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形态学观察(学习课件)
合集下载
吸虫纲概述PPT课件
![吸虫纲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1aa90af46527d3250ce073.png)
(一)致病机理 1.致病因素:机械刺激、代谢产物和分泌物等
诱发变态反应
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炎性反应
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
2. 病变的主要部位:肝的次级胆管 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危害性是患者的肝受损
3.病变形成
(1)华支睾吸虫感染可诱发胆囊内色素结石的形成: 死虫、虫卵、脱落的胆管组织→结石核心→胆石
一、形态
1.成虫: 外形、吸盘、睾丸分支的特点
活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猪小肠内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2.姜片虫卵:口诀
卵中之王是姜片,个大壳薄淡黄染; 小小卵盖不明显,内有卵黄受精卵。
二、生活史
1.发育过程:1)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
2)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二、生活史 2.生活史特点 1)成虫寄生部位 — 小肠 2)感染阶段 — 囊蚴 3)感染方式 — 经口 4)宿 主: a.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 — 扁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 — 菱角、荸荠 b.终 宿 主 — 人 c.储存宿主 — 猪
吸虫纲概述
吸虫纲
一、形态特征
1.多数虫体背腹 扁平,呈舌状、 叶状,少数呈 线状;
2.具有口、腹吸盘; 3.多为雌雄同体; 4.消化道不完全; 5.大多数虫卵有盖
吸虫纲
二、生活史特点
1.虫卵必须下水才有机会发育 2.均为生物源性吸虫,需一种以上中间宿 主 3.发育的基本阶段:
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囊蚴→童虫→成虫
1,532 2.4
麦穗鱼 2700个囊蚴/g
五华
1,227 24.6 鲩鱼
16.7
麦穗鱼 100
全省64个县、市有华支睾病流行
人感染率25.5%左右
诱发变态反应
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炎性反应
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
2. 病变的主要部位:肝的次级胆管 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危害性是患者的肝受损
3.病变形成
(1)华支睾吸虫感染可诱发胆囊内色素结石的形成: 死虫、虫卵、脱落的胆管组织→结石核心→胆石
一、形态
1.成虫: 外形、吸盘、睾丸分支的特点
活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猪小肠内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2.姜片虫卵:口诀
卵中之王是姜片,个大壳薄淡黄染; 小小卵盖不明显,内有卵黄受精卵。
二、生活史
1.发育过程:1)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
2)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二、生活史 2.生活史特点 1)成虫寄生部位 — 小肠 2)感染阶段 — 囊蚴 3)感染方式 — 经口 4)宿 主: a.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 — 扁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 — 菱角、荸荠 b.终 宿 主 — 人 c.储存宿主 — 猪
吸虫纲概述
吸虫纲
一、形态特征
1.多数虫体背腹 扁平,呈舌状、 叶状,少数呈 线状;
2.具有口、腹吸盘; 3.多为雌雄同体; 4.消化道不完全; 5.大多数虫卵有盖
吸虫纲
二、生活史特点
1.虫卵必须下水才有机会发育 2.均为生物源性吸虫,需一种以上中间宿 主 3.发育的基本阶段:
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囊蚴→童虫→成虫
1,532 2.4
麦穗鱼 2700个囊蚴/g
五华
1,227 24.6 鲩鱼
16.7
麦穗鱼 100
全省64个县、市有华支睾病流行
人感染率25.5%左右
吸虫ppt课件
![吸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859235cfc789eb172dc8a1.png)
10
3. 第一中间宿主:
淡水螺——纹沼螺、长角涵螺和豆螺。
11
4.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鱼:鳊鱼、鲤鱼、土鲮鱼、 麦穗鱼等
淡水虾
12
5.成虫的寄生部位: 肝胆管
6.感染阶段: 囊蚴
7.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生
食/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淡水
鱼虾) 8. 世代交替
13
三、致病性 (一)致病机理
分泌物与 代谢产物 机械性刺 激与压迫 虫卵、死亡虫体碎片 阻塞性黄疸 细菌感染 胆管上 皮脱落 增生
成虫寄生部位:主要是肺,还可异位寄生。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蟹、蝲蛄 童虫体内移行: 肠壁--腹腔---穿膈肌--胸腔--肺
童虫可异位寄生,但多不能发育为成虫 生活史类型:世代交替型
48
肺吸虫囊蚴
49
50
51
思考题: 比较肝吸虫和肺吸虫的生活史差异?
52
【致病性】
卵黄腺 子宫 卵巢 受精囊 睾丸
7
2.虫卵
肩峰
卵盖 卵壳 毛蚴 小疣
是人体寄生蠕虫卵中最 小的。黄褐色,似芝麻状, 微小,平均为29×17m 。 壳稍厚,前端较窄有小卵盖 ,其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 峰,后端钝圆有小疣样突起 。卵内含成熟毛蚴。
8
二、生活史
9
生活史要点
1.终宿主:人 2.保虫宿主:一些哺乳动物(猫、狗)
腹水等。
脑脊髓型:头晕、头痛、失眠、视力下降、癫痫、蛛 网膜下腔出血、瘫痪等。 皮 下 型:皮下结节或包块,多呈游走性大小不等, 压痛明显。
55
脑型肺吸虫病
56
皮肤型肺吸虫病(皮下包块)
57
【诊断】
吸虫的形态构造和发育史课件
![吸虫的形态构造和发育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6fd1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1.png)
吸虫的形态构造和发育史课件
• 吸虫的形态构造 • 吸虫的发育史 • 吸虫的生活史 • 吸虫对人类的影响 • 防治吸虫的方法和措施
外部形 态
吸虫的外部形态通常呈现出扁平的形状,具有两个对称的侧面和一个背腹面。 吸虫的体表通常覆盖着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为吸虫提供了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吸虫的体表通常具有一些突起或刺,这些突起或刺在某些种类中起到感觉器官的作用。
ABCD
吸虫的宿主类型
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
吸虫的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
间接传播
吸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熟, 通过某些途径进入水体,人或动物饮 用后感染。
吸虫的感染方式
口感染
粘膜感染
人或动物因误食含感染性幼虫的水或 食物而感染。
人或动物因接触含有感染性幼虫的水 体,幼虫通过粘膜侵入体内而感染。
皮肤感染
提高人们对吸虫病的认识和警惕性
加强宣传教育 建立咨询平台
开展培训和讲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THANKS
感谢观看
内部器官系 统
01
02
03
04
生殖系 统
卵
01
02
03
04
卵是吸虫的繁殖方式, 通常呈椭圆形或圆形, 表面光滑,具有保护作用。
卵内含有大量的卵黄,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壳具有一定的厚度, 对内部胚胎起到保护作用。
卵通常在适宜的环境中 孵化出毛蚴,继续吸虫 的发育过程。
毛蚴
胞蚴
雷蚴
。
成虫
人或动物因接触含有感染性幼虫的水 体而感染。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01
寄生感染
02
免疫系统影响
03
并发症
04
• 吸虫的形态构造 • 吸虫的发育史 • 吸虫的生活史 • 吸虫对人类的影响 • 防治吸虫的方法和措施
外部形 态
吸虫的外部形态通常呈现出扁平的形状,具有两个对称的侧面和一个背腹面。 吸虫的体表通常覆盖着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为吸虫提供了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吸虫的体表通常具有一些突起或刺,这些突起或刺在某些种类中起到感觉器官的作用。
ABCD
吸虫的宿主类型
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
吸虫的传播途径
直接传播
间接传播
吸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熟, 通过某些途径进入水体,人或动物饮 用后感染。
吸虫的感染方式
口感染
粘膜感染
人或动物因误食含感染性幼虫的水或 食物而感染。
人或动物因接触含有感染性幼虫的水 体,幼虫通过粘膜侵入体内而感染。
皮肤感染
提高人们对吸虫病的认识和警惕性
加强宣传教育 建立咨询平台
开展培训和讲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THANKS
感谢观看
内部器官系 统
01
02
03
04
生殖系 统
卵
01
02
03
04
卵是吸虫的繁殖方式, 通常呈椭圆形或圆形, 表面光滑,具有保护作用。
卵内含有大量的卵黄,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壳具有一定的厚度, 对内部胚胎起到保护作用。
卵通常在适宜的环境中 孵化出毛蚴,继续吸虫 的发育过程。
毛蚴
胞蚴
雷蚴
。
成虫
人或动物因接触含有感染性幼虫的水 体而感染。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01
寄生感染
02
免疫系统影响
03
并发症
04
《吸虫病分体吸虫》课件
![《吸虫病分体吸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c6f0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f.png)
生活史
该寄生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卵、毛蚴、胞蚴、雷蚴和囊蚴等阶段,最终发育成 成虫。
繁殖方式
吸虫病分体吸虫通过雌雄交配繁殖,雌虫在宿主体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 环境中孵化出毛蚴,毛蚴再侵入中间宿主发育成囊蚴,宿主摄入含有囊蚴的水或食物后感 染。
PART 02
吸虫病分体吸虫对人类的 影响
吸虫,防止病情恶化。
疫区管理
对发生吸虫病分体吸虫疫情的地 区进行封锁,限制人员和动物流
动,防止疫情扩散。
媒介生物控制
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减少或 消除媒介生物(如螺蛳、蜻蜓等 ),切断吸虫病分体吸虫的传播
途径。
监测与预警系统
疫情监测
建立健全吸虫病分体吸虫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疫情调查和监 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和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 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经验,促进全
球吸虫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环境改善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减少适宜吸虫 病分体吸虫生长的环境,如清理垃 圾、治理污水等。
个人防护
引导公众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等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吸虫病分体吸 虫的媒介生物。
控制措施
药物治疗
对感染吸虫病分体吸虫的患者进 行规范治疗,使用特效药物杀灭
预警系统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预警系统,对疫情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制定详细的吸虫病分体吸虫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 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PART 05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吸虫病分体吸虫的生物学特性
该寄生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卵、毛蚴、胞蚴、雷蚴和囊蚴等阶段,最终发育成 成虫。
繁殖方式
吸虫病分体吸虫通过雌雄交配繁殖,雌虫在宿主体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 环境中孵化出毛蚴,毛蚴再侵入中间宿主发育成囊蚴,宿主摄入含有囊蚴的水或食物后感 染。
PART 02
吸虫病分体吸虫对人类的 影响
吸虫,防止病情恶化。
疫区管理
对发生吸虫病分体吸虫疫情的地 区进行封锁,限制人员和动物流
动,防止疫情扩散。
媒介生物控制
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减少或 消除媒介生物(如螺蛳、蜻蜓等 ),切断吸虫病分体吸虫的传播
途径。
监测与预警系统
疫情监测
建立健全吸虫病分体吸虫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疫情调查和监 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和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 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经验,促进全
球吸虫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环境改善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减少适宜吸虫 病分体吸虫生长的环境,如清理垃 圾、治理污水等。
个人防护
引导公众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等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吸虫病分体吸 虫的媒介生物。
控制措施
药物治疗
对感染吸虫病分体吸虫的患者进 行规范治疗,使用特效药物杀灭
预警系统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预警系统,对疫情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制定详细的吸虫病分体吸虫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 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PART 05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吸虫病分体吸虫的生物学特性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吸虫(实验课)ppt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吸虫(实验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5674ca28ea81c758f578f7.png)
五、绘
图: √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一)成虫
• 体形狭长,背腹扁平 • 似葵瓜子仁 • 10~253~5mm • 雌雄同体
口吸盘
肠 支 腹吸盘 子 宫 卵黄腺 输精管 卵黄管 卵 巢 受精囊 劳氏管 输出管 睾 丸
排泄囊
口吸盘 肠 管 子 宫 卵黄腺 卵 巢 受精囊 睾 丸 排泄囊
卫氏并殖吸虫
成虫
卫氏并殖吸虫
卵 盖
卵 壳
卵细胞
虫卵
卵黄细 胞
第一中间宿主 (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溪蟹)
人体寄生虫学第四次实验
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
(实验指导 p.22)
实验内容:
一、录 像: 日本血吸虫(30 分钟) 二、自学标本: 三、示教标本:(五楼示教室) 四、实验操作: 日本血吸虫病鼠解剖 1、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的寄生部位 2、取活成虫镜下观察
卵 巢
布氏姜片吸虫 成虫
卵黄腺
睾 丸
排泄囊
排泄孔
布氏姜片吸虫
虫 卵
卵
盖
卵细胞
卵黄细胞
卵 壳
中间宿主
扁 卷 螺
水生植物媒介 — 水红菱
水生植物媒介 — 茭白
水生植物媒介—荸荠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口吸盘
卵黄腺 肠 管 腹吸盘 卵 巢 子 宫 睾 丸
排泄囊 排泄孔
●
虫体呈圆柱形,细而长 前细后粗 外观呈黑褐色
尾端
●
●
♀
口吸盘
腹吸盘 肠管
日本血吸虫雌虫前端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肠系膜静脉
医学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吸虫ppt课件
![医学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吸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7accc40722192e4436f654.png)
长吸盘大小卵巢成成虫虫形形态态斯氏狸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两种并殖吸虫的比较皮皮下肺肺脏主要寄生部位果子狸猫犬豹猫等人和多种肉食性哺乳动物终宿主溪蟹溪蟹蝲蛄蛄第二中间宿主拟钉螺洱海螺黑贝科蜷科第一中间宿主9个阶段发育阶段生生活活史史斯氏狸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9个阶段斯氏狸殖吸虫生活史示意图拟钉螺溪蟹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拟钉螺斯氏狸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两种并殖吸虫的比较皮下型胸肺型主要临床表现幼虫移行症机械性损伤免疫病理反应致病方式我国特有14个省亚非南美洲分布流行组织活检为主痰粪检为主病原诊断诊断童虫童虫成虫致病阶段致致病病斯氏狸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buski一形态一成虫?外观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发育阶段
9个阶段
9个阶段
生
第一 中间宿主
• 加强健康教育,防止“病从口入”。 “强身壮骨”、“清凉败火”、
• 不随地吐痰,防止痰、粪入水。 • 治疗病人、病畜,控制传染源。
吡喹酮:25mg/kg分3次服,2天为一疗程 别丁:50mg/kg/天,3次/天 10~20天 手术治疗:局部麻醉手术摘除皮下结节。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因感染轻重而异,轻者不明显 • 症状无特异性,注意鉴别!
• 症状: 疲乏无力,上腹不适,食欲差厌油 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等
• 体征: 肝大,质地柔软,轻度压痛
• 重度感染者,可因肝硬化而死亡
• 并发症:急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
胆结石,肝胆管梗阻等
感染华支睾吸虫 的动物肝脏
尾蚴、囊蚴、童虫、 成虫
• 感染人体阶段: 囊蚴或尾蚴
童虫
囊蚴 淡水鱼/虾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发育阶段
9个阶段
9个阶段
生
第一 中间宿主
• 加强健康教育,防止“病从口入”。 “强身壮骨”、“清凉败火”、
• 不随地吐痰,防止痰、粪入水。 • 治疗病人、病畜,控制传染源。
吡喹酮:25mg/kg分3次服,2天为一疗程 别丁:50mg/kg/天,3次/天 10~20天 手术治疗:局部麻醉手术摘除皮下结节。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因感染轻重而异,轻者不明显 • 症状无特异性,注意鉴别!
• 症状: 疲乏无力,上腹不适,食欲差厌油 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等
• 体征: 肝大,质地柔软,轻度压痛
• 重度感染者,可因肝硬化而死亡
• 并发症:急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
胆结石,肝胆管梗阻等
感染华支睾吸虫 的动物肝脏
尾蚴、囊蚴、童虫、 成虫
• 感染人体阶段: 囊蚴或尾蚴
童虫
囊蚴 淡水鱼/虾
02吸虫1 寄生虫学课件
![02吸虫1 寄生虫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ad2ad969eae009591bec45.png)
蚴
雷蚴
成虫 囊蚴 尾蚴 第二代雷蚴
1、吸虫生活史各个阶段的虫体
2020/7/2
2020/7/2
2020/7/2
2020/7/2
2020/7/2
2020/7/2
外质膜 皮层 基质
基质膜 体壁
外环肌 肌肉层 内纵肌
中斜肌
功能:
➢保护虫体 ➢感觉 ➢吸收营养 ➢排泄 ➢气体交换 ➢伸缩运动
2020/7/2
2020/7/2
外质膜 基质
基质膜
2)消化系统 ➢ 一般是简单的 二分支盲肠
2020/7/2
➢ 也有波浪状,分支状,或者环状等
盲肠
姜片吸虫
2020/7/2
肝片吸虫
指环虫
3)排泄系统
➢焰细胞 与毛细 管构成 原肾单 位。
2020/7/2
4)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发 达。
➢除分体吸虫 外,皆雌雄 同体。
➢常见是2个睾 丸、1个卵巢 。2020/7/2
睾丸和卵巢的形状
透明前殖吸虫
前后盘吸虫
2020/7/2
华支睾吸虫
雄性生殖器官
2020/7/2
雌性生殖器官
2020/7/2
2020/7/2
少数呈线形、圆柱形、圆锥形、豆形、肾形
血吸虫(线形)
2020/7/2
前后盘吸虫(圆锥状)
2020/7/2
2020/7/2
2020/7/2
2、内部构造
1)体壁和实质 2)消化系统 3)排泄系统 4)生殖系统 5)神经系统 6)淋巴系统
2020/7/2
1)体壁:由皮层和肌肉层组成,称皮肌囊。
2020/7/2
2020/7/2
5)神经系统
雷蚴
成虫 囊蚴 尾蚴 第二代雷蚴
1、吸虫生活史各个阶段的虫体
2020/7/2
2020/7/2
2020/7/2
2020/7/2
2020/7/2
2020/7/2
外质膜 皮层 基质
基质膜 体壁
外环肌 肌肉层 内纵肌
中斜肌
功能:
➢保护虫体 ➢感觉 ➢吸收营养 ➢排泄 ➢气体交换 ➢伸缩运动
2020/7/2
2020/7/2
外质膜 基质
基质膜
2)消化系统 ➢ 一般是简单的 二分支盲肠
2020/7/2
➢ 也有波浪状,分支状,或者环状等
盲肠
姜片吸虫
2020/7/2
肝片吸虫
指环虫
3)排泄系统
➢焰细胞 与毛细 管构成 原肾单 位。
2020/7/2
4)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发 达。
➢除分体吸虫 外,皆雌雄 同体。
➢常见是2个睾 丸、1个卵巢 。2020/7/2
睾丸和卵巢的形状
透明前殖吸虫
前后盘吸虫
2020/7/2
华支睾吸虫
雄性生殖器官
2020/7/2
雌性生殖器官
2020/7/2
2020/7/2
少数呈线形、圆柱形、圆锥形、豆形、肾形
血吸虫(线形)
2020/7/2
前后盘吸虫(圆锥状)
2020/7/2
2020/7/2
2020/7/2
2、内部构造
1)体壁和实质 2)消化系统 3)排泄系统 4)生殖系统 5)神经系统 6)淋巴系统
2020/7/2
1)体壁:由皮层和肌肉层组成,称皮肌囊。
2020/7/2
2020/7/2
5)神经系统
吸虫概论与肺吸虫完整PPT
![吸虫概论与肺吸虫完整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0cfe04ba0d4a7303763ad3.png)
二、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两个类型 :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一)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其和斯氏狸殖吸虫同属并殖吸虫科,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肺及其他组织内, 均称肺吸虫,前者又称卫氏肺吸虫,它 主要寄生于人体肺脏,引起肺型及其他 类型并殖吸虫病(简称肺吸虫病),其病 为典型的人兽共患病。
吸虫生活史复杂,常需1-2个中间宿主,幼虫营无性生殖。
(1)痰检虫⑵卵,包括第直接二涂片法中。 间宿主:淡水鱼、蟹、虾等。
(3)对皮肤型患者可用皮下包块活检的方法,查找虫体诊断。
⑶ 终宿主:人 (粪/痰) (水)
(第一中宿主)
吸虫均有保虫宿主,为脊椎动物。
(水) (第二中宿主)
生活史(LIFE CYCLE)
睾丸产生的精子沿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而 到生殖腔,由此进入雌性生殖系统,沿子宫逆 行经卵模到受精囊,在输卵管进行受精。吸虫 可以进行异体受精或自体受精。
4.排泄系统 为对称的管状系统。始于焰 细胞,通过彼此连接的毛细管→二侧集 合管→排泄囊,开口于虫体后端。
(二)形态特征小结
1. 吸虫背腹扁平、叶片状(血吸虫除外)。 2. 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 3. 消化系统不完整,缺乏肛门。 4. 除血吸虫外,其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5. 吸虫体壁和内脏器官之间充满实质组织
2.吸 (粪/痰) (水) 虫生活史 (第一中宿主) 复杂,常需 (水) (第二中宿主) 1-2个中间宿主,幼
(蟹/ 蛄)
(小肠)
(肺)
虫营无性生殖。 形态(MORPHOIOGY )
人体寄生虫之吸虫PPT
![人体寄生虫之吸虫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defccced630b1c58eeb512.png)
内出现,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粘液 脓血便)等,有的出现肺部症状。重症者可出现黄疸、 腹水、贫血、消瘦等。多见于无免疫力儿童和青壮年 初次大量感染者。
• (2)慢性期:多由急性期发展而来,或少量多次反复 感染而致。以腹泻为常见症状,粪便带粘液和脓血; 另有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
四、血吸虫感染的免疫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病人、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病人和
病牛为重要。 〔2〕传播途径:含卵人或动物粪便污染水体、当地
有钉螺孳生和人体接触疫水,是造成该病传播流行的 三个重要环节。 〔3〕易感人群:人对该虫均有易感性。
3.流行区类型: 〔1〕湖沼型:也称江湖洲滩型,主要是长江中、下
1.分布:日本血吸虫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 菲律宾、印尼等。在我国,曾经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 南的13个省〔市〕,经过多年的防治努力,截至2001 年,有5个省〔市〕的247个县已经到达传播阻断标准, 有63个县到达传播控制标准。约有100个县〔市〕未控 制该病,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 省的湖区及四川、云南省的山区。现有血吸虫病患者 约70万。
〔二〕临床表现:
1.胸肺型:最常见,可出现咳嗽、胸痛、痰 中带血或铁锈色痰。
2.腹型:约占1/3,表现为腹痛、腹泻,肝 肿大、肝区疼痛等。
3.脑型:约占10~20%,可出现头痛、视力障 碍、癫痫发作、偏瘫等。
4.皮下包块型:约占10%,多为游走性皮下 结节或包块,常见于腹部、胸背、头颈等处。
尾蚴
•由体部和尾部组成 •体部有口、腹吸盘 •尾部分叉 •前端头器内有头腺 •体中后部有5对穿刺腺 •尾蚴常分布于水的表面
二、生活史
三、致病作用
血吸虫从尾蚴侵入人体开场以后的每 个阶段都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但主要的致病阶段是虫卵。
• (2)慢性期:多由急性期发展而来,或少量多次反复 感染而致。以腹泻为常见症状,粪便带粘液和脓血; 另有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
四、血吸虫感染的免疫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病人、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病人和
病牛为重要。 〔2〕传播途径:含卵人或动物粪便污染水体、当地
有钉螺孳生和人体接触疫水,是造成该病传播流行的 三个重要环节。 〔3〕易感人群:人对该虫均有易感性。
3.流行区类型: 〔1〕湖沼型:也称江湖洲滩型,主要是长江中、下
1.分布:日本血吸虫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 菲律宾、印尼等。在我国,曾经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 南的13个省〔市〕,经过多年的防治努力,截至2001 年,有5个省〔市〕的247个县已经到达传播阻断标准, 有63个县到达传播控制标准。约有100个县〔市〕未控 制该病,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 省的湖区及四川、云南省的山区。现有血吸虫病患者 约70万。
〔二〕临床表现:
1.胸肺型:最常见,可出现咳嗽、胸痛、痰 中带血或铁锈色痰。
2.腹型:约占1/3,表现为腹痛、腹泻,肝 肿大、肝区疼痛等。
3.脑型:约占10~20%,可出现头痛、视力障 碍、癫痫发作、偏瘫等。
4.皮下包块型:约占10%,多为游走性皮下 结节或包块,常见于腹部、胸背、头颈等处。
尾蚴
•由体部和尾部组成 •体部有口、腹吸盘 •尾部分叉 •前端头器内有头腺 •体中后部有5对穿刺腺 •尾蚴常分布于水的表面
二、生活史
三、致病作用
血吸虫从尾蚴侵入人体开场以后的每 个阶段都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但主要的致病阶段是虫卵。
实验五、吸虫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吸虫的形态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b6761d9ce2f0066f5332263.png)
阔盘属吸虫(腔阔盘吸虫、胰阔盘吸 虫、枝睾阔盘吸虫) 属于中小型虫体,呈叶片 状,后部宽于前部,雌雄同体; 颜色为鲜红色,固定后为灰白 色。 主要寄生在牛、羊、猪和 人的胰管、胆管及十二指肠。 中间宿主草螽 中间宿主有两个:蜗牛(胞蚴、 尾蚴)和草螽(囊蚴)。
枝睾阔盘吸虫 胰阔盘吸虫
腔阔盘吸虫
1、腔阔盘吸虫:
口吸盘
4、消化器 官:退化, 只有口、咽、 短食道和肓 肠,肓肠多 为两条,无 肛门。
咽
腹吸 盘
肓肠
排泄囊
5、生殖器官: 特别发达,除了分体科吸 虫(如日本血吸虫)外,均 为雌雄同体。
雄茎囊
贮精囊 输精管 输出 管
睾丸
排泄囊
雄性生殖器官 有:睾丸(两 个)、输精管、 雄茎囊(其中 包括有贮精囊、 前列腺和雄茎 等)。后睾科、 分体科、异形 科、双腔科、 真环科无雄茎 囊;
体长约7-8mm ,口吸盘与腹 吸盘大小基本相等,尾部有一 个明显的 尾突。 雄性生殖器官:睾丸呈圆形, 左右排列,边缘多数完整,少 数有缺刻,位于腹吸盘稍后方。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呈圆形, 少数有缺刻或分叶,位于睾丸 后方偏右侧。子宫位于虫体后 半部。生殖孔开口在肓肠分叉 处。
2、胰阔盘吸虫
2、胰 阔盘 吸 虫 : 呈长卵圆形,口吸盘 大于腹吸盘,睾丸呈 圆形或分叉;卵巢分 叶3-6瓣。体长约 8-16mm 。
生殖孔开口在腹吸盘的前方。
中间宿主及媒 介物:
双腔科吸虫(包括双腔属、阔盘属、 扁体属)
属中小型虫体,呈长叶片状或矛 形,体壁半透明,口、腹吸盘接近, 睾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列、斜列或 纵列于腹吸盘的后方,雄茎囊发达, 位于腹吸盘之前;卵巢呈圆形,生殖 孔开口于腹吸盘之前。排泄囊呈“T” 或“Y”形。
滴虫 肝吸虫 血吸虫 肺吸虫PPT课件
![滴虫 肝吸虫 血吸虫 肺吸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d222805022aaea998f0fbb.png)
也有缺盖者 • 卵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 • 卵细胞常位于正中央
10
血吸虫生活史简单回顾
11
日本血吸虫成虫形态特征
1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3
4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5
6
华支睾吸虫卵
7
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简单回顾
• 本虫的终宿主除人 外,主要为肉食哺乳 动物如犬、猫。第一 中间宿主为生活于淡 水的川卷螺类。第二 中间宿主为淡水蟹和 蝲蛄。
•
生活史过程包括
卵、毛蚴、胞蚴、母
雷蚴、子雷蚴、尾蚴、
囊蚴(脱囊后称后尾氏并殖吸虫成虫形态特征
实验二
阴道毛滴虫 肝吸虫 肺吸虫
日本血吸虫
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形态特点。 2、掌握肝、肺、血吸虫虫卵形态特点。 3、掌握肝、肺、血吸虫成虫形态特点。 4、了解肝、肺、血吸虫中间宿主。
2
二、实验内容
1、阴道毛滴虫滋养体染色标本 2、肝、肺、血吸虫虫卵标本。 3、肝、肺、血吸虫成虫大体标本。 4、肝、肺、血吸虫中间宿主标本。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 背侧隆起,腹面扁平 • 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 • 腹吸盘位于体中横线
10
血吸虫生活史简单回顾
11
日本血吸虫成虫形态特征
1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3
4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5
6
华支睾吸虫卵
7
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简单回顾
• 本虫的终宿主除人 外,主要为肉食哺乳 动物如犬、猫。第一 中间宿主为生活于淡 水的川卷螺类。第二 中间宿主为淡水蟹和 蝲蛄。
•
生活史过程包括
卵、毛蚴、胞蚴、母
雷蚴、子雷蚴、尾蚴、
囊蚴(脱囊后称后尾氏并殖吸虫成虫形态特征
实验二
阴道毛滴虫 肝吸虫 肺吸虫
日本血吸虫
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形态特点。 2、掌握肝、肺、血吸虫虫卵形态特点。 3、掌握肝、肺、血吸虫成虫形态特点。 4、了解肝、肺、血吸虫中间宿主。
2
二、实验内容
1、阴道毛滴虫滋养体染色标本 2、肝、肺、血吸虫虫卵标本。 3、肝、肺、血吸虫成虫大体标本。 4、肝、肺、血吸虫中间宿主标本。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3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 背侧隆起,腹面扁平 • 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 • 腹吸盘位于体中横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像:《血吸虫》
精制课件
28
虫卵的绘制
实验目的:掌握虫卵的形态结构
实验原理:蠕虫成虫排卵于粪便中,在粪便中查找 到虫卵可以作为重要的病原学检查依据。
材料和方法:显微镜,铅笔,镜下观察到虫卵并绘 制其结构图
实验记录:绘制日本血吸虫卵和肺吸虫卵(纵向编 排)
精制课件
29
精制课件
30
小结
1.几种线虫、吸虫虫卵的形态比较 2.几种吸虫成虫形态比较 3.日本血吸虫成虫形态结构特点
精制课件
31
几种吸虫成虫形态比较
外形
口腹 吸盘
肝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狭长,葵花籽 椭圆形,似咖 梭形 啡豆
口吸盘略大于 大小相似 腹吸盘
腹吸盘略大于 口吸盘
姜片虫
硕大,前窄后 宽
腹吸盘呈漏斗 状,较口吸盘 大4-5倍
精制课件
5
肝吸虫虫卵
1、淡黄色,形似芝麻,是寄生人体蠕虫卵中最小的。 2、一端较窄有卵盖,盖周围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 3、卵内含一毛蚴。
精制课件
6
肝吸虫囊蚴
肝吸虫尾蚴
椭圆形,囊壁分两层,囊内为一 活动的幼虫。
似烟斗状,体部圆筒形,尾部不 分叉。
精制课件
7
肝吸虫中间宿主
豆螺
精制课件
麦穗鱼
精制课件
2
使用教材: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程》,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1 版,2005年,主编:张锡林 黄复生
推荐网站: 基础部病原生物学科网站:http://202.202.224.123 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
http://192.168.10.21/mta/VirClass/VMGate.aspx?Classroo mID=808
8
二、并殖吸虫(肺吸虫)
精制课件
9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
子宫
口吸盘 肠支 卵巢
腹吸盘大小相似。 3、睾丸2个,指状分支,左右排列;卵巢分6叶。
精制课件
10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
卵巢 睾丸
1、狭长,呈梭形。 2、腹吸盘略大于口吸盘。 3、睾丸2个,左右并列,长形有分支;卵巢形如珊瑚。
23
成虫寄生于肠系膜血管
精制课件
24
日本血吸虫虫卵
1、淡黄色,椭圆形 2、卵壳薄,无小盖, 有小棘,卵壳周围粘 附坏死组织残渣。 3、卵内含一成熟毛蚴, 呈扁平块状或梨形。
精制课件
25
日本血吸虫尾蚴
属叉尾型, 分体部和尾 部,体部可 见腹吸盘, 尾部分尾干 和尾叉。
精制课件
26
中间宿主
钉螺
精制课件
精制课件
曼氏迭宫绦虫卵 (52-68)um×(32-43)um
纺锤形,较规则 淡黄色或棕黄色
较薄,均匀 较小,数量较多
13
肺吸虫囊蚴
圆球形或椭圆形,具有两层囊 壁,后尾蚴卷曲于囊内,可见充满 黑色颗粒的排泄囊,两个弯曲的肠 支。
精制课件
肺吸虫尾蚴
14
中间宿主
川卷螺
精制课件
15
三、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精制课件
16
姜片虫成虫
1、肉红色,硕大,前窄后宽 2、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45倍 3、肠支在腹吸盘前分叉,呈波浪状 弯曲至末端
4、睾丸2个,前后排列,分支呈珊 瑚状;卵巢分3瓣
精制课件
17
姜片虫虫卵
1、金黄色,卵圆形,是寄生人体蠕虫卵中最大的。 2、卵壳薄、均匀,有不明显卵盖。 3、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20-40个卵黄细胞。
27
自学标本:肝吸虫、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成虫压片,日本血吸 虫尾蚴,肺吸虫囊蚴,混合虫卵片。
示教标本:四种吸虫的大体标本和中间宿主、
肝吸虫尾蚴,肺吸虫尾蚴,日本血吸虫毛蚴、胞 蚴,肺吸虫寄生于肺部切片和大体标本,日本血 吸虫寄生于兔肝和肠壁切片,寄生于肠系膜大体 标本。
1个,长椭圆形
2个,左右并列,2个,前后排列, 7个呈串珠状排 长形有分支 分支呈珊瑚状 列
精制课件
32
精制课件
33
精制课件
3
一、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精制课件
4
口吸盘 腹吸盘
子宫
卵
黄
腺
卵巢
肠支
睾丸
肝吸虫成虫
1、狭长,似葵花籽 2、口吸盘略大于腹 吸盘,腹吸盘位于虫 体前1/5处 3、肠支分两支,沿 虫体两侧直达后端不 汇合,末端为盲端 4、睾丸1对,分支状, 前后排列;卵巢1个, 分叶状;子宫位于腹 吸盘后,充满虫卵
精制课件
18
中间宿主
媒介
扁卷螺
荸荠
茭白
精制课件
19
四、日本血吸虫
精制课件
20
日本血吸虫成虫雌雄合抱
1、雌雄异体,圆柱形,外观似线虫。 2、雄虫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睾丸7个呈串珠状排列。 3、雌虫灰褐色,居于抱雌沟内,卵巢1个,长椭圆形。
精制课件
21
雄虫形态
精制课件
22
雌虫形态
精制课件
吸虫形态学观察
精制课件
1
教学目的: 1.了解:吸虫的一般形态特征 2.理解:血吸虫病理切片的形态特征及与致病的关系 3.掌握:鉴别肝吸虫、肺吸虫以及姜片吸虫和血吸虫等四
种吸虫成虫、尾蚴和虫卵的形态特征 教学重点:
1.四种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征与鉴别 2.认识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尤其是钉螺 教学难点: 肺吸虫虫卵与曼氏选宫绦虫虫卵的区别、血吸虫虫卵和蛔 虫卵的鉴别 教学对象: 护理三年制专科
精制课件
11
肺吸虫卵
1、金黄色,卵圆形,左右不对称。 2、卵壳厚薄不均,较宽端有扁平卵盖,与卵盖相对一端较窄且卵壳增厚。 3、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10多个卵黄细胞。
精制课件
12
肺吸虫卵和曼氏迭宫绦虫卵的区别
大小 形状 颜色 卵壳 卵黄细胞
肺吸虫卵 (80-118)um×(48-60)um
椭圆形,不规则 金黄色或棕色 较厚,厚薄不均,小盖相对端增厚 较大,数量较少
日本血吸虫
圆柱形,似线 虫,雌雄异体
均位于虫体前 端
肠支
分两支,沿虫 体两侧直达后 端不汇合,末 端为盲端
分两支,沿虫 体两侧呈波浪 状弯曲至后端 不汇合,末端 为盲端
同前
同前
分两支,至虫 体中部汇合成 单一的盲管
卵巢 睾丸
1个,分叶状 分6叶
1对,分支状, 2个,指状分
前后排列
支,左右排列
高度分支,形 分3瓣 如珊瑚
精制课件
28
虫卵的绘制
实验目的:掌握虫卵的形态结构
实验原理:蠕虫成虫排卵于粪便中,在粪便中查找 到虫卵可以作为重要的病原学检查依据。
材料和方法:显微镜,铅笔,镜下观察到虫卵并绘 制其结构图
实验记录:绘制日本血吸虫卵和肺吸虫卵(纵向编 排)
精制课件
29
精制课件
30
小结
1.几种线虫、吸虫虫卵的形态比较 2.几种吸虫成虫形态比较 3.日本血吸虫成虫形态结构特点
精制课件
31
几种吸虫成虫形态比较
外形
口腹 吸盘
肝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狭长,葵花籽 椭圆形,似咖 梭形 啡豆
口吸盘略大于 大小相似 腹吸盘
腹吸盘略大于 口吸盘
姜片虫
硕大,前窄后 宽
腹吸盘呈漏斗 状,较口吸盘 大4-5倍
精制课件
5
肝吸虫虫卵
1、淡黄色,形似芝麻,是寄生人体蠕虫卵中最小的。 2、一端较窄有卵盖,盖周围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 3、卵内含一毛蚴。
精制课件
6
肝吸虫囊蚴
肝吸虫尾蚴
椭圆形,囊壁分两层,囊内为一 活动的幼虫。
似烟斗状,体部圆筒形,尾部不 分叉。
精制课件
7
肝吸虫中间宿主
豆螺
精制课件
麦穗鱼
精制课件
2
使用教材: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程》,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1 版,2005年,主编:张锡林 黄复生
推荐网站: 基础部病原生物学科网站:http://202.202.224.123 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
http://192.168.10.21/mta/VirClass/VMGate.aspx?Classroo mID=808
8
二、并殖吸虫(肺吸虫)
精制课件
9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
子宫
口吸盘 肠支 卵巢
腹吸盘大小相似。 3、睾丸2个,指状分支,左右排列;卵巢分6叶。
精制课件
10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
卵巢 睾丸
1、狭长,呈梭形。 2、腹吸盘略大于口吸盘。 3、睾丸2个,左右并列,长形有分支;卵巢形如珊瑚。
23
成虫寄生于肠系膜血管
精制课件
24
日本血吸虫虫卵
1、淡黄色,椭圆形 2、卵壳薄,无小盖, 有小棘,卵壳周围粘 附坏死组织残渣。 3、卵内含一成熟毛蚴, 呈扁平块状或梨形。
精制课件
25
日本血吸虫尾蚴
属叉尾型, 分体部和尾 部,体部可 见腹吸盘, 尾部分尾干 和尾叉。
精制课件
26
中间宿主
钉螺
精制课件
精制课件
曼氏迭宫绦虫卵 (52-68)um×(32-43)um
纺锤形,较规则 淡黄色或棕黄色
较薄,均匀 较小,数量较多
13
肺吸虫囊蚴
圆球形或椭圆形,具有两层囊 壁,后尾蚴卷曲于囊内,可见充满 黑色颗粒的排泄囊,两个弯曲的肠 支。
精制课件
肺吸虫尾蚴
14
中间宿主
川卷螺
精制课件
15
三、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精制课件
16
姜片虫成虫
1、肉红色,硕大,前窄后宽 2、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45倍 3、肠支在腹吸盘前分叉,呈波浪状 弯曲至末端
4、睾丸2个,前后排列,分支呈珊 瑚状;卵巢分3瓣
精制课件
17
姜片虫虫卵
1、金黄色,卵圆形,是寄生人体蠕虫卵中最大的。 2、卵壳薄、均匀,有不明显卵盖。 3、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20-40个卵黄细胞。
27
自学标本:肝吸虫、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成虫压片,日本血吸 虫尾蚴,肺吸虫囊蚴,混合虫卵片。
示教标本:四种吸虫的大体标本和中间宿主、
肝吸虫尾蚴,肺吸虫尾蚴,日本血吸虫毛蚴、胞 蚴,肺吸虫寄生于肺部切片和大体标本,日本血 吸虫寄生于兔肝和肠壁切片,寄生于肠系膜大体 标本。
1个,长椭圆形
2个,左右并列,2个,前后排列, 7个呈串珠状排 长形有分支 分支呈珊瑚状 列
精制课件
32
精制课件
33
精制课件
3
一、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精制课件
4
口吸盘 腹吸盘
子宫
卵
黄
腺
卵巢
肠支
睾丸
肝吸虫成虫
1、狭长,似葵花籽 2、口吸盘略大于腹 吸盘,腹吸盘位于虫 体前1/5处 3、肠支分两支,沿 虫体两侧直达后端不 汇合,末端为盲端 4、睾丸1对,分支状, 前后排列;卵巢1个, 分叶状;子宫位于腹 吸盘后,充满虫卵
精制课件
18
中间宿主
媒介
扁卷螺
荸荠
茭白
精制课件
19
四、日本血吸虫
精制课件
20
日本血吸虫成虫雌雄合抱
1、雌雄异体,圆柱形,外观似线虫。 2、雄虫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睾丸7个呈串珠状排列。 3、雌虫灰褐色,居于抱雌沟内,卵巢1个,长椭圆形。
精制课件
21
雄虫形态
精制课件
22
雌虫形态
精制课件
吸虫形态学观察
精制课件
1
教学目的: 1.了解:吸虫的一般形态特征 2.理解:血吸虫病理切片的形态特征及与致病的关系 3.掌握:鉴别肝吸虫、肺吸虫以及姜片吸虫和血吸虫等四
种吸虫成虫、尾蚴和虫卵的形态特征 教学重点:
1.四种吸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特征与鉴别 2.认识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尤其是钉螺 教学难点: 肺吸虫虫卵与曼氏选宫绦虫虫卵的区别、血吸虫虫卵和蛔 虫卵的鉴别 教学对象: 护理三年制专科
精制课件
11
肺吸虫卵
1、金黄色,卵圆形,左右不对称。 2、卵壳厚薄不均,较宽端有扁平卵盖,与卵盖相对一端较窄且卵壳增厚。 3、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10多个卵黄细胞。
精制课件
12
肺吸虫卵和曼氏迭宫绦虫卵的区别
大小 形状 颜色 卵壳 卵黄细胞
肺吸虫卵 (80-118)um×(48-60)um
椭圆形,不规则 金黄色或棕色 较厚,厚薄不均,小盖相对端增厚 较大,数量较少
日本血吸虫
圆柱形,似线 虫,雌雄异体
均位于虫体前 端
肠支
分两支,沿虫 体两侧直达后 端不汇合,末 端为盲端
分两支,沿虫 体两侧呈波浪 状弯曲至后端 不汇合,末端 为盲端
同前
同前
分两支,至虫 体中部汇合成 单一的盲管
卵巢 睾丸
1个,分叶状 分6叶
1对,分支状, 2个,指状分
前后排列
支,左右排列
高度分支,形 分3瓣 如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