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代瓷器的五大名窑

合集下载

简单介绍宋代的五大名窑及其产品的艺术特点。

简单介绍宋代的五大名窑及其产品的艺术特点。

简单介绍宋代的五大名窑及其产品
的艺术特点。

宋代五大名窑,包括白瓷、青花、釉里红、官窑和元素窑。

一、白瓷:白瓷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其特点是胎体细腻,釉质温润,釉面微灰或无釉,色泽晶莹剔透,表面光洁无瑕,凝重厚重,古朴典雅,浑然天成。

二、青花:青花是宋代瓷器中最有名气的一种,它的特点是釉质细腻,釉面晶莹剔透,釉色淡绿而不淡,烧制时把蓝色釉料浓稠地涂抹在白胎上,以衬托出画花的生动活泼,使之具有青色的神采,令人难忘。

三、釉里红:釉里红的特点是釉质细腻,釉面晶莹剔透且呈现出淡红色。

它采用紫红色釉料,在白胎上施展技巧,把釉料整体涂抹在白胎上,形成淡紫红色的釉面,使作品具有古朴、淡雅的风格。

四、官窑:官窑是宋代官府专门烧制瓷器的窑口,它的特点是胎质细腻,釉面晶莹剔透,色泽温润,釉色淡而不淡,烧制时釉料统一浓稠地涂抹在白胎上,处理精细,烧制精致,它的细腻、淡雅的风格使官府的器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五、元素窑:元素窑是宋代烧制青瓷的窑口,它的特点是釉质细腻,釉面晶莹剔透,釉色淡而不淡,烧制时釉料统一浓稠地涂抹在白胎上,处理精细,烧制精致,有一种自然的风格,以及独特的现代感。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它与中国书法、篆刻、绘画并称“东方艺术”,享有极高的声誉。

从总体上看,它也同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语言。

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宋代则是中国陶瓷业最繁荣的朝代,北宋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及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越窑、建窑、吉州窑等共同构成了宋代陶瓷艺术的主流。

它们兴于北宋,盛于南宋,衰于元,前后达一千余年,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

北宋时期是我国陶瓷业最繁荣的时期,官窑是皇室专用瓷器。

“汝窑为魁”,“汝窑为魁”的说法有很多,但真正对汝窑有科学的理解,还是从现在的标准来讲比较恰当,“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

这是专家的鉴定结论。

所以,它虽不如青瓷那样晶莹剔透,但另有一种古朴高雅之美;所以,它又被称为“雨过天晴云破处”。

汝窑传世品仅见三件,除日本有一件外,英国博物馆、印度博物馆各藏有一件,国内目前尚未发现。

北宋时期是我国陶瓷业最繁荣的时期,不仅官窑、民窑竞相烧制,而且还出现了专为宫廷烧造的“官窑”。

宫窑就设立在汴京,其规模和工艺都堪与汝、官、哥窑媲美。

所谓“官窑”,就是朝廷直接经营的官办瓷窑。

北宋晚期是官窑的鼎盛时期,有许多遗迹证明。

曾在开封郊区的一次战争中,出土了一批官窑瓷器,这些官窑瓷器由于未经后人动手,其烧制技术保留得非常完整,十分珍贵。

在《格古要论》中记载,官窑中有油滴碗,当时还没有发现过这种油滴碗,即使到了南宋,也没有再生产过。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这种油滴碗确实存在。

但是油滴的颜色却不是纯白的,其中有很深的紫色,所以有人认为,官窑不可能生产出纯白色的瓷器。

南宋时期是我国陶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景德镇设立御窑,各地名窑荟萃,形成我国陶瓷史上空前绝后的繁荣局面。

这时的窑场增加到十七处,其中有五处产品为贡品。

宋室南迁之后,景德镇的瓷业又进入一个新阶段,有许多新的窑场相继出现,包括五大名窑、耀州窑等。

五大名窑的内容

五大名窑的内容

五大名窑的内容
宋代五大名窑包括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它们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代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学价值而闻名于世。

汝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青瓷闻名。

汝窑的青瓷釉色以天青色为主,釉面温润如玉,釉层薄而均匀,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

官窑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宋官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官窑的瓷器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等多种,釉面质感细腻,釉层肥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哥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市,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青瓷和黑瓷为主。

哥窑的瓷器釉面有开片纹理,称为“金丝铁线”,釉色有粉青、灰青、米黄等多种。

钧窑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钧瓷而闻名。

钧瓷的釉色以天青色、月白色、紫红色等为主,釉面有蚯蚓走泥纹、蟹爪纹等独特的纹理。

定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

定窑的白瓷釉色洁白如雪,胎质细腻,器型规整,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美誉。

总之,五大名窑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釉色和纹理而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陶瓷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五大名窑名词解释

宋代五大名窑名词解释

宋代五大名窑名词解释宋代五大名窑名词解释一、两宋时期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此时期可以划分为南宋和北宋两个时期。

二、名窑名窑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内制作的陶瓷窑口和产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文化价值。

在宋代,有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和定窑。

三、汝窑1. 名词解释汝窑是宋代最有名的窑口之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一带。

汝窑以其青瓷和白釉瓷闻名于世,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窑口之一。

汝窑在宋代北方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以制作素雅的青瓷和白瓷为特点。

2. 示例汝窑青瓷:以清新自然的釉色和细腻的施釉技巧著称,器物形态多样,包括如碗、盘、壶、罐等。

例如,汝窑青瓷碗,釉面光滑如玉,胎体洁白,非常精美,是宋代汝窑的代表作品之一。

1. 名词解释官窑是指北宋皇室和官府主办的窑口,主要生产供皇室和官府使用的瓷器。

官窑被视为宋代陶瓷的高峰之一,很多产品在艺术价值和技术水平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2. 示例官窑瓷器:官窑所制的瓷器,品质精良,工艺复杂,装饰华丽,常常以瓷器刻花为特点。

例如,官窑刻花瓷碗,碗体纤薄,胎体洁白,以莲瓣和卷草纹为主题的刻花装饰精美,充分展示了宋代官窑的工艺水平。

五、钧窑1. 名词解释钧窑是指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一带的窑口,以制作釉色浓艳的青瓷闻名于世。

钧窑的青瓷釉色独特,常常呈现出深蓝色、天蓝色和淡黄色等多种色彩,钧窑的工艺水平非常高。

2. 示例钧窑青瓷盘:钧窑制作的青瓷盘,釉色浓郁,常呈现出深蓝色或天蓝色,表面平整光滑,釉面如镜,十分精美。

例如,钧窑青瓷盘上绘有山水图案,画风清新,色彩协调,给人以高雅的审美享受。

1. 名词解释哥窑是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一带的窑口,以制作白瓷闻名。

哥窑的白瓷制作工艺精细,非常著名。

哥窑的白瓷以其纯白、细腻、温润的质地而受到广泛赞誉。

2. 示例哥窑白瓷碗:哥窑制作的白瓷碗,胎体洁白,通透如玉,釉面细腻光滑,触感温润。

例如,哥窑白瓷碗的碗身曲线优美,通常以窄腰和宽口设计,整体显得非常雅致。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创出丰富多采的造型,有唐八百、宋三千之说,并不夸张。

有碗、盘、碟、洗、砚滴、盏、托、瓶、壶、罐、钵、尊、盆、奁、唾壶、渣斗、炉、腰鼓、瓷塑等,大都施纯色或驳色单彩釉,表面平滑或有碎纹。

釉色有多种深浅不一的白、蓝灰、紫灰、鲜红、暗紫、青绿、褐、黑等色,更有因酸化作用而产生的光怪奇丽、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绚烂如霞,美不胜收。

装饰方面有划花、绣花、印花、锥花、堆花、暗花、珐花等。

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的有花卉、龙凤、鹤、麒麟、鹿、兔、游鱼、鸳鸯、鸭、山水纹、回纹、卷枝、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

北宋的瓷器,胎质较厚,釉上有蜡泪痕。

至大观政和之时,所烧瓷器胎薄如蛋壳,釉薄如纸,胎釉结合紧密,尤如相溶,轻敲可闻声如玉磬,可谓美不胜收。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

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1定窑名瓷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古属定州,故名。

始烧于唐代,宋代时发明覆烧工艺,规模扩大,宋、金时期繁盛时期,至元代时衰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

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等类,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

五大窑

五大窑
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器型在唐代以 碗为主,宋代则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亦 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 白,不太透明。定窑由上迭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 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
A
19
A
20A21A来自22A23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 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 有开裂或呈冰片状, “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 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 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 色。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 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
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A”。
6
A
7
A
8
A
9
A
10
支钉
A
11
官窑
官府经营的瓷窑,也泛指明、清时期景德镇为宫廷生产的 瓷器。宋代由官府直接营建,北宋官窑在京城汴京(今河南 开封),南宋官窑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凤凰山),故又有 “旧管”和”新官”之分。“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 没有发现。
A
12
A
13
A
14
哥窑
宋五大名窑之一,其烧造年代为南宋中晚期,产 地为浙江龙泉,至今未找到确切窑址。哥窑瓷器非常珍 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全为宫廷用瓷的 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哥窑胎色黑褐,釉层冰裂,釉色多为粉青或灰青。 由于胎色较黑及高温下器物口沿釉汁流泻而隐显胎色, 故有“紫口铁足”之说;釉层开片有粗有细,较细者谓 之“百圾碎”。纹线为黑黄相间,俗称“金丝铁线”。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天青釉莲花碗,北宋时烧制,现已失传。

这件瓷器主要装饰有莲花纹,通体满釉,碗口以下有5道细开片,口沿稍残,底足略残,应为民间用瓷。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盘、碗、碟、洗等多为残器。

因此,我们认为宋代瓷器应该是单色釉为主,无纹饰者极少,而且多为皇室用瓷。

只有汝窑在其产品中具备了“五色”,即天青、粉青、月白、天蓝、淡绿;而官窑也仅在天青一种釉色上达到了高度艺术化。

我国古代对于青瓷的称呼多样,如:青瓷、黑瓷、青白瓷、秘色瓷、哥釉等等。

汝窑、官窑、哥窑都属青瓷系统,但因为宋代“汝、官、哥、钧”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因此人们习惯性地将汝、官、哥、钧并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但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应该是指宋代官办和民办两大瓷窑系统,即所谓的“汝、官、哥、钧、定”,而钧窑则不在其内。

我国古代,通常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工艺品称之为“国粹”。

可以说,宋代的瓷器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其造型来说,不但大量烧制酒具,还广泛烧制各式日用品,不仅如此,宋瓷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比如:将梅瓶改变成执壶,在瓶身加以点缀,使得宋代的梅瓶更加别具一格;又比如:杯托的设计也突破了唐朝的传统,发展为杯形托,别致美观;再比如:在饮食器皿中的创新更加值得一提,宋代出现了成套的茶具,如:茶碾、茶罗、茶匙、茶瓶、茶盏等。

哥窑青瓷在我国南方是较为少见的,仅在广东地区有所发现。

它仿造前代名窑中的产品,既追求它的形式,又追求它的质感,更追求器物表现出的意境,甚至还会在花果、瓜果之类上面做一些文章。

除了哥窑外,北宋另一著名青瓷窑——汝窑也是非常精美。

汝窑的胎体薄,而且非常均匀,不会出现大的器物上厚下薄的情况,而且大多数汝窑瓷器都是经过二次烧制而成的。

由于汝窑每一次出土的文物都只有几件或十几件,在宋代文献中也很难查到相关的记载,因此对汝窑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考古学的阶段。

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一、官窑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在琳琅眩目的中国瓷器中,"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古气盎然,朴人眉于,被视为瑰宝。

官瓷是官办瓷窑制器,专供皇家使用,是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代的宫廷御瓷,权臣贵胄也只能望瓷兴叹,可见而不可及。

因而高贵、难得便成为人们对北宋官瓷的第一印象。

相传官窑造出以后,宫里的太监便来检查,发现有稍稍瑕疵的便摔碎。

剩下的精品才可呈到皇宫里,供皇室使用。

正因为这个,所以,官窑存世量极少。

特点:1、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2、官府经营的瓷窑。

也泛指明、清时期景德镇为宫廷生产的瓷器。

元代景德镇官窑称“枢府窑”。

明清景德镇官窑,近代常以帝王年号分别命名,如;“宣德窑”、“成化窑”、“康熙窑”等。

明清官窑亦称“御窑”,存世量极少。

3、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二、汝窑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

窑址在河南汝州神垕镇(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宋代瓷器名窑

宋代瓷器名窑

宋代瓷器最著名者有哥窑、汝窑、官窑、定窑和钧窑五大名窑。

哥窑哥窑出产的瓷器胎质细腻且性能坚实,一般较重。

器物以瓶、炉、洗、碗、罐为主。

主要以釉色取胜,釉色以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 豆绿,米色为主。

均匀光洁,晶莹滋润。

尤其开创了以纹片为装饰的先河,特点是釉面龟裂有网状开片,或重迭有冰裂纹,或呈细密小开片(俗称“鱼子纹”)。

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沈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金丝”、“铁线”。

宋代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铁足紫口”,是指口沿施釉淡薄,显出胎色,圈足底亦露胎。

没有釉色的地方色彩红如瓦屑,釉色极其厚润纯粹,历经千年仍然莹润如新。

此为宋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

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虽然当时收藏界仍有人持不同看法,但其拍出价仍高达1000万元以上。

然而哥窑是否存在仍待更多证据. 哥窑之名,在宋代文献中未能查到,在元代《至正直记》中始有哥窑之说。

清朝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南宋处州龙泉县(今属浙江省)有章姓兄弟俩以烧瓷为业,哥哥章生一烧瓷以胎细质坚、断裂开片为特色,因而被命名为哥窑,弟叫章生二,弟窑则又称龙泉窑。

这似乎是名副其实的。

1956年以来在龙泉县的考古发掘,即发现了黑胎青釉、细丝片纹的龙泉青瓷。

但人们却仍有怀疑,因为传世的宋代哥窑,琢器造型多仿青铜器,俨然为宫廷用瓷样式,按理应出自官窑;而如上所述,章生一的哥窑显然只是民间私窑。

为解此疑问,196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特请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所提供的宋哥窑实物标本进行化验,结果证明其化学成分、纹片颜色和形式皆与龙泉青瓷有所不同。

瓷器五大名窑

瓷器五大名窑

瓷器五大名窑我国从古自今都着瓷器之国的美誉,到了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从当时历史条件下讲:无论从质地,工艺,技术还是美感可以说已达到了瓷器顶峰。

,也出现了一批珍贵的瓷器艺术品,其中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这五种,被后人赞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也是中国五大名窑。

一、汝窑五大名窑之首,天青釉、薄胎满釉、蟹爪纹汝窑因窑址在汝州得名,汝瓷造型极简,最大的特点在于釉色,特别是天青釉,颜色如同“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薄胎满釉能产生出“似玉非玉而胜玉”的效果。

被宋徽宗钦定为御用瓷,由于靖康之变,汝窑开窑时间非常短,产出不多,至今已知传世的作品仅有65件。

(玛瑙工艺的入釉是汝窑工艺的一大特征,玛瑙起的是着色稳定剂的作用,会出现蟹爪纹),汝窑整体上显示含蓄沉静、温柔敦厚的风格,为五大名窑之首,也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窑。

二、官窑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

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在当时俗称官窑。

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

由于胎料中含铁量很高,导致瓷器口沿釉薄的地方呈灰紫色,而底座没有釉的地方呈黑褐色。

大件较少、以小件为主。

三、哥窑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

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

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

四、钧窑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钧窑烧的也是青瓷,然而釉面却并不止青色,由于复杂的配釉工艺。

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正是说的钧窑,传说这也是一种缺陷美。

流传至今的钧窑,名气最大的当属故宫博物院的钧窑花盆。

五大名窑名词解释

五大名窑名词解释

五大名窑名词解释五大名窑是指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和价值的陶瓷窑口,包括景德镇、宜兴、汝窑、定窑和越窑。

1.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中国最著名的陶瓷产地,历史悠久。

景德镇瓷器以青花瓷和粉彩瓷闻名于世。

青花瓷是利用钴料在白瓷上绘制图案然后进行烧制的,色彩鲜艳,釉面晶莹剔透。

粉彩瓷是一种多彩绘画瓷器,釉上彩画有较高的装饰性。

景德镇瓷器意蕴深厚,精湛绝伦,一直以来受到各国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2. 宜兴: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是中国最重要的中国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相结合的产地。

宜兴瓷器以紫砂壶为代表,是中国传统茶具的代表之一。

紫砂壶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红色的泥料,釉面光滑,手感舒适。

宜兴的紫砂壶因其艺术价值和实用性而受到广泛追捧。

3. 汝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是中国最早的官窑之一。

汝窑瓷器以白釉瓷和青釉瓷为主要特色。

白釉瓷器釉面洁白如玉,形制端庄,素雅洁净,被誉为中国陶瓷制作的顶峰之作。

青釉瓷器瓷胎细腻,釉色青翠明丽,图案优美,是宋代经久流传的经典作品。

4. 定窑:位于河北省定州市,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陶瓷窑口之一。

定窑瓷器以白釉瓷和青釉瓷为主要特色。

白釉瓷器釉面洁白如玉,器形匀称,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古代瓷器造型的典范之一。

青釉瓷器釉色晶莹剔透,品味高雅,历来是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5. 越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瓷窑之一。

越窑瓷器以青瓷和白瓷为代表。

青瓷釉面深沉莹润,色泽如青天色,是南方瓷器的代表之一。

白瓷器质朴典雅,釉面光滑,形制优美,一直以来备受青睐。

综上所述,五大名窑分别以其独特的特色和高超的工艺制作而闻名于世,并且对于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窑口的瓷器不仅是艺术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宋代五大名窑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北宋时期,在今河南宝丰清凉寺窑、宝丰清凉寺窑、鲁山段店窑,以及禹县的钧台窑、鹤壁集窑一带,相继建起了几座规模宏大的官窑、汝窑和钧窑,烧制出了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瓷的青瓷和影青瓷。

由于这三种瓷器都有不少开片,所以又将它们合称为“开片三杰”。

当然,真正最好的汝窑瓷器应当数宫中陈设之物,因此,在汝州城内东关老街上的天青釉汝窑瓷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那么,宫中用瓷为何自定窑瓷起就使用龙泉瓷器?原来,古代皇家自己烧造瓷器时,并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而是将全国各地烧制瓷器的优质原料收罗到京城,再请当时技术最好的工匠精心加工,烧制出宫廷专用的瓷器。

因此,宫廷用瓷也就主要使用其他地区生产的瓷器原料。

但后来的宋朝皇帝,却将定窑瓷器的使用传统保持下来,以至成为日后判断定窑瓷器是否为宫廷用瓷的重要依据。

因此,如果你手里拥有一件定窑瓷器,别人很难分辨其真伪。

1、宋徽宗赵佶,号“道君皇帝”,人称“宋徽宗”。

在位时广搜天下奇花异石,用船载入宫内,在宫内或御花园中种植,称“花石纲”。

在位30年,国势颓废,民不聊生。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

他是一个亡国之君,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在书画、诗词、音律、烹饪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他也善长花鸟画,精于鉴赏古玩,所以能收集到天下名贵的奇花异石,以供其玩赏。

传说他曾乘船到海外寻找奇珍异石,搜集了许多花石,并为它们写了许多赞美诗。

他还亲自培养盆景,并让太监在皇宫的庭院中种植花卉树木。

后人因此把宋徽宗称为“花石纲之主”,在《宣和遗事》中记述:“ (宋徽宗)末年,天下所贡奇花异石,珍禽怪兽,无远不至。

”这些珍贵的花石不仅是供皇帝观赏的,还作为祝寿礼品献给皇帝。

据说,宋徽宗在这一方面投入的资财占全国军费的三分之一。

他还自创了一种书法字体,这种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

后世很多仿照他的字体写成的书法作品很受追捧。

北宋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

北宋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

汝窑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汝窑英文名称:Ru kiln定义: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官(河南开封)、钧(河南禹县)、哥(浙江龙泉)、定(河北曲阳)窑齐名于世。

汝窑以产青瓷著称。

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

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

应用学科: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二级学科);陶瓷(三级学科);传统陶瓷(四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北京故宫藏汝窑天青釉圆洗汝窑,中国古代著名瓷窑,创烧于北宋晚期,因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宝丰一带),故名。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

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被历代称颂,有“宋瓷之冠”美誉,又与同期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合称“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

流传到至今的真品,已知的仅65件,珍贵非常。

目录概述史料记载价值汝窑之谜特征历史汝窑的釉色展开概述史料记载价值汝窑之谜特征历史汝窑的釉色展开编辑本段概述在汝州境内(今河南宝丰清凉寺),故名汝窑。

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汝窑器具(2张)有两部分,其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

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

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

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但鲜有乱真者。

临汝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三处遗址烧制民间用青釉瓷器,现称“临汝窑”,系汝窑中一部分。

烧瓷时间长,主要烧青釉,有印花、刻花装饰,以印花为主;造型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烧瓷历史比耀州晚,属耀州窑系。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

名瓷之首,汝窑为魁。

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中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其中五大名窑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的代表。

它们分别是汝窑、官窑、定窑、钧窑和哥窑。

1. 汝窑:汝窑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宋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汝窑的特点是采用青灰色胎土,釉面厚重而沉稳,釉色分为青、白、紫、黑等。

汝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古朴大气,给人以深沉内敛的感觉。

2. 官窑:官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是唐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官窑的特点是釉色丰富、变化多样,有天蓝、海蓝、葱绿、绛红、紫色等。

官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花器等为主,造型精美细腻,以官窑白釉为底的“定窑白”被誉为瓷器中的“白玉”。

3. 定窑:定窑位于河北省唐县,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

定窑的特点是以白色、青色和黑色为主色调,釉面洁白润泽,具有一定的透明感。

定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极具时代特色。

4. 钧窑:钧窑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是元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钧窑的特点是釉色温润,变化丰富,有天蓝、青绿、鹅黄、紫色等。

钧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精美,釉面有一定的流淌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5. 哥窑:哥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明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哥窑的特点是釉色艳丽,变化多端,有鲜红、翡翠绿、紫罗兰、黄色等。

哥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灵动秀美,给人
以柔和雅致的感觉。

总体来说,五大名窑各有特点,但它们都以精湛的工艺、细腻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为人所称赞。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陶瓷艺术史上的珍品。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

简述宋代五大名窑宋代五大名窑是指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和定窑。

钧窑,因窑变时釉色为红、紫二色,故名“钧”。

其釉色为一绝,浓淡兼备,有似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

钧窑在今河南省禹县,宋代属钧州,故名。

始于唐,盛于北宋,金元明清仍有制作,以元代品质最好,其中以宋代八卦纹片称绝。

汝窑,宋代属汝州,故名。

因临近汝河而得名。

它创烧于北宋晚期,是继定窑之后,北方地区的另一个著名瓷场。

官窑,宋代属官府所设之窑,又称“修内司官窑”。

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故名。

创烧于隋,兴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早期以烧青瓷为主,宋代创覆烧法,盘、碗、瓶、洗等各式器皿无所不备,其中的茶叶末釉色调清亮而美如碧玉,为宫廷垄断,多作为供器。

汝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因此地盛产汝瓷而得名。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胎呈灰色,深灰色,俗称香灰胎,釉为天青色,多数为豆绿色,釉面滋润细腻,有明显酥油感觉。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盘、碗、洗、尊等为主。

主要用于装饰,还有为数不少的陈设品和日用品。

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宋时属定州,故名。

唐代已烧制白瓷,至宋代更有进步,胎薄质细,釉色润泽,白中略带粉红,有的器物上还印有“枢府”字样。

除烧白瓷外,还大量生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

官窑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宋代属官府设立的专烧贡瓷的窑场。

前人记载定窑“底有纹章,悉不施釉,足卷而釉露,紫口铁足”,是判断定窑是否为官窑的重要依据。

目前发现的南宋官窑瓷器有碗、盘、洗、盆、壶、瓶等器物,造型典雅秀美,胎薄釉润,质如碧玉,釉色青翠华滋,足底有粉状支钉痕,是南宋修内司官窑器的典型特征。

南宋官窑胎体较薄,釉层较厚,釉色滋润柔和,如同美玉。

釉面上常有少量泪痕,称为“蟹爪纹”。

修内司官窑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工艺的珍品,其工艺技术水平很高,与北宋官窑器相比,在胎质、釉色、造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哥窑是产于江西省修水县的一个瓷窑,有人也把它叫做“章窑”,又叫“龙泉窑”,是继北宋官窑后为宫廷烧制的瓷器。

简述宋瓷五大名窑的艺术特点及艺术成就。

简述宋瓷五大名窑的艺术特点及艺术成就。

简述宋瓷五大名窑的艺术特点及艺术成就。

宋瓷五大名窑是中国宋代时期最具代表性和最为著名的五大瓷窑,分别为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和哥窑。

它们在中国瓷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艺术特点和成就如下:1. 汝窑:汝窑以其宏伟壮丽的青瓷而著称,采用高温的烧制技术,呈现出墨绿色的釉面。

汝窑的特点是胎体坚实,釉色莹润,器型优美,简洁朴实,造型大胆,装饰简约典雅。

代表作品有官窑的青瓷盖罐、花瓶等。

2. 官窑:官窑是宋代官方瓷窑,因得到官府的保护而得名。

官窑采用精细的瓷土和特殊的釉料,烧制出细腻的瓷器。

它的特点是釉色鲜亮,釉面光洁如玉,装饰丰富多样,以粉彩、青花等技法为主。

代表作品有汝窑的刻花盖罐、青瓷盘等。

3. 钧窑:钧窑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纹饰而著名,釉色多变,如蓝紫色、紫红色等。

钧窑的特点是器形端庄雅致,釉底均匀渗透,釉色温润丰富。

代表作品有青瓷碗、瓶等。

4. 定窑:定窑是以白瓷而著称,以其纯净白皙的釉面和纤细的胎体而受到赞誉。

定窑的特点是胎体纤细、薄透,釉色洁白明亮,装饰简约精美。

代表作品有白瓷碗、盘等。

5. 哥窑:哥窑以其独特的斑点装饰而著名,釉面上覆盖着大小不一的斑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哥窑的特点是釉面晶莹剔透,斑点分布自然均匀,造型优美,装饰简单大方。

代表作品有斑点瓶、碗等。

这五大名窑在宋代的瓷器制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后来的瓷器制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艺术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宋代瓷器制作的高度技术和精湛工艺,展现了宋代瓷器的丰富多样性和创新精神。

这些窑口所生产的瓷器,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了中国瓷器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赞赏。

宋代五大官窑指的是哪五个

宋代五大官窑指的是哪五个

宋代五大官窑指的是哪五个古代五大官窑一般来说,指的是宋代的五大名窑,它们的分别为: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古代五大官窑各自的特点分别如下:1、汝窑:为五大官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

汝窑的艺术特征是以青瓷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等是鉴别汝窑的重要依据。

其中,”蟹爪纹“是指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芝麻挣钉”则是因烧造时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起,然后把汝窑瓷器支在空中烧。

这样烧制的瓷器烧好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点。

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

传世代表作有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天青釉圆洗、汝窑天青釉碗、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及汝窑粉青莲花式温碗等。

2、官窑: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建立,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

为了做出区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

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官窑瓷器的艺术特征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

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

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传世代表作有官窑青釉弦纹瓶、官窑青釉直颈瓶、官窑青釉圆洗等。

3、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学界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分歧,有人认为并非是宋代,而是元代。

哥窑的艺术特征为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

哥窑瓷器釉面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色,称“金丝”。

“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

宋代五大名窑介绍

宋代五大名窑介绍

宋代五大名窑介绍
在宋代,中国陶瓷产业达到了一个高峰。

下面是宋代五大名窑的介绍:
1. 青瓷窑:青瓷窑以河北定州为中心,制造出了许多著名的青瓷作品。

青瓷窑的特点是采用高温烧制技术,制作出颜色深浅相间、釉面光洁的青瓷器物。

它们以简约、素雅而闻名。

2. 官窑:官窑位于河南开封,在宋代时享有皇家供奉之地的特权。

官窑主要生产白瓷和官窑瓷器,在制作过程中注重精确的形状和纹饰,釉面晶莹剔透,被誉为“皇家瓷”。

3. 镇窑:镇窑位于江西景德镇,是宋代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窑场之一。

镇窑以制作瓷器而闻名,其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青瓷、黑瓷、青花瓷等。

镇窑的瓷器注重线条流畅和华丽的装饰,被誉为“瓷器之乡”。

4. 汝窑:汝窑位于河南平顶山市,是宋代最重要的窑场之一。

汝窑以其独特的青灰釉和朴实的造型而著名。

它们的瓷器在形制上注重自然流畅,釉面质朴而典雅。

5. 高台窑:高台窑位于江西临川,以制作青绿釉陶瓷而闻名。

高台窑的瓷器具有独特的釉色和纹饰,通常采用浅底、高圈、薄胚的设计。

这些瓷器造型精美,釉色艳丽,技术水平相当高。

这些宋代五大名窑给中国陶瓷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对后来的历代瓷器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中国五大名窑

中国五大名窑

中国五大名窑中国五大名窑,又称宋代(北宋)五大名窑,是指中国宋代建立的烧制瓷器的五大瓷窑。

它们是定窑、哥窑、官窑、钧窑和汝窑。

# 1.定窑- 窑址位于现在的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燕山村一带。

- 始于唐终于元。

以白瓷闻名,色泽洁白,不太透明。

也有黑、酱、绿釉体。

- 定窑遗址于1934年被北平大学教授叶麟趾先生发现,1941年日本陶瓷学者小山富士夫根据这一个线索,又对涧磁村进行了调查,证明涧磁村就是宋定窑白瓷的主要产地。

- 近几年来河北省投资近千万元对遗址进行保护,并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定窑-白釉划花游鹅纹碗# 2.哥窑- 哥窑又名哥哥窑、琉田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之一,为宋代浙江处州人章生一在龙泉琉田创建的瓷窑;章生一的弟弟章生二在龙泉也有瓷窑,叫弟窑。

- 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

有开片。

- 因为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氧化,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

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

- 哥窑瓷开片(裂纹),有冰裂、梅花片、墨纹、细碎纹等形状。

-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哥窑瓷“以粉青色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

纹取冰裂、鳝血、铁足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最下”。

哥窑-米色釉黄贯耳壶# 3.官窑- 官窑广义是指朝廷开设的窑场,狭义是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开设的瓷窑场。

官窑产品必须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客观上就限制了陶瓷工匠的艺术发展,清乾隆之后,官窑产品也就逐渐没落了。

- 宋朝官窑分做两个地方,一为北宋的汴京官窑,一为南宋南迁后高宗在杭州所另立的新窑“杭州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

- 汴京官窑瓷器土脉细润、紫色,体薄,紫口铁足。

大观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大绿三色;政和以后的官窑瓷釉只青带粉红色,但是有不同浓淡。

- 宋朝迁都临安后,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称为内窑;后来又在郊坛建立新官窑。

修内司郊坛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米黄三色,有冰裂纹,隐纹如鹰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宋代瓷器的五大名窑
■定窑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民窑。

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

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称为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

黑釉、酱釉称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制作精湛,造型典雅。

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

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钧窑
钧窑分官钧窑、民钧窑。

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
的第二座官窑。

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合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

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

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因钧瓷釉层厚,在烧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官窑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
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哥窑
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

拒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

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
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

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
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

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

器形以洗、炉、盘、碗为多。

■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
官窑,前后不足20年。

窑址在河南汝州(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等为主。

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
“吾华制瓷可分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

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

更有钧窑,亦甚可贵。

”由于柴窑至今未发现窑址,又无实物,因此通常将钧窑列入,与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