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虾蟹类的内部构造
《虾蟹类生物学》课件
日常管理
定期巡塘,观察虾蟹类生长情况 和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殖 管理措施。同时要做好养殖记录, 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和提高养殖效 益。
病害防治
加强虾蟹类疾病防治工作,定期 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同时要保 持养殖环境卫生和加强生物安全 措施。
06 虾蟹类疾病防治
虾蟹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与特点
原因
水质恶化、病毒或细菌感染、寄 生虫入侵、营养不足等。
特点
发病迅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等。
虾蟹类疾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使用过滤器,控 制水中的氨、硫化氢等有害物
质。
加强营养
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补充维 生素和矿物质。
隔离与检疫
对新进的虾蟹进行隔离观察, 确保无病后才放入大群。
免疫接种
研发针对特定病毒和细菌的疫 苗,提高虾蟹的免疫力。
虾蟹类疾病的治疗方法
养物质的传递和再利用起到关键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保障
03
虾蟹类是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虾蟹类有助于
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虾蟹类对人类的影响
经济价值
虾蟹类是重要的水产资源,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来源和美味 佳肴,对人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
虾蟹类对环境变化敏感,其种群变化可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 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休闲娱乐
虾蟹类也是水生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为人们提供垂钓、观赏等 休闲娱乐活动。
人类对虾蟹类的利用与保护
养殖业
人类通过养殖技术大量繁殖虾蟹类,以满足市场 需求,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捕捞管理
合理规划和管理捕捞活动,确保虾蟹类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
《虾+蟹类_生物学》_课件
第二节、虾蟹类的内部器管
• • • • • • • • • 一、体壁 二、肌肉系统 三:消化系统 四、循环系统 五、呼吸系统 六、排泄系统 七、生殖系统 八、神经系统 九、内分泌系统
一、体壁
• 虾蟹类动物同其它甲壳纲动物相似,外具 一硬质外壳,称之为错误!链接无效。, 其主要成分为几质,蛋白质复合物,以及 钙盐等。具有支撑体形及保护内部器的功 能,甲壳不仅分布于体表,有些部分突于 体内形成所谓的“内骨骼”。如在前肠、 直肠及鳃腔的表面,这些“内骨骼”脱皮 时一起脱掉,表皮层在、脱皮时将发生巨 大变化。
腹部附肢:
• 共六对为主要游泳器官。 • 第一至五腹肢,基肢多为一节,上有分节 或不分节的内肢与不分节的外肢。内外肢 周缘具浓密刚毛,第一,二腹肢通常雌, 雄异型。 • 第六腹肢尾肢,基肢一节,短而粗,生有 扁而宽的内外肢,尾肢与尾节一起构成尾 扇,在游泳时可保持平衡。
二、蟹类外部形态
• 蟹类体多样,形态各异,有圆型、方形、 近方型、梨型和梭形等,但是不管体形如 何,大体可分三部分: • (1)头胸部 • (2)腹部 • (3)附肢。如图
/sjzdx/79.html 石家庄癫痫康复治疗的原则有哪些 /sjzdx/80.html 石家庄癫痫可以用手术进行治疗吗 /sjzdx/81.html 石家庄癫痫可以治好吗 /jldx/82.html 吉林癫痫病能否根治吗? /dxby/83.html 老年人癫痫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sjzdx/84.html 石家庄癫痫能吃药治好吗 /hubdx 湖北治疗癫痫病医院 /hndx 河南治疗癫痫病医院 /gxdx 广西治疗癫痫病医院 /gzdx 贵州治疗癫痫病医院 /nxdx 宁夏治疗癫痫病医院 治疗羊角风最好的药物
头胸部:
• 蟹类的头胸部背腹面覆以整片的头胸甲。 形态各异,变化极大,头胸甲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其位 于其下的内部器官位置划分为若干区,如 前胃区、眼区、额区等……
2虾蟹生物学知识
透明细胞
小颗粒细胞
大颗粒细胞
血细胞功能:
吞噬作用
包掩作用
伤口修复 合成、储藏、运输碳水化合物 调节血糖平衡 参与脂肪运输
合成蛋白质
分解糖原 参与合成血清蛋白
3.7 渗透调节
排氨型代谢 3.7.1渗透调节器官 触角腺(antennal gland)和小颚腺(maxillary
gland),幼虫期两种腺体常同时存在,成虫期往
2.1.2.附肢(Appendages)
虾的附肢由原肢、内肢和外肢3部分构成。由 于功能的不同,形状也随着变化,如口器用于 咀嚼,因而其原肢较发达。胸肢为捕食和爬行 器官,故内肢特别发达。而腹肢为适应游泳的 需要,故内、外肢均发达。
uniramous(单肢型) biramous(双肢型) 1-3 protopodite (原肢) 1 subcoxa(亚基节) 2 coxa (基节) 3 basis (底节) 4 endopodite (内肢) 5 exopodite (外肢) 6 endite(内叶) 7 exite (epipodite外叶、上肢) 8 ischium(座节) 9 merus(长节) 10 carpus(腕节) 11 propodus(掌节) 12 dactylus(指节) Diagram of appendage
刺( spines)在额角的后方,胃区背面的中央线上
为胃上刺。眼区的前缘,眼柄的基部上方,为眼上刺。 在触角刺与前侧角之间的则为鳃甲刺。头胸甲的前侧角 为颊刺。在颈沟的下端,肝、胃和触角区间为肝刺。
脊(carinae)在额角后方中央线上的纵脊为额角后脊。
在额角两侧,有的一直延伸到头胸甲后缘,为额角侧脊。由眼 上刺向后伸至胃区前方的为额胃脊。由眼眶向后下方斜伸到肝 刺上方的为眼胃脊。由肝刺向后上方斜伸的为颈脊。由肝刺向 前后纵伸的为肝脊。在心区和鳃区之间有一心鳃脊。
对虾的内部
四、循环系统
五、生殖系统
• 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精巢、输精管及贮精囊等组成。 • 雌性:包括卵巢及输卵管和纳精囊。
• 精荚:包被精子的豆荚状鞘,由豆状体和瓣状体 组成。 • 生殖孔:开口于第5步足的底节基部。 • 交接器:由第一游泳足内肢联合组成。 • 雄性附肢:第二游泳足内肢内侧小突起(真虾类无)
三、呼吸系统
• 虾蟹类的呼吸器官是鳃,由其位置不同分为侧鳃、关 节鳃及足鳃。侧鳃直接生在身体左右侧壁上,关节鳃 生在胸肢基节与身体相连的关节膜上,而足鳃则生在 颚足或步足的底节上。 • 鳃的结构有枝状鳃、丝状鳃或叶状鳃,对虾类为枝状 鳃,其他虾蟹类为丝状鳃或叶状鳃。每个鳃由中央的 鳃轴及两侧的鳃瓣、鳃丝组成。鳃轴中有入鳃血管和 出鳃血管。
• 4.虾类的感光器官为眼 ,幼体时具简单的单 眼 ,成体具一对大而具柄的复眼。 • 复眼由许多个小眼组成,数目因种类而异, 中国明对虾约55000个,斑节对虾约80000个。 每个小眼由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细胞、基 膜及色素组成,视网膜细胞为光受体,内含 色素,通过视神经与前脑相连,小眼周围具 有吸收和反射光线的色素层。
实验二 对虾的内部构造
• 一、体壁 • 虾类具一硬质外壳,称之为甲壳。其主要成分为 几丁质、蛋白质复合物,以及钙盐等。具支撑体 形及保护内部器官和防御的功能。 上表皮层 外 骨 骼 体壁 真皮层 结缔组织层 外表皮层 内表皮层
二、消化系统 • 虾蟹类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及消化腺组成。消 化道包括口、食道、胃、肠以及肛门组成。
八、肌肉系统
• 虾蟹类的肌肉分为躯干肌及附肢肌,以及内部脏器中 的肌肉,属横纹肌,其收缩与伸展运动控制虾蟹类身 体运动、附肢动作及内部脏器运动等。 • 各肌肉群内肌肉作用往往相互拮抗,完成不同的运动, 如伸肌和屈肌,外展肌与内收肌等。
虾蟹类课件
虾蟹类
9
2、 虾、蟹的主要种类举例 1、虾类
(1)烹饪特点
①鲜虾最适宜于快速成菜,如煮、蒸、干烧、炝、爆、 滑炒、熘、焗、炸等;
②带壳的多煮制而食;制成虾仁后可整用或经刀工处 理成片、丁、肉花、茸泥等;或是去头留肉、留尾 制作虾排;
③干制品如干虾、金钩、虾皮常作配料使用,并具有 增鲜配色的作用。
虾蟹类
虾蟹类
22
虾蛄
虾蟹类
23
脊尾虾蟹白类 虾
24
罗氏沼虾
虾蟹类
25
中国毛虾
虾蟹类
26
中华新米虾
虾蟹类
27
2、蟹类
(1)一般常识
雌蟹的腹部为圆形,称为“圆脐”;雄蟹的腹部 为三角形,称为“尖脐”。海蟹盛产于4~10月,淡 水蟹盛产于9~10月。繁殖季节,雌蟹的消化腺和发 达的卵巢合称为蟹黄;雄蟹发达的生殖腺称为脂膏。 二者均为名贵而美味的原料。
29
(3)常用品种 ① 中华绒螯蟹
又称螃蟹、河蟹、毛蟹、清水大闸蟹、绒螯蟹等, 为甲壳纲方蟹科动物。分布于我国南北各淡水系。 以江苏常熟的阳澄湖所产最著名。
头胸甲呈方圆形,一般长5~6cm。螯足强大, 密生绒毛,步足长而侧扁,顶端尖锐。背面墨绿色, 腹面灰白色。
虾蟹类
30
虾蟹类
31
② 三疣梭子蟹 ➢ 又称为梭子蟹、蝤蛑、枪蟹、海蟹等,为甲壳
虾蟹类
64
(三)烹饪运用特点
1、可作为菜肴的主料、配料或馅心、面码用料; 2、采用快速加热的方式或生食,以突出其脆嫩的 质感;长时间炖、煮,以体现其软糯绵香;
虾蟹类
65
3、调味上,以清鲜为主,从而突出其自身独特的 鲜美风味;
4、常作为提鲜赋鲜的调味原料,如淡菜、干贝、 蛏油、蚝油等。
第一章 虾蟹类生物学 - 琼州学院质量工程
消化腺:
大型致密腺体,位于头胸部中央,心脏之 前方,包被在中肠前端及幽门胃之处,称 为消化腺,或中肠腺,或肝胰肝
(四)、循环系统
开管式循环系统(开放式)即血液在流动中经开 放的血窦完成循环,不完全封闭在血管中,由心 脏、动脉、血窦、血液等组成。
心脏位于头胸部近后端消化腺的背后侧,多边形, 内具空腔,心脏具多对心孔,心孔为血液进入心 脏的通道。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壁由心肌构成外被结缔组织形成的外膜。 血液中血细胞占总量1%,血浆是血液的主要成分, 含血蓝蛋白,故血液呈无色或淡蓝色。
(六)、排泄系统
虾蟹类的排泄器为小颚腺和触角腺。小颚 腺多见于幼体,成体大多仅存触角腺,触 角腺位于第二触角基部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触角腺
腺质部:致密腺体 排泄管通向膀胱。
膜质部:膨大的膀胱,尿道口开口于第二 触角基部。
虾蟹类为排氨型代谢动物
虾蟹类为排氨型代谢动物,N以氨的形式通 过鳃的气体交换的形式排出体外。
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在脑部由围咽神经环上的食 道侧神经节发出多对神经控制胃、肝、胰 脏及相关肌肉组织的食物输送及消化。吸 收过程,心脏背面的心神经由围咽神经节 及其后的神经节发 出,控制心脏博动。腹 部的交感神经多由腹部最大的神经节发出, 分布于中肠、直肠及肛门控制肠道活动。
感觉器官:
(二)、肌肉系统
虾蟹类的肌肉系统较为复杂,虾类动物具 有相似的肌肉系统,蟹类的肌肉系统与虾 类有很大不同。
肌肉束互相结抗,共同完成工作。
虾类大型肌肉主在分布在腹部,用于腹部 的弯曲活动。蟹类的主要肌肉在头胸部, 用以活动口器各附肢和胸肢。 对虾的肌肉为横纹肌,由肌纤维组成,肌 纤维筒状,外被肌纤维膜,内含多个细胞 核,肌纤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快肌Ⅰ型, 快肌Ⅱ型和慢肌,形成许多强有力的肌肉 束。分布在头胸腹的内部,其中以腹部肌 肉最发达。肌肉束往往成对起结抗作用, 可分为伸肌和屈肌两大部分。
第二节_虾蟹类的内部构造
63
雌性切眼柄促性成熟(及促蜕皮)原因: • 眼柄内抑制物质减少? • 异常营养摄取?
64
实验求证
昼夜给饵 / 小虾 未摘除眼柄 单眼柄摘除 双眼柄摘除 —————— —————— +++++ / 没效果 白天潜沙 白天潜沙 / 不明显 +++++ / 显着 夜间给饵 / 促进卵巢发育 —————— —————— —————— +++ / 不明显 +++ / 没效果 +++ / 明显
21
4.感光器官 • 成体;复眼1对,大而具柄 • 幼体:单眼 (眼点)
22
23
三、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 • • • • • 消化管: 前肠 Foregut(口腔、食道和胃)、 中肠 Midgut 后肠 Hindgut(即直肠) 消化腺:肝胰腺(中肠腺)Hepatopancreas
8
4.甲壳及表皮创伤的修复 • 创伤裂口 血细胞密集 黑膜形成 周围表 皮细胞移入膜下 形成新表皮层(内含有丰富 血细胞、纤维细胞、胶原纤维) 由此层分泌新 的几丁质层 黑膜及血痂脱落后,创伤即修复 完毕。
9
二、神经系统
1. 进化程度
• 低等甲壳动物具有梯形神经系统 • 较高等种类则合并成链状神经系统---虾类等 • 最高等类群则集中成胸神经团---短尾类等
• 腹部、附肢关节处外骨骼不钙化,柔韧可曲。 • 功能:提供保护、身体运动的支架
2
2.外骨骼的成分与分层构造 • 主要成分:几丁蛋白和Ca,少量Mg、P
3
• 分层:
外表层:脂类 (完全钙化) 内表层:脂肪蛋白;但具有渗透性的外骨 骼—鳃,则不具有外表层。
螃蟹生物结构
螃蟹生物结构螃蟹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中的节肢动物,其生物结构十分独特。
从外部形态到内部器官,螃蟹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下面将从外骨骼、头部、身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方面来介绍螃蟹的生物结构。
外骨骼:螃蟹的外骨骼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外骨骼由几层不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可以保护螃蟹的身体免受外界伤害。
螃蟹的外骨骼还可以通过脱壳来实现生长和更新。
脱壳时,螃蟹会分泌一种特殊的酶来软化外骨骼,然后挤出身体,再生一层新的外骨骼。
头部:螃蟹的头部由眼睛、触角、口器和鳃组成。
螃蟹的眼睛分为两种,一种是复眼,可以感知光线和运动;另一种是单眼,可以感知颜色和形状。
触角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和食物的气味。
口器包括颚、腮和螯,可以用来咬碎食物和捕捉猎物。
鳃则用来呼吸和排泄。
身体:螃蟹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头胸部有五对脚,其中前三对脚可以用来行走和抓握物品,后两对脚则用来游泳。
腹部有六个节,每个节上都有一对小脚,可以用来游泳和呼吸。
消化系统:螃蟹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道、胃、肠和肛门。
螃蟹的口器可以咬碎食物,然后通过食道进入胃中消化。
消化后的食物会进入肠道,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螃蟹的呼吸系统主要由鳃和肺组成。
螃蟹的鳃位于身体下部,可以吸收水中的氧气。
螃蟹的肺则位于身体上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神经系统:螃蟹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神经节,可以控制螃蟹的行为和感知。
周围神经系统则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肌肉的运动。
生殖系统:螃蟹的生殖系统分为雄性和雌性两种。
雄性螃蟹的生殖器官位于身体下部,可以产生精子。
雌性螃蟹的生殖器官位于身体上部,可以产生卵子。
受精后,卵子会在雌性螃蟹的腹部孵化成小螃蟹。
总之,螃蟹的生物结构十分复杂和独特,可以帮助它们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螃蟹的生物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
第一章第一节虾蟹类外部形态第二节
第⼀章第⼀节虾蟹类外部形态第⼆节《虾蟹类增养殖学》教案周次第 2 周,第 2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章第⼀节虾蟹类外部形态第⼆节虾蟹类的内部器官授课⽅式理论课(2);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12分钟10分钟3分钟30分钟教学⽬的及要求1、了解虾蟹类的外部形态,熟记其各个部位的名称。
2、了解虾蟹类的内部器官,能够⽐较虾蟹外形与内部器官的异同点;理解虾蟹类各个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对虾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导⼊新课:我们知道虾蟹类的养殖具有⼀定的经济价值,想要让它们为我们创造出这种经济价值,⾸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它们才⾏。
包括它们形态结构、⽣活习性、繁殖⽅式、环境对它们的影响等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致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活习性、环境等对它们的影响都有哪些。
⼆、讲述虾类的外部形态。
可以结合课本第6页的图来讲述虾类外部形态图。
头胸甲表⾯具若⼲锐利突起的刺,隆起的脊以及凹陷的沟等结构,为重要的分类特征。
可以结合第7页的“图1-2 虾类头胸甲分区⽰意图”来讲述,这样可以更形象地讲述头胸甲分区,让学⽣更易于接受。
三、讲述蟹类的外部形态。
⾸先说明蟹类的体形,结合图1-4来说明。
说明蟹类各个部位的名称:头胸甲、腹甲额缘两侧有具柄的复眼等等。
说明雄性和雌性的区别在于:雄性腹肢退化,仅存第⼀、⼆对腹肢,形成交接器。
雌性第⼆⾄第五对腹肢存在,具内、外肢,密⽣刚⽑,⽤于附着并抱持卵⼦。
四、说明虾蟹类的内部器官,从以下⼏个⽅⾯来说:1、体壁2、神经系统3、消化系统4、呼吸系统5、循环系统6、排泄系统7、⽣殖系统8、肌⾁系统9、内分泌系统。
重点说明对虾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讲述对虾消化系统时结合“图7-1 对虾的消化系统”来讲,说明消化系统中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
结合“图1-6虾蟹类的神经系统”来讲述虾蟹类的神经系统,这⾥主要讲述⽩对虾的神经系统就⾏了,蟹类的神经系统略讲。
蟹心蟹胃在哪?蟹黄蟹膏是什么?一起来重新认识螃蟹的身体构造
蟹心蟹胃在哪?蟹黄蟹膏是什么?一起来重新认识螃蟹的身体构造编者按:螃蟹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他们的内外部构造认识的不全,特别是他们的内部不能吃的部位,现在田老头大闸蟹来给大家科普下螃蟹的身体构造。
河蟹外部特征一、头胸部1、头胸甲。
也就是背面的壳,俗称蟹斗和蟹兜,一般呈青色或墨绿色,有时呈赭黄色。
表面凹凸不平,与内脏位置对应,分为胃区、肝区、心区等,前缘有4个额齿。
两侧各有一对复眼。
复眼由许多单眼组成,可以感受物体的形象和光线强弱。
位于眼柄的顶端,平时倒卧在眼窝中,活动时直立。
2、腹甲。
位于蟹底部,也称胸板,呈灰白色,中央有个腹甲沟。
生殖孔在腹甲上。
二、腹部俗称蟹脐,共7节,紧贴头胸部腹面。
螃蟹幼仔期,无论雌雄都是狭长型。
随着个体生长,雄蟹腹部为三角形,称尖脐或者长脐,雌蟹腹部变圆,成熟后周围会长满毛,称圆脐或者团脐。
三、附肢螃蟹属于甲壳动物,身体原为21节,其中头部6节,胸部8节,腹部7节。
除了头部第一节无附肢,其他每节有一个附肢。
在演变过程中,附肢逐渐退化。
头部有5对附肢,分别为2对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
胸部有8对附肢,前3对是颚足,可抱持食物。
后5对是步足,也就是蟹腿,最前面一对称螯足,分七节。
雄性螯足比雌性螯足大。
后4对是步足。
螯足分指节、掌节、腕节、长节4个部分。
步足分指节、前节、腕节、长节4个部分。
腹部附肢,雄性有2对,雌蟹为4对。
平时隐藏在腹部里。
内部构造一、呼吸系统主要部位为腮,灰白色,有6对海绵状腮片。
有较多细菌,不可食用。
二、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血液等组成。
心脏位于中央位置,肌肉质,呈长三角形,俗称“六角虫”。
蟹心属于大寒性食物,不可食用。
三、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肝胰腺、胃、中肠、后肠、肛门。
胃和蟹肠有不少未消化的腐质物,不可食用。
另外肝胰腺,俗称“蟹黄”,母蟹和公蟹都有,黄色的,质地较软,在上部分,富含脂肪,味道鲜嫩。
主要是为了蜕壳和性腺生长提供能量。
我们常说的“六月黄”,当时性腺还未发育,我们吃的就是肝胰腺的鲜味。
2虾蟹生物学知识
2.1.2.附肢(Appendages)
虾的附肢由原肢、内肢和外肢3部分构成。由 于功能的不同,形状也随着变化,如口器用于 咀嚼,因而其原肢较发达。胸肢为捕食和爬行 器官,故内肢特别发达。而腹肢为适应游泳的 需要,故内、外肢均发达。
uniramous(单肢型) biramous(双肢型) 1-3 protopodite (原肢) 1 subcoxa(亚基节) 2 coxa (基节) 3 basis (底节) 4 endopodite (内肢) 5 exopodite (外肢) 6 endite(内叶) 7 exite (epipodite外叶、上肢) 8 ischium(座节) 9 merus(长节) 10 carpus(腕节) 11 propodus(掌节) 12 dactylus(指节) Diagram of appendage
2.2 蟹类的外部形态
咏蟹 唐-皮日休 咏蟹
李贞白
蝉眼龟形脚似蛛, 未曾正面向人趋。 如今饤在盘筵上, 得似江湖乱走无。
未游沧海早知名,
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 海龙王处也横行。
2.2.1 身体分部:头胸部和腹部 头胸部发达 □头胸甲
背面:胃区、心区、肠区、肝区和鳃区 边缘:额缘、眼缘、前侧缘、后侧缘和后缘 腹面:颊区、下肝区和口前部
区(regions)在头胸甲前端,额角的基部为额区。
额区的两侧,眼的基部附近为眼区。眼的两侧,触角的 基部附近为触角区。在额区和眼区的后方,颈沟的前方 为胃区。触角区的下方,头胸甲两侧的前半部为颊区。 颈沟之后,心区之前的头胸甲中央部分为肝区。在肝区 的后方和头胸甲后缘前方之间为心区。颊区之后,心区 的两侧为鳃区。
腹肢
☆腹部附肢两性各异 ☆雄性仅留第1、2对,组成交接器,为 分类的重要依据 ☆雌性共4对,存在于第2~5腹节上、 分内、外两肢,上生刚毛,以助附卵粒。
蟹类解剖结构与分类研究
蟹类解剖结构与分类研究蟹是一类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水生生物。
在世界范围内,蟹类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极高的开发潜力。
同时,蟹类的解剖结构和分类研究,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
一、蟹类解剖结构蟹类的身体结构较为特殊,具有一定的异于常规的特点。
首先,蟹类的头胸部和腹部连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躯干结构。
其次,蟹类的胸肢和腹肢数量较多,且形态复杂,功能各异。
最后,蟹类具有明显的外骨骼,也就是硬壳,能够有效的保护内部器官。
在蟹类的内部结构方面,其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为蟹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
蟹类的消化道结构相对简单,较为基础的由口、咽、食道、胃、肠和肛门构成。
唯一需要关注的是蟹类消化道尚有一特殊部位:幽门盲囊。
而蟹类的生殖系统极为复杂,包含了生殖腺、输精管、阴茎、交配插管等多个部位。
另外,部分蟹类的神经系统也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叫做超级神经元的细胞,其数量极少,但具有超群的调节大脑活动的能力。
二、蟹类分类研究蟹类的分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蟹可以分为十足目(有爪目)、寄生肢目、簇足目、盾皮亚目、吻足亚目、长须亚目、玲珑虫亚目等多个类别。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传统的分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地层序列法、分子生物学法以及解剖学和生态学多样化的方法也被人类广泛应用。
地层序列法是通过对各种地层中的化石进行收集和整理,来推定各种物种的时代和谱系。
当然,此方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化石的发现难度,化石由于化学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变形或者分解断裂等问题,但这种方法最终依然对蟹科生物演化谱系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分子生物学法,利用基因序列或者品种DNA作为研究蟹类群体演变的基础,其研究结果对近亲物种的分类、演化趋势等都有极其丰富的启示。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如十足类的五个类群,包括螃蟹、蟹、梭子蟹、小泥蟹和招潮蟹都分别形成了一个分子工具箱,对于这个类群的分类,固有DNA序列建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虾蟹类的内分泌系统(自作)
108宿舍
虾蟹类的内分泌系统
虾蟹类的内分泌系统
01 1.神经内分泌系统
02
2.非神经内分泌系统
1.
神
经
内
分
脑,中枢神经的神经分泌
泌 系 统
细胞。X-器官、窦腺后接 索器、围心器等。
LOREM IPSUM
1.X-器官、窦腺位于虾蟹动物的眼柄内,合称X-器官-窦腺复合体 2.神经分泌细胞(腺体是一种神经一血器官),位于围咽神经节处,由该神经 分支扩张而成。 3.后接索器位于游泳虾类(十足目,口足目两类甲壳动物) 4.围心器:多见于爬行虾蟹类,位于围心腔内侧壁,横跨围心腔上方,处于 腮静脉的周围。包含神经内分泌细胞、周边神经内分泌细胞、连接神经纤维 及来自胸部和腹部个神经分泌细胞的终端
• 后接索器和围心腔的神经内分泌产物主要为各种胺类和多肽。用 于控制色素活动,促进心脏功能及呼吸活动,此外还参与渗透压 和离子调控过程。
• Y-器官的主要分泌物是蜕皮激素,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及共 同产物
THANKS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LOREM IPSUM DOLOR
虾蟹类的神经分泌产物有抑制性激素,如X-器官分泌的蜕皮抑 制激素MIH和性腺抑制激素GIH;以及其他兴奋性神经激素,如 各类胺类和多肽,如Y-器官活动,体色素细胞及视网膜色素的 移动,心脏、肠的活动等。此外还用来调节新陈代谢过程。
分泌物
• X-器官主要的分泌物是MIH和GIH,前者抑制Y-器官蜕皮激素的 分泌,后者抑制性腺的发育。
2.非神经内分泌系统
(1)Y-器官,大颚器官 (2)促雄性腺
LOREM I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UM DOLOR
蟹形态构造的观察
(三)呼吸系统
• 鳃是蟹的呼吸器官,叶状鳃。位于头胸部 两侧的鳃腔内,鳃呈三角锥形,稍弯曲, 每边八个,互相并列,尖端向心脏的左右 合成一点。 • 每一个鳃由鳃轴和两侧分出的许多鳃叶构 成,入鳃血管和出鳃血管是平行的两条血 管,位于鳃轴的上下两侧。
• 按鳃的着生位置分为: • 侧鳃(2对,在第2、3步足)、 • 关节鳃(5对,mp2一对,mp3和螯足各 2对)、 • 足鳃(1对) • 上肢(肢鳃3对)
3、附肢
• 蟹的附肢因适应机能上的分工,形态各不相 同,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由基肢、内肢和 外肢组成,基肢与身体相连,从基肢生出内、 外肢。 (1)头部附肢: • 共五对,即mxp1、mxp2、M、max1、max2。 在蟹类第二触角的位置及基节的形状,常为 分类的依据。
二、蟹的内部构造
(七)排泄器官
• 排泄器官为触角腺,位于第二触角基部,由 腺体和膀胱组成。膀胱成囊状,以短管通于 排泄孔,开口通体外,此腺呈浅黄绿色,故 又称绿腺,包括海绵体部和囊状的膀胱。
实验步骤
• • • • • • • • • • 1、头胸甲分区 2、取附肢观察 3、呼吸系统:区分不同的鳃 4、循环系统:心脏→血管 5、生殖系统:雌雄分别解剖 6、消化系统: 7、排泄系统:触角腺 8、肌肉 9、神经系统 10、感觉器官
• 2人一组,解剖雌、雄远海梭子蟹一只。 • 工具:解剖盘1个、剪刀 2把、镊子2把、少 量棉花。 • 作业:绘图 • 1、远海梭子蟹第三颚足。 • 2、螯足 • 3、游泳足
• (一)外骨骼 • 蟹的外骨骼结构与虾的相似,但含钙质 比较虾多,甲壳比较硬。 • (二)消化系统 • 消化管:分前肠、中肠与后肠.从发生上 来说,前肠和后肠来源于外胚层,都有 几丁质的内壁,中肠短,来源于内胚层, 无几丁质内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 血液含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浆含血清蛋白,故血液 无色。
44
六、排泄系统
命名膀胱=排泄?
1. 排泄器官:小额腺、 触角腺为主,此外, 皮肤、鳃、肝胰脏。 蜕皮也是一种代谢 2.两种腺体结构:相似
45
3.对虾的触角腺:不发达 台湾学者认为虾类排泄含氮氨是由鳃的扩散 排出体外。认为触角腺的作用可能是参与虾类 渗透压和离子的调节。
8
4.甲壳及表皮创伤的修复 • 创伤裂口 血细胞密集 黑膜形成 周围表 皮细胞移入膜下 形成新表皮层(内含有丰富 血细胞、纤维细胞、胶原纤维) 由此层分泌新 的几丁质层 黑膜及血痂脱落后,创伤即修复 完毕。
9
二、神经系统
1. 进化程度
• 低等甲壳动物具有梯形神经系统 • 较高等种类则合并成链状神经系统---虾类等 • 最高等类群则集中成胸神经团---短尾类等
1.精巢1对、输精管、分泌管及精囊等;雄性有分叶的精巢, 精子成熟后进入输精管形成精荚,交配时送入雌体纳精 囊内。 2.雄性生殖孔开口于第5对步足基部。
54
八、肌肉系统
55
九、内分泌系统
• 组成:内分泌腺 • 腺体特点:无管,分泌物直接释入血液。 • 甲壳动物内分泌腺分类: 神经分泌: 器官分泌:
15
附:十足目感觉器官类型:
机械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 热感受器 视觉器官 • 机械感受器:触角、感觉刚毛、平衡囊、流速感受器、 关节钉状感受器(游泳虾类)、表皮压力感受器(自切 功能种类的胸肢)。
16
1.平衡囊 中国对虾1对,位于第一触角底节基部 中央,眼窝下方。 • 功能: 测知身体姿势与重力方向的平衡 测知位移的方向
7
• 身体变色:形态学、生理学
• 形态学变色---色素细胞色素的消长所致。
• 生理学变色---色素颗粒在色素细胞中扩散或集中而造成。 受环境条件变化影响(如:昼夜、光照、背景颜色及潮 汐等);分布在细胞质色素颗粒可随细胞质向四周胞突 移动,使色素扩散面积增大,或随细胞质向细胞体集中 使色素面积缩小,借以改变身体颜色。
• 腹部、附肢关节处外骨骼不钙化,柔韧可曲。 • 功能:提供保护、身体运动的支架
2
2.外骨骼的成分与分层构造 • 主要成分:几丁蛋白和Ca,少量Mg、P
3
• 分层:
外表层:脂类 (完全钙化) 内表层:脂肪蛋白;但具有渗透性的外骨 骼—鳃,则不具~120um
最厚、高度钙化的几丁质层
59
斑节对虾右眼柄内部构造
X-器官窦腺复合体
• 窦腺是甲壳动物神经内分泌的主要调控中心 • 在大多数有眼柄的种类中 ,该器官位于眼柄;无眼柄的等足类和其他 少数有眼柄的种类中,窦腺位于近脑侧。 • 窦腺分泌一种蜕皮抑制激素(眼柄神经肽,MIH),防止动物蜕皮, 能显著抑制Y-器官分泌蜕皮激素;还可逆向作用于蜕皮激素本身。 • 窦腺还分泌一种性腺抑制激素(GIH),无种类及性别特异性。 • 去除眼柄则经常导致蜕皮速度加快,并且诱导血淋巴蜕皮类固醇水平 上升,从而刺激卵母细胞的生长。 • Y-器官:从血液中吸收由食物中获得的胆固醇合成类固醇激素。
33
• 中国对虾食物消化过程中B-细胞分泌消化 液后有的就萎缩,萎缩细胞被排挤进入肝 管,随同残渣一起进入中肠,然后由原始 细胞分化补充。
34
四、呼吸系统
1.呼吸器官: 鳃
2.鳃的类型 按照鳃的基本结构,可分为: ①枝状鳃,如对虾类; ②叶状鳃,如真虾类和多数蟹类; ③丝状鳃,如螯虾类、龙虾类、绵蟹类
17
2.关节钉壮感受器(CAP器官) • 钉壮感觉刚毛,生长于胸肢关节的远体端 的外骨骼表面。
19
生理功能:
尚未明确,可能与感觉关 节弯曲度有关。
20
3.化学感受器
• 功用:探知食物存在与否(并不依靠视觉)及水体中化 学成分变化的器官 • 分布:几乎分布全身,但主要集中在身体前端,特别是 第1触角外鞭基部的化学感受器。
• 台湾学者: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分泌细胞、 胸腺神经节也是。
58
• X-器官:一簇簇的神经分泌胞团,有综合激素功能。
• 窦腺:是X-器官神经分泌细胞体的神经分泌纤维导入
的地方(E4、E5例外),是储存与释放激素器官。 • E4、E5,无分泌纤维导入,是位于感觉孔周围的X器官。
中国对虾右眼柄的神经分泌细胞群及窦腺 1.终髓;2.内髓;3.外髓;4.窦腺; E1~E5 X—器官分泌细胞群
侧鳃:着生于左右侧胸壁上;
足鳃:着生于附肢(颚足或步足)底节; 关节鳃:着生于胸壁与附肢之间之关节膜上。
38
Respiratory System ������ gill podobranch(足鳃) arthrobranch(节鳃) pleurobranch(侧鳃)
39
• 蟹类的鳃腔相对封闭: • 由入水孔、出水孔与外界相通; • 离水后可以颚足堵住出水孔,防止水分蒸发,使鳃腔内 保持湿润; • 因此蟹类离水后可存活许久。
内层
钙结晶层(内外层临界面) 内层 50~90um 无钙化的几丁质层
4
中国对虾皮肤与外骨骼横切面图 1.表层 2.外层 3.钙结晶层 4.内层 5.表皮层
甲壳类表皮模式图
1.刚毛 2.上表皮 3.外表皮 4.内表皮 5.膜层 6.上皮 细胞层 7.壳腺导管 8.壳腺 9.壳腺导管开口 10.钙 化层 11.未钙化层 12.底膜 13.色素细胞
24
1.口
在头部腹面大颚和上、下唇之间。
2.食道
呈垂直短管,下通口腔,上端连接贲门胃, 内壁为几丁质。
• 食道脊的存在,可使食道张开和闭合。
26
Internal and external anatomy of a penaeid shrimp
28
3.胃及胃磨:胃可分两部分。 • 前部是研磨食物场所,称贲门胃;后部是过滤 食物场所,称幽门部。 • 贲门胃将食物磨碎之后,通过贲幽瓣过滤,液 浆及细颗粒食物进入幽门室,较大颗粒食物留 在贲门胃内再进行研磨。 • 幽门胃内构造可使硬而尖的食物碎片直接进入 中肠,不致落入肝孔。 • 胃壁:几丁质、钙化。
61
• 功用:
窦腺系统释放许多 重要神经肽激素如 MIH 、GIH GHH – 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
• 调控甲壳动物的蜕皮、生殖、血糖平衡和体色变化等生理 功能。
62
隆岛史夫实验:
• 日本对虾切眼柄后促进蜕皮、生长及性腺发育,个体越大
的雌虾越明显,公虾则不见效果。 • 雄性由造雄腺(第5步足基部贮精囊外侧)——雄激素, 发挥作用。
46
甲壳类N化物的排泄形式与类别
• • 1. 2. 3. 4. • 1. 2. 3. 4. 5. 排泄成分:氨(多)、氨基酸(少)、尿素和尿酸(最少) 排泄型式分为: 排嘌呤型 排尿酸型 排尿酸-氨混合型 排氨型 各甲壳类氨排泄在所有含N排泄物所占比例( % ): 海水端足类 28~87 桡足类 60~100 刺龙虾 72 蟹 86 虾 62~83(其它:尿素和尿酸)
63
雌性切眼柄促性成熟(及促蜕皮)原因: • 眼柄内抑制物质减少? • 异常营养摄取?
64
实验求证
昼夜给饵 / 促进卵巢发育 幼虾 未摘除眼柄 —————— 双眼柄摘除 小虾 未摘除眼柄 单眼柄摘除 双眼柄摘除 —————— —————— +++++ / 没效果 白天潜沙 白天潜沙 / 不明显 +++++ / 显着 夜间给饵 / 促进卵巢发育 —————— —————— —————— +++ / 不明显 +++ / 没效果 +++ / 明显
第二节 虾蟹类的内部器官
1
一、皮肤与外骨骼
1.外骨骼及功能 • 外骨骼:覆盖于身体及附肢表面 • 发生:外胚层,从口道、肛道向体内陷入,覆 盖前肠(口腔、食道及胃膜)与后肠(直肠和 肛门)的内壁。
注:即甲壳不仅分布于体表,上述嵌入体内(前肠、 直肠及鳃腔的表面)形成所谓的“内骨骼”,这些“内 骨骼”在蜕皮时一起脱掉。
29
30
4.中肠 中肠前盲囊、中肠后盲囊
31
6.后肠 • 亦称直肠,内壁也为几丁质。 • 几丁质表面有向后倾斜的小刚毛分布,使 粪便顺利向后运行。
• 前肠(包括食道和胃)和后肠由外胚层形成,内 面为几丁质,蜕皮时连同外壳蜕掉。
32
7.肝胰脏 • 是大型消化腺,由分支的肝管组成。 • 肝管:是肝胰腺核心部位;肝管有粗细之分。 • 肝管壁:由下列种类细胞组成 分泌细胞 吸收细胞 纤维细胞 侏儒细胞 原始细胞
在头胸部背面,有的(如对虾类)向后伸 到腹部。
51
性成熟的中国对虾
2.卵巢腔和输卵管: • 卵巢腔:卵巢内的管道,在卵巢侧叶的第5外小 叶的卵巢腔,延伸出卵巢之外,形成输卵管。 • 输卵管:穿入体壁进入第3歩足,在其底节内侧 突起上开孔与体外-雌性生殖孔。
52
3.雌性交接器
中国对虾纳精囊
53
(二)雄性生殖系统
35
3.中国对虾鳃的构造 • 鳃数量:25对 • • 形态: 枝状鳃 19对(着生在不同部位) 肢鳃 6 对 (着生在胸肢的上 肢,辅助呼吸?)
36
37
鳃腔及鳃
• 鳃甲与胸部体壁之间的腔隙,头胸甲侧下缘及后缘游 离,第二小额外肢伸入鳃腔摆动水流行呼吸作用。
• 对虾类的鳃位于胸部-胸鳃,按着生部位不同分为:
6.真皮层 7.色素细胞
5
关节膜:薄、不钙化
6
3.皮肤结构与功能 • 皮肤:表皮层---外骨骼之下 真皮层---即结缔组织层(皮脂腺、色素细 胞存在于此层中) • 色素细胞:直径约80um,细胞体有胞突向四周 伸展,胞突分枝状;细胞质中含色素颗粒。 • 在新鲜或用甲醛浸泡时间不长的标本中,肉眼 或体视显微镜从体表看到色素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