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一章(1)
化工原理-1章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1章流体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64a56bf5fab069dc502201df.png)
yi为各物质的摩尔分数,对于理想气体,体积分数与摩尔分数相等。
②混合液体密度计算
假设液体混合物由n种物质组成,混合前后体积
不变,各物质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ωi,密度分 别为ρi
n 1 2 混 1 2 n
1
例题1-1 求甲烷在320 K和500 kPa时的密度。
第一节 概述
流体: 指具有流动性的物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液体:易流动、不可压缩。 气体:易流动、可压缩。 不可压缩流体:流体的体积不随压力及温度变化。
特点:(a) 具有流动性 (b) 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
流动现象:
① 日常生活中
② 工业生产过程中
煤气
填料塔 孔板流量计
煤气
水封
泵 水池
水
煤 气 洗 涤 塔
组分黏度见---附录9、附录10
1.2.1 流体的压力(Pressure) 一.定义
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 的压强,工程上一般称压力。
F [N/m2] 或[Pa] P A
式中 P──压力,N/m2即Pa(帕斯卡);
F──垂直作用在面积A上的力,N;
A──作用面积,m2。
工程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at(工程大气压)或kgf/cm2。 其它常用的压力表示方法还有如下几种: 标准大气压(物理大气压)atm;米水柱 mH2O; 毫米汞柱mmHg; 流体压力特性: (1)流体压力处处与它的作用面垂直,并总是指向流体 的作用面。
液体:T↑,μ↓(T↑,分子间距↑,范德华力↓,内摩擦力↓) 气体:T↑,μ↑(T↑,分子间距有所增大,但对μ影响不大, 但T↑,分子运动速度↑,内摩擦力↑)
压力P 对气体粘度的影响一般不予考虑,只有在极高或极 低的压力下才考虑压力对气体粘度的影响。
化工原理第一章(流体的流动现象)
![化工原理第一章(流体的流动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0ba451e10a6f524ccbf8553.png)
ρ(
∂v ∂v ∂v ∂v ∂p ∂ ∂v 2 r ∂ ∂v ∂w ∂ ∂u ∂v + u + v + w ) = k y − + µ(2 − ∇v) + µ( + ) + µ( + ) ∂t ∂x ∂y ∂z ∂y ∂y ∂y 3 ∂z ∂z ∂y ∂x ∂y ∂x
2012-4-18
湍 流 的 实 验 现 象
2012-4-18
(3)流体内部质点的运动方式(层流与湍流的区别) )流体内部质点的运动方式(层流与湍流的区别) ①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 层流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 有规 层流流动 互不碰撞,互不混合 则的平行运动,各质点互不碰撞 互不混合 的平行运动 互不碰撞 互不混合。 ②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湍流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杂 湍流流动 不规则的杂 乱运动,并互相碰撞混合 互相碰撞混合,产生大大小小的旋涡 旋涡。 乱运动 互相碰撞混合 旋涡 管道截面上某被考察的质点在沿管轴向 轴向运动的同时 轴向 ,还有径向 径向运动(附加的脉动 脉动)。 径向 脉动
du F = µA dy
式中:F——内摩擦力,N; du/dy——法向速度梯度 法向速度梯度,即在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垂直的 法向速度梯度 y方向流体速度的变化率,1/s; µ——比例系数,称为流体的粘度或动力粘度 粘度或动力粘度,Pa·s。 粘度或动力粘度
2012-4-18
【剪应力 剪应力】 剪应力 【定义 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称为剪应力 剪应力,以τ表 定义 剪应力 示,单位为Pa。
ρ(
2012-4-18
著名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把流体的速度、压力、密 度和粘滞性全部联系起来,概括了流体运动的全部规律;只 是由于它比欧拉方程多了一个二阶导数项,因而是非线性的 ,除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情况外,很难求出方程的精确解 。分析这个方程的性态,“仿佛是在迷宫里行走,而迷宫墙 的隔板随你每走一步而更换位置”。计算机之父冯·诺意曼( Neumann,Joha von 1903~1957)说:“这些方程的特性…… 在所有有关的方面同时变化,既改变它的次,又改变它的阶 。因此数学上的艰辛可想而知了。 有一个传说,量子力学家海森伯在临终前的病榻上向上帝提 有一个传说 了两个问题:上帝啊!你为何赐予我们相对论 相对论?为何赐予我 相对论 们湍流 湍流?海森伯说:“我相信上帝也只能回答第一个问题” 湍流 。
化工原理(郝晓刚、樊彩梅)第一章答案全
![化工原理(郝晓刚、樊彩梅)第一章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32abfeda195f312b3169a5c6.png)
第一章 流体流动1-1在大气压强为98.7×103 Pa 的地区,某真空精馏塔塔顶真空表的读数为13.3×103 Pa ,试计算精馏塔塔顶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绝对压强:8.54×103Pa ;表压强:-13.3×103Pa] 【解】由 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真空度 得到:精馏塔塔顶的绝对压强P 绝= 98.7×103Pa - 13.3×103Pa= 8.54×103Pa 精馏塔塔顶的表压强 P 表= -真空度= - 13.3×103Pa1-2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型管压差计,指示液为水银,为防止水银蒸汽向空气中扩散,于右侧的U 型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如本题附图所示。
测得R 1=400 mm, R 2=50 mm ,R 3=50 mm 。
试求A 、B 两处的表压强。
[A :7.16×103Pa ;B :6.05×103Pa]【解】设空气的密度为ρg ,其他数据如图所示a –a′处:P A + ρg gh 1= ρ水gR 3+ ρ水银gR 2由于空气的密度相对于水和水银来说很小可以忽略不记 即:P A =1.0 ×103×9.81×0.05 + 13.6×103×9.81×0.05 =7.16×103Pab-b ′处:P B + ρg gh 3= P A + ρg gh 2 + ρ水银gR 1即:P B =13.6×103×9.81×0.4 + 7.16×103=6.05×103Pa1-3用一复式U形管压差计测定水流过管道上A 、B 两点的压差,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两段水银之间是水,今若测得h 1=1.2 m ,h 2=1.3 m , R 1=0.9 m ,R 2=0.95 m ,试求管道中A 、B 两点间的压差ΔP AB 为多少mmHg ?(先推导关系式,再进行数字运算)[1716 mmHg]【解】 如附图所示,取水平面1-1'、2-2'和3-3',则其均为等压面,即'11p p =,'22p p =,'33p p =根据静力学方程,有112p gh p O H A =+ρ '112p gR p Hg =+ρ因为'11p p =,故由上两式可得1212gR p gh p Hg O H A ρρ+=+即 1122gR gh p p Hg O H A ρρ-+= (a) 设2'与3之间的高度差为h ,再根据静力学方程,有322'p gh p O H =+ρ')(32222p gR R h g p Hg O H B =+-+ρρR 3R 2R 1ABh 5h 4h 3h 2h 1P 0因为'33p p =,故由上两式可得2222)('22gR R h g p gh p Hg O H B O H ρρρ+-+=+ (b)其中 112R h h h +-= (c) 将式(c)代入式(b)整理得2112)()('22gR R h g p p O H Hg O H B ρρρ-+-+= (d)因为'22p p =,故由式(a)和式(d)得21111)()(222gR R h g p gR gh p O H Hg O H B Hg O H A ρρρρρ-+-+=-+即)()(212R R g p p p O H Hg B A AB +-=-=∆ρρ=(13600-1000)×9.81×(0.9+0.95)=228.7kPa 或1716mmHg1-4 测量气罐中的压强可用附图所示的微差压差计。
化工原理第一章主要内容
![化工原理第一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2808242581b6bd97f19eab3.png)
湍流:无严格的层的概念,各质点相互碰撞混合
(二)雷诺数 Re 没有因次的特征数 雷诺数用于判断流动型态
Re
=
duρ μ
层流:Re<2000;过渡流:2000<Re<4000;湍流:Re>4000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二、湍流的基本概念
(一)湍流的发生与发展 (二)湍流的脉动现象和时均化 脉动现象:湍流流体中各物理量围绕某一平均值上下波动的现象。 瞬时量 = 时均量 + 脉动量
ρm = ρ1ϕ1 + ρ2ϕ2 + ...... + ρnϕn
比容υ ν = 1/ ρ
比重(相对密度) d
d = 1 / ρ , 4° C水
二、压力 p 的表示方法
ρm
=
PM m RT
定义:垂直作用于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力 1atm=760mmHg=1.013×105Pa=1.033kgf/cm2 =10.33mH2O 1at=735.6mmHg =9.807×105Pa =1kgf/cm2 =10mH20 表压 = 绝对压力 - 大气压力 真空度 = 大气压力 - 绝对压力
三、机械能衡算方程
依附于流体的能量:内能、动能、位能、压力能;
不依附于流体的能量:热、功 机械能:包括位能、动能、压力能和功,对流体流动有贡献。 非机械能:包括内能和热,对流体流动无贡献 (一)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gZ1
+
u12 2
+
p1 ρ
=
gZ2
+
u22 2
+
p2 ρ
理想流体的机械能守恒
(二)实际流体的机械能衡算
τ = (μ + ε ) du dy
化工原理(1)
![化工原理(1)](https://img.taocdn.com/s3/m/65377bb27fd5360cbb1adb5f.png)
一、名词解释绪论1.单元操作:使物质发生组成、状态、能量等变化的物理过程2.动量传递:在流体质点随机运动和碰撞过程中,动量从速度大处向速度小处传递的过程。
3.热量传递:流体内部因温度不同,热量从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传递的过程。
4.质量传递:因物质在流体内存在浓度差,物质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传递的过程。
第一章5.流体质点:指包含足够多的分子,它比分子的自由程长度大很多,但它的形状与容器或管道相比又微不足道的小块流体。
6.表压强: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时,可用压强表来测量流体的压强。
此时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强。
7.真空度: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可用真空表来测量流体的压强,此时真空表上的读数表示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低的数值8.比容:单位质量流体的体积9.体积流量: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管道任一截面的体积10.质量流量: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任一管道截面的质量11.层流:当流体在管中流动时,若其质点始终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充满整个管中的流体就如一层一层的同心圆筒在平行的流动,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12.湍流:当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流体质点除了沿管轴向前运动外,各质点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时刻发生改变,质点间相互碰撞,相互混合,这种流动状态称为湍流第二章13.有效功率:单位时间内液体从泵叶轮处获得的有效能量14.扬程:泵对单位重量液体提供的有效能量15.有效气蚀余量:液体经泵吸入管到达泵入口处,入口处所具有的压头P1/ρg+U12/2g与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头P v/ρg的差值为有效气蚀余量,以△H a表示16.必须气蚀余量:表示液体从泵入口流到叶轮内最低压力点处的全部压头损失第三章17.重力沉降:由地球引力作用而引发的颗粒沉降过程18.离心沉降:依靠离心力的作用,使流体中的颗粒产生的沉降运动19.临界粒径:含尘气体中,设有一种粒径能满足u tc=qV s/WL的条件,此粒径称为能100%除去的最小粒径,也称临界粒径20.过滤:是使含固体颗粒的非均相物系通过布、网等多孔性材料,分离出固体颗粒的操作第四章21.热传导:物体内部或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热量会自动地从高温部分流向低温部分的过程22.传热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传递的热量23.热通量:单位面积的传热速率,也称热流密度,单位为W/m224.稳定传热过程:传热物体中各点温度仅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热量传递过程25.温度场:物体或系统内某一瞬间所有各点的温度分布总和26.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时刻下所有相同温度的点想连接而构成的面27.温度梯度:两相邻等温面的温度差△t与两等温面之间的垂直距离△n的比值的极限第五章28.吸收: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不同来分离气体混和物的操作29.气体溶解度: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液相长期接触后,液相中溶质浓度不再增加,而达到饱和30.分子扩散:当静止流体内部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时,因微观分子热运动使组分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扩散的现象31.湍流扩散:当流体流动或搅动时,由于流体质点的宏观随机运动,使组分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传递的现象32.扩散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扩散的物质量,以J表示,单位kmol/m2·s二、问答题绪论1、动量传递理论由什么定律描述?简述定律的内容。
化工原理第一章 流体流动1
![化工原理第一章 流体流动1](https://img.taocdn.com/s3/m/5b88ee482b160b4e767fcfd8.png)
A
B
所以
下午6时51分
0 h R
8喻国华
3. 液封高度的计算
液封作用: 确保设备安全:当设备 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气 体从液封管排出; 防止气柜内气体泄漏。 液封高度:
p(表) h g
9喻国华
下午6时51分
管内流体流动基本方程式
流量与流速
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 稳定流动系统的质量守恒 ——连续性方程 稳定流动流动系统的能量守恒 ——柏努利方程
p1 p2 pa Hg g ( z0 z2 ) p4 p3 p1 H2O g ( z4 z2 ) p6 p5 p4 Hg g ( z4 z6 ) p p6 H2O g ( z7 z6 )
p pa H 2O g z6 z2 z7 z4 H g g ( z0 z 4 z 2 z 6 ) 1000 9.81 (0.7 0.9 2.5 2.0) 13600 9.81 (2.0 2.1 0.9 0.7) 下午6时51分 305.91kPa
p ——静压头 g
He——外加压头或有效压头。
Σhf——压头损失
下午6时51分
26喻国华
(3)以单位体积流体为基准 将(1)式各项同乘以 :
z1g z1g 1 1 u12 p1 We z2 g u2 2 p2 W f 2 2 1 1 u12 p1 We z2 g u2 2 p2 p f 2 2
6喻国华
2. 液位测量
(1)近距离液位测量装置
压差计读数R反映出容器
内的液面高度。
0 h R
液面越高,h越小,压差计读数R越小;当液 面达到最高时,h为零,R亦为零。
化工原理第一章
![化工原理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6819595777232f60ddcca172.png)
PV P V 0 T T
0
0
0
P
m
P
0
m
0
T0
T
0
T p 0 T p
10
化工生产中常遇到各种气体或液体混合物,在无实测 数据时,可用些近似公式进行估算 7. 液体混合物的密度 m : 假设混合液体为理想溶液, 以1kg混合物为基准,则1kg混合物的体积等于各组分 单独存在时体积之和,
28
(3)若液面上方所受压强p0 变化时,p将随之同步 增减,即液面上方所受压强能以同样大小传递到液 体内部的任一点上(巴斯噶原理)。 (4)若各项除以g,则方程变为
p p0 z1 z2 h g
此式说明,压强差(或压强)的大小可以用一定 高度h的流体柱来表示。
29
(5) 在工程上,也常以下列形式出现:
6
1–1–1 质量力与密度
1. 流体的密度 :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 流体的密度,其表示式为 m V 式中 m----- 流体的质量 ,kg; V---- 流体的体积, m3; ----流体的密度, kg /m3 2、流体的比容: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体积 。 单位 m3/kg,在数值上等于密度的倒数
1
第一章 流体流动
2
3
一、流体: 气体和液体具有流动性,且可以几乎毫无 阻力的分割,故统称为流体。
二、流体质点(微团): 由大量分子构成的流体集团(或称流体微 团),其大小与容器或管道的尺寸相比是微不 足道的,但比起分子平均自由程则要大得多。
4
三、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流体是由许多离散的即彼此间有一定间隙的、 作随机热运动的单个分子构成的。但从工程实际 出发讨论流体流动问题时,常把流体当作无数流 体质点组成的、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流体质点之间不存在间隙,因而质点的性质是连 续变化的。
化工原理 第一章 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 第一章 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9301e7c5da50e2534d7fbb.png)
第一章流体流动问题1. 什么是连续性假定? 质点的含义是什么? 有什么条件?答1.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质点是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
问题2. 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点?答2.前者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后者描述空间任意定点的状态。
问题3. 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温度上升, 气体粘度上升, 而液体粘度下降?答3.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
通常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剧,粘度上升。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温度上升,分子间的引力下降,粘度下降。
问题4. 静压强有什么特性?答4.静压强的特性:①静止流体中任意界面上只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作用面的压力;②作用于任意点所有不同方位的静压强在数值上相等;③压强各向传递。
问题5. 图示一玻璃容器内装有水,容器底面积为8×10-3m2,水和容器总重10N。
<1>试画出容器内部受力示意图<用箭头的长短和方向表示受力大小和方向>;<2>试估计容器底部内侧、外侧所受的压力分别为多少?哪一侧的压力大?为什么?题5附图题6附图答5.1〕图略,受力箭头垂直于壁面、上小下大。
2〕内部压强p=ρgh=1000××;外部压强p=F/A=10/0.008=1.25kPa<内部压强。
因为容器内壁给了流体向下的力,使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问题6.图示两密闭容器内盛有同种液体,各接一U形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1、R2,两压差计间用一橡皮管相连接,现将容器A连同U形压差计一起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试问读数R1与R2有何变化?<说明理由>答6.容器A的液体势能下降,使它与容器B的液体势能差减小,从而R2减小。
化工原理第一章_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第一章_流体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9f12762027d3240c8447efa8.png)
非标准状态下气体的密度: 混合气体的密度,可用平均摩尔质量Mm代替M。 式中yi ---各组分的摩尔分数(体积分数或压强分数)
比体积
• 单位质量流体的体积称为流体的比体积,用v表示, 单位:m3/kg
• v=V/m=1/ρ
5 流体的压强及其特性
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简 称压强。流体的压强具有点特性。工程上习惯上将压强 称之为压力。
R
a
b
0
2. 倒置 U 型管压差计
用于测量液体的压差,指示剂密度 0 小于被测液体密度 , U 型管内位于同 一水平面上的 a、b 两点在相连通的同一 静止流体内,两点处静压强相等
p1 p2 R 0 g
由指示液高度差 R 计算压差
若 >>0
p1 p2 Rg
0
a
b
R
p1 p2
3. 微差压差计
p1 p2 R 01 02 g
对一定的压差 p,R 值的大小与 所用的指示剂密度有关,密度差越小, R 值就越大,读数精度也越高。
p1 p2
02
a
b
01
4. 液封高度
液封在化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通过液封装置的液柱高度 , 控制器内压力不变或者防止气体泄漏。
为了控制器内气体压力不超过给定的数值,常常使用安全液 封装置(或称水封装置),其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安全,若气体压 力超过给定值,气体则从液封装置排出。
传递定律(巴斯葛原理):当液面上方有变化时,必 将引起液体内部各点压力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
液面上方的压强大小相等地传遍整个液体。
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1.普通 U 型管压差计
U 型管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的 a、b 两点在相连通的同一静 止流体内,两点处静压强相等
化工原理-第一章
![化工原理-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bde6e34833687e21af45a9bd.png)
29
返回
(3) 倒U形压差计
指示剂密度小于被测流体密度,如空 气作为指示剂
p1 p2 Rg( 0 ) Rg
(4) 倾斜式压差计 适用于压差较小的情况。
30
返回
例1-1 如附图所示,水在水平管道内流动。为测量流
体在某截面处的压力,直接在该处连接一U形压差计,
指示液为水银,读数
18
返回
表 压 = 绝对压力 - 大气压力 真空度 = 大气压力 - 绝对压力
p1
表压
大气压
真空度 绝对压力
p2
绝对压力 绝对真空
19
返回
1.1.3 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
一、静力学基本方程 设流体不可压缩, (1)上端面所受总压力
P1 p1 A
Const.
p1 G p2
p0
重力场中对液柱进行受力分析:
5
返回
1.0.0 流体的特征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 具有流动性;
• 无固定形状,随容器形状而变化; • 受外力作用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 不可压缩流体:流体的体积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如液体;
可压缩性流体:流体的体积随压力发生变化,
如气体。
6
返回
1.0.1 研究流体流动的目的
1、流体输送:选择适宜流速、确定管路直径、 选用输送设备; 2、压强、流速和流量的测量:便于了解和控制 生产; 3、为强化设备提供适宜流动条件:如传热、传 质设备的强化。
9
返回
1.0.3 流体流动中的作用力
1、体积力: 体积力作用于流体的每一个质点上,并与流体的 质量成正比,也称为质量力,如重力、离心力。 2、表面力:包括压力与剪力 压力:垂直于表面的力 剪力:平行于表面的力,又称粘性力,与流体运动 有关。 返回
化工原理第四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第四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57ef2cde80d4d8d15a4f30.png)
第一章 流体的压力【1-1】容器A 中的气体表压为60kPa ,容器B 中的气体真空度为.⨯41210Pa 。
试分别求出A 、B 二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若干帕,该处环境的大气压力等于标准大气压力。
解 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25kPa容器A 的绝对压力 ..p kPa ==A 101325+60161325 容器B 的绝对压力 ..B p kPa =-=1013251289325【1-2】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12kPa 和157kPa ,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kPa 。
试求此设备的进、出口的绝对压力及进、出的压力差各为多少帕。
解 进口绝对压力 ..进101312893 =-=p kPa出口绝对压力 ..出101 31572583 =+=p kPa 进、出口的压力差..p kPa p kPa ∆=--=+=∆=-=157(12)15712169 或 258 389 3169流体的密度【1-3】正庚烷和正辛烷混合液中,正庚烷的摩尔分数为0.4,试求该混合液在20℃下的密度。
解 正庚烷的摩尔质量为/kg kmol 100,正辛烷的摩尔质量为/kg kmol 114。
将摩尔分数换算为质量分数 正庚烷的质量分数 (104100)03690410006114ω⨯==⨯+⨯正辛烷的质量分数 ..2103690631ω=-=从附录四查得20℃下正庚烷的密度/kg m ρ=31684,正辛烷的密度为/kg m ρ=32703 混合液的密度 /..3169603690631684703ρ==+m kg m【1-4】温度20℃,苯与甲苯按4:6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求其混合液的密度。
解 20℃时,苯的密度为/3879kg m ,甲苯的密度为/3867kg m 。
混合液密度 ../3879048670.68718 ρ=⨯+⨯=m kg m 【1-5】有一气柜,满装时可装36000m 混合气体,已知混合气体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为2224H N COCO CH .04 0.2 0.32 0.07 0.01操作压力的表压为5.5kPa ,温度为40℃。
(01)第一章 流体流动1化工原理答案
![(01)第一章 流体流动1化工原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7813de33d4b14e852468f8.png)
第一章 流体流动流体的重要性质1.某气柜的容积为6 000 m 3,若气柜内的表压力为5.5 kPa ,温度为40 ℃。
已知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为:H 2 40%、 N 2 20%、CO 32%、CO 2 7%、C H 4 1%,大气压力为 101.3 kPa ,试计算气柜满载时各组分的质量。
解:气柜满载时各气体的总摩尔数()mol 4.246245mol 313314.860000.10005.53.101t =⨯⨯⨯+==RT pV n 各组分的质量:kg 197kg 24.246245%40%4022H t H =⨯⨯=⨯=M n m kg 97.1378kg 284.246245%20%2022N t N =⨯⨯=⨯=M n mkg 36.2206kg 284.246245%32%32CO t CO =⨯⨯=⨯=M n m kg 44.758kg 444.246245%7%722CO t CO =⨯⨯=⨯=M n m kg 4.39kg 164.246245%1%144CH t CH =⨯⨯=⨯=M n m2.若将密度为830 kg/ m 3的油与密度为710 kg/ m 3的油各60 kg 混在一起,试求混合油的密度。
设混合油为理想溶液。
解: ()kg 120kg 606021t =+=+=m m m331221121t m 157.0m 7106083060=⎪⎪⎭⎫ ⎝⎛+=+=+=ρρm m V V V 33t t m m kg 33.764m kg 157.0120===V m ρ 流体静力学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 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kPa 3.65Pa 1020103.8533=⨯-⨯ (2)真空表读数真空度=大气压-绝压=()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4.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 3的重油(如附图所示),油面最高时离罐底9.5 m ,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
化工原理第章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1)
![化工原理第章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1)](https://img.taocdn.com/s3/m/029c4a5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f.png)
化工原理第章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1)
化工原理第一章,介绍了各种传质现象,其中包括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
吸收过程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分离和纯化方法,它利用气相或液相中的组分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与液体接触来分离杂质或回收纯净物质。
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是指组分从气相向液相的传质速率。
在吸收过程中,液相通过与气相接触被饱和,因此,气相中的组分被吸收后,液相中的浓度就会逐渐增加,从而影响传质速率。
影响吸收过程传质速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液相浓度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当吸收液体的浓度较低时,液体中的有效传质质量较小,难以适应高速的传质要求。
当吸收液体的浓度增加时,传质速率逐渐增加。
2.气相浓度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气相浓度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快液相的吸收速度。
当气相浓度达到一定的上限时,吸收速度会随着气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3.液相表面积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积越大,传质速率越快。
因此,增加液体面积能够提高吸收过程的传质效果。
4.气液界面传质
气液界面传质也是影响吸收速度的重要因素。
当液滴分散在气相中时,气液界面的增加将加快组分的传质速度。
5.物理、化学性质
由于化学反应带来的能量变化,反应热可能会影响传质速率。
此外,
还需要考虑吸收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以及组分之间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
总的来说,吸收过程传质速率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来提高传质速率,以达到更好的分离和纯化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门课程主要讨论的内容
1、研究遵循流体动力学基本规律的单元操 作,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流体通过 颗粒层的流动。 2、研究遵循热量传递基本规律的单元操 作,包括加热、冷却、冷凝。 3、研究遵循质量传递基本规律的单元操 作,包括蒸馏、吸收、萃取。 4、研究同时遵循热质传递规律的单元操 作,包括气体的增湿与减湿、干燥。
21
p1 表压 当地大气压 p2 真空度 绝对压强 绝对真空 压强的基准和度量
22
绝对压强
1-2-3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研究流体柱内压强沿高度变化的规律
1、推导 在垂直方向上,力的平衡:
p2=p1+ρg(Z1−Z2)
p2A=p1A+W=p1A+ρgA(Z1−Z2)
若Z1面在水平面上
p2=p0+ρgh
p1 = p A + ρgh1
p2 = p B + ρg (h2 − R) + ρ I gR
( p A + ρgz A ) − ( p B − ρgz B ) = Rg ( ρ i − ρ )
(℘ A − ℘B ) = Rg ( ρ i − ρ )
U形压差计直接测得的读数R不是 真正的压差,而是虚拟压强差。
PM m ρm = RT
体积分率表示
yA、yB…yn—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率。
或
M m = M A y A + M B y B + LL + M n y n
19
1-2-2 流体的静压强
1、 静压强 定义: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P p = A
2、压强的单位 (1)直接按压强定义:N/m2,Pa(帕斯卡) (2)间接按流体柱高度表示:m H2O柱,mm Hg柱 (3)以大气压作为计量单位:标准大气压(atm), 工程大气压(at)kgf/cm2
ρ
ρ
式中:℘ —具有压强相同的因次,可理解为 一种虚拟的压强。
28
1-2-4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一、压强与压强差的测量 1、简单测压管 PA = P大气压的液 体压强的测定,不能用 于气体的测定。
29
2、U形测压管
z 由静力学原理可知,在同 一种静止流体内部等高面 即是等压面。因此,1、2 两点为等压面。 p1 = p A + ρgh1
26
(2)静压头+位压头=常数
p1 p2 + Z1 = + Z2 ρg ρg
(3)静压能+位压能=常数
p1
ρ
+ Z1g =
p2
ρ
+ Z2 g
27
静止流体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势能(位能和压 强能),在同一种静止流体中处于不同位 置的流体柱其位能和压强能各不相同,但 其和即总势能保持不变。即: p ℘ = gz + = const
24
等压面讨论
A-A面不是等压面 B-B面不是等压面 C-C面是等压面
A-A面是等压面 B-B面不是等压面 C-C面不是等压面
25
等压面条件:静止、连续、同一种流体、同一水平面(缺一不可)
3、静力学方程的几种形式
(1)压强差的大小可以用一定高度的液体柱 来表示
p − p0 ρg = h
是用mmHg,mmH2O等单位来计量的依据。 但必须注明是何种液体,反之失去意义。
在研究流体流动时,将流体视为由无数分子集团所 组成的连续介质,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复杂的分子运 动,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流体的流动规律。
13
14
流程分析:
流体(水和煤气)在泵(或鼓风机)、流量计以及管道中 流动等,是流体动力学问题。 流体在压差计,水封箱中的水处于静止状态,则是流体静 力学问题。 为了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的直径,需要计算流体流动过程产 生的阻力和输送流体所需的动力。 根据阻力与流量等参数选择输送设备的类型和型号,以及 测定流体的流量和压强等。 流体流动将影响系统中的传热、传质过程等,是其他单元 操作的主要基础。
8
(四)化工原理过程计算的理论基础
过程计算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两 类,其在不同计算中的处理方法各有特 点,但是不管何种计算都是以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平衡关系和速率关系为基础的。
9
(五)本课程学习目的
1、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 构造、性能及操作原理。(掌握原理) 2、掌握这些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和设备的 设计与选用,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如何 组织实验以取得必要的设计数据。(设计、 计算) 3、寻求适宜的操作条件,探索强化过程的 方向及改进设备的途径。(操作、发展)
2
2.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是研究前处理和后处理所涉及的物 理加工过程规律和设备。 是研究化工生产中内在的共同原理,普遍 原理。单元操作不论它们的原理有何不 同,但从过程的实质来看,都迁涉到动量 传递、热量传递、物质传递,所以真正过 程进行的实质是三传理论。
3
(二)单元操作分类和特点
1.单元操作分类 (1)遵循流体动力学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包括流体输送、 沉降、过滤、物料混合(搅拌)。 (2)遵循热量传递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包括加热、冷却、 冷凝、蒸发等。 (3)遵循质量传递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包括蒸馏、吸收、 萃取、吸附、膜分离等。从工程目的来看,这些操作都可 将混合物进行分离,故又称之为分离操作。 (4)同时遵循热质传递规律的单元操作,包括气体的增湿 与减湿、结晶、干燥等。 另外,还有热力过程(制冷)、粉体工程(粉碎、颗粒分 级、流态化)等单元操作。
p 2 = p a + ρ i gR p A = p a + ρ i gR − ρgh1
A点的表压为:
p A − p a = ρ i gR − ρgh1
若容器内为气体,由气柱h1 造成的静压强可以忽略。 p A − p a = ρ i gR
30
3、U形压差计
z U形管内的指示液处于静 止,故位于同一水平面1、2 两点的压强:
PV P 'V ' = T T'
17
∵
m ρ= V
∴
PT ' ρ = ρ' TP '
某标准状态下理想气体的密度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PV=nRT
m PM ρ= = V RT
或
M T0 P × ρ= 22.4 TP0
R —气体常数其值为8.315kJ/kmol·k 下标“0”表示标准状态(1atm,0℃)
h2 ZB
32
例题 :蒸汽锅炉上装置—复 式U形水银测压计,截面2、 4之间充满水。已知对某基 准面而言各点的标高为: Z0 = 2.1m、 Z1 = 0.9m、 Z4=2.0m、Z6 = 0.7m、 Z7 = 2.5m 试求锅炉内水面上的蒸汽压 强。
33
解:按静力学原理,同一种静止流体的连通器 内、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相等,故有: p1=p2、 p3=p4、 p5=p6 水平面1-2: p2 = pa + ρi g( z0 − z1 ) 水平面3-4: p4 = p3 = p2 − ρg(z4 − z2 ) 水平面5-6:p6 = p4 + ρi g(z4 − z5 ) 锅炉蒸汽压强:p = p 6 − ρg ( z 7 − z 6 )
化工原理 (一)
1
绪 论
化工原理课程研究内容、特点和学习要求 (一)化工原理课程研究内容 1.化工生产过程
是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在物理性能上或在化 学性质上发生变化,成为人们所需的产品。 在各种加工过程中,除化学反应外,其余步骤都可归 纳为若干种基本的物理过程,如流体的输送和压缩、 沉降、过滤、传热、蒸发、结晶、干燥、蒸馏、吸收、 萃取、冷冻等等。 这些基本的物理过程称为单元操作。若干单元操作串 联组合则可构成一个工艺制造过程。
20
单位换算: 1atm=1.0133×105 Pa =760mmHg =10.33mH2O=1.033kgf/cm2 1 at =9.807×104 Pa =735.6mmHg= 10mH2O =1 kgf/cm2 3、表示压强的基准 绝对压强—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测得的压强 表压强—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测得的压强,表示待测压强比大 气压高出的部分 真空度—表示待测压强比大气压低的部分 换算 : 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表压强
10
参考书籍
z 1.陈敏恒等.化工原理,上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6 第三版 z 2.谭天恩等.化工原理,上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1990 z 3.蒋维钧. 化工原理,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1992 z 4.姚玉英. 化工原理例题与习题,第三版.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1998 z 5.柴诚敬等.化工原理学习指导.天津:天津科技出版 社.1992 z 6.丛德滋等.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2
11
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一节 概述 流体流动规律是本门课程的重要基础, 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有以下三个方 面经常要应用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及其 流动规律。 1.流体的输送 2.压强、流速和流量的测量 3.为强化设备提供适宜的流动条件
12
本章重点
1、讨论流体流动过程的基本原理及流 体在管内的流动规律 2 、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和计算 流体的输送问题
这二个式子称为流体静力学基本 方程式。
23
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p=p0+ρgh p2=p1+ρg(Z1−Z2)
1、压力是流体深度的函数 2、同一种静止流体内部等高面即是等压面 3、压力以同样大小传递到液体内部 适用条件: 1、重力场同一设备内压力变化不大的不可压 缩流体。 2、同一种连续的流体
18
式中:M—气体的摩尔质量k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