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概论3.舆论概念的历史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世纪洛克的哲学成为法国启蒙思想的基础。
• 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启蒙思想家,天赋权利的学说日益普及。 它确立了个人的人格,树立了什么是法律和政府有权去做的标准,以及政府无权 逾越的界限。 卢梭:突出洛克舆论法则的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进一步强调了民意的立法功能。 在一切法中最重要的一种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 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他可以 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取代权威的力量。 我说的就是风尚、习俗,而尤其是舆论”。 卢梭的舆论,不仅来自淳朴民风和善良心灵的习惯和风俗,而且可以进一步上升 为一种集体的普遍意志,即“公意”。他认为国家应当建立在“公意”——即当 把社区作为一个整体时,公民所表示的意愿——的基础之上。公意是至高无上的, 是主权的所在,而政府仅仅是公意的仆人,是执行公意的工具。 公意,并不是个人意见的简单汇聚。对于后者他称之为“众意”。“众意与公意 之间经常总是有很大的差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 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但是,除掉这些个别意志间正负相抵消的部分 而外,则剩下的总和仍然是公意。” 公意是抽象的,高于众议的集体意志。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这不过是不言自明之 理,因为公意代表社会幸福,它本身就是公理的标准。凡不正确的就说不上是公 意。“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 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了使社会公约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它就默契地包含着这样一种规定,—— 唯有这一规定才能使其他规定具有力量——即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 迫使他服从公意。”
亚里士多德
• 一个现实主义的政治学家。他更关注的是探讨一个在现实 中最有可行性的次优政体,一个“大多数人所能实践的生 活以及大多数城邦所能接受的政体”,而不是构建一个只 存在于理论中的理想国。 • 他将一切现存的政体划分为两大类:正常的与变异的。 “凡照顾到公共利益的各种政体就都是正当或正宗的政体; 而那些只照顾统治者们的利益的政体就都是错误的政体或 正宗政体的变态(偏离)。”实际上,他所真正欣赏的, 是一种依法统治的、以公众利益为目的的、结合了不同政 体形式优点的共和政体。他坚持认为:“政治家所治理的 人是自由人;……政治家所执掌的则为平等的自由人之间 所付托的权威。”这种自由人便是公民,是那些得以参加 公共事务的治理的人们。 • 理想的治理方式是法治,但如果不得已而求其次,也可以 接受依照多数人的意见的治理。因为“就多数而论,其中 每一个别的人常常是无善足述;但他们合而为一个集体时, 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良的智能。” • 舆论等同于价值观、规范、和文明的品味。
• 早期政治理论家的相通之处在于,他们都关注基本人性。他们认为如果把握了人作为 政治动物的基本特征,就可以更全面地探索他们在政治中的行为了。
早期的宪政民主理论
• 洛克的《政府论》:政府来自社会契约。统治者在获得政治权力的同时承担了 各种责任和义务。统治者必须尊重民众的各种权利,个人权利的不可取消性 构成了政府权威的限度。他强调政治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否则便会演变为暴 政。这些限制首先是权力的分割制衡及法律制度,但也可以是本国历史固有 的政治传统和习俗。 舆论法则判别的是美德和恶行,而美德完全是根据公众的评价来衡量的。 “这些称、讥、毁、誉,借着人类底秘密的同意,在各种人类社会中、种族 中、团体中便建立起一种尺度来,使人们按照当地的判断、格言和风尚,来 毁誉各种行动。 洛克使舆论从语意上摆脱了最初的“不可靠的判断”这一略带贬义的含义, 而承认公众舆论是一种合法标准,可以用来衡量法律和政府行为。神法作为 第一种法律关系,构成了政治权力的合法基础。民法作为第二种法律关系, 可使统治者支配人民行动。而舆论作为第三种法律,则以历史积淀而成的民 俗风尚为尺度,判断一切个人和国家行为的好坏及合法性。 洛克还提出,“要知道,任何共同体既然只能根据它的各个个人的同意而行 动,而它作为一个整体又必须行动一致,这就有必要使整体的行动以较大的 力量的意志为转移,这个较大的力量就是大多数人的同意。……根据自然和 理性的法则,Baidu Nhomakorabea多数具有全体的权力,因而大多数的行为被认为是全体的行 为,也当然具有决定权了。”
霍布斯:《利维坦》
• 和马基雅维利一样,对人性持一种消极看法。 • 坚定的王权主义者,认为建立国家的核心目的在于保障所有社会成员 的生命安全。为此,君主应当拥有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专制权力; “有管辖权的人的命令不能由臣民加以指责和争议”。个人也无权自 行判断善恶是非。应对舆论主动进行干预,因为“良好地管理人们的 意见就是良好地管理人们的行为 • 早期的“契约论者”,认为舆论对国家的形成非常重要。虽然他认为 主权者的权力应当是绝对的,但它却源自人民通过契约形式的让与。 人民是第一性的,国家是第二性的,是人为实用目的发明的一种工具, 没有丝毫神性。这是一种相当典型的个人主义观点。虽然没有导出民 主的结论,但是对无条件的国家主义的否定,为日后的宪政、民主思 想开辟了理论道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 作为民众利益反映的公众舆论自然有其价值,应当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人民通过确立建立政府的核心原则来参与政治。国家的产生是通过公 众与政治家之间的“契约”而创造出来的。如果这个国家由于内外压 力而崩溃了,那么公民就应当再次以契约的形式创造新的政府。
舆论概念的历史发展
古典主义舆论观
• 在西文中,“舆论”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opinio, 意指众人的、没有得到充分论证的不确定的判断。 因此,希腊哲人们最早批判了舆论所缺乏的知识 特性。 • 克塞诺芬尼第一次提出意见的或然性,并认为舆 论盛赞体力和角力往往胜过重视可贵的智慧。 • 他的学生巴门尼德,更加明确区分意见和真理, 把意见判给“凡夫俗子”们的日常舆论,而把真 理视为只有哲学家们借助理性才能攀登的山峰。
• 古罗马人和柏拉图一样怀疑舆论的作用。 西塞罗曾经说过,“这些普通的乌合之众, 他们多从意见而不是真理来判断事物。” 罗马人不是完全不考虑公众舆论,而是简 单地认为舆论与统治最为相关。领袖是否 受人尊敬,是否受人爱戴,罗马时代的许 多舆论的讨论就限于这一狭隘的政治方面。
早期的现代主义者
• 1513年马基雅维利发表了《君主论》。他认为,人类被暂 时的欲望和舒适所困扰,因此不能自我统治,而只能被仁 慈的君主所统治。 • 他建议君主一般的应关注民众的利益,对公众舆论给以足 够的重视。因为尽管统治者的力量是第一要素,但民心的 向背仍是决定统治是否稳定的关键。 • 马基雅维利尊重舆论仅仅是由于它是一种政治力量,可能 给君主和国家带来危害,而并不是因为舆论的内在价值。 他并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鼓吹舆论中的集体智慧,关心 社会和谐以及政治共同体的道德状况。比较起来,亚里士 多德显然更重视道德教化。 • 马基雅维利认为:舆论是变幻不定,非理性,并具有潜在 的爆发性。领导者要警惕地关注舆论,确保民众对统治者 的敬意。
柏拉图的《理想国》
• 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他的《理想国》的核心主张 之一,便是“哲学王”依据代表“善”的知识进行统治, 社会成员依自己的禀赋才干在政治生活中各安其位,各尽 所能,达到社会和谐。 • 所谓舆论,其实是一些变化无常的判断,介乎有知和无知 之间,不能和知识相提并论。真理更是超出了大多数人的 理解力。一个统治者如果不去致力于自身品质的提升,而 去迎合民意,声称以民意为依归,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 而是蛊惑家(或译“平民领袖”:demagog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