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图是一些常用图形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OE∥DC交BC于点E,AD=6cm,则OE的长为()A.6cm B.4cm C.3cm D.2cm
3.已知样本x1,x2,x3,…,x n的方差是1,那么样本2x1+3,2x2+3,2x3+3,…,2x n+3的方差是() A.1 B.2 C.3 D.4
4.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BE相交于点F,则∠BFC为()A.75° B.60° C.55° D.45°
5.如图,小聪在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时,他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A和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D,则直线CD即为所求.根据他的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BC一定是()A.矩形B.菱形C.正方形 6.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PB=,下列结论:①△APD≌△AEB;②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③EB⊥ED;④S△APD+S△APB=+.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如图,矩形ABCD中,AB=1,BC=2,点P从点B出发,沿B→C→D向终点D匀速运动,设点P走过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S,能正确反映S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8.将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OAB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在x轴上,若OA=2,将三角板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A.(,﹣1)B.(1,﹣)C.(,﹣)D.(﹣,)
9.如图,若正方形EFGH由正方形ABCD绕某点旋转得到,则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是()A.M或O或N B.E或O或C C.E或O或N D.M或O或C
10.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C=90°,BC=2cm,∠A=30°,四边形DEFG为矩形,,EF=6cm,且点C、B、E、F在同一条直线上,点B与点E重合.Rt△ABC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矩形DEFG的边EF向右平移,当点C与点F重合时停止.设Rt△ABC与矩形DEFG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xs.能反映ycm2与xs之间函数关系图象是()
A.B.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将一元二次方程x2﹣6x+5=0化成(x﹣a)2=b的形式,则ab= .
12.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8cm,BD=6cm,点P为AC上一动点,点P以1cm/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C向点C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当t= s 时,△PAB为等腰三角形.
13.已知实数a,b满足a2﹣a﹣6=0,b2﹣b﹣6=0(a≠b),则a+b= .
14.方程x2﹣9x+18=0的两个根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的长,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5.如图,四边形ABCD为
矩形,H、F分别为AD、BC边的中点,四边形EFGH为矩形,
E、G分别在AB、CD边上,则图中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与矩形EFGH的面积之比为.16.甲、乙两人骑车从学校出发,先上坡到距学校6千米的A地,再下坡到距学校16千米的B地,甲、乙两人行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两人同时从B地按原路返回到学校,返回时,甲和乙上、下坡的速度仍保持不变.则下列结论:①乙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相同;②乙从学校出发45分钟后追上甲;③乙从B地返回到学校用时1小时18分钟;④甲、乙返回时在下坡路段相遇.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17.解方程:3x(x﹣1)=2(x﹣1). 18.解方程:3x2+4x﹣7=0.
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3x﹣m=0有实数根.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两实数根分别为x1和x2,且,求m的值.
20.如图,△ABC中,AB=AC=2,∠BAC=45°,△AEF是由△ABC绕点A按逆
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连接BE、CF相交于点D.
(1)求证:BE=CF;(2)当四边形ABDF为菱形时,求CD的长.
21.已知:△ABC在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
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个单位长度)
(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A1B1C1,
并直接写出C1点的坐标;(2)作出△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
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C2点的坐标;(3)作出△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
对称的△A3B3C3,并直接写出B3的坐标.
22.某校为了进一步改进本校七年级数学教学,提高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校教务处在七年级所有班级中,每
班随机抽取了6名学生,并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
了问卷调查.我们从所调查的题目中,特别把学生对数
学学习喜欢程度的回答(喜欢程度分为:“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不太喜欢”、“D﹣很不喜欢”,针对这个题目,问卷时要求每位被调查的学生必须从中选一项且只能选一项)结果进行了统计,现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2)所抽取学生对数学学习喜欢程度的众数是;(3)若该校七年级共有960名学生,请你估算该年级学生中对数学学习“不太喜欢”的有多少人?
23.如图所示,把矩形纸片OABC放入直角坐标系xOy中,使OA、OC分别落在x、y轴的正半轴上,连接AC,且AC=4,
(1)求A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将纸片OABC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求折叠后纸
片重叠部分的面积.(3)求EF所在的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24.有一项工作,由甲、乙合作完成,合作一段时间后,乙改进了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图①表示甲、乙合作完成的工作量y(件)与工作时间t(时)的函数图象.图②分别表示甲完成的工作量y甲(件)、乙完成的工作量y乙(件)与工作时间t(时)的函数图象.(1)求甲5时完成的工作量;
(2)求y甲、y乙与t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求乙提高工作效率后,再工作几个小时与甲完成的工作量相等?
25.阅读与理解:
图1是边长分别为a和b(a>b)的两个等边三角
形纸片ABC和C′DE叠放在一起(C与C′重合)
的图形.操作与证明:(1)操作:固定△ABC,将△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连接AD,BE,如图2;在图2中,线段BE与AD之间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操作:若将图1中的△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任意旋转一个角度α,连接AD,BE,如图3;在图3中,线段BE与AD之间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猜想与发现:根据上面的操作过程,请你猜想当α为多少度时,线段AD的长度最大是多少?当α为多少度时,线段AD的长度最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