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09710bef998fcc22bcd10d5d.png)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一、油脂精炼意义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2.改善油脂风味3.改善油脂色泽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二、毛油组成成分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
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水分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其它杂质:毒素、农药三、脱胶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
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加入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分离。
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
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分离出来。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水量操作温度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电解质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四、脱酸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
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
脱酸的主要方法为碱炼和蒸馏法。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b858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3.png)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油脂储存和预处理:新鲜的原始油脂通常需要经过储存和预处理,
以去除含水、杂质和异味。
油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的地方,同时
需要定期检查油脂的储存条件。
2.脱水:原始油脂中通常含有一定的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影响后续的
精炼过程和油脂的质量。
脱水通常使用离心分离或蒸发浓缩技术,将水分
从油脂中分离出来。
3.酸化:酸化是指将原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容易分离的沉淀物。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硫酸、磷酸等酸性物质进行。
4.硷炼:在酸化后的油脂中添加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以
中和游离脂肪酸和沉淀物。
同时,也可以将部分杂质和蛋白质等分离出来。
5.脱色:脱色是去除油脂中的色素和杂质,以提高油脂的外观和品质。
常用的脱色剂有活性白土、活性炭等,通过吸附色素和杂质,使油脂变得
透明。
6.脱臭:脱臭是将油脂中的异味物质去除的过程。
常用的脱臭技术包
括蒸汽蒸馏、蒸馏水蒸馏和真空蒸馏等。
这些技术能够分离油脂中的揮发
性物质和异味物质。
7.过滤:在精炼过程的最后阶段,对油脂进行过滤,去除残留的杂质
和颗粒物。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压滤、真空滤和压力差滤等。
8.灭菌:为了提高油脂的卫生质量,通常需要对油脂进行灭菌处理。
9.包装和储存:经过精炼处理的油脂通常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
包装
方法通常包括塑料瓶、金属罐和灌装袋等。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油脂精炼工艺流程,不同的油脂种类和用途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效果。
油脂精炼的四个过程
![油脂精炼的四个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2cd827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c.png)
油脂精炼的四个过程
油脂精炼啊,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呢!就好像给油脂来一场全方位的升级改造之旅。
咱先说脱胶这一步,这就好比是给油脂洗个澡,把那些杂质啊、胶质啊给清理掉。
你想想看,油脂里要是有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那能好吗?就像人身上沾了脏东西,不洗干净怎么行呢!
然后是脱酸呢,这可是个关键步骤。
油脂里要是酸度过高,那可不行,就像人的脾气太大了不好相处一样。
这一步就是要把那些多余的酸给弄走,让油脂变得温和起来。
再说说脱色,这简直就是给油脂做美容啊!把那些不好看的颜色去掉,让油脂变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就舒服。
这就好像一个人化了个精致的妆,一下子就变得漂亮多啦。
最后是脱臭,哎呀呀,这可太重要啦!把那些难闻的气味都赶跑,让油脂香喷喷的。
你想想,如果油脂有股怪味,谁还愿意用它呀!就像人要是有口臭,那多让人嫌弃呀!
油脂精炼的这四个过程,每一个都不能马虎。
就像盖房子,哪一块砖没砌好,房子都可能不结实。
脱胶要脱得干净,脱酸要恰到好处,脱色要漂漂亮亮,脱臭要彻彻底底。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高质量的精炼油脂。
在生活中,我们不也应该这样对待每一件事情吗?认真做好每一个步骤,不敷衍,不马虎。
就像做饭,从买菜、洗菜、切菜到炒菜,每一步都用心去做,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又或者是学习,从预习、听讲、复习到做作业,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才能取得好成绩。
所以啊,油脂精炼可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儿,它还蕴含着生活的道理呢!让我们都像对待油脂精炼一样,用心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把日子过得精彩、过得有滋有味!这就是我对油脂精炼的理解,你们觉得呢?。
油脂的精炼Oil Refining讲解
![油脂的精炼Oil Refining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786d593ce2f0066f53322d5.png)
油脂加工的基本过程
毛油 脱胶 脱酸 脱色 脱臭 脱蜡
四级油 三级油
二级油 一级油
(高烹油)(色拉油)
Crude oil bleaching
degumming deodorization
deacidify dewaxing
第一节 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毛油定义:(粗油或原油Crude oil)
从天然油料中用压榨、浸出等方法提取的没经过处理的油脂。 其主要成分:
油脂精炼(Oil Refining)
一 、 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二 、 油脂脱胶 三 、 油脂脱酸 四 、 油脂脱色 五 、 油脂脱臭 六 、 油脂脱蜡
概论
1、油脂精炼的目的: A、除去杂质; B、提高产品质量; C、利于安全储存。 2、油脂精炼要求: A、确定油脂精炼深度 ; B 、组合精炼工艺合理; C、减少中性油和有益成分的损失; D、有利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E、降低能量消耗; 3、油脂精炼方法: A、物化方法; B、化学方法; C、物理方法;
2、在油中加热水后: 磷脂分子结构转变为水化式,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磷脂分子与水作用时的排列
二、连续式水化脱胶工艺
(1)毛油过滤:含杂 0.2%的过滤毛油; (2)毛油计量: (3)毛油加热:至 80~85℃后; (4)与水混合:与 90℃的热水一起充分混合
W= (2~3)X (5)充分反应:在反应器中反应 40 min ; (6)离心分离:进入碟式离心机进行分离; (7)加热干燥:含水 0.2%~0.5%的脱胶油加热升
一、碱炼脱酸 二、脱酸工艺与设备
一、碱炼脱酸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1、中和反应 (1)烧碱中和游离脂肪酸: RCOOH + NaOH === RCOONa + H 2O (2)钠皂为表面活性物质:
油脂的精炼
![油脂的精炼](https://img.taocdn.com/s3/m/23336ae1f111f18582d05a65.png)
(一)脱蜡
蜡与油脂的熔点差及蜡在油脂中的 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小的物性,通 过冷却析出晶体蜡
工艺条件:蜡在40 ℃溶于油脂,20~25 ℃, 48~50h,使蜡质结晶析出。
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的植物油称为五脱油
(二)脱脂
0~10 ℃,养晶36~48h,过滤分离。 色拉油(六脱油)
第四节 油脂加工
起酥油的种类
1、按原料种类分类
植物性 动物性 动植物混合型
2、按制造方法分类
全氢化型 混合型 酯交换型
3、按使用添加剂的不同分类
乳化型 非乳化型
4、按性能分类
通用型 乳化型 高稳定型
5、按性状分类
可塑性起酥油 液体起酥油
粉末起酥油
起酥油的加工特性
1、可塑性 2、起酥性
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其形状 烘焙糕点具有酥脆易碎的性质
四、脱酸 ❖ 碱炼脱酸 ❖ 蒸馏脱酸
(一)碱炼脱酸
基本原理
利用加碱中和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 生成脂肪酸盐(肥皂)和水,肥皂吸附 部分杂质从油中沉降析出。
间隙式碱炼工艺
碱液 过滤毛油 精炼 中和 静置沉降 含皂脱酸油
皂脚 回收油 皂脚处理 富油皂脚
干燥
净油 静置沉降
洗涤
脱酸油
废水
废水
影响碱炼的因素
第三节 油脂的精炼
一、毛油中的杂质种类
毛油又称粗油,一般是指经压榨或浸出 法得到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脂。
❖ 混合脂肪酸甘油三酯 ❖ 非甘油三酯成分
(一)机械杂质
泥沙、料坯粉末、饼渣、纤维、 草屑及其他固态杂质 过滤、沉降
(二)水分
使油脂颜色较深,产生异味,促进酸败 加热法
(三)胶溶性杂质
油脂精炼步骤
![油脂精炼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206164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6.png)
油脂精炼步骤
(1)去除毛油中不溶性杂质,采用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物理方法。
(2)脱胶,脱胶就是脱除毛油中的磷脂、黏液质、树脂、蛋白质、糖类、微量金属等,一般采用水化法、酸炼法或酶法脱胶。
(3)碱炼,用碱液中和法脱除油中的FFA、酸性色素、硫化物、油不溶性杂质和微量金属。
(4)水洗,洗去残留于碱炼油中的皂角与水溶性杂质。
(5)干燥,用加热、真空干燥法,脱除精炼后油中的水分。
(6)脱色,采用活性白土、硅酸铝、活性炭等吸附剂,脱除油中的各种色素、胶质、氧化物等。
(7)脱臭或物理精炼,采用真空汽提原理,脱除油中的低分子臭味物质、FFA、单甘脂、甘二脂、硫化物以及色素热分解产物等;物理精炼的目的主要脱除FFA。
(8)脱蜡或脱脂,主要采用冷冻、结晶或冬化结晶、分提法脱除油中的蜡质或固脂。
(9)过滤或精滤,采用合适的过滤设备将毛油中的固体微粒、脱色油中的白土以及氢化油中的催化剂等去除,确保成品油的清晰度。
油脂精炼——精选推荐
![油脂精炼——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084970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0.png)
油脂精炼,亦称“炼油”,是清除动植物油脂中所含固体杂质、游离脂肪酸、磷脂、胶质、蜡、色素、异味等一系列工序的总称。
它研究油脂及伴随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根据该混合物种各种物质性质上的差异,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将油脂与杂质分离出来,以提高油脂的使用和储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油脂精炼的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
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
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
油脂精炼方法:根据炼油时所用工艺、设备、辅料、操作过程的不同分为三种基本方法:(1)机械方法。
包括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主要用以悬浮在油脂中的机械及部分胶溶性杂质。
(2)化学方法。
主要包括酸炼、碱炼以及氧化酯化等。
酸炼是用酸处理油脂以除去色素、胶溶性杂质;碱炼是用碱处理,主要除去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氧化主要用于脱色;酯化主要是通过添加甘油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生成甘油三酸酯,从而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
(3)物理化学方法。
主要包括水化、吸附、水蒸气蒸馏及液---液萃取法。
水化主要用于除去毛油中的磷脂等杂质;吸附主要用于除去油中的色素;水蒸气蒸馏用于脱除臭味物质和游离脂肪酸;液---液萃取法适合于高酸值深色油脂的脱酸。
毛油的组成: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除中性油外,毛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
毛油中杂质的种类:(1)悬浮杂质。
主要包括制油或储运过程中混入的泥沙、料呸粉末、饼粕、纤维、草屑及其他固体杂质。
(2)水分(3)胶溶性杂质。
主要包括磷脂、和蛋白质、糖类、粘液质等(4)脂溶性杂质。
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https://img.taocdn.com/s3/m/c5f64207ba1aa8114431d92a.png)
油脂精炼(fats and oils refining)1、关于精炼精炼油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品种,精炼是从油料到食用油的加工链上的最后一个工段,油脂二次产品对精炼的特别要求。
1.1、油脂精炼目的1.1.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1.1.2、改善油脂风味1.1.3、改善油脂色泽1.1.4、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1.1.5、去杂质,前提是低消耗、高保留,得到高价值的副产品。
1.2、精炼工序1.2.1、脱胶、脱酸、脱色、脱臭1.2.2、物理精炼:脱胶—→白土吸附—→脱酸/脱臭—→成品油1.2.3、化学精炼:脱胶—→碱炼—→白土吸附—→脱臭—→成品油有各自的特点。
在工艺上共同点很多,设备也基本相同,引进的成套精炼设备都可进行化学精炼和物理精炼。
1.2.4、化学精炼:碱炼工段可以去除:磷脂,FFA,金属,色素;脱色工段可以去除:氧化产物,残磷残皂,金属,色素;脱臭工段可以去除:FFA,异味,色素。
1.2.5、物理精炼:予处理可以去除:磷脂,金属;脱色工段可以去除:氧化产物,残磷残皂,金属,色素;脱臭工段可以去除:FFA,异味,色素。
1.3、精炼技术关键:降低炼耗,二部分1.3.1、不可避免炼耗:类脂物、伴随物,1一3%1.3.2、可控制损耗:油脚、皂脚、白土夹带,因操作不当被皂化、乳化和真空吸出1.3.3、可控制损耗往往占较大的比例,其高低反映了操作水平及工艺的先进与否,在发生操作故障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设法降低可控制损耗,如油脚中夹带的过多中性油,破坏乳化等。
2、原油(Crude oil)组成成分原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三酯(≥95%)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
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按其在油脂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2.1、悬浮杂质:①泥沙②料胚粉末③饼渣④草屑根据该类型杂质在大小和比重上与油有差异,去除方法可用过滤,沉降。
2.2、水分。
根据水在100℃(当然,在真空下这个温度会低一些)时为气态的特性,去除可选用热脱水。
油脂精炼得率分提得率计算公式
![油脂精炼得率分提得率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b295c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c.png)
油脂精炼得率分提得率计算公式一、油脂精炼得率的计算公式其中,提取合格产品的质量是指精炼过程中被提取出的符合规格要求的油脂产品的质量;原始油脂总质量是指开始进行精炼过程时的初始油脂质量。
油脂精炼得率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二、分提得率的计算公式分提得率是指通过分提工艺从原始油脂中提取有用成分的效率。
分提得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分提得率=提取有用成分的质量/原始油脂中有用成分的质量×100%其中,提取有用成分的质量是指分提过程中被提取出的有用成分(如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等)的质量;原始油脂中有用成分的质量是指开始进行分提过程时原始油脂中有用成分的质量。
分提得率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三、油脂精炼得率和分提得率的计算方法1.油脂精炼得率的计算方法(1)首先,需要准备一个称量准确的天平,并将其归零。
(2)将所需的原始油脂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以满足精炼工艺的要求。
(3)在进行精炼过程时,及时记录提取合格产品的质量。
(4)当精炼过程结束后,记录原始油脂总质量。
(5)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油脂精炼得率。
2.分提得率的计算方法(1)首先,需要准备一个称量准确的天平,并将其归零。
(2)将所需的原始油脂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以满足分提工艺的要求。
(3)在进行分提过程时,及时记录提取有用成分的质量。
(4)当分提过程结束后,记录原始油脂中有用成分的质量。
(5)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分提得率。
需要注意的是,油脂精炼得率和分提得率的计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并确保准确称量和记录所需的质量数据。
同时,为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还应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进行计算。
总结起来,油脂精炼得率和分提得率是衡量油脂精炼工艺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正确的计算公式和严谨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评估精炼工艺的效果,并为后续油脂精炼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油脂的精炼(Oil Refining)教材
![油脂的精炼(Oil Refining)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a19e7e204a1b0717ed5dd17.png)
三、胶溶性杂质
(一)磷脂。 1、磷脂种类 (1)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 (2)磷脂酰乙醇胺(PE); (3)磷脂酰肌醇(PI); (4)磷脂酰丝氨酸(PS); (5)磷脂酰甘油(PG); 2、磷脂的性质 (1)吸水和吸水膨胀:形成乳浊胶体; (2)易氧化:保护油脂,作抗氧剂; (3)内盐磷脂(NHP):非水化磷脂;
油脂加工的基本过程
毛油 脱胶 脱酸 脱色 脱臭 脱蜡
四级油 三级油 Crude oil bleaching
二级油 一级油 (高烹油)(色拉油) degumming deacidify deodorization dewaxing
第一节 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毛油定义:(粗油或原油Crude oil) 从天然油料中用压榨、浸出等方法提取的没经过处理的油脂。 其主要成分: 一、悬浮杂质 1、无机杂质:如:泥、沙、铁屑等。 2、有机杂质:如:饼或粕屑、草杆纤维等。 3、分离方法:A、重力沉降;B、离心分离; C、过滤分离; 二、水分 1、水的存在:在工艺中产生 2、水的危害:油脂透明度差,易导致油品酸败。 3、去水方法:减压干燥,成品油<0.05%。
油脂精炼(Oil Refining)
一 、 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二 、 油脂脱胶 三 、 油脂脱酸 四 、 油脂脱色 五 、 油脂脱臭 六 、 油脂脱蜡
概论
1、油脂精炼的目的: A、除去杂质;B、提高产品质量;C、利于安全储存。 2、油脂精炼要求: A、确定油脂精炼深度; B、组合精炼工艺合理; C、减少中性油和有益成分的损失; D、有利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E、降低能量消耗; 3、油脂精炼方法: A、物化方法;B、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
四、脂溶性杂质
(一)游离脂肪酸 1、含量:一般为0.5%~5%,高者达20%左右。 2、影响油脂质量: (1)油脂风味; (2)胶溶性杂质溶解度增加; 3、除去方法:A、碱炼中和;B、蒸汽蒸馏法; (二)甾醇:在碱炼脱酸、吸附脱色、脱臭时除去。。 (三)生育酚:富集于脱臭馏出物中 。 (四)色素:影响外观和使用、油品安定性不利; 采用吸附脱色。
油脂精炼的方法
![油脂精炼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b1952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d.png)
油脂精炼的方法
油脂精炼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可以使得油脂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
好的口感,同时也有助于延长其保质期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
用的油脂精炼方法。
1. 去除杂质。
油脂中常含有杂质,如水分、蛋白质、游离脂肪酸等,
这些物质会影响油脂品质,需要通过过滤、脱水等工艺进行去除。
2. 加热脱臭。
油脂在加热的过程中会挥发出一些不良气味和杂质,可
以通过蒸馏、汽提等方式去除,以提高其纯度和品质。
3. 氢化。
在油脂中加入氢气,使得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既降低了不稳定性,也提高了品质和营养价值。
4. 溶剂提取。
通过溶剂提取的方式,可以获得更纯净的油脂,并且可
以控制脂肪酸组成,使得油脂更加适合于特定的用途。
5. 冷压。
冷压是一种保留最原始风味和营养价值的精炼方法,其过程
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适合于一些高端食用油的生产。
总之,油脂精炼是一个繁琐而又必要的工艺,精细的操作可以使得油
脂拥有更好的口感、营养价值和稳定性。
各种不同的精炼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油脂的精炼流程
![油脂的精炼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5054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2.png)
油脂的精炼流程
油脂的精炼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脱胶:向毛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在50℃时搅拌,然后静置离心,可分
离出磷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从而得到水化油。
2. 碱精炼:向热油中加入一定量的苛性苏打,混合后静置至水相分离。
碱精炼除了可降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外,可以进一步降低磷脂及色素物质。
3. 脱色:在85℃时通过用漂白土、活性炭等吸附剂处理油脂,可脱去油脂
中的色素。
4. 脱臭:在减压条件下,许多异味挥发性化合物通过蒸汽蒸馏而被除去。
这些步骤完成后,油脂的精炼就完成了。
请注意,以上步骤可能因不同原料和不同品质的油脂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油脂的精炼(Oil Refining)讲解
![油脂的精炼(Oil Refining)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241b7140912a2161479294a.png)
一 、 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二 、 油脂脱胶 三 、 油脂脱酸 四 、 油脂脱色 五 、 油脂脱臭 六 、 油脂脱蜡
概论
1、油脂精炼的目的: A、除去杂质;B、提高产品质量;C、利于安全储存。 2、油脂精炼要求: A、确定油脂精炼深度; B、组合精炼工艺合理; C、减少中性油和有益成分的损失; D、有利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E、降低能量消耗; 3、油脂精炼方法: A、物化方法;B、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
结晶塔
养晶塔
连续长混碱炼工艺流程
离心机工作原理图
Alfa Laval PX离心机碟片
第四节 脱色 (bleaching)
一、吸附脱色 二、工艺与设备
1、色素的成份
(1)天然色素: 油料中所含色素在制油过程进入油中。如叶绿 (黄)素、类胡萝卜素、棉酚。 (2)加工色素: 油脂生产中新生成的色素。 A、叶绿素受高温作用转变成叶绿素红色变体; B、游离脂肪酸与铁离子作用生成深色的铁皂; C、蛋白质、磷脂等有机降解产物; D、糖类的焦化,色原体氧化后呈现出颜色等;
2、油脂脱色方法
(1)吸附脱色;
(2)加热脱色:(类胡箩卜色素对热不稳定,经氧 化能变成无色物质)
(3)化学试剂脱色;
3、脱色工段作用
(1)脱除色素;
(2)脱除微量金属离子; (3)脱除残留皂粒、胶质; (4)脱除部分臭味物质; (5)脱除有毒物质;多环芳烃和残留农药、氧化产 物等。
4.吸附剂
水化脱胶工艺
1、间歇式水化脱胶工艺 软水 ↓ 过滤毛油→预热→水化→静置沉降→分离→含
水脱胶油→干燥(脱溶)→脱胶油 回收油←油脚处理←富油油脚
连续水化脱胶工艺流程
第三节 油脂脱酸(Oil deacidify)
(粮油加工课件)油脂精炼
![(粮油加工课件)油脂精炼](https://img.taocdn.com/s3/m/921ee7dc561252d381eb6ea8.png)
2020/10/23
• (2)半连续水化 • 其特点是:前道水化过程在罐内分阶段间歇式
操作,后道工序将水化油打入碟片式离心分离 机中将磷脂油脚连续地分离,这就代替了落后 的沉淀分离,提高了处理量和分离效果。 • (3)连续水化 • 指水化和分离两道工序采用连续化生产设备。 其中连续水化设备有喷射式混合与搅拌式混合 两种形式,油脚分离采用连续式离心机。 • 其优点是精炼率高、磷脂脚含油少、而处理量 大,缺点是耗汽量大,离心机维修要求高,且 油脚中含稀盐水回收磷脂困难。
2020/10/23
磷酸脱胶的工艺流程
2020/10/23
3.其他脱胶方法
• (1)吸附脱胶法:利用吸附剂的表面吸 附作用,也能将油中的胶溶性杂质分离, 但成本较高,生产中很少采用。
• (2)电聚法:即物理脱胶法。是将油脂 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通过高压电场使胶 质发生凝聚。
• (3)混合油脱胶法:将浸出得到的混合 油直接加水进行脱胶,然后在进行油脂 和溶剂的分离。
法和离心分离法来去除。 • 1.沉淀法(沉降法) • 凡是利用油和杂质之间比重的不同并借
助于它们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沉降法。 • 常用设备:沉降池、暂存罐和澄油箱。
2020/10/23
2020/10/23
澄油箱
1—螺旋输送机 2—筛网板 3—净油池 4—毛油和渣螺旋
输送机 5—刮板输送器 6—油箱
• 2.过滤法 • 所谓过滤,即借助重力、压力、真空或
离心力的作用,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 使用滤布过滤,油能通过滤布而渣则留 在滤布表面或滤室内,从而达到分离的 目的。 • 常用的设备:厢式压滤机、板框式压滤 机、立式叶片过滤机和圆盘过滤机。
油脂精炼工艺损耗公式
![油脂精炼工艺损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e48d26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6.png)
油脂精炼工艺损耗公式
油脂精炼工艺损耗公式一、精炼损耗:
1、豆油:
总损耗=碱炼损耗+0.6%
碱炼损耗=0.3+1.25*TL(TL,3%,
1.35*TL(TL?3%)
TL=FFA%+水分%+杂质%+磷脂%+0.3% 2、棕榈油:
总损耗=脱色损耗+脱臭损耗
脱色损耗=水分%+杂质%+磷脂%+白土添加量%*0.25
脱臭损耗=0.2+1.1*,ΔFFA%+POV/80,
注:
1、 FFA%:游离脂肪酸的百分含量
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的数量除用酸价(AV)表示外~还可用游离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来表示:
FFA% = AV ×脂肪酸分子量/56.108×1/10
对于某一脂肪酸~其分子量为常数~于是有
f =脂肪酸分子量/56.108 × 1/10 则:
FFA%=f ×AV
显然不同的脂肪酸~其f 值各异~由它们表示的百分含量也不同。
用酸价换酸成FFA的百分含量公式如下:
油酸%=0.503 ×AV(最常用的换算关系,
月桂酸%=0.356×AV
软脂酸%=0.456×AV
蓖麻酸%=0.530 ×AV
芥酸%=0.602 ×AV
亚油酸%=0.499×A V
2、磷脂%=P*30/10000,或26.31/10000, P=磷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操作温度 初温,加碱毛油温度 终温,反应后油-皂粒呈现明显分离时, 促进皂粒凝聚加速与油分离而加热所达 到的最终油温 中性油被皂化随操作温度升高而增加 间歇低温,连续高温碱炼 4、操作时间 时间越长中性油损耗越 大
油脂精炼 35
5、混合和搅拌,均匀分散;提高反应 速率 6、杂质的影响,除游离脂肪酸外,还 有胶溶性杂质、羟基化合物和色素 7、分离
油脂精炼 30
影响碱炼的因素
1、碱及其用量,理论碱量算法:NaOH(Kg)= 7.13 ×10-4×油重×酸值 超碱量 为了阻止逆向反应弥补理论碱量在分解和凝聚 其他杂质、皂化中性油以及被皂膜包容所引起 的消耗,需要超出的碱的量。 对于间歇碱炼工艺超碱量在0.05-0.25%。 对于连续碱炼工艺,超碱量占理论碱的10-50%。 GNAOH=(G理+G超)/C
油脂精炼 7
(6)脱色采用活性白土、硅酸铝、活性炭等吸附剂, 脱除油中的各种色素、胶质、氧化物等。 (7)脱臭或物理精炼采用真空汽提原理,脱除油中的 低分子臭味物质、FFA、单甘酯、甘二酯、硫化物以及 色素热分解产物等。 (8)脱蜡或脱脂主要采用冷冻、结晶或冬化结晶、分 提法脱除油中的蜡脂或固脂。 (9)过滤与精滤采用合适的过滤设备将毛油中的固体 微粒、脱色油中的白土以及氢化油中的催化剂等去除, 确保成品油的清晰度。
油脂精炼 20
(二)水化脱胶工艺
按照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水化工艺可分为 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 间歇式水化工艺
高温水化脱胶
油脂精炼 21
油脂精炼
22
连续式水化工艺
是指水化和分离两道工序均采用连续化生产设 备
连续式水化工艺优点是处理量大、精炼率高、油脚 含油少
油脂精炼
23
(三)水化脱胶设备
水化锅,连续水化器,连品质和加 工工艺直接相关。毛油中非水化性磷脂 (β 磷脂)和磷脂的钙、镁复盐的含量 多,会严重影响脱胶效果。
油脂精炼
19
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促使胶体质 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 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 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 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油脂精炼 26
2、 磷酸脱胶工艺
油脂精炼
27
酶法脱胶工艺
原理是利用磷脂酶A2,在一定的反应条 件下,进行催化水解,把油脂中的非水 化性磷脂转化成水化磷脂,然后用水化 脱胶法将这些胶质去除。磷脂酶A2对水 解甘三酯中的!0位酰基具有专一性,而对 脂肪酸和磷脂的类型却没有严格的专一 性。
油脂精炼 28
油脂精炼
8
第二节油脂精炼技术与过程设备
一、毛油中不溶性杂质的分离 毛油中的不溶性杂质主要是机械杂质: 料胚 粉末,饼潭粕悄,泥砂,纤维等 (一)沉降分离 沉降法主要用来分离机榨毛油中的饼渣、油脚、 皂脚、粕末等杂质。原理是根据斯托克斯定律, 粒子的沉降速度,取决于颗粒大小、密度、黏 度以及温度等因素,是一种自然过程
油脂精炼 11
(三)离心分离法
1、离心分离原理 利用物料组分在旋转 时产生不同离心力而进行的分离方法 离心沉降和离心过滤 2、离心分离常用设备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CYL型离心分 渣筛
油脂精炼
12
二、脱 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 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 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 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 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 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油脂精炼 13
毛油中的胶质主要是磷脂,所以“脱胶” 也称“脱磷” 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黏液质以及胶质 与多种微量金属(Ca、Mg、Fe、Cu)形 成的配位化合物和盐类 胶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的品质和贮藏稳 定性,而且影响到后续碱炼脱酸工序易 产生油、水乳化,增加炼耗和用碱量, 影响吸附脱色尤其对于物理精炼之效果。
油脂精炼 39
连续式碱炼 P53
优点:油、碱之间接触时间很短,中性油皂化 很少;离心机分离效果好、皂脚含油低;处理 量大、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自动排渣,确保了 生产连续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油脂精炼
40
碱炼脱酸设备
1、皂脚调和罐 处理富油脚 P60 2、油碱比配装置 3、混合机 碱或水在油中高度分散、混合 4、超速离心机 分离油和皂脚
油脂精炼 4
毛油的组成
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 含有极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 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 水分 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 物 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 素,脂肪醇,蜡 其它杂质:毒素、农药
油脂精炼
38
碱炼脱酸工艺
间歇式碱炼 即所谓“罐炼”,其操作全过程包括进油、 加碱、搅拌升温(约每分钟升高1度、加水、 静置沉淀(8-16h)、水洗、真空干燥以及皂脚 撇油等步骤 碱炼操作按照加碱浓度与油温的不同,可以分 为低温浓碱(初温20-30度,碱液浓度2-25波美 度,终温约65长亦称“干法” )与高温淡碱法 (初温约75度,碱液浓度1-16度,终温90-95度 适用于酸价低、色泽浅而杂质少的毛油) 。
油脂精炼
31
油脂精炼
32
2、碱液浓度 (1)碱液浓度的确定原则。 1)碱滴与游离脂肪酸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能保证碱液在油中有适宜的降速。 2)有一定的脱色能力。 3)使油皂分离操作方便。
油脂精炼 33
(2)碱液浓度的选择依据 1)粗油的酸价 2)制油方法 3)中性油皂化损失 4)皂脚的稠度 5)皂脚含油损耗 6)操作温度 7)粗油的脱色程度
油脂精炼 15
(一)脱胶原理
1、溶胶的基本特性 分散性:溶胶中粒子与介质间存在着界 面,表面积随粒子分散度的增加而增大。 不稳定性:溶胶粒子具有高表面能,帮 粒子总要趋向降低表面能达到稳定的平 衡状态,即产生凝聚而沉降
油脂精炼
16
2、 影响水化脱胶的主要工艺参数
(1)温度毛油中胶体分散相开始凝聚时的 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温度高,脂的黏 度低 水分高,磷脂的吸水能力强、水化速度快、 磷脂膨胀充分、油脚中含油少,但含水分 过多,不利贮存而且能耗较大。 水化温度也不能过高 (2)加水量
间歇:絮凝情况、皂脚稠度、分离温度和沉降时间 连续:分离机性能、物量通量、进料压力及轻相出 口压力等
油脂精炼 36
8、洗涤与干燥 洗涤影响因素:温度、水质、水量、电 解质以及搅拌等 干燥一般采用真空干燥
油脂精炼
37
碱炼损耗及碱炼效果
两大类损耗 绝对损耗 工艺附加损耗 精炼效率
精炼效率=(精炼率/毛油中性油含量)×100%
油脂精炼 14
水化脱胶
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 定数量的水或电解质稀溶液,加入毛油 中混合,使胶质能吸水膨胀、凝聚形成 相对密度较油大的“水合物”,从而利 用重力沉降或离心分离法,达到分离、 净化之目的。 在水化脱胶过程中,能被沉降分离的以 磷脂为主,而与磷脂结合在一起的蛋白 质、黏液质和微量金属等物质,也将一 起被去除。
油脂精炼 25
磷酸脱胶法作用: (1)有效去除某些非水化性胶质和微量金属元 素;将β-磷脂和磷脂的金属复合物转变成水化 性磷脂。 (2)使叶绿素转化成色浅的脱镁叶绿素、对降 低红色也有效。 (3)使Fe、Cu 等离子生成络合物,钝化这些微 量金属对降低油脂氧化的催化作用,增加油脂 的氧化稳定性,改善了油脂的风味。
油脂精炼
24
油脂酸炼脱胶
1、酸法脱胶原理 酸炼脱胶法,一般采用硫酸或磷酸进行脱胶 硫酸脱胶法一般用于工业用油脂的精炼 浓硫酸有很强的吸水性,能以2:1 的比例吸出胶 质中的氢和氧。同时它又是强氧化剂,能使部 分色素氧化破坏。 稀硫酸是一种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能 中和胶体质点的电荷,使之积聚而沉降。它也 还有催化水解作用,促进磷脂等胶质水解。
三、 脱
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 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 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 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 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 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脱酸的主要方 法为碱炼和蒸馏法。蒸馏法又称物理精炼法, 应用于高酸值、低胶质的油脂精炼。
29
油脂精炼
碱炼脱酸的作用
烧碱能中和粗油中的绝大部分游离脂肪酸,生 成的钠盐在油中不易溶解,成为絮状物而沉降。 生成的钠盐为表面活性剂,可将相当数量的其 他杂质也带入沉降物,如蛋白质、粘液质、色 素、磷脂及带有羟基和酚基的物质。甚至悬浮 固体杂质也可被絮状皂团携带下来。因此,碱 炼具有脱酸、脱胶、脱固体杂质和脱色素等综 合作用。 烧碱和少量甘三酯的皂化反应引起炼耗的增加。 因此,必须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以获得 碱炼油的最高得率。
油脂精炼 17
(3)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由于水化作用发生 在油相与水相的界面上,因此,在水化的开始 阶段需要较高的混合强度(快速搅拌或设立混 合装置),确保水分充分均匀分散、水化完全; 但由于磷脂是W/O 型乳化剂,因此混合强度不 宜过高,以免形成稳定的乳化状态 (4)电解质如上所述,加入电解质有利于提 高水化效果与油脂的稳定性。但对磷脂的综合 利用有一定影响,食盐、磷酸盐和明矾
油脂精炼
5
工艺流程 毛 油—→过滤—→脱胶—→ 脱酸—→真空干燥—→脱色—→
┌——→脱蜡→——┐ 脱臭—→过滤—→精制食用油
油脂精炼
6
油脂精炼的内容
(1)去除不溶性杂质采用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物 理方法。 (2)脱胶即脱除毛油中的磷脂、黏液质、树脂、蛋白 质、糖类、微量金属等,一般采用 水化法、酸炼法或酶法脱胶。 (3)碱炼用烧碱或碱液中和法,脱除油中的FFA、酸 性色素、硫化物、油不溶性杂质和微量金属。 (4)水洗洗去残留于碱炼油中的皂脚与水溶性杂质。 (5)干燥用加热、真空干燥法,脱除精炼后油中的水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