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客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
选修)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够翻译疑难句子,理解文意。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3.了解刺客的扶弱救危、不畏强暴、为达到刺杀目的而舍生忘死的侠义精神,及作者所欣赏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文言词汇、文言的活用、特殊句式知识,历练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的写人的艺术手法,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
学习方法
诵读、积累、研习和探讨
课时安排:3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刺客列传》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
五个人,全文5000多字,单写荆轲就3000多字,表明荆轲是这篇作品的中心人物,通过荆轲,赞扬了刺客们的见义勇为、扶弱救危、不畏强暴的精神。
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六年。当时,秦在公元前230年灭韩,接着灭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侵犯,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让秦王还回侵吞六国的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国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大举攻打燕国,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二、预习要求
1.为加点的字注音
囊嗜酒和而歌雕鸷偻行揕淬
濡染忤逆瞋目偏袒间进
2.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
(1)荆轲嘿而逃去()(2)诸侯服秦,莫敢合从()(3)秦王必说见臣()
(4)右手揕其匈()(5)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6)燕王诚振怖()
(7)而秦舞阳奉地图柙()(8)图穷而匕首见()(9)卒起不意()
(10)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11)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12)为人庸保()
(13)吾囊者目摄之()(14)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15)偏袒扼惋而进曰()(16)举筑朴秦皇帝()
3.参考注释并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
三、研习课文1-8段
1.解释加点的词语
吾曩者目摄之()请入图之()
祸必不振矣()偻行见荆卿()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太子日造门下()
2.翻译文句
(1)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徒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2)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3)连接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3.合作探讨
(1)本文开头写荆轲遭盖聂和鲁勾践的怒目、怒斥,都不计较,联系韩信的胯下之辱的故事,想想这是为了表现他
们什么精神?
(2)写荆轲见太子丹之前经过了哪些人物的铺垫?写田光的为了守信而死的节侠行为,对荆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四、布置作业:
复习本课的文言知识,预习以后课文的,找出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
第二课时
研习课文9-13段
一.归纳这部分的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词
(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2)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4)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5)持千金之资币物()
(6)愿大王稍假借之()
2.活用词语
(1)名词作动词:
皆白衣冠以送之()
(2)名词作状语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3)意动用法
太子丹患之()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4)使动用法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3.被动句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定语后置句
太子宾客知其事者()
二.合作探讨
1.作者是如何描写“易水送别”的?有何作用?
2.司马迁是如何生动传神地描写荆轲“廷刺秦王”的故事的?
三.巩固提升
1.辨析多义词
(1)间(2)顾
彼节者有间()顾野有麦场()
遂与外人间隔()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大行不顾细谨()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道(4)会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会于西河外渑池()
伐无道,诛暴秦()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道之以政()适逢其会()
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长风破浪会有时()
2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是:()
①进兵北略地②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③其人居远未来④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又前而歌曰⑦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⑧倚柱而笑,箕踞以骂⑨天雨粟,马生角⑩太子丹患之
A.①②⑧│③│④⑩│⑤│⑥⑨│⑦
B.①⑧│②⑥⑨│③⑤│④⑩│⑦
C.①②⑧│③④⑩│⑤│⑥⑦⑨
D.①⑧│②⑥⑨│③⑤⑦│
④⑩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2)太子丹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荆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四.总结本课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揣摩司马迁“摩形传神,千载如生”的写人
记事艺术。
第三课时
研习课文15-17段,总结全课,巩固提升
一.语段分析
(一)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
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徘徊不能去。每出言曰:
“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
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座称善,赐酒。而高渐离
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
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
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
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义与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