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区域地理复习教案日本
高三地理复习《日本》教案
高三地理复习《日本》教案复习目标1. 记住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
2. 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复习重点加强区域分析和比较。
复习难点:深层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
复习指导:结合相应地图,认真背记“知识梳理”,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红笔标出答案,8分钟后点名提问。
1、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及措施。
3、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
知识梳理一、日本概况:国土组成: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国四、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390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北方四岛: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诸岛仍被俄罗斯所占。
面积狭小,人口超亿的国家,人口稠密人多地狭的岛国。
二、自然地理特征-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山地岛国(1)地形“四多”:多山地、港湾、火山、地震多山地丘陵:占国土四分之三以上,平原狭小,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
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横滨最大海港,神户第二大港、东京是第三大港多火山、地震:被称为“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峰。
(有感地震平均每达1500多次(即天约4次)原因: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消亡边界形成地形:深海沟、岛弧链、海岸山脉。
附:板块张裂地带往形成裂谷、断层、海洋、海岭。
)(2)气候: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海洋性强原因:由于深受海洋的影响,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流经,年降水偏多且分配均匀,气温的年较差也较小,海洋性特征非常显著。
)(3)河流:多为山间河流,特点:地势落差大,流程短,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降水较多)(4)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森林覆盖率达高。
(5)自然资源:森林和水能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从地理特征两个方面比较异同点)三、人文地理特征——发达的经济(1) 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主指工业)发展条件:不利: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3)了解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
(4)通过读图,掌握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对比图表,了解日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对邻国日本的了解。
(2)学习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提高自身的防震意识。
(3)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3)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
(4)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的综合理解。
(2)日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和解读。
(3)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借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激发学生对日本这个邻国的兴趣。
2. 新课教学(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
(2)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多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资源贫乏,煤、石油等主要依赖进口。
(3)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经济发达,工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农业和渔业也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
(4)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主要工业区和沿海港口城市;多地震、火山,如富士山、樱岛火山等。
3. 案例分析以日本地震和火山为例,探讨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免费下载】区域地理复习日本教案
3、案例分析
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是东亚东部海洋上一个群岛国家。
(1)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 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 1000多个小岛组成。
(2)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
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
人口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
2、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 总面积3/4以上。河流短、急,水能 丰富。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 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 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富 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3776米,是 日本的最高峰。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初中地理教案教案日本
初中地理教案教案日本【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理解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认识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5.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教学难点】1. 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提问:同学们对日本了解多少?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日本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1. 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1.1 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1.2 讲解日本的地形特点: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有狭小的平原。
1.3 介绍日本的气候特点: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1.4 讲解日本的资源特点: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2. 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2.1 介绍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
2.2 讲解火山和地震对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 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3.1 介绍日本的经济特点:加工贸易为主,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3.2 讲解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市。
三、课堂练习1. 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请学生总结日本的地形、气候和资源特点。
3. 请学生解释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4. 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和重要城市。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2. 强调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地理环境对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日本地形分布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东亚地区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2、了解日本的文化、历史和政治制度。
3、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分析能力,以及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东亚和日本的了解情况,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2、知识梳理:通过多媒体展示东亚与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东亚和日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深入探究: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例如东京、大阪等,详细介绍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
同时,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这些城市或地区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4、实践活动:提供一些东亚和日本的地图和统计数据,让学生进行区域分析、定位、数据解读等活动。
例如,让学生找出某个城市的位置,分析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或劣势,或者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等。
5、课堂讨论:就一些热点问题,例如日本历史中的侵略行为、现代日本的社会问题等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6、总结与作业: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一些相关作业,例如绘制一个东亚地区的地图,或者写一篇关于日本文化历史的短文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东亚和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
2、采用案例教学,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详细介绍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
3、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布置一些实践活动和讨论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4、采用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评价与反馈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包括学生的地图绘制、短文写作等。
关于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
关于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岛屿;(2)了解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3)熟知日本的人口、城市分布及其原因;(4)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产业及对外经济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提高学生对日本地理位置的认识;(2)运用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对日本地形、气候特点的理解;(3)采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日本人口、城市分布的原因;(4)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优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日本地理特色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2)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培养国际视野;(3)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同感,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日本的地理位置(1)领土范围及主要岛屿;(2)地理位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2. 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1)地形特点:山地、丘陵、平原;(2)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地形、气候对经济的影响。
3. 日本的人口、城市分布(1)人口分布特点: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2)城市分布特点:沿海地区集中;(3)原因分析: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等因素。
4. 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1)经济特点:加工贸易经济、经济发达;(2)主要产业:电子、汽车、造船等;(3)对外经济关系: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5. 日本的发展经验与启示(1)发展优势:人力资源、科技优势;(2)发展不足:资源贫乏、环境问题;(3)对我国的启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2)日本的人口、城市分布及其原因;(3)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产业及对外经济关系;(4)日本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2. 教学难点:(1)日本地形、气候对经济的影响;(2)日本人口、城市分布的原因;(3)日本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优势。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 能借助地图,准确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 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能说出常用的防震措施。
3. 了解认识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其他国家。
教学重点:1. 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2. 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掌握学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图片导入。
播放关于日本的图片: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图片,并解说:这是一个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并且位于我国东方,是我国的邻邦——日本。
2. 提问:你对日本了解多少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 读图7.1日本在世界的位置,思考下列问题:(1) 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日本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2) 说出日本的纬度范围。
学生活动:(1) 太平洋、东海、黄海、日本海。
亚洲,东部。
(2) 大致位于北纬30到北纬45之间。
教师总结: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这是从海陆位置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致在北纬30°到北纬45°之间。
2. 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总结。
3. 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质特点。
4. 介绍常用的防震措施,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三、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学习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问题引导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同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提高了学生的防震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的讲解较为简单,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
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
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关于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篇一:区域地理复习——日本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对本节的,让学生了解日本在世界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特点;2、通过对日本的地形及纬度分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学会分析其气候的成因;3、通过对日本的气候和地形的学习,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及成因;通过对其气候成因的分析,了解日本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成因;2、日本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3、日本气候类型与中国同纬度相比有何不同?4、日本的资源优势和劣势,日本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危害。
教学难点1、日本气候的分布及成因;2、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3、日本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如人口老龄化和资源贫乏的解决等。
教学方法1、讲授2、对比分析3、案例分析教具准备1、教学挂图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教师高二地理组:张瑞华教学过程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1、日本是东亚东部海洋上一个群岛国家。
(1)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
(2)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
州北海道本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
九州人口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
四国2、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
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峰。
(3)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如神户、横滨),(人工海岸占1/3)。
3、海洋性显著的温带气候:(1)、日本地处温带,在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内,季风气候显著。
(2)、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南部和四国、九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3)、气候海洋性强。
因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
初中地理日本优质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日本经济、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3. 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防震措施,增强学生的防震意识。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
2.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3. 日本的防震措施。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3. 让学生掌握日本的防震措施,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
2. 提问:你们对日本了解多少?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教材,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
2. 让学生结合地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点,重点介绍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
2. 讲解日本的经济发展,重点介绍日本的工业、农业、渔业等特点,以及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3. 讲解日本的文化特色,重点介绍日本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以及日本的社会风貌。
四、案例分析1. 分析日本的防震措施,重点介绍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建筑抗震技术、民众防震意识等。
2.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日本能够有效地进行地震预警和防震减灾?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和防震措施的理解。
2. 强调日本的防震措施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启示。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绘制日本地图,标注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工业区等。
2. 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介绍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和防震措施。
地理《日本》教案范文模板
地理《日本》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2)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3)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特点;(4)认识日本的主要城市及文化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日本与中国地理环境的异同;(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日本地理特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2)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3)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特点;(4)日本的主要城市及文化特色。
2. 教学难点:(1)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日本的主要城市及文化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日本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2)简要介绍日本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法,分析日本与中国地理环境的异同。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介绍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特点;(3)讲解日本的主要城市及文化特色。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日本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2)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地理教材;2. 图片:日本地图、地形、气候等相关的图片;3. 视频:关于日本地理、文化特色的视频资料;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关于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
关于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第一章:日本地理概况1.1 地理位置讨论日本的地理位置,包括其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具体位置。
强调日本是一个由四个主要岛屿(本州、九州、四国和北海道)组成的岛国。
1.2 地形与气候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如高山、丘陵、平原等。
探讨日本的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并解释其季节变化。
第二章:日本自然资源2.1 矿产资源讨论日本的矿产资源特点,如煤、铁、石油等,并探讨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2.2 水力资源强调日本丰富的水力资源,并解释其对日本电力供应的重要性。
第三章:日本经济3.1 经济发展历程概述日本自二战后的经济发展历程,包括其快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2 经济结构分析日本的现代经济结构,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并强调其对外贸易的依赖性。
第四章:日本人口与城市化4.1 人口特点讨论日本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老龄化、人口减少等,并探讨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2 城市化进程分析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包括城市分布、城市规划和城市问题等。
第五章:日本的政治与社会5.1 政治体制介绍日本的政治体制,包括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等,并讨论其政治稳定性。
5.2 社会文化探讨日本的社会文化特点,如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传统节日等,并强调其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六章:日本的农业与粮食安全6.1 农业特点分析日本的农业特点,如水稻种植、农业科技等,并讨论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2 粮食安全问题探讨日本的粮食安全问题,如耕地减少、农业人口老龄化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七章:日本的环境问题7.1 环境问题概述概述日本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
7.2 环境保护措施讨论日本政府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如环保法规、绿色能源推广等,并分析其效果。
第八章:日本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业8.1 旅游资源介绍日本的旅游资源,如富士山、京都的寺庙、温泉等,并讨论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8.2 旅游业发展分析日本的旅游业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地位,并提出未来发展策略。
地理《日本》教案范文模板
地理《日本》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使学生掌握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3. 培养学生对日本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
2. 地形特征:多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
3. 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4. 经济状况:发达的制造业,汽车、电子产品等出口产业著称。
5. 文化特色:传统与现代并存,富士山、樱花等代表性文化符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征及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2. 难点:日本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理解,以及对日本地理现象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利用地图和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征。
2. 第二课时:讲解日本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3. 第三课时:分析日本的政治制度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第四课时:探讨日本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日本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日本地理信息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图表等。
2. 地图和图表:准备日本的地形图、气候图、经济结构图等,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3. 案例资料:收集有关日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案例资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地理《日本》教案范文
地理《日本》教案范文地理课教案范文《日本》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地形特点。
3.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文化、经济等方面。
4.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地形特点。
2.日本的人文地理特点。
三、教学难点1.日本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
2.鼓励学生进行地理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日本地理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
3.学生练习册和地理书籍。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提问:“谁知道日本这个国家在哪里?”2.让学生根据世界地图指出日本的位置。
3.教师用课件展示日本的位置,并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
步骤二:介绍日本的地理情况1.让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包括靠近哪个大洋和哪个大陆。
2.教师用课件向学生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包括北纬多少度、东经多少度等。
3.向学生传授一些关于地理坐标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坐标。
步骤三: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地形特点1.让学生观察日本的自然环境,包括山脉、海洋、河流等。
2.教师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地形特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3.学生进行讨论,讲述自己对日本自然环境和地形特点的观察和分析。
步骤四:日本的人文地理特点1.向学生提问:“除了自然环境和地形特点,你们还有什么想了解的?”2.学生提问后,教师用课件展示日本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人口、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并向全班做一个简短的分享。
步骤五:地理观察和分析1.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日本的地理特点,并且比较其他国家的地理特点。
2.学生用练习册或书籍完成一些地理观察和分析的练习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六、教学反馈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区域地理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师的启发性讲述与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读图、讨论、探究、集体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备注
创
设
情
境
导入新课:展示日本的国旗图片,简述日本名字的来源,以引起学生兴趣。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知识。
得出结论:日本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
接着读出经纬度位置并得出结论:位于北温带。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共
建
知
能
应
用
巩
固
小结诊断源自评价作业布置
与
预习提纲
板
书
设
计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教
学
札
记
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进展很顺利,学生结合探究和填充图册上的填充题,即时的巩固了所学知识。黑板上学生画
承转:接着让我们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首先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等。
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明显。
展示课件:展示图7.2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其地形特点:山地多、平原少。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日本的自然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优劣会影响该国的经济、文化等人文环境,让我们分析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展示课件:展示图7.1日本的位置,让学生找出日本的相对位置:亚洲东部和太平洋西北部。
展示图7.2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找出日本周围的海洋和海峡、赖户内海和东京湾的位置
展示课件:展示图7.2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日本的领土及主要的四大岛屿:北海道岛、本洲岛、四国岛、九州岛。
日本教案5篇
日本教案5篇第一篇:日本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ϖ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日本的位置、组成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ϖ指出日本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ϖ分析日本的工业特点及工业地带的形成原因;ϖ根据资料和图片,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情况,以及东西融合的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ϖ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ϖ通过分析多日本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的利弊,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能力;ϖ搜集日本地形图中的信息,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然后通过图文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日本工业特点。
ϖ(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ϖ培养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树立防震减灾的意识,ϖ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的发展经济方式,对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2.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3.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难点:1.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2.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方法。
3.日本工业的分布及其原因。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看日本311地震视频,向学生介绍日本为什么被称为地震之邦,提问学生对日本还有什么了解(二)讲授新课: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本,自学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1.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国和日本的位置有关。
日本位于哪个大洲?属于亚洲地理分区的哪个地区?位于太平洋的什么方位?解释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国的原因日本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3.5°N——45°N的北温带。
(3)海陆位置:日本东部濒临_______洋,西北部隔_______海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及韩国相望。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设计课程目标: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并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
4. 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1.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1. 课件《樱花》2. 课件《日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播放名曲《北国之春》。
2.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3. 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经济发达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
3. 讲解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四、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练习巩固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六、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并补充总结。
七、课后作业1. 绘制日本地理位置示意图。
2. 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地貌特点、经济状况等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复习学案.doc
东亚和日本学案学习目标1,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读“日本图”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自然特征,并说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
自主学习一、东亚1、位置范围位置J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带(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I海陆位置:东部,西岸识记以下内容:%120*^纬线穿过:北部湾、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海口)、南海、巴士海峡附近。
%123°26 7 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草原(黄河几字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150ON纬线穿过:蒙古、中国、日本海、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千岛群岛%1蒙古:80°E-120°E, 50°N 附近。
%1朝鲜半岛:为35° N, 128 °E穿过。
黄海、日本海、朝鲜海峡三面围绕。
范围:东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国家。
是临海国,和是半岛国家,是群岛国家,是内陆国。
东亚绝大部分地区在_______ 带(五带)。
2、地形、河流地势高低:西部多、,东部多、海岸线曲折,多—(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和, 狭小,河流3、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的地区之一,形成原因是。
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的不同又分为和两种气候区,前者一月平均气温在0笆以下,雨季较。
中国和境内受不到夏季风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
注意: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秦岭一准河一线(35e N))、区别;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思考:(1)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2)东亚气候的成因、区域差异、特征及与南亚季风气候的区别4,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比较项目西部内陆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海陆位置和交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交通不便临海,有优良的港口,交通条件优越地形和土地资源多、9多、,数广阔量多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科技力量—经济上的差异畜牧业的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人口是世界________ 、________ 、蚕丝等农产品主要产区,出现了不少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区;人口5,填图:读东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关于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
关于区域地理复习的日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掌握日本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对外贸易等经济地理特点。
3. 理解日本的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主要城市等人文地理现象。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比较和地图阅读能力。
5. 提高学生对日本地理感兴趣,增强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2. 日本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灾害3. 日本的资源状况和环境保护4.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5. 日本的交通运输和城市化进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地理特点、人文地理现象。
2. 难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结构、城市化进程等地理现象的成因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利用地图、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日本的地理特征。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地理的实际应用。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日本地理的兴趣。
2. 自然地理特征:讲解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展示相关地图和图片。
3. 经济地理特点:分析日本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对外贸易等经济地理特点,提供相关数据和图表。
4. 人文地理现象:介绍日本的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主要城市等人文地理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地图阅读和分析。
5.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日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日本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对外贸易等经济地理特点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日本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主要城市等人文地理现象的认知水平。
4. 考察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区域地理复习教案-----东亚与日本东亚一、自然地理特征概述(1)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热带和北温带(4°N-53°N);73°E-145°E(大致)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范围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蒙古族,畜牧业为主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朝鲜族,森林、矿产丰富,社会主义国家;韩国(首都汉城)----朝鲜族,汽车、电子、服装等出口多,外贸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岛国:日本(首都东京)----大和民族,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地形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诸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等),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岛屿多为大陆岛(面积大、海拔高)、火山岛(面积小、海拔低)(3)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从南到北为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从东到西,岛国和半岛国家为海洋性季风(气温、降水季节差异小),大陆上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及其成因: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陆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海洋为阿留申低压;夏季陆地为印度低压、海洋为夏威夷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西北风、东北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东南风、西南风)。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界线、特点):大致以北纬35度(秦岭—淮河、800mm、0℃)为界,夏季都是高温多雨,冬季亚热带低温少雨,温带寒冷干燥西部内陆地区(中国西北部、蒙古国)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气温年、日较差大(4)水文:图们江、鸭绿江、大同江、汉江受地形影响,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东部半岛和岛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
大河、长河几乎都位于中国境内。
(5)自然带、土壤东部:由南到北分别为热带季雨林(砖红壤性红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温带针阔混交林(黑土、黑钙土)大陆内部:由东到西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黑土、黑钙土、棕钙土、栗钙土、荒漠土)(6)自然资源:矿产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品种丰富。
朝鲜境内有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日本国内森林资源、水力资源、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二、人文地理概况人口:数量大,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内陆密度小;黄色人种;主要信奉佛教。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农业:东部平原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为小麦和水稻。
著名物产还有茶叶和蚕丝;西部高原以畜牧业为主工业:东部交通便利,且多优良港湾,科技先进,对外贸易条件优越,但原料和能源较为贫乏,工业以外向型为主西部内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以资源密集型工业为主城市:首都:北京、乌兰巴托、平壤、汉城、东京重要港口或工业城市:釜山、横滨、大阪、神户、北九州、名古屋、福山、长崎等(除中国外)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
河流水文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包括凌汛)、含沙量、水能、水运条件等。
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补给,即水源。
而水源补给,对大多数河流来说主要是雨水补给。
因此河流的水文和河流流经地的气候关系密切。
冰期,包括凌汛当然也和气候有关。
河水含沙量,由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结构决定,如黄河中游地区,地表结构简单,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的黄土组成,且地面植被很少,从而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
农业区位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为的影响极大.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虽还把有所不同.土壤:土壤失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市场: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蓄业等,由于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 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1、地形:⑴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
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⑵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⑶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
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
⑵社会经济因素:1、自然资源;2、交通;3、政治、军事、宗教;4、科技和旅游。
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池塘、湿地湖泊滩涂、建设用地(城市交通)、荒山荒坡——非农业用地位置要说出相对与绝对的,地形特征要说出地势和地形河流特征要说出水文和水系气候要说出气温和降水植被要说出种类和规律资源要说出种类和储量\分布等经济要说出一二三产业城市要说出水平和分布交通说出以什么方式为主和代表居民要说出数量和分布等环境要说出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三、日本(30°N --45°N, 130°E---145°E)(1)自然地理特征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活火山)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2)发达的经济①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②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③最大贸易对象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④工业分布极不平衡:集中于“三湾一海”地区,即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濑户内海——五个工业区:京滨区、名古屋区、阪神区、濑户内海区、北九州区——原因:日本国内资源短缺,国内市场狭小,沿海多良港,便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⑤工业由集中趋向分散:向国土的南北两端(九州岛南部和本州岛东北部)扩展——由临海型布局转向临空型布局⑥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函馆和下关为主要渔港。
⑦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平原地区产稻米,并能自给,丘陵地区栽培果树和蔬菜,但仍大量进口⑧人口、经济迁移:向领土南北两端扩展(本州岛北部和九州岛)(3)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横滨——全国最大港口,第三大城市;大阪——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筑波——科技城,地处京滨工业区;丰田——“汽车城”,地处名古屋区;福山——“钢城”,地处濑户内海区;长崎——造船中心,地处北九州区。
神户——是日本最美丽、最有异国风情的港口城市之一。
日本国际贸易港口城市,位于日本四大岛中最大的一个岛——本州岛的西南部, 1981年世界第一座人工岛——港岛人工岛,加以21世纪复合城市的创建、世界最长斜拉吊桥——明石海峡大桥的开通,都展现了未来都市神户的风貌。
补充:日本的经济特征与发展条件(1)日本的经济特征是:①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②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不占主要地位,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现代化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化,单产高,农产品大量进口;③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2)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有利条件:海岸曲折,多良港;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不利条件: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发展途径: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岛国多港湾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原料来源:石油――中东、东南亚煤炭――中国、澳大利亚铁矿――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棉花――中国、美国成功经验: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重视教育和科技社会改革;非军事化;四、东亚热点问题:朝鲜半岛冲突和“朝核六方会谈”1、2、朝鲜的基本概况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北部的朝鲜半岛北半部,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北部与中国核问题核能源 原料铀分布: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核能特点 优点①能量密集②燃料运输量小③地区适应性强④运输费用低、收益大缺点 ①投资大建设周期长②技术要求高 核电站分布 世界 ①美国:核电量最大; ②法国:核电量比例最高③日本、④俄罗斯中国分布:东南沿海 原因-------------- ①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②常规能源短缺 ③核电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主要核电站: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广东岭澳 核 安 全 核电站与环境:核动力是一种清洁能源 核武器----核检查相邻。
面积122762km ²,其中80%是山区。
人口2200万,朝鲜是一个单一民族。
朝鲜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墨、菱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水力和森林资源也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