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练习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练习及答案
多选题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经济诱致型的社会流动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abca职业地位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b能力主义在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上的作用越来越大c制度和政策对社会流动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作用d政治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e能力主义在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上的作用越来越小文字解析
社会学概论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共 63 道题)
47.【多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次大规模社会流动的典型特征是(ABCDE)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得以建立 B 社会分化愈益深刻 C 社会各阶层的职业地位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升降变化 D 新的社会阶层成长壮大 E 形成了一种由十大社会阶层组成的新阶层结构 文字解析: P222 考核考点: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7.【单选题】分工理论最早的阐发者是(B) A 卢梭 B 亚当斯密 c 法约尔 D 孟德斯鸠 文字解析:p210 考核考点: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8.【单选题】“分工”概念最早出现于(A) A《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B《资本论》 C《社会分工论》 D《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 文字解析:P210 考核考点: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28.【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社会流动发生于(A) A1949-1956 年 B1957-1965 年 c1966-1977 年 D1978-1991 年 文字解析: P221 考核考点: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29.【多选题】构成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的是(AB) A 阶级分析 B 分层研究 C 社会流动分析 D 社会控制分析 E 社区分析 文字解析:P207 考核考点: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30。【多选题】卢梭认为,人类存在两种不平等,主要包括(AB) A 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 B 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 c 经济上的不平等 D 教育上的不平等 E 身份地位的不平等 文字解析:P207 考核考点: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而社会不平等则是由分层所带来的结果。

对于一个充满多元性的社会来说,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然而,这种分层和不平等不仅仅是社会结构的产物,也是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反映。

一、社会分层的形成社会分层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经济、教育、职业等方面。

首先,经济因素是社会分层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财富和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得社会上的个体在经济地位上存在差距。

一部分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和职业发展,而另一部分人则面临着贫困和资源匮乏的困境。

其次,教育也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教育机会的差异。

在某些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贫困地区的学生只能接受质量较低的教育。

这导致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知识和技能差距,从而加剧了社会分层。

职业也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

一些高收入的职业如医生、律师和高科技行业的专业人士,通常会享受更好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而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则面临着经济上的困境和社会地位的低下。

二、社会不平等的影响和表现社会不平等在各个方面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会不平等导致了机会不公平。

贫困和贫困地区的人们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潜力和能力的发挥。

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其次,社会不平等使得社会凝聚力受到破坏。

当少数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时,他们的行为和决策通常会偏向于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广大民众的需求和权益。

这样的情况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此外,社会不平等还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社会不平等对于保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社会不平等的增加可能导致人们感到自卑、无望和不满足,进而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

三、应对社会不平等尽管社会不平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

首先,政府应加强财富和资源的重新分配。

社会学概论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学概论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分层是共同的社会价值标准的一种表现,分层也促使社会最理 想地发挥其功能。
11.2 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
11.2.1 功能理论的解释
• •
功能理论关于社会分层的解释 功能主义者认为,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有一些工作比另外一些工 作重要,这些职位要正常运转,就必须要由最有资格的人来承
担职位。
• 而许多重要职业,如医生、工程师、律师等,都要求接受很多 的教育和培训,要化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因此必须要 通过给占据这些重要社会位置的能人提供更多的实质性的刺激 (财富、权力和声望)来保证有能力的人愿意为取得承担这此
着重阐述了社会生产方式如何引起社会的不平等,那么,韦伯 更注重探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获得的财富、权力和声望的差 异。在分层标准和理论分析方法上,两人也存在差异。比较而 言,韦伯的分析方法是多角度的,他把阶级和阶层分解为三个
彼此不同但又相关的三个方面:权力、财富和声望。
11.1 社会分层的概念和主要理论
(P164) • 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如女儿、公司经理、 工程师等。
中 国 社 会 的 十 个 社 会 阶 层 和 五 种 社 会 地 位 等 级
11.1 社会分层的概念和主要理论
11.1.1 什么社会分层
• • •
2. 与社会分层相关的主要概念 (2)社会地位。 社会成员通过有关途径(继承、制度分配、社会化、创造性 活
11.1 社会分层的概念和主要理论
11.1.1 什么社会分层
• • • •
1.社会分层的含义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社会分层。 (1)分层是一种社会过程。 ( 2 )只有当财富、权力和声望根据人们的社会地位 —— 如年 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和种族等——被不平等地、有系统 地而不是随机地分配时,这个社会才是分层的、不平等的。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自考2012版)

《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自考2012版)

• 社会性别和性别不平等 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别,更多地是一种“社会性别”上 的差别,带有社会建构和父权制压迫的特点。同时, “年龄地位”也是构成社会等级的基础。
• (二)种姓、种族和等级的联系与差异 • 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 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 级制度 • 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 遗传特征的人群。 • 等级: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 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 • 1.新中国成立以来五次大规模的社会流动(领会) 1949-1956,1957-1965,1966-1977,1978-1991,1992 至今 • 2.影响中国社会流动的因素和机制(常考,易出材料、 论述)(综合应用) 先赋因素(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与自致因素(微观 层面)交织,三个层面影响 • 3.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常考点,易出简答)
•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 (1)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 (2)从“自然分工”到“真实的分工”是质的飞跃,社会 出现了主人和奴隶,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者和被 统治者,社会从无阶级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 (3)与真实的分工出现的同时,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 和私有制。 (4)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 (5)“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 乡村的分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中, 其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的不平等
第三节 社会流动
• 一、社会流动 • 概念: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 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 • 索罗金的《社会流动》,是第一部用现代观点 论述社会流动的著作

11 社会学概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1  社会学概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1.社会不平等广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狭义:指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等级差异。

(美国学者赫勒)2.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产生:探索者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证了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之上的。

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最早阐发者”,《国富论》最先创立“分工”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社会分工这个前提条件出发,对社会不平等进行科学探讨3.马克思和恩格思的社会分工理论:○1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2从自然分工到真实分工是一个质的飞跃;○3在真实分工出现的同时,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4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5.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6.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性质4.社会不平等的主要范畴(1)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阶级: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阶层:①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②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2)种姓、种族和等级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等级: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3)性别和年龄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两性的突出的区别:①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女性优于男性②在视觉平衡能力方面女性则不如男性③在逻辑思维数学能力方面男性较高于女性④在触觉方面女性一般比男性敏感,反应更快⑤在竟争性、好胜心和合群方面,男性明显优于女性⑥在记忆和观察方面男性则较女性逊色。

5.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阶级分析分层研究阶级分析:把阶级斗争作为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包括社会不平等的演变)的关键所在,社会不平等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也是阶级斗争的原因。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的多维度的研究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的多维度的研究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的多维度的研究引言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分层指的是将人们按照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分成不同的层次,而社会不平等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层中所面临的不平等待遇和机会差异。

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的多维度研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

社会分层的维度社会分层是多维度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经济维度经济维度是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之一。

人们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通常来说,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的个人处于社会分层的更高层次,而财富和资源的缺乏则会使人陷入更低的社会层次。

经济维度包括个人的收入、财富、职业地位等因素。

2. 教育维度教育维度也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水平往往成为衡量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

受到更高教育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而缺乏教育的人则可能陷入较低的社会层次。

因此,教育维度与社会分层密切相关。

3. 职业维度职业维度也是社会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职业地位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地位。

高级管理人员、医生、律师等职业通常被认为是社会分层中的高层人士,而服务业、体力劳动者等职业往往处于较低的社会层次。

因此,职业维度也是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4. 地位维度地位维度指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包括社会声望、社会认同等方面。

社会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层次。

在社会中享有较高声望和地位的人往往具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而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则可能受到排斥和歧视。

地位维度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的维度社会不平等同样具有多个维度,以下是一些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1. 政治维度政治维度是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一些社会中,政治权力的分配和控制不平等会导致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

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方面,它是因为人类在智力、技能、教育程度和经济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的;另一方面,它也是社会体系中不可避免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之一。

然而,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影响。

首先,社会分层的存在导致了社会不平等。

在一个社会分层明显的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现象。

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明显的财富差距,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地位差异。

这种不平等现象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差异,更关乎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资源的获取以及社会地位的认同。

因此,社会分层的存在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

其次,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之间还存在着互动与影响。

社会分层的形成与社会不平等的扩大是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社会分层的存在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当社会中出现明显的贫富差距、社会地位差距和教育程度差距等情况时,社会不平等现象就会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社会不平等也影响着社会分层的形成。

社会不平等的存在使得一些人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和机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进而陷入低层阶级,更难以突破社会层级的限制。

然而,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并非永恒不变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

在古代社会,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分层和不平等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在现代社会,财富和教育程度成为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主要标志。

可以说,社会分层和不平等是历史条件下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为了减少社会不平等,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教育是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减少社会分层和不平等。

其次,改革社会制度和体制,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机制,也是降低社会不平等的有效手段。

此外,加强社会对于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扶持,通过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条件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也能够缩小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第十一讲 社会分层

第十一讲 社会分层
E-mail:mimosa209@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 有组织资源) 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 源或组织资源) 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 资源)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 化资源) 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文 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个体工商户阶层(拥有少量 经济资源)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拥有 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产业工人阶层(拥有很少量 的三种资源) 农业劳动者阶层(拥有很少 量的三种资源)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基本上没有三种资源)
E-mail:mimosa209@
• (二)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 卢梭:私有制
• • • • 亚当·斯密:社会分工和阶级,《国富论》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的相关理论 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不平等的思想,马克思 主义认为社会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 中,其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为核心的生产 关系。
E-mail:mimosa209@
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 代表人物:达伦多夫 • 主要观点:人们在社会价值标准和集团利 益上的冲突是各种社会所固有的。武力或 强制性的安排是社会分层存在的要素,律 师、医师、科学家和教育家在社会上享有 较高的社会地位,不是因为他们所作的工 作多么重要,而是因为他们的技能为某些 特殊势力团里所需要。
E-mail:mimosa209@
精英循环图
自然差别
精英 执政
大众
非执政
一个社会中只有当执政阶层的能 力、才干平均值高于非执政阶 层时,社会才能稳定;而要保 持这一点,只有通过精英循环, 即非执政阶层中的精英人物不 断上升为执政精英,执政精英 中庸才不断地下降到非执政阶 层。……革命就是精英的新循 环。
E-mail:mimosa209@

浅谈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浅谈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

浅谈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社会不平等现象自古就有。

最早社会不平等的出现是由于人的生理体质和自然能力决定的,私有制出现之前的原始时代人类为了共同的生存,狩猎活动大家一起去,因此谁的能力强,谁便能获得更多的猎物,便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

当时的不平等现象是小规模的,偶然的和不稳定的,并且难以通过继承而传给下一代。

而私有制出现后,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了制度的基础,社会财富增多为社会的不平等提供了物质性基础,于是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了继承的可能行。

父辈打下的江山,子孙辈可以不劳而获,生下来就处于社会上层的地位;而那些父辈处于社会下层地位的人,出生时便处于社会的底层,接触到的人、事、物,均为同处社会底层,难以受到很好的教育,也就难以脱离这样的社会地位。

于是,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君臣父子、富商贫民的社会地位就有了定型,逐步形成了一种制度化的体系。

中国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体现的就是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古代的人注重血统,清朝时满汉不允许通婚,这一系列的现象无不体现着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虽说社会的不平等逐步形成了一种制度化的体系,但是这种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古代社会,若是社会中下层的民主收到的剥削压迫超出了他们能承受的氛围,帝王昏庸无道,只知贪图享乐,那么就会出现社会动荡,社会底层人士纷纷起义,推翻暴政统治,建立新的王朝。

社会民众这样的反抗如果成功,那么就会使历史出现改朝换代,并且在很多的情况下回事社会的不平等格局发生变化,曾经的皇亲贵族可能会沦为贫民,而曾经的贫民则有可能会一朝跃上龙门成为社会顶层的人。

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不平等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虽然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正在走向全面的小康,但我们仍不能否认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一社会现象。

社会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他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出手阔绰,一顿饭十几万不成问题。

然而在边远的山区,在那儿生活的人民,不要说吃的好,就连基本的吃的饱都成问题。

自考社会学概论 第十一章

自考社会学概论 第十一章



(四)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特纳) 在竞争式流动中,作为公开竞争目标的 较高的社会地位,需通过追求者自身努 力去获得。每个人在竞争策略上可以有 很大的选择性,但都必须接受公平竞争 规则的指导; 赞助式流动则需要由已经获得了较高地 位的人根据某种既定的标准来授予。



(五)个人地位获得模式(布劳和邓肯) 个人地位获得模式是由社会经济状况和 文化传统决定的。 个人地位获得模式强调本人受教育程度 对获得新职业的重要意义。 家庭背景主要通过影响子女受教育条件 而与子女的第一职业发生联系。
三、社会分层的诸种概念



(一)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层 阶级是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 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 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社会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 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二)种姓、种族和等级 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 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 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 同生活遗传特征(肤色、发色、面容、 体格、血型、头型等)的人群。 等级是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 同而相互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2、“精英”理论 帕累托提出的“精英”是个中性概念,意 指社会上最为杰出的人才 广义的精英是指那些在各类活动部门中得 到最高指数的全部人员 狭义的精英是指处于特殊地位的统治者 精英阶级一分为二:执政的精英阶级和不 执政的精英阶级


精英阶级的构成及其地位不是恒定的,随 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中个人的升迁或沦落 都可能发生,而社会的平衡状态则会在这 种变动中得以维持稳定。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精英循环有两种 情况,一是精英被非精英所取代,二是精 英被另一个精英所取代。在帕累托看来, 人类的历史就是少数精英轮回更替的舞台

彭华民《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圣才出品】

彭华民《社会学概论》(第十一章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11.1复习笔记一、社会不平等1.社会不平等的起源(1)社会不平等现象从古就有①在私有制产生以前,不平等现象是由人的生理体质和自然能力所决定的,不平等往往是小规模的、偶然的和不稳定的,并且难以通过继承而传给下一代。

②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社会不平等现象也随之扩大和制度化a.社会财富的增多给不平等分配提供了物质性基础;b.私有制的确立给社会不平等提供了制度化基础。

(2)社会不平等不是亘古不变的①每个历史时代和各种不同社会中的不平等程度和形式差异极大;②尽管几千年来的社会不平等已使得大多数人将其视为自然,但在各个社会中人们仍以各种方式对其做出反应。

2.社会分配制度及其不平等性(1)社会分配制度①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的需要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a.最基本的是维持生存的需要;b.安全、物质享受、受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

②社会报酬的短缺供应一般说来,每个社会成员都想自己多获得一些社会报酬。

但每个社会却无法使每个成员的需要和愿望完全满足。

换句话说,几乎在每个社会中,社会报酬总是处于短缺供应之中:a.社会成员的需求量总是大于特定时期中该社会所能生产出来的总量(如在物质财富方面);b.有些社会报酬在分配中具有“此长彼消”的特性,即一些人所获得的绝对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另一些人的绝对量的减少(如权力和声望的分配)。

③社会分配制度的含义由于短缺供应的特性,使得每个社会都不得不形成一套规则将各种社会报酬有秩序地分配给每个社会成员,以避免混乱无序的局面。

所有这些分配规则的总和我们就称之为“社会分配制度”。

(2)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平等性①社会分配过程是按照多种原则进行的各个社会中主要的分配原则主要有:a.按需要分配的原则;b.按劳分配的原则;c.按贡献分配的原则;d.按财产分配的原则;e.按权力分配的原则等等。

②社会分配的不平等性是绝对存在的,而差异只在于其不平等的程度和形式一般说来,无论哪种分配制度占据主导地位,一个社会中的分配制度中总会存在着不平等性,即各种报酬总不会是完全平均地分配给每个社会成员。

社会学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学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二、帕累托的社会分层理论 帕累托于1916年出版的《普通社会学总论》 中系统地阐述了精英阶级理论。 1.社会是个异质系统 社会是由社会情绪 、经济生产和政治组织三 个循环系统构成的。 2.精英理论 精英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精英阶级可以划分 为为执政精英和不执政的精英。 帕累托最出了精英阶级的循环。
三、当代社会分层理论 (一)功能主义的分层理论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 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 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代表人物有涂尔干、 帕森斯、戴维斯、莫尔、布劳和贝尔等。 戴维斯和莫尔在《分层的一些原则》,阐述 了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观。见教材P257 布劳和邓肯在《美国的职业结构》中论述了 “职业地位”及其对社会分层的意义。见教材 P258
(二)种姓、种族和等级 种姓,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 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 度。例如,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罗惹尼亚 (即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种族,指在体制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 特征的人群,分为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 巴人种。 等级,是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 而互相形象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三)性别和年龄 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 美国学者马列比和杰克林概括了男女50种差别。 年龄是自然产生的生命过程,是一种先赋地 位。年龄地位与其他社会地位一样,是大部分社 会制度中社会等级的基础。
第二节 社会分层理论
一、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1.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 2.生产资料和劳动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主 要标准。 3.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是 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 4.阶级的划分并不排除社会分层的方法。
(三)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 进化论是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折中,代表人 物是格尔哈特伦斯基,其著作为《权力与特权: 社会分层理论》。 伦斯基认为,社会为了求得生存需要的基本 资源是按照功能主义者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即吸 引难得的天才担任重要角色;但他也认为,社会 的剩余资源——即不是生存必需的资源——则是 通过相互竞争的集团之间的冲突来分配的。 一旦社会出现了分层,特权集团就会利用便 利条件占有更多的好处。

社会学概论(厦门大学)第11章_社会分层

社会学概论(厦门大学)第11章_社会分层

2、社会分化的类型
(1)水平分化:依据某种社会属性特征,将社会 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社会价值序列不存 在高低差别,他们的生活境况、互的动影响力大致 相同。 特点:一致性 根本利益 基本态度 行为倾向 社会表现

(2)垂直分化:依据某种社会属性特征,将 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社会价 值序列存在高低差别,他们的生活境况、互 的动影响力各不相同。 特点:较大差距 根本利益 基本态度 行为倾向 社会表现
2. 市场转型论引发的争议
最早对市场转型论提出质疑的是罗纳—塔斯 边燕杰和罗根通过对1978年到1993年天津市
的改革进程和人们收入变化的研究提出了权 力维续论的观点。 白威廉和麦谊生则提出,在向市场经济转型 的过程中,出现了政治市场,注重经济、政 治二元市场的结构和互动规则,是解开市场 转型论争论的关键。
是计划时代中国独特的制度安排。单位所有 制性质决定着人们从工作组织中的获益情况, 单位行政级别也影响着人们的福利水平。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础的社会化单元, 也同样承担着向下一代提供社会地位资源的 功能。
3. 个人自身因素
改革开放后,引入了市场和竞争机制,教育
作为个人能力的基础,重要性逐渐凸现,政 治表现的重要性则有所下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也几乎在一夜之间 成为了一个“文凭社会”。
四、改革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1、分层变化的特点 国家主导改良过程——混合体制 政治权力干预——政治市场化 非纯粹的经济体制 体制外经济成分扩大 2、我国社会分层的问题 社会精英的构成——受益者 中间层的 弱势群体 阶级与阶层关系问题
第四节
社会流动
一、什么是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与不平等

社会分层与不平等

社会分层与不平等社会分层与不平等,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无论在哪个国家和社会中,人们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不同层次之间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存在于教育、职业和社会地位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现象,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固有特点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基本上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如富人、中产阶级和贫困人群。

这些阶级之间的差距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财富分配不公、社会地位差异、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等等。

这种分层和不平等现象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改革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经济是影响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财富分配不公是造成社会阶层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国家,富人越来越富有,而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明显提高。

这种不公平的分配不仅会加剧社会的不稳定,还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因此,通过调整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平和可持续性,可以有效减少贫富差距,缓解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问题。

教育也是决定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加剧了社会的分层现象,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此外,社会应该鼓励和支持慈善组织和私人机构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援助,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

社会地位也是造成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因素之一。

在一些社会中,社会地位主要由出生的家庭背景和职业来决定。

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地位分配使得一些人从出生就注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而其他人则很难突破他们出生时所处的社会阶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社会应该努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给每个人都提供公平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政府应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助力度,帮助他们提升社会地位。

虽然社会分层和不平等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问题,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去解决它。

社会分层与不平等

社会分层与不平等

社会分层与不平等社会是一个由各种不同层级和群体组成的复杂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人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被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

社会分层和不平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牵动着每个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社会未来的设想。

本文将探讨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原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社会不平等的存在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往往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出生背景、教育机会、职业选择等。

这些因素使得社会分层成为必然现象。

但是,尽管社会分层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平等却是可以被改变的。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教育机构和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对社会分层和不平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合理的财政政策来减少贫富差距,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改善教育和卫生状况,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机会。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管,防止不正当的竞争和垄断行为导致不平等的增加。

其次,教育机构在打破社会分层和不平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提高社会公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提供质量高、普及率广的教育,教育机构可以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

此外,教育机构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获得更好的机会。

最后,个人的选择和努力也是改变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

尽管不同人的出发点和机会不太一样,但只要每个人都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同时,个人还应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为改善社会分层和不平等做出贡献。

社会分层和不平等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不平等加剧时,社会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不稳定的增加等。

因此,解决社会分层和不平等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政府、教育机构和个人应共同努力,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打破固有的阶级壁垒,为每个人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所说的社会分化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 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 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 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 地位的多样化直接反应了社会发展过程 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二)社会分化的类型
水平分化: 职能上的差别) 1.水平分化:(职能上的差别)
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 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 型的地位群体, 型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 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大体相等。 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互动影响力对各类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声望 评价并将其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 评价并将其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它规 定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成员有不同的权利和 机会, 机会,而且不同类别的社会成员难以改变 自己的身份。 自己的身份。
(三)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一些国家所采取的封闭性的社 会分层制度,它以血统、血缘为标准, 会分层制度,它以血统、血缘为标准,将 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 会等级。 会等级。
垂直分化(社会上的不平等) 2.垂直分化(社会上的不平等)
垂直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 垂直分化指的是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 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 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这些地位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 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 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境况、 互动影响力 各不相同。处于垂直分化中的各个地位群体在根本利益、 各不相同 。处于垂直分化中的各个地位群体在根本利益、 基本态度、行为倾向、社会表现诸多方面差别较大, 基本态度 、行为倾向、社会表现诸多方面差别较大,容易 产生矛盾和冲突。 产生矛盾和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2007年西安10大社会阶层收入差距
19
二、社会分层结构
社会分层结构的定义 社会分层结构是指各个社会群体在社会不平等格局中 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的总和。 阶级与阶层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基本单元 新的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 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社会分层体系 由于社会层级的多元性,使得社会中存在着多元化的 阶层结构。
27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的社会位置的变动。索罗金提出,社 会流动主要有两种类型: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前者是在 同等层次群体间的流动,而后者是在不同社会阶层间的转 换。向上流动就是通过底层上升通道从而实现突破阶层固 化的一种积极方式,因此,在我看来,我们常说的流动人 口除了地域上的流动以外,更多的意义而在于此。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有希望、有 信念、有机会、有努力,就可以脱掉“贫穷”的帽子,但 是,如果缺少了这些前提条件,让他们感觉到没有通道可 以向上流动、改变自己的命运,绝望而又无助,会极易造 成心理扭曲,仇视社会、仇视一切,进而做出伤害自己或 他人甚至是自己亲人的举动,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秩序和社 会稳定。
社会学概论
第十一章 社会不平等 与社会分层
1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
一、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二、社会分配制度及其不平等性
社会分配制度 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平等性
三、社会学视角中的社会不平等
不平等的社会性 不平等的多元性
2
我国的分配制度
3
4
5
四、对社会不平等的理论解释
对社会不平等的理论解释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派:
25
有调查表明,自1978年以 来,家庭背景因素和制度因 素对个人教育机会的影响明 显上升,已从1980年代初 期的9.9%猛然上升至1990 年代的17.9%,而近年来, 这种影响仍然在上升。 显然,由于所受教育程度 的不同,个人的发展方向和 发展机遇也同样不同。
26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从流动方向上看,社会流动可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 动,水平流动是指人们在同层次的地域和群体之间流 动。 从流动的原因上看,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性流动和结 构性流动。 从流动发生的时期来看,社会流动可分为个人一生中 的流动和代际之间的流动。
对分配不平等各方面的定量描述。 分配不平等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等过程的影响。 对某些特殊群体的重点研究,如农民工、少数种 族和民族、老年人、妇女等群体。 对社会流动和地位获得的研究。 各国社会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比较研究。
8
9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或译坚尼系数, 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 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 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 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2012年12月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在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 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2013 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公布了过去十年中国基尼 系数,2012年中国为0.474。系数导向意义引发 关注。
16
17
10个阶层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张永春介绍,西安的10个社会阶层是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的占有状况为 标准来划分的,分别为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 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 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 阶层、城市无业和失业阶层10个社会阶层。“西安的富裕阶 层和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很少,能占两成多,低收入阶层人数 占近八成。”张永春说,属于富裕阶层的社会管理者、经理 人员、私营企业主合计占总人口的2.7%;属于中等阶层的 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合计占总人口的23.2 %;属于下层的服务员、工人、农民是:社会不平等是 社会所需要的,因而是合理的。
激进派的理论要点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并不在 于社会本身的需要,而是由于社会中的一部分人 或集团通过各种强制性的手段(甚至是暴力手段) 来剥夺另外的人或集团的利益,从而使自己在社 会分配中获得更多的报酬。
6
7
五、对社会不平等的经验研究与测量
20
三、社会分层的后果
社会分层对社会成员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 居于不同阶级和阶层的社会成员在生活机会上有 明显的差别。 个阶层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往往 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体系中,个人或群体在 各个方面的社会地位往往会不一致。
21
22
社会分层所导致的社会反应 就个人而言,处于较低阶层中的社会成员首先会 力图通过各种合法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低地位状 况。 社会分层会产生群体意识。 当下层群体的人数较多,并且社会不平等程度较 高时,社会阶层之间的对抗性可能会增强。
10
11
12
13
第二节 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含义
社会分层是指制度化的不平等,即有法律和社会习俗 所规定,并由社会的主体文化所认可的社会不平等, 而不包括那些由偶然原因引起的社会不平等。
社会分层注重的是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如各职业 群、年龄组等群体之间的不平等。
14
15
社会分层的实质是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状 况,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社会能够相对公平并持续和 谐地发展。 案例: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主持的课题《从 社会学 视角深析和谐西安的社会分层》发布。该课题指 出,截至2007年,西安市常住人口已经分化为10 个社会阶层,尚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23
第三节 社会流动
一、什么是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在其社会地位上的 变动,即他们从已有的地位向新的地位的转化过程。 社会流动既可能发生在社会成员个人身上,也可能发 生在阶级、阶层等社会群体中。
24
2005年,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 题组”推出第二部力作———《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 告》。报告指出,现阶段中国社会还未形成公正、合理、 开放的社会流动模式,其中还例举了一种重要形式: “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 据这份《流动报告》称,当前中国社会,人的地位变 迁受家族影响较大,在流动机制的九个自变量中,父亲 的职业地位、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和父亲的单位部门就占 了三个。也就是说,当前我国个人的发展机遇,受“家 庭资本”的影响极大。而这种“家庭资本”的效用,损 害的恰恰就是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