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词五首》中的《沁园春·雪》。
该诗是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雪花飘飞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词的背景、词牌、字词解析、诗句赏析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沁园春·雪》的背景,掌握词牌特点,理解诗句内容,学会赏析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魅力,激发爱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诗句内容的理解,词牌特点的掌握,诗词赏析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诗句的意象、情感的理解,诗词的审美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花飘飞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雪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毛泽东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历史背景。
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句内容,了解词牌特点。
4.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诗句的意象、情感,交流赏析心得。
5. 例题讲解:讲解诗词赏析的方法,以诗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为例,分析其意象、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赏析方法,分析其他诗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沁园春·雪》2. 内容:a. 作者:毛泽东b. 背景:1936年c. 词牌:沁园春d. 重点诗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e. 赏析方法:意象、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意象、情感。
2. 答案:此句通过描绘美丽的江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无数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提高了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了审美情趣。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课《沁园春·雪》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课《沁园春·雪》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课的一首古诗,作者是毛泽东。
这首诗写于1936年,是一首描写雪景的抒情诗。
诗歌以壮美的雪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先烈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的学习,对于古诗的阅读和理解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但《沁园春·雪》的意境和情感较为深刻,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
同时,这首诗的语言表达独特,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学生需要通过反复品味和朗读来感受其美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沁园春·雪》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朗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先烈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沁园春·雪》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以及欣赏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诗歌朗读音频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雪的美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对《沁园春·雪》的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朗读与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并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诗歌鉴赏(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分析诗歌的语言表达特点。
5.情感体验(5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并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沁园春·雪》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雪》说课稿1点击浏览该文件《沁园春·雪》说课稿2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课文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二、题解与背景本文体裁词。
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
沁园春,词牌名。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上片:描写北国雪景;下片:纵论历代英雄四、研究下列问题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5、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五、重点词句子的理解。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
承上启下,过渡作用3、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
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六、作业。
背诵这首词。
《沁园春雪》说课稿6篇
《沁园春雪》说课稿6篇《沁园春雪》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如歌的语言、如诗的情怀,如画的生活,是我一直追随的境界。
因此,我选择《沁园春·雪》作为我本次说课的篇目。
一、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沁园春雪》是八年级上册的课文,整首词用词精确,语言精练,气势磅礴,旷达豪迈。
作为一篇传统的名篇,如何赋于它新的东西,这就得从新的教学手段入手,使这首词的韵味,豪情及词人的豪迈、自傲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手段,既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视野,又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发扬他们的个性,适应我们新课标的要求。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诗歌鉴赏基础,毛主席的诗词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词牌名也有较正确的认识,而此时的他们也正是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时期。
但诗歌朗读训练不够,诗词鉴赏能力不足。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对祖国绚丽山河的赞美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能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描绘绚丽的北国雪景。
二、教学目标、教学教法(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节教材本身的特点,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1、了解词的背景和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
2、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注意重音及停顿。
3、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祖国绚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作为革命领袖,挥斥方遒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胸怀和豪情,做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有感情朗读和精确背诵默写本诗。
②通过欣赏品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感受诗人爱国豪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二)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运用诵读法和品读法。
一是诵读法:诵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听读、散读、个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二是品读法: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让他们去朗读体会,了解内容、品味语言、领悟感情的目的。
《沁园春雪》说课稿一等奖4篇
《沁园春·雪》说课稿6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理解诗词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学习这首词语言精确的特点;3、朗诵诗歌。
过程和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深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伙伴的交流,对诗歌语言、内容和形象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的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意境和想象,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教学难点: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沁园春雪》2、学生准备:扫清文字障碍,有感情朗诵诗歌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板书课题)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指导学生朗诵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正音:分娆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二)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
《沁园春·雪》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词三首中的《沁园春·雪》,主要围绕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词展开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阅读诗词,理解诗意,感受作者对雪的赞美和对革命事业的渴望;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学习诗词的表现手法;品味诗词的韵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沁园春·雪》,理解诗词的字词、句意,了解诗词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掌握诗词的表现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词的字词、句意,感受作者的情感。
难点: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掌握诗词的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雪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沁园春·雪》,理解字词、句意,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教师以诗词中的名句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的表现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创作一首以雪为主题的诗词。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沁园春·雪》2. 作者:毛泽东3. 重点词语:长城、大河、山舞银蛇、原驰蜡象4. 艺术特色:形象生动、境界雄浑、豪放激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雪》为题,创作一首五言或七言绝句。
2. 答案示例:雪花飘舞漫天空,万里山河尽染白。
银装素裹分外娇,瑞雪丰年人欢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对《沁园春·雪》有了深入的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搜集其他关于雪的诗词,进一步感受古人对雪的赞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沁园春·雪》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诗词五首》中的《沁园春·雪》。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与欣赏,以及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深入剖析。
具体章节内容为:1.了解作者背景;2.诗歌朗读;3.意象分析与情感解读;4.诗歌艺术特色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沁园春·雪》,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基本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诗歌意象的分析,表达技巧的解读,思想情感的体会。
教学难点:对诗歌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雪的美,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了解作者背景:介绍毛泽东的生平事迹,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做好铺垫。
3. 朗读诗歌: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 意象分析与情感解读: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解读作者的情感。
5. 诗歌艺术特色探讨:分析诗中的表达技巧,如夸张、拟人等,探讨其艺术魅力。
6.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结合课后习题,进行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沁园春·雪》2. 板书内容:a. 作者:毛泽东b. 意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 表达技巧:夸张、拟人等d. 思想情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命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沁园春·雪》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谈谈你的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课《沁园春·雪》说课稿4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课《沁园春·雪》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诗是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写的一首抒情诗。
诗歌描绘了作者在沁园春赏雪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事业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魄雄伟,充满了的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他们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深刻含义和背景,他们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同时,我也会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难点:领会作者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理解诗中的深刻含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阅读法。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一下他们已经学过的诗词,然后引入今天的课题。
2.讲解:我会详细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内容,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3.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4.朗读:我会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5.背诵:我会让学生背诵诗歌,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6.总结:我会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词三首中的《沁园春·雪》,该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所作。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的背景、词牌、诗意、诗境等方面。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一章节“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重点分析《沁园春·雪》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掌握词牌的特点;能正确朗读、背诵诗词,理解诗词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分析《沁园春·雪》的词牌特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诗词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的深入挖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雪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沁园春·雪》。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词义,理解诗句内容。
3. 讲解背景: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4.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牌特点,品味诗句,理解诗意。
5. 例题讲解:以诗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的艺术特色,创作一首小诗。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沁园春·雪》2. 作者:毛泽东3. 词牌:沁园春4. 诗意:描绘雪景,抒发豪情5. 诗境:壮美、豪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沁园春·雪》的诗意,写一篇描绘雪景的作文。
作业示例:题目:《雪中的家乡》冬日里的家乡,白雪皑皑,如诗如画。
远处的山峦,近处的田野,都被雪覆盖得严严实实。
《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一、背景介绍《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58年冬天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叙述了雪花飘落、白雪皑皑的自然美景,以及这种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共鸣。
此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词藻、妙趣横生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雪的魅力和自然美景,充满了诗人自然主义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热爱。
此诗表现了作者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生命力的一面,这篇文章将从语言特点、意象、节奏美学、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二、语言特点1. 以自然景致为主要描写对象《沁园春·雪》所使用的描写手法和词语并非独创,但是使用这些词语所表达出来的景象却十分新颖。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将一种别样的意象带入到诗歌中,也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从而达到了以赞美雪为主题的目的。
2. 带有浓重的感性情感色彩《沁园春·雪》所表现的情感是直接表达的。
这种情感是诗人个人的感受,其中有的是对自然的酷爱,有的则是对生命的感悟。
这种情感并不是仅仅呈现在诗歌的语言表达上的,还可以通过微妙的语气和抑扬顿挫所带来的音乐感受中表现出来。
3. 以自然家园为寄托《沁园春·雪》中表现了诗人对家园的爱和怀念。
这座自然家园包揽了党和人民的历史及意义,也成为了诗人的精神寄托。
三、意象1. 冷暖渐变的雪景冰冷、银白的雪意象烘托出冬天的寒冷。
诗人通过“未能穿我衣”的说法表现出了极端寒冷所带来的凄惨。
2. 借繁言之中寄托真意诗人用“繁言不拂积雪”来表示对喧嚣生活的抱怨,同时也表现了故乡的淳朴。
3. 大自然的美和对现实的不满雪景美妙,同时也体现出对现实的不满。
通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表达,表现出诗人对某些不满现状的反感、挑战和追求。
四、节奏美学《沁园春·雪》绝句的格式让诗歌呈现出紧凑的韵律。
这首歌诗的节奏感强,读者在感受自然景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的音乐美。
五、艺术风格1. 崇尚自然《沁园春·雪》体现了毛泽东强烈的自然主义思想。
2024年《沁园春·雪》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沁园春·雪》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沁园春·雪》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诗词的背景、作者简介、诗词文本的解读、诗词意境的赏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毛泽东的诗歌创作背景,理解《沁园春·雪》的文学价值;2. 通过对诗词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诗词的审美情趣;3.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诗词意境的深入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教学重点:诗词文本的解读,诗词鉴赏方法的传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毛泽东的诗歌创作背景,为学习《沁园春·雪》做好铺垫。
3. 文本解读:引导学生阅读诗词,分析诗词的结构、韵律、意象等,深入理解诗词意境。
4. 例题讲解:挑选经典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指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本解读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讨论诗词中的美好意象,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板书设计1. 《沁园春·雪》2. 诗人:毛泽东3. 诗词结构:上片、下片4. 重点词语:雪、长城、大河、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
5. 诗词意境:雄浑、壮美、激昂、豪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鉴赏方法,解读《沁园春·雪》的意境和情感,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作品,了解其诗歌创作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1课《沁园春-雪》说课稿课件
板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 想一想词的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绘北国壮丽雪景,抒爱国之情。 下片:评历史人物,赞当代英雄。
由于学生小学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所以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 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字词掌握较差,语言的表达能力欠缺,课外知识积 累较少。由于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做阅读题很难理解文章内容 ,解答缺少条理。
三、说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感受诗歌中的形象,体会诗歌中的意境。 3.掌握本词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4.感受词人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沁园春·雪》说课稿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 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开篇课文《沁园春·雪》,下面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学生获得知识有 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 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 在学生的 学法上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共2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雪的诗,用古典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这 一首绘北国壮丽雪景,抒爱国之情的大气概之作《沁园春·雪》。 (揭示课题)
2、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 物之一。
《沁园春 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讲解的内容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诗是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必修二选学七中的内容。
诗歌共四个底韵平仄、七言绝句共28个字。
二、背景分析本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1958年春天,而这正是应对《大跃进》时期部分地区大面积饥荒漫长的冬季和衣食数据不稳定的春季。
可以说,诗人通过句句想象,写出了他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高层思考。
同时,本诗歌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和憧憬的情感。
三、文本分析诗歌语言简练明确、深刻生动,体现出毛泽东同志对民族民生,对未来的深深托思和良好愿望。
本首诗描写了冬天里沁园四季的美好景色,也展示出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首先,从字面上来看,“沁园春”指的是位于中南海的沁园,这里是毛泽东同志休闲和工作的场所。
而沁园的“春”则既指冬天的春意融融,也让人联想到“春天时节艳阳多”,为诗歌赋予了良好美好的情感色彩。
其次,作者通过笔画描绘出雪的意境,比如“披银装,闪亮银钩戛”、“玉树琼芝,烂漫如烟雾”。
这些艺术形象使读者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到了雪带来的冰冷清新和美好。
最后,毛泽东在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话表明了对自由自在的美好家园生活的向往,而“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表达了对生活安稳平静的期望。
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本首诗歌可以通过配上文字和画面、演讲分享等多种方法和策略来进行教学,并使用“带着问题读、模仿表达、前后关联、比较阐释”等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分析、解读文本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视频动画、在线演出等方式来展示有关的材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此首诗歌背景、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和艺术特质、提高学生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文学作品长时期价值的评判。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和提高其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沁园春雪的说课稿
沁园春雪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经典词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2、这首词描绘了北国壮丽的雪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伟大的抱负和胸怀。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理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掌握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议论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词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词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体会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广阔胸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掌握词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引导学生将词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说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加深对词的理解。
3、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北国雪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出课题《沁园春·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感知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的内容和情感。
3、精读理解结合注释,学生自主疏通词意,教师进行重点字词的讲解。
分析上阕,引导学生想象北国雪景的壮丽画面,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探究下阕,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感受诗人的伟大抱负和豪迈气概。
4、研读赏析小组讨论词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并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
分析词的语言特色,如简洁明快、气势磅礴等。
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说课稿«沁园春·雪»说课稿一、说教材本篇课文是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首词,出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毛泽东之手。
这首读写于1936年2月,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指导位置,他率领长征部队抵达陕北后,指导全党展开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妥协。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后在海拔千米的白雪掩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南国风景,从而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描画了南方绚丽的雪景,评论了历史人物,热情赞誉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讴歌了当代英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也包括他自己。
整首词,气势澎湃,显示了诗人广博的胸怀,宏伟的气魄,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失望自信的革命豪情。
这首词在写作上也很有特征。
一是表达方式上,写景、抒情、议论无机结合。
二是修辞丰厚,言语笼统、准确、优美。
三是描写的角度上动态结合,真真相生。
四是结构上过渡自然,天衣无缝。
二、说教学目的依据新课标、教材的特点(以上已作剖析,不再赘叙)、课程要求(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联络时代、文明背景领悟作品的外延,对英雄作出自己的评价,从中取得有益的启示)及先生实践(依据先生往常状况来看及年龄特征来看,七年级的先生品味言语、体悟感情的才干还比拟完善)。
综合这些思索,将本课的学习目的设定为:1.经过品读词语,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并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词的外延。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诗词豪迈的作风。
3.体味作者对祖国绚丽河山的赞誉之情及作者伟大的志向、坚决的决计。
三、说教学重难点由于是诗词教学,应以诵读为主线,而要让先生可以有感情地朗诵,又要以对诗词情感的掌握为依据对诗词感情的掌握,又要依赖于对诗词言语的品味。
读可以促进先生对诗词感情的领悟,而感情的准确掌握,又可以提高朗诵的效果。
二者之间相反相成。
因此,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沁园春雪》说课稿
《沁园春·雪》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沁园春·雪》编排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之首,是精读课文。
它又是毛泽东诗词中最能表现毛泽东同志革命理想和雄心壮志的代表作品之一。
本诗写得大气磅礴、旷达豪壮,很容易使学生受到教育与感染,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所以,这篇作品在达成本单元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本课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的能力;学会品析诗句,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美之情。
3、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把“诗词读背;感知诗词意境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对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理解”定为教学重点,同时把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本课主要使用诵读法、联想、想象法和讨论、点拨法等方法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1)诵读法:这首词是写景论古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
应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感悟诗人的情怀。
因此,诵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联想、想象法:这首词所写意境虚实相生,景象宏阔,大气磅礴,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便于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感情。
(3)讨论、点拨法:在学生主动学习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对诗句进行品析,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说学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将朗读教学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品读过程中感受这首词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的基本方法——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运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精神,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提升学生对诗词作品的感悟能力,这一方法的掌握对学生适应现代语文学习的要求十分必要。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沁园春·雪篇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积累《沁园春雪》中重点字词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交流体会3组织朗读。
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
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
交流,互评7组织朗读。
全班齐读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 交流、补充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
学生听讲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
听讲、记笔记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雪》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播放歌曲《沁园春雪》听歌曲学唱课后学习: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篇二云南省泸县第四中学张开芳一、导入: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注: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沁园春·雪》说课稿(5篇)
《沁园春·雪》说课稿(5篇)《沁园春·雪》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雪》,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一、说教材《沁园春·雪》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这是一篇毛主席的词,从情感到表达都堪称一篇佳作,作者通过不同视角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壮美的祖国雪景图,饱含着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畅想。
二、说学情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初三的学生具丰富的字词和诗词知识的积累,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均已具备,__篇幅不长而且语言鲜活文本理解上复杂度不大,我将在__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品词析句来体会文本的艺术特色。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请学生回顾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雪的诗词,引导学生迅速关注到“雪”和“诗词”上,为新课学习做了铺垫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这对学生理解文本情感有帮助。
(二)整体感知首先,先请学生结合注释了解全文大意,注意多音字和难写的字通过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能够顺利的概括出__的脉络,为下面深入文本做好铺垫。
沁园春雪说课稿精选7篇
沁园春雪说课稿精选7篇沁园春说课稿。
敬重师道,培育良好的学风,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会先撰写完备的教案。
撰写教案是为课堂实施做好充分准备的必要步骤。
“沁园春雪说课稿”主题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精心整理的,欢迎您参考,并请务必收藏!沁园春雪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①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②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重点及难点:①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
②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授课方法:语言品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
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
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
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板书:题目、作者)二、写作背景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三、关于词牌词牌是“沁园春:,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呢?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
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四、整体感知,诵读鉴赏。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十世纪的中国有出现了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词人——毛泽东,现在,就让咱们充满激情地追寻着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1、师范读,正音。
舸寥廓峥嵘遒遏找一个学生读,师点评。
(点拨:上片“看”字和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作停顿,突出领字的作用。
“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说课稿
——杨黠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我准备从下列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教学设计及其依据。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沁园春·雪》编排在新课标教材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
这首词在重庆谈判时发表,立即轰动文坛,被誉为雄视千古的词作。
这个单元还有我国新诗《雨说》(郑愁予)、《星星变奏曲》(江河),以及外国诗两首《蛔蛔与蛐蛐》、《夜》(叶赛宁)。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七、八年级阶段对诗歌的欣赏稍有基础,但本课伟大诗人毛泽东的代表作有极高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所以理解有相当的难度。
二、说教学目标
1、多形式诵读诗歌,体味诗歌音韵美。
2、品味词语魅力,感悟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第一点侧重能力目标,后一点侧重德育目标。
这是符合美闺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关于教学目标分类六级认知理论的。
词的下阙第三层是全词点睛之笔,表现全词主旨,因而定为教学重点;词上阕写景是下阙评古颂今的基础,起铺垫作用,下阕评古是为了颂今--这是作者立意之所在,对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定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
本课主要使用诵读法,提问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有抽读--范读--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从方式上看,从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听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在多形式诵读之后,引导学生就所读画面用语言进行表述,借此使学生感知文意;针对词的下阕,找到品评诗歌的切入点,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四、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
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这节课在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这首词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的重要方法——诵读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
为此,安排大量的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
根据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采用四人讨论小组讨论活动,把全班分为十二个大组,确定发言代表,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收到较好效果。
此外,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如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已形成常规;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导入新课。
在投影仪上播放7张北国雪景图,让我们很少接触到雪的南方人对雪景有更直观的印象,并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来谈谈自己的观后感。
这样导入从视觉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板书课题。
第二步、诵读感悟,读出本词的音韵美。
指名学生轮读上下阙,全班听读,检查学生课前自读情况。
教师示范朗读,针对学生易错字音,借助投影仪进行正音教学,并给予学生朗读指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齐读形式品味词的语音之美,初步感知教材。
第三步、细读品味。
在这一环节上我又安排了两个小的步骤,第一步,要求学生齐读词的上片,放飞思绪,驰骋想象,把喜欢的雪景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根据我所给的提示和结合学生已有的语文素养,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词的上片是写优美雪景,以及明白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歌颂与赞美。
第二环节,在学生齐读词下片的基础上,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赏析词的下片,我给出一些切入点,当然学生也可以有自己赏析的切入点。
以此来引导学生品千古帝王和风流人物。
突出破上片写景是为了下片评古颂今这一教学难点,感受一代伟人的勃勃雄心和超凡的气概。
第四步、诵读全词,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用四句诗:
写雪景横万里俯视北国,
论英雄纵百代涵盖古今。
创事业伟丈夫气吞环宇,
为人杰大手笔著此华章。
来总结全文,借此引入到下一个步骤的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用毛泽东不同时期所写的诗词作品名句来让学生自主赏析,加深学生对毛泽东这一伟人超凡人格魅力的理解。
以上我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这节课有关设想,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附件(板书设计):
景:江山多娇(望) 评:古代帝王(惜)
沁园春·雪
颂:人民大众(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