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共63页

合集下载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PPT课件1 华东师大版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PPT课件1 华东师大版

⑴危害: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内容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设工厂
危害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经济侵略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直接掠夺中国原料 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中国
从这两段日方的材料,能得出什么结论?


(伊东祐亨命令第 一游击队前去牙山 湾侦查时)“且赋与 内命,谓牙山湾附 近如有优势的清国 军舰驻泊,可由我 方进攻击。” ——田保桥洁 《甲午战前日本挑 战史》
战争进程-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 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 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 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 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战争影响



1.对中国: ⑴政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民族 危机加深。 ⑵经济:促进自然经济解体,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⑶思想:为挽救民族危机,各阶级民众和知识界展 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掀起维新思想,民 主共和等思潮。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2.对西方列强:极大刺激了列强侵略的野心,掀起 瓜分中国狂潮,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辽东之战
日军袭击大连旅顺、大量屠杀居民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日军“缚数华人 于一处,鸣枪肆击,复以利刃乱剁,直至体无完肤始 已”。全城约有一万八千余人被杀,幸免于难者仅36人。 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后埋葬, 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
旅顺大屠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 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 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 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 国人居住
军事 外交

禁 拆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 受列强控制。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的工具 。 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 的武装控制之下 。
清军将领叶志超弃城逃跑,一夜狂奔500里, 跨过鸭绿江,回到中国,平壤陷落
甲午战争中的几次重要战役各是什么战役?最大的一次战役是什么战役?
黄海大海战
辽东战役 平壤战役
威海战役
丰岛海战
黄海激战
丁汝昌
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 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 攻,但未得到上级命 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 洋海军陷入绝境。弹 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 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 祐亨的劝降和瑞乃尔 等的逼降,服毒自尽 以谢国人。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国辱权的辛丑条约内容归纳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列表归纳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三、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马关
(今日本下关市)
直隶总督 兼北洋大臣
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
李鸿章
日方保存的《马关条约》
(可见伊藤博文和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签名)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 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 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 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 政府失败了。
台中
打了100多仗
台南 打死打伤32000余人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 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
乔 石 对 甲 午 战 争 的 题 词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 中国简表
国别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 、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Hale Waihona Puke 心的遗憾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 情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 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 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 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 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 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 下的热泪。” …… “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 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 恨!真可恨!’”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全文

中日《马关条约》全文

《马关条约》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俾两国及其臣民重修和平,共享幸福,且杜绝将来纷纭之端,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特简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鸿章、大清帝国钦差全权大臣二品顶戴前出使大臣李经方、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特简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从二位勋一等伯爵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外务大臣从二位勋一等子爵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彼此校阅所奉谕旨,认明均属妥实无阙。

会同议定各条款,开列于左:第一款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

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

从鸭绿江口溯该江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画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

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

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

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三款前款所载及黏附本约之地图所划疆界,俟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应各选派官员二名以上为公同划定疆界委员,就地踏勘确定划界。

若遇本约所约疆界于地形或地理所关有碍难不便等情,各该委员等当妥为参酌更定。

各该委员等当从速办理界务,以期奉委之后限一年竣事。

但遇各该委员等有所更定画界,两国政府未经认准以前,应据本约所定画界为正。

第四款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五千万两,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其法列下:第一次平分递年之款于两年内交清,第二次于三年内交清,第三次于四年内交清,第四次于五年内交清,第五次于六年内交清,第六次于七年内交清;其年分均以本约批准互换之后起算。

文艺复古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详细讲解PPT课件

文艺复古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详细讲解PPT课件

乎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尤其是主炮更
2
是305mm口径,一炮过去日军没有什么舰船
能够挡住,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大杀器,却只有
三发榴弹,战争还没开始。
军人可以打赢战争,但是有些战争,军人怎么 都打不赢,甲午海战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各方
4 面全部都占优势的情况下,政府却不闻不问, 统治者贪图享受,没钱没粮没子弹,最好落得 个开船和敌人同归于尽的下场,北洋舰队的官 兵没错,错的是清朝的迂腐。
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 大肆进行投降活动。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 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 威海卫港内,战局更是急转直下。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 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日本大本营对山东半岛的作战部 署为“海陆夹击”北洋舰队。李鸿章在建完各炮台后, 即调派绥、巩军各4营分别驻守北帮炮台、南帮炮台。 同时在刘公岛上驻扎北洋护军,并在海港东西两口布设 防材和敷设水雷248颗。整个山东半岛大约有步兵约40 个营、骑兵8营、水雷2营。 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 各种舰艇二十六艘。
当时的请示统治者慈禧却把钱都花光了。
3 中日甲午海战正好迎上慈禧的六十大寿,慈禧 想要重修颐和园,本来清朝的国库就不多了, 只得从北洋舰队的军费里克扣,在打仗的前半 年里,北洋舰队已经半年没发军饷,连炮弹什 么的都没有购置,每个船上只有半个基数的炮 弹可以使用。
当时对日本人最有危险的就是定远号,定远几
2
第二阶段——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
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 之战和金旅之战。
清廷估计到日军将乘胜入侵辽东半岛,谕令李鸿章 速谋战守。李鸿章根据“各国探报,倭人将以大股图犯 北京,又云谋袭沈阳”的情势,提出了“惟有严防渤海 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然后厚集 兵力,再图大举,以为规复朝鲜之地”的战略方针 。

甲午中日战争之《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之《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第二节《马关条约》前面我们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最具代表性一次战役“黄海海战”的大致经过,1895年初威海卫一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完全是丧失抵抗能力。

至此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

日军攻陷威海之后威胁清政府,扬言要进攻北京。

这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统治者就坐不住了,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奔赴日本求和,于1895年4月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最开始前往日本谈和的人不是李鸿章,前后有两次派人前往日本都遭到日本当局的刁难失败归国,清政府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派遣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得知日本提出各地要求时,其实李鸿章他也不愿意去,经办外交多年,李鸿章早尝够了“卖国贼”的滋味,所以,他一定要得到清政府的全权授权,才肯出使日本。

我们来看一下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地、赔款、开商埠、允设厂一、承认朝鲜“独立自主”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三、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四、开房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通过以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我们来看看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一、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就迫使中国和朝鲜历史以来宗藩关系解除。

二、割让大面积的土地不但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还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快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三、赔款2亿两白银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大概是8000万两白银,也就是说相当于清政府两年半的财政收入。

清政府拿不出钱就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收刮或者像列强借贷。

这样做不但加重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而且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财政达到控制中国政治的目的。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四、开放的通商口岸由沿海到内陆直接入侵中国的经济腹地。

五、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这一条是自南京条约以来的首例,咋眼一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个是所有内容当中最严重的一条,列强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纷纷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样以来减少商品的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沉重打击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东部沿海各省战争后开放的通 东南沿海 商口岸 内地 中日甲午 说明:外国侵略势力不继深战争后开放的 入,民族危机不断深化。 通商口岸 请思考:通商口 岸地理分布有什 么特点?说明了 什么?
这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内 容
割地增多 赔款增加 开口深入 设厂新增


最严重
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加深掠夺,阻碍民资
新阶段 大大加深
问题五
俄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俄国的盟国 意欲在远东 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 欧洲的矛盾
日本
德国
清政府
利益至上
损害了俄、德、法在华的侵略权益。 实际:中国表面上收回主权但却置
于俄国势力之下 实质: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 矛盾的激化
黄海大战
签订《马 关条约》
1895年4月,清朝代表李鸿章与 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 订了《马关条约》,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4月 马关
伊藤博文
李鸿章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马关条约》内容:
割三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为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
刘 永 福
你知 道么?
甲午战争的史 实,给予我们什么 样的教训与启迪?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迪:落后就要挨打只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课件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课件

拓展延伸
学完本课你有何感想?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小结
来 自 日 本 的 挑 战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马 关 条 约
民 族 危 机 空 前 严 重

《马关条约》规定的中国赔款数目,加上 赎辽费等,共计23150万两白银。为筹措这笔 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百姓,并进一步出卖国 家主权向列强大举借债。列强不仅从政治贷款 中获得巨额利润,还借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经济。 • 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每年的财政收入约为 8000万日元。日本将中国的赔款的百分之八十 八作为军费。此外,甲午战争中日本还从中国 掠夺了价值1亿日元的各类物资和设备。更加 野心勃勃的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 • •
练兵营
A

参考答案: (1)广州、南京条约;(2)辽东半岛、 《马关条约》;(3)《南京条约》使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或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或大 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先进
的资本主义制度。
客 观 原 因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大、蓄谋已久
合作探究二: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 约》的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
权益类别 割地 内 赔款 开埠 《南京条约》 香港岛 2100万元
广、厦、福、 宁、上
《马关条约》
辽、台、澎 两亿两白银 沙、重、苏、杭
归纳
割三地 赔两亿 开四口 允设厂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 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
二、帝国之辱——《马关条约》 对 比 展 示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野心:蓄意吞并朝鲜、中国等其周边 国家。 政策: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分五期: 第一期征服台湾; 1895年割占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1895年成为日本保护国,后被吞并。 第三期征服满蒙;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 北 第四期征服全中国; 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 争 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
中国失败的原因
中国
(主观)社会制度落后 ,缺乏准备。
清朝统治腐败 避战求和政策
清军防务松弛 官兵临阵脱逃
日本
(客观)
制度先进 ,积极备战 全民支持 战斗力强 情报准确 列强支持
三、结果:清军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内容: (1)中国承诺承认日本控制朝鲜
(2)割让辽东、台湾及其属岛
(3)赔款2亿两
清军路线 日军路线
辽 东 战 役 旅顺
黄 海 战 役
平壤
平 壤 战 役 丰 丰岛 岛 战 役
威 威海卫 海 战 役
中日甲午战争 突有倭船多只,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 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变诈情形,殊 非意料所及。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 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
日本人绘制的马 关签字图。
营口 天津 烟台
深入内地
南京镇江 上海 苏州 汉口 杭州宁波 沙市 九江 福州 淡水
重庆
厦门 台湾 汕头 广州 琼州
三国干涉还辽
强迫还辽
俄、德、法
日本(清支付3000万两)
五、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 极为愤慨。
(04上海30)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 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 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优秀课件1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优秀课件1

日本蓄意发动战争 战争爆发 的背景
“大陆政策”
西方列强的支持 —有利条件 朝鲜东学党起义 —直接契机
பைடு நூலகம்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爆发: 1894.7 丰岛海战
战争的爆 发及经过 经过
第一阶段(1894.7-1894.9)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 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从这两段日方的材料,能得出什么结论?


(伊东祐亨命令第 一游击队前去牙山 湾侦查时)“且赋与 内命,谓牙山湾附 近如有优势的清国 军舰驻泊,可由我 方进攻击。” ——田保桥洁 《甲午战前日本挑 战史》
战争进程-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 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 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 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款二亿两白银。 3.开放重庆等4个通商口 岸。 4.允许日本在口岸开设工 厂。 5.中国承认日对朝的控制
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分 析《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有何不同?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64页PPT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64页PPT

END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PPT文档资料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PPT文档资料
败因: 封建制度腐朽
经过惨败
结果马约 一厂二亿三岛四埠
对中 大灾难:侵华新阶段,半殖大加深;
影响重大
新觉醒:维新革命、义和团;资初发。 对日:推进近代化,进入帝强行列。 对朝:沦为日本独占半殖民地。 远东:列强掀瓜分狂潮,争夺剧烈。
徐骧;刘永福—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斗争
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 服朝鲜,然后以朝鲜为 跳板进而征服中国。
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台湾,虽未得 逞,但却尝到了甜头。特别是中法战争造成 的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更加刺激了日 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于是加紧扩军备战。
“大陆政策”中日本政府曾做过哪些尝试?
战争爆发的原因
帝国主义
默 许 纵 容
日 本 (根本)
积极扩张 蓄谋已久
甲午战争
提 供 契 机
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
清政府
(直接) 朝 鲜(东学党起义)
丰岛开战 平壤叶逃 黄海邓烈 辽东城惨 威海舰灭
旅顺
返回
辽 东 战 役
黄 海 战 役

平壤
平 壤 战 役
威海卫 威 海 战 役
丰岛
甲午中日战争经过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 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清军败局已定,洋务运动破产。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 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
一厂 二亿 三岛 四埠
内容 《南京 《马关 条约》 条约》 趋势 危害
严重破坏领土主权;刺激瓜分 野心,引起划分实力范围狂潮; 祸害延今。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开口
辽澎台及 附属岛屿
增多
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便利列 二亿两白银 2100万 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日本 增加 银元 3000万两 利用来发资,海军,教育。 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 上海

《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国别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 中国简表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熊——俄国 虎——英国 蛇——德国 青蛙——法国 太阳——日本 鹰——美国
教训和启示
拓展练习:课后上网查找资料, 解决下列问题
(1)香港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2)香港何时回归祖国? (3)香港的被割占与回归的过 程使你有何感想?








一、选择题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C)
A、平壤战役
B、旅顺战役
C、黄海战役
设工厂的特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二、论从史出
材料1 “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 至 七(百 1)万材两料--1-中--铺的张“扬甲功午,”备指极的一是时18之94盛年”;“孝钦 材皇料 太后2 1”89指5年的,是京慈师禧城太门后题联:“万寿无疆,普 天(同 2)庆材;料三2中军包败含绩慈,禧割太地后求的和6”0岁庆典、甲午 阅(中条甲午日读 1约)战战材》“争争三料甲中中件后午国国事请”战战;回和败败慈答“、的禧孝日很太钦重本后皇强要的太迫的庆后原中典”国因挪各签用,指定而军的费《《什,马马么是关关? (条2约)》材的料签2中订反是映中了国当的时战的败哪的三必件然事结?果你;认要为想这 三抵抗件外事国之的间侵有略何必须然推的翻联腐系朽?的从清这政三府件事的联系 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第3课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作者: 陈汶
出版物刊名: 前线
页码: 60-61页
主题词: 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日本军国主义;战争开始;丁汝昌;北洋海军;十九世纪;干支纪年;八年;海军提督
摘要:一八九四年七月至一八九五年三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以并吞朝鲜和侵略中国为目的历时八个月的侵略战争。

由于战争开始于一八九四年,这一年按中国夏历干支纪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日本,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的封建国家。

从一八六八年开始,明治天皇实行了维新,资本主义才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但由于资产阶级同封建地主阶。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解析PPT课件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解析PPT课件

如何理解《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 民地化进程?
1.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 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空前 破坏,并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日本占台湾 全省,迫使台湾与祖国隔离,并获得侵略我国 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
2.高达白银两亿两的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 民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 债,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也。 ——梁启超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 条约》。……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 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 变。……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 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 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上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 就越是孤独。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 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 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SUCCESS
THANK YOU
2019/8/6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向列强借债统计表
时间 债主
数额
年息
年限
合计
本息 合计
俄法 4亿
1895 银行团 法郎
4厘
36
白银
英德 1600万
白银
1896 银行团 英镑
5厘
36 3 亿 7 亿
英德 1600万
两两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长江流域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 中国内地,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 江浙两省的财富。
辽东之战(1894.10):日军侵入辽东半岛,攻 占大连、旅顺。 威海卫之战(1895年初):日军在山东半岛登 陆,攻取威海卫炮台,海陆夹击致北洋舰队全军 覆没。标志清军在甲午战争的全局失败。 结果:李鸿章赴日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2023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ppt1

2023华师大版第5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ppt1
பைடு நூலகம்
撞沉吉野,同归于尽,但被
敌炮击中鱼雷发射管,引起
鱼雷爆炸,致远舰沉没。全
舰官兵202人,除七名水兵获
救外,均与邓世昌同时殉国。
• 丁汝昌(1836-1895), 安徽庐江人。原是淮军 总兵,1880年统领北洋 海军,后任北洋水师提 督。在黄海之战中负伤。 率领舰队退入威海卫后, 无所作为。1895年初, 日军攻陷威海卫,「北 洋舰队」形势危殆。为 保全全岛数千军民生命,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毅 然以一人之名誉担负起 了万钧重责。 2月12日, 丁汝昌服毒自杀。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一、战争背景
二、爆发:日本
袭击驻朝清军, 挑起甲午之战。
三、主要战斗
1、黄海海战 2、辽东之战 3、威海卫之战
四、结果:清军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五、反割台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