感强度P :电荷体密度答:由公式可知,A = 2nhcos ^ + — = mA ,在破裂时,h 为0,则厶=△,因此变暗。
~ 2 219双光束干涉与多光束干涉在条纹上的差异,哪一种个更好?答:双光束干涉条纹的亮条纹、暗条纹的宽度近似相等,亮暗纹过度非常平缓,不够鲜明,且对比度较差。
多光束条纹非常细,条纹明暗分辨非常清晰,且对比度非常好。
多光束干涉更好20泰曼-格林干涉仪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区别?答:①泰曼-格林干涉仪:要求单色点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用扩展光源,复色光也可以②泰曼-格林干涉仪:不用补偿板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用复色光时,补偿板必不可少21圆孔,圆屏菲捏尔衍射现象及圆孔的夫朗禾费衍射现象三者区别?答:圆孔菲捏尔衍射图样是一组亮暗交替的同心圆环条纹,其中心点可亮可暗,奇数个波带是亮点,偶数 个波带是暗点。
圆屏菲捏尔衍射图样是一组亮暗交替的同心圆环条纹,其中心点永远是亮点。
圆孔夫朗禾费衍射图样是同心的明暗相同非等间距圆环条纹,宇心亮斑集中了绝大部分能量,中心亮 斑又被称为埃里斑。
22望远镜、照相物镜、显微镜的分辨率定义及相应公式?答:望远镜的分辨率:用物方最小分辨角表示照相物镜的分辨率:用像面上每毫米能分辨的直线数N 来表示N = 1490・=显微镜的分辨率:用能分辨物方的最小线度表示 n道威判断:N A = n • sin U瑞利判断: 1.222 D 140 ~~D道威判断:1.22/1 D _ 120 ~~D瑞利判断:8 =0.61223惠更斯一-菲捏尔原理?答:波前上任何一个未受阻点可看作是一个频率与入射波相同的紫波源并发射紫波,在其后任意点的光振动所有紫波叠加的结果。
24垂直入射及任意角度入射时光栅方程?答:d(sinz±sin^) = m/l (m=0, ± 1, ±2…)25闪耀光栅的光栅方程?答:垂直于单个槽面2d sin r = mA,垂直于光栅面d sin 2r = mA,26产生偏振光的方法?答:①利用折/反射②利用二向色性③利用光的散射④利用双折射27波片的分类方法、作用、材料?答:全波片:产生2兀整数倍的相位延迟,不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态。
增大应力引起的光程差值,使干涉色随内应力变化变得灵敏④波片:产生兀奇数倍的相位延迟,使入射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发生改变,可令圆偏振光改变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