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吸虫

合集下载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
24
2.免疫诊断
对急性期病人、胆道阻塞患者以及异位寄 生的病例,采用免疫学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用ELISA、IHA和IFA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 特异性抗体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由于肝片形吸 虫与其他吸虫有较多的共同抗原成分,对其检 出的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分析。用纯化的肝片 形吸虫抗原和排泄分泌物抗原或提高被测血清 的稀释度均有助于提高免疫诊断的特异性。
感染阶段
胞蚴、两代雷蚴、尾蚴、在 毛蚴、胞蚴、一代雷蚴、尾蚴、
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
囊蚴。
椎实螺 水生媒介植物
囊蚴
纹沼螺 淡水鱼
囊蚴
感染方式 经口食入
经口食入
17
肝片吸虫与肝吸虫的比较
肝片吸虫
肝吸虫
在终宿主体 在小肠逸出幼虫、穿肠壁 在十二指肠逸出幼虫、经胆总

入腹腔、钻肝被膜入肝脏 管到达寄生部位肝胆管
19
成虫寄生期的主要病变是胆管上皮的增生。 虫体的吸盘和皮棘等引起的机械性刺激,可致胆 管壁炎症性改变,并易并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胆 管炎。肝片性吸虫产生的大量脯氨酸在胆汁中积 聚,也是引起胆管上皮增生的重要原因。肝片形 吸虫感染较轻时胆管呈局限性增大,而重感染者 胆管的各分支均有管壁增厚。虫体阻塞胆管、胆 汁淤积,造成管控扩张。
20
临床表现
可分为急性、潜隐和慢性3个病期。也有 少数为无症状带虫者。
1.急性期
发生在感染后2-12周不等,突发高热、 腹痛,并常伴有胀气、呕吐、腹泻或便秘、 肝肿大、贫血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 高等表现。有些病人还可出现肺部和皮肤 变态反应症状。此期表现大约持续2~4周。
21
2.潜隐期
患者的急性症状减退或消失,在数月 或数年内无明显不适,或稍有胃肠道不 适症状,而病变在发展之中。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综合防治措施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综合防治措施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综合防治措施1. 引言1.1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定义肉牛肝片吸虫病,又称牛肝片吸虫病,是由牛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这种病是由牛肝片吸虫的幼虫或成虫寄生在牛的肝脏内,引起牛肝组织的损坏和炎症。

牛肝片吸虫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全世界的寄生虫,其中以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感染率较高。

牛肝片吸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用被感染的牛肝组织,特别是未经充分煮熟的生牛肝。

感染者通常在食用被感染牛肝后出现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在重症病例中,可能出现肝脏损伤和黄疸等严重并发症。

肉牛肝片吸虫病给人类和牛类的健康带来了一定威胁。

及早认识和了解肉牛肝片吸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肉牛肝片吸虫病的发病率,保障人类和牛类健康。

1.2 研究目的肉牛肝片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摄入感染的生食牛肝片等方式传播给人类。

本文旨在探讨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实验室检查方法、防治措施建议、预防措施推荐以及治疗方法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分析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包括感染人群的特点、传播途径、季节性变化等,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2. 探讨肉牛肝片吸虫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评估其准确性和实用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3. 提出针对肉牛肝片吸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卫生管理、个人卫生习惯培养、药物治疗等,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4. 推荐肉牛肝片吸虫病的预防措施,包括生食禁忌、良好的烹饪习惯、定期体检等,帮助公众筑起健康防线;5. 探讨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2. 正文2.1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特点肉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肉牛肝片吸虫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牛肝片传播给人类。

这种寄生虫可在人体内寄生,引起肝脏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肉牛肝片吸虫病在一些地区呈现出较高的流行趋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

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
检测方法
NY/T 1950-2010片形吸虫病诊断技术规范
疫病名称:肝片吸虫病(肝蛭病)
疫病类型:□细菌□病毒□中毒
寄生虫□其他
病原: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
传播途径:消化道感染
易感动物:草食哺乳动物(牛、羊、马)
中间宿主:椎实螺
终末宿主:牛、羊、马、骆驼、猪、人
发育过程:粪便(虫卵)→毛蚴(水中)→钻入椎实螺体内→胞蚴→雷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囊蚴(附着在植物或水中)→通过吃草或饮水而感染
治疗:
1硝氯酚:粉剂(牛3-4mg/kg,羊4-5mg/kg);针剂(牛0.5-1mg/kg,羊0.75-1mg/kg深部肌肉注射)适用于慢性病例,对童虫无效
2用丙硫咪唑(抗蠕敏)、三氯苯唑(肝蛭净)左旋咪哩、硫双二氯酚(别丁)、敌百虫、硝氯酚(蛭的净)等药物进行驱虫。
3溴酚磷(蛭得净):16mg/kg一次口服,用于治疗急性病例。
病理:
肝质、背膜炎症、出血、肿大;
实质内有红色虫道,虫道内有血块和幼小虫体;
虫体进入胆管,多时可阻塞胆管,致使肝脏呈暗绿色,并引起黄疸。
防治措施
预防:
1消灭中间宿生椎实螺,并尽量不到潮湿、低洼地带放牧,不饮死水。
2夏季实行轮牧,在一块牧场放牧时间不要超过1.5个月。
3定期驱虫,每年2-3次。粪便要堆积发酵后再使用,以杀死虫卵。
→进入肠腔→幼虫脱出→钻入肠壁→进入腹腔→到达肝脏→钻进胆管→成虫
发病季节:夏秋(夏季椎实螺大量繁殖)
发病高峰期:6-9月份
流行方式:地方性性流行(潮湿多水、沟壑较多)
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临诊:
急性病例:表现迟钝,腹泻,肝
压痛,有时突然死亡
慢性病例: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可视黏膜极度苍白,黄疸,贫血。病畜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毛干易断,肋骨突出,眼睑、颌下、胸腹下部水肿。

家畜寄生虫学 第五章 吸虫病

家畜寄生虫学 第五章 吸虫病

返回
华枝睾吸虫 发育史
华枝睾吸虫有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是淡 水螺(纹沼螺、赤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 鱼和虾。 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胆管或胆囊内,卵随粪便 排出,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螺体 消化道内孵化出毛蚴,经过胞蚴、雷蚴、和尾蚴 阶段。成熟的尾蚴离开螺体游于水中。如遇第二 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即钻入其肌肉内,形成 囊蚴。终末宿主是吞食了含囊蚴的生鱼虾(人、 猪、猫、狗)或未煮熟的鱼肉或虾(人)而感染。 终末宿主感染后一个月虫卵出现于粪便中。
慢性型的病畜表现有消化不良,发育迟缓, 往往成为侏儒牛。病牛食欲不振,下痢,粪 便含粘液、血液,甚至块状粘膜,有腥恶臭 和里急后重现象,甚至发生脱肛,肝硬化, 腹水。母牛往往有不妊或流产等现象。
血吸虫病患者
返回
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可初步诊断。 病原学诊断:毛蚴孵化法。 免疫学诊断:环卵沉淀法,间接血球凝集 实验和ELISA等。Βιβλιοθήκη 返回子宫卵模 卵巢
睾丸
卵黄腺 肠
抱雌沟
日本血吸虫 1.雌虫 2.雄虫
肠支
1 2
口吸盘
食道 腹吸盘 贮精囊
睾丸
雄虫前断
子宫 卵模 输卵管 卵巢
卵巢部分
线状,雌雄异体,雄虫腹侧形成抱雌沟,雌虫居 于其中,呈合抱状态; 腹吸盘大于口吸盘; 消化系统:口、食道、分支肠管和合并肠管; 雄性生殖器官:7枚睾丸,输精管,贮精囊,生 殖孔;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输卵管,卵模,子宫; 子宫内含有50~300个虫卵。 虫卵无盖,内含毛蚴。
返回
本病主要流行于东亚诸国,如日本、朝 鲜、越南、老挝和中国等。国内分布极广, 除青海、西藏、甘肃和宁夏外,其余27个 省、市、区均有报道。 本病在我国流行的因素有: 1.宿主动物种类多 2.人畜粪便未经处理进入水域 3.中间宿主种类多、分布广 4.人和动物食生或半生的鱼虾

肝片吸虫和姜片吸虫的临床诊治

肝片吸虫和姜片吸虫的临床诊治
传播途径
肝片吸虫和姜片吸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感染。人或动物因食入含有囊蚴的水 生植物或未煮熟的肉类而感染。此外,水源污染和不良卫生习惯也是导致感染的 重要因素。
03
肝片吸虫和姜片吸虫的临床表 现
肝片吸虫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轻度感染
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轻 度乏力、食欲减退等。
中度感染
出现肝区不适、疼痛、黄 疸等症状,肝功能异常。
重度感染
表现为高热、寒战、肝肿 大、压痛等症状,严重者 可导致肝硬化、腹水等并 发症。
姜片吸虫的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
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 腹痛、腹泻等。
中度感染
出现腹痛、腹泻、恶心、 呕吐等症状,伴有低热。
重度感染
表现为高热、寒战、腹痛 、腹泻、粘液血便等症状 ,严重者可导致肠梗阻、 肠穿孔等并发症。
寄生部位
主要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人类感染较为罕见。
生活习性
成虫在胆管内产卵,卵随胆汁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卵孵化出毛蚴 ,侵入中间宿主螺蛳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逸出螺体,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终宿主牛、羊 等吞食含有囊蚴的水草而感染。
姜片吸虫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姜片吸虫成虫呈肉红色,肥厚宽大,像切下的生姜片,体表有纤毛。
达唑等药物,同时可辅以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深入研究肝片吸虫和姜寄生机制以及与宿主之间的相互 作用,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研发新型诊断技术
探索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发掘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寻找更有效的抗寄生虫药物,同时探索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治 疗手段的可能性。

肝片吸虫

肝片吸虫

南方终年放牧,每年可进行3次驱虫。
对驱虫后的粪便进行处理。
精选课件
27
消灭中间宿主淡水螺
利用食螺鸭子等生物消灭淡水螺;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造牧场,填平无用水洼;
化学灭螺(常用),如用五氯酚钠、氯硝柳胺、 茶子饼、生石灰、硫酸铜等。二是药物杀灭椎实螺,即用5
%硫酸铜溶液(最好再加入10%粗制盐酸),按每平方米喷洒5000ml, 或选用氯化钾,按每平方米喷洒20-25g,每年喷洒l-2次。处理好粪便 及病原感染物,病羊的羊粪应收集起来泥封发酵;病羊肝脏和肠内容物 应深埋或烧毁。
精选课件
28
防止牛、羊、骆驼感染囊蚴
不要在低洼、潮湿、多囊蚴的地方放牧; 保持牛羊的饮水卫生,用自来水、井水;
保持牛羊的饲草卫生,从流行区域运来的新鲜
牧草经爆晒后使用。
精选课件
29
思考题
1、比较绵羊和牛肝片吸虫病的差别。 2、分析肝片吸虫成虫和童虫引起的肝片吸虫病
症状、诊断和治疗的差别。 3、圈养绵羊肝片吸虫的预防措施。
精选课件
5
虫卵较大,133-157×74-91 μm。 长卵圆形,黄色或黄褐色,前端较窄, 后端较钝。卵盖不明显。
精选课件
6
发育期为105-160天
A:毛蚴 B:胞蚴
C:雷蚴
D:尾蚴
E:囊蚴 F:小肠
移行 G:肝脏
精选课件
7
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科的淡水螺,在我国最常见的为小土窝螺, 还有截口土窝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和青海萝卜螺。 椎实螺科主要分布于潮湿区域,全国广泛分布。
精选课件
25
碘硝晴酚(Nitroxynil): 牛10mg/kg体重、羊15mg/kg体重,皮下注射; 或牛20mg/kg体重、羊30mg/kg体重,口服。 对成虫和童虫有效,休药期:肉、乳1个月。

一起羊肝片吸虫病临床症状与诊治

一起羊肝片吸虫病临床症状与诊治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44 ·2021.230 引言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体内引发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羊一旦受到寄生虫的危害,常会引发急慢性的肝炎或者胆管炎,同时还会伴随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影响羊的发育和健康,严重的会引发大量羊死亡。

羊受到肝片吸虫危害后,初期不会表现出特征性的症状,但随着肝脏胆管中寄生虫的数量显著增加,个体不断增大,会与羊争夺营养物质,造成营养不良。

重视肝片吸虫病的针对性防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对预防和防控该种疾病在养殖场中的传流行有很大帮助,同时对推动整个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 病例分析2020年5月下旬,在中小规模的农牧民养殖户中出现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过程较快,发病羊的数量逐逐渐增多。

患病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逐渐下降,并出现严重的腹泻现象,眼睑、下颌不会出现炎性水肿,身体逐渐消瘦。

初期养殖户只是认为气候发生突变引发这种应激刺激没有提高重视程度,随后患病羊的临床症状逐渐加重,且患病羊的数量显著增加。

养殖户在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没有效果后,才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站,发病2周后兽医到达养殖场,对病情作出调查和诊断。

该养殖户采用放牧养殖管理模式,在羊爆发流行该种疾病前,一直在一个新的放牧场地放牧,地势低洼,存在很多死水,且放牧场地中也存在很多淡水螺,羊接触淡水螺的几率较高。

根据实际的发病情况和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初步判定为某种寄生虫感染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随后将病死羊进行解剖,能发现胆管和脏器表面存在大量的寄生虫,发现寄生虫活动中存在的瘢痕组织。

随后进行饱和食盐水沉淀法检查出寄生虫虫卵,同时将寄生虫成虫处死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根据寄生虫图谱判定为肝片吸虫病。

确诊病情后,立即为养殖户制定针对性的驱虫措施,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患病羊的数量显著增加。

2 临床症状兽医通过与养殖户进行认真细致的沟通交流,发现作者简介:秦儒(1984-),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本科,从事动物疾病治疗方面工作。

吸虫病(片形吸虫)ok

吸虫病(片形吸虫)ok

(2)三氯苯唑(Triclabendazole、Fasinex商品名肝蛭净)
对肝片形吸虫一周龄童虫均有效,剂量为牛 12mg ,羊 10mg/kg体重,灌服。
(3)溴酚磷(商品名蛭得净)
对肝片吸虫童虫及成虫均有效,剂量为12mg/kg体重,一 次口服;
-14-
防 治
• 1、定期驱虫
(4)双乙酰胺苯氧醚 (Diamphenethide,Coriban联苯酚噻,商
病原形态
• 大片形吸虫体型较大,
大小25~75mm × 5~12mm,虫体两侧 缘较平行,肩不明显, 后端钝圆 。
大片吸虫 1.虫体 2.虫卵
-4-
• 虫卵为椭圆形,黄褐色,窄端有不明显的
卵盖,卵内充满卵黄细胞和一个卵胚细胞, 大小为107~158μm × 70~100μm。
片形吸虫虫卵
-5-
肝 片 吸 虫 构 造 模 式 图
生殖系统: 雄性——睾丸 雌性——卵巢,卵模, 子宫,卵黄腺
肝片吸虫构造模式图
-8-
生活史
中间宿主
1. 小土蜗 2. 椭圆萝卜螺
-9-
生活史
肝片吸虫生活史
-10-
诊断要点
• 1 .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与中间宿主 —淡水螺密切相关,多发于低洼地,湖 泽草滩,沼泽地带,干旱年份流行轻,多雨年份流行重,夏季为主 要感染季节。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诊断要点
• 3. 实验室检查
生前诊断常采用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也可采用皮 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 学诊断方法。
-12-
诊断要点
• 4 .病理性剖检特点
急性病例肝脏肿大,质软,包膜有纤维素沉积, 有2~5mm长的暗红色虫道,虫道有凝固的血液和很

牛羊肝片吸虫病PPT课件

牛羊肝片吸虫病PPT课件

生活史
(1)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由肝包膜进入肝脏, 再到肝胆管内寄生。这是移行的一条主要 途径。
(2)童虫钻入肠壁血管,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再到达肝胆管内寄生。
(3)经十二指肠胆管口进入胆管寄生,成虫 所产的卵也是经十二指肠胆管口进入肠道。
(羊黑疫)
三、流行病学
中间宿主:锥实螺 终末宿主:牛羊 地理分布:锥实螺在我国分布广,低洼、
(3)硝氯酚:高效、低毒的理想的抗牛羊 肝片吸虫病。
(4)丙硫咪唑(抗蠕敏):广谱抗虫药, 驱除片形吸虫成虫有良效。有一定致畸作用, 对怀孕母畜慎用。
(5)肝蛭净、蛭得净:对成虫幼虫有效。
沼泽地,地方性流行 发病季节:幼虫(夏秋);成虫(冬春) 囊蚴抵抗力:夏秋季在水中存活5个月
人体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水芹等茎叶。
四、致病作用
幼虫:穿过肠壁到腹腔,不断破坏组织和摄取 组织为食,之后以肝细胞为食,形成虫道,引 起寄生性出血性肝炎,肝实质梗塞
成虫:吸食血液 、胆汁、细胞,致营养障碍 毒素作用:包括代谢毒和分泌毒
寄生肝片吸虫明显消瘦的牛
肝片吸虫侵入肝致出血性变化
肝切面,因其寄生于胆管,可引起胆管增生和 肝细胞变性坏死
六、诊 断
在春夏放牧后,在正常饲养 管理条件下慢性消瘦、贫血、 水肿、消化紊乱等症状结合 流行病学调查,可初步怀疑 本病。
粪便检查法:水洗沉淀法 剖检:肝胆管内发现大量虫体即可确诊
七、预 防
五、症 状
急性型:幼虫的移行引起,多见于夏秋 季,引起急性内出血死亡。
幼虫集中侵入可以引起腹膜炎和创伤性 肝炎
可出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 偶有腹泻现象,有时突然倒地。
慢性型:成虫引起,发生于冬春。虫体已经 寄居于胆管。

牛羊肝片吸虫病汇总.

牛羊肝片吸虫病汇总.

肝片吸虫侵入肝致出血性变化
肝切面,因其寄生于胆管,可引起胆管增生和 肝细胞变性坏死
六、诊 断
在春夏放牧后,在正常饲养 管理条件下慢性消瘦、贫血、 水肿、消化紊乱等症状结合 流行病学调查,可初步怀疑 本病。 粪便检查法:水洗沉淀法 剖检:肝胆管内发现大量虫体即可确诊

七、预 防
1.预防性驱虫:每年两次 2.消灭中间宿主: 药物灭螺、土埋灭螺、暴晒灭螺、生物灭螺 3.防止畜禽吃到囊蚴 在地势高燥处放牧 轮牧 4.粪便发酵处理

生活史
(1)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由肝包膜进入肝脏, 再到肝胆管内寄生。这是移行的一条主要 途径。 (2)童虫钻入肠壁血管,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再到达肝胆管内寄生。 (3)经十二指肠胆管口进入胆管寄生,成虫 所产的卵也是经十二指肠胆管口进入肠道。 (羊黑疫)

三、流行病学
中间宿主:锥实螺 终末宿主:牛羊 地理分布:锥实螺在我国分布广,低洼、 沼泽地,地方性流行 发病季节:幼虫(夏秋);成虫(冬春) 囊蚴抵抗力:夏秋季在水中存活5个月

慢性型:成虫引起,发生于冬春。虫体已经 寄居于胆管。 消瘦,贫血,被毛粗乱无光,眼睑、颌下、 胸下水肿,食欲下降,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现, 病程1-2月因恶病质而死 水肿:下颌触之有波动感,软面团,无热无 痛。 成虫在绵羊体内可存活11年,牛体内存活期 短,为9~12个月,在人体内的寿命可长达 12年。

病理剖检

急性病例肝脏肿大、质软,包膜有纤维 素沉积,有2~5mm长的暗红色虫道,虫 道有凝固的血液和很小的童虫。腹腔有 血样液体。慢性病例肝实质萎缩,褪色、 变硬;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 于肝表面,胆管内粗糙,内有大量血性 黏液和虫体及黑褐色或黄褐色磷酸盐结 石。

肝吸虫姜吸虫及肝片吸虫课件

肝吸虫姜吸虫及肝片吸虫课件

虫感染的常用方法。
血液检查
02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到与感染相关的抗体,有助于诊断肝吸虫、
姜片虫及肝片吸虫感染。
影像学检查
03
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肝脏等器官的病变情况
,有助于诊断肝吸虫、姜片虫及肝片吸虫感染。
防治措施
01
02
03
药物治疗
确诊感染后,应在医生指 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使 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驱 虫药进行治疗。
01
肝吸虫、姜片虫及肝片吸虫领域 的专家学者定期举行学术会议,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促进 学术交流与合作。
02
国际合作项目增多,各国学者共 同参与研究,共同应对全球公共 卫生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病例一
防控措施
为控制肝吸虫病的爆发,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肝吸虫病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其次,改善环境卫生,加强水源保护和粪便管理,减少污染。此外,对感染者进行 早期诊断和治疗,并对流行区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病例二:某地区姜片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姜片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病症状。同时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腹泻等症状。
02
姜片虫
感染后可引起肠道不适,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同时还会
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等症状。
03
肝片吸虫
感染后可引起肝脏损害,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胆管炎等疾病症状。同
时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在动物方面,感染肝片吸虫会影响
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姜片虫感染主要发生在流行区的居民,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感染途径主要是通 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姜片虫囊蚴的水生植物,如荸荠、菱角等。此外,流行区的 水源污染也是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6. 有 人 用 3% 盐 水 浸 渍 水 草 2 ~ 3 min,然后捞起堆放 4 h 以上 喂 羊, 能 够 杀 灭 椎 实 螺, 防 治 肝 片 吸虫病的效果很好。
将 干 枯 的 吸 虫 研 末, 保 存 在 干 燥 的 地 方。 同 时 可 将 1 g 干 燥 抗 原 溶 于 10 ml 生理盐水中,液体经湿热消毒 并用纱布过滤,再加等量的甘油。用 这样制备的抗原在尾根无毛处皮内 注射 0.2 ~ 0.4 mm,注射 5 ~ 15 min 后,局部肿胀且有紫晕者为阳性。
2 ~ 5 mm 长的暗红色索状物,挤压 液(最好在溶液中加入 10% 粗制盐
切面时,有污黄色的粘稠液体流出, 酸),每平方米面积至少用 5 000 ml
液体中混杂有凝固的血液和少量幼 虫。 腹 腔 内 积 有 血 红 色 液 体, 因 感
溶 液。 或 用 氯 化 钾, 每 平 方 米 用 20 ~ 25 g。也可用 1 :2 500 石灰水
2. 尸体剖检。取肝脏切碎,在 水中挤压,找到大量虫体,可以确诊; 在胆管中,常有片形吸虫寄生。
3. 皮内变态反应。抗原制备 : 将吸虫用生理盐水洗涤瓶在 37℃的 氢氧化钠上真空干燥,经 6 ~ 7 d,
地 进 行 淋 施, 既 可 作 肥 料 又 可 杀 灭 牛羊肝蛭的中间宿主螺蛳。
5. 不到低湿沼泽地区饮水和放 牧, 不 让 牛 羊 饮 用 坑 内 死 水, 以 防 牛羊吞食囊蚴。
五、剖检变化
剖 检 变 化 主 要 见 于 肝 脏, 其 次 为 肺 脏, 器 官 的 病 变 程 度 因 感 染 程 度不同而表现各异。
1. 急性型。可见肝脏肿大、出 血、 质 地 很 硬, 胆 囊 肿 胀, 剪 开 胆
38 投稿信箱sydk2007@

肝片吸虫的特性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肝片吸虫的特性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渊研 的基础上 , 结合在黄河三角洲地 区部分羊场 的实
地考 察结果 , 对肝 片吸虫的特 性和 生活史 、 对 羊 致 病 的 危 害 性 与 规 律 进 行 分 析 ,并 提 出 了相 应 的应 对 措
染肝片吸虫病 。食入囊蚴的包囊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溶 解 ,孵 出的蚴虫 即可进入 羊体 内的肝脏 和胆管 中 , 进 而发育成 成虫 。成虫再经 过 2 . 5 ~ 4 . 0个月 的发育 又能
1 5 ~ 3 0 d的 时 间形 成 雷 蚴 1个 胞 蚴 可 以 产 生 1 5个 以
雷 蚴一尾 蚴 等阶段 ,最后 在水 草 等附着 物体 表 面结
囊 。囊 蚴 又 被 终 宿 主— — 羊 等 草 食 动 物 吞 食 后 , 蚴 虫 穿 过肠 壁 后 经 过 腹 腔 侵 入 肝 . 也 可 经 肠 系 膜 静 脉 或 淋
大 约 需要 5 0 ~ 8 0 d 。 由 虫 卵 发 育 形 成 的 尾 蚴 在 水 中 随 机 地 附 着 于 水 草或者其他 附着物上 . 或 者 附 着 前 就 在 水 面 上 脱 去 尾 蚴 的尾 部 , 并 很快 ( 只需 几分钟 ) 就 能够形 成囊 蚴 ( 囊 蚴 是 由包 囊 包 起 的 , 以此 可 以 抵 御 外 界环 境 的不 良影 响) , 可 以 存 活很 长 的 时 间 。 如果 放 牧 羊 群 在 有 囊 蚴 的水 边 放 牧 时 . 羊 就 有 可 能通过饮水 或食入带有囊 蚴的草而吞人 囊蚴 , 从 而感
毛蚴, 再 由 毛 蚴 逸 出后 进 入 椎 实 螺 体 内 。 经 过 胞 蚴 一
其虫 卯随着粪便 排到羊 的体 外 . 如果环境 温度为 1 5 ~ 3 0 ℃, 在水 分 、 光照 、 酸碱度 都适合 的情 况下 . , 其 周 身被 有 纤 毛 , 它 可 以借 着 纤 毛 在 水 或 适 宜 的液 体 中游 动 。 当 毛 蚴遇 到 椎 实 螺 时 .即 可 钻 到 椎 实 螺 的 体 内 进 而 迅 速 发 育 , 由 毛 蚴 发 育 为 胞 蚴 ;胞 蚴 形 状 为 袋 状 ,再 经 过 大 约

肝片吸虫的生活史

肝片吸虫的生活史

肝片形吸虫肝片形吸虫肝片形吸虫是一种寄生在牛、羊和其它哺乳动物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

人亦可感染。

肝片形吸虫与姜片虫的成虫和虫卵在形状、颜色和大小方面都十分相似。

肝片形吸虫主要形态特征为虫体前端有明显突出的头锥;体表密布细小棘刺;腹吸盘不及姜片虫的发达;肠支有很多分支,呈树枝状;睾丸高度分支,前后排列在虫体中部。

虫卵的形态特征:纵径比姜片虫略长(130-150mm);卵盖略大;卵壳周围可见胆汁染色颗粒附着;胚细胞较易见到。

肝片形吸虫-形态属片形科的另一种大型吸虫。

虫体大小为2-5cm×0.8-1.3cm,头锥明显,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较小,位于头锥基部,肠支呈树枝状。

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位于虫体中部。

虫卵椭圆形,淡黄褐色,130-150µm×62-90µm,卵壳薄,一端有小盖,卵内充满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肝片形吸虫-生活史成虫寄生在牛、羊及其它哺乳动物胆道内。

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类,在中国以截口土蜗为最重要。

虫卵随终宿主胆汁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在适宜湿度的水中,卵内发育为毛蚴,毛蚴逸出后进入中间宿主经过一代胞蚴及两代的雷蚴发育后,逸出的尾蚴在水草等物体表面结囊。

囊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后尾蚴穿过肠壁,经腹腔侵入肝,也可经肠系膜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胆道。

整个生活史过程约10-15周。

成虫在绵羊体内可存活11年,牛体内存活期短,为9-12个月,在人体内的寿命可长达12年。

肝片形吸虫-致病性病理变化的程度主要与穿过小肠壁和侵入肝胆管的虫数有关。

肝片形吸虫童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组织损伤性的炎症性改变,在肝一般表现为损坏性肝炎;进入胆管后由于虫体长期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可引起慢性胆管炎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的病变以及慢性肝炎和贫血等。

化学因素中了解得比较多的是本虫代谢产物中的脯氨酸。

测定结果表明感染后25天胆汁中脯氨酸浓度可增高4倍,成虫寄生时甚至可增高万倍以上。

人体肝片形吸虫病在急性期一般表现为高热与腹痛,多数病人都有胃肠症状,如呕吐、胀气、腹泻、便秘等,也可有肝、脾肿大。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症状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 - 养牛技术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症状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 - 养牛技术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症状肉牛肝片吸虫病的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养牛技术肝片吸虫病:是牛的一种主要寄生虫病。

肝片吸虫病的病原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

虫体寄生在牛的胆管里,能引起胆管炎、肝炎、肝硬变。

病牛营养下降,奶牛产奶量减少,有时甚至引起死亡,对牛的危害较大。

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容易在气候突变、冷热交替以及潮湿多雨的阶段发生,主要经由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吸血昆虫叮咬而造成传播,必须加以防治。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肝片吸虫病的症状肉牛肝片吸虫病的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

1、病原生活史肝片吸虫呈叶片状,新鲜虫体味红褐色,固定后呈灰白色,长度为20~30mm,宽度为8~10mm。

虫卵呈金黄色椭圆形,卵盖不是非常明显。

肝片吸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有两个宿主参与,幼虫在椎实螺体内发育,成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生长发育。

成虫在终末宿主的胆管内寄生,并在此处产卵,虫卵随着胆汁到达肠腔,然后通过粪便排到体外。

当温度为25~26℃以及水分、氧气、光照适宜条件下,虫卵在10~25天后会孵化出毛蚴,并能够在水中游动,被中间宿主椎实螺感染后,就会侵人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变成胞蚴、雷蚴,最终发育成尾蚴。

之后尾蚴从螺体逸出,在水中游动,并会在水面下或者附着到水生植物上发育为囊蚴。

当终末宿主在饮水或者采食饲草时能够吞入囊蚴,进入消化道后囊壁会发生溶解,且在十二指肠时囊蚴发生脱囊,有些童虫会透过肠壁进入腹腔,并通过肝包膜侵入肝脏,最后移动到胆管内;有些童虫会侵入肠黏膜,并通过肠系膜静脉到达肝脏,最终也移动到胆管内。

该病广泛分布,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在潮湿、低洼以及多草滩、沼泽的地区发生。

在夏末和秋季通常为急性型,在冬、春季节通常为慢性型,牛羊等反刍动物都具有易感性。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牛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发病中期,病牛机体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容易断裂,缺乏营养,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反常,如发生异嗜,反刍不正常,动作迟缓、无力,随之结膜苍白,并呈周期性发作,且会伴有轻度前胃弛缓或者瘤胃臌胀。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吸虫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经充分熟食的羊肝或其他被感染的动物肝脏而传播。

本文将就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一、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1. 临床表现羊肝片吸虫病的潜伏期为数周至数年不等,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严重感染者可能出现黄疸、肝大、腹水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 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测是诊断羊肝片吸虫病的主要手段,包括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T)等。

还可通过患者的粪便检查来确诊,发现羊肝片吸虫卵或幼虫。

3. 影像学检查对于疑似羊肝片吸虫病的患者,可以进行腹部超声、CT或MRI等检查,观察肝脏情况,有助于确诊和评估病情。

4. 病原学检查对于经验丰富的医师来说,还可以通过直接术中检查等方法来诊断羊肝片吸虫病。

要确诊羊肝片吸虫病,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多方面的资料,以尽早确定诊断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1. 预防(1)在饮食上要注意熟食生肉、肝脏等食物,尤其是羊肝片,要确保充分煮熟。

(2)避免饮用未经过治煮沸的水。

(3)定期消灭疟蚊、蜱螨等叮咬虫,有效减少寄生感染的几率。

2. 对病人的治疗由于羊肝片吸虫病的病情复杂,一般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治疗、药物对症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定期跟踪观察病情,以调整治疗方案。

3. 疫情监测和控制各级卫生部门应对当地的传染病进行监测和控制,积极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降低疾病发病率,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4. 控制扩散途径(1)加强家畜关心,定期进行免疫、驱虫等工作,减少家畜受感染可能。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避免垃圾积聚、污水污染等,减少传染源。

5. 保障水质安全(1)严格监测和处理供水系统,及时清理、维修管道等设施,确保村民生活用水的安全。

(2)加强农村饮水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饮水受污染的问题。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
黑龙江省只有肝片形吸 虫一种,而无大片形吸虫。
生活史
肝片形吸虫在其发育过程中 需要有中间宿主参加,它的中间 宿主为淡水里的椎实螺类,在黑 龙江省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为 小土窝螺(Galba pervia)终未 宿 主 主 要 为 反 刍 动 物 ---- 牛 和 羊 。
肝片形吸虫的成虫在宿主的 肝脏胆管中产卵,虫卵随同胆汁 进入消化道,混同粪便一起被排 到体外。
这样,牛羊在牧地上从7月份开始即可感染囊 蚴,8~9月份感染更为严重,因此,预防本病从 7月份就应开始着手。
毛蚴进入螺体内,经过无性繁殖,发育成为 尾蚴需时约为35~50天,在水的刺激下尾蚴可以 从螺体内大量溢出。附着在水草的茎叶上迅速形 成囊蚴。
囊蚴的生命力较强,在潮湿的自然环境条件 下能保持相当久的感染能力。囊蚴对干燥和阳光 直射比较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每一个胞蚴体内 可以发育形成 5~15个 雷蚴,雷蚴呈长圆形 内部已发育成为比较 复杂的组织结构,已 具有口 、咽和肠 管。
在感染后的第30天, 在雷蚴体内已发育成为 尾蚴或子雷蚴,子 雷 蚴又可变成尾蚴。
每一个雷蚴体内可 以发育成15 ~20个尾 蚴 。尾蚴已经具有成
虫的组织结构的雏形, 它是由体部和尾部两个 部 分组成,形状类似
尸体剖检的主要变化为可视粘膜苍白,肝脏
肿大和充血。呈急性肝炎病变。腹腔内有大量出 血和幼小虫体。有腹膜炎。
慢性型羊只多发生于冬末春初,一般在吞食了 200~500个囊蚴后4~5个月发生。临床主要表现粘 膜苍白贫血,患羊急剧消瘦,被毛粗刚并容易脱落。
在冬末春初眼睑、颌间、胸腹下部出现水肿。
食欲不振,逐渐消瘦,孕羊易发生死胎和流产。已 产出的羔羊由于母羊乳汁稀薄,营养缺乏而出现死 亡。当饲草不足,营养下降时,机体抵抗力降低, 一般从12月份开始死亡,2月份死亡达到高峰。待到 青草出来后,病势开始逐渐好转,然而却呈现带虫 现象,长期向外界散布病原----虫卵。

一例牛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例牛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例牛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摘要:2023年6月,常宁市三角塘镇一养牛场发生肉牛严重营养不良及死亡现象,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肉牛肝片吸虫病。

通过药物防治、改善饲养管理、消毒以及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疫情得以平息。

关键词:肝片吸虫病、诊断、防治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脏或者胆管而引发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俗称肝蛭病。

它是草食动物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特征是引起牛的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急性感染可致全身中毒甚至死亡,慢性可导致牛消瘦、贫血、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等。

1、发病情况2023年6月29日,常宁市三角塘镇一养牛户向常宁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求诊,述说其牛场发病,已死亡肉牛3头。

笔者接诊后赶赴现场诊治并控制了疫情。

该场2023年4月从山东引进鲁西黄牛及西门塔尔牛42头,引进时平均体重为310斤,饲养两个多月只长骨架不长肉,未见增重,反而死亡3头,现存栏肉用黄牛39头。

2、临床症状病牛精神不振、行动迟缓、不愿走动、体温39℃~40℃、被毛粗乱、毛焦易断、体形消瘦、肋骨突出、食欲减退、眼脸水肿、眼结膜苍白或发黄、发绀,额下与胸腹部亦有不同程度水肿,腹泻或便秘,有时交替出现,排粘液样血便,拉黄褐色尿液,触摸肝区疼痛,叩诊肝区浊音变大。

养殖户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

病情未得到控制,反而更加严重。

3、病理变化解剖一头急性死亡的牛,发现其肝脏显著肿大,肝脏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积,可见4mm左右的暗红色虫道,虫道里有凝血与少量幼虫;腹腔严重积液,混有大量暗红色血液。

另一头慢性死亡的牛则表现为肝脏萎缩、质地变硬、颜色变浅、边缘钝圆,胆管显著增厚、粗糙、大幅扩张,呈绳索状突出于肝脏表面,横切胆管有沙沙质感,胆管内有大量红褐色液体并夹杂一定数量虫体,虫体呈柳叶状、鲜红色或暗红色,胆管壁上有盐沙沉积,胸腔、腹腔以及心包均有黄色或红色积液。

4、实验室诊断从牛场采取新鲜牛粪10g,带回实验室检查。

肝片吸虫ppt课件

肝片吸虫ppt课件
肝片吸虫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肝片吸虫概述 • 肝片吸虫生物学特性 • 肝片吸虫感染途径与诊断 • 肝片吸虫治疗与预防策略 • 肝片吸虫并发症及处理 • 肝片吸虫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肝片吸虫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肝片吸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寄 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肝 脏中,引起肝片吸虫病。
分类
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 目,片形科。
肝片吸虫生活史
毛蚴
毛蚴在水中游动,侵入中间宿 主(如螺蛳)体内,发育成胞 蚴。
尾蚴
尾蚴离开螺蛳,附着在水草等 物体上,形成囊蚴。
虫卵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 条件下孵化出毛蚴。
胞蚴
胞蚴在螺蛳体内经过两代繁殖 ,产生大量尾蚴。
感染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因食入 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或未煮熟 的肉类而感染。
接触疫水
在流行地区,人们因生产 、生活接触疫水,如捕鱼 、游泳等,也可能感染肝 片吸虫。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肝片吸虫感染后可出现腹痛、腹泻、 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感染 者可出现肝硬化、腹水等并发症。
诊断方法
通过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免疫学检 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其中,粪便检查 发现肝片吸虫卵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毛蚴侵入中间宿主(如椎实螺)体内 发育成尾蚴,尾蚴逸出螺体后在水生 植物上形成囊蚴。
成虫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年,不断产 卵繁殖后代。
03
肝片吸虫感染途径与诊 断
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
01
02
03
食用未煮熟的鱼肉
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鱼肉 是肝片吸虫感染的主要途 径。
饮用生水
在流行地区,饮用未经煮 沸的生水也可能导致感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病原感染物,病羊的羊粪应收集起来泥封发酵;病羊肝脏和肠内容物 应深埋或烧毁。
防止牛、羊、骆驼感染囊蚴
不要在低洼、潮湿、多囊蚴的地方放牧; 保持牛羊的饮水卫生,用自来水、井水;
保持牛羊的饲草卫生,从流行区域运来的新
鲜牧草经爆晒后使用。
思考题
1、比较绵羊和牛肝片吸虫病的差别。 2、分析肝片吸虫成虫和童虫引起的肝片吸虫病 症状、诊断和治疗的差别。 3、圈养绵羊肝片吸虫的预防措施。
牛羊吸虫病
一、片形吸虫病
由片形属吸虫引起的吸虫病。
病原体:肝片吸虫 宿主:终末宿主:牛、羊等 中间宿主:锥实螺 寄生部位:肝脏和胆管中
危害:肝炎、肝硬化、胆管炎和消瘦
病原体形态(肝片吸虫)
生活史
流行病学 致病作用和病理变化
症状 诊断 治疗 预防
外形:扁平,呈叶片状,有头椎。 颜色:活时为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 大小:20-35×5-13mm。 吸盘:口、腹吸盘。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分枝的肠管。 生殖系统:雌雄同体,两个睾丸,纵列于 中部;一个卵巢呈鹿角状,位于腹吸盘后 卵模明显,位于体中央。子宫位于卵模;
时间:主要发生于夏末和秋季;
动物:多发于绵羊; 症状:患羊食欲大减或废绝,精神沉郁,可视粘膜 苍白,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显著降低,体温升高,
偶尔有腹泻,通常在出现症状后3-5 d内死亡。
慢性型
病因:由成虫引起; 时间:多发于冬、春季; 症状:患羊表现渐进性消瘦、贫血、食欲不振、 被毛粗乱,眼睑、颌下水肿,有时也发生胸、 腹下水肿。叩诊肝脏的浊音界扩大。后期,可 能卧地不起,终因恶病质而死亡。
丙硫咪唑(Albendazole, 抗蠕敏): 牛10mg/kg体重,羊15mg/kg体重,一次口服,
对成虫有良效。
溴酚磷(蛭得净): 牛12mg/kg体重,羊16mg/kg体重,一次口服, 对成虫和童虫有效。
三氯苯哒唑(Trichobendazole, 肝蛭净):
牛10mg/kg体重、羊12mg/kg体重,口服。
肝片吸虫
致病作用和病理变化
童虫移行引起纤维素沉积、急性肝炎和内出血。造 成急性死亡。 成虫机械刺激胆管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引起
慢性胆管炎、慢性肝炎和贫血。
成虫吸血引起营养障碍、贫血和消瘦。
症状
与虫体寄生的数量和动物种类有关; 牛寄生250条成虫,羊50条成虫时,就会表 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幼畜敏感;对绵羊 危害最大,可造成大批死亡。
消灭中间宿主淡水螺
利用食螺鸭子等生物消灭淡水螺;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造牧场,填平无用水洼; 化学灭螺(常用),如用五氯酚钠、氯硝柳胺、 茶子饼、生石灰、硫酸铜等。二是药物杀灭椎实螺,即用5
%硫酸铜溶液(最好再加入10%粗制盐酸),按每平方米喷洒5000ml,
或选用氯化钾,按每平方米喷洒20-25g,每年喷洒l-2次。处理好粪便
对成虫和童虫有效。休药期:肉14d,乳10d。
碘硝晴酚(Nitroxynil): 牛10mg/kg体重、羊15mg/kg体重,皮下注射;
或牛20mg/kg体重、羊30mg/kg体重,口服。
对成虫和童虫有效,休药期:肉、乳1个月。
预防
预防性定期驱虫 急性病例,可在夏、秋季选用肝蛭净等 药物进行驱虫。 慢性病例,北方驱虫2次/年(即冬末初 春和秋末冬初)。 南方终年放牧,每年可进行3次驱虫。 对驱虫后的粪便进行处理。
牛的症状多取慢性经过。成年牛的症状 一般不明显,犊牛的症状明显。除出现羊的 症状以外,往往表现前胃驰缓、腹泻,周期 性瘤胃鼓胀。严重感染者亦可引起死亡。
临床症状 粪 检 诊断
流 行 病 学


治疗
硝氯酚(Bayer 9015):只对成虫有效。
粉剂:牛3-4mg/kg体重,羊4-5mg/kg体重,一次口服。 针剂:牛0.5-1.0mg/kg体重,羊0.75-1.0mg/kg体重, 深部肌肉注射。
颜色:新鲜时为白色,后
变为灰褐色;
形状:近似圆形,直径
0.25mm;
致病力:具有感染性,短 时间感染2000个以上导致 急性病症,感染200-500个 可引起慢性病。
流行病学
分布:肝片吸虫广泛分布于全国;
宿主:羊、牛、鹿、骆驼和人。 多发季节:久旱多雨的温暖季节。 易感地带:长时间在潮湿地带放牧。 免疫力:绵羊对再感染抵抗力弱,牛 被感染后可产生较强免疫力
虫卵较大,133-157×74-91 μm。 长卵圆形,黄色或黄褐色,前端较窄, 后端较钝。卵盖不明显。
发育期为105-160天
A:毛蚴 B:胞蚴 C:雷蚴
D:尾蚴
E:囊蚴 F:小肠 移行 G:肝脏
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科的淡水螺,在我国最常见的为小土窝螺, 还有截口土窝螺、斯氏萝卜螺、耳萝卜螺和青海萝卜螺。 椎实螺科主要分布于潮湿区域,全国广泛分布。
移行过程:囊蚴被终末宿主吞吃,在十二指肠脱 囊变为童虫,童虫经以下三条途径进入肝脏: (1)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由肝包膜进入肝脏,再到 肝胆管内寄生。这是移行的一条主要途径。 (2)童虫钻入肠壁血管,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到 达肝胆管内寄生。 (3)经十二指肠胆管口进入胆管寄生,成虫所产的 卵也是经十二指肠胆管口进入肠道。 • 从囊蚴进入终末宿主体内到发育为成虫,需3-4 个月。成虫在动物体内可存活3-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